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第十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名师资料
九年级物理16章知识点
知识点1:电压1、电源和电压的作用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1)电压的符号是,单位为(伏,V)。
比伏特大的有千伏(kV),比伏特小的有毫伏(mV),1kV=103V,1V=103mV,1kV=106mV(2)用“水路”和“电路”来进行类比分析水路电路组成抽水机:保持一定水压水管:传输水流水轮机:利用水能的设备阀门:控制水流的通断电源:保持一定电导线:传输电灯泡:利用电能的设备----开关:控制电流的注意: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某段电路中有电流,该电路的两端就一定有电压;但电路的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却不一定有电流。
要在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是路。
(3)需要我们记住的几种常见的电压值知识点2:电压的测量1、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V ,其内阻很,接入电路上相当于路。
电压表的示数:量程使用接线柱*表盘上刻度位置大格代表值小格代表值0~3V “-”和“3”下一行1V V0~15V “-”和“15”上一行5V V在0~15V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3V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倍。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是“+”、“3”和“15”。
这时“3”和“15”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入,再从“3”和“15”流出。
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原因首先要调零,明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若不调零会造成测量不准确,如无法调到零位置,读数要记入这个差值;明确和的目的是便于快速并准确的读数电压表应该跟被测用电器联若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就可以近似看成在电压表处形成路,电路中的电流几乎为。
此时,电压表将不能测出被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标有“+”号的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标有“-”号的接线柱靠近电源负极电压表的“0”刻度线通常在表盘的左端,如果“+”“-”接线柱接反了,会使电压表指针向偏转,造成指针碰弯等损坏电压表的事故。
我们在检查接线柱的接法是否正确时,可根据电流的流向分析。
九年级物理15章总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15章总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的重要工具。
九年级物理课程涵盖了多个章节,其中第15章是一个重要的章节,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第15章的总知识点进行概述。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第15章的主要内容:1.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和用电器是一个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 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器之间是相同的,而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器之间是相同的。
2. 阻抗和电阻- 阻抗的概念:阻抗是电路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路对直流电的阻碍作用。
- 电阻的计算: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电阻公式进行计算。
3. 电源和电压- 电源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荷运动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 电压的定义:电压是电源的正负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 电压的单位: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4. 电能和功率- 电能的概念:电能是电流通过电器时产生的能量。
- 电能的计算:电能可以通过电能公式和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 功率的定义: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能量。
5. 简单电路的分析- 网孔法和节点电流法:可以用来分析复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公式来求出总电阻、总电流和总电压。
6.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电路。
- 交流电路: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路。
- 交流电的频率和周期:交流电的频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交流电的变化次数,周期指的是交流电完成一次正弦波形变化所需的时间。
7.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变化时,沿闭合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 涡流和楞次定律:涡流的方向总是使得磁场变化的原因减弱。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第15章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流和电路、阻抗和电阻、电源和电压、电能和功率等物理现象和概念。
物理九年级第15章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第15章知识点第一节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速度的原因。
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力可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1. 接触力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和支持力等。
其中,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的相互作用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弹力是物体变形后恢复原状时的相互作用力;支持力是支撑物体的力,方向与物体受力的方向相反。
2. 非接触力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和核力等。
其中,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吸引的力,可通过质量和重力加速度计算;电磁力包括静电力和磁力,是由电荷和磁场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力;核力是原子核内部的相互作用力,维持着原子核的稳定结构。
第二节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阐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状态与外力作用下的状态之间的关系。
1.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为:“任何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换言之,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具有惯性,保持其原来的状态。
2. 惯性的概念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它与物体的质量相关。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越大,即越不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
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与力、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物体所受力与其产生的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1.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为:“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 F=ma,其中 F 表示合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 动力学公式的应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质量或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合理选择已知量和未知量,可以灵活运用动力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
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与作用-反作用原理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描述了力的作用产生的反作用力与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规律。
九年级物理15-16章复习导读8
九年级物理15—16章综合复习导读一、几个概念(一)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意:自由电子等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与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
2.二极管(LED )具有单向导电性,可以判断电路的电流方向(二)电压1.电压是使导体中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的原因。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
注意: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有电流一定有电压2.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①电路中有电源电压;②电路是闭合的。
(三)电阻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拓展电阻和导体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R=ρ L/S 。
二、三个仪器电流表电压表 三要 要调零(校零) 要调零(校零) 要串联要并联 要正入负出(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要正入负出 (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二不 所测电流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量程) 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值较小,换用小的量程,为什么?所测电压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量程)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值较小,换用小的量程,为什么? 电流表不能直接连接电源因为电流表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导线 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电源 因为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二看清 看清楚量程: 大量程示数总是小量程的五倍 看清楚量程:大量程示数总是小量程的五倍看清楚分度值 看清楚分度值3.滑动变阻器 (1)电路符号:(2)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接法:“上下各一”、“关键在下”、“远大近小”;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4)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 ”字样的含义是什么?(5)作用: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物理九年级十六章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十六章知识点物理九年级共有十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按照章节顺序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物理九年级所学内容。
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的定义:位置的变化。
2. 物体的位置和位移的区别。
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4.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第二章:力1. 力的定义: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2. 力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4. 牛顿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第四章:简谐振动1. 简谐振动的定义:周期性地往复运动。
2. 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
3. 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压强1.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 压力和压强的计算方法。
3.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六章:浮力和飞行原理1. 物体浸没时所受浮力和所受重力的关系。
2. 飞行原理:升力与重力的平衡。
第七章:声学基础知识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特征:频率、强度和音调。
3.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第八章: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的特征。
2. 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3. 光的颜色与波长的关系。
第九章:凸透镜成像规律1. 凸透镜的特征。
2. 成像规律的表达和应用。
3. 透镜的焦距和物像距离的计算方法。
第十章:电学基础知识1.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
2. 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3. 欧姆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第十一章:电磁感应1. 线圈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3. 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第十二章:直流电路基础1. 电容器的基本结构和充放电过程。
2. 电表的使用和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知识点
第十五章的主题是光的传播和折射。
以下是该章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线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
2.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
折射定律描述了折射现象: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光密度的正弦比之间成立一个固定的关系。
3. 光的全反射:当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小的介质,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全反射发生时,光线完全被反射回了原介质中。
4. 理想平面镜的成像:理想平面镜是一种平坦的反射面。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时,根据反射定律,光线将以等于入射角的角度反射出去。
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镜子中的像的特点。
5. 球面镜的成像: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成像规律与理想平面镜相似,但像的位置和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和大小有关。
凹面镜的成像规律略有不同。
6. 光的色散:当光经过折射、反射或散射时,不同波长的光会以不同的角度弯曲,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著名的反射色散现象是彩虹。
这些都是第十五章的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物理十五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十五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和特征:-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形状。
-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
- 力的方向与物体受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2. 力的分类:- 接触力:通过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 非接触力: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
3.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 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力/面积。
4. 杠杆原理和力矩:- 杠杆原理:在平衡状态下,力矩的和为零。
- 力矩的计算公式:力矩=力的大小×力臂。
- 力臂是从力的作用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
第二章:机械与能量1.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1/2×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平方。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公式:初态机械能=末态机械能。
3. 机械能和能量转化:- 可以通过物体的位移实现机械能的转换,如弹簧势能、化学能、电能等的转换。
- 能量转化不会改变系统的总能量。
第三章:声音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
- 振动体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2.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主要是空气。
-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一般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3. 声音的特性:- 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 音调:取决于声音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取决于声音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取决于声音的谐波成分和声音波形。
第四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第十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十五章《电流电路》知识点归纳一、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二、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七、导体和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八、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
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3、导线:输送电能的;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不允许发生)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路》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路》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路》知识点归纳
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源的作用:提供电能;(注: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学生电源、发电机。
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负极为锌筒)
用电器作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能量;开关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作用:连接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组成电路。
3.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危害: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
4.电路连接方式: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
5.电路图:背过课本104页图5.2-8常用元件及符号。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1)用统一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
(2)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3)电路图画成长方形,连线要横平竖直。
(4)各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5)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依次画到正极。
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各元件要一一对应。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路》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15.16章知识梳理
3 3 150.6 315章电流和电路、16章电压和电阻 知识梳理1. 两种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 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失去了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了多余的电子带负电。
3.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4.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电荷的单位:库仑。
1个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5. 导体:容易导电。
(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潮湿空气、木块、天然水) 导体: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酸、碱、盐导电:是正、负电荷都参与定向移动。
绝缘体:不易导电(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干燥的空气和木块、纯净水(蒸馏水)) 绝缘体: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6. 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7.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
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到负极(“正出负进”)。
导线(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8. 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或电压);②电路闭合(或通路)。
9. 电路构成:电源(提供电能,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导线、开关、三种电路:图甲:通路(闭合电路);图乙:断路(开路);图丙:短路。
10. 电路图符号:电池 灯泡 开关 电铃 电动机11.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
符号I ,国际单位:安培(A )。
1mA=10-3A ,1μA=10-6A 。
常见电流:计算器约100μA (0.1mA)、家用节能灯0.1A 、家用冰箱1A 、雷电2×105A电流表(安培表):(1)量程0~0.6A ,分度值0.02A; 量程0~3A ,分度值0.1A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十五----十七章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十五----十七章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十五----十七章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功的计算: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FS。
单位:焦耳(J) 1J=1Nm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为实现人们的目的,对人们有用,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没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机械的重力和机件之间的摩擦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2: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三、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的符号:P 单位:瓦特(w)定义: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2:计算公式:P=W/t推导公式:P=FS/ t =Fv。
(速度的单位要用m/S)四、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影响因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注:对车速限制,目的是防止动能太大。
3: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九年级物理十五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十五章知识点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关知识点。
一、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光线在与法线成角度入射时,与法线成相同角度反射。
这是光的反射的基本规律,也是光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
2. 镜面反射:当光线射到平滑的镜面上时,按照反射定律,光线会以相同的角度反射。
这种反射是我们常见的镜面反射,如镜子中的影像就是通过镜面反射形成的。
二、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折射时的规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一定比例。
2. 折射率: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有不同的程度,折射率就是衡量这种程度的物理量。
折射率越大,光的折射角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三、光的色散1. 色散现象:光在经过一定的介质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速度不同,会发生色散现象。
这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差异导致的。
2.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不同波长的光在折射时会有不同的折射角度,这是色散现象的表现之一。
四、光的全反射1. 全反射条件: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发生全反射。
临界角是指使光发生全反射的最小入射角度。
2. 光纤传输:光的全反射在光纤传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光纤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光信号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实现信息的传输。
五、光的偏振1. 偏振现象:光波在某一方向上振动的现象称为偏振。
光的偏振有水平偏振、垂直偏振和斜偏振等不同方向。
2. 偏光片:偏光片可以实现对特定方向上的光进行选择性透过或阻挡。
偏光片的使用在光学仪器、眼镜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和现象,也能够解释和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光学现象。
希望本文对大家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电路和电流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十五章电路和电流两种电荷电荷1、物体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的方法使物体叫;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从一个物体到了另一个物体。
两种电荷1、把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转移到。
2、把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转移到。
3、两种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4、带电体排斥带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选填“同种”或“异种”)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电;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也可能(B是轻小物体)。
验电器1、用途:用来;从验电器箔片张角,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量的。
2、原理:;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简称;单位:;简称:;符号:。
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在数量上 ,但电性,整个原子呈中性,所以原子对外。
元电荷1、最小的电荷叫做,用符号e表示,e=。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导体绝缘体1、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2、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例如:1、干木头(体)、湿木头(体)2、玻璃通常是体,加热到红炽状态(体)。
电流和电路电流1、形成电流;(电荷包括和;他们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2、规定: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尤其注意电子是,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流向;再回到;4、二极管是,具有,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电路的构成电路:用导线将、、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1、电源:的装置,把能转化成能;2、用电器:的装置,把转化成能(电灯、风扇等);3、导线:连接电路的各个元件,作用;4、开关:的通断;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1 / 3电路的工作状态3、电路:①短路:在物理学中,电流不通过用电器直接接通叫做电源短路。
初三物理:知识点复习之第十六章
初三物理:知识点复习之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热能的传递
1. 热性质的基本概念:
- 热传导:物质内部的热量传递方式,通过分子或原子的碰撞传递热量。
- 热辐射:热能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 热对流:液体或气体中因流动而导致热能传递的方式。
2. 热传导的基本规律:
- 热传导定律:热传导的速率与温度梯度成正比,与物质的导热性质有关。
- 热传导方程:描述热传导的数学关系。
3. 导热系数和绝热性:
- 导热系数:衡量物质导热性能的指标,单位为W/(m·K)。
- 绝热性:物体不发生热量传递。
4. 热传导的应用:
- 热量传递方向的控制:利用绝热性材料使热量传递方向单向进行,如热保温材料。
- 热平衡与温度计:利用物体热平衡的特性来制作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
5. 热辐射:
- 黑体辐射:完全吸收一切射入的电磁波的物体,根据普朗克定律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来描述。
- 热辐射定律:黑体辐射的辐射强度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描述黑体辐射的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 热辐射与物体颜色:物体的颜色与其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和反射有关。
6. 热传递的应用:
- 传热控制:通过控制物体的导热性能和热辐射特性来实现传热的控制。
- 热能利用:利用热传递的原理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如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利用。
以上是第十六章的主要知识点复习。
初三物理第15、16章整理归纳(粤沪版)
初三物理第15和16章 电与磁 电动机与发电机一、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 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制造永磁体使用钢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
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
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练习:☆磁性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音像磁带、计算机软盘上的磁性材料就具有硬磁性。
( 填“软”和“硬”)☆ 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用超导体线圈饶制的电磁体,利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的上方以提高运行速度,这种相互作用是指:同名磁极的相互排斥作用。
☆用磁铁的N 极在钢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 钢针被磁化如图那么钢针的右端被磁化成 S 极。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知识点总结
一、电压1. 电压的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要形成持续电流,必须有电源,且电路是通路。
2. 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1 kV = 1000 V,1 V = 1000 mV,1 mV = 1000 μV3. 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 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 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36 V4. 电压表用途: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量程:0 3V(分度值 0.1 V)和 0 15V(分度值 0.5 V)读数方法: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读数 = 指针偏转的大格数×分度值使用规则:“两要一不”要并联在电路中。
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 = U1 + U2 + … + Un2.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即:U = U1 = U2 = … = Un三、电阻1. 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2. 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换算关系:1 MΩ = 1000 kΩ,1 kΩ = 1000 Ω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
导体的长度。
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导体的横截面积。
在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温度。
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导体(如玻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变阻器1. 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接法:“一上一下”。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2. 电阻箱可以直接读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物理初中九年级1516章知识点
物理初中九年级1516章知识点1. 前言: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科学,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工具。
在初中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九年级物理1516章的知识点。
本文将带领大家探索这些知识点,增加对物理的理解和兴趣。
2. 力和压强:物理中,力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九年级的物理课程会介绍不同类型的力,如弹力、摩擦力和重力等。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力对物体的影响。
压强是一个与力有关的概念。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压强,以及压强对物体的影响。
了解这些概念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物体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另一些物体却不能。
3.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物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我们将学习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变化。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镜子可以反射光线,为什么光在水中会发生折射。
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电流强度,了解电阻和电压的概念。
同时我们还会学习简单的电路和电流的分布。
了解电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可以使用电器和电子设备。
我们将学习如何连接电池、电阻和导线来构建电路,同时也会解释为什么电路中的电流会产生加热和光照的现象。
5. 磁力和电磁感应:磁力是指磁铁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力。
我们将学习磁场和磁力线的概念,了解不同物体之间的磁相互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电磁感应的原理。
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电流。
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将帮助我们理解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6. 总结:通过学习九年级物理1516章的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力和压强、光的反射和折射、电流和电路、磁力和电磁感应等物理概念。
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和理解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
物理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它提供了解释世界的工具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电流电路》知识点归纳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
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不允许发生)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 1mA=1000μA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4)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0-3A和0-0.6A)(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4、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如果指针迅速偏到最右端(所选量程太小)如果指针向左偏转(正负接线柱接反)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很小(所选量程太大)
5、使用电流表之前如果指针不在零刻度线上,就进行调零。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In)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 I2=……In )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归纳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也就是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闭合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和分度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
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此时电压表测得是电源电压
危害:1.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
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2.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
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4.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_______.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就是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与_______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也就是与电压、电流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阻值大小保持不变的电阻)。
2.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
串联在控制电路中;
接法:“一上一下”;
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