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自测题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 《彷徨》B. 《朝花夕拾》C. 《呐喊》D. 《故事新编》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A. 优柔B. 刚愎C. 大度D. 胆怯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A. 《铸剑》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D. 《在酒楼上》4、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 新月派B. 京派C. 京味D. 海派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B. 《莫须有先生传》C. 《河上柳》D. 《桥》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 鲁迅B. 瞿秋白C. 郭沬若D. 胡适7、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A. 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B. 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 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 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8、“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这“另一件事”是指____。

A. 大老托媒人求婚B. 二老夜里唱歌求爱C. 大老夜里唱歌求爱D. 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9、《边城》中的翠翠,是()的化身,集情爱美、品德美和童真美于一身。

A. 爱B. 情C. 美D. 善10、沈从文《边城》的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其中“这个人”是指。

A. 傩送二老B. 翠翠C. 天宝大老D. 爷爷11、“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文段中吕纬甫的“迂缓”在文中具体表现在A. 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B. 邀他同坐显得踌躇C. 说话吞吐啰唆D. 点菜客气退让12、《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的形象特征是A. 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
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
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 《彷徨》
B. 《朝花夕拾》
C. 《呐喊》
D. 《故事新编》
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
A. 优柔
B. 刚愎
C. 大度
D. 胆怯
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
A. 《铸剑》
B. 《狂人日记》
C. 《阿Q正传》
D. 《在酒楼上》
4、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 新月派
B. 京派
C. 京味
D. 海派
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B. 《莫须有先生传》
C. 《河上柳》
D. 《桥》
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 鲁迅
B. 瞿秋白
C. 郭沬若。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总结性考核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总结性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A.《朝花夕拾》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答案:C2.废名小说《菱荡》几乎没有故事,一切依赖()组织。

A.人物B.情境C.意识流D.情节答案:B3.“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郭沬若B.胡适C.鲁迅D.瞿秋白答案:D4.下列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

A.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B.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C.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D.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答案:B5.“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这“另一件事”是指()。

A.大老夜里唱歌求爱B.二老夜里唱歌求爱C.大老托媒人求婚D.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答案:D6.以下都属于老舍创作的小说的一项是()。

A.《二马》《猫城记》《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B.《正红旗下》《龙须沟》《月牙儿》《四世同堂》C.《赵子日》《骆驼祥子》《断魂枪》《茶馆》D.《老张的哲学》《猫城记》《结婚》《断魂枪》答案:A7.《骆驼祥子》中祥子从营盘逃出,牵回三只骆驼,卖了()元。

A.50元B.100元C.300元D.35元答案:D8.《正红旗下》中,“他请安最好看,坐着好看,走道儿好看,骑马好看,随便给孩子们摆个金鸡独立,或骑马蹲档式就特别好看。

”这个人是()。

A.大舅B.大姐夫C.二哥福海D.大哥答案:C9.《梅雨之夕》中的“我”在梅雨天气里喜欢打伞的原因之一是()。

A.用暂时安逸的心境看都市雨景B.怕雨衣滴水湿了鞋C.雨衣比伞价格貴D.穿雨衣不便观景答案:A10.《梅雨之夕》中,“我”遇到的那避雨的姑娘说她自己是()。

A.“我”的初恋情人B.上海人,姓刘C.苏州人,姓刘D.“我”的大学同学答案:C11.下列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A.《呼兰河传》《生死场》《早春》《小城三月》B.《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C.《呼兰河传》《生死场》《混沌》《后花园》D.《呼兰河传》《生死场》《初吻》《后花园》答案:B12.《孤独者》的主人公是?A.涓生B.“我”C.宴之敖D.魏连殳答案:D13.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的恼了起来道:“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这段话是表明?A.柳原本想与流苏结婚,但做不了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

2、分析《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我”的形象答:吕纬甫:作为曾今热爱于辛亥革命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新生活理想及人生追求。

但随着革命的失败,社会陈腐,在看不到社会的出路和人生的价值而倍感无望,因此颓唐消沉,感到人生就像苍蝇绕圈。

然而他终究是个怀有热枕的社会理想的人,在颓唐表面下仍然不能摆脱“旧日的梦”的蛊惑。

“我”:文章塑造的另一个知识分子形象,“我”似乎有所期待和追求地来到故地。

然而故地并不能提供“我”想寻找的东西。

于是,“我”又从故地离开。

“我”是那个时期的另一个知识分子。

在革命失败后茫然无措,却依然怀有希望。

生命的无望使“我”也想向嗜酒的悲怆堕落。

而内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使“我”重新出发,“我”虽然没有看到前途却仍然在寻找出路。

并且决然不想像绿那样颓唐下去。

《在酒楼上》的确可以说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

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忧愤深广”,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诠释。

这篇小说无论是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探讨的独特构思,还是对人物灵魂揭示的深刻,对写景状物的精当与细腻,均极富鲁迅的才情和风骨。

所谓“鲁迅气氛”中“气氛”,周作人有一种说法,叫做“气味”。

在《杂拌儿之二》序里,他这样写道,写文章要追求“物外之言,言中之物”,“所谓言与物者何耶,也只是文字与思想罢了,此外似乎还该添上一种气味。

气味这个字仿佛有点暧昧而且神秘,其实不然。

气味是很实在的东西,譬如一个人身上有羊膻气,大蒜气,或者说是有点油滑气,也都是大家所能辨别出来的”。

因此,所谓“鲁迅气氛”,主要指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里的投射。

《在酒楼上》的叙事特点是将鲁迅自己的内心体验一分为二,化成两个人物,一部分以单纯独白的主观的方式呈现,另一部分则以客观的、非“我”的形式呈现。

这种独特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自身经验过的许多矛盾以及绝望、悲苦的心态,是鲁迅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尝试。

文中“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 《彷徨》B. 《朝花夕拾》C. 《呐喊》D. 《故事新编》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A. 优柔B. 刚愎C. 大度D. 胆怯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A. 《铸剑》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D. 《在酒楼上》4、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 新月派B. 京派C. 京味D. 海派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B. 《莫须有先生传》C. 《河上柳》D. 《桥》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 鲁迅B. 瞿秋白C. 郭沬若D. 胡适7、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A. 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B. 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 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 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8、“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这“另一件事”是指____。

A. 大老托媒人求婚B. 二老夜里唱歌求爱C. 大老夜里唱歌求爱D. 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9、《边城》中的翠翠,是()的化身,集情爱美、品德美和童真美于一身。

A. 爱B. 情C. 美D. 善10、沈从文《边城》的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其中“这个人”是指。

A. 傩送二老B. 翠翠C. 天宝大老D. 爷爷11、“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文段中吕纬甫的“迂缓”在文中具体表现在A. 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B. 邀他同坐显得踌躇C. 说话吞吐啰唆D. 点菜客气退让12、《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的形象特征是A. 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与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与答案

“这里面有一位金融界的大亨,又有一位工业界的巨头;这小客厅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

这里“工业界的巨头”是指 选择一项: A. 赵伯韬 B. 朱呤秋C. 吴荪甫D. 杜竹斋 反馈正确答案是:吴荪甫题目2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子夜》中,吴荪甫的妻子是 选择一项: A. 林永清 B. 林佩珊C. 张素素D. 林佩瑶 反馈正确答案是:林佩瑶题目3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吴老太爷死在 选择一项: A. 路上 B. 雪铁龙汽车里C. 小火轮上D. 吴宅 反馈正确答案是:吴宅题目4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 选择一项: A. “我”B. 吕纬甫C. 涓生D. 魏连殳 反馈正确答案是:吕纬甫题目5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黑色人要替眉间尺报杀父之仇,要眉间尺的两件东西是 选择一项:A. 眉间尺的青剑和青衣B. 眉间尺的雄剑和头C. 眉间尺的雌剑和青衣D. 眉间尺的雌剑和头 反馈正确答案是:眉间尺的雄剑和头题目6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子夜》中的吴荪甫乘坐的汽车是 选择一项: A. 奔驰 B. 福特C. 宝马D. 雪铁笼 反馈正确答案是:雪铁笼题目7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 选择一项: A. 《在酒楼上》 B. 《狂人日记》C. 《阿Q 正传》D. 《铸剑》 反馈正确答案是:《在酒楼上》题目8 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 选择一项: A. 优柔B. 刚愎C. 大度D. 胆怯 反馈正确答案是:优柔题目9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小说《子夜》第一章中所写的刚到上海就死去的“封建僵尸”是选择一项:A. 赵伯韬B. 吴老太爷C. 吴荪甫D. 李玉亭反馈正确答案是:吴老太爷题目10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选择一项:A. 《朝花夕拾》B. 《呐喊》C. 《故事新编》D. 《彷徨》反馈正确答案是:《彷徨》题目11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爱姑是《伤逝》的女主人公。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第一次形考任务(占总成绩的15%)54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第一次形考任务(占总成绩的15%)54参考(含答案)

题目:《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选项A:刚愎选项B:大度选项C:胆怯选项D:优柔答案:优柔题目: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选项A:《阿Q正传》选项B:《狂人日记》选项C:《铸剑》选项D:《在酒楼上》答案:《在酒楼上》题目:下面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酒楼上》的一组是____选项A:吕纬甫“我”长富长庚阿顺阿昭选项B:吕纬甫“我”长富干瘪脸的少年黑的人选项C:吕纬甫“我”阿顺阿发老奶奶选项D:吕纬甫“我”顺姑尺儿长庚长富答案:吕纬甫“我”顺姑尺儿长庚长富题目:黑色人要替眉间尺报杀父之仇,要眉间尺的两件东西是____。

选项A:眉间尺的雌剑和青衣选项B:眉间尺的雌剑和头选项C:眉间尺的雄剑和头选项D:眉间尺的青剑和青衣答案:眉间尺的雌剑和头题目:废名小说《菱荡》几乎没有故事,一切依赖____来组织,大量的景物描写和随意的人物点染是其特点。

选项A:情境选项B:人物选项C:情节选项D:意识流答案:情境题目:下面废名的作品中,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的,用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的长篇小说是____。

选项A:《浣衣母》选项B:《纺纸记》选项C:《莫须有先生传》选项D:《竹林的故事》答案:《莫须有先生传》题目:“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选项A:鲁迅选项B:胡适选项C:郭沬若选项D:瞿秋白答案:瞿秋白题目: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选项A: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自检自测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自检自测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1次填空1.废名,原名_____冯文炳_______。

2.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__名著_____”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就成了民族与人类的“__经典________”。

3.《梅雨之夕》的作者是施蛰存4.《正红旗下》的作者是老舍5.《乐园鸟》可看作是现代人的“___天问_______”。

6.丁西林的《酒后》是由一个朋友___淑华_____的一篇短篇小说产生出来的。

7.《断章》的作者是___卞之琳_____。

8.《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选自徐志摩的《__《猛虎集》______》。

9.《画梦录》的作者是_何其方______。

10.何其方的《独语》,指向内心,也可以说是以______想象________为材料。

11.《坟》的作者是___鲁迅_____。

12.曹禺写于30 年代,被研究者称为“生命三部曲”的剧作是_《雷雨》_、_《日出》、《原野》。

13.《烛虚·五》表现了40年代后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___抽象的抒情___”。

14.《影的告别》《秋夜》《希望》《过客》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____野草_____》。

15.鲁迅的散文诗《___腊叶_______》写于1925年12月26日。

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

16.茅盾的《子夜》是一部___社会剖析小说___小说。

17.《补天》、《理水》、《非攻》都是《__故事新编___》中的小说。

18.包括文学阅读在内的文学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感受“__艺术的魅力_”,开发“想象力_”,培育“_炽烈_”的情感,“博大”的情怀,学会以审美的眼光去读作品,看世界。

19.周作人认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__《在酒楼上》__。

20.郭沫若的《天狗》作于_1920__年。

21.曹七巧是《__《金锁记》___》的人物。

22.张素素是《__子夜__》的人物。

23.黄省三是《__日出__》的人物。

24.翠翠是《__边城__》的人物。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及答案电大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及答案电大

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1. 答案:D2. 答案:C3. 答案:D4. 答案:C5. 答案:B6. 答案:D7. 答案:D8. 答案:C9. 答案:D10. 答案:A11. 答案:C12. 答案:D13. 答案:D14. 答案:B15. 答案:B16. 答案:B17. 答案:A18. 答案:D19. 答案:C20. 答案:D多选题6题每题3分合计18分1. 答案:A B D2. 答案:A B C D3. 答案:B C D4. 答案:A B C D5. 答案:A B D6. 答案:B C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合计15分1. 答案:错误2. 答案:错误3. 答案:正确4. 答案:错误5. 答案:错误6. 答案:正确7. 答案:正确8. 答案:正确9. 答案:错误10. 答案:错误11. 答案:正确12. 答案:错误13. 答案:正确14. 答案:正确15. 答案:正确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合计40分(总分40.00)1.鲁迅的《铸剑》选自于(2.00分)A. 《野草》B. 《彷徨》C. 《呐喊》D. 《故事新编》2.“夥颐连翩兮多少一夫。

”此句的‘夥颐’意思是(2.00分)A. 哎呀B. 家伙C. 盛多D. 人群3.提到“顺姑”这一人物名称的小说是(2.00分)A. 《正红旗下》B. 《子夜》C. 《边城》D. 《在酒楼上》4.“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此诗句的作者是(2.00分)A. 杜甫B. 李白C. 陶渊明D. 白居易5.鲁迅《铸剑》创作于(2.00分)A. 一九二六年八月B. 一九二六年十月C.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D. 一九六四年九月6.鲁迅原名是(2.00分)A. 周作人B. 周建人C. 周树人D. 周樟寿7.“其实世间一切乐处都是贪,只有孔颜的乐处不是贪,故孔颜是圣贤。

”其中“孔颜”指的是((2.00分)A. 孔子和颜真卿B. 孔伋和颜回C. 孔子和颜真卿D. 孔子和颜回8.“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练习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练习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练习一一、填空题 1.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吕纬甫。

2.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眉间尺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3.《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废名的作品。

4.《子夜》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矛盾的激化,是由于他与汪派政客杜竹斋联合组织益中信托公司引起的。

5.屠维岳和莫干丞是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是作品中吴荪甫手下的两员干将。

6.《边城》的结尾处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这里,“这个人”是指傩送。

7.在《正红旗下》里,老舍作为满族的后裔,讲述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写得传神的人物是福海。

8.与“京派”相对应“海派”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括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先锋前卫的文学,其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其代表性小说《梅雨之夕》的作者是新感觉派的著名作家施蛰存。

9.“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这句出自哪篇小说《呼兰河传》的第三章第一句。

10.《倾城之恋》写的是范柳原和白流苏的婚恋故事。

11.《李有才》中的李有才,外号叫气不死。

二、名词解释(任选2题)1.文学研究会:五四时期著名的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

主要刊物是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和新创办的《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月刊。

后来,冰心、朱自清、庐隐等著名作家成为该会会员,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

它没有统一的文学主张,但他们的共同态度是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反对封建文学、鸳鸯蝴蝶派文学和游戏文学,因而被称为“为人生派”,在创作中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因《小说月报》停刊而自动解散。

2.新感觉派:三十年代著名的小说流派。

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所以,其小说又称“现代派小说”。

其代表人物有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他们主要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和意识流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内心冲突,以快速、跳跃的节奏来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

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

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1.《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顺顺。

()A.对B.错参考答案:A2.《铸剑》采用的叙述方式,也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A.对B.错参考答案:B3.《在酒楼上》中的吕维甫在学生时代曾经是一名革命的闯将。

()A.对B.错参考答案:A4.茅盾的短篇小说《子夜》反映了那个民族矛盾突出的年代所透露出的社会变动。

()A.对B.错参考答案:B5.小说《子夜》是茅盾文学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

()A.对B.错参考答案:A6.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

A.理趣B.禅趣C.涩味D.京味参考答案:ABC7.废名《桥》的主要人物有()。

A.纯8.小林C.琴子D.细竹参考答案:BCD8.收在《彷徨》的,与《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有()oA.《孔乙己》B.《孤独者》C.《离婚》D.《伤近》参考答案:BD9.有关鲁迅《铸剑》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有()oA.《铸剑》选自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B.《铸剑》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吴越春秋》、《赵绝书》C.小说中“刻〃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的精神象征D.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参考答案:ABCD10.关于《子夜》,比较正确的说法有()。

A.是描写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B.它包容着农村和城市的革命运动C.它包容着都市金融市场的搏斗D.它包容着工业上的风波参考答案:ABCD11.《在酒楼上》的作者是()oA.老舍B.张爱玲C.赵树理D噜迅参考答案:D12.《在酒楼上》是属于()较强的作品。

A.记叙B.抒情C.思乡D.回忆参考答案:B13/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B鲁迅C.郭沫若D.胡适参考答案:A14.废名小说《菱荡》几乎没有故事,一切依赖()组织。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1.在《边城》中,傩送二老在茶桐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

【正确答案】正确2.《呼兰河传》是一部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小说。

【正确答案】正确3.鲁迅《在酒楼上》的酒楼所在的城市是S城。

【正确答案】正确4.《纪实与虚构》的副标题是“创造世界方法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5.下面文章出自鲁迅《野草》的有【正确答案】《死火》【正确答案】《腊叶》【正确答案】《影的告别》6.老舍的话剧有【正确答案】《龙须沟》【正确答案】《茶馆》【正确答案】《神挙》7.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第•辑收录的诗剧主要有【正确答案】《女神之再生〉【正确答案】《棠様之花》【正确答案】《湘景》8.下面景点属于雁荡山的有【正确答案】十七潭【正确答案】十六亭【正确答案】十三瀑【正确答案】十八刹9.郭沫若的诗歌《女神》表达的主要精神内容有【正确答案】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正确答案】充分表达了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正确答案】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10.闻一多的《发现》选自【正确答案】《死水》11.在《北京人》中,曾皓与曾文清的关系是【正确答案】父子12.“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此语出自【正确答案】《周易》13.“知人方足以论世。

"此语出自【正确答案】《烛虚》14.牛汉《悼念一棵枫树》最初发表于【正确答案】1973年15.话剧《北京人》的整部剧的基调是【正确答案】沉静16.“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

”此语出自【正确答案】英国小说17.巴金的《十年一梦》写于【正确答案】1981年18.“据说是身材矮小,很想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吨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正确答案】河水鬼19.《独语》中有:“我又想起一个西晋人物,他爱驱车独游,到车澈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单选题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单选题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单选题网考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选自【正确答案】《猛虎集》2 .杨绛在散文《隐身衣》中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是【正确答案】是什么料,充什么用3 .杨绛《隐身衣》的从容与平和,取决于什么态度【正确答案】是什么料,充什么用4 .何其芳《预言》最初发表于【正确答案】1931年5 .“未知生,焉知死?”此语出自【正确答案】《论语》6 .“小说似乎在逐渐死亡。

”此语出自【正确答案】《灵魂的声音》7 .“有妻子者,其命定矣。

”此语出自【正确答案】培根之口8 .“下马先寻题壁字”语出自【正确答案】《月下老人祠下》9 .《阿长与V山海经〉》选自【正确答案】《朝花夕拾》10 .鲁迅《野草》的体裁是【正确答案】散文集I1胡适的《追悼志摩》写于【正确答案】1931年12月3日12 .韩少功《灵魂的声音》创作于13 .在老舍的《茶馆》中,茶馆的东家是【正确答案】秦仲义14 .鲁迅的《腊叶》创作于【正确答案】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六日15 .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的作者是【正确答案】废名16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此语出自【正确答案】《影的告别》17 .《十年一梦》中,“我”欠了她一笔多么深切的爱,这个“她”是指【正确答案】黄妈18 .下面人物,为徐志摩老师的是【正确答案】梁启超38 .张爱玲《更衣记》里的“昭君套”;是【正确答案】冬装39 .在《北京人》中,曾皓与曾文清的关系是【正确答案】父子40 .“据说是身材矮小,很想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吨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正确答案】河水鬼41 .艾青《雪落在中国大地上》最初发表于【正确答案】1937年12月28日42 .《雁荡山的秋月》写于【正确答案】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九日43 .“犊鼻裤”这一词语出自鲁迅的【正确答案】《女吊》44 .“有人企求飞上高枝,有人宁愿‘曳尾涂中'。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测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测试题
32、《正红旗下》中,“他请安最好看,坐着好看,走道儿好看,骑马好看,随便给孩子们摆个金鸡独立,或骑马蹲档式就特别好看。”这个人是_二哥福海_。
33、《正红旗下》中,大姐夫跟大姐讨论:“福海二哥真有先见之明,我看咱们也得想个法”。后来大姐夫_当鸽贩子_。
34、《梅雨之夕》中的“我”在梅雨天气里喜欢打伞的原因之一是_用暂时安逸的心境看都市雨景_。
49、下列人物群中,均属于《李有才板话》的是_阎恒元、李有才、阎家祥、老秦、小元_。
50、《李有才板话》中刻画了许多老槐树底的“小辈”人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小保人太好、个性太直。_。
1、_陈泥鳅_是《故里三陈》中用白描手法刻画的男性产科医生。
2、《故里三陈》中,受到陈泥鳅扶危救困的人是_陈五奶奶_。
35、施蜇存被某些研究者列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_新感觉派_的重要成员。
36、《梅雨之夕》中,“我”遇到的那避雨的姑娘说她自己是_苏州人,姓刘_。
37、《梅雨之夕》中写雨中少女的美丽表现在_容颜底姣好,风仪的温雅,肢体底停匀,谈吐底不俗。。
38、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_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_。
45、“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说这番话的人是《倾城之恋》中的_流苏_。
46、张爱玲作品中,主题挖掘及艺术创造最深刻最丰富的一部是_《金锁记》_。
47、《李有才板话》中被称为“抱粗腿、借势头、拜认恒元干老头。大小事,强出头,说起话来歪着头。”的是_阎喜富_。
48、《李有才板话》中描写了两个乡村干部,一个是章工作员,另一个是被称为“吃烙饼干部”的人_张得贵_。
39、《倾城之恋》成书于_40年代_。
40、都属于张爱玲的作品的一项是_《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倾城之恋》_。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阶段性测试题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阶段性测试题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㈠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完《在酒楼上》至《李有才板话》全部课文之后测试。

②本测试题共300分。

第四、五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鲁迅作品______。

2、《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一件“无聊的事”是为他三岁的弟弟______。

3、《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二件“无聊的事”是送剪绒花给______。

4、《铸剑》选自鲁迅的历史小说集______。

5、《铸剑》中的两个复仇人是______。

6、《伤逝》的女主人公是______。

7、废名原名叫______。

8、1929年,废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______。

9、《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______。

10、钱良材是茅盾的______中主要人物之一。

11、______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

12、《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______。

13、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创作可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萧萧》和《丈夫》可视为______题材。

14、老舍的小说______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15、“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

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中______。

16、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描写童年生活的______小说。

17、萧红不仅创作了《呼兰河传》,还有代表作中篇______。

18、《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______,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9、小团圆媳妇是萧红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20、《倾城之恋》是一个______之间的双城故事。

21、《倾城之恋》中男女主人公相识的介绍人是______。

2023年国开河南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终考任务我要考试试题【两套】100题附答案

2023年国开河南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终考任务我要考试试题【两套】100题附答案

2023年国开河南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终考任务我要考试试题【两套】100题附答案国开河南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终考任务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1.莫须有先生说:“清明插杨柳,端午插菖蒲、艾,中秋个个又要到塘里摘荷叶。

”A.错误B.正确[答案]:A2.《李有才板话》里的阎家山只有两辈:一个“老”字辈,一个“小”字辈。

A.正确B.错误[答案]:B3.《李有才板话》里的李有才是一个放牛人。

A.正确B.错误[答案]:A4.小说《棋王》中的王一生拜“捡烂纸的老头”为师。

A.正确B.错误[答案]:B5.《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A.错误B.正确[答案]:B6.小说《正红旗下》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A.错误B.正确[答案]:B7.《正红旗下》的大姐说:“父亲是子爵,丈夫是佐领,儿子是骁骑校JA.正确8.错误[答案]:B8.《透明的红萝卜》中菊儿的恋爱对象是小铁匠。

A.错误9.正确[答案]:A10《纺纸记》是作者完成的最理想的长篇小说。

A.正确B.错误[答案]:B11.《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包括A.控诉封建家庭制度B.揭露官场腐败C.作品喊出了青年一代的呼声D.批判了整个旧社会旧制度[答案]:ACD11.张爱玲《更衣记》中叙写的封建社会美女的特征有A.薄而小B.平胸C.细腰D.削肩[答案]:ABCD12.并存于沈从文小说里的两个世界是A.理想的大同世界B.湘西人性世界C.残酷的现实世界D.都市文明世界[答案]:BD13.下面文章属于废名的有A.《儿女》B.《放猖》C.《三竿两竿》D.《独语》[答案]:BC14.穆旦诗歌有三个常见的主题,它们是A“一个民族已经起来”B.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与超越”C.丰富,和丰富的痛苦D.表现“残缺的我”[答案]:ACD15.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实践者和代表人物主要有A.李金发B.穆木天C.何其芳D.王独清[答案]:ABD16.“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新文学的萌芽期B.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C.创作沉寂期D.创作丰收期[答案]:ABC17.下列关于周作人散文艺术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有A.旁征博引,于谈天说地中显示出深厚的学识、才情B.舒展自如,娓娓而谈C.平和冲淡,恬适淡远D.语言简练而意蓝丰厚[答案]:ABCD18.下面文章出自鲁迅《野草》的有A.《死火》B.《腊叶》C.《影的告别》D.《阿长与〈山海经〉》[答案]:ABC19.在散文《儿女》里,下面人物属于作者子女的有A.转儿B.润儿C.阿九D.阿芳[答案]:ABC20.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选自A.《猛虎集》21《太平景象》C.《志摩的诗》D.《雪花的快乐》[答案]:A21.杨绛在散文《隐身衣》中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是A.烦恼皆因强出头B.是什么料,充什么用C.万人如海一声藏D.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答案]:B22杨绛《隐身衣》的从容与平和,取决于什么态度A.是什么料,充什么用B.不甘心受轻忽C.说废话玩儿D.努力向上,勿白暴白弃[答案]:A23.何其芳《预言》最初发表于A.1932年B.1931年C.1930年D.1929年[答案]:B24.“未知生,焉知死?”此语出自A.《孟子》B.《论语》C.《庄子》D.《荀子》[答案]:B25.“小说似乎在逐渐死亡J此语出自A.《我与地坛》B.《思维的乐趣》C.《灵魂的声音》D.《商州又录》[答案]:C26.“有妻子者,其命定矣J此语出自A.朱自清之口B.叶圣陶之口C.胡适之口D.培根之口[答案]:D27.“下马先寻题壁字”语出自A.《儿女》B.《月下老人祠下》C.《放猖》D.《三竿两竿》[答案]:B28.《阿长与〈山海经〉》选自A.《彷徨》B.《故事新编》C.《呐喊》D.《朝花夕拾》[答案]:D29.鲁迅《野草》的体裁是A.散文集B.散文诗集C.散文诗D.短篇散文集[答案]:A30.胡适的《追悼志摩》写于A.1931年11月3日B.1931年10月3日C.1931年12月3日D.1931年9月3日[答案]:C3L韩少功《灵魂的声音》创作于A.1989年9月B.1991年9月C.1988年9月D.1992年9月[答案]:B32.在老舍的《茶馆》中,茶馆的东家是A黄胖子B.王利发C.松二爷D.秦仲义[答案]:D33.鲁迅的《腊叶》创作于A.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六日B.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六日C.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六日D.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答案]:C34.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的作者是A废名B.闻一多C.朱自清D.鲁迅[答案]:A35.“鸣乎鸣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J此语出自A.《腊叶》B.《阿长与〈山海经〉》C.《死火》D.《影的告别》[答案]:D36.《十年一梦》中,“我”欠了她一笔多么深切的爱,这个“她”是指A.鸣凤B.萧珊C.觉慧D.黄妈[答案]:D37.下面人物,为徐志摩老师的是A.梁启超B.陈通伯C.胡适D.叶公超[答案]:A38.张爱玲《更衣记》里的“昭君套”:是A.春秋装B.冬装C.夏装D.儿童装[答案]:B39.在《北京人》中,曾皓与曾文清的关系是A.父子B.祖孙C.叔侄D.兄弟[答案]:A40.“据说是身材矮小,很想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吨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A.河水鬼B.女吊C.河童D.吊死鬼[答案]:A41.艾青《雪落在中国大地上》最初发表于A.1936年12月28日B.1934年12月28日C.1937年12月28日D.1935年12月28日[答案]:C42.《雁荡山的秋月》写于A.一九三四年H—月九日B.一九三二年H^一月九日C.一九三五年H^一月九日D.一九三三年H—月九日[答案]:A43.“犊鼻辉”这一词语出自鲁迅的A.《死火》B.《女吊》C.《腊叶》D.《灯下漫笔》[答案]:B44.“有人企求飞上高枝,有人宁愿‘曳尾涂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鲁迅作品____ 。

2、《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一件“无聊的事”是为他三岁的弟弟____ 。

3、《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二件“无聊的事”是送剪绒花给____ 。

4、《铸剑》选自鲁迅的历史小说集____ 。

5、《铸剑》中的两个复仇人是____ 。

6、《伤逝》的女主人公是____ 。

7、废名原名叫____ 。

8、1929年,废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____ 。

9、《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____ 。

10、钱良材是茅盾的小说____ 中主要人物之一。

二、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A.《彷徨》B.《呐喊》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

A.刚愎B.胆怯C.大度D.优柔3、下面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酒楼上》的一组是。

A.吕纬甫“我”长富长庚阿顺阿昭B.吕纬甫“我”阿顺阿发老发奶奶C.吕纬甫“我”顺姑尺儿长庚长富D.吕纬甫“我”长富干瘪脸的少年黑的人4、都属于鲁迅作品中“黑色家族”成员的一组是。

A.《铸剑》中“宴之敖”、《孤独者》中“魏连殳”《理水》中“夏禹”《非攻》中“墨子”B.《铸剑》中“眉间尺”、《孤独者》中“魏连殳”《理水》中“夏禹”《非攻》中“墨子”C.《铸剑》中“宴之敖”、《铸剑》中“眉间尺”、《伤逝》中“涓生”、《孤独者》中“魏连殳”D.《铸剑》中“宴之敖”、《狂人日记》中“狂人”《在酒楼上》中“吕纬甫”、《阿Q正传》中“小D”5、黑色人要替眉间尺报杀父之仇,要眉间尺的两件东西是。

A.眉间尺的青剑和青衣B.眉间尺的雄剑和头C.眉间尺的雌剑和青衣D.眉间尺的雌剑和头6、废名被认为是的鼻祖。

A.京派B.京味C.海派D.新月派7、《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中两个小孩子是。

A.纯和慈B.细竹和琴子C.小林和琴子D. 纯和细竹8、“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B.鲁迅C.郭沬若D.胡适9、“这里面有一位金融界的大亨,又有一位工业界的巨头;——这小客厅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

”说这话的是《子夜》中的。

A.李玉亭B.范博文C.杜学诗D.张素素10、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

A.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B.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三、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有关鲁迅《铸剑》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有。

A.《铸剑》选自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B.《铸剑》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吴越春秋》、《赵绝书》C.小说中“剑”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的精神象征。

D.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

2、吕纬甫讲的第一个无聊的事,符合原作的有关情节是。

A.吕有一个小兄弟,三岁就死去了。

B.吕受母亲之命,为小兄弟迁葬。

C.掘开坆一看,棺木快烂尽了,尸首不见,只剩一点头发。

D.吕只好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弟弟身体所在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迁葬。

3、“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

但我现在就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糊糊。

”这句话表现了吕纬甫。

A.青年时曾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迷信。

B.曾是个决心改革中国的热血青年。

C.后来由于找不到改革社会的出路,变得颓唐,不思进取了。

D.现在仍一心要积极奋斗,但迫于社会压力,装作敷敷衍衍,模模糊糊。

4、吕纬甫讲的第二个无聊的事,符合原作的有关情节是。

A.吕纬甫受母亲的委托,为报答阿顺的荞麦粉,为阿顺买了一朵剪绒花。

B.到了阿顺家,阿顺却已死去了。

C.到了阿顺家,阿顺却已出嫁了。

D.只好将剪绒花送给了阿昭。

5、收在《彷徨》的,与《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有。

A.《孔乙己》B.《孤独者》C.《离婚》D.《伤逝》6、有关《铸剑》正确的说法有。

A.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三头相搏”。

B.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铸剑开炉”。

C.有两种调子:悲壮与嘲讽,崇高与荒谬。

D.有两种调子:主客问答,抑客扬主;主人的崇高,客人的荒谬。

7、黑色人要用眉间尺的头与剑去复仇,比较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无力战胜强大于己的敌人,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B.要向敌人复仇,应先向自身复仇,与旧的自我决裂。

C.骗取王的信任,表明自己已杀了王的敌对者。

D.黑色人骗取眉间尺的信任,为自己复仇。

8、废名《桥》的主要人物有。

A.纯B.小林C.琴子D.细竹9、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

A.理趣B.禅趣C.涩味D.京味10、关于《子夜》,比较正确的说法有_ _。

A.是描写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B.它包容着农村和城市的革命运动。

C.它包容着都市金融市场的搏斗。

D.它包容着工业上的风波。

四、语段阅读鉴赏(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就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了。

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座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

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

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蘩花。

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缘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我这时不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鲁迅《在酒楼上》谈谈作者对“老梅”、“山茶花”描写的精妙处,以及本段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鲁迅《在酒楼上》谈谈这段话的含义。

3、“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地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

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

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

我家的漆黑的炉子里,是躺着通红的两把剑。

你父亲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转成青色了。

这样地七日七夜,就看不见了剑,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里,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条冰。

”鲁迅《铸剑》分析本语段在文字上有什么特点。

4、“菱叶差池了水面,约半荡,余则是白水。

太阳当顶时,林茂无鸟声,过路人不见水的过去。

如果是熟客,绕到进口的地方进去玩,一眼要上下闪,天与水。

停了脚,水里唧唧响,——水仿佛是这一个一个声音填的!偏头,或者看见一人钓鱼,钓鱼的只看见他的一根线。

一声不响的你又走出来了。

好比是进城去,到了街上你还是菱荡的过客。

这样的人,总觉得一个东西是深的,碧蓝的,绿的,又是那么圆。

”废名《菱荡》鉴赏本语段的意境美。

5、“此时指挥交通的灯光换了绿色,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

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冲开了红红绿绿的耀着肉光的男人女人的海,向前进!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吴老太爷脸色像纸一般白,嘴唇上满布着白沫,头颅歪垂着。

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啪的一声落在地下。

……茅盾《子夜》细读上面语段,简析它的象征意义。

6、“……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但乡下实际就等于幽暗的‘坟墓’,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

现在既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

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矛盾《子夜》指出说这段话的人物,简析这段话的含义。

五、综合题(共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注:每题要求字数800字以上。

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两种分析: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

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

从这个意义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摆脱的声音。

②“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

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

‘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

”细读小说文本,做出你的分析。

2、《铸剑》中“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到此应戛然而止;鲁迅却精心安排了“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

试分析小说前后两个高潮之间的关系;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