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7e9fc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e.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能源与可持续进展教学设计第1 篇本节课主要是从能源的角度让同学熟悉煤、石油、自然气这三大化石燃料,使同学熟悉到化石燃料的不行再生和日渐枯竭的现状,增加资源危机感,并使同学熟悉到煤与石油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要留意让同学从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中学习化学和理解化学,如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
本课的教学中心,必需突显培育同学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的力量,以及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归纳、比较、分析的力量。
本课主要的学问与技能的学习目标,都是以知道为主,但老师在学习资源的整合与设计过程中,仍应达到理解、应用,而且应当也必需有连贯、明确的`教学序列活动,有学习思维的必要练习,这样才能顺当保证学习目标实现。
目前,有些老师将这一类课,划为无关大局的附属性、过渡性的课,随便的照本宣科,或者用一些拼凑的习题让同学练习,等等。
殊不知教学是连续性极强的艺术,思维力量的培育是多层次、广角度的,假如在全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消失这样学习上的断层,这将造成多少力量急需进展的同学消失掉队现象呀!耳边时常听到老师感叹同学阅读力量低下,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无主动利用教科书资源,仔细设计培育方案与途径的有效措施,而且极大地铺张教学资源。
教学中的试验,让同学先提出个人猜想,再验证猜想去做试验,让同学经受了学问的产生、进展及形成过程,而且让同学在亲自动手做试验的过程中去发觉问题,这样对他们的认知进展很有关心。
通过介绍化石燃料的组成元素,引导同学自主探究燃烧产物,书写简洁的化学方程式。
从辨证的角度,熟悉各种燃料的优缺点,会合理地选择燃料。
对于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现实意义,可以组织同学仔细争论,切实让同学体验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亲密,内容通俗易懂。
教材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采纳应用活动与探究的形式。
本节课教学设计也是着眼于活动与探究,更侧重于同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本节课的基本过程是从提出问题活动与探究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解释与应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b1ee8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0.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第一章:能源的定义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能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能源的分类及特点。
1.2 教学内容:能源的定义与重要性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核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能源的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能源的特点及应用。
第二章:能源与环境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能源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能源利用与水资源能源利用与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战略2.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第三章:我国能源现状与政策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掌握国家能源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3.2 教学内容:我国能源资源概况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国家能源政策与法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能源发展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分析我国能源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第四章:能源利用技术4.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种能源利用技术,了解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4.2 教学内容:常规能源利用技术(燃煤、石油、天然气发电)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水能利用、生物质能转化)新能源利用技术(核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利用)4.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能源利用设施,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可持续发展与能源选择5.1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会从能源选择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
5.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能源选择与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与发展能源政策与可持续发展5.3 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辩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能源选择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c9a8a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0.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能源的概念能源的分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能源的作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需求等)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平衡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分类和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教学难点:能源的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定义、分类、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PPT。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
3. 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关于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讲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利用PPT展示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3.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让学生了解现实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填写能源的定义、分类、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的相关词汇。
2. 选择题:判断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正确与否。
3. 简答题:阐述自己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看法和建议。
八、课后作业1. 调查报告:调查家庭、学校或社区的能源使用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6df9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6.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及其特点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2. 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燃烧、发电间接利用:热能、电能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三个维度经济维度: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社会维度:关注人口、教育、健康、就业等问题环境维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目标公平性原则: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持续性原则: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全球合作、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5.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与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先进技术、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减少能源消耗: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能源利用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材料:可持续发展典型实例4. 调查问卷:能源利用调查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能源知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认识。
3. 实践活动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调查中的表现,以及对能源利用的了解。
4.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30d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a.png)
学案5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学)[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探索过程.2.能够叙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会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解释一些实际问题.3.知道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增强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知识储备区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的多样性: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生物能等.2.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过程:目前科学界公认迈尔、焦耳、亥姆霍兹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奠基者.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4.能量守恒定律确立的意义(1)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统一性.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宣布“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量的转化效率:能量的转化效率=有用的能量输入的能量.2.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或者说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不可逆性.3.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性: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能量转化和转移的不可逆性.学习探究区一、能量守恒定律 [问题设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计算结果发现,减少的重力势能的值大于增加的动能的值,即机械能的总量在减少.原因就是存在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力和空气的阻力等.是不是考虑了各种摩擦和阻力后这部分能量就消失了呢?答案 不是.它转化成了机械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除重力或弹力做功外,其他任何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或减少的过程,实质上都是其他形式的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大自然的一条普遍规律,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这一条普遍规律的一种特殊情况.[要点提炼]1.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从不同状态看,E 初=E 终. (2)从能的转化角度看,ΔE 增=ΔE 减. (3)从能的转移角度看,ΔE A 增=ΔE B 减.3.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而不能制成. 二、能量的转化效率 [问题设计]观察教材中轿车的能量流向图,计算下列问题.(1)轿车行驶时,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能量的比例是多少? (2)在散热器和排气管中散失的能量占多大比例?答案 (1)燃料的能量为70 kW,做有用功的能量为9 kW,所以有用功的能量占的比例为970×100%≈12.9%.(2)散失的能量为52 kW,比例为5270×100%≈74.3%. [要点提炼]1.机器做功不能将输入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有用的能量,必然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掉. 2.能量转化效率是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跟输入能量的比值,即能量的转化效率=有用的能量输入的能量.三、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问题设计]一碗热水放在室内,过一会自动变凉,说明热量从高温的水传给了周围的空气.若把一碗凉水放到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水是否会自动变热?把水放到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水是否会自动变热?答案 会,凉水放到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不会,将水放到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水不会自动变热.[要点提炼]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或者说,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不可逆性.(1)热传递具有方向性,即与热现象相关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性的.内能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2)做功具有方向性: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2.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能量转化和转移的不可逆性.四、功能关系的理解1.功和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1)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通过做功来实现,即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2)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即能量转化的多少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2.常用的几种功能关系功 能的变化表达式重力做功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势能变化WG=-ΔEp=Ep1-Ep2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弹力做功正功 弹性势能减少 弹性势能变化W弹=-ΔEp=Ep1-Ep2负功 弹性势能增加合力做功正功动能增加负功动能减少动能变化 W合=ΔEk=Ek2-Ek1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外其他力做功 正功机械能增加机械能变化W其他=ΔE=E2-E1负功机械能减少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对物体系统做功 内能变化 fs相对=Q注意 功和能的本质不同,并且功和能也不能相互转化,而只能是通过做功实现能量的转化.典例精析一、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例1 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械——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解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A、B对,D错.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它不可能制造出来,C对.答案 ABC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2 如图1所示,一个粗细均匀的U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液体质量为m .在管口右端用盖板A 密闭,两边液面高度差为h ,U形管内液柱的总长度为4h ,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由于管壁的阻力作用,最终管内液体停止运动,则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图1A.116mghB.18mghC.14mghD.12mgh解析 去掉右侧盖板之后,液体向左侧流动,最终两侧液面相平,液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如图所示,最终状态可等效为右侧12h 的液柱移到左侧管中,即增加的内能等于该液柱减少的重力势能,则Q =18mg ·12h =116mgh ,故A 正确.答案 A三、对功能关系的理解及应用例3 如图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将质量为m 的小铁块无初速度地轻放到长木块右端,小铁块与长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小铁块在长木块上相对长木块滑动L 时与长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此时长木块对地的位移为s ,求这个过程中图2(1)系统产生的热量;(2)小铁块增加的动能;(3)长木块减少的动能;(4)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解析 画出这一过程两物体位移示意图,如图所示.(1)m 、M 间相对滑动的位移为L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Q =μmgL ,即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2)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 (s -L )=12mv 2-0,其中(s -L )为小铁块相对地面的位移,从上式可看出ΔE k m =μmg (s -L ),说明摩擦力对小铁块做的正功等于小铁块动能的增加量.(3)摩擦力对长木块做负功,根据功能关系,得ΔE k M =-μmgs ,即长木块减少的动能等于长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μmgs .(4)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ΔE =μmgL . 答案 (1)μmgL (2)μmg (s -L ) (3)μmgs (4)μmgL课堂要点小结一、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E 初=E 终或ΔE 增=ΔE 减或ΔE A 增=ΔE B 减.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量的转化效率: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跟输入能量的比值. 2.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三、功能关系的理解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常用的几种功能关系.自我检测区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利用能源的过程实质上是( ) A.能量的消失过程B.能量的创造过程 C.能量不守恒的过程D.能量转化或转移并且耗散的过程 答案 D解析 利用能源的过程实质上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是耗散的,A、B、C错误,D正确.2.(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颗子弹以某一速度击中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从中穿出,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B.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 C.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木块增加的内能之和 D.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木块和子弹增加的内能之和 答案 BD3.(功能关系的应用)如图3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滑块距挡板P 的距离为s 0,滑块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经过的总路程.图3答案 1μ(v 202g cos θ+s 0tan θ)解析 滑块最终要停在斜面底部,设滑块经过的总路程为s ,对滑块运动的全程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全程所产生的热量为Q =12mv 20+mgs 0sin θ 又因为全程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Q =μmgs cos θ解以上两式可得s =1μ(v 202g cos θ+s 0 tan θ).。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06d29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d.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能源的优缺点,认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2. 能源的作用与重要性3. 常见能源的优缺点4.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5.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能源的优缺点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问题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案。
3. 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介绍能源的基本概念,讲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及其特点。
3. 分析能源的作用与重要性:阐述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强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探讨常见能源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的特点和利弊。
5. 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6. 介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讲解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能源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8.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活动,体验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过程。
9.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反思个人在能源利用中的责任。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企业、新能源研发机构等地,加深对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技术的了解。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57064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2.png)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第一篇:《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1、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了解常规能源的储备与人类需求间的矛盾2、了解常规能源的使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了解哪些能源是清洁能源,哪些能源可再生。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现象提高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通过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制成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时必须遵从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将一事无成通过介绍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为人类美好未来努力学习的觉悟师: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我们都要消耗能量。
另外,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而产生的能量耗散问题,使得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源。
一、能源:凡是能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
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问:常规的能源使用带来了那些负面影响呢?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等物质会使雨水中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
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
主要成分是臭氧。
另外常规能源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
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即损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经济资源,损坏建筑物及文物古迹,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的性质,使生态受到破坏。
四、开发新能源: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绿色能源:在释放能量或能量转化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能源叫绿色能源。
问:可以开发那些清洁相对无污染的能源呢?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中东地区一直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外交、军事莫不围绕着这片从地表上看毫无魅力的区域打转。
世界警察和他的随从们最愿意去管中东的事情:两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说明能量消耗巨大的富国们对石油的心痛程度。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9ce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b.png)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renewable energy: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2. 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间接利用:如石油制品的交通工具、煤炭的供暖和制冷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概念:满足当前需要,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4.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平衡社会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环境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知识点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及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3.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6330446f1aff00bfd51e15.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篇一: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教学过程设计345篇二:九年级物理下册 11.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教科版<<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单位振堂中学科目物理主备人孙凤泽日期 201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
2.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3.认识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通过社会调查、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简单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1.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能量转移和幻化的方向性是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采用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无。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向学生展示能源革命和环境污染的录像,提出疑问: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能源。
(二)新课教学1.整体感知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这就是所谓的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给人类带来了便利。
现在社会,人类生活、生产、学习、研究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
人类在使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人类不应当无限制的详大自然索取,而必须在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持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开发和使用绿色能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教学互动互动1:阅读“人类进步的阶梯”,讨论能量的转化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明确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即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跃进。
了解人类历史上几次重大的能源革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e9a9d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c.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作用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 我国能源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5. 青少年如何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好针对每个知识点的讨论题目和实践活动。
3. 准备好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4. 分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发展经济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5. 分享我国能源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学生了解国家在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6.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如何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和参与相关问题的解决。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了解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
六、教学拓展1. 探讨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2. 分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能源问题,了解国际能源合作的意义。
七、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能源利用调查,了解学校或家庭能源消耗情况。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15a7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5.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目标,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2.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目标4.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材料。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以了解学生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1a4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6.png)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2. 使学生理解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危害,提高节能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2.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 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危害4. 节能措施5.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能源危机的危害,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难点:能源危机的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能源危机的实际危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3. 分析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危害,引导学生思考节能的重要性。
4. 讲解节能措施,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
5.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能源种类、特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概念的理解,以及对能源危机原因、危害、节能措施和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掌握。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
3. 提问与回答: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的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发电站,如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站等,让学生直观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加深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解。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8ec01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7.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以及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能源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2. 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 课件:能源图片、可持续发展案例等3. 讨论材料: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能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能源的种类和特点,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 讲解: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能源种类、特点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生活中的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发电厂,了解不同能源发电的原理和过程。
2. 开展校园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结合时事热点,更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
3. 反思教学评估:完善评估体系,确保评估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2d5ad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4.png)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认识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3. 培养学生运用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2. 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5. 我国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挑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课堂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3. 讲解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4.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5. 分析我国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挑战,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能源种类、特点、作用,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和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质量。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六、教学内容6.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指标讲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概述,包括其17个具体目标及其关联性。
7.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探讨能源生产与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空气和水污染等。
8. 清洁能源技术介绍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潜力。
9. 节能减排措施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提出个人和集体的节能措施,以及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6215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0.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能源与环境1.1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介绍能源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不同类型的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和核能1.2 环境问题的关联探讨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如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分析能源使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2.1 太阳能解释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和优点探讨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和潜在挑战2.2 风能介绍风能的概念和风力发电的原理分析风能的发展前景和环境影响第三章:能源效率与节能措施3.1 能源效率的重要性强调提高能源效率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解释能源效率的衡量标准和指标3.2 节能措施的实际应用提供实用的节能建议,如家庭和企业的节能措施探讨节能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4.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核心原则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经济效益4.2 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分析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总结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第五章:能源政策与可持续发展5.1 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介绍能源政策的目的和重要性分析政策制定过程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5.2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探讨国家能源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建议和措施第六章:气候变化与能源6.1 气候变化的科学理解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探讨气候变化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6.2 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源策略分析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政策和措施讨论可再生能源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第七章:能源技术与创新7.1 能源技术的进展与挑战介绍能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状态分析技术创新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7.2 创新能源技术的案例分析探讨新兴能源技术,如电动汽车和氢能分析这些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影响第八章:经济转型与能源结构8.1 经济转型与能源需求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对能源需求的影响8.2 构建可持续的能源结构提出优化能源结构的策略和方法强调多元化能源供给的重要性第九章:全球能源治理与合作9.1 全球能源治理的现状与问题介绍全球能源治理的机构和框架分析全球能源治理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性9.2 国际合作在能源领域的角色探讨国际能源合作的形式和效果讨论全球能源合作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第十章:教育与公众参与10.1 能源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能源教育在普及知识和提高意识中的作用探讨能源教育的方法和实践10.2 公众参与能源决策分析公众参与能源政策制定的意义和途径讨论提高公众参与度的策略和方法第十一章:社区能源项目和可持续发展实践11.1 社区能源项目的概念和类型解释社区能源项目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不同类型的社区能源项目,如社区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11.2 社区能源项目的案例研究分析成功社区能源项目的案例,包括其挑战和成果总结社区能源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启示第十二章:能源贫困与平等12.1 能源贫困的定义和问题介绍能源贫困的概念和全球面临的挑战分析能源贫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2.2 减轻能源贫困的策略和方法探讨减轻能源贫困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能源效率的提升讨论能源贫困解决方案的社会公正和可持续性第十三章:企业与能源管理13.1 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性强调企业在能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解释企业能源管理的概念和原则13.2 企业能源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企业成功实施能源管理的案例,包括其策略和成效总结企业能源管理对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成本的影响第十四章:能源政策评估与监督14.1 能源政策评估的方法和工具介绍能源政策评估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不同能源政策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如成本效益分析和影响评估14.2 能源政策监督的实践和挑战分析能源政策监督的机制和流程讨论政策监督在确保能源政策有效实施中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第十五章:未来能源展望与学生参与15.1 未来能源趋势和挑战探讨未来能源需求的预测和趋势分析未来能源供应的挑战和转型15.2 学生参与能源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强调学生在能源教育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探讨学生参与能源项目和研究的实践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探讨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涵盖了能源与环境、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效率与节能措施、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能源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案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6388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b.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识我国能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能源素养,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能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2.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调查、分析等方式了解我国能源现状,提出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1.3 教学内容1.3.1 能源的概念与分类1.3.2 能源的特点1.3.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3.4 我国能源现状1.3.5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二章:化石能源2.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化石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以及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化石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法,掌握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2.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化石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法,分析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化石能源的有限性,思考减少化石能源利用、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
2.3 教学内容2.3.1 化石能源的种类2.3.2 化石能源的特点2.3.3 化石能源的利用2.3.4 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2.3.5 减少化石能源利用、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第三章:可再生能源3.1 课程简介本章主要介绍可再生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法,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3.2.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法,分析可再生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5b828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e.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能源概述1.1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能源的概念,描述能源的分类及特点。
讨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与联系。
1.2 能源的重要性阐述能源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分析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和污染问题。
第二章:可再生能源2.1 太阳能介绍太阳能的原理、优点和应用。
分析太阳能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2.2 风能解释风能的原理、优点和应用。
探讨风能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
第三章:不可再生能源3.1 煤炭描述煤炭的形成、特点和开采。
分析煤炭使用的环境问题和替代能源的需求。
3.2 石油介绍石油的地质形成、提炼过程和应用。
讨论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
第四章:能源可持续发展4.1 可持续发展概念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探讨可持续发展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4.2 能源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分析国家能源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讨论国际合作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章:能源效率与节能5.1 能源效率的概念与意义解释能源效率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5.2 节能技术及其应用介绍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讨论节能技术在建筑物、交通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第六章: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6.1 氢能概述介绍氢气的特性、制取方法和储存方式。
讨论氢能作为能源的潜力和挑战。
6.2 燃料电池技术解释燃料电池的原理和类型。
分析燃料电池在交通和电站应用的案例。
第七章:生物质能源7.1 生物质能源的来源和转化介绍生物质能源的概念和来源。
讨论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和应用。
7.2 生物质能源的经济与环境影响分析生物质能源的经济效益。
探讨生物质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第八章:核能与核技术8.1 核能的基本原理和类型解释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概念。
讨论不同类型的核反应堆和核能的应用。
8.2 核能的安全与环境问题分析核能事故案例和核废料处理问题。
探讨核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未来趋势。
第九章:能源政策与市场9.1 国内外能源政策分析分析我国能源政策的特点和目标。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8f6f3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0.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
2. 能源的特点:资源有限、环境影响、能量转换等。
3. 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转换利用、储存利用等。
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
5.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多样性。
6.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减少贫困、改善生活质量、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
2. 难点:能源转换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能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章节。
2. 课件:能源种类、特点、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等。
3. 案例材料:国内外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案例。
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利用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能源案例,如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欧洲风力发电等,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意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等。
七、课堂练习(1)能源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41d7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5.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知道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关系的内涵。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与特点1.1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1.2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1.3 核能2.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1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2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3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选择的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与能源关系能源利用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 教学难点: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策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直观展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场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能源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能源危机的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讲解能源的种类与特点:分别介绍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优势和局限性。
3. 分析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讨论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 探讨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关系: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阐述能源选择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4a76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2.png)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第一章:能源的定义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能源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能源的分类,包括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1.2 教学内容能源的概念与特征。
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和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能源定义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列举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第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2.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能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能源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2.3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通过展示能源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程度。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个能源发展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利用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让学生掌握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利用技术。
3.2 教学内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情况。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生物质能转化技术。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介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技术。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挑战。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的理解程度。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优缺点。
第四章: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挑战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和挑战。
让学生掌握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 学生日期:年月日星期:时段:课题能源与可持续额发展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A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B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C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D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E了解世界和我国能源状况。
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A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B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C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D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E了解世界和我国能源状况。
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学习方法学练结合,归纳总结教学过程知识归纳1.能源家族:(1)化石能源是指的能源,目前人们主要使用的化石能源是,,。
生命质能是由提供的能量。
(2)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如、_______、_______。
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统称为,如;龙文教育学科导学案A.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C.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命题变化〗◎变化Ⅰ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考查。
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①煤②核燃料③生物质能④石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变化Ⅱ考查对有关能源种类和能量转化的识别。
下列选项中对应的关系不完全正确的是()A.能源与种类B.现象与物理原理凤能——一次能源火车进站时,人耍站在安全线外——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核能——可再生能源用浆划水,船会前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物理知识及其应用 D. 能量转化与实例液体热胀冷缩——常用温度计核能转化为电能——核电站发电大气压强——用吸盘钩挂衣服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变化Ⅲ核电会越来越多,说不定哪天我们附近就有一座核电站.对核电站知道多少呢?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开发利用新能源,我国陆续建成了一些核电站。
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是石油或天然气B.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一内能一机械能一电能C.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可以像生活垃圾那样被处理或进行二次加工利用D.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核裂变◎变化Ⅳ考查对植物油炼制而成的“生物燃料”所属的类别。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能。
为开发新能源,人类已能够把油菜籽、蓖麻、大豆等农作物加工转化成“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属于能源。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例二】在本单元内容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是有关能源的获取和利用状况。
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B.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成电能C.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不会导致温室效应D.秦山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命题变化〗◎变化Ⅰ通过图表17-1能识别不同能源所占的份额,了解能源的生产和发展情况。
如图17-1所示饼图,表示的是1995年几种主要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图中可知( )A.当年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天然气B.煤在能源总产量中的比例略高于25%C.核能发电所占份额排在第3位D.图中所列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图17-1◎变化Ⅱ对于了解和知道获取及利用太阳能方式的考查。
(2007桂林)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光热转换,比如把水等物质加热,生活中常见的这种转换设备是;二是光化转换;三是光电转换,即把太阳能直接转换为能,实际应用有电池。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模型.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有和轻核聚变.◎变化Ⅳ关于获取潮汐能情况的命题。
潮汐是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每天的涨潮与落潮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用来发电.如右图17-2所示,在利用潮汐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海水的动能传递给发电机,通过发电机转化为____________能;图中甲、乙两幅图代表涨潮发电的是__________;与火力发电相比,潮汐发电的优点是__________.【例三】在常规能源出现危机的当今世界,一方面努力开发新能源,另一方面科学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同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是现代社会能源持续发展的主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有利于环境保护B .核反应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人类无法和平利用核能C .自然界可以永久地为我们提供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D .我国新发现的冀东南堡大油田可以正常开采一千年太阳能和风能,它们皆属于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对于核裂变反应,人类已经掌握了控制反应速度的技术,可用于发电,将核能和平利用;地球上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是有限的,我国在冀东南堡发现的新油田储量约10.2亿吨,储量大,油质好,这是我国重大的能源新闻与喜讯,可供开采一百年,不是一千年。
〖命题变化〗◎变化Ⅰ当前人类面临“能源危机”,要大力开发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又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挑战。
探求能源利用的新途径是人类亟待解决的课题。
以下探究能源利用的途径不恰当的是( )A.更多地利用木材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C.增加风力发电量D.增加核发电量 〖答案〗A◎变化Ⅱ 了解使用常规能源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培养环保意识。
如图17-3为200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 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B. 把废旧电池丢弃到远离城市的地方C. 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供电D. 对小汽车的废气排放量做出严格限制◎变化Ⅲ 对“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的考查(2008常州)北京奥运会广泛应用了节能减排技术,成为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成功典范.下 列措施中,不属于节能减排的是( )A.国家体育场装有l00kW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B.奥运村内车辆应减速慢行C.奥运村生活热水全部来自6000m 2的太阳能集热器D.奥运村内建筑物顶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变化Ⅳ 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时候,对学生基本观点的考查。
阅读图表,回答下面问题:在图17-4中,甲图是1995~2005年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比例变化图。
乙图是我国煤炭产区和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分布图。
(1)2001年以后,我国火力发电占发电总量的比例呈 的趋势。
(2)乙图反映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
(3)南方的火力发电不但消耗了大量非再生资源、污染了环境,而且煤炭的运输还受到气候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图17-3 图17-4在“节能减排”的前提下,请提出一条缓解南方用电紧张状况的合理建议:。
【例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是当前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有一些地区将它与热学、力学或电学进行整合后,采用综合性命题考查,也富于新意。
2005年12月起,我市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能源。
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
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乙醇汽油的推广及使用,可以缓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压力,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东湖风景秀丽,水面开阔,乘坐快艇是许多游客积极参与体验的水上娱乐项目。
为了保护环境,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改用乙醇汽油作为快艇的燃料。
下表为某种快艇的部分技术参数:限载6人排水量 1.4t油箱容积40L 快艇自身质量1000kg(1)请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两点好处?①;②.(2)为保证安全,快艇上乘客的质量之和不得超过 kg.(3)已知该快艇使用的乙醇汽油的热值约为4.6×107J/kg,密度约为0.7×103 kg /m3,它在水中匀速航行时所受的阻力f=1400N,若发动机的效率为25%,则该快艇匀速行驶46 km耗油多少L?◎变化:通过计算,用数据来说话,电能的优点就显而易见了。
节能环保就在身边,你随时都可以做到。
(2008桂林)为了配合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活动,小明所在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对街上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做了一个调查,下面图表17-5中所列的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部分技术参数:图17-5(1)假设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
那么,电动自行车每行驶1Km电动机平均做的有用功大约是多少?当自行车以最高车速匀速行驶时,电动机的功率大约是多大?(2)摩托车每行驶1Km大约要消耗多少能量?(3)与摩托车相比,电动自行车有哪些优势?(说出一个方面)(汽油的密度:0.71×103kg/m3;汽油的热值:4.6×107J/ kg )B.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二、填空题11.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已成功发射,现正在计划运行探测,月球是一个核聚变原料宝库,仅其尘埃中的聚变材料----氦核,就足够使人类使用上万年,目前核能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常规能源,它是______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与火力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的优点之一是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最后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 能。
12.乙醇是生物质能,属于_____(选填“可”、“不可”)再生能源。
2008年4月起广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机动车动力能源,完全燃烧0.14㎏乙醇汽油放出热量为6.3×106J,它的热值为_____J/㎏.13.氢气的热值是14.3×107J/kg,它表示:1kg的氢气,可产生14.3×107J的热量。
利用氢气做燃料对环境没有污染,因为它燃烧后的产物是。
14. 2008年2月,我市莲都机械化定点屠宰场试车成功。
投入运行后,每天最多可以屠宰生猪1500头,处理综合污水300吨、农畜等废弃物250吨;可以利用屠宰场污水与废弃物产生沼气,并利用沼气发电。
专家介绍,每吨污水或废弃物可产生5.5米3沼气,1米3沼气可转化为1.25度电能。
若按日处理综合污水和废弃物共400吨,每户家庭一天用电5度计算,日发电量可供户家庭使用;15在青岛设立的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采用的是风力发电机给路灯供电。
风力发电是将能转化为能。
16.近年来,一些地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由10%的乙醇与90%的汽油混合而成.(1)乙醇汽油燃烧过程是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2)按照能源分类,由于乙醇是由植物酿而成,所以乙醇属于__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