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教育培训材料1

合集下载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精选3篇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精选3篇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禁毒教育培训资料这是一篇青少年禁毒教育宣传资料,青少年的好奇心重、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一些人的影响,吸食毒品,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所以青少年,一定要远离毒品。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一、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三、什么是吸毒? 吸毒的方式有哪些?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吸毒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种常见方式。

(1)烟吸。

将毒品掺入烟丝,通过吸烟将毒品吸入体内。

(2)烫吸。

将海洛因放在铝箔纸上或金属匙上,下面用火加热,毒品升华为烟雾,吸毒者用力吸吮缕缕青烟,又称为吸烫烟。

(3)鼻嗅。

又称鼻吸。

用管对准鼻孔,通过鼻粘膜将毒品吸入。

(4)口服。

口服多为毒品的片剂,如口服冰毒片、摇头丸等。

(5)注射。

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四、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根据调查,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禁毒培训内容

禁毒培训内容

禁毒培训内容
禁毒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 毒品的知识:介绍毒品的种类、成分、危害程度、流行趋势等,使学员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影响。

2. 毒品的识别:培训学员如何识别毒品,包括从外观、气味、用途等方面进行识别,以便及时发现和防范毒品。

3. 毒品成瘾的预防:介绍毒品成瘾的原因和机制,提出预防措施和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如何避免毒品成瘾的风险。

4. 毒品的戒治:介绍毒品戒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方面,帮助学员了解如何戒除毒瘾并重返社会。

5. 毒品的法律法规:介绍有关毒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禁毒法规、执法力度、法律责任等方面,帮助学员了解毒品的法律地位和相关规定。

6. 毒品的危害案例:介绍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案例,以突出毒品的危害性和禁毒工作的重要性。

7. 禁毒宣传和教育:培训学员如何进行禁毒宣传和教育,包括如何引导公众远离毒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家庭和社区禁毒工作等方面。

以上是禁毒培训内容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根据培训对象和目标进行调整和补充。

禁毒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加强禁毒宣传和教育,推动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一、背景介绍毒品是指对人体产生依赖性的物质,其滥用不仅对个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毒品滥用,毒品预防教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毒品预防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二、目标毒品预防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知水平,增强对毒品的警惕性,培养拒绝毒品的能力,减少毒品滥用的发生。

三、内容1. 毒品知识普及通过向公众普及毒品的种类、危害及其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影响,增强公众对毒品的认知,使其明确毒品的危害性和不可触碰性。

2. 毒品滥用的预警信号教育公众了解毒品滥用的预警信号,如突然改变行为、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问题等,提高对可能滥用毒品的人员的警觉性。

3. 毒品滥用的危害向公众阐述毒品滥用对个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的危害,以及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引发公众对毒品滥用的警觉性。

4. 毒品的法律法规介绍毒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公众了解毒品滥用的行为是违法的,并明确法律对毒品滥用的处罚措施,增强公众对毒品滥用的法律意识。

四、方法1. 学校教育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班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毒品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2. 社区宣传通过社区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毒品知识,提高他们对毒品滥用的警觉性。

3. 家庭教育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向孩子普及毒品知识,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培养他们拒绝毒品的能力。

4. 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通过组织讲座、座谈会、宣传活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毒品知识,提高他们对毒品滥用的认知。

五、评估1. 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估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了解公众对毒品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毒品滥用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情况。

2. 反馈评估定期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毒品预防教育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禁毒培训资料

禁毒培训资料

禁毒培训资料禁毒培训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教育活动,旨在向公众传递毒品的危害性,提高人们的禁毒意识和辨识能力。

本资料将从禁毒定义、毒品分类、禁毒政策以及如何预防毒品滥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禁毒知识。

第一部分:禁毒定义禁毒是指以法律为依据,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来打击、预防和禁止毒品的生产、贩卖和滥用行为,保护社会和公众的安全。

禁毒的目标是杜绝毒品对人们身心健康、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二部分:毒品分类毒品可以根据制造方式、原料、成分和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

1. 传统毒品:包括海洛因、可卡因和冰毒等,它们主要来自于植物或合成药物。

传统毒品对人体伤害巨大,容易引发成瘾,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2. 合成毒品:指通过化学合成或者合成药物改变制造的毒品,如摇头丸、K粉等。

合成毒品通常具有更高的纯度、更强的致幻作用,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更大,危害性更高。

3. 新型毒品:也称为合成类毒品,是指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精神活性物质。

这些新型毒品具有变种多、易制毒、成分复杂的特点,如芬太尼、氯胺酮等。

由于其成分多变,往往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检测和审查,对社会和公众造成的威胁日益严重。

第三部分:禁毒政策禁毒政策是国家为打击毒品滥用行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目的是保护公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禁毒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国家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明确禁毒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这些法律法规为禁毒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规范。

2. 打击贩毒活动:国家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加强对毒品制造、贩卖和走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

3. 预防教育: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毒品的危害性,提高人们的禁毒意识和辨识能力。

预防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毒品滥用的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部分:如何预防毒品滥用预防毒品滥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禁毒材料(合集5篇)

禁毒材料(合集5篇)

禁毒材料(合集5篇)第一篇:禁毒材料远离毒品危害一、毒品的基本知识1、毒品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也可以通俗的讲,一切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毒品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毒品主要有:摇头丸、海洛因、冰毒、K粉、鸦片、古柯碱(可卡因)、杜冷丁等,另外常见的毒品原植物有罂粟、大麻。

二、毒品的危害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毁灭自己。

吸毒者的生理功能会发生紊乱,扰乱正常神经活动,侵害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极易感染艾滋病等多种疾病。

毒瘾发作时难以忍受毒瘾巨大的痛苦,往往导致自伤、自杀、自残。

严重的吸食、注射时直接导致死亡。

(2)祸及家庭。

一方面吸毒需耗费大量钱财,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即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只能维持一时。

另一方面吸毒者为满足毒瘾不惜遗弃老人、出卖子女等以获取毒资,家庭必然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另外女性吸毒者还可能使刚出生的婴儿染上毒瘾成为小小的“瘾君子”。

(3)危害社会。

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

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并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

三、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1)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突然变坏;(2)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3)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4)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5)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6)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7)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8)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睡眠差;(9)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禁毒知识培训(教师)

禁毒知识培训(教师)

群力小学教师禁毒知识培训今天主要与大家交流的以下几个问题。

1、毒品的基本知识。

2、世界范围内的禁毒形势介绍。

3、我国目前的禁毒工作现状。

4、我市目前禁毒工作开展情况。

5、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

6、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预防和抵制毒品。

第1点、第6点的内容更是这堂讲座的重点,到时候我会着重向大家介绍。

下面先同大家交流第1个问题。

1、毒品的基本知识。

1、1、毒品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也可以通俗的讲,一切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

1、2、目前国家规定的毒品数量。

1996年1月16日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出被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一类47种、二类72种)。

1、3、毒品与药品的区别。

毒品与药品没有本质的区别,往往具有双重属性,用于医疗目的就是药品,反之违反法律规定生产、使用的就是毒品,如可卡因、杜冷丁。

但部分毒品没有任何药用价值,如海洛因、大麻、冰毒及摇头丸。

1、4、毒品的分类。

毒品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

第一种: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麻醉药品包括鸦片类(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类(古可碱、盐酸可卡因)、大麻类(大麻烟、大麻脂、大麻油)、合成麻醉药品类、药用原植物及其配剂。

B、精神药品包括苯丙胺类药物,催眠药、安定药等。

第二种: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和合成毒品(杜冷丁)。

第三种: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制幻剂。

1、5、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毒品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毒品主要有:摇头丸、海洛因、冰毒、K粉、鸦片、古柯碱(可卡因)、杜冷丁等,另外常见的毒品原植物有罂粟、大麻。

下面我把常见毒品逐一向大家做个介绍。

禁毒培训资料

禁毒培训资料

禁毒培训资料禁毒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为了提高人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禁毒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禁毒培训资料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培训方法和技巧。

一、毒品的定义和分类1.1 定义:毒品是指能够改变人体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物质,包括各类管制药物和非法药物。

1.2 分类:毒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合法药物和非法药物。

合法药物包括医生处方的药物和非处方药,非法药物指的是国家法律禁止的药物,如大麻、可卡因等。

二、毒品的危害和后果2.1 对个人的危害:毒品的使用会给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带来巨大的危害,如依赖性、犯罪行为、家庭矛盾等。

2.2 对社会的危害:毒品滋生犯罪,破坏社会稳定;毒品交易带来的黑社会、洗钱等问题,严重损害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三、禁毒宣传教育的重要性3.1 提高群众禁毒意识:通过禁毒宣传教育,能够增加群众对毒品的认识和了解,减少人们对毒品的误解和陷入毒品的风险。

3.2 增加自我防范能力:禁毒培训资料提供了各种预防毒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加拒绝毒品的决心。

四、禁毒培训方法和技巧4.1 多媒体形式宣传: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生动地向受训人员展示毒品的危害和后果,以及禁毒的重要性。

4.2 社区讲座和座谈会:邀请毒品防治专家、警察、社会工作者等参与,通过讲座和座谈会的形式传达禁毒的知识和信息。

4.3 家庭教育: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家长和教师对禁毒教育予以重视,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4.4 游戏和互动活动: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活动,通过参与者的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毒品的认识,并提高警惕性。

五、禁毒培训资料的编制原则5.1 准确性:禁毒培训资料的内容应准确、科学,经过权威部门的审核和认证。

5.2 笼统性:禁毒培训资料应该全面、系统地介绍毒品的危害和预防方法,不能遗漏重要内容。

5.3 易懂性:禁毒培训资料的语言要简明易懂,符合受训人员的理解水平。

禁毒培训资料大全

禁毒培训资料大全

禁毒培训资料大全1、“国际禁毒日”是:6月26日。

2、du品是: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du品是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品。

3、吸食毒品的危害:吸食毒品的危害,可以归纳为“吞噬自己,殃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

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

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

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2)吸食毒品对家庭的危害:吸食毒品给家庭成导致非常大的精神蹂躏。

吸食毒品引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吸食毒品当回事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

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

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

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的80%的女吸毒人员靠卖淫维持吸毒消费。

吸毒影响国民素质。

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4、引致吸食毒品的原因主要存有哪些?(1)好奇心。

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

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2)找寻提振。

把服食du品当做抽烟、饮酒一样,满足用户玩乐和放纵的须要。

这种动机,青少年多数和在社交场合或者就是单独消闲环境下难产生,把吸食毒品当做一种精神上的所谓享用。

(3)自我显示。

把吸毒看作是一种“高贵的”气派。

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流传着这样的荒唐说法:“吸海x因是现代社会后种时髦,不吸就是落伍,吸了神气、够气派!”不少青少年花了一大笔钱来吸海x因,就是为了炫耀自己,显示自己的大气派。

(4)从众。

所谓从众,就是人家怎么干活,自己就跟著人家怎么干活。

青少年讨厌从众,以为朋友在吸食毒品,自己也就一起跟著喷了。

存有一位中学生谈及他已经开始吸食毒品的犯罪行为时说:“我原来就喷香烟。

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一支烟,我看看它不像是香烟,就反问朋友就是什么。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一、背景介绍毒品问题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减少毒品滥用和依赖的发生,预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针对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二、重要性1.保护青少年:青少年是毒品滥用的高风险群体,毒品预防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知和意识,帮助他们远离毒品的诱惑。

2.促进社会健康:毒品滥用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还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通过毒品预防教育,可以减少毒品相关犯罪和社会问题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3.提高公众意识:毒品预防教育可以加强公众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毒品的力量。

三、目标1.提高毒品知识水平:通过毒品预防教育,让受教育者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预防方法,增加他们对毒品的认知。

2.培养拒绝毒品的能力:毒品预防教育应该培养受教育者拒绝毒品的能力,包括学会说“不”、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拒绝诱惑的能力。

3.传播正确价值观:毒品预防教育应该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如健康、积极向上、追求梦想等,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内容1.毒品知识普及:介绍各类毒品的名称、外观、成分、危害和常见的滥用方式,让受教育者对毒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受教育者了解毒品滥用的后果和影响,增强他们对毒品的警惕性。

3.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受众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和困难,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减少毒品滥用的可能性。

4.亲子教育:鼓励家长参与毒品预防教育,提供家庭沟通技巧和亲子互动活动,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增加亲子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5.社区宣传活动:组织毒品预防宣传活动,如讲座、展览、宣传册等,向社区居民传递正确的毒品预防信息。

五、方法1.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毒品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互动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让受教育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主要有那么几种: 冰毒、摇头丸、麻古、 神仙水、 k粉等。
(2)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的区别
新型毒品大多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类毒品, 鸦片、海洛因 等传统毒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 品, 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 品”。
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 而鸦片、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对人体则主要以“镇痛”、“镇静”为 主。
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1919年, 由一位日本药理学家首次合成了后来被 称为冰毒的甲基苯丙胺。 在二战期间, 甲基苯丙胺作为抗疲劳剂在士 兵中广为使用, 日本在战后曾经历了全国范围的流行性滥用。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甲基苯丙胺已成为世界上流行最快、滥用最为广泛的中 枢兴奋剂。根据国际禁毒署的统计, 全球滥用人数达4000万人。 2O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 主要在夜总会、酒吧、迪厅、咆 哮舞厅(The rave)中被滥用。 90年代后, “舞会药”在全球范围形成流行性滥用势头, 滥用群 体从早期的摇滚乐队、流行歌手和一些亚文化群体蔓延至以青少年群 体为主的社会各阶层, “舞会药” 滥用种类越来越多。
4.海洛因,又称二乙酚吗啡,俗称“白面”。它是用吗啡与其它化学药品混合加热 合成的。成品为粉未或颗粒状。颜色因制作程序和方法不同而异,一般呈白色或淡灰 色,有的也呈棕黄色、淡棕黄色、灰竭色或淡灰褐色等,纯品海洛因为白色柱状结晶 或结晶性粉未。
吸食、注射海洛因比吸食、注射鸦片和吗啡更容易使人成瘾,而且对人体危害更
大家有疑问的, 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 但要小声点
毒品的识别
1.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及萼片均被白粉,花大,绯红 色。其果实为蒴果,具乳汁,可制鸦片(阿片);可提取吗啡(5. 6%~12. 83%)、可 待因(0. 63%~2. 13%)、罂粟碱等20多种生物碱,可制麻醉药。

禁毒知识资料

禁毒知识资料

禁毒知识资料禁毒知识资料禁毒是指禁止和打击滥用毒品行为,旨在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禁毒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对人体神经中枢、呼吸及循环系统有麻醉、兴奋、幻觉、压抑、致死等作用的物质。

常见的毒品包括海洛因、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等。

二、为什么要禁止毒品?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巨大,长期使用毒品会导致成瘾,严重危害个人的生命健康和家庭的幸福。

同时,毒品滥用还会引发犯罪、破坏社会稳定。

因此,禁止毒品是维护公民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宁的重要举措。

三、如何预防毒品滥用?1. 了解毒品知识:提高对毒品的认识,认清毒品的危害性,增强拒绝毒品的意识。

2. 家庭教育: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远离毒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3. 学校宣传:学校要加强毒品教育,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认识。

4. 社会合力:政府、社区、媒体等各界要共同合作,组织各类禁毒宣传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四、如何帮助戒毒者?1. 关爱和支持:戒毒者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重建自信,重新回归社会。

2. 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戒毒者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克服戒毒过程中的心理困扰。

3. 康复机构和药物治疗:戒毒者可以选择进入康复机构接受戒毒治疗,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辅助戒毒。

五、禁毒的重要性禁毒是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家庭的幸福。

每个人都应当拒绝毒品,远离毒品,为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禁毒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禁毒运动,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帮助戒毒者重回社会,并远离毒品。

只有人人都做到禁毒,才能共同建设一个和谐、健康、幸福的社会。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1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1
精品课件
(二)时刻告诫自己,一日吸毒,终身戒 毒,吸毒必然毁灭一生。
•前方有许多许多的发展的机会在等着你们,等着你们成为MBA、外 交家,等着你们成为科学家、教授。你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学习文化、锻炼身体、提高修养。我到不担心同学们在学生时代 就会被毒魔侵蚀,而是担心在走上社会以后,因为社会的环境, 工作的压力,或者因为事业的成功贪图享受,抑或生活的变故而 把持不住自己而吸食。不管是何种情况下吸食,请同学们记住, 毒品找到你第一次,必然会找你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你沾染了 第一次毒品,你的人生将会改变,不会变的前途似锦,而是被 “鬼魔缠身”,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事实就是如此。大家也常 在报纸电视上看到过某种特殊身份的人,如警察、医生、记者不 相信毒品的成瘾如此巨大而尝试,但结果都是毁灭了自己。所以 说,同学们,在拒绝毒品的问题上,一定要时刻告诫自己,一日 吸毒,终身戒毒,一旦染上毒品精必品课件然毁灭一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吸毒的惨状精 Nhomakorabea课件加速衰老!!
精品课件
国际禁毒日
•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 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 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6月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 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精品课件
柯震东:
2014年8月14日,经群众举报,北京警方在东城区将艺人房祖名、 柯震东、常一娇和Rob等涉毒人员查获,现场在房祖名住所缴获毒 品大麻100余克,房祖名、柯震东对吸食大麻供认不讳。房祖名因 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事拘留,柯震东因吸食毒品被行政拘留14 天。 该事件于2014年8月17日与网络曝光。2014年8月19日晚间, CCTV《焦点访谈》节目中,房祖名已有8年吸毒史,而柯震东则有2 年吸毒史 。2014年8月28日,柯震东被释放。2014年9月17日,北 京市东城区检察院以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对房祖名批捕。

毒品预防教育材料

毒品预防教育材料

毒品预防教育材料第一篇:毒品预防教育材料毒品预防教育材料一、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毒品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毁灭。

旧中国,我们曾受鸦片的泛滥,而被称为“东亚病夫”,使民穷财尽、国势险危。

吸毒于国、于民、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

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

二、如何拒绝毒品1、首先要拒绝抽烟。

要知道从吸烟到吸毒只一步之遥。

几乎所有吸毒的青少年都是从吸烟开始的,吸烟为毒贩提供机会,他们会因青少年的无知好奇,不易防备而设下种种圈套引诱。

2、遇到挫折也坚决不能当毒品的“俘虏”。

3、麻醉药品和精神类药物,如安定片、三唑仑、唉托啡等药品不能滥用。

4、决不尝试第一次。

吸毒人员的亲身体会:“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染毒。

”5、决不与吸毒者交友,决不能以身试毒。

6、学会拒绝吸毒的方法。

要懂得分辨善恶,遇坏朋友引诱时,抱定永不吸毒的信念,坚决拒绝。

遇吸毒人员迅速离开,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坚决不与之交往。

7、毒品违法行为有吸食和注射毒品的行为,是一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给予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并对吸毒成瘾的人予以强制戒毒。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律法规,从事与毒品有关的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活动,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根据《刑法》之规定,凡是贩卖毒品一律追究刑事责任,贩卖毒品50克判处死刑。

独山中学政教处编 2012年6月第二篇: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计划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计划根据市禁毒委员会和市、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生预防毒品教育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健全和完善学校禁毒预防教育网络1.健全、完善学校禁毒教育的领导、组织工作机构及工作职责。

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本校禁毒教育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部署本学年禁毒教育工作的新任务。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资料 3篇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资料 3篇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资料3篇一、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内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什么是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三、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2条);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355条)。

四、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五、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1、在家中或单位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钱;2、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3、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4、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5、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合佩戴太阳镜;6、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7、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夏季穿着长袖衬衣;8、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睡眠差;9、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六、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导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1、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2、思想空虚,寻找刺激;3、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禁毒教育培训资料资料2为进一步深化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抵御毒品的能力和参与禁毒斗争的意识,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近日,白银市白银区强湾乡综治办联合强湾派出所、强湾司法所及乡妇联,在强湾新村社区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禁毒知识讲座活动.活动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狄国嘉和强湾派出所所长高云武分别围绕《禁毒法》、《戒毒条例》及毒品的定义、传统毒品的种类、新型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的区别等方面开展了禁毒知识教育讲座.同时,向在座的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了《家庭禁毒手册》、《新型毒品知识读本》及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开信等宣传资料40余份,手提袋40余个,画报40余份.通过此次讲座,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及青少年防毒、识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掀起了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新高潮,为下一步的禁毒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一、背景介绍毒品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为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预防和减少毒品滥用,毒品预防教育被广泛认为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毒品预防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二、目的毒品预防教育的目的是向青少年和社会大众普及毒品的危害性,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培养他们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毒品滥用的目标。

三、内容1. 毒品知识普及:向受教育者介绍各类毒品的种类、成份、制作方法、外观特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让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2. 危害宣传:通过真实案例、影像资料等方式,向受教育者展示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毒品的破坏力。

3. 毒品滥用风险教育:向受教育者介绍毒品滥用的风险和后果,让他们了解滥用毒品可能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问题等,引起他们的警觉。

4. 拒绝毒品的技巧培训: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受教育者拒绝毒品的能力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5. 心理辅导和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服务,匡助受教育者应对毒品诱惑和压力,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方法1. 学校教育: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活动等方式进行教育。

2. 社区教育:在社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组织座谈会、宣传活动、社区讲座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毒品知识。

3. 家庭教育:通过家庭教育,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家庭对毒品预防的重视程度。

4. 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渠道,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接受相关知识。

五、效果评估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评估是确保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采集受教育者对毒品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毒品的态度和意识等方面的数据,以评估教育效果。

2. 实地观察:通过实地观察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受教育者的反应等,评估教育效果。

禁毒知识教育培训

禁毒知识教育培训

提高禁毒知识教育质量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 设置多样化的禁毒知识 课程,包括理论讲解、 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选拔等方式 ,提高禁毒知识教育师 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 学能力,确保教育质量 。
完善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 制,对学员进行全面考 核,以检验教育效果。
3
社会力量参与禁毒
国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禁毒工作,包括禁毒 志愿者、禁毒宣传教育等,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03
禁毒知识教育培训内容
毒品预防教育
01
预防毒品概念
使受训者了解毒品的定义、种类 和特性,明确毒品的危害性,提 高对毒品的警觉性。
02
预防毒品心理教育
培养受训者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心 理防御能力,教育他们如何抵制 毒品诱惑,避免涉毒行为。
制定评估计划
根据培训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 的评估计划,包括评估内容、方法、 时间等。
实施评估
按照评估计划,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对 受训者进行评估。
分析评估结果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措施。
反馈与改进
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并根据 改进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培训质量 和效果。
06
禁毒知识教育培训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禁毒知识教育背景 • 禁毒知识概述 • 禁毒知识教育培训内容 • 禁毒知识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 禁毒知识教育培训效果评估 • 禁毒知识教育培训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禁毒知识教育背景
禁毒形势的严峻性
01
02
03
毒品犯罪的严重性
毒品犯罪是严重的社会问 题,它不仅危害个体的健 康和生命,还可能导致家 庭破裂、社会不稳定等。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

毒品预防教育一、背景介绍毒品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毒品的侵害,毒品预防教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毒品预防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并提供相关数据和案例支持。

二、意义1. 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毒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毒品预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拒绝诱惑的能力,从而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2.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毒品滋生犯罪,对社会安全和稳定造成威胁。

通过毒品预防教育,可以减少青少年接触毒品的机会,降低毒品相关犯罪的发生率,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目标1. 提高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水平:通过毒品预防教育,使青少年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后果,增强对毒品的警惕性。

2. 培养青少年的拒绝诱惑能力:通过毒品预防教育,帮助青少年学会拒绝毒品的诱惑,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毒品预防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减少毒品的滋生和传播。

四、内容1. 毒品知识普及:向青少年传授毒品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类毒品的特征、制作方法和危害等,帮助他们认识毒品的真实面貌。

2. 毒品危害宣传: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数据,向青少年展示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引起他们的警觉和警惕。

3. 拒绝毒品技巧培训:教授青少年拒绝毒品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学会说“不”、寻求帮助和寻找替代活动等,帮助他们增强拒绝诱惑的能力。

4.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减少对毒品的依赖和诱惑。

五、方法1. 学校教育: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通过专题讲座、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毒品知识和拒绝毒品的技巧。

2.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家长对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学校共同合作,共同为青少年提供毒品预防教育。

3. 社区宣传:通过社区活动、宣传栏、广播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毒品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和警觉性。

预防毒品安全知识培训

预防毒品安全知识培训

预防毒品安全知识培训第一篇:预防毒品安全知识培训毒品安全知识培训毒品是人类的大敌,世界的公害。

染上了毒品,小则家破人亡,大则祸国殃民。

国家规定每年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我们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做到:提高防范意识,坚决不吸第一口,自觉接受禁毒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毒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克服寻求刺激等不良心理和习惯;要创造一个远离毒品的生活空间,不要吸烟,不进舞厅、赌场、游戏厅,洁身自好。

【毒品的分类】(1)麻醉药品A.鸦片类:包括天然来源的鸦片以及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如吗啡、可待因,也包括半合成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芬太尼及盐酸二氢埃托啡等。

B.古柯类:柯卡因、古柯叶和古柯糊。

C.大麻类:大麻、大麻脂、大麻成品。

(2)精神药品:A.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B.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

C.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北美仙人球碱、苯环利啶(PCP)。

【毒品知识14问】1、什么是毒品?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指出:“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什么是罂粟?罂粟是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红、紫、白等色,果实为球形,未成熟果实中有白浆,是制鸦片的原料。

罂粟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罂粟及其制品传入中国始于唐代。

3、什么是阿片?阿片一词来自希腊文OPium,是“浆汁”之意,是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未成熟蒴果切开口后流出的液汁干燥而成,又称鸦片、乌烟、大烟土、阿芙蓉、大烟。

小剂量的阿片具有镇痛、镇咳、止泻等药用功能。

4、什么是吗啡?吗啡是从鸦片中提取的生物碱,是鸦片中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成分。

临床医疗适用于持续性钝痛或锐痛,还可与镇静药联合作为麻醉前给药。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第一篇:禁毒教育培训资料禁毒预防教育班主任培训资料一:培训的目的1、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学校开展禁毒的相关措施与方法。

2、通过培训,让学生知道毒品的危害,种类,培养学生的禁毒意识。

二:培训的内容(一)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2、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1、静脉注射毒品(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

员工禁毒知识培训内容

员工禁毒知识培训内容

员工禁毒知识培训内容员工禁毒知识培训内容1. 引言员工禁毒知识培训是企业建立健康、和谐工作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禁毒知识的普及不仅可以帮助员工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滥用,还可以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

本文将从基础的毒品知识、毒品的危害性及应对策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份全面的员工禁毒知识培训内容。

2. 毒品分类及基本知识2.1 毒品分类1. 吸食类毒品:如海洛因、可卡因、冰毒等。

2. 嗑药类毒品:如摇头丸、氯胺酮等。

3. 注射类毒品:如海洛因等。

2.2 毒品的外观与常见别名1. 海洛因:白色粉末或黄褐色固体;别名有“白粉”、“烟”、“海鸽子”等。

2. 可卡因:白色结晶体或粉末;别名有“可卡因”、“古柯碱”等。

3. 冰毒:无色结晶体或白色晶体;别名有“冰”、“甲基苯丙胺”等。

2.3 常见毒品的使用方式1. 吸食类毒品:通常以纸钱、纸包或吸管等形式吸入。

2. 嗑药类毒品:常通过口服或含在糖果等食品中嗑食。

3. 注射类毒品:采用注射器等工具将毒品直接注射入体内。

3. 毒品的危害性3.1 对个人的危害1. 身体健康:毒品对人体各个器官都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如脑损伤、肝损伤、心脏病等。

2. 心理健康:毒品长期使用会导致精神障碍、情绪失控等问题。

3. 社会关系:毒品滥用会影响个人的家庭、工作和社交关系。

3.2 对企业的危害1. 经济损失:员工滥用毒品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丧失工作能力。

2. 安全风险:在工作中可能因毒品滥用而出现事故,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3. 影响企业形象:员工滥用毒品会影响企业形象和信誉,降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

4. 预防毒品滥用的应对策略4.1 建立健全的禁毒制度1. 强化招聘时的毒品筛查,确保雇佣的员工身体健康、不滥用毒品。

2. 建立健全的内部禁毒制度,确保员工了解禁毒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对员工的监督与管理。

4.2 提供毒品知识培训1. 定期组织员工禁毒知识培训,帮助员工了解毒品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品预防教育培训材料
一、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毒品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毁灭。

旧中国,我们曾受鸦片的泛滥,而被称为“东亚病夫”,使民穷财尽、国势险危。

吸毒于国、于民、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

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

二、如何拒绝毒品
1、首先要拒绝抽烟。

要知道从吸烟到吸毒只一步之遥。

几乎所有吸毒的青少年都是从吸烟开始的,吸烟为毒贩提供机会,他们会因青少年的无知好奇,不易防备而设下种种圈套引诱。

2、遇到挫折也坚决不能当毒品的“俘虏”。

3、麻醉药品和精神类药物,如安定片、三唑仑、唉托啡等药品不能滥用。

4、决不尝试第一次。

吸毒人员的亲身体会:“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染毒。


5、决不与吸毒者交友,决不能以身试毒。

6、学会拒绝吸毒的方法。

要懂得分辨善恶,遇坏朋友引诱时,抱定永不吸毒的信念,坚决拒绝。

遇吸毒人员迅速离开,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坚决不与之交往。

7、毒品违法行为有吸食和注射毒品的行为,是一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给予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并对吸毒成瘾的人予以强制戒毒。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律法规,从事与毒品有关的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活动,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根据《刑法》之规定,凡是贩卖毒品一律追究刑事责任,贩卖毒品50克判处死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