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部分问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免疫学》部分问题参考答案
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为哪种类型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试述该病的发生机制。
II型超敏反应
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于Rh-母亲所怀的Rh+胎儿,尤其是多见于再次妊娠所分娩的新生儿。当首次妊娠时,胎儿的Rh+红细胞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当再次妊娠仍为Rh+胎儿时,母体产生的抗Rh抗体(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和胎儿的Rh+红细胞结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的破坏,从而引起流产或出生后严重溶血的现象。
抗球蛋白试验即coombs试验的定义和意义
又称Coombs’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重要依据。
Coombs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连接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特异抗体,使红细胞凝集。经常用作试验的有两类方法。
直接试验:是检查被检红细胞上有无不完全抗体。
间接试验:是检查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1、自身免疫性贫血,(IgG)型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2、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冷凝集素综合征
4、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
5、红细胞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列举两种你熟悉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并简述其特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低γ球蛋白血症和抗体反应受损
类似成熟的淋巴细胞逐步积累并浸润骨髓、淋巴结、肝脏、脾和其他器官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到极度活跃,其中以淋巴细胞系统增生为主
------多发性骨髓瘤
Ig异常增加,会导致以下情况
被激活、突变的B细胞转化为前B细胞或浆细胞活性极高,可以快速合成Ig
由于突变和激活的细胞是单一克隆,按照一个细胞一种抗体的原则,则所表达的Ig均是单一产物
同种抑制和反馈抑制,当某一种克隆细胞大量、快速增殖时,其他克隆细胞则会被抑制,大约的均一产物也会反馈的抑制正常克隆的增殖和表达。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学特征
细胞免疫异常:与胆管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大多数PSC肝活检标本可见到汇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其中80%是T细胞。
外周循环的T细胞总数和不成比例的CD8减少导致CD4/CD8比值增加。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汇管区周围浸润的单个核细胞T细胞数在PSC患者高于正常人,其中CD4细胞较多
体液免疫异常:高γ-球蛋白血症,半数患者有IBM增高及部分患者有IgG增高。抗平滑肌
抗体和抗核抗体阳性常见。
免疫学特征:PSC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80%可检出细胞核周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自身抗体检查多数PSC抗结肠抗体、抗中性细胞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这些抗体在不伴有PSC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阳性率也很高。
相反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核抗体(ANA)一般阴性。血免疫球蛋白升高,以IgM为主。
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急性期首先激活B细胞产生中和抗体,后者可以清除外周血中的病毒形成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
当病毒侵入心脏后,诱导大量的巨噬细胞、NK细胞和T细胞先后浸润心肌,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可以迅速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并通过释放NO、IFN-r 等细胞因子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形成第二道防线
随后病毒特异性抗原在巨噬细胞、NK细胞释放因子的协同下,激活T细胞介导的毒性作用,通过穿孔素、颗粒酶、Fas/FasL等细胞因子清除病毒感染细胞,形成最有力的抗病毒第三道防线。
尽管这些抗病毒免疫在清除病毒时,本身也损伤了心肌细胞。然而当病毒和心肌组织存在共同抗原如CVB2病毒蛋白和腺苷酸转移酶时,使得一些自身抗原如心肌肌凝蛋白暴露或释放,通过激活自身反应T细胞和诱导心肌自身抗体产生,慢性持续损伤心肌组织,形成慢性心肌炎,甚至是DCM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和免疫病理机制?
病因:
1.感染因子:感染因子的某些成分与人体自身抗原通过
分子模拟作用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的产生。
2. 遗传倾向:目前认为RA的遗传基础与H LA-DR4相关。
3. 其他:性激素和精神因素
1免疫机制:III型超敏反应(解释)
2体内IgG分子变性,刺激产生RF(IgM为主的抗变性IgG分子的抗体)RF与抗变性IgG 分子结合称IC,IC反复沉积于小关节滑膜, 滑膜细胞异常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等。关节滑膜中大量炎症细胞不断浸润(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增生的滑膜细胞和新生增多的微血管长入软骨、骨组织形成血管翳,导致软骨、骨组织破坏。
3免疫功能失调:机体变性的IgG和类风湿因子结合形成所形成的IC沉积于小关节滑膜上,红细胞参与IC的清除,且需要C3b和C3b受体充分结合。但RA患者红细胞对这种炎性复合物的清除受阻,使得IC 进一步升高,引起炎症反应。
4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红细胞通过免疫粘附参与集体免疫复合物的清除,而RA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的功能调节系统失调,血清中存在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因子,封闭了IC上的CR1位点,阻断了IC充分粘附到红细胞上,使得红细胞清除IC的功能降低。
肿瘤抗原的分类及其特征
1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是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是指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组织都可以表达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升高,此类抗原只表现量的变化而无严格的特异性。
2根据肿瘤发生情况的分类:
①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因素:随机诱导正常基因的突变,所以每个肿瘤抗原间很少出现交叉反应。
②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同一种病毒诱发的不同类型肿瘤,都可以表达相同的抗原且抗原性较强。
③自发性肿瘤的抗原:无明确诱发因素的肿瘤,大多数人类肿瘤属于此类,可以表达胚胎抗原或分化抗原,也可以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
④胚胎抗原或分化抗原:是指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有微量,但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以重新合成并大量表达,由于此类抗原是在某些细胞的特定分化阶段表达,而正常细胞不表达,一旦细胞恶性转化并发展为肿瘤细胞后可以高表达此类抗原,所以又称为分化抗原。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细胞免疫是抗肿瘤的主力军,体液免疫通常是在某些情况下
起协同作用
2)对于大多数免疫原性强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主要的,而对于免疫原性弱的肿瘤,
固有免疫应答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不同类型肿瘤诱导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所差异,机体对肿瘤免疫应答的产生极其强
度不单单取决于肿瘤免疫原性,还受到宿主的免疫功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4)在控制具有免疫原性肿瘤细胞的生长中,CD8+TCTL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起着最
重要的作用,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CD4+T细胞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IL-2、IFN-r辅助诱导和激活CTL细胞
5)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并通过激活补体系统、ADCC等方式发挥抗肿瘤的
作用。但某些情况下,肿瘤特异性抗体并不能杀伤肿瘤细胞,反而会干扰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抗体称为增强抗体。
6)此外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如NK细胞、巨噬细胞等也参与了机体抗肿瘤免疫。
肿瘤的免疫防治的策略
1) 肿瘤疫苗:利用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采用各种有效的免疫手段使宿主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肿瘤抗原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2)被动免疫治疗
给机体输注外源性的免疫效应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免疫效应细胞等,由这些外源性的免疫效应物质在宿主体内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3)免疫毒素:Ag(TAA) Ab偶联毒素、抗癌药物、放射性核素导向治疗
4)中西医结合
一、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病毒在心肌细胞内复制、繁殖导致心肌细胞溶解,由此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分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