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优秀课件
中外教育简史第八章
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 一是缩短了学制年限(总年限缩短了3年);二 是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初等教育阶 段可以男女同校,设立专门的女子中学、女子师范 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三是取消对毕业生 奖励科举出身;四是把一学年划分为三个学期,放 假时间有明确规定;五是取消读经科目;六是取消 高等学堂,设立大学预科;七是发展义务教育,重 视实业教育。与此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 学校课程标准和课程表,详细规定了学校课程设置、 教学目标和授课时数。后来又对学制结构进行局部 调整,如初等教育由单轨制改为双轨制。
教育独立的主张 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
育独立议》一文,基本观点是:教育经费
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
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这一思想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其
合理性,并在后来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发挥
了积极作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生活教育理论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第四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 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 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蔡元培故居
青年蔡元培在德国
• 哲学思想:
• • 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方面。 现象世界是指有形的、相对的、有生灭变化的现实世界, 而实体世界是指一切有形世界背后的、无形的、绝对的、 永恒的世界本体。 • 他所说的世界本体或实体世界,是一种客观精神或意 志,在世界观、本体论上奉行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路 线。
• 上述两个文件是民国初期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 文件,对政权变更之际普通教育的平稳过渡发挥 了重要作用。针对清末制定的教育宗旨“忠君、 尊孔、尚公、尚武、尚实”,首次提出了军国民 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 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蔡元培 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注 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 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民国教育方针,体现 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
中外教育简史 ppt课件
瞽宗 商代大学;以乐教为重;乐师为教师 习礼 习武 教学内容 读
写
中外教育简史
14
算
第二节 “学在官府”条件下的西周教育
一、“学在官府”的教育行政体制
学在官府: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也 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
中外教育简史
15
二、西周的官学系统
辟雍(中) 东序(东)
天子 成均(西)
30岁 正式招生办学,开始他的教育生涯 40岁 形成自己的学术,并通过讲学活动扩大宣传,争取信徒 50岁 获得从政的机会,后开始进行14年的游学生涯 68岁 受礼聘返回鲁国,完成六经的编纂和校订工作
中外教育简史
24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的关系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 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特点:
1、偏重社会和人文科学
2、不设宗教科目,侧重政治和道德知识教育
3、轻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
中外教育简史
28
六、教学方法论
1.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因材施教
冉有和子路都问“闻斯行诸”。
——《论语·先进》
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 鬼魂崇拜 祖先崇拜 巫术占卜
祭祀和巫术活动
中外教育简史
9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萌芽
一、传说中的学校——成均
玄谓董仲舒云:“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礼记·文王世子》 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教育者:乐师
中外教育简史
第一章P3 我国境内最早的文化……180万年;而距今大约……距今约5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文化遗址;如果从考古……180万年的历史了P4 教育产生的必要性第一段:教育起源于……社会现象;第四段:原始人类……三个阶段;第五段:人类的逐渐进化……可能性(首先,其次)P6 中国原始教育的内容(了解)P9 最后一段祭祀活动……多圆石基址P10最后一段古代文献……大学p11第三段关于“成均”……其音p12第二段虞痒之学……敬老慈幼第二章P14本章提要“学在官府”……教育的过渡p15第二段总之……深远意义P16 第二段习礼、习武是商代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p17倒数第二段西周地方……教化p19第二段西周学校……小学两级第三章p26第三段学术的真正……而引起的p31第四段p32第二段荀子的讲学……尊宠第三段墨家私学创始人是墨子。
儒、墨两家在战国时并称为“显学”。
第四段全部p34倒数第一段第一句p35第二段孔子还认为……且格第三段孔子还从……决定作用p37第三段在孔子……贤能之士p40第三段孔子主张……则不复也他认为……创造性P43自觉修养德行(一)(二)(三)(四)p44关于教师的思想P47论教育作用p48论教育目的与内容p51第三段墨子以求天下……凝聚力p52第四段孟子认为……教育第无段从“性善论”……“求放心”p54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p56论教学原则与方法p59第二段可见,教育对人的……人的本性p60倒数第二段荀子重视……很大的贡献第四章P73最后一段“焚书坑儒”……教育的发展p74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与实施p77第三段道教是宋朝第二大宗教第四段宋代在……理学的产生p80第二段汉代太学……制度的建立第三段汉代太学的建立……儒家学者p81第三段但此宫廷教育……深远影响第四段汉灵帝光和……一所官学p83第二段隋唐时期……学校制度产生深刻影响p91第二段汉代私学……相辅并行第三段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p93第二段宋元明清……两类第四段蒙学教育……品质和习惯p95第三、四、五段p96第二段书院的……丽正修书院第三段书院产生的原因p102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p105最后一段汉代察举……两科p107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p109第一段科举制萌芽……科举制所代替第二段“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的影响p110第二段唐循隋制……制科两类p112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第五章P114 本章提要p116倒数第一段第一、二句话p117“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p119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p136第四、五大段p141朱熹的教育思想p151第二段王守仁的……说p164颜元的教育思想(重点)第六章P175第二大段“中体西用”……过程p176最后一句:壬寅一……根本精神p177第一段中体西用……阻碍作用p180第三段洋务运动中……技术学堂p182第三段留学教育……学堂学习p184第三段资产阶级……时务学堂p197“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第七章p208第二段1912年……新主张p216第三、四段1912年……教育事务p231第一段最早提出……“试验农村改进计划”第二段1926年……伟大的新生命p232第三段1926年……试验区第四段1932年……《县政改革方案》p240主要经验p242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p24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第八章P255第三段1951……p260第二段“文革”……创办p261第二段1958年……文化水平下卷外国教育简史第一章P286雅典教育p29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p305西塞罗的教育思想p306第二段西塞罗认为……政治家p307昆体良的教育思想第二章p313第二大段第四段由主教创办……学校p317第二段中世纪……英国第三章P328第四大段p332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第四章P360第三段在高等……提高第五章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第六章P437 1944年颁布……深远的影响p441 1944年教育法;这一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449 1968年……多科性原则p530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了解)四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伊始,老师和同学们都面带笑容、心情愉快地开始了紧张而又忙碌的校园生活。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1 孟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2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3〔〕被公认为全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先提倡有教无类思想——孔子4〔〕是原始文化科学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巫师5 东汉时期,〔〕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兴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开展提供了经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鸿都门学6〔〕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开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子7〔〕最早发现光的直线行进这一根本光学原理,由此探讨了一系列光学问题,并做了类似"小孔成像〞的实验。
——墨家8 明代在科举考试中采用〔〕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专门形式。
——八股文9 隋朝设置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
——国子寺10〔〕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11"大学"中的〔〕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几个组成局部。
——"八条目〞12 西晋除继续兴办太学之外,还创办了〔〕。
这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场。
——国子学13 〔〕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14〔〕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思想家——墨子1智者学派的"三艺〞教育有〔〕,它和柏拉图提出的"四艺〞教育成为西方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文法、修辞学、辩证法2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为〔〕"论语" "春秋" "大学" "诗经"3我国选士制度大致经历〔〕几个阶段。
西周"乡举里选〞、汉代"察举〞制度、魏晋"九品中正〞制度、隋唐科举制度4明清时期私学蒙养教材流行最广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5以下教育名句出自"学记"的有〔〕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1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
中外教育史PPT课件
.
27
.
28
二、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 1、明确大学的宗旨,扭转校风
大学是“研究高尚学问之地”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
学方针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体制 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
29
▪ 1 .突出文理学科,改变“轻学重术”的 思想
▪ 2 .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 3、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 乐业”;
▪ 4、职业教育的方针: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和科学化;
▪ 5、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 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等;
▪ 6、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敬业乐群”。
.
41
▪ 陈鹤琴(18921982):
▪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 理论的开创者。创办 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 稚园(南京鼓楼幼稚 园),1941年创办 《活教育》杂志,标 志着“活教育”理论 的形成。
梁漱溟1920年任教于北大时留影
.
39
▪ 4、黄炎培(18781965):
▪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 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 义教育家,近代职业 教育的创始人。
黄炎培(1878—1965)
.
40
▪ 1、职业教育的作用:“谋个性之发展”、“为个 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等;
▪ 2、职业教育的地位:它在学校教育制度中的地位 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
.
16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 1、自然教育目的 ▪ 2、自然教育内容 ▪ 2、自然教育原则 ▪ 3、自然教育方法
.
17
.
18
维腾贝格的. 卢梭纪念馆
中外教育简史第一章上
教师:胡旭红 短号:651996
第一章 我国教育制度发展和变革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一、教育的产生 ❖ 思考:教育何时产生 ,为什么 ❖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生产劳动教育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提库纳族部落少女成年仪式第一个步 骤是剪头发。旁边还有很多族人在吹
商代的学校
❖ 商代历史较长,生产力日益提高,文化更加丰富,科
技已相当发达。商后期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
带),故商代又称为殷代,或称商殷。殷商已有学校
教育制度,并为考古出土的文物所证实。 ❖ 商代已经有了“序”、“庠”、“学”和“瞽宗”四种学校了。
“庠”、“序”是从夏代继承发展而成,其教学内容更为扩 充,学习祭祀活动中的礼乐和学习军事活动中的技术就 成为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庠”和“序”就成为培养 军事人才的学校。
活中的相互关系。这就是
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原始礼
仪的教育。
(三)原始宗教的教育
❖ “图腾和禁忌”方面教育
❖ 所谓“图腾”即是氏族的徽号和保护神,受到敬仰和膜
拜。 ❖ 《尚书·舜典》曾记下一位乐师讲的话:“予击石拊(fǔ)
石,百兽率舞。”(我敲击石磬,成群的野兽就跟着跳 舞。)这里记的乃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化装舞蹈——“图 腾舞”。原始社会的氏族往往以兽为图腾,相信它能供 给本氏族的生活需要,能够驱除灾害。相传黄帝部落 曾号为“有熊氏”,可能以“熊”为图腾。夏后氏的祖先可 能以“龙”为图腾。
❖ 图腾崇拜以及由此派生的仪式、禁忌、 歌舞和神话故事,是氏族形成以后进行 思想道德文化习俗教育的重要形式。
(四)原始艺术的教育
•氏族公社成员为了调节精 神、增强体质、喜庆丰收、 祝贺胜利、欢度节日、表示 友好,均有歌舞表达;遇有 哀伤抒发感情,也体现在歌 舞中。歌唱舞蹈反映原始生 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极其广 泛既是娱乐形式,又能发挥 传授知识,宣传习俗的教育 作用。艺术教育不局限于歌 舞,还有绘画和雕刻。
中外教育简史教学课件完整版
01
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核心,
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以礼、乐、 02
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其中,礼、
乐、射、御是大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称为
“大艺”;书、数是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称
03
为“小艺”。
“礼”和“乐”等同于政治伦理道德教育。
“礼”的内容包括了等级世袭制度、伦理道德规范 和礼仪。 “乐”的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
春秋战国时期的 私学是我国教育 史上的一个创举
第三,丰富了教育内容。
私学的兴盛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 荣局面,各学派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一方面著书立说发展自己的学术理论, 另一方面游学讲学,广招门徒,宣传自己 的学派思想和政治主张。
第四,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私学的发展促成了大批教育家的产生, 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潮,在世 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商朝是我国奴隶制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更大的提高,文化更加丰富,是我国确认有文字记载的时代, 因而教育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产生学校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了。商朝的学校不仅有古籍记载,而且已有 较多的文物可考证,有“信史起于商”之说。 序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呢?军事教育是夏序的重要教育 内容。
商朝的学校除了“庠”、“序”等名称外,又出现了“瞽宗”。商朝的“庠”以养老为号召,教化的意 义更加突出。“序”发展到商朝,不仅强调军事训练,而且强调品德修养。《射义》记载:“故射者,进 退周旋必中礼……此可观德行矣。”即通过习射达到“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的目的。“瞽 宗”是商朝出现的又一教育机构。《礼记·明堂位》记载:“瞽宗,殷学也”。
第二节 儒家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古希腊教育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教育思想为标志,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
青少年时期,苏格拉底继承父业,以雕刻为生。
以后,他致力于讲学,在各种场合与人交谈、辩论,探讨政治、社会和道德问题,以这种方式培养了一批学生,其中包括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
苏格拉底虽长期从教,但既没有开办过学校,也未写过任何著作。
后人对其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他的学生(特别是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
论教育价值与意义(-)“智德统一”论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他提出的“智德统一”论。
根据他的观点,人与宇宙万物一样,同是神的创造物,所不同的是,神不仅创造了人的肉体,而且为人安排了灵魂。
人的一切知识、智慧和道德都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都是灵魂的属性。
因此,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
他认为、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才能趋善避恶。
这即是说,有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道德的知识,如果行为的发生者不具有道德的知识.便不可能作出道德的行为。
论教育目的苏格拉底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通宵专业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具备高尚品德的政治家。
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治国之才。
论美德与知识基于此,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
”而在苏格拉底的思想中,知识就是智慧。
所以,知识即美德也就意味着智慧即美德。
(二)“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的特点在于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
“苏格拉底法”就是这样一种教师与学生交谈、辩论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包括四个步骤:(1)反讽。
教师通过巧妙的连续诸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认识中所存在的错误、混乱和模糊。
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也才有可能学习知识。
中外教育史PPT课件
▪ 招收女生 ▪ 实行旁听生制度 ▪ 创办平民学校和夜校。
.
30
三、教育独立思想
▪ 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 《教育独立议》一文,基本观点是:教育 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 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
31
▪ 1、 杨贤江(1895—1931):
▪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 青年教育家。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 明了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之一,它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 哲学等观念形态一样,建立在经济基础之 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
▪ 4、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明确传 统教育学的形成的基础和理论特点。
.
2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1592~ 1670 ) ,捷克教育 家 ,处于西欧逐渐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 时代,也是宗教改 革后的战乱时代。
.
3
▪ 世界观:体现出人文主义、唯物主义感觉 论以及民主主义的进步倾向,同时也保留 有大量宗教唯心主义的成分。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3 ,2页),
.
8
夸美纽斯所设计的学校制度体系
▪
第一阶段:0~6岁 第二阶段:6~12岁 第三阶段:12~18岁 第四阶段:18~24岁 青年期
国语学校 拉丁语学校 大学与旅行
.
9
第二节 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
▪ 约翰•洛克(John Locke, 1632 -1704)是英国资 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 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 家。他写的《教育漫话》 一书,从理论上为英国 的“绅士教育”提供了 一个完整的体系。
▪ (3)未来社会的教育,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 阶级的消亡,将在更高形态上恢复其本来意义,
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介绍经典课件(PPT58页)
他强调要废除强制与威胁的制度,主张教师要把 尊重学生、因势利导作为教学的最高原则。帕 克在教育实践中所创立的原则和方法被称为 “昆西教学法”,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 19世纪末,美国中小学学制由8—4制改成了 6—3—3制,这是美国成功解决教育问题的范 例,它在没有增加太多教育经费的情况下, 收到了普及初等教育和扩充中等教育的双重 实效,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通教育都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 1708年,德国人席姆勒在哈勒创办了 “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这 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 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重视近代科 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满足了工商 业对教育的需求和要求。
• 18世纪末,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的教育 思潮,其代表人物是巴西多。
(二)十九世纪初洪堡德的教育改革
• 英国的贵族中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文法学校 和公学。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 丁文,并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后来文法学校与 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文艺复兴时 期,英国又出现了公学,比较著名的有温彻斯特 公学和伊顿公学等。
• 十七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学园” 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开设了一些近代 的课程如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 史等。它为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模式。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 (一)十七、十八世纪的教育改革
中外教育简史第四章.
2.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
传统教育的另一个弊病,就是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把 “义”和“利”、“理”和“欲”对立起来。颜元针对这种偏见, 继承和发展了南宋事功学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正其谊(义) 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命题。他认为 “利”和“义” 两者并非绝然对立,而是能够统一起来的。
3.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儿童灌输道德观念和训练封 建道德行为习惯,而以后者为重点。
大学的基本任务是“格物致知”,即“即物穷理”,使其在 小学养成的道德习惯提到道德信念的高度来执守。他们批评把应 在小学阶段完成的任务,留待大学去做。理学家们关于道德教育 过程的见解,是带有一些辩证因素的,也是对古代道德教育理论 的一种发展。
二、启蒙教育思潮
教育主张:(一)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认为理欲、义利、德才、文武等是统一的。主张培养培养 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二)提倡“实学” 反对理学家的义理之学,提倡“实学”。有的重历史,有 的重考据;有的重自然科技,有的重文艺。
(三)注重“践行”的教育方法 强调“行”。
颜元
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清代 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 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理学家依据他们的“知先于行”、“行重于知”的知行观点, 援用并改造《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一语作为大学的教学次序即教育过程。这一教学过程的基本 特征是重知,但要求道德义理知识的传授、学习和道德实践有机 统一。根据这个“教学次序”,理学家进而就如何读书明理,进 行德性修养问题作了总结。
四、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
15世纪后期的西欧,封建制度开始解体。随着一批大、中城 市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确立了中 央集权的王侯统治。本来就松弛涣散的神圣罗马帝国和经受了大 分裂创伤的罗马教廷,在长期的互相角逐较量中日见削弱。教会 内部腐败。农民、城市平民和新兴市民阶级反抗封建神权统治的 斗争,日趋激烈。
中外教育简史(可直接使用).ppt
李霜
最新.课件
1
参考书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9年。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3年。
最新.课件
2
中外教育简史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二编 从秦统一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简史 第三编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四编 中国当代教育
最新.课件
29
3.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谦虚诚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为政》 ——《论语·述而》
国学
大学
瞽宗(南) 上庠(北)
诸侯 ——泮宫
官学
小学 闾塾
党庠 乡学 州序
乡校
最新.课件
16
Hale Waihona Puke 三、以“六艺”为纲的教育内容
礼 乐 射 大艺
六艺
御 书
小艺 数
大学的课程 小学的课程
最新.课件
17
礼(P20)
★关于贵族上下尊卑关系的规定。 (五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情,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关于贵族的衣食住行、丧嫁婚葬等一切行为规范。 ★关于西周政治、军事、法律等制度。
受教育者:贵族子弟
最新.课件
10
教育内容:音乐教育
二、虞庠之学
氏族储存公共粮食的地方 养老之所
承担教育和养老
最新.课件
11
三、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3.教育内容十分简单 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最新.课件
12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教育
中外教育史课件1
大学——天子设立 国学 诸侯设立
小学
塾——闾 庠——党 序——州 校——乡
乡学
五、“六艺”教育
西周学校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 人伦”为其核心,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德、 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 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六艺” 之中,又有“大艺”和“小艺”之分,书、 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 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第一讲
“六艺”教育的形成 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
1. 教育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2. 教育权利平等 3. 教育不同源于生理差别 4. 教育内容极端原始 5. 教育方式言传身教
二、传说中的学校 相传,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中国最古老 的学校,主要是明堂、成均(韵)、庠 夏代产生了序、校。 商代出现了瞽宗。
(三)荀子的教育思想
1、化性起伪: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2、教育目标:“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俗儒、雅儒和大儒。“俗儒“学得儒学 的外表;“雅儒”知道礼义诗书精神,尊 贤畏法,是荀子要培养的基本人才;“大 儒”知识广博,知通统类,能够自觉遵守 礼义法度和社会道德规范,是荀子教育的 最高目标。 3、教育内容:传经大师
私学的发展和养士之风的大兴,有力 地推动了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 局面形成,学术思想领域空前活跃。各家 学派都有自己的政治信仰、学术倾向。他 们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活跃于 列国之间,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 了各式各样的治国治民方案。各学派之间 进行着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和争鸣以及彼此 的吸收和借鉴,这不仅促进了各学派自身 的学术发展,也为学术由争鸣斗争走向融 合统一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中外教育简史
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
二、教育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
三、教育史怎样产生的:教育产生于原始的生产劳动(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的生活需要,起源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母系时期学校前身:明堂。
五、原始教育(自然教育)的特点:1.教育方式: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耳濡目染的进行的。
2.教育内容:简单(生活经验、生产经验、风俗习惯、礼仪礼节、艺术)3.教育目的:为了让下一代更好的生存。
4.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组织。
5.教育没有阶级性。
六、学校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学校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
七、学校是怎样产生的:1.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2.由于社会生活日益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来管理;3.由于文字的出现,随之也就产生了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和场所。
八、夏朝的学校教育:1.夏朝的学校类型:校、序、庠三种非专门的学校。
2.夏朝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道德伦理教育和军事教育。
3.夏朝学校的培养目标:统治者。
九、商朝的学校教育(殷商的学校是中国古代官学的雏形):1.学校类型:序、庠、学、鼓宗。
2.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和礼乐教育。
3.教育目的:培养统治者。
4.学校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商朝的学校主要为祭祀、宗教活动和军事教育服务。
十、西周的学校教育:1.西周的学校类型:官学(大学、小学)、乡学。
(西周小学强调贵族子弟道德行为准则的培养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培养。
)2.西周学校的教师: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3.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十一、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1.以“学在官府”为特殊形式,体现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2.学制分为大学和小学。
3.实施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4.相对于夏、商而言,西周教育最为完备。
十二、私学产生的原因;1.奴隶制的解体。
2.“士”阶层的产生。
3.书写工具普遍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为政》 ——《论语·述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30 》
七、自觉修养德行
1.立志乐道 2.自省自克 3.身体力行 4.改过迁善
31
八、关于教师的思想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私学与西周官学的区别
西周官学 诸子私学
社会基础 土地国有 土地私有
管理制度 政教合一 政教分离
施教对象 贵族子弟 扩大至平民
教育内容
六艺 各学派观点
教育方式
固定
灵活
23
第三节 孔子教育思想
一、生平
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生于公元前551 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学校形式 序 教射+思想品德修养+礼乐教育
瞽宗 商代大学;以乐教为重;乐师为教师 习礼 习武 教学内容 读 写
14
算
第二节 “学在官府”条件下的西周教育
一、“学在官府”的教育行政体制
学在官府: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也 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
15
二、西周的官学系统
辟雍(中) 东序(东)
特点: 1、偏重社会和人文科学 2、不设宗教科目,侧重政治和道德知识教育 3、轻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
28
六、教学方法论
1.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因材施教
冉有和子路都问“闻斯行诸”。 ——《论语·先进》
29
3.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0岁 正式招生办学,开始他的教育生涯 40岁 形成自己的学术,并通过讲学活动扩大宣传,争取信徒 50岁 获得从政的机会,后开始进行14年的游学生涯 68岁 受礼聘返回鲁国,完成六经的编纂和校订工作
24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的关系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 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7
二、早期的社会生活教育
1.衣 2.食 3.住 4.行 5.婚姻家庭生活
8
三、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
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 鬼魂崇拜 祖先崇拜 巫术占卜
祭祀和巫术活动
9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萌芽
一、传说中的学校——成均
玄谓董仲舒云:“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礼记·文王世子》 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中外教育简史
李霜
1
参考书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9年。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3年。
2
中外教育简史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二编 从秦统一到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简史 第三编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教育 第四编 中国当代教育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性相近,习相远也)
25
三、提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私学的办学方针,意思是指不分 贫富、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26
四、教育目标论
主张德政
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学而优则仕”
27
五、教育内容论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
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
——《周礼·春官》
国学所教之礼(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18
三、以“六艺”为纲的教育内容
礼 乐 射 大艺
六艺
御 书
小艺 数
大学的课程 小学的课程
19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
12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教育
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
一、夏代的教育(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教射的场所 贵族公共活动及教育子弟的场所 序
设置于国都,面向奴隶主贵族子弟 夏代的学校
养马和驯马的场所 军事训练和习武的场所 校
分布于乡里,面向平民甚至奴隶
13
二、商代的教育
庠 在于向各阶层人民实施孝悌教化
天子 成均(西)
国学
大学
瞽宗(南) 上庠(北)
诸侯 ——泮宫
官学
小学 闾塾
党庠 乡学 州序
乡校
16
三、以“六艺”为纲的教育内容
礼 乐 射 大艺
六艺
御 书
小艺 数
大学的课程 族上下尊卑关系的规定。 (五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情,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关于贵族的衣食住行、丧嫁婚葬等一切行为规范。 ★关于西周政治、军事、法律等制度。
第一编 古代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简史 第二编 近代外国教育史
第三编 现代外国教育
3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一章 中国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教育起源学说 生物学起源说: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代表人物:勒图尔诺
心理学起源说 :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产生的基础。 代表人物:孟禄
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
2.循循善诱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研究者
4
二、教育产生的可能性
1.原始人类的智力进化 2.语言的产生 3.工具的制造 4.原始社会的经济发展 5.社会生活的逐渐丰富
5
三、教育产生的必要性
1.社会生产的必然要求 2.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
6
第二节 中国原始教育的内容
一、早期的生产劳动教育
1.工具制造的教育 2.狩猎的方法和技巧及关于野兽习性知识的教育 (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尸子》 ) 3.教民农作的教育 (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周易·系辞》)
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教育者:乐师
——《周礼·春官宗伯》 ——《周礼注疏》
受教育者:贵族子弟
10
教育内容:音乐教育
二、虞庠之学
氏族储存公共粮食的地方 养老之所
承担教育和养老
11
三、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3.教育内容十分简单 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一、学术下移 第一个阶段:王室→诸侯 第二个阶段:贵族→士阶层→民间庶人
20
二、士阶层的崛起
原因:诸侯争霸引起的政治需要 来源:没落贵族子弟
原周王室司礼乐的官员 庶民
21
第二节 官学衰落和私学兴起
一、官学衰落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贵族统治力量衰落 3.动乱阶段,战争频繁
22
二、私学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