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人物需从细节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造人物需从细节入手
—浅议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话剧的突出优势就是能够用生动的舞台表演来表现故事或任务的真实状态。如合适的舞台布景、完美的声音、生动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动作等诸多元素使话剧变得血肉饱满,活灵活现。而实现这一切都必须从每个人物的“细节”着手,人物“细节”使话剧更有了灵气,更有了魅力,当然也更有了市场。完美的话剧表演必将吸引我们的目光、震撼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再三回味,这些都是由最真实的细节构成的,因此,需要我们从细节方面去理解和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
1、理解人物
理解人物,正如麦克雷蒂所说:需要“去测定性格的深度,去探寻他的潜在动机,去感受他的最细致的情绪变化,去了解隐藏在字面下的思想,从而把握住一个具有个性的人的内心的真髓.”
1.1 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基调。
性格基调即人物最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色。如周瑜、吕布、赵云三个都是三国时的名将,作为角色,都是穿白靠的武生,虽然外表相仿,但周瑜骄、吕布贱、赵云却是个不骄不馁,敢作敢当的好汉。三者间不同就是人物各自的性格基调。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去挖掘。”我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情节是性格的历史。人物性格是在构成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显示和发展的。”我们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情节的发
展中,从人物在情节展开的每个事件里他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去探求。
1.2理解人物就必须寻找人物的成长脉络,体察人物的内心世界。了
解成长环境对其性格、内心世界可能造成的影响。
1.3理解人物就必须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
分析不同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为体现人物特点提供依据。如认真分析《天生一个电灯泡》中人物可以发现,人物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妮可的性格随和,不喜欢得罪别人,总为别人着想不惜委屈自己,心地善良又有点二乎的阿Q性格的女孩。她既能及时地原谅自己也能及时地原谅别人,她的原则性深藏心底在表面上又给人一种没原则的滥好人的印象。瑞克在各方面都很优秀所以理所应当觉得在别人面前都该保持优越的男人。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原则和优越所以反而掩盖住了自己真正优秀的东西。内心其实很渴望被别人理解和关心,不肯承认失败,总希望自己是胜利者所以不自觉对别人的伤害而让大家觉得咯色。不愿表现自己的软弱,极度自信自己男人魅力但在碰壁下是一种迷茫。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孩,但又不知该选择美丽还是智慧。
2 体现人物
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如有人刚强、有人懦弱;有人内向、有人外露;有人贪得无厌、有人乐善好施等等。恩格斯说过,文学作品要变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话剧尤其是如此。在表现这些各不相同的人物性格时,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就是选好用
好细节表演。
2.1 通过细微动作,形象的刻画人物的性格
细节表演往往着墨不多,却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十多年前,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冒着生命的危险,从火车轮下救出了三个六岁的小伙伴,而她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左臂和左腿。她就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小英雄。时光流逝,那个拖着残疾之身的小英雄如今生活得怎么样?编导为了刻画小英雄的坚韧、顽强的性格,采用了这样一个镜头:戴碧蓉坐在梳妆台前,用仅有的一只手非常麻利地给自己梳起了辫子、戴上了发饰......梳辫子,对于平常女性来说很简单,可对只有一只手的戴碧蓉来说却是一件需要练习上千次上万次才能做好的事情,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在这里,编导巧妙地运用细节代替了解说词的长篇大论,给了它独立展示的空间,一个单手梳辫子的细节把小英雄坚韧、顽强的性格表现得一览无遗。
细节有它的特殊性,它只属于某一特定的对象,所以那些看似普通渺小的细节通过编导的细致观察和精心提炼,就构成了人物独具的特点。在纪录片《水稻专家——袁隆平》中,编导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他的性格特点。比如,当袁隆平带上草帽后,忽然笑着问记者:“我戴草帽是不是很难看?”记者说:“您这样出去会不会有人把您当成农民?”袁隆平回答道:“别人叫我领导、科学家,我都觉得承受不起,叫我农民我最高兴”。在短短的不到一分钟的场景里,观众不仅可以被这位科学家的不老童心引得开怀一笑,又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对名利的淡泊之心。在开汽车这个片断中,袁隆平慈爱地叫着
小孙女的名字,不断地向她招着手。看到这一幕,你的脑海里不由得会想起鲁迅的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所以,当一连串生动的细节出现在屏幕上时,一个性格鲜明的水稻专家也仿佛站在了观众的面前。
2.2 通过细微的语言和表情,反映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通常都可能在他的一些简单的语言和细微的表情中得以体现。
老舍说过,说话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话找对了,人物的形象就出来了。所谓话找对了,就是提炼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不能泛泛而谈,拖泥带水;要推敲对话语气,甚至一个助词、一个叹词的表述都应切合于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语言环境;要有助于揭示和显示任务的内心世界。如《周总理的嘱托》中表现吴吉昌被剥夺了从事棉花科研权利之后的极端矛盾的心情和普通社员的心理时,用了极其精彩的语言和表情:吴吉昌在棉田旁边连续转悠了三天后,自言自语地说:“棉苗长得不错呵。”生产队长立刻焦急回答:“就是挂桃少。”这时一位女社员冲口说:“吴劳模,你给指点指点吧。”吴吉昌凄然一笑并摆摆手说:“好妹子,不敢再称劳模了。”那位女社员噙着眼泪回答:“老大哥,俺们心中有数……”问话者、回答者的神态、动作活灵活现,性格特征明显突出。
有时候,一个无声的动作,一句平淡的语言,瞬间的表情变化都能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难圆绿色梦》中曾有这样一组令人难忘的镜头:一辈子治沙栽树的老人,面对着耗费毕生心血培育的防护林
被砍伐一空,82岁高龄的他,坐在遗存的树墩旁,默默垂泪。老人那失望的表情、痛惜的眼泪……无言的画面传达出来的所有表情符号,都深深地留在观众心里。
2.3 通过刻画人物细节,能够提供真实的美感
刻画人物细节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它还能使画面语言在组合过程中呈现出有序的节奏和丰富的变化,提供真实的美感。在《沙与海》中,一个小女孩独自在沙漠中玩,镜头里出现了她的一双鞋,两道优美的沙流被划了出来,她头朝下慢慢地滑入了观众的视线之中……这时,孩子的天真与大漠的沉重压抑、生命的幼小与荒原的辽阔空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鲜艳灿烂的一点与简洁单调的一片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当一个个细节镜头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时,产生了一种完美的视觉效果,不仅引起了观看者浓厚的兴趣,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地震撼。
有人形象地把人物细节刻画比作闪闪发光的金子。当我们时代的人和事在舞台上展现时,应该具有各种能够激起想象力的形式,并且含有尽可能丰富多彩的细节。正如著名的电视人陈汉元所说:“谁能拥时有足以反映、表现人物个性的众多细节,谁就有可能把‘故事’讲得好听,片子做得好看,才能使人物有血有肉,脸色可人。”《藏北人家》中用了大量的人物细节来展现西藏的风土人情。苍茫的草原上,女人们在风雪中的清晨起来挤奶,打奶酪;女人在男人的头上抹着酥油,开始给他梳头,编辫子;收拾停当后,男人揣着女人塞给的一包糌粑就赶着牦牛上路了;女人也对着镜子在脸上头上抹酥油,梳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