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两篇)

合集下载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例文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例文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例文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衷心感谢国家的领导人一直以来对于农业的高度重视和长期关注,认真研究制定的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指出了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发展思路。

在我看来,这份文件对于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素质。

我们可以看到,文件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经验,实际上演绎了“三农”工作的新思路,提出了“科技、生态、品牌、经营、组织、文化”六大支柱,明确“绿色、品质、品牌、绿色、标准、数字”六大要求。

这六大支柱、六大要求都是抓住了农业现代化的脉搏,既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又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此外,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于三农问题,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发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倡导。

这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需要全国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求我们广大农民要转变观念,用新的理念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借助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下,全民族将更加艰苦奋斗,凭借智慧和勇气,共同开拓现代化农业的新天地。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建立健全的农业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加强各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积极推进乡村动能转换。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绿色、健康、安全的农业发展格局。

在我的思考中,中央一号文件是一个新时代的“窗口”,展示着我国现代化农业蓬勃发展的新姿态,也承载了国家对于三农领域的高度关切和深入思考。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中央一号文件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指路明灯,是实现自强不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总之,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对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引领作用,取得可喜的成果,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学习心得体会“一号文件”学习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一号文件”学习体会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学习心得体会“一号文件”学习体会我读“一号文件”的一些体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1月1日出台以后,各方好评如潮,不少人指出“1980年代‘一号文件’回归了”。

是的,中央把今年第一个文件再次锁定在“三农”问题上,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总的来说,今年的“一号文件”全面、系统,最值得称赞的是将农民增收的问题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增收的措施比往年更积极、实在,如: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改革征地制度;对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作出硬性规定等等。

但是,笔者认为,今年的“一号文件”和1980年代的“一号文件”背景不同,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深入、扎实地贯彻、落实,以引发其普遍的积极效应。

今年的“一号文件”是一个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而1980年代的“一号文件”则是总结农民首创的农村改革实践的行动纲领。

现在的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城市化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战略,吸引投资和防止金融危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关键。

农民问题作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环境条件,出台“一号文件”不仅是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各种利益综合平衡的需要。

今年的“一号文件”关注的增收重点之一是粮食主产区,文件对解决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增收有相当的力度。

但是要注意到,现在对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对生产粮食的农民而言,增加收入的作用不能和1980年代同日而语。

1980年代是粮食短缺,增产就可以增加收入;现在粮食生产能力很强,还能从国际市场得到粮食;近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粮食生产增收最慢,不仅如此,还常常增产减收;所以,国家才给粮食生产区补贴和优惠的政策。

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对粮食主产区有好处。

这次文件有20多条增收措施,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和群众都给予肯定,关键在于完全兑现。

如对县以下金融系统的支农规定、将农民工纳入产业工人的范畴等,就需要大抓落实。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农业稳,天下安。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稳中求进、扎实开局,首先必须稳住农业,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行情股吧买卖点)供给不出问题,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为此,20xx 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顺应阶段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再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再创历史纪录,农村民生又有大的改善。

农业农村好形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础、"进'的亮点,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发展持续向好、快速推进喜人态势的承接和延续。

在好形势面前,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应该清醒地看到,农业持续稳定增长不易,在连年丰产丰收的高基数上实现新的增长更难。

当前,支撑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已经绷得很紧,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稍有疏忽大意,粮食生产就可能掉下来,农业基础就可能动摇。

这些年我国农业综合(行情专区)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

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途拓展,全社会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质量安全要求将不断提升,要求农业必须保持稳定增产、全面增产的态势;而农业生产受自然、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度间的波动往往在所难免。

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然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就可能引发物价上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越是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越是要防止可能出现的松懈麻痹的情绪;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越是要强化农业这个基础,确保农业不出大的闪失;越是在财政收入增速减缓的情况下,越是要强化"三农'投入,加大对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保护;越是在"三农'与外部关联度依存度增强的情形下,越是要强化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活力。

1号文件心得体会

1号文件心得体会

1号文件心得体会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一号文件全文约1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矗文件强调,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县奖励补助资金,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2.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水利的地位作用作出过经典论断和精辟阐述。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一号文件全文约1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文件强调,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县奖励补助资金,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一号文件全文约1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伴随着迎接2012年的新年钟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7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再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只有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才能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获得坚实支撑的明确信号。

回眸2009年,我们积极应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多次经受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努力克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显著成效。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40多年来连续6年稳定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农民工就业快速回升,工资水平有所增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科教文卫保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民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基层党的方针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心气较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望2012年,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可以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困难并未减少、风险仍在增加、环境更为复杂、任务十分繁重,要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确保粮食生产不出现滑坡、农民收入不陷入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发生逆转。

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今年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民主,认真负责研判“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我对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充满了期待。

这份文件,不仅代表了全国各级领导对于国家发展的最新规划,更是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与照顾。

因此,当我拿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后,很快就抱着极大的兴趣开始了阅读。

阅读完这份文件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强大内容。

从表面上看,这份文件强调的中心思想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然而我们深入理解,便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未来发展指向更为深刻。

首先,中央一号文件所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去年疫情期间全国各地民众的表现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当时,一线卫生人员为了抗击病毒,冒着身体危险,扑灭了疫情的爆发;当时,很多普通人也积极响应,尽自己所能去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推动了全国的团结和奋斗。

因此,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也是表达了党和政府对于人民贡献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以此为核心,来推进国家发展。

其次,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很多内容,关乎到了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比如,我们面临的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都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对策的规划。

这些内容的关注,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于民众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认识,更是为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设立的必要基础。

第三,中央一号文件中还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推进手段做了充分的规划。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我国的发展重点将继续放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从而提高我国的自主研制能力,推进国家科技发展的跨越式升级。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文件中强调打造强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国内市场的支持和发展,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

这种积极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不仅符合国家的实际情况,更是为保障人民的幸福和向世界强国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阅读中央一号文件也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1号文件心得体会精选

1号文件心得体会精选

1号文件心得体会学习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体会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一、我国支农投入将步入机制化新时代?新12字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12个字意义重大,进一步凸显‘三农’是目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新世纪以来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三农?,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近年来我国?三农?投入总量或多或少都会增加,但比例有的年份可能还有降低而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仅要求总量增加,而且比例也要提高,对支农投入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个优先?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除了提出?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新12字要求,在关于三大支农资金渠道的表述上也有变化文件提出,要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国家用于农业投入的渠道主要包括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出让收益三个方面围绕这三个资金渠道,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三个优先?相对于以往的表述,更加明确了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和重点?三个高于?据了解,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支农投入上强调了?三个高于?,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三个继续高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继续高于?保证支农投入: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三个明显高于?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即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学习公司“三个1号”文件心得体会通过对集团公司下发的“三个1号”文件的认真学习,使我深刻领会到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执行服从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严格遵守和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集团公司的“1号文件”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在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积极服务企业,服务职工,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多出力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指导方针,多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提升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坚持安全生产与综合治理,在“负责任,抓落实”上下功夫,在“重细节,经营化”上做文章在“1号文件”《企业工作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四要经营方针,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创新经营,改进模式,升级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应落实公司提出的经营方针和工作目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多出力,多做贡献,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添砖添瓦1号文学习心得三米2012年是集团公司实现“调整四大结构、发展七大板块”的关键之年目前,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面临一些困难和突出问题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勇于担当安全生产责任,充分认识在经营困难、多元化发展情况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做到“守土有责、不辱使命,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夯实安全基础,加强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1号文明确提出了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贯彻集团公司“管理提升年”工作部署,以落实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防范事故为重点,以规范管理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严格管理、严肃纪律、严明奖惩,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加大对标抓落实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煤矿、煤化工、电力安全风险防控,努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坚决遏制人身伤亡事故、有效防范一般事故,不发生性质恶劣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各类事件,确保十八大及各项政治保电工作的万无一失1号文针对2012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制度落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要以煤炭、煤化工板块为重点,理顺关系、落实责任,加强专业化管理;三要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四要强化三基建设,落实专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局面安全生产是涉及每个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去年,我厂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损失之重,影响之大,频率之高,令人胆战心惊剖析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不强、认识不深所致安全生产工作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说安全,讲安全,每日每月都在讲安全,但是我们每一个员工真正做到了吗?事故,事故,触目惊心,令人深思,惨痛的血的教训,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多大的损失,付出了如何沉重的代价?安全,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015年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4篇范文稿合集第一篇: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的主要内容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今年“一号文件”五方面被分为32个小点,首当其冲仍是粮食安全另外,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污染治理也获得重点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等,一号文件也有大篇幅涉及而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更是近年来首次被写入一号文件农业现代化是此次一号文件的首要议题在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以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农业作为发展重心的农业企业有望受到更多政府支持和资金青睐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土地改革提供了最核心的制度方面的支持此前,农业部在年终工作会议上部署2015年工作时首先提出的就是土地制度改革会议提出,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智谋规模经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二篇: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全面分析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解决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课题,应对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挑战,作出了全面部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解决和应对好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课题与挑战,必须守住农业安全底线农业产业安全面临新挑战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农业效益但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国内粮棉油糖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对提高农业效益、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新挑战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差不断扩大随着劳动力、土地、环境保护等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成本快速上升2006—201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甘蔗价格年均涨幅均低于同期成本涨幅,到2013年我国大宗农产品国内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价格2014年前5个月,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糖国内外价差分别为每吨318元、451元、924元、1484元、7078元、2766元关税的防火墙作用受到削弱近年来,主要农产品进口税后价低于国内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关税的防火墙作用受到削弱这导致边收储边进口,政策成本过高2013—2014年度我国临时收储玉米6919万吨,临储棉花629万吨,每吨棉花库存1年的利息和维护成本在2000元左右临储菜籽油高达600万吨,若按当前市场价格销售,价差损失超过150亿元食糖临储库存累计500万吨左右,隐亏估计超过200亿元进口对国内农业产业影响加深受价差驱动,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激增“大豆之殇”是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问题的典型表现我国大豆种植户均面积小,难有规模效益,生产成本比美国高30%以上由于大豆市场高度开放,国内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导致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食糖进口价格过低,导致国内价格持续下跌,造成糖企全面亏损、蔗农收入下降国内外价差不断扩大,是造成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根本原因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威胁虽然当前我国粮食进口量并不大,但由于进口受国内外价差驱动,国内粮食产业发展受到威胁2013年,越南籼米价格低廉,国内企业进口动力强劲,造成南方籼稻库存积压、销售困难玉米国内供给和库存充裕,但仍然保持一定数量的净进口在国内粮食连年增产、库容紧张的情况下,进口激增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卖粮难”局面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中央1号文件把“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第一条,凸显了确保粮食安全、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的重要性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产能达6亿多吨且库存充足,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开放度提高,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增产潜力减弱,保持产能难度加大2003—2014年的粮食十一连增实际是波动型的微增11年间,不同年份增产幅度差异较大,最高增幅是2004年的9%,最低是2009年的%,且近4年有逐年减小趋势,在高基数上继续增产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粮食发展纲要要求到2020年粮食产能达亿吨以上,尽管2013年粮食产量已超过该目标,但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自然灾害和资源环境制约,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保持现有粮食产能难度加大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粮食价格提升空间减小据测算,从1995年到2011年,我国3种谷物和大豆每亩产出量分别增长%和%,但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每亩总成本分别增长%和%,收益率都明显下降直接生产成本上升是推动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力量,包括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劳动力等,这些投入占总成本的80%以上,而且近几年仍在上升粮食价格缺乏高关税保护,难以相应上涨,这就使粮食生产缺乏必要的利益激励进口快速增长,粮食安全战略受到挑战自2009年我国谷物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以来,进口量一路激增尽管目前我国三大谷物进口量保持在关税配额之内,但按目前生产成本和价格增长趋势推算,今后5—7年三大谷物以配额外关税税率进口将成为现实我国对于征收配额。

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当我得知国家发布了一号文件时,我感到十分震撼和振奋。

这份文件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倡议,旨在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从这份文件中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关心与重视,也看到了国家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和信念。

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国家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我们的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这份文件则更是为此提供了清晰具体的方向和路径。

在这份文件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也看到了全社会齐心协力、携手共进的力量。

国家的力量不只在于政府,更在于每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在这份文件中,我最为关注的是发展农村产业和提升农业品质的要求。

中国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道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哪一方面都有全面发展和全面提升,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而发展农村产业和提升农业品质,则是现代化道路中的重要一环。

发展农村产业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能够在农村之中创造就业、激发内在活力、为人民生活服务。

而提升农业品质,则是保证农产品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打造中华民族自信的农业国家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哪一方面,都离不开农村农民的奋斗和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

在阅读这份文件的过程中,我也深感思辨的重要性。

虽然国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要求和指示,但具体的落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思辨和实践,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也要强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虽不能亲自为农村做出太多实质性的贡献,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精准而简练的语言表述,将查阅过的内容传达给更多的人,从而让国人更加了解、关注我们农村的发展和现状,投身到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3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3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3篇)第一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主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果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短短的9655个字,涵盖了“完善国家食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延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八个方面,是以“三农”为重心的工作部署,更是今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据,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进步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涉农工作做得更全面、更细致。

通关一号文件全文,责任感、使命感贯穿其中;“服务于民,奉献于民”的执政思想显而易见;踏足于实际,把要求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增强政府支持与保障能力,实现资源可延续利用,为增进经济长期较快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第11年聚焦“三农”,粮食安全始终摆在首位,这是对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延续,更加突出了粮食安全、农业科研创新、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主题,强调了深化改革,细化了具体措施。

以具体的便民举措,助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体质上与机制上摒弃弊端,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全面推进,是在今后工作中必须谨记的关键。

第二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通过分局2022年1号文件的深入学习,结合自身岗位情况,总结出以下心得体会,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一、解放思想,敢于匹配快车道。

当前形势下,安全是政治、是大局、是稳定,分局“基础+综合”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要更加有危机感,分局未来发展需要匹配高质量的安全管理水平。

“基础+综合”发展要求下,综合业务占比会逐步加大,安全管理难度同比直线上升,专业领域将会涉及建筑、市政、水利等各个方面。

“一号文件”学习体会

“一号文件”学习体会

“一号文件”学习体会《一号文件》是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表的重要文件,它一般是每年年初发表,旨在总结上一年农业农村工作经验,明确下一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对农业农村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对《一号文件》的内容进行一些思考和体会,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这一重要文件。

首先,《一号文件》着重指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农业农村发展的稳定和健康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农业的依托和农民生活的根基。

《一号文件》明确了要坚持以农业农村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这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一号文件》对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例如,《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这对于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一号文件》还强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这对于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一号文件》还强调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土地入市和流转的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对于提高农业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外,《一号文件》还强调加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民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这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一号文件》还强调加强农业农村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扶志扶智、扶贫扶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来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4篇范文稿合集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4篇范文稿合集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4篇范文稿合集第一篇: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的主要内容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

今年“一号文件”五方面被分为32个小点,首当其冲仍是粮食安全。

另外,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污染治理也获得重点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等,一号文件也有大篇幅涉及。

而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更是近年来首次被写入一号文件。

农业现代化是此次一号文件的首要议题。

在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以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农业作为发展重心的农业企业有望受到更多政府支持和资金青睐。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土地改革提供了最核心的制度方面的支持。

此前,农业部在年终工作会议上部署2015年工作时首先提出的就是土地制度改革。

会议提出,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智谋规模经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第二篇: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全面分析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解决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课题,应对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挑战,作出了全面部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解决和应对好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课题与挑战,必须守住农业安全底线。

农业产业安全面临新挑战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农业效益。

但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国内粮棉油糖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对提高农业效益、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新挑战。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年伊始,中心一号文件下发全国,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打响了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令枪。

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瞄准的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掌控的要义是城乡兼顾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城乡要素同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同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是为改而改,是由题目倒逼的。

我国产业化、城镇化快速推动,农业现代化落在了后边,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构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呼唤更深进的体制突破。

保障国家食粮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束缚矛盾日趋尖锐,“中心要食粮、地方要财政、农民要收进”的不同利益调和难度增大,保护农业资源、保障农民利益需要更刚性的制度保障。

小范围的分散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解决谁来种地的题目更抓紧迫,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亟待农业经营体系创新。

农村人口大范围活动,“三留守”题目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心头牵挂”,完善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让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跟上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步伐成为当务之急。

总之,“三农”发展的很多困难,不靠改革破解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不靠改革适应不了;农民群众的期待期盼,不靠改革实现不了。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果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也要明确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所负有的责任,但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能办的要交给市场,社会能办的要交给社会,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农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条件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

当前农村改革要碰的都是“硬骨头”,要干的都是“辣手”的事,需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与学习中纪纪委会议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汇编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与学习中纪纪委会议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汇编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与学习中纪纪委会议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汇编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命脉,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样的定位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长期治水经验的提炼总结。

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之一。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为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就是,力争通过5年到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具体任务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4大体系:一是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四是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这些目标任务近期与长远统筹,硬件与软件兼顾,定性与定量结合,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要求,既鼓舞人心、令人振奋,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20xx年是水利事业迎来又一个春天的重要机遇期。

也是我们年轻人的一个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把所学更好的用于工程建设当中,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中纪纪委会议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根据区上级党委文件精神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的领悟了此次作风整顿建设的内涵,认真的剖析检查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在以后工作的开展中要全面的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整体解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整体解读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持续而高度的重视。

今年的一号文件,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延续了2014年改革元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并进一步加强,指明了新常态下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对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农村板块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2000字,共分5个部分32条,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表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更为加强。

当前,中国正处在四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缺了农村这一头。

四化建设,必须补齐农业这一短板。

这些因素决定“三农”仍是中央亟须和重点部署的工作,也正是缘于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12次将靶心锁定“三农”。

下面本文就为大家梳理下今年一号文件中都有哪些新亮点。

今年的一号文件一共涉及5大方面,分别是一强、二富、三美、四改革、五法治。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谈农业,“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第二部分谈农民,“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第三部分谈农村,“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第四部分谈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第五部分谈法治,“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自然可以理解后面两部分同样极为重要。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范文学习精神文件中央【中心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新年伊始,中心一号文件下发全国,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打响了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令枪。

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瞄准的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掌控的要义是城乡兼顾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城乡要素同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同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是为改而改,是由题目倒逼的。

我国产业化、城镇化快速推动,农业现代化落在了后边,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构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呼唤更深进的体制突破。

保障国家食粮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束缚矛盾日趋尖锐,中心要食粮、地方要财政、农民要收进的不同利益调和难度增大,保护农业资源、保障农民利益需要更刚性的制度保障。

小范围的分散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解决谁来种地的题目更抓紧迫,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亟待农业经营体系创新。

农村人口大范围活动,三留守题目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心头牵挂,完善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让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跟上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步伐成为当务之急。

总之,三农发展的很多困难,不靠改革破解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不靠改革适应不了;农民群众的期待期盼,不靠改革实现不了。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果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也要明确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所负有的责任,但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能办的要交给市场,社会能办的要交给社会,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农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条件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力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2月1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指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

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

意见全文约12000字,共分5个部分32条,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意见指出,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创新“三农”金融服务。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覆盖全部县域支行。

农业发展银行要在强化政策性功能定位的同时,加大对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审慎发展自营性业务。

鼓励开展“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

意见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要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健全交易制度。

在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方面,意见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

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

中央发布2015年一号文件关注“吃得放心”转变生产方式保障粮食安全【挑战】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具竞争力的价格,正对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旧有发展模式亮起“红灯”,不少农民感慨“地越种越硬、肥越施越多、成本越涨越高”。

【文件破题】文件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_1.doc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_1.doc

2019年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发号文件,省、市委也相继发出了一号文件,对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学习宣传贯彻文件精神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来抓,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一、认真学习号文件,深刻理解文件的精神实质县委、县政府把学习贯彻好号文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由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翻印多份下发到乡镇、县级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供学习宣传使用;一季度,县委中心学习组把学习号文件列入主要内容,同时还邀请市委分管农业的副书作宣讲辅导报告;元月日,县委、县政府召集县级多个部门和多个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学习座谈,县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县长结合“三农”工作实际作了学习号文件的具体要求。

在县委全委会上,县委书记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作了强调,为全县掀起学习宣传热潮,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号文件为使号文件的宣传取得预期的效果,结合春耕生产动员,县上举办宣讲骨干培训班,县培训到工委、乡镇,乡镇再培训到村。

另一方面,范文网[***]县级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号文件宣讲组,深入到所联系的乡镇,协助抓好学习宣讲活动。

各乡镇采取召开党员干部会、社员会、广播会、电视差转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把中央、省市文件的精神、惠农政策、抓“三农”工作的措施,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

据统计,全县共培训骨干人,办板报专栏余期,书写标语幅,印发宣传资料余万份,收听广播电视和直接参会余万人次,受教育面达。

三、积极贯彻落实号文件精神,全面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⒈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总体要求是: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

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粮食品质和种粮效益。

“一号文件”学习体会【可编辑版】

“一号文件”学习体会【可编辑版】

“一号文件”学习体会“一号文件”学习体会我读“一号文件”的一些体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1月1日出台以后,各方好评如潮,不少人指出“1980年代‘一号文件’回归了”。

是的,中央把今年第一个文件再次锁定在“三农”问题上,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总的来说,今年的“一号文件”全面、系统,最值得称的是将农民增收的问题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增收的措施比往年更积极、实在,如: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改革征地制度;对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作出硬性规定等等。

但是,笔者认为,今年的“一号文件”和1980年代的“一号文件”背景不同,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深入、扎实地贯彻、落实,以引发其普遍的积极效应。

今年的“一号文件”是一个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而1980年代的“一号文件”则是总结农民首创的农村改革实践的行动纲领。

现在的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城市化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战略,吸引投资和防止金融危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关键。

农民问题作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环境条件,出台“一号文件”不仅是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各种利益综合平衡的需要。

从1982年第一个“一号文件”,到1986年第五个“一号文件”,堪称一个连续的冲破体制、解放农民的过程,它们先后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体制中解放出来(离社不离土———分田单干),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离土不离乡———乡村非农经营),从乡村社会解放出来(离土又离乡———进城发展)。

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在解放农民生产力的同时,向农民开放发展空间和改善发展环境的过程。

农民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1990年代以来,农民负担加重,收入增长缓慢。

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是大举进入农村而又急剧膨胀的基层权力以及城乡二元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习2015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问题,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持续而高度的重视。

今年的一号文件,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延续2014年改革元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并进一步加强,指明了新常态下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对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农村板块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我国农村工作展现出向好的新局面。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有望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改革步伐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延续良好势头,为中国经济的稳中求进和升级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常态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出现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

当前,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农产品内外价差倒挂,水、土等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态不容乐观。

要适应新常态,亟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过去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

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问题倒逼改革,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要切实补好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推动其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良性协同发展。

要激发和鼓励农民在产业融合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首创精神,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要注重“物的新农村”,更要注重“人的新农村”,着力培育社会有保障、文化有传承、生态有保护的新时代乡土文明。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是否真正实现小康社会,不能仅仅看经济发展指标,更要看老乡的感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多地要从农民感受入手,从农村细节着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

要是到2020年还有几个连片贫困区依然如旧,就谈不上全面小康。

目前,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只有六年的时间,我们必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苦干实干、只争朝夕,做到思想不放松、
政策不减弱、改革不停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2015年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回望2014,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斐然,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展望2015,如何在连年丰产增收后不断巩固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是必须主动应对、着力破解的难题。

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这就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只要粮食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去了,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首先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

还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终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禀赋是“定位器”。

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

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保什么、放什么,保多少、放多少,进行系统谋划,做到心中有数。

要加快发展草牧业,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

要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

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如何破解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
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过去,我们为了“吃饱饭”,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欠下了生态账、环境账,以后不仅要杜绝再欠新账,还要逐步还上旧账。

该退耕的要退耕,该生态修复的要修复,该治理的要抓紧治理。

需要明确的是,优化农业结构也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好,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核心是看老乡的“钱袋子”。

能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是对“三农”工作的重大考验。

促进农民增收,要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不管财政多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拓展农村外部增收渠道。

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