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癌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癌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癌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中医对癌症的认识由来已久, 早在殷墟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癌”这一病名的记载。

现存最早的医书《皇帝内经》, 按照癌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将其分为“筋癌、肠癌、骨癌”等。

《周礼》一书记载了“疡知”专科, “掌管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等病, 根据资料分析:其中的“肿疡”主要包括皮肤癌、口腔癌、乳腺癌、阴茎癌、甲状腺癌和淋巴肉瘤等体表性实体癌瘤。

直到今天, 文化上受中国影响较大的日本、朝鲜、越南等, 还称癌瘤为“肿疡”。

元代的朱震亨在他的《丹溪心法》一书中首次对癌症的病因及症候进行详细描述。

到了明朝, 医学界已经开始用“癌”字统称恶性肿瘤。

?1. 癌症发生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对于癌症的发生机理,《皇帝内经》认为: 肿瘤的发生与阴阳失调、正气不足、饮食因素及情志不畅等多因素密切相关。

?1.1正气不足是癌症发生的前提条件。

中医所讲的“正气” 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抵抗能力。

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上, 正气具有抗癌、固癌的双重功效, 一旦癌毒产生,正气即表现出其抗癌的本能,发挥抗癌能力, 正气还能固摄癌毒、抑制癌毒扩散。

正气不足可引起血行不畅而成瘀,津液不布而成痰, 瘀痰互相作用易成癌。

正气不足, 还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丧失识别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癌细胞逃逸被杀伤从而形成癌瘤。

癌瘤形成后, 不可避免地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正气使机体正气不足加剧,癌症的恶性进展更进一步,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1.2邪气距之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这里所说的邪气是指中医所讲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 , 相当于西医所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病因素。

现代中医学将各种有毒的能促进人体正常组织恶性增生的特殊致癌因子称为癌毒, 癌毒既可以通过口鼻、皮毛由外而入, 也可以由人的脏腑组织代谢异常生成。

外感风热、暑热之邪气, 可致肺胃津气耗伤,感寒凉之邪气易致肝肾真阴亏耗等。

外感因素, 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烧废气、化学毒气、致病菌、粉尘及电离辐射等致癌因子造成的环境污染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癌毒进入机体, 长期积聚体内,可导致癌症的发生。

中医学治疗癌症病人的药方方法及症候

中医学治疗癌症病人的药方方法及症候

中医学治疗癌症病人的药方方法及症候----------------------------------------收集人:张月华一病因1 外因:四时不正之气(风寒暑湿热燥火六淫之邪)和饮食因素如饮食不洁,不节,偏食。

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发病原因与外界环境中的致癌因子有关。

2 内因:情志因素和脏腑亏虚,往往不是单独治病,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机体而发病,是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

二病理:以痰毒,淤,虚最为多见。

三病机:痰湿结聚;热毒内瘟;气滞血瘀;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

四辨证论治: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不正虚邪实的过程。

治疗肿瘤必须按照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身体强弱,病期早晚,注意瘤体局部与机体整体的辩证关系,采取或攻或补的方法,做到扶正祛邪,驱邪而不上正。

1,气滞性:主证:胸胁胀痛,痛无定处,食欲不振,易怒,或脘腹胀痛,或嗳气呕逆,或吞咽困难,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瘿瘤,腹块,舌淡红,台博白,脉眩。

治疗方法:理气速肝。

方剂:肝郁气滞(逍遥散),脾胃气滞(保合丸),肺气壅滞(苏子将气汤),胃气上逆(旋腹带着汤),腹气不通(大承气汤)。

常用药:柴胡,白芍,香附,积壳,青皮,陈皮,郁金,白术,云岭等。

2,血瘀型:主证:胸胁或脘腹胀痛,胸腹泪下肿块,疼痛固定举按,面色灰暗,径闭痛经,乳房肿块胀痛。

舍质紫黯或瘀斑,脉涩。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

方剂:血府逐淤汤,阁下逐淤汤等,常用药:丹皮,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五菱之,川杛等。

3,痰凝性:主证:局部肿块或隆起,无明显红肿热痛,或见累弯痰核,乳房包块,瘿瘤,穿咳痰鸣,或痰涎呕恶,或情志不舒,喜叹息,舍质暗,苔白滑,脉眩滑。

治疗方法:化痰散结。

方剂:海藻玉壶汤,瘿瘤神方等,常用药海藻,昆布,贝母,陈皮,青皮,当归,半夏,海螺鞘,海乳石,夏枯草等。

4,湿聚性:主证:身热不杨,或发热缠绵,喊出热不退,肢体困重,呕恶纳呆,脘腹闷或面目周身发黄,口苦尿黄,下痢粘腥臭,里急后重;或白带增多,粘腻腥秽。

中医癌症各家学说

中医癌症各家学说

中医癌症各家学说中医治疗癌症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传统中医理论,其中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概念。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过度、邪毒外侵等。

治疗上,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机、病症等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癌症理论及治疗策略:1. 阴阳五行理论: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而成的。

在癌症治疗中,根据患者的阴阳寒热虚实等状况,调整五行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例如,对于阳虚体质的患者,可以通过温补阳气的方法来治疗。

2. 气滞血瘀理论:气滞血瘀理论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气血流畅则身体健康,反之则会出现气滞血瘀,久之可形成肿瘤。

因此,治疗上会采用行气活血化瘀的方法,如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促进气血流通,消除瘀血。

3. 湿热毒蕴理论:湿热毒蕴理论认为,湿邪、热邪和毒邪的蕴结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治疗上会采用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方法,清除体内的湿热毒邪,改善肿瘤生长的内环境。

具体案例和效果:例如,对于一名患有肝癌的患者,中医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方法。

可能会开具含有丹参、赤芍、黄芩、栀子等药材的方剂,同时配合现代医学的手术治疗、化疗或放疗,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和进展:现代医学在癌症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化疗用药物杀灭癌细胞、放疗用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等。

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也在癌症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医学与中医相结合的整合医学模式,正在成为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总之,中医和现代医学在癌症治疗中各有优势,结合两者的治疗可以更全面地考虑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癌症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关于癌症的论述

中医关于癌症的论述

中医关于癌症的论述引言: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源远流长,涵盖了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深刻理解。

在癌症这一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前,中医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为癌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档旨在探讨中医对癌症的论述,包括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预防措施。

一、中医对癌症病因的理解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内因、外因和非特异性因素。

1. 内因:主要指人体内部的失衡状态,如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

2. 外因:包括自然界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对人体的影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化学物质等。

3. 非特异性因素:如遗传倾向、年龄增长、性别差异等。

二、中医对癌症病机的探讨中医将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归纳为“瘀、毒、虚”三个基本病机。

1. 瘀:指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血瘀、气滞,导致局部肿块的形成。

2. 毒:包括内生之毒和外感之毒,如热毒、湿毒、痰毒等,这些毒素可以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3. 虚:指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无法有效抵御邪气的侵袭,导致病变持续发展。

三、中医对癌症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癌症主要依靠四诊合参的方法,即望、闻、问、切。

1. 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体态等外在表现。

2. 闻诊: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判断病情变化。

3. 问诊: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了解病情。

4. 切诊:通过脉象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状况。

四、中医对癌症的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癌症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 活血化瘀:对于血瘀型癌症,采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以改善血液循环,消散肿瘤。

2. 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型癌症,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以清除体内的毒素。

3. 扶正固本:对于正气虚弱的患者,采用补益药物,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五、中医对癌症的预防措施中医强调未病先防的理念,对于癌症的预防同样重要。

从中医角度理解癌症的病理机制

 从中医角度理解癌症的病理机制

从中医角度理解癌症的病理机制从中医角度理解癌症的病理机制癌症是一种以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和分化为特征的疾病。

虽然现代医学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对于癌症的认识和治疗也有其独到的观点。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癌症的病理机制。

一、癌症的中医病机分析在中医理论中,癌症被归属于“瘰疬”、“癥瘕”等范畴。

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是气血运行畅通、阴阳平衡,一旦气血郁滞、阴阳失调,就会引发疾病。

癌症的形成也是在这种病理机制的基础上。

二、气血瘀滞与癌症发生的关系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瘀滞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血瘀滞会导致人体内部的气血流通受阻,形成“血瘤”或“瘤结”,最终发展为癌症。

因此,在中医治疗癌症时,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以增强气血的运行,消除病变。

三、阴阳失衡与癌症的发展中医将阴阳视为宇宙和人体的基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当人体内的阴阳失衡时,就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和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癌症的形成往往与机体阴阳失衡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治疗癌症时,需要调整和平衡机体的阴阳,以促进癌细胞的逆转分化和病灶的消散。

四、脾胃失常与癌症的关联中医将脾胃视为人体的消化系统,也是人体生化能量的主要来源。

脾胃失常会导致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功能下降,形成湿浊之气和痰浊,进而滋生病变。

癌症的发生与脾胃失常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调理脾胃,改善人体的消化功能,对于癌症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五、情志因素与癌症的发展中医强调情志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畅,从而影响免疫力和抗癌能力。

因此,中医治疗癌症时,除了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外,也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采取适当的心理疏导措施。

六、中医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物在癌症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增强体质等功效,对于缓解病患疼痛、减轻化疗副作用和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中没有癌症的说法中医眼中的癌症

中医中没有癌症的说法中医眼中的癌症

中医中没有癌症的说法中医眼中的癌症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关于癌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癌症的概念、发病机制以及中医对癌症的治疗方式。

一、癌症的概念癌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它的特点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恶性转化。

在中医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描述和定义癌症。

然而,中医对癌症的认识主要依据观察病症和体质,通过辨证论治来对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癌症的发病机制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情志因素、饮食状况、外邪侵袭等。

在中医理论中,癌症被归类为“瘤病”,即恶性肿瘤的范畴。

中医将癌症的发病机制归结为痰湿、气滞、瘀血等几个方面。

痰湿的积聚会导致体内湿热的形成,长期积蓄则可能引发癌症。

气滞则指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体内毒素堆积,从而加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瘀血则是指体内气血循环不畅,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三、中医对癌症的治疗方式中医治疗癌症主要以调理气血、清除湿热、化痰瘀为主要目标。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1. 中药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癌症,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进行辨证论治。

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药物、祛痰化瘀药物等,以及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药材。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激活免疫功能,从而对抗癌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缓解痛症和调整人体的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针灸可以帮助缓解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3. 推拿疗法: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来调理人体气血的方法,对于癌症患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推拿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总之,中医对于癌症的认识和治疗方式与现代医学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调整气血循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来对抗癌症。

中医对肠癌的理解

中医对肠癌的理解

中医对肠癌的理解一、引言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中医对肠癌的认识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肠癌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调护等方面。

二、病因中医认为,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最主要的病因是湿浊内生,导致气血瘀滞,脏腑功能失调。

此外,饮食不节、情志不舒、正气虚弱等因素也与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会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进而影响肠道功能,诱发肠癌。

三、病机中医认为,肠癌的病机主要为湿热瘀毒蕴结肠道,导致气血瘀滞,肠道传导失司。

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气深入脉络,耗伤正气,引起脏腑功能失调。

在肠癌的发病过程中,脾虚湿困、痰凝血瘀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脾虚则水湿运化无力,痰湿内生,湿热交蒸,导致肠道气血瘀滞,形成肿块。

四、诊断中医对肠癌的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排泄物等情况,了解病情;听患者声音、呼吸等声音变化,判断病情;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等,了解发病过程;切脉了解脉象变化。

根据四诊结果,综合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五、治疗中医治疗肠癌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针灸治疗则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六、调护中医认为,调护对肠癌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在康复期间,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此外,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肠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中医对肠癌的理解涵盖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调护等方面。

中医认为肠癌的发生与湿浊内生、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等因素有关;病机为湿热瘀毒蕴结肠道,导致气血瘀滞;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祛湿化瘀、活血化瘀;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调护则强调饮食调理、心情舒畅和适当锻炼等方面。

中医关于“癌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癌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癌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癌病的发生多由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佛郁、饮食失调、宿有旧疾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郁、血瘀、痰凝、湿浊、毒聚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相互搏结,日久渐积而成。

一、病因1.素体内虚素体虚弱,或宿有旧疾,久病正虚,或年高体衰,正气内虚,阴阳失衡,脏腑失调,客邪留滞不去,终致痰瘀互结而成肿块。

《医宗必读·积聚》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2.六淫邪毒外感六淫之邪,或烟毒、工业废气、放射性物质等邪毒之气,由外入里,深伏久滞,酿生癌毒,正不胜邪,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气郁、痰浊、血瘀等与癌毒互结,形成肿块。

3.饮食失调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如嗜食醇甘、辛辣、腌炸、烧烤,或海腥发物,或食物过热过冷等,久伤脾胃,痰湿内生,浊毒郁热,日久耗气伤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紊乱,邪盛生毒而致癌病。

《医宗必读·痰饮》云:“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淤而成痰。

”4.内伤七情情志不遂,七情怫郁,气机郁结,或气不布津,痰湿内生,或气滞血瘀,或郁热伤阴,虚实夹杂,终致痰湿与血瘀互结,渐成肿块。

《类证治裁·郁证》云:“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

”二、病机1.癌病的基本病机是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痰瘀久羁,酿生癌毒,相互搏结,成为有形之肿块。

病理因素有郁、痰、湿、热(火)、瘀、毒等,其中癌毒是导致癌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因素。

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虚实夹杂,常见全身属虚而局部属实。

发病初期,癌毒偏盛而正虚不显;中晚期由于癌毒耗伤人体气血津液,多出现气虚、阴伤、气血亏虚或阴阳两虚等。

由于邪愈盛而正愈虚,本虚标实,病变错综复杂,病势日益深重2.不同癌病的病机各有特点。

如脑癌标实为风火痰瘀毒,本虚以肝肾亏虚、气血两亏多见;肺癌标实为痰瘀热毒,本虚以气阴两伤多见;大肠癌标实为湿热浊瘀毒,本虚以脾肾两虚多见;肾癌及膀胱癌标实为湿热瘀毒,本虚以肝肾亏虚多见等不同的癌病病变部位不同,如脑瘤病位在脑,肺癌病位在肺,大肠癌病位在肠,肾癌病位在肾等。

中医内科学——癌症

中医内科学——癌症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癌症【定义】癌病是由于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以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常伴发热、乏力、纳差、消瘦并进行性加重为主症的疾病。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恶性肿瘤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也可与积聚、噎膈、瘿病等互参。

【病因病机】癌病的发生,多由正气内虚、外感邪毒、内伤七情、饮食失调,或宿有日疾等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郁、血瘀、痰凝、湿浊、毒聚等病理产物,蕴结于脏腑,相互搏结,日久渐积而成的一类恶性疾病。

癌病的基本病机是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痰瘀酿毒久羁而成有形之肿块。

【病位】各种癌病都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癌病中晚期可出现相关特异性证候表现。

由于肿瘤部位不同而主症各异,如脑瘤患者常以头痛、呕吐、视力障碍为主;肺癌患者以顽固性干咳或痰中带血,以及胸痛、气急、发热多见;肝癌患者可见右胁疼痛、乏力、纳差、黄疸等;大肠癌患者可有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肾癌患者可有腰部不适、尿血等。

2.病变局部可有坚硬、表面不平的肿块,肿块进行性增大,伴乏力、纳差、疼痛,或不明原因发热及消瘦,并进行性加重,多为癌病诊断的主要参照依据。

实验室酶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或进行胸片、B超、CT、MRI、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以及手术或病灶穿刺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癌病的有关鉴别诊断复杂,不同癌病需要与之鉴别的病证不同,具体鉴别要点参见本书其他相关章节内容。

【辨证论治】1.气郁痰瘀临床表现: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胀痛不适,或隐痛或刺痛,善太息,神疲乏力,纳呆食少,便溏或呕血、黑便,或咳嗽咳痰,痰质稠黏,痰白或黄白相兼;舌苔薄腻,质暗隐紫,脉弦或细涩。

治法:行气解郁,化痰祛瘀。

代表方:越鞠丸合化积丸。

2.热毒炽盛临床表现: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口咽干燥,心烦寐差,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咳血不止,胸痛或腰酸背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便溏泄泻;舌质红,舌苔黄腻或薄黄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

中医眼中的癌症

中医眼中的癌症

中医眼中的癌症癌症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在中医的眼中,癌症被视为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畅的结果。

中医认为,体内的健康与疾病都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通过调整阴阳和调节体内气血循环,可以帮助恢复健康,并减轻或甚至消除癌症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医眼中的癌症以及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

一、中医眼中的癌症中医认为,癌症是由不同原因导致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从而导致身体组织发生恶性增生的结果。

根据中医的理论,癌症的发展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情志因素:中医认为,情绪的波动和压力过大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破坏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2. 饮食习惯:中医强调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偏食偏好或过度摄入油腻食物等,会导致体内湿热、痰火等病理因素的产生,为癌症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3. 环境因素:中医认为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毒物、放射线等有害物质,也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拔罐等疗法。

1. 中药治疗:中医通过使用中药来调理身体,以达到恢复阴阳平衡和改善体内气血循环的目的。

中药主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连翘、板蓝根等。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针灸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循环,帮助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3. 拔罐疗法:拔罐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制的罐子在特定部位制造负压,促进体内淋巴液和血液的循环,以达到排毒和调节阴阳平衡的效果。

三、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尽管中医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医与西医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争议。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中医和西医常常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并通过中药、针灸等疗法来改善身体的内部环境。

而西医则侧重于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方法,以直接干预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中医视角癌症的病因与治疗

 中医视角癌症的病因与治疗

中医视角癌症的病因与治疗中医视角癌症的病因与治疗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癌症的研究和治疗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癌症的病因与治疗。

一、癌症的病因中医理论认为,癌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阳气亏虚:中医认为正气足、阳气充足的人身体健康,能够抵御外邪入侵,维持平衡。

若人体阳气不足,则容易导致内外邪气蓄积,形成癌症。

2. 情志失调:中医认为情志与人体内脏有密切关系,情志失调会导致脏腑功能异常,进而影响气血流通。

长期情志失调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细胞发生变异,进而形成癌症。

3. 脏腑功能失调:中医强调脏腑相互关联,一脏发病可影响他脏,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机阻塞,进而产生疾病。

癌症就是一种脏腑功能紊乱的表现。

二、癌症的治疗中医治疗癌症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调理整个身体的平衡,促进自身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以下是中医治疗癌症的一些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癌症可以起到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

例如,黄芪、党参等中药被广泛用于增强免疫力,抵抗癌细胞的侵袭。

中药治疗癌症需要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调配药物。

2. 食疗养生:中医强调饮食对于防治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抗氧化剂和免疫调节物质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海产品等,有助于抵抗癌症。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经络气血,增加机体免疫力。

在癌症治疗中,针灸可以缓解癌症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一同使用效果更佳。

4. 民间偏方: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丰富多样,包括一些民间传统的偏方。

例如,青蒿素是一种中草药,被发现对某些癌细胞有杀伤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中。

总之,中医视角下癌症的病因与治疗不同于西医,它更加注重全面治疗和个体化的方法。

通过中药、食疗、针灸和民间偏方等综合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轻癌症对身体的伤害。

中医癌症诊断学说

中医癌症诊断学说

中医癌症诊断学说癌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癌症,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癌症诊断学说。

一、癌症的中医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癌症是由于体内的阴阳失衡,气机紊乱,导致病理变化而发生的疾病。

中医强调以整体观念看待人体,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的局部问题。

癌症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饮食、环境、情绪等,因此,中医重视通过平衡和调节整体机能来防治癌症。

二、癌症的诊断方法中医主要依靠四诊来诊断疾病,其中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表,包括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疾病的性质。

闻诊则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呼吸来判断病情。

问诊是指医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病情的细节。

切诊是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诸多反应进行手法检查,诊断出病情。

三、癌症的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癌症主要依据个体情况而定,但总体上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治疗原则。

首先是扶正祛邪,即通过调节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以抵御癌症的发展。

其次是祛痰化瘀,中医认为癌症是余痰、瘀血所致,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来祛除痰瘀,使气机畅通。

最后是活血化瘀,通过激活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排出,帮助癌细胞的死亡和排除。

四、癌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癌症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养生等方法。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癌症的核心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中药组合,达到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针灸治疗注重通过调节人体的气机来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此外,中医还强调养生保健,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理情绪等方式来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癌症。

五、中医癌症诊断学说的现代研究与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医癌症诊断学说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代研究发现,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影响癌细胞的信号传导以及抑制癌细胞增殖来抑制癌症的发展。

针灸治疗也被证实可以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和恶心等不适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癌症诊断学说的应用已经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中医如如何分析癌症的今天带大家了解中医理论的癌症六步法

中医如如何分析癌症的今天带大家了解中医理论的癌症六步法

中医如如何分析癌症的今天带大家了解中医理论的癌症六步法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医理论也对癌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独特的观点和治疗方法。

中医将癌症分为不同的类型,并提出了一种称为“癌症六步法”的分析方法。

癌症六步法是基于中医理论对癌症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脉象以及疾病的发展过程,得出对癌症的辨证和治疗建议。

第一步:辨证分型根据癌症的症状和特点,中医将癌症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湿热毒、气郁血瘀、脾虚湿盛等。

不同类型的癌症在病因、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上会有所区别。

第二步:辨阳虚阴盛在中医理论中,阳虚阴盛被认为是癌症的基本病机。

阳虚指的是人体阳气不足,阴盛则是指体内阴寒湿气积聚。

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等情况,判断阳虚阴盛的情况。

第三步:辨夹杂病机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种病机夹杂在一起的情况,比如湿毒夹郁、瘀血夹痰等。

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判断出夹杂病机的情况。

第四步:辨病位根据病人的主要症状,判断癌症的病位。

病位主要指的是癌症发生的部位,如肝癌、肺癌、胃癌等。

通过辨别病位,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第五步:辨病势癌症的病势是指疾病的发展速度和严重程度。

中医将病势分为寒热两种类型,寒势指的是病情发展缓慢、体力虚弱,热势则是指病情发展迅速、症状严重。

通过观察病人的体态和表情,判断疾病的病势。

第六步:辨病程癌症的病程是指疾病的发展周期和变化情况。

中医将病程分为初起期、发展期、转归期和消退期四个阶段。

通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判断疾病的病程。

通过以上的六个步骤,中医可以对癌症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中医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草药治疗等,根据疾病的具体病机和病位进行精准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癌症的方法仅作为辅助治疗,并不能替代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

癌症的治疗需要经过专业团队的综合治疗,在中医的辅助下,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疾病管理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癌症的理解

中医对癌症的理解

中医对癌症的理解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对于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

然而,在现代医学之外,中医对于癌症的理解也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癌症的发生原因、病理机制以及中医对癌症的治疗理念。

一、癌症的发生原因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与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体内湿热积聚、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中医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与平衡,认为情绪不稳、饮食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良等不良因素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进而导致病理变化,形成癌症。

二、癌症的病理机制中医认为,癌症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气滞、血瘀、湿热、痰火、虚寒等因素的积累。

气滞是指身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失去平衡,导致肿块形成。

血瘀则是指体内血液循环受阻,产生凝结物,形成癌肿。

湿热和痰火是体内湿气和热毒的积聚,形成肿块。

而虚寒则是由体内阴阳失衡引起的虚寒寒凝状态,导致癌症形成。

三、中医对癌症的治疗理念中医治疗癌症的核心理念是调理全身,通过加强患者体质,恢复人体阴阳平衡,排除湿热积聚,畅通气血运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中医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药材以及配方,调理患者体质,消除湿热积聚,促进气血运行。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当归、枸杞子等,这些药材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调理人体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

针灸可以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防治癌症的作用。

推拿疗法在乳腺癌、肺癌等癌症辅助治疗中应用广泛,具有一定的疗效。

4.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通过调控呼吸和运动,用意念引导体内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身心平衡。

气功疗法对于减轻治疗后的疲劳、恢复身体功能以及改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中医对于癌症的理解和治疗方法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优势。

癌病-中医内科学

癌病-中医内科学
Nhomakorabea②风毒上扰证
症 主症:颅内高压与局灶损害征。 肝风内动: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或抽搐、震颤, 或偏瘫,或角弓反张、项强等。 热毒内盛:面红目赤,咽干,大便干燥,或神昏谵 语。 舌、脉: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脉弦。 理 阳亢化风,热毒内炽,上扰清窍。 法 平肝潜阳,清热解毒。
方 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药
五、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分清各种癌病的脏腑定位。 2.辨明标实的性质:痰结、湿聚、气滞、血瘀、 热毒,更多的是相互兼夹。 3.分清标实虚实的主次。 4.辨脏腑阴阳,分清受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 不同。 5.辨清病程的阶段:早、中、晚期。


【治疗原则】 癌病特点:正虚邪实、邪盛正衰----基本治疗 原则: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早期正虚不显, 可先攻邪;中期正伤显露,邪结愈显,则当攻 补兼施;晚期正气大伤,则应扶正培本以抗邪, 即以补为主。 扶正之法不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但需 结合病变脏腑的特点进行;祛邪则应根据气滞、 湿聚、痰结、血瘀、热毒之不同而用理气、除 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③阴虚风动证
症 主症:头痛头晕,局灶损害征(偏瘫与失语)。 虚风内动:头晕,肢体麻木,颈项强直,手足蠕动 或震颤。 阴虚:虚烦不宁,神疲乏力,口干,小便短赤,大 便干。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 理 肝肾阴亏,虚风内动。 法 滋阴潜阳熄风。
方 大定风珠加减。 药
㈡肺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年龄:多在40岁以上。 性别:以往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逐渐缩小。 不良生活史:主要与吸烟关系较大。 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为不被人注意的咳嗽。干 咳无痰或为刺激性咳嗽,可有痰中带血。

胰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辨病论治(一)

胰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辨病论治(一)

胰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辨病论治(一)【关键词】中医病机;辨病论治;胰腺癌Keywords:pathogenesi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iseasedifferentiationtreatment;pancreaticc ancer1997年秋季,我应邀参加一名59岁女性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会诊,该患者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因肿瘤无法切除而关腹。

病理确诊为低分化腺癌,已腹腔内播散。

术后1个月患者仍腰背疼痛不止,每晚仅睡3~4h,患者极度悲观。

根据中医辨证,采用清胰化积法处方治疗7d后,患者竟然明显好转。

由于之后患者病情稳定,故没有给予放、化疗等抗癌疗法,仅以清热化积中药连续用药为主治疗。

此后,患者一直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

晚期胰腺癌预后凶险,一般3个月左右死亡,而该患者治疗一年后病情稳定,CT扫描检查示胰腺肿瘤病灶也稳定,似乎出现了奇迹。

由于经验不足,一直没有变方,继续原法则又治疗了2年。

患者至今仍然存活良好,已生存11年。

长期以来,辨证论治一直主导中医临床治疗和研究。

相反,中医病机理论和辨病论治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似乎并未得到较好的研究和发展。

中医病机理论与辨病论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中医和现代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两者诊治原则之间能否借鉴或结合,能否用中医古代治病的思想来治疗现代疾病,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介绍笔者对胰腺癌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病论治的体会,供临床医生参考。

1胰腺癌的病因病机胰腺癌的病因病机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认识:内因包括七情失调,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以及寒温不调,饮食失节,恣食肥腻、醇酒厚味等损伤脾胃,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热毒内蓄;外因为“湿、热”毒邪直接侵入人体。

内、外因所致湿、热毒邪互结,久之积而成瘤〔13〕。

由于一贯以来,湿、热、毒三者概念并无明显的界定,本文将其明确为湿毒、热毒以及湿毒和热毒的交织。

1.1胰腺癌常见症状多由湿热内生引起,或为“湿、热”毒邪所致胰腺癌的症状体征多表现为纳差食少、大便溏泻、脘痞腹胀、恶心呕吐、胃脘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黄疸、消瘦、腹水。

中医对于肿瘤与癌症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对于肿瘤与癌症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对于肿瘤与癌症的辨证与治疗肿瘤与癌症是当今社会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对于肿瘤与癌症的辨证与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从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特点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特点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追求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理念。

在中医理论中,肿瘤与癌症被归为“癥瘕”范畴,即体内的病结、肿块。

根据中医的观点,癌症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内部阴阳失调、气血不畅所致,而对肿瘤的治疗则需要针对具体的辨证进行。

辨证是中医学的核心特点之一,它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舌脉等信息,确定患者的病机和辨证类型。

对于肿瘤与癌症的辨证要素,中医通常包括“瘀阻”、“痰湿”、“气滞”、“脾胃虚弱”等。

辨证的目的是找出病因,明确病机,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在肿瘤与癌症治疗中的应用1. 中医药调理和辅助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肿瘤与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辨证类型,中医师会开出针对不同病机的中药方剂,以调理机体,改善气血偏虚、阴阳失衡等问题。

中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调整机体内部环境,从而增强对肿瘤和癌细胞的抵抗能力。

2.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独特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肿瘤与癌症的治疗中。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中医针灸可以缓解肿瘤与癌症患者的疼痛,改善病程中的不适感。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免疫功能的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 中医膏方及外治法中医膏方是一种将草药炮制而成的外用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与癌症的治疗。

根据病情,中医师会选择合适的中药材配制成膏方,以外敷或搽抹的方式使用。

中药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皮肤渗透,起到直接作用于肿瘤病灶的效果。

三、中医对于肿瘤与癌症治疗的综合疗效评估中医治疗肿瘤与癌症的综合疗效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估。

癌症的病因病机

癌症的病因病机

癌症的病因病机1、病机基础关于癌症的病因病机,历来说法较多,但多不外乎内虚外邪。

痰、瘀、热、毒、虚等因素均与癌症有关,因此癌症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甚至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机体内出现截然相反的病理现象。

而厥阴经为两阴交尽之经,具有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特点。

中医认为,癌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正与厥阴病的特征不谋而合,进而认为癌症的病位在厥阴,病机基础在于“阴阳气不相顺接”。

2、病机转化关键专家认为,“癌”不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人体的一种状态,体现的是人体内部、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在“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基础上,人体正气会逐渐亏耗,而癌毒也会因之而生。

但癌毒的产生与正气的亏耗并不是必然出现癌症。

当人体正气尚能遏制癌毒时,人体就不会出现癌变,若相反,癌变就会发生。

因此正气耗散与癌毒扩散趋势的互相转化、互相影响是癌症进展、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

3、病机的外在表现在“癌”这种状态下,人体就会呈现出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如气滞、血瘀、痰凝等,这些病理表现与癌毒一起耗伤正气,使正常的气血转化为“恶气”、“恶血”,最终导致“癌瘤”的出现。

二、中医治疗癌症的关键点1、癌毒的根源铲除毒根即消除肿瘤,这是治疗癌症最直接的手段。

2、人体内环境气滞、血瘀、痰凝等为肿瘤发病提供了土壤环境。

放疗、化疗之后,癌细胞的生长、扩散速度反而加快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正是由于放疗和化疗虽然在短时间内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却也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反而更利于癌细胞的生长。

3、“种子”当正气耗散,不能制癌毒时,癌毒会逐渐扩散,在病态的人体内环境的帮助下,把正常的细胞转变为癌细胞,肿瘤就会扩散。

这个过程中,正常细胞就充当了癌变的“种子”。

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榨汁饮用,菌类以香菇、灰树花最好,其中含有D组分,可有效提高免疫力抗癌。

4、人体的稳态维持人体稳态,正气可抵抗癌毒。

当稳态不能维持时,癌症就会发生。

现代医学治疗癌症,一般都是以铲除毒根为主,而对其他三个关键点的把握却不尽如人意,这也是癌症难除的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摘要】本文从正气不足、邪气距之、阴阳失调、情治内伤、癌基因等方面阐释了癌症发生的病因病机,进而提出了扶正祛邪和对症治疗的标本兼治的中医学治疗方法,同时强调了情志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为中医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癌症;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中医对癌症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殷墟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癌”这一病名的记载。

现存最早的医书《皇帝内经》,按照癌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将其分为“筋癌、肠癌、骨癌”等。

《周礼》一书记载了“疡知”专科,“掌管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等病,根据资料分析:其中的“肿疡”主要包括皮肤癌、口腔癌、乳腺癌、阴茎癌、甲状腺癌和淋巴肉瘤等体表性实体癌瘤。

直到今天,文化上受中国影响较大的日本、朝鲜、越南等,还称癌瘤为“肿疡”。

元代的朱震亨在他的《丹溪心法》一书中首次对癌症的病因及症候进行详细描述。

到了明朝,医学界已经开始用“癌”字统称恶性肿瘤。

1.癌症发生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对于癌症的发生机理,《皇帝内经》认为:肿瘤的发生与阴阳失调、正气不足、饮食因素及情志不畅等多因素密切相关。

1.1正气不足是癌症发生的前提条件。

中医所讲的“正气”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抵抗能力。

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上,正气具有抗癌、固癌的双重功效,一旦癌毒产生,正气即表现出其抗癌的本能,发挥抗癌能力,正气还能固摄癌毒、抑制癌毒扩散。

正气不足可引起血行不畅而成瘀,津液不布而成痰,瘀痰互相作用易成癌。

正气不足,还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丧失识别杀伤癌细胞的能力,癌细胞逃逸被杀伤从而形成癌瘤。

癌瘤形成后,不可避免地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正气,使机体正气不足加剧,癌症的恶性进展更进一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1.2邪气距之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这里所说的邪气是指中医所讲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相当于西医所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病因素。

现代中医学将各种有毒的能促进人体正常组织恶性增生的特殊致癌因子称为癌毒,癌毒既可以通过口鼻、皮毛由外而入,也可以由人的脏腑组织代谢异常生成。

外感风热、暑热之邪气,可致肺胃津气耗伤,感寒凉之邪气易致肝肾真阴亏耗等。

外感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烧废气、化学毒气、致病菌、粉尘及电离辐射等致癌因子造成的环境污染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癌毒进入机体,长期积聚体内,可导致癌症的发生。

过量食用油炸、烧烤、腌制及霉变食物,损伤脾胃气阴,造成气血亏虚,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的癌症。

另外暴食暴饮、饮食不规律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过量食用辛辣味重之物,误食不卫生或腐败变质的食物,容易导致
湿毒蓄积于体内,从而形成癌毒,诱发癌瘤的形成[1-2]。

1.3阴阳失衡是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

中医认为:阴代表物质的储藏,藏精而不泻,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的活动,起防御作用,若精气不足,则阳气防御功能不固,导致阴阳失衡。

《内经》中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本者,阴阳也。

人体阴阳以平为期,以和为贵,一旦阴阳失调则百病生。

《医宗必读.积聚篇》有:“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的记载,认为肿瘤的形成主要因为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气血、脏腑功能失调,从而使病邪滞留,五脏六腑蓄毒不流,气滞血瘀,痰凝湿聚,邪毒内结形成肿瘤。

从根本上讲,癌瘤形成的原因是:内外致病因素致使机体阴阳失衡,导致某些细胞生长过剩。

1.4情志内伤是癌症发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医所讲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如果人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时间过于持久,超出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可能会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足,然而脏腑的功能又需要气的推动和血的滋养,二者互为因果,最终导致正气耗损和脏腑发病。

情志可以通过损伤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这一网络来影响癌瘤的形成。

情志内伤能够使机体的内分泌受到影响,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系统不能很好地识别杀伤癌细胞,从而导致癌瘤的形成。

强烈的情志内伤,会使人体内外环境失去稳定状态,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细胞成长失控;内分泌功能紊乱,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进一步破坏内环境的平衡,更多的细胞生长失控,突变形成癌瘤。

情志内伤还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使机体不能及时识别并消灭突变的癌细胞。

另外,持续强烈的精神刺激,还可以促使癌基因的表达,抑制抑癌基因的功能,从而促进癌瘤的形成。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社会心理紧张刺激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任何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引起的坏情绪,都可作为一种信息输入机体,引起心理和生理发生不良反应,进而造成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地识别并消灭癌变的细胞,纵容癌瘤的形成。

人如果长期处于情绪压抑或精神创伤的状态下,其机体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从而聚集大量的病理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的聚集,可以损伤免疫防御系统的机能,给细胞癌变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情志不畅而郁,忧郁日久,情志失调,必然会消耗机体的气血阴精。

另外,怒会伤肝,引起五脏六腑机能失调,气血不能给细胞提供营养,引起细胞生长、增殖功能失调,导致肿瘤细胞形成。

医生将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与人沟通、爱生闷气、抑郁、多疑等特征的性格称为“癌症性格”,这类人患癌症的几率比一般人高。

1.5癌基因理论对癌症发生的影响。

现代分子生物学所阐释的癌基因理论认为:在人体内,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癌基因不但不会引起癌症,还参与胚胎发育、组织细胞再生和细胞分化增殖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抑癌基因则能够抑制癌基因的活性,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发生改变,引起原癌基因突变扩增而被活化,抑癌基因突变而失活,则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单个癌基因的活化、扩增往往不会使细胞同时具备癌变所必须的全部性状,只有多个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同时失活,才能导致细胞癌变,形成癌瘤。

中医学认为:六淫能够造成DNA的损伤,正气不足,则降低了DNA的损伤修复能力,突变的DNA不
能被及时修复,内外因交互作用,最终导致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形成癌瘤。

另外,情志可以改变蛋白质、生物膜和miRNA等的结构和表达,从而诱导原
癌基因的异常表达[3]。

2.癌症的中医学辨证论治
2.1扶正祛邪是癌症治疗的根本。

中医学认为癌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的正气不足,以致邪毒留聚,因此,扶正祛邪是癌症治疗的根本法则,应贯穿癌症治疗的始终,并且扶正与祛邪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扶正可以平衡阴阳、调和五脏、补益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提高祛邪能力,祛邪又可以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有利于机体正气的恢复。

临床用药上,一方面,可以选用能够扶助正气、培植本元、治疗虚损不足的中药,用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失衡、气血不足和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等,通过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干扰素的产生等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并及时有效识别并杀伤突变形成的癌细胞,抑制癌瘤的生长。

另一方面,还可以选取一些对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能够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淋巴转化的中药来祛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