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女大学生安全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大学生安全问题
2014.8.9重庆20岁女大学生“搭错车”遇害 2014.8.12江苏女学生返校途中遭抢劫被害 2014.8.15湖南三位女大学生集体失踪 2014.8.17沈阳女大学生安徽淮北“失联” 2014.8.21女大学生济南被黑车司机囚禁性虐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
2014.8.29浙江21岁女大学生被害抛尸 2014.9.2河南女大学生已被“熟人“杀害
• 三是完善警情制度,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维护社会治 安是警方的责任,但也少不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透明的 警情信息公开,不仅能及时震慑犯罪,也有助于公共治理 水平的提高。那些真实的治安案件,无需限于坊间流传的 恐怖“怪谈”,大可成为堂堂正正的提示信息,助力全社 会提高警惕,共同维护安全的环境。
谢谢!
江苏女学生返校途中遭抢劫被害
8月12日下午6点,苏州吴江19岁的女大学生 高秋曦,从苏州前往南京时突然“失联”,家 人和众多网友多方寻找半月余,仍未有高 秋曦的下落。半个月后,公安部打拐办主 任陈士渠发微博称,吴江女孩高秋曦因抢 劫遇害,犯罪嫌疑人已经落网。
源自文库
河南女大学生已被“熟人“杀害
9月2日上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011级英 语专业学生张琳琳,携1.5万元现金返校途 中失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9月4日,郑 州警方经侦查,锁定重大犯罪嫌疑人黄某( 男,58岁,系被害人同村村民,凶手是被 害人熟识的“大爷”),到案后黄某供述了强 奸未遂将张琳琳杀害的犯罪事实。警方在 一水井中找到张琳琳尸体。
• 其次,除了自身防范意识的缺失外,同样应该检讨的还有 学校安全教育的缺位。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将绝大部分精 力都花在文化课上,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却关注甚少。即便 有的女生想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很难找到科学合理的 教材及示范。而在美国,已有350所大学引进了女生自卫 课程。我国的学校不妨也开设“防狼课”等自卫课程,让 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如此将受益无穷。
2014.9.15芜湖20岁女大学生失踪10天 女大学生北京遇害被抛尸内蒙4年后被发现
重庆20岁女大学生“搭错车”遇害
8月9日,20岁重庆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铜梁错 上了陌生人的车。与亲朋通电5次后失联。失联11 天后,家人从公安处得知她已被害。8月19日 ,公安局民警证实,高渝已经被害,嫌疑人即她 所搭乘的车主蒲正福在云南被抓获。据蒲正福交 代,当日他驾车搭乘高渝,途中发生争执,将高 渝杀害后潜逃。
女大学生为何屡屡成为犯罪分子的
作案目标!?
疑问:
1.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面对陌生人 ,怎么就没有起码的防范之心呢?
2.高校在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做了哪些 工作?
前不久《土豆周末秀》播出的
这样一期实验真人秀引发了广泛的 讨论。在节目中,男子驾驶价值500 万的超级跑车,在北京工体夜店附 近,尝试搭讪年轻女子并邀请其上 车。被测试的7位女子,有5位接受 搭讪,成功率高达70%。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8
【防范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 一是有关部门应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女生 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 二是交通部门可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或组建“公交保安” 队伍,专职从事公共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更重要的是,公 安部门应将出租车等公交工具纳入“重点保护部位”,选 派“公交警察”,专门负责盯防各类公交工具,进行日常 巡逻,实时监控,一旦发现侵害女生事件,予以重点打击 。
针对近期江苏、浙江、山东、重庆等
地发生多起女大学生失踪甚至遇害案件,日 前,最高法表示将向相关高校提出司法建议 ,来增强女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以减少此类 犯罪的发生。比如,最高法有关人士建议, 年轻女孩到外地要打开手机导航向家人通报 信息、打车要拍照车牌号发给家人等。(《 北京青年报》10月22日)
• 再次,多起事件中“黑车”都成为罪魁祸首,这也反映出 了交通接驳仍有大量死角。在很多情况下,选择黑车是“ 没有选择的选择”:公交线路未覆盖或错过了末班车,的 士打不到或者司机不愿载,导致很多人往往只能打黑车。 如果交通接驳能再完善一些,如果公共交通能再方便一些 ,黑车失去了生存土壤,因黑车而起的恶性事件必然大大 减少。
• 最后,警情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人们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了解 不够充分。客观上,犯罪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几 乎不可避免。长时间以来,人们获悉治安情况的渠道,要 么是对个别突出案件的新闻报道,要么是法制宣传节目中 的案例,若想凭此把握准确的即时治安动态未免捉襟见肘 。然而,想要获知一定区域内确切的治安警情数据,通常 并不容易。出于保护受害人隐私和稳定社会情绪等考虑, 警务信息的公开往往有所“保留”。对违法犯罪的过多公 开,被认为有可能造成人心惶惶的不稳定局面,久之,警 务警情某种程度上带有了“敏感”性质,有时甚至成了“ 机密”。于是,一时间连续的案件公开,反而让公众感到 了“意外”。
图为记者搭讪成功,愿意上车的女大学生
女孩:你为什么上我的车?
1.开这么好的车能是坏人吗? 2.虚荣心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被采访群众
)
[遇害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 首先,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以上述案例为例, 两名女大学生独自出行,都搭乘了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黑 车,还在中途与司机因车资等问题发生过争吵导致矛盾激 化。假如她们果断拒绝黑车,或者避免与司机发生冲突, 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当下不能忽视的是在未知的陌生人 社会里,女性的抵抗能力较弱,更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 而这一点始终不会改变。因此,“防人之心不可无”应当 是女生必须谨记的第一安全法则。
2014.8.9重庆20岁女大学生“搭错车”遇害 2014.8.12江苏女学生返校途中遭抢劫被害 2014.8.15湖南三位女大学生集体失踪 2014.8.17沈阳女大学生安徽淮北“失联” 2014.8.21女大学生济南被黑车司机囚禁性虐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
2014.8.29浙江21岁女大学生被害抛尸 2014.9.2河南女大学生已被“熟人“杀害
• 三是完善警情制度,加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维护社会治 安是警方的责任,但也少不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透明的 警情信息公开,不仅能及时震慑犯罪,也有助于公共治理 水平的提高。那些真实的治安案件,无需限于坊间流传的 恐怖“怪谈”,大可成为堂堂正正的提示信息,助力全社 会提高警惕,共同维护安全的环境。
谢谢!
江苏女学生返校途中遭抢劫被害
8月12日下午6点,苏州吴江19岁的女大学生 高秋曦,从苏州前往南京时突然“失联”,家 人和众多网友多方寻找半月余,仍未有高 秋曦的下落。半个月后,公安部打拐办主 任陈士渠发微博称,吴江女孩高秋曦因抢 劫遇害,犯罪嫌疑人已经落网。
源自文库
河南女大学生已被“熟人“杀害
9月2日上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011级英 语专业学生张琳琳,携1.5万元现金返校途 中失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9月4日,郑 州警方经侦查,锁定重大犯罪嫌疑人黄某( 男,58岁,系被害人同村村民,凶手是被 害人熟识的“大爷”),到案后黄某供述了强 奸未遂将张琳琳杀害的犯罪事实。警方在 一水井中找到张琳琳尸体。
• 其次,除了自身防范意识的缺失外,同样应该检讨的还有 学校安全教育的缺位。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将绝大部分精 力都花在文化课上,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却关注甚少。即便 有的女生想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很难找到科学合理的 教材及示范。而在美国,已有350所大学引进了女生自卫 课程。我国的学校不妨也开设“防狼课”等自卫课程,让 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如此将受益无穷。
2014.9.15芜湖20岁女大学生失踪10天 女大学生北京遇害被抛尸内蒙4年后被发现
重庆20岁女大学生“搭错车”遇害
8月9日,20岁重庆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铜梁错 上了陌生人的车。与亲朋通电5次后失联。失联11 天后,家人从公安处得知她已被害。8月19日 ,公安局民警证实,高渝已经被害,嫌疑人即她 所搭乘的车主蒲正福在云南被抓获。据蒲正福交 代,当日他驾车搭乘高渝,途中发生争执,将高 渝杀害后潜逃。
女大学生为何屡屡成为犯罪分子的
作案目标!?
疑问:
1.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面对陌生人 ,怎么就没有起码的防范之心呢?
2.高校在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做了哪些 工作?
前不久《土豆周末秀》播出的
这样一期实验真人秀引发了广泛的 讨论。在节目中,男子驾驶价值500 万的超级跑车,在北京工体夜店附 近,尝试搭讪年轻女子并邀请其上 车。被测试的7位女子,有5位接受 搭讪,成功率高达70%。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8
【防范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 一是有关部门应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女生 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 二是交通部门可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或组建“公交保安” 队伍,专职从事公共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更重要的是,公 安部门应将出租车等公交工具纳入“重点保护部位”,选 派“公交警察”,专门负责盯防各类公交工具,进行日常 巡逻,实时监控,一旦发现侵害女生事件,予以重点打击 。
针对近期江苏、浙江、山东、重庆等
地发生多起女大学生失踪甚至遇害案件,日 前,最高法表示将向相关高校提出司法建议 ,来增强女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以减少此类 犯罪的发生。比如,最高法有关人士建议, 年轻女孩到外地要打开手机导航向家人通报 信息、打车要拍照车牌号发给家人等。(《 北京青年报》10月22日)
• 再次,多起事件中“黑车”都成为罪魁祸首,这也反映出 了交通接驳仍有大量死角。在很多情况下,选择黑车是“ 没有选择的选择”:公交线路未覆盖或错过了末班车,的 士打不到或者司机不愿载,导致很多人往往只能打黑车。 如果交通接驳能再完善一些,如果公共交通能再方便一些 ,黑车失去了生存土壤,因黑车而起的恶性事件必然大大 减少。
• 最后,警情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人们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了解 不够充分。客观上,犯罪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几 乎不可避免。长时间以来,人们获悉治安情况的渠道,要 么是对个别突出案件的新闻报道,要么是法制宣传节目中 的案例,若想凭此把握准确的即时治安动态未免捉襟见肘 。然而,想要获知一定区域内确切的治安警情数据,通常 并不容易。出于保护受害人隐私和稳定社会情绪等考虑, 警务信息的公开往往有所“保留”。对违法犯罪的过多公 开,被认为有可能造成人心惶惶的不稳定局面,久之,警 务警情某种程度上带有了“敏感”性质,有时甚至成了“ 机密”。于是,一时间连续的案件公开,反而让公众感到 了“意外”。
图为记者搭讪成功,愿意上车的女大学生
女孩:你为什么上我的车?
1.开这么好的车能是坏人吗? 2.虚荣心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被采访群众
)
[遇害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 首先,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以上述案例为例, 两名女大学生独自出行,都搭乘了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黑 车,还在中途与司机因车资等问题发生过争吵导致矛盾激 化。假如她们果断拒绝黑车,或者避免与司机发生冲突, 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当下不能忽视的是在未知的陌生人 社会里,女性的抵抗能力较弱,更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 而这一点始终不会改变。因此,“防人之心不可无”应当 是女生必须谨记的第一安全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