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的发展与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
城市地下工程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城市地下工程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0a4a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6.png)
城市地下工程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摘要】城市地下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也会引起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地下工程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包括地质条件不利于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风险增加等。
城市地下工程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
地下工程也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大土壤侵蚀的风险,并影响地下生态系统的平衡。
城市地下工程需要重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发展城市地下工程时应注重环境保护,做好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
只有在综合考虑环境工程地质因素的情况下,城市地下工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同时保护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下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环境评估、监测工作1. 引言1.1 城市地下工程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城市地下工程是指在城市地表以下进行的工程活动,包括地铁、地下管道、地下停车场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引起许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对城市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地下工程对环境地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下工程的挖掘和施工会破坏地下岩土体的结构和稳定性,导致地下水、地下岩层和地下气体的流动和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周围土地的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城市地下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质受到污染,影响城市的供水和生态环境。
城市地下工程的挖掘和填埋活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地面塌陷等,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居民造成安全风险。
城市地下工程对环境地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发展城市地下工程时,必须重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和地质资源,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地下工程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地下工程是指在城市地下进行的工程建设活动,包括地铁、隧道、地下管道等。
这些工程对环境地质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地下工程会对地下岩土层造成破坏和变形。
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77257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7.png)
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与对策地下建筑工程是指在地表以下进行的各类建筑工程,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通道、地下管廊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地下建筑工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本文将就地下建筑工程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1.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多种多样,有的地方地质构造复杂,有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有的地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这些都给地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 施工难度大: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地下管线密集等因素都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安全风险高:地下建筑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如地下水突然涌入、地质灾害发生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安全风险是地下建筑工程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地下建筑工程的对策1. 充分调查地质条件:在进行地下建筑工程前,需要对工程所处地质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地下管线等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 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针对地下建筑工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如盾构法、顶管法、明挖法等,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安全管理:在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监管,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4. 强化质量控制:地下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5. 合理规划设计:在进行地下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和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对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与对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地下建筑工程在面临各种挑战的同时,也有相应的对策可以采取。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80006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9.png)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地下工程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地铁、隧道、地下通道等工程。
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地质条件不稳定:地下工程往往需要在各种地质条件下进行施工,地质条件不稳定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如地下水位过高、地下岩层松散等问题,容易导致地下工程的坍塌、水漏、塌方等事故。
2. 施工环境复杂:地下工程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爆破、挖掘等作业,工地环境狭小,空气不流通,施工人员容易受到噪音、尘土、有害气体等的侵害,容易引发中毒、爆炸等安全事故。
3. 建设技术要求高:地下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如盾构机等。
一些地下工程施工单位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容易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引发安全隐患。
4. 地下工程与地上工程的协调:地下工程建设通常需要与地上工程进行协调,如地下通道与地面交通的连接,地铁与地上建筑物的衔接等。
协调不好会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1. 必要的勘察和评估:在进行地下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和工程评估,了解地下环境的基本情况,预先评估施工所面临的风险和安全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
2. 强化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地下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意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
3. 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盾构机等,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 加强地下工程与地上工程的协调:在地下工程与地上工程的衔接处,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5. 加强事故应急准备:建立健全的地下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事故。
6. 增加对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减少不安全行为,共同维护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36842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3.png)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地下工程建设一直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稳定和发展。
地下工程建设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环境保护要求高等问题,这些都使得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1.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工程建设往往需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如岩石、土层、断层等。
这些复杂的地质条件给地下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塌方等。
2. 地下水位高:很多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工程建设往往需要进行降水处理,而降水处理过程中容易引起地基流失、坍塌等问题,影响地下工程的安全。
3. 环境保护要求高:随着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地下工程建设面临的环境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地下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振动、地层变形等问题,这些都增加了地下工程建设的难度和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地下工程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与措施来保障其安全性:1. 加强勘察与设计:在地下工程建设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以了解地下地质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从而合理设计地下工程的结构和施工方案。
2. 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高地下水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盾构法、冻结法、围护结构等,以降低地下工程建设的风险。
3. 加强安全监测与控制:地下工程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体系,对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地表沉降等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4. 加强环境保护: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需采取有效地降低噪音、振动、扬尘等环境影响,保护周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5. 建立应急预案:地下工程建设中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其他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损失。
施工中的地质问题与解决方案
![施工中的地质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94b6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5.png)
施工中的地质问题与解决方案地质问题在施工中常常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可能会对工程的进展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施工中常见的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土壤稳定性问题土壤的稳定性是施工中最常见的地质问题之一。
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受力下可能会发生塌方、滑坡等变形现象,严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以下几种措施可供参考:1. 岩土工程师的咨询:在进行施工前,聘请专业的岩土工程师对土层进行详细的勘测和分析,以确定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根据结论,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土体、设置支护结构等。
2. 土体加固:对于稳定性较差的土层,可以采用土钉墙、挡土墙等加固措施,以增加土体的承载能力和抗滑性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灌浆技术对土体进行加固。
3. 施工调整:根据地质勘测结果和土壤稳定性评估,合理调整施工方案,避开高风险区域,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地下水问题地下水是施工中常见的地质问题之一。
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地基沉降、工程变形等问题。
以下是解决地下水问题的一些方案:1. 降低地下水位:通过地下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采用抽水井的方式,将地下水抽到合理的水平面。
2. 控制地下水位上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防水措施,如铺设防水层,以阻止地下水上涨。
此外,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降雨所产生的地表水,减少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3. 合理排水:建立有效的地下管网和排水系统,将施工现场的地下水及时排除,保持工地干燥,减少施工风险。
三、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常常对施工造成严重威胁,危及工程安全。
以下是几种预防地质灾害的方案:1. 削减陡坡:对于陡坡地区,合理进行坡面修整,削减陡坡,以减少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2. 加强监测: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设置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警和处理。
3. 引导水流:对于容易形成泥石流的地区,可以通过引导水流的方式,控制和减少泥石流的形成,保护施工现场的安全。
地下建筑施工方案解决地下施工的难题与挑战
![地下建筑施工方案解决地下施工的难题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3e098a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8.png)
地下建筑施工方案解决地下施工的难题与挑战地下建筑施工一直是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却伴随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地下建筑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
一、难题一:地基条件不理想地下建筑施工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地基条件不理想。
地下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地下建筑施工难以进行。
如何应对地基条件不理想的情况,是地下建筑施工的一大挑战。
解决方案:在地下建筑施工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下地质情况。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如加固地基、采取挤土、灌注桩等。
同时,可以利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如地震勘察、地温勘察等,提前了解地下地质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二、难题二:地下环境复杂地下环境的复杂性是地下建筑施工的另一个难题。
地下存在着复杂的管线、地下水、地下隧道等。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施工,成为了地下建筑施工的重要问题。
解决方案: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地下管线调查和标记,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损坏现有管线。
其次,对于地下水的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排水方案,如采用水泥浆封堵、加设抽水井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对于地下隧道,可以利用先进的探测技术,如地震勘察、超声波检测等,提前掌握地下隧道的情况,为施工提供指导。
三、难题三:施工技术要求高地下建筑施工与地上建筑施工相比,施工技术要求更高。
地下空间狭小、通风不畅等问题,使得施工过程更加复杂和困难。
解决方案: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并结合先进的设备和工具。
例如,可以利用微爆破技术解决地下岩石爆破困难的问题;可以采用人工导向穿孔技术解决地下空间狭小导致的施工问题。
此外,通风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可以采用风机通风、排风设备等方式保证施工环境的通风畅通。
四、难题四:安全风险高地下建筑施工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地下空间狭小、机械设备操作困难等因素,使得施工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在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安全管理计划等。
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问题分析
![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5cb76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9.png)
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问题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道路、桥梁等工程在不断增多,工程地质问题也日益凸显。
工程地质工程施工问题涉及到地质条件复杂性、地下水资源保护、环境污染等方面,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工程地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地质条件复杂性地质条件复杂性是工程地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各异,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地质条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层岩性复杂:地层岩性的复杂性导致工程施工中钻探、基坑支护等环节面临很大挑战。
如遇软弱地层、破碎地层、岩溶地层等,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工艺和措施。
2. 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表现在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发育,对工程地质稳定性和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
在工程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影响,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不稳、地面沉降等现象。
3.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导致地下水位变化、涌水等地质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下水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针对地质条件复杂性问题,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提高地质勘察精度,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全面的地质资料。
同时,根据地质条件特点,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和措施,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二、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是工程地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将对工程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地下水资源保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过度开发:在工程施工中,为满足建设需要,往往需要大量开采地下水。
过度开发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
2. 地下水污染:工程施工中,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可能渗入地下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
针对地下水资源保护问题,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地下水监测,合理控制地下水开发,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4e742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f.png)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地下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到人员安全、工程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地下空间狭小等。
为了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本文将就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探讨。
1.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工程建设常常涉及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如软弱地层、岩溶地区、断裂带等。
这些地质条件不仅给施工带来了困难,还加大了工程的风险。
2. 地下水位高: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地下水位高是常见的问题。
高地下水位会对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容易引发工程事故。
3. 地下空间狭小:地下工程施工空间有限,通常较为狭小,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施工需要严格的计划和控制,否则容易引发事故。
4. 地下工程对地面工程的影响:地下工程建设往往会对地面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地下工程对地面结构稳定性、地基沉降等的影响,这对施工安全和地面工程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挑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 开展地质勘察:在进行地下工程建设之前,应充分了解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通过勘察,可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规避地质风险,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2.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地下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方法、工期、施工工艺等内容,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3. 做好防水处理: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在进行地下工程建设前,要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4.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专门的安全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
5. 加强监测和预警:对地下工程进行全程监测和实时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监测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如地质勘察、地下水位监测、变形监测等。
针对地质勘查工程中的难题和重点进行分析
![针对地质勘查工程中的难题和重点进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741c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e.png)
针对地质勘查工程中的难题和重点进行分析难题分析1. 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地质勘查工程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地质结构的复杂性。
由于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层的分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为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以提高对地质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以提高对地质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2. 地下资源的隐蔽性地下资源的隐蔽性是地质勘查工程中的另一个难题。
许多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都存在于地下深处,且被地下水和岩层遮挡,难以直接观察和探测。
解决方案: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以及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如土壤测量、水质测量等,以揭示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
: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以及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如土壤测量、水质测量等,以揭示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
3. 环境影响的挑战地质勘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污染等,这需要我们在勘查过程中特别注意。
解决方案: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用绿色勘查技术,如无损勘查技术、无人机勘查技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用绿色勘查技术,如无损勘查技术、无人机勘查技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分析1. 勘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地质勘查工程进步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勘查技术不断涌现,为地质勘查工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重点关注:持续关注和引进新的勘查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和效率。
:持续关注和引进新的勘查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和效率。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地质勘查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在勘查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重点关注: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推广绿色勘查技术,提高公众对地质勘查工程环境保护的认识。
深层地下开挖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深层地下开挖中的岩土工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f1bd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c.png)
深层地下开挖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深层地下开挖是指大规模的地下开挖工程,主要用于建造地下车库、地下隧道等工程。
在进行深层地下开挖时,岩土工程问题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论述深层地下开挖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岩土勘察分析在进行深层地下开挖前,必须进行岩土勘察分析,以了解地下的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及分布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开挖深度、采用的开挖方式和地下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地下水问题深层地下开挖中,地下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开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下水的涌入,导致工程陷入危险。
因此,在进行开挖前,应该对地下水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采用隔水墙和排水系统等,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3. 土体稳定性深层地下开挖中,土体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开挖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土体的塌陷或滑动,给工程施工带来风险。
因此,在进行开挖前,必须对土体的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分析,选取合适的支护和改良措施,以确保土体的稳定性。
4. 地震影响地震是一个可能影响深层地下开挖工程的因素。
在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地震可能会导致开挖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破坏工程的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设计和施工时,必须考虑地震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5. 支护结构设计在深层地下开挖中,支护结构的设计非常重要。
支护结构应该能够承受土体和水压力的作用,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支撑、混凝土墙和锚杆等都可以作为支护结构的选择,具体的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6. 施工工艺深层地下开挖的施工工艺必须合理规划和安排,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期间需要注意控制开挖的速度和深度,避免导致土体失稳或土压力增大。
此外,还应采取合理的排水和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7. 监测与反馈在深层地下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的监测和实时反馈,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和改进措施。
针对地质勘查工程中的难题和重点进行分析
![针对地质勘查工程中的难题和重点进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cda23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a.png)
针对地质勘查工程中的难题和重点进行分析引言地质勘查工程是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确定土地和地下资源的潜力和可行性。
在进行地质勘查时,我们常常面临一些难题和重点,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和应对。
本文将对地质勘查工程中的难题和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简单的策略,以降低法律风险和复杂性。
难题分析在地质勘查工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1. 地质资料的不完整:地质资料的收集是地质勘查的基础,但有时我们可能无法获取到完整和准确的地质资料,这会给勘查工作带来困难。
2. 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球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多样,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对不同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
3. 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的法律问题:在进行地质勘查时,我们需要考虑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的法律问题,确保我们的勘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重点分析在地质勘查工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 地质勘查方法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地质勘查方法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评估不同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
2. 资源潜力评估:地质勘查的最终目的是评估土地和地下资源的潜力。
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资源的潜力和可行性。
3. 法律合规性:在进行地质勘查工程时,我们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的法律规定。
确保我们的勘查活动符合法律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简单策略为了降低法律风险和复杂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简单策略:1. 建立合作关系:与地质局、环保部门等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得他们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勘查工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2. 定期更新地质资料:与地质局和其他相关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地质资料,更新我们的研究和勘查工作。
3. 寻求专业意见:在面临复杂的地质问题时,寻求专业律师和地质学家的意见是很重要的。
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和地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建议。
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00f2b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c.png)
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的速度已经达到了60%左右,许多企业从事地下工程建设加速推进纵深方向发展,但是地下工程建设中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就逐渐凸显了出来,本文对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引言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指位于城市中地表以下的相关建设工程,它的涵盖范围较为广泛,比如地铁、地下购物商场、地下停车场、防空设施等建筑空间。
城镇化建设迅速发展,城市中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建设用地紧张、生存空间狭窄、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概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因城市地铁建设发展起来的,比如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是建于1863年的英国伦敦大都会地铁,其干线长度约6.5km,采用蒸汽机车。
而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是俄罗斯莫斯科地铁,该地铁由10余条主干道组成,每天发出9000多辆火车,每天运送的旅客人数达到了1600万人次。
到2018年,世界上已经有55个国家的170座城市建有地铁。
我国的地铁主要以北京、上海及广州为代表,这几年来,各大中城市,如南京、厦门、深圳等也相继在建城市地铁项目,城市地铁项目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也极大促进了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
相对于其他工程来说,地下空间工程能够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了对地表交通的影响,对预防地震等灾害有较好的安全性。
而且,地下空间工程还具有较好的隔音、保温、保湿等性能,能很好地满足一些地下工厂、商业设施等的要求,对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岩土工程问题2.1岩土体的稳定性问题由于地下空间工程是建设于岩土体中的,所以岩土体的稳定性问题就是制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开发利用的一大问题。
由于每座城市的岩土体类型、工程环境等不同,使岩土体稳定性程度有较大差异。
比如上海地区软土层普遍发育,软土主要为滨海沼泽相的淤泥质软土。
地质勘探工程中的主要挑战和难题解析
![地质勘探工程中的主要挑战和难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3d4a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f.png)
地质勘探工程中的主要挑战和难题解析地质勘探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旨在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挑战和难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挑战一:地质信息不完全和不准确地质勘探工程所依赖的地质信息往往不完全和不准确,这给工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了挑战。
在勘探前,我们需要仔细收集和分析现有的地质数据,包括地质剖面、岩心样品、地球物理测井等,以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准确性对工程结果的影响。
挑战二:地下条件复杂多变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包括地层岩性、构造变化、地下水位等。
这些因素会对勘探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产生影响。
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来获取地下的详细信息,以应对地下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挑战三:工程成本高昂地质勘探工程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成本较高。
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勘探,可能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勘探工程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确保工程的经济可行性。
难题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是地质勘探工程中的一大难题。
在勘探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可能会导致工程事故和安全问题。
我们需要利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如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潜在性评价等,来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难题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地质勘探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在勘探过程中,可能会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
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确保勘探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难题三:数据分析和解释地质勘探工程获取的数据庞大而复杂,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释。
我们需要运用地质统计学、地质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同时,我们还需要将数据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结合,进行合理解释和判断。
以上是地质勘探工程中的主要挑战和难题解析,只有充分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地质勘探工作,为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环境工程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2924e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5.png)
环境⼯程论⽂环境⼯程是环境科学的⼀个分⽀,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然资源,利⽤科学的⼿段解决⽇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
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
环境⼯程论⽂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推动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城市中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地⾯可利⽤空间不断建设,促使现代城市逐渐重视地下空间的利⽤,地下⼯程数量也不断增长。
地下⼯程建设虽然提⾼了地下空间利⽤率,但是其引发的环境和地质问题也受到社会的⼴泛关注。
⽂章主要针对城市地下⼯程建设中的环境⼯程地质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下⼯程;环境⼯程地质 由于⼤部分城市地下⼯程建设位置都在市区,且地下⼯程建设施⼯会破坏地层,因此地下⼯程施⼯造成的地下⽔污染、地表开裂和塌陷等问题也成为地下⼯程需要解决的⾸要问题。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城市地下⼯程建设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1地下⼯程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1)地下⽔环境变化。
为了保障地下⼯程施⼯的顺利开展,需要对施⼯区域的地下⽔进⾏处理,这就会对施⼯区域周边地下⽔分布造成⼀定的影响[1]。
此外,地下挖掘⼯作会对地下岩体造成影响,岩体形变容易导致地下⽔分布受到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岩体是地下⽔的载体,当岩体发⽣形变后,地下⽔的径流也会随之改变,从⽽适应载体的变化,当这种状态⽆法保持平衡时,很可能会造成地质灾害。
此外,地下⼯程施⼯对地下淡⽔资源造成⼀定的污染,加重了地下⽔污染。
在地下⼯程施⼯过程中,若地下⽔位较⾼,需要通过⼈⼯抽⽔的⽅式将⽔位降低。
部分⽔压⾼的地区可能在施⼯过程中出现突⽔事件,对施⼯⼈员的⽣命安全造成威胁。
(2)地表开裂或塌陷。
地表开裂或塌陷是地下⼯程施⼯中常见的地质问题,这与地下⼯程的深度、断⾯⼤⼩以及施⼯技术有直接的相关性,同时也与地层环境等地质条件有密切的关联[2]。
随着⼈们对⽣活质量要求的提升,⼈们也越来越关注地下施⼯造成的地表破坏,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技术,减⼩了对地表造成的破坏。
浅析地下建筑工程难题及其解决方案
![浅析地下建筑工程难题及其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c4e2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b.png)
浅析地下建筑工程难题及其解决方案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下建筑工程作为一种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与地上建筑相比,地下建筑工程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难题。
本文将从地下水问题、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地下水问题地下水是地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难题之一。
它可能会引发地下水渗漏、涌水和沉降等问题。
地下水渗漏会导致地下室内潮湿,进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地下水的涌水可能会引发建筑物的冲刷和倾覆,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
地下水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地面塌陷等。
针对地下水问题,可以采取多种解决方案。
进行灌浆封堵,通过注入固化剂来修复地下水渗漏问题。
可以采用防水层技术,如地下室墙面防水涂料和地下室防水卷材等,有效防止地下室渗水问题。
另外,需要进行周密的地下水勘查,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以避免地下水涌入和沉降问题。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地下建筑工程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可能存在不同,如土质松散、地下岩石崩塌等。
这些地质条件给地下建筑带来了较大的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
为了应对地质条件问题,可以采用地下加固技术。
例如,通过注浆技术固结土质,增强其承载能力。
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技术可以增强地下空间的整体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以便提前预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施工方法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方法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工作空间狭小,施工条件限制,施工难度较大。
为了解决施工问题,可以采用机械化施工和模块化施工等先进技术。
机械化施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模块化施工则可以充分利用预制构件,缩短施工周期,并提高工程质量。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顺序也是关键,避免交叉作业和物料堆存导致的施工难题。
安全风险地下建筑工程往往伴随着各种安全风险。
地下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如坍塌、火灾等危险情况。
地下空间还面临着防火和排烟的困难,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和救援工作也十分困难。
建筑知识-工程建设与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建筑知识-工程建设与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136adb52ea551810a687e7.png)
工程建设与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伴随地下工程建设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多。
通过对地下工程建设特点的分析,认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地面变形、地下水环境变异和生态环境恶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伴随地下工程建设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多。
通过对地下工程建设特点的分析,认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地面变形、地下水环境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研究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预防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更有利于社会和谐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地下工程施工;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随着现代城镇的发展,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商业街、地铁等地下工程不断建设,以完善城市功能。
然而,地下工程建设引起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地下工程的建设受周围环境的制约,但也影响其周围环境。
因此,探索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原因1.1表面移动和变形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地表移动和变形。
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引起周围建筑物不同程度的坍塌和开裂,主要受埋深、断面尺寸、施工方法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随着城市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在线应用主要包括现场测量、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旨在减少地下工程对地表的副作用。
1.2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地下水环境的变化是由地下岩土的形状和结构的变化引起的。
而且地下水是借助于岩土体作为载体流动的,地下工程施工的稳定措施必然会引起围岩和土体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地下水的径流和补给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当调整无法继续时,就会造成地质灾害。
1.3地下室围岩失稳地下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围岩和土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岩土体的稳定性和平衡状态会在自重作用下被破坏,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坡等事故,因此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围岩失稳现象[1]。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历史机遇 发展困局及若干建议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历史机遇 发展困局及若干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ecd72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6.png)
1、加强核心技术研发: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我国在高端隧道及地下工 程建设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教育,丰富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更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 工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2、市场前景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市场的广阔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基 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包括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建设将为隧道 及地下工程建设带来更多的机遇;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地下空间开 发利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如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项目将为隧道及地下工程 建设带来更大的市场;三是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2、地铁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建设地铁。北京、 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地铁网建设已经相当成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交通 效率。
3、地下管廊建设: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地下管廊的建设,实现了城 市基础设施的集约化、综合化和长远化发展。
二、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 困局
尽管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局:
一、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历史 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铁路、公 路隧道到地铁、地下管廊等,各类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 行条件,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质量。
1、铁路、公路隧道建设: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和公路 隧道。例如,青藏铁路的建设克服了世界级的困难,穿越了“世界屋脊”,极大 地改善了西藏地区的交通条件。
5、培养专业人才:人才是推动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加大对 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地下建筑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建筑设计的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ebf4f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9.png)
地下建筑设计的挑战与对策地下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它涉及到地质、土壤、水文等多方面因素,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保障地下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将就地下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挑战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地下建筑设计的挑战1.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岩层、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对地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建筑设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土壤条件不均匀:地下土壤的承载能力、渗透性等特性会对地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产生影响。
土壤条件不均匀会增加地下建筑的施工难度和风险,需要设计师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3. 地下水问题:地下水位的高低、水质的好坏都会对地下建筑的设计和使用产生影响。
地下水问题可能导致地下建筑的渗水、涝灾等安全隐患,需要设计师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来保障地下建筑的安全。
4. 地下空间利用率低:地下建筑的设计受到地下空间利用率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地下空间中实现功能的最大化是地下建筑设计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地下建筑设计的对策1. 充分调查勘察:在进行地下建筑设计之前,需要对地质、土壤、水文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勘察,了解地下条件的具体情况,为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合理选择地下结构形式:根据地下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地下结构形式,如明挖、盲挖、顶挖等,以确保地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针对地下岩层、土壤等条件不良的情况,设计师可以采取支护措施,如加固、加固、注浆等,来提高地下建筑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设计合理的防水措施:针对地下水问题,设计师可以采取合理的防水措施,如防水层、排水系统等,来避免地下建筑的渗水和涝灾问题。
5. 创新设计理念:在地下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如地下空间利用、绿色建筑等,来提高地下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地质工程施工中有什么问题
![地质工程施工中有什么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2324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0.png)
地质工程施工中有什么问题一、地形地貌问题1. 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如断裂带、地震带等地质构造地貌,会影响地质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在这种地区进行地质工程施工时,需要加强勘查工作,合理设计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2. 土壤条件差:地质工程施工中,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土壤条件差的地区,如松软土质、泥土地基等,可能会导致地基沉降、地下水涌出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因此,在这种地区进行地质工程施工时,需要加强土壤勘查工作,选择合适的工程材料和施工方法,保障工程的质量。
3. 地下水问题:地下水问题是地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容易导致地基浸润、地表塌陷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地下水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地质工程施工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保障工程的质量。
二、地质灾害问题1. 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可能对地质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施工中断、质量缺陷等问题。
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进行地质工程施工时,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降低灾害风险,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2. 岩体稳定性问题:在进行地质工程施工时,如果岩体存在不稳定性问题,如岩体开裂、岩体崩塌等,可能会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在岩体稳定性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地质工程施工时,需要加强岩体勘查工作,进行合理设计,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环境保护问题1. 地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矿石渣土、尾矿等固体废弃物,以及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在进行地质工程施工时,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和污染物,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施工噪声、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地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扬尘等环境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和影响。
在进行地质工程施工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噪音和扬尘排放,保障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工程的发展与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
地下工程是多学科交融的复杂工程,具有学科的边缘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地下工程涉及到的因素包括地理与地质环境因素、工程因素、社会经济水平、材料科学发展水平和施工过程控制水平等。
地下工程学以地质为基础,其科学思想体系、研究对象、服务领域及在工程技术上的广泛应用,使其具有地学、力学、技术学科的印记。
这说明了它边缘学科的性质,既具有基础性研究的内容,又带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
1 地下工程的特点
地下工程建设是在人口集中、大型建筑物密集、管线密布以及工程地基无选择性等工程条件下进行的,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可为人类生存开阔空间。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为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提供了具有很大潜力的自然资源。
2一般埋深较深,多以基坑开挖和巷道开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喝密闭性。
岩土的特性是热稳定性和密闭性,这样使得地下建筑周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场,对于要求恒温、恒湿超净的生产及生活建筑非常适宜,尤其是对低温或高温状态下储存物资,效果更为显著,在底下比地面创造这样的环境容易,造价和运营费用较低。
4具有良好的抗灾和防护性能,地下建筑处于一定的土层和岩层覆盖之下,可免遭或减轻包括核武器在内的空袭、炮轰或爆破等的破坏,同时也能有效地防御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爆炸等人为灾害。
5施工条件复杂,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大部分集中在建筑密度大、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狭小场地中。
而邻近常有必须保护的永久性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因此,对围岩,基坑的稳定和位移的控制要求很严。
此外,地下隐蔽工程常经历多次降雨,震动等许多不利因素,其安全性度的随机性比较大。
6地质条件复杂,岩土体性质千变万化,不均匀,给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增加了难度。
2 地下工程活动引起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地下工程活动所引起的不良地质问题,按其成因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城市地下区域稳定性问题,地下岩土体稳定性问题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2.1 地下区域稳定性问题
地下区域稳定性问题是位于构造活动带内的城市进行地下空间
开发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其中主要有地下工程如何通过断层和地裂缝带、地下空间周围易震动液化土层得评价处理问题等。
另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也可以归为趋于稳定性问题。
由于地下工程多系刚性构筑物,周围土层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无疑将引起线性地下工程发生不均匀变形从而导致破坏,加之地下水及震动影响,使这方面问题会更突出。
2.2斜坡破坏
斜坡破坏主要发生在山区城市,除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作用引发
的,而工程地质作用造成的斜坡破坏较自然地质作用的频率大。
斜坡破坏主要形式为滑坡,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岩性、构造、地形、地震、降雨及人类活动等。
许多山体活泼现象是由于地下工程活动引发的,即主要是由于地下工程的开挖或采掘影响到了上部的山体,使岩体开裂,地面倾斜,并在一定条件的配合下,导致山体失稳形成滑坡。
2.3城市地下岩土体稳定性问题
通常意义上说,地下工程的稳定性是指妨碍生产使用或安全的围岩破坏或过大的变形现象。
由于地下空间是从岩土体中开拓出来的,因此,城市地下岩土体稳定性问题就是城市地下空间假发中普遍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但鉴于各城市的岩土体类型、工程特性、有很大不同的区别。
2.4地下水的不良作用和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与人类密切相关,也是环境地质最活跃的因素。
绝大多数城市开发的地下空间处于饱水岩土体中,地下水引发的工程性质具有很强物理、化学弱化作用,地下水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城市地下空间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
在城市环境地质中,地下水的不良作用主要表现为地下水的侵蚀,地下水的不良作用和地下水污染主要由人引起,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加剧,对地下水的污染越来越重,表现为多数城市垃圾随意堆放、工业废水和废液不经过处理或初步处理后随意排放等。
受污染的地表水渗入地下水,在污染地下水后,使地下水具有侵蚀性,对城市的建筑物基础及地下工程
不断侵蚀破坏;同时由于地下水的污染,对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有直接影响,给城市供水造成困难,制约国民经济建设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3 地下工程中地质问题的防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下空间被大量开发利用,由于在地层施工和大量的土方开挖,由此可能引起地层失稳或过量变形、地下水位的大幅度降低等,产生的一些列地下工程病害问题,危机地面和周围的建筑物以及交通、通讯等。
此外,地下工程还会引起很多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其所带来的危害必须加以防治。
3.1 地表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防治
主要是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防治措施
由于地质作用的发生不可逆转,已经下沉的地面再使其抬升是很困难的,防治地面沉降、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已经迫在眉睫,采取的防治措施有1利用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和人工注水等办法,控制地面沉降,使其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2 向含水层进行人工回灌,回灌时要严格控制回灌水源的水质,以防地下水污染,根据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规律,制定合理的回灌方案;3 加强对地面沉降的监测和调查,及时预测和预报地面沉降;4 湿陷是黄土固有的特性,要想消除黄土的湿陷,就要对修建在湿陷性黄土上的建筑物进行基础处理,从而避免由于黄土湿陷地面塌陷,对建筑物造成破坏;5 采取合理布局建筑物等防止地面沉降的发展。
地面塌陷的防治
引起塌陷的直接原因是过量抽取基岩中的地下水引起应力重新
分布,防止地面塌陷采取主要预防措施为1矿区城市要加强采矿工程的管理,合理布局,科学施工,妥善处理废矿区;2地下工程要按照程序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目前,国内较突出的是各种人防工程破坏引起的地面塌陷,由于年久失修,地表水回灌,在水的长期浸泡下,塌陷时有发生,对人防工程应查明其分布和走向,对于无法使用的人防工程,采取开挖回填和回填加固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正常使用的,要加强维护和维修,加强管理,防止事故发生;3防治岩溶塌陷,首先要查明溶洞的分布、走向,而后合理开采地下水。
斜坡破坏的防治
防治斜坡破坏措施种类繁多,但工程中常用的方法有1避开滑坡,改变方案;2消除或减轻水对滑坡的危害,设置截水沟;3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4在斜坡上种草或修筑护墙5用粘土填塞裂缝,防止地表水渗入滑坡体内6改善破体力学条件,增大抗滑力;设置支挡结构,以支挡滑体或把滑体锚固在稳定的底层上8改善滑坡土质性质,采用灌浆法,电渗排水及化学加固等措施,来提高其强度,增加滑坡的稳定性。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
环境工程中的水问题主要包括突水问题,以及裂缝水、空隙水、岩溶水等工程问题。
水的问题主要在于预防,但除采取有效的防水
措施措施以外,还要进行排水疏导,减少围岩集水对衬砌混凝土的水压力,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防护。
防水技术主要有3种类型:1从围岩、结构和附加防水层入手,体现以防为主的水密型防水2从疏水、泄水着手,体现以排为主的泄水型或引流型防水3;防排结合的控制型防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