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宏微观问题
企业如何国际化发展
黎忠坚 LS09005000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0 年企业如何国际化发展企业国际化发展,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
从宏观上来看,企业如何国际化发展的因素是指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以及培育人才来融入国际化的过程。
从微观上来看,企业国际化是指国外市场目标的选择、进入市场的方式选择、竞争方式选择等具体市场操作。
一、企业对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已经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
现在对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一些行业的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价格疲弱导致市场机会越来越少,而企业积累的资本、技术、和产品需要更新、更大的市场容量。
在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大为减少,大大改善了企业的国际经营环境,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1、战略不清晰。
许多公司向海外扩张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战略重点,一些投资决策带有浓厚的机会主义色彩,有的企业由于投资决策失误,不仅没有获得预想的收益,反而付出了巨大代价。
从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来看,很多企业创品牌的目的是为了荣誉、名声,而不是可持续发展,这肯定创造不出国际品牌。
品牌管理是个复杂的、科学的过程,需要用严谨的手段和务实的精神来塑造品牌。
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有明确的发展战略。
如海尔走的是分销战略,它在美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为其作分销,通过分销方式打进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了一杯羹。
现在很多企业的战略虽然做得不少,但真正达到国际水平,能够按照现代战略理论、结合国内国情,把成为跨国公司、超越竞争对手作为目标的企业发展战略,还不多见。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对策
功口 我 国 企业 国 际化 进 程 , 速 笔者 认 为 当前 从 方面开 展工 作 :
一
约 束机 制 ,允许 企业 按 照 国际 惯 例在 海 外 集 资 , 金 融 部门要 提 供必要 的担 保 。加快改 革 境外投 资外 汇 管理 体 制 、 一步 完善 结 汇 、 汇 制 , 外 汇 使 用 、 进 售 在
维普资讯
海 外企业 必 须 向政 府 部 门公开 和 披 露 法定 信 息 , 便
争 力 。积 极 发 展本 企 业 具 有 比 较 优 势 的 产 业 和 产 品, 是我 国企业 国 际化 经 营的 重 要 策略 。所谓 比 较 优势 , 是相 对 于 企业 自身情 况 利 益最 大 或不 利 较 就 小的企 业经 营重 点 。要 昼避 免在 进入 国际 市场初 期 实 力 尚不雄厚 的情 况下 , 目扩大 多元 化 。同时 , 盲 应
注意扬 长 避短 ,避开 与中 国公 司直接 展 开 竞争 , 而
于政府 对 对外投 资宏观 情 况进行 监管 。 第五 , 成统 一 、 放 、 争 、 序 的大 市 场 , 形 开 竞 有 强 化企业 开展 跨 国经营 的动 力机 制 。
二 、 换 企 业 经 营 机 制 。 定 实 现 企 业 国 际化 转 奠
资金调 出 等方面经 予 企业一 定 的灵活 性 。对 从事 跨
国经营 的企业 , 税收 上应 给予适 当优惠 。 在 第三 ,要 尽 快制 定 和 完善 有 关 涉外 投 资 法规 。 改 革开 放 以 来 , 国对 外投 资 的 实 践一 直 走在 立 法 我 的前面 。我 国 目前 的涉外经 贸 法还不 健全 ,对外 投 “
・
次, 要进 一 步完 善 外 贸 、 金融 、 税收 体 制 。进 大 企 业 的 外 贸 经营 权 ,改 革 企业 的投 资 方 当加 大 财 税 支 持 力度 , 一 步 完 善 促进 对 外 进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动因及政策启示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动因及政策启示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研发国际化的趋势和驱动因素再次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本文结合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微观主体角度探讨了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讨论了企业研发投资国际化对东道国和母国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从经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背景,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研发国际化驱动因素创新体系公共政策引言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仍然存在,多数国家和地区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对于本土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孕育突破期,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一些新的战略性新产业成为扭转发展困局和迈向新的增长的重要支撑。
世界产业体系和劳动分工体系将迎来新的巨大变化。
企业研发国际化是这两大历史进程交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从事研发创新的最重要的微观单元,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的研究与创新。
全球研发投资的动向,从根本上说由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投资行为决定。
研究与创新发生在哪里,哪里就会充满增长的活力。
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孕育突破的新形势,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和驱动力是什么,其背后蕴涵着怎样的政策需求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结合Pietro et al.(2011)的最新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构如下:首先从微观主体角度探讨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其次分析背后的驱动因素,然后讨论企业研发投资国际化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和思考。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一)企业研发投资与资源全球化配置研发国际化指一个公司的研发业务在不同国家分布,与研发有关的知识、技术、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资本(投资和贸易)等资源在国家间流动,其实质是以知识和技能的跨越边境的转移和利用。
因此,研发国际化是国际经济格局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演化。
一般来说,跨国企业以供应、生产和配送为价值链不断地开展着生产活动的全球性布局。
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5篇]
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从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金融营销宏观环境是指影响金融企业营销战略制定、实施的各种社会力量。
由此可见,方法分析宏观环境对于金融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而银行业作为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重要产业,受到政府当局极高的重视和相当严格的监管,它与其他所有行业之间关联密切的特殊性更使得宏观环境对于银行业经营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一般行业。
下面,我们采用PEST 模型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深入展开对我国银行业的宏观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在政治法律环境方面,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首要目标,政府谨慎对待金融开放步骤,从而导致了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模式单一的格局。
2.经济因素:最近两年以来,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净息差持续扩大、中间业务发展迅速、资产质量稳步提高”的四大特征受益于良好的经济环境。
3.社会——人文:因素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业所主导的。
虽然近年来资本市场而直接融资制度不断完善,但银行业霸主地位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被撼动。
4.技术因素: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银行业经营服务水平的提高。
微观环境分析金融营销微观环境是由影响金融企业并与营销活动有关联的外部因素构成。
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金融企业、生产商和供应商、营销中介机构、竞争者以及公众等这六个基本竞争作用力,它们综合起来决定着产业中的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
对银行来说,他的目标顾客主要是企业和消费者(个人和家庭)。
它们不仅是资金的供应者,而且也是资金的需求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大银行的竞争日益增加,银行卡市场的争夺火爆,针对各个类型的的消费者各大银行都推出了适合他们的银行卡,针对学生我们也推出了YOUNG卡。
开发策略银行卡的开发是顾客和竞争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和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地向海外拓展业务,实现国际化发展。
然而,国际化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商机和机会,也有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风险、文化差异、资金风险和政策风险四个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一、市场风险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市场风险。
尤其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中,国际品牌和本土企业已占据了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此外,一些国家存在保护主义倾向,会对外来品牌实行限制。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寻找有利的市场和先进的发展模式,同时了解具体市场的规则、法规和文化,为自己的产品和战略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
二、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
这些文化因素可能影响产品的接受度、市场的开拓难度和企业的管理效率。
比如,一些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而中国企业更注重家庭和团体。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和法律制度也存在差异。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商业环境,制定合适的营销和管理策略,并进行适当的企业文化融合。
三、资金风险资金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
跨国企业的成本极高,需要巨额资金来支持生产、研发、市场推广、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需求,而且在海外市场规模扩大之前,往往需要数年的投入和耐心等待。
此外,汇率波动和投资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资金风险。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注重资金管理,制定明确的投资战略和风险控制措施,与多方面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四、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海外经营过程中,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
比如,某些国家可能会出台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外资进入;或者政治不稳定可能导致经济恶化和市场调整等。
因此,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市场的政治和安全环境,积极与当地政府建立联系,制定应急处理方案,降低政策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宏中微观三个层面的政策传导与执行
宏中微观三个层面的政策传导与执行之前在风闻发了一篇关于正确解读马恩牌的文章,可以说评论区非常热闹。
秉持着有破就有立的原则,我今天就结合自己的一些枯燥的遐思谈谈如何应对马恩牌。
为了让这次的观点阐述不至于陷入二元对立的片面中,我决定从宏、中、微三个角度综合来推绎,这也算是我作为身体力行对抗二元对立魔咒的一个小小尝试。
而本文仅自己的一家枯燥之言,里面自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望各位看官理性讨论。
马恩牌针对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
其本质是权力的分化,在古代,这种权力是土地的权力,在当代,这种权力是掌控资本的权力。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说财富就是权势,这其实是非常恰当的。
只不过古代的权力表象更为直观,而当代的权力与资本结合之后往往就有那么一丝闷声发大财的味道了。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这个局在当代是独一无二的:资本主导下的经济进化局。
那么如何让资本演化不至于最终剥夺大多数人的财富,形成终产者那样的悲惨局面呢?这与我们如何实地操作来对抗西方打出的马恩牌其实是一件事情。
就这个问题而言,以资本的流动为路径,我将其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就像蓄水池,对应着流入经济体系中的资本量。
中观则对应着分配的方式,决定了资本向什么地方流入。
微观层面对应的是执行效率,也就是宏观和中观层面制定的规则在微观层面能执行的有多精准。
这是我这个游戏最基本的思维结构,其中对应的规则不具有任何普适性,也不属于任何学术思维范式,只是一个预设的结构,用来理清自己的思维。
目的是避免单看任何一个结构层而导致的二元对立、双重标准甚至自相矛盾的现象。
宏观:产业升级、人民币升值/国际化1. 产业升级,人民币区域地位提升是优化国内分配的底层逻辑宏观演化决定了运营资本的总量。
我说过,西方在微观层面实行的高福利,本质上是凭借其宏观层面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基于其全球殖民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
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附加值越高,货币的主导地位就越明显,它能从世界各地收获的资本总量就越大,中国资本再分配的空间就越大。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与战略选择
跨国经营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和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研究探讨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一般而言,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事国际化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一)外部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
加入WTO 后,形势将更加严峻。
这表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会拒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而我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比如,我国的汽车工业仅整车厂就有100多家,但全年的总产量之和只相当于外国一家中型企业的产量。
全国企业500强的销售额之总和只相当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企业的年销售额。
当今的世界经济中,一批跨国大企业正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8年公布的数据,1997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 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
这些企业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 —70%,产品研究与开发的80%—90%,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90%。
其中,由世界权威性财经杂志美国《财富》每年评出的全球500强,虽然在数量上只占跨国公司总数的1 %左右,但其销售额却占全部跨国公司总销售额的90%。
并且从行业集中度和其生产经营与其他跨国企业的相关性等经济指标看,全球500强都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二)内部原因通过国外研究论证,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原因是: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比较成本和交易费用等因素促进了跨国经营的出现或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产生。
根据海墨和金达莱伯杰(Hymert and Kindleberger)的观点,跨国公司拥有某些垄断优势,诸如:(1)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2)对某些原材料来源的垄断;(3)经济规模优势;(4)对销售渠道的控制;(5)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等,促成了跨国经营或外国直接投资。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和竞争。
国际化经营成为中小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步伐。
本文将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缺乏国际化意识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意识,认为国内市场已经足够大,国际市场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这种狭隘的观念导致中小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缺乏战略规划和投入,无法抓住国际市场机遇。
2. 产品质量与标准不达标许多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标准不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
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3. 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缺乏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产品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很容易被侵权和模仿,严重影响企业的国际形象和市场地位。
4. 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信用不足,往往无法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和信贷,限制了它们的国际化发展步伐。
5. 法律法规和贸易壁垒国际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贸易壁垒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障碍。
中小企业往往因为对国际市场法律法规不了解,疏于备案和申报,导致相关贸易壁垒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二、建议提出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认识和重视,树立国际化经营的意识。
可以通过培训和引进外国专家进行指导,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和眼界,抓住国际市场机遇。
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和标准的管控,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可以通过相关认证和资质的获得,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和标准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中小企业应当树立品牌意识,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申请专利和商标,避免知识产权被侵犯和侵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企业宏微观环境分析
企业宏微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通常用PEST模型来分析,包括政治法律环境:世界和国家局势的变化、法律的变化、行业政策等;经济环境: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文化环境:人口数量、民族特征、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的变化等;技术环境:政府研发投入、新技术的发明、技术传播速度等。
通过PEST模型对共享单车行业宏观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从政治法律环境方面分析:政府强调改善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并不断规范出行规则,在环境方面,政府大力倡导人们低碳生活,创建绿色家园。
一些地方政府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从而在车辆投放规模、车辆质量以及停车点的划分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促进共享单车的快速扩张。
此外资本合作也是政府不断鼓励的发展模式,也为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提供了契机。
从经济环境方面分析: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呈温和上升趋势。
人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给共享单车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易平台。
与此同时,且其他交通工具价格在不断提升,如地铁、出租车等,这增大了出行者对便宜便利的共享单车的需求,有利于其蓬勃发展。
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分析:人们对移动支付方式的偏爱是推动共享单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公民的信用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但共享单车如今仍面临一些不好的环境,如空气污染严重、城市交通拥堵等出行问题亟待解决。
且共享单车如今的乱停乱放已俨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该行业需在该方面加强应对措施。
从科学技术环境分析:随着智能手机与4G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便利的结算方式也为共享单车发展之路提供动力。
物联网技术近两年覆盖率大幅上升,使得人、车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智能解锁、GPS定位找车、大数据分析等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焊接技术的提升,使自行车性能更稳定,现在多数共享单车也已成为助力车,电动单车大范围普及,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管理挑战及应对研究报告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管理挑战及应对研究报告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经营机遇与挑战。
本报告将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管理挑战,并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国际化经营的背景和意义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通过国际化经营,中国企业可以突破国内市场的局限,拓展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国际化经营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管理挑战概述1.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引发沟通障碍和团队冲突,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
2. 法律法规:各国法律法规的差异可能给企业的合规经营带来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3. 人力资源:国际化经营需要大量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当地市场和法律法规的高素质人才。
4. 品牌建设: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5. 供应链管理:国际市场上的供应链比国内更为复杂,管理难度更大,如何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是一大挑战。
四、应对策略与措施1. 跨文化培训:加强员工的跨文化培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法律咨询: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确保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遵守各国法律法规,降低法律风险。
3. 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引进具备国际视野和经验的高端人才,同时加强内部人才培养,打造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管理团队。
4. 品牌战略:制定明确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5. 供应链优化:对供应链进行全面优化,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确保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五、案例分析此处将选取若干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典型管理挑战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解读来进一步阐述管理挑战的具体表现、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协调发展
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必须要有良好的经营环境。
而企业的经营环境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两个方面。
微观环境是指企业周围社会资源、社会关系、利益关系、供应商等相关方面,是企业周围所有与其直接联系的要素。
宏观环境则是指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
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如果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协调发展,将会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协调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发展潜力。
1.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重要性微观环境是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环境能够给企业带来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等可能的经济反馈。
微观环境也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地位、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
如果企业能够建立良好的微观环境,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销售能力。
宏观环境则是指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
宏观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宏观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必须调整自身运营策略以适应新的环境。
比如,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企业需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整,适当压缩成本,把握商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需要时刻密切关注宏观环境,掌握大环境趋势、新兴产业和政策动向等信息,及时进行规划和调整。
2.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企业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微观和宏观环境的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协调微观和宏观环境的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创新经营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来适应变化,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比如,可以采取网络营销或电子商务的方式来拓展销售渠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合理选择供应商供应商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支持者,合理选择供应商关系着企业的产品质量、成本、供货速度等方面。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挑战和举措
1引言现阶段,为寻求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润,我国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始逐步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
但是,就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基本现状来看,其在实际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因此,还需要企业研究相关举措,应对困难。
2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意义2.1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配置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及反资源垄断环境中,任何国家或地区均不同程度地依靠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给,这种资源的国际间流动或无障碍贸易的现象或过程,即为资源的全球化配置。
实施国际化经营可利用国际资源、更好地实现全球化配置资源。
我国物产丰富、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日益凸显出国内资源的短缺,开展国际化经营,寻找更优质和低廉的资源,如原材料、劳动力和技术等,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在该经营过程中,还可以将企业的优质资源推向国际市场,通过在当地设立机构等模式,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2.2有利于我国企业开拓市场国际化经营,将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和销售对象从国内扩大到国外,通过对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将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和销售要素进行协调,为既有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客户群体,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加大了产品和服务出口力度。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国际联系日益紧密的大环境下得以发展的必然趋势。
3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挑战3.1国际经济动荡带来的困难在新经济形态下,国际市场的变动十分频繁,其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有利有弊。
一方面,国际市场的经济动态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企业技术进步和向外扩展提供了相应的契机,可以帮助企业累积经验、实现更好的向外扩展。
但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动荡也极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经济风险,如果缺乏相应的预判和举措,企业将在国际经济动荡中备受影响。
2018年,世界发生了一系列“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虽然没有发生热战,但全球秩序风云骤起,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贸易摩擦,运行70余年的战后世界经济秩序面临着巨大挑战,单边主义、孤立主义沉渣泛起,保护主义、强权主义甚嚣尘上,全球经济秩序与结构都处于混乱动荡之中,增加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难度。
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与全球化策略
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与全球化策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如何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国际化与全球化策略,成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就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与全球化策略进行探讨。
一、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概念辨析国际化一般指的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业务,主要涉及产品、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跨国经营活动。
而全球化更强调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资源整合、市场开拓、生产布局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国际化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全球化则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动因1.拓展市场空间。
国际化是民营企业开拓新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获取资源与技术。
通过国际化,民营企业能够获取境外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规避经营风险。
国际化可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企业受单一市场变化影响的可能性。
三、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策略1.选择适合的国际化模式。
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贸易、跨国投资、跨国并购等方式实现国际化。
2.科学评估国际市场。
在选择国际市场时,民营企业应充分评估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
3.建立全球化人才队伍。
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人才,是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保障。
四、民营企业全球化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政策环境不确定性。
民营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可能面临不同国家政策法规的桎梏,因此要及时调整策略,降低政策风险。
2.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民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品牌形象,推广市场,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
3.文化差异与管理挑战。
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要注重人才的跨文化培训和管理模式的适应。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国际化和全球化策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特点与动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展现状特点与动因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展现状特点与动因摘要: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开展,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不仅在缓解就业压力、技术创新方面、带动国内经济蓬勃开展方面等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信息产业的崛起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开展,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
本文就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展现状、特点与动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国际化的开展现状;特点;动因;国际化经营;中国中小企业一、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展现状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开展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方针后,我国企业开始尝试进入国际市场。
随着中国参加WTO,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逐渐被政府有关部门提上了议事日程。
到2001 年“走出去〞战略被正式写入国家“十五〞方案纲要,再到2021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以及2021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竞争力的显著增强,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开展水平日益提升,整体实力逐步增强,同时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1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注册数量超过4200万多家,占全国企业总数九成以上,它们创造中国近60%的经济总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效劳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
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概况中小企业的出口额已占到全部商品出口额的68%,出口总额增长49%。
通过上面近几年中小企业数量,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缓解了大量就业问题。
二、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特点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起步较一些兴旺国家的中小企业较晚。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进程,涵盖了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合规运营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详细分析:一、市场拓展1.多元化布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正变得前所未有的多元与丰富。
从市场角度看,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正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寻找新增长曲线的关键所在。
这些地区人口总数近30亿,占全球近一半,且人口结构更为年轻化,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重点市场深耕:东南亚: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关键阵地,特别是在疫情后,中国公司纷纷在东南亚建立本地化团队,以更深入地了解市场并满足当地需求。
拉美:成为2024年的另一个出海热点,特别是在跨境电商、文娱和汽车领域,中国企业正积极开拓这一高潜力市场。
中东和非洲:中东因其高人均GDP和巨大的利润潜力而受到关注,而非洲则被誉为“最后一片蓝海”,其年轻的人口结构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预示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3.跨境并购:通过跨境并购,中国企业能够快速获取目标市场的资源、技术、品牌和客户基础。
例如,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RadioFrequencySystems(RFS)的德国及苏州子公司,赣锋锂业收购LeoLithiumLimited所持MaliLithiumB.V.剩余40%股权等,这些并购案例都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推进。
二、技术创新1.AI技术:AI技术在出海领域的应用正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从语言沟通到产品设计再到技术赋能,AI技术的引入将显著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科技浪潮,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2.数字化转型:中国企业正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效率、改善客户体验。
例如,腾讯云、华为云等云计算巨头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为当地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云服务。
三、品牌建设1.本土化策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注重本土化策略的实施,通过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和消费者需求,推出符合当地市场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一、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概述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经越来越成熟,公司需要更多的商业机会来实现增长,因此企业国际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据统计,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全球77个国家投资超过5000家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1.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了解和适应这些文化差异,否则会在谈判、营销和员工管理等方面遭遇困难。
2.立足本土进入国际市场,企业需要考虑本土的竞争环境,认识消费者需求以及了解现地法律、文化和经济环境,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3.资源配置国际化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因此企业需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资源分配,做到合理用人、用钱和用物,节约资源,才能保证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1.规避风险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因此,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初期需要规避风险,可以采用逐步发展的策略,先在一些相对稳定的国家市场进行试点,取得一些实践经验,逐渐扩大市场规模和影响力。
2.品牌推广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砝码,企业需要在品牌形象塑造、宣传推广等方面下功夫。
可以通过大力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增强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
3.技术创新技术是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重要武器,技术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先进性。
企业需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和趋势,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做到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4.本土化战略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本土化战略,了解不同国家市场情况和文化背景,进一步了解消费者需求,打造面向本土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在企业团队和员工管理方面,也需要更加注重本土化,提高本地员工和企业合作伙伴的参与度和了解度,实现本土化管理和发展。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人才、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
一、市场问题1. 产品适应性不足中国中小企业往往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产品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与对国外市场的了解不足有关。
2. 品牌影响力不足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知名度和信誉度,对国外市场了解不足,因此在产品推广和销售上遇到一定的困难。
3. 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不足,中国中小企业容易受制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需求,导致经营不畅。
二、人才问题1. 国际化人才匮乏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缺乏具有国际背景和国际市场经验的人才,无法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和变化。
2. 语言和文化障碍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着语言和文化障碍,缺乏与国外合作伙伴有效沟通的能力,阻碍了合作的深入发展。
三、资金问题1. 资金链不足2. 风险管理不足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机制,无法有效控制风险,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问题。
四、管理问题1. 管理体系不健全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2. 缺乏国际化战略意识以上就是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市场、人才、资金和管理等方面来看,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小企业重视并加以解决。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中国中小企业需要从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国际化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竞争力和应对能力。
政府和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共同推动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绩。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从单纯的出口贸易向境外投资、并购和合作拓展。
这种趋势对于中国企业的经济发展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意义。
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出口贸易,这个阶段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了。
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以成本优势为基础,迅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第二阶段是境外投资,这一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首先进行的是资源类投资,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而后增加了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第三阶段是走向对外合作和并购,即通过合作、收购或合资等方式获得对外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从而迅速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向更高水平拓展。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中国企业已经获得了更多自主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资源,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和参与能力显著提升。
从目前国际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态度来看,已经越来越趋于认可和支持,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
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在过去的经济增长中主要依赖世界工厂的定位和品牌的代工生产。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促使中国企业不断改善自身的生产制造、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由传统制造业向创新型经济、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2. 带动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品牌建设。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获得了更多的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使其在国内的创新能力和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要 形 式
非股权市场进 人方式 ,而在股权市场进入
方式 中 ,近 年来受到关注更 多的是跨 国并 购。本文拟对 中国企业在 出 口和跨国并购 两条道路上遇到的障碍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 对于 启动 法律 程 序 等 事后 补 救 措 施 ,根据企业 国际营销战略 建立品牌海外
来传递差异化 的定 位。即使是主要满足全 球消费者共性需 求的技 术密集型产品 ,也 应注 意标准化 与 差异 化策 略的结合 运用 ,
上培 育 的 主 品 牌 , 才 能 从 真 正 意 义 上 解 决 中国 企 业 国 际化 所 面 临 的 障 碍 。 关键诃 : 国 际化 障 碍 并 购 知 识
舔 。
家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使 用优 先原则依 据
商标的原始凭证认定权利人 ;注册优先原 则依据 商标 的注册纪录确定权利人 。 在 品牌 维护的问题上 ,要 综合考虑商
在经企挑化 球景必 择业种然 为化下入 济的战选 。业,方 中面市成 跨临场 全背和 国的国 企各进 国的际
式可以分 为非股权市场进入方式 和股权市
或某些企业 中经营不善 的业 务部 门实施并
购 ,相对于顺应产业梯度转移趋 势面向发 展 层次更低的发展 中国家和地 区的投 资来 说 ,属于逆向投资 ,无法借助经典 的跨 国
企业 品牌 的市场定位如何?这些 问题是 企
业进行 国际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时面 临
的核 心 进 入 方 式 的 障碍 及 对 策 分 析
出口企 业对国外市场上 的营销组合要
素难 以施加 有效的影响和控制 ,难 以深入 获得有 关的市场 知识 和信息。对于 中国企 业 的国际化 来说 ,出 1方式遭遇的问题还 : 3 具体体现在 品牌保护 、反倾销等方面 。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展望与建议
05
改革开放
坚持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创新力。
优化经济结构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坚持改革开放,优化经济结构
投资驱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但近年来也在逐渐向消费转变。
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技术进步
02
我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这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
03
我国改革开放政策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活力,尤其是在服务业和对外贸易领域。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与难题
我国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产能过剩
环境污染
劳动力成本上升
地区差距
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治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需要采取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应对。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采取更加均衡的发展战略解决地区差距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微观分析
03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控制着国家重要的资源和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历程,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外资企业发展状况
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和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大学商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专题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宏微观问题——以我国中小企业为例【摘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应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小企业的发展持续低速,已经严重影响我国2050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中小企业发展涉及的面广、制约的因素多,本文将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小企业应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状况,适应国际环境,不断提高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道路。
【关键字】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全球化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应该重视自身发展而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宏观经济形势是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投资的基础性条件。
(一)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也在加强当今世界经济,按照区域划分已经形成比较典型的经济圈: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地区经济圈。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明显有利于经济圈内企业,不利于区域外企业。
这样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化经营就具有战略意义,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既重视亚太经济圈内,也应该重视亚太经济圈外。
虽然出现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发展趋势,但是发达国家仍然是最大的资本供给者和需求者,中东欧、亚洲、中美洲和非洲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热点。
这些地区多属于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发展迅速,拥有广阔的市场资源,所以大量的外资涌入这些地区。
同时,这些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为进一步降低劳动成本并开拓新兴市场,先后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纷纷到泰国、越南、巴西、印度尼西亚、匈牙利、俄罗斯、南非等社会经济环境较为稳定、市场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二)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出现转移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亚太地区经济近几年持续高速增长,今后世界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将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亚太地区。
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其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将会吸引大批投资者。
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其动机可分为三种类型: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生产要素导向型。
从理论上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是扩大市场的一种预防性对策,可以针对出口市场可能出现的新的贸易保护政策,提前打入该市场,还介意绕过外国贸易保护,从而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充分持有现在的市场份额。
以往,扩过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多采用的是市场导向型,即对外投资更加注重市场份额和容量占有。
但是现在有一种比较明显的重要趋势,即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更加注重三者的融合,所以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趋势。
(三)企业国际化经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投资、跨国投资已经成为带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国际化投资发展的大潮中,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伴随着和对外投资的主题日趋多元化、多样化,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加快。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大批中小企业也纷纷加入大跨国投资的行业当中去,成为中小型的跨国公司。
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也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特别是一些国家对外资给予的一些优惠政策使得中小企业抓住了历史机遇,形成了国际投资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微观经济形势国内市场的日益饱和让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逐步缩小,为求生存与发展,将投资转向海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首选的自救方式。
以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为基础,分析其国际化发展存在的微观风险,及时规避,是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投资的重要的保障。
(一)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据CCG和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的调查,以及综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调查数据,有近30%的企业对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融资支持服务非常不满意,68.4%的受访企业希望政府提供融资支持。
调查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融资出现了分化,大型国企及大型私营企业由于多为上市企业,资本市场是其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
同时,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以及并购贷款等专项贷款也主要在向大型国企倾斜。
而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方面,融资普遍困难。
(二)部分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不清晰,谋划不足对于中国中小企业来说,在决定是否要以及什么时候把步子迈向海外前,首先要解决自身的战略布局问题:未来若干年,企业所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有哪些主要发展趋势?这些趋势性变化有哪些是需要通过国际化手段来解决和追赶的?未来的机会与挑战有哪些?全球市场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有的中小企业认识不明确、战略不清晰,造成国际化盲动,一些项目匆忙决策,有的竞购项目不惜抬高成本,导致收购后财务压力巨大,企业经营困难。
(三)技术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国际竞争力经过改革开放后多年的技术积累,一些中小型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顶尖水平,甚至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对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以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全国研究经费的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
产品技术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技术容易被模仿是中小企业普遍的缺点。
同时,我国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属于防守型,目的多是转移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因此企业在对外投资时,缺乏品牌意识,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低价取胜的经营模式也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地区的反倾销行为,使得许多产品的海外市场丧失殆尽。
(四)缺少具有国家化经营能力的人才,企业管理水平低、缺乏战略眼光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竞争的本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完成海外投资的当地化,大部分的投资是简单的将国内员工转移到海外。
中小企业人员国际化素质普遍不高,尤其是在国际营销、国际标准规范、国际投资等一些对外投资的关键条件方面,企业缺乏优秀人才。
这恰恰与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须有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规律及国际贸易法则的管理经验丰富、善于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相违背。
中小企业依靠管理人员的市场经验和直觉把握市场,因而容易作出不科学的决策,难以形成自己的国际化营销模式和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更难以与其它国际经济实体进行竞争。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控制对策国际化不只是中小企业单方面的事情,还需要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帮助。
因此,要想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稳定健康的国际化,应该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入手,解决问题。
(一)构筑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支撑环境,加快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工作,为中小企业的对外发展奠定法律基础中小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必须加快有关中小企业的立法工作,必须尽快制订和完善诸如《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法》等法律以及相关配套管理条例,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对外投资行为,进一步简化对外投资项目审批和出国出境人员手续。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同时应对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减免税收,实行差别税率。
在政府支持方面,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极为重要。
在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可以借鉴台湾省完善的中小企业辅导体系的经验,这个体系包括财务融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资讯管理、工业安全、污染防治、市场营销、互助合作和品质提升等方面的服务。
为此,建议成立中小企业家协会或者联合会,提供政策、法律、技术和金融方面的咨询服务,并在需要时提供必要救助。
(二)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形成并保持核心竞争力。
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三)把重心侧重于专业化发展道路虽然中小企业在规模与实力上不能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但仍可通过生产精、尖、特、优产品,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方向发展,走专业化经营道路。
根据市场营销分析的市场细分原理,由于存在着异质市场,消费者用户在需求、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上存在着差异性,中小企业就可以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特殊性出发,避开大企业关注的市场,将资源集中于有限的细分市场上,进行专业化经营,寻找内部规模经济,中小企业应该在国际化经营初期以扩大产品出口带动对外投资发展。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应该积极转移目标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我国中小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北美、日本、欧共体等发达国家市场,过分依赖于这几个市场的经营形式,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并且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发达国家产品相比普遍缺乏竞争力,也受发达国家的市场排挤,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不要仅仅依赖于发达国家市场,还要开拓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国家市场,相对来说,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也比较适合这些不发达或欠发达国家的市场要求,这也为中小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提供了生存发展空间。
(四)培养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大批跨国经营人才,需要掌握了新的经济理论知识、具备领导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的优秀人才。
从长期来看,中小企业可全面推行岗位培训,聘请国际企业管理、财会等专家学者到企业中开设培训班,培养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
另外,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对东道国本土人才的利用,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方面的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是由于东道国本土人才更加熟悉本土市场,能更快地对当地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为了能让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哈杉在社会上大量招聘高级专业性人才,并重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哈杉建立了灵活的用人机制,切实将企业利益、兴衰与每一个员工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王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2]张增日.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思路[J].北方经济,2003(3)[3]张婷. 对于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微观风险分析—以“温州哈杉”为例[J].现代商业报2011(15) [4] 王忠文 . 试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J] . 亚太经济, 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