系统影响性评估与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规程
系统影响性评估和部件关键性评估
![系统影响性评估和部件关键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464d1b1b7360b4c2f3f643a.png)
系统影响性评估和部件关键性评估马义岭石天鹏允咨GMP制药技术验证范围和程度应经过风险评估确定,公用工程系统的前验证风险评估相关活动主要包括以下:系统影响性评估系统影响性评估过程评估了公用工程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
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系统或设备除根据良好工程管理规范(GEP)设计外,还需要进行确认。
对“间接影响”和“无影响”的系统,需要根据良好工程管理规范设计、安装和调试。
应注意,如果在评估之后详细设计发生了变更,必须重新对系统和部件进行系统影响性评估,以保证之前被判定为间接影响或无影响的系统没有新获得任何关键功能和部件。
系统影响性评估将系统分为三类,即直接影响系统、间接影响系统和无影响系统。
每一个系统都有它的功能作用,根据图纸在物理上的可分割性对系统进行界限的划分。
了解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无影响系统之间的区别对于验证执行的指导非常重要,所有划分的系统都应该进行影响性评估。
直接影响系统,如:o以饮用水为原水的整套制备系统o储存与分配管网系统o纯蒸汽发生器间接影响系统,如:o工业蒸汽和冷水系统o饮用水系统(饮用水系统的水质需要有长期的日常监测记录文件做支持)无影响系统,如:o卫生用水o设备操作运行的支持系统但是对水质无影响的系统:电力系统;仪表压空系统部件关键性评估•部件关键性的确认根据功能和部件对产品的影响来评估其GMP关键程度。
功能和部件的GMP影响评估以产品的5个质量参数为基础(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
•关键部件组成系统的部件一般是在图纸或者HMI上有唯一编号的,部件也可能是单个操作单元(阀门、仪表灯)或者小型设备(多介质过滤器、加药系统、热交换器等)。
关键部件的操作、接触、控制数据、报警或者失效对公用系统质量是直接影响的部件o纯化水制备系统中储罐和管道o WFI分配系统中的回水流量计o在线电导率、TOC仪o工艺压缩空气末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o非关键部件是指部件的操作、接触、控制数据、报警或者失效对水和蒸汽质量是间接或者无影响的部件。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de3f04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1.png)
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
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范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行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行评估.3.2.系统/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Terminology:4.1.部件关键性评估(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
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方法。
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4.7.风险识别:参考风险问题或故障描述来系统地使用信息确定可能的危害(危险源)。
4.8.风险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决议的措施。
4.9.风险管理: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政策、规程和规范来完成风险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查任务。
4.10.降低风险:采取措施来降低伤害的发生可能性及伤害的严重性。
系统影响性评估与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系统规程
![系统影响性评估与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系统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2b137b964bcf84b9d57bcf.png)
目的:对药品生产、转运、仓储、检验、分配中用到的系统进行系统影响性评估和部件关键性评估,用于确定项目的调试和确认范围的活动。
使用范围:本厂系统影响性及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责任者:验证部、工程部、生产部、质量保障部、各车间负责人1.术语1.1.系统影响性评估(S IA ) 是指评估系统的运行、控制、报警和故障状况对产品质量影响的过程。
1.2.直接影响系统是将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间接影响系统是指系统将不会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但是通常会对直接影响系统提供支持;无影响系统是指系统将不会对产品质量有任何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的判定。
1.3.系统影响性评估是用于确定系统的调试和确认范围的活动。
此过程用于判定哪些系统除了需要遵循GEP之外还需要进行确认,哪些系统仅需要遵循GEP进行调试。
进行的影响性评估可对每个设备/ 系统进行评估,以判定其属于直接影响系统、间接影响系统还是属于无影响系统。
1.4.初步的系统影响性评估在工程的早期,即在系统界定和设备订货之间进行。
由于直接影响系统要进行确认活动,所以在对供应商及其文件的要求相对其他系统就要更严格,必要时需要进行设备/系统的供应商审计。
1.5.部件关键性评估(Component criticality assessment, C C A )是指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是否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评估的结果有关键部件和非关键部件两类。
2.系统影响性评估(SIA)2.1.系统影响性评估流程图2.2.确定系统: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组工程组件(例如,设施、设备、管道、仪表、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
在系统确定的过程中应考虑整个系统,而不用考虑系统中的某些部件。
典型的系统举例如:反应罐系统、纯化水系统、包装机系统。
2.3.系统范围界定:系统范围界定应考虑系统的范围是什么,哪些应该在该系统中,哪些不应该在该系统中。
系统影响性评估与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规程
![系统影响性评估与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832736b9d528ea80c7797e.png)
目的:对药品生产、转运、仓储、检验、分配中用到的系统进行系统影响性评估和部件关键性评估,用于确定项目的调试和确认范围的活动。
使用范围:本厂系统影响性及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责任者:验证部、工程部、生产部、质量保障部、各车间负责人1.术语1.1.系统影响性评估(S IA ) 是指评估系统的运行、控制、报警和故障状况对产品质量影响的过程。
1.2.直接影响系统是将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间接影响系统是指系统将不会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但是通常会对直接影响系统提供支持;无影响系统是指系统将不会对产品质量有任何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的判定。
1.3.系统影响性评估是用于确定系统的调试和确认范围的活动。
此过程用于判定哪些系统除了需要遵循GEP之外还需要进行确认,哪些系统仅需要遵循GEP进行调试。
进行的影响性评估可对每个设备/ 系统进行评估,以判定其属于直接影响系统、间接影响系统还是属于无影响系统。
1.4.初步的系统影响性评估在工程的早期,即在系统界定和设备订货之间进行。
由于直接影响系统要进行确认活动,所以在对供应商及其文件的要求相对其他系统就要更严格,必要时需要进行设备/系统的供应商审计。
1.5.部件关键性评估(Component criticality assessment, C C A )是指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是否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评估的结果有关键部件和非关键部件两类。
2.系统影响性评估(SIA)2.1.系统影响性评估流程图否2.2.确定系统: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组工程组件(例如,设施、设备、管道、仪表、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
在系统确定的过程中应考虑整个系统,而不用考虑系统中的某些部件。
典型的系统举例如:反应罐系统、纯化水系统、包装机系统。
2.3.系统范围界定:系统范围界定应考虑系统的范围是什么,哪些应该在该系统中,哪些不应该在该系统中。
系统及设备系统影响性评估操作规程
![系统及设备系统影响性评估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da290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6.png)
系统及设备系统影响性评估操作规程目的:该规程用于评估待验证的设备/系统是否对产品质量有影响,以指导设备和系统确认的范围,并且为没有质量影响而不进行验证的设备/系统提供文件支持。
范围:适用于产品制剂工艺设备和系统。
职责:质量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并监督执行,各部门按具体的风险评估进行风险管理。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1 定义1.1系统:有确定运行功能(例如:管道、仪表、设备、设施、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工程组件的组合。
1.2系统范围界定:用来定义系统所包含的内容。
1.3系统影响性评估(SIA):是指评估系统的运行、控制、报警和故障状况对产品质量影响的过程。
SIA就是用于判断哪些系统要进行验证/确认的依据。
1.4直接影响系统:预计对“产品”有直接影响的系统,影响到重要房间或功能间的环境条件,及对GxP文件的完整性有影响的系统。
这些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符合GEP。
另外,对直接影响系统需要进行确认活动。
1.5间接影响系统:预计对“产品”不会产生直接影响的系统,对关键房间或操作间的环境条件、或GxP文件的整体性均无直接影响,但通常是直接影响系统的辅助系统。
这些系统仅需按照GEP要求设计、安装和调试,不要求做确认。
1.6无影响的系统:对“产品”、重要房间或功能间的环境条件或GxP文件的整体性既无直接又无间接影响的系统。
这些系统仅需按照GEP要求设计、安装和调试。
2评估原则2.1每个设备或系统在制定验证方案前进行法规符合性评估,这将有助于准确的制定验证方案以确定验证所需要的行动和资源。
2.2在进行进行法规符合性评估前,必须全面的理解用户需求标准和药品法规,包括该设备对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的要求(如果涉及)。
3设备/系统影响评估方法3.1首先将待评估的设备/系统归类为“直接影响系统”、“间接影响系统”、“无影响的系统”。
3.2再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进行关键性评估;之后,对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下一步,对直接影响系统在GEP基础上进行确认;对“间接影响系统”或“无影响的系统”按照GEP进行设计、按照和调试。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aee6edb25c52cc58ad6be43.png)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
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行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行评估。
3.2.系统/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Terminology:4.1.部件关键性评估(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
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方法。
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4.7.风险识别:参考风险问题或故障描述来系统地使用信息确定可能的危害(危险源)。
4.8.风险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决议的措施。
4.9.风险管理: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政策、规程和规来完成风险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查任务。
4.10.降低风险:采取措施来降低伤害的发生可能性及伤害的严重性。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eed17fb03d8ce2f01662358.png)
.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
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展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范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展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展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展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进展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展部件关键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展评估。
3.2.系统/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Terminology:4.1.部件关键性评估〔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展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
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方法。
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成效、特性、平安、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成效、特性、平安、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展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4.7.风险识别:参考风险问题或故障描述来系统地使用信息确定可能的危害〔危险源〕。
4.8.风险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决议的措施。
4.9.风险管理: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政策、规程和标准来完成风险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查任务。
4.10.降低风险:采取措施来降低伤害的发生可能性及伤害的严重性。
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
![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b32f6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d.png)
建立设备CCA 管理YH,对设备和系统涉及的单独部件进行关键性评估和风险分析,并记录在文件中。
部件关键性评估和风险分析,用于确定出单独的部件所有的潜在危(wei)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估。
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采取不同的降低风险的措施并确定验证工作的程度。
合用于产品制剂工艺设备和系统。
3.1 CCA (Component Criticality Assessment):部件关键性评估。
3.2 SIA (System Impact Assessment):系统影响性评估。
3.3 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组工程组件(例如,设施、设备、管道、仪器仪表、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
3.4 部件:某一系统中,有规定的功能的一个单独的部份(如泵、罐体、搅拌器、传感器、阀门、喷淋球等)。
3.5 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系统的一个部件,其操作、连接、数据控制、报警或者故障可能会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
这些部件包括在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 (IQ/OQ/PQ)方案中。
3.6 非关键部件:在直接影响系统中,其操作、连接控制、报警或者故障对产品质量有间接影响或者没有影响的部件。
质保科: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审核、培训和实施。
质量授权人、生产部、设动科、质保科、质控科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质量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相关部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
无无无8.1.1 该系统经SIA 为“直接影响系统”,接下来将继续对系统的部件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以识别关键的部件。
8.1.2 部件关键性评估应识别有确认要求的GMP 关键系统的关键部件。
可以使用系统范围界定来匡助对接受评估的系统及其部件(功能和特性)进行识别。
8.1.3 对仅需要做校准的直接影响系统和检验仪器设备按照像关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YH 执行校准即可,不要求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
8.1.4 各使用部门负责人负责文件起草,设动科负责人、质量授权人进行审核,质量部经理进行批准。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d6bf631e2bd960590c677a1.png)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
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范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行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行评估。
3.2.系统/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Terminology:4.1.部件关键性评估(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
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方法。
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4.7.风险识别:参考风险问题或故障描述来系统地使用信息确定可能的危害(危险源)。
4.8.风险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决议的措施。
4.9.风险管理: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政策、规程和规范来完成风险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查任务。
4.10.降低风险:采取措施来降低伤害的发生可能性及伤害的严重性。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实用标准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实用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04aa44e58fb770bf78a556b.png)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
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范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行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行评估。
3.2.系统/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Terminology:4.1.部件关键性评估(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
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方法。
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4.7.风险识别:参考风险问题或故障描述来系统地使用信息确定可能的危害(危险源)。
4.8.风险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决议的措施。
4.9.风险管理: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政策、规程和规范来完成风险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查任务。
4.10.降低风险:采取措施来降低伤害的发生可能性及伤害的严重性。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7d2b9c2a2161479161128b9.png)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
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行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法和程序。
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行评估。
3.2.系统/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Terminology:4.1.部件关键性评估(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
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法。
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4.7.风险识别:参考风险问题或故障描述来系统地使用信息确定可能的危害(危险源)。
4.8.风险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决议的措施。
4.9.风险管理: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政策、规程和规来完成风险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查任务。
4.10.降低风险:采取措施来降低伤害的发生可能性及伤害的重性。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edc0bc50b4c2e3f562763b2.png)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范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行调试.它还规定出了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行评估。
3.2.系统/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Terminology:4.1.部件关键性评估(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方法.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4.7.风险识别:参考风险问题或故障描述来系统地使用信息确定可能的危害(危险源)。
4.8.风险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决议的措施。
4.9.风险管理: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政策、规程和规范来完成风险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查任务.4.10.降低风险:采取措施来降低伤害的发生可能性及伤害的严重性。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实际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实际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e0fc1961711cc7930b7160d.png)
+\零件重点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责任人部门姓名签字日期Responsible person Department Name Signature Date 草拟人Drafted by审察人Reviewed by审察人Reviewed by审察人Reviewed by同意人Approved by1.目的:零件重点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零件的重点程度。
对判断为重点性的零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立出全部的潜伏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小确认工作的范围,进而对重点性零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重点性零件仅需进行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考证/ 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举措等。
2.合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零件重点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零件重点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以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零件重点性进行评估。
3.2.系统 / 设施波及的部门:负责审察零件重点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同意零件重点性评估报告。
4.术语 Terminology :+\4.1.零件重点性评估( CCA):经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重点性零件进行风险评估,确立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举措降低其风险。
4.2.无效模式和成效剖析 (FMEA):是确立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伏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依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而且拟订和实行各样改良和赔偿举措的设计方法。
4.3.重点性零件:系统的某个零件,其运转、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能、特征、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重点性零件:系统的某个零件,其运转、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能、特征、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损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 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系统影响性评估与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规程
![系统影响性评估与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3cc49278bd63186bcebbce9.png)
系统影响性评估与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规程(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目的:对药品生产、转运、仓储、检验、分配中用到的系统进行系统影响性评估和部件关键性评估,用于确定项目的调试和确认范围的活动。
使用范围:本厂系统影响性及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责任者:验证部、工程部、生产部、质量保障部、各车间负责人1.术语1.1.系统影响性评估(S IA ) 是指评估系统的运行、控制、报警和故障状况对产品质量影响的过程。
1.2.直接影响系统是将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间接影响系统是指系统将不会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但是通常会对直接影响系统提供支持;无影响系统是指系统将不会对产品质量有任何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的判定。
1.3.系统影响性评估是用于确定系统的调试和确认范围的活动。
此过程用于判定哪些系统除了需要遵循GEP之外还需要进行确认,哪些系统仅需要遵循GEP进行调试。
进行的影响性评估可对每个设备/ 系统进行评估,以判定其属于直接影响系统、间接影响系统还是属于无影响系统。
1.4.初步的系统影响性评估在工程的早期,即在系统界定和设备订货之间进行。
由于直接影响系统要进行确认活动,所以在对供应商及其文件的要求相对其他系统就要更严格,必要时需要进行设备/系统的供应商审计。
1.5.部件关键性评估(Component criticality assessment, C C A )是指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是否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评估的结果有关键部件和非关键部件两类。
2.系统影响性评估(SIA)2.1.系统影响性评估流程图2.2.确定系统: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组工程组件(例如,设施、设备、管道、仪表、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
在系统确定的过程中应考虑整个系统,而不用考虑系统中的某些部件。
典型的系统举例如:反应罐系统、纯化水系统、包装机系统。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440d3ebcaaedd3382c4d355.png)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
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行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法和程序。
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行评估。
.3.2.系统/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Terminology:4.1.部件关键性评估(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
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法。
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4.7.风险识别:参考风险问题或故障描述来系统地使用信息确定可能的危害(危险源)。
4.8.风险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决议的措施。
4.9.风险管理: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政策、规程和规来完成风险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查任务。
.4.10. 降低风险:采取措施来降低伤害的发生可能性及伤害的重性。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实际操作程序.docx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实际操作程序.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a8a9f2f0975f46527d3e1e6.png)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责任人部门姓名签字日期Responsible person Department Name Signature Date 起草人Drafted by审核人Reviewed by审核人Reviewed by审核人Reviewed by批准人Approved by1.目的: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
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范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行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验证/ 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行评估。
3.2.系统 / 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 Terminology :+\4.1.部件关键性评估( 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
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方法。
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 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实际操作程序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实际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0236ce9195f312b3169a57a.png)
部件关键性评估(CCA)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部件关键性评估是评估直接影响系统中各部件的关键程度。
对判定为关键性的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用于确定出所有的潜在危险及其对产品的影响。
本项工作能够有效的缩小确认工作的范围,从而对关键性部件进行调试和确认,对非关键性部件仅需进行调试。
它还规定出了验证/确认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活动、操作过程中的建议措施等。
2.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仅对直接影响系统进行部件关键性评估。
3.职责:3.1.使用部门:在评估之前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对直接影响系统的部件关键性进行评估。
3.2.系统/设备涉及的部门:负责审核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3.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部件关键性评估报告。
4.术语Terminology:4.1.部件关键性评估(CCA):通过对直接影响系统的关键性部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在整个系统中的风险程度,并建议控制措施降低其风险。
4.2.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是确定某个产品或工艺的潜在故障模式、评定这些故障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予以分类并且制定和实施各种改进和补偿措施的设计方法。
4.3.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4.4.非关键性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
4.5.风险:伤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的复合体。
4.6.风险评估(RA):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用于支持风险决定的信息进行组织的系统化流程。
4.7.风险识别:参考风险问题或故障描述来系统地使用信息确定可能的危害(危险源)。
4.8.风险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决议的措施。
4.9.风险管理: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政策、规程和规范来完成风险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查任务。
4.10.降低风险:采取措施来降低伤害的发生可能性及伤害的严重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对药品生产、转运、仓储、检验、分配中用到的系统进行系统影响性评估和部件关键性评估,用于确定项目的调试和确认范围的活动。
使用范围:本厂系统影响性及部件关键性评估管理
责任者:验证部、工程部、生产部、质量保障部、各车间负责人
1.术语
1.1.系统影响性评估(SIA)是指评估系统的运行、控制、报警和故障状况对产
品质量影响的过程。
1.2.直接影响系统是将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间接影响系统是指系统
将不会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但是通常会对直接影响系统提供支持;无影响系统是指系统将不会对产品质量有任何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的判定。
1.3.系统影响性评估是用于确定系统的调试和确认范围的活动。
此过程用于判
定哪些系统除了需要遵循GEP之外还需要进行确认,哪些系统仅需要遵循GEP进行调试。
进行的影响性评估可对每个设备/系统进行评估,以判定其属于直接影响系统、间接影响系统还是属于无影响系统。
1.4.初步的系统影响性评估在工程的早期,即在系统界定和设备订货之间进行。
由于直接影响系统要进行确认活动,所以在对供应商及其文件的要求相对其他系统就要更严格,必要时需要进行设备/系统的供应商审计。
1.5.部件关键性评估(Componentcriticalityassessment,CCA)是指系统的某个部
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是否会对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评估的结果有关键部件和非关键部件两类。
2. 系统影响性评估(SIA )
2.1. 系统影响性评估流程图
2.2.
道、仪表、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
在系统确定的过程中应考虑整个系统,而不用考虑系统中的某些部件。
典型的系统举例如:反应罐系统、纯化水系统、包装机系统。
2.3. 系统范围界定:系统范围界定应考虑系统的范围是什么,哪些应该在该系
统中,哪些不应该在该系统中。
系统范围的界定可以使用P&ID 、设备清单等工程文件,根据系统设计的目的和范围,将对其具有直接影响的部件归入最适宜的系统之中。
是
是
●直接影响系统:符合1~7条其中任意一条标准时,显示系统有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系统:符合8~9条其中任意一条标准时,显示系统有间接影响;
●无影响系统:不符合1~9条中任意一条。
2.5.在系统的影响性判定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系统的适用功能,系统的影响判定
会根据实现的功能不同而不同。
2.6.
2.7.
1模型
图2间接影响系统验证V-模型
3.部件关键性评估
3.1.对于系统影响性评估阶段判定为直接影响的系统将会继续进行部件关键性
评估工作。
3.2.关键部件系统的某个部件,其运行、接触、数据、控制、报警或故障会对
产品的质量参数(功效、特性、安全、纯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有间接的影响或没有影响为非关键部件。
3.3.部件关键性评估流程
PQ测试计划
OQ测试计
划
IQ测试计划
包括工厂检
工厂验收测
试
出厂检查
部件关键性评估流程图
3.4.部件关键性评估表
表中所列的7个问题中只要有1个问题的答案是“是”,就将该功能/部件归类为关键的功能/部件。
4.系统影响性评估及部件关键性评估操作流程
4.1.系统影响性评估应识别GMP关键系统,且GMP关键系统应要求做确认。
4.2.当一个新系统已经确认或一个现有的系统状态发生改变时,系统使用部门
需要做:
4.2.1.确定受影响和系统是否已有了系统影响性评估。
4.2.2.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会议以进行SIA。
4.2.3.准备SIA文件,并在SIA文件上记录评估结果。
4.2.4.完成SIA以后,被确定是有直接影响的系统,要继续进行CCA活动。
4.2.
5.系统影响性评估和部件关键性评估应由使用部门根据评估的理由,概括出
系统的分类(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无影响),交QA进行编号和审核,由质量保障部负责人批准。
系统作为受控文件保存。
5.系统影响性评估编号
5.1.系统影响性及部件关键性评估编号原则,编号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
影响性评估代号SIA及部件关键性评估代码CCA,第二部分流水号。
举例说明:
SIA-----指系统影响性评估。
2016——-指系统影响性评估的年份
0001———指2016年第一次进行的系统影响性评估
举例说明:
SIA-----指系统影响性评估。
2016——-指系统影响性评估的年份
0001———指2016年第一次进行的部件关键性评估6.附件
6.1.《系统影响性评估表》
6.2.《部件关键性评估表》
系统影响性评估表
使用部门:QA审核:批准:
部件关键性评估表
使用部门:QA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