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牛的启示

合集下载

鱼牛的幼儿故事

鱼牛的幼儿故事

鱼牛的幼儿故事
1、鱼牛的幼儿故事
小池塘里住了一条小鱼和一只小青蛙,它们是好朋友。

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它们都很想出去看看。

可是小鱼不能离开水,小青蛙只好自己出去探险了。

一路上,小青蛙觉得一切都是那麼新鲜,那麼不同,它仔细地观察着这一切,想把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脑海,因为它回去要跟好朋友小鱼细细地描述它的所见所闻。

终于,小青蛙结束了探险回到池塘。

小鱼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样的。

“外面有很多有趣的动物,比如说牛吧,”小青蛙一边比划一边说,“牛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跟我们长得不一样,喜欢吃青草,身体很大,嗯,比我们两个加起来还要大得多,头上长着两个尖尖的犄角,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条粗壮的腿,坚硬的蹄子,长长的尾巴,大大的肚子,还能产奶呢……”小鱼惊叫道:“哇!虽然我没有见过牛,但是听完你的描述我就像真的看见了牛。


它拿出纸和笔,立刻开始描绘它心目中的“牛”。

小鱼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画的“牛”拿给小青蛙看,小青蛙看到后不禁捧腹大笑:画上的“牛”,是一条四条腿的、吃着青草、长着大肚子和长尾巴的斑点鱼,在鱼的头上还长着一对犄角哩……
2鱼牛的幼儿故事点评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多读、多听、多看,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才不会像小鱼那样,闹出笑话来。

人总是在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

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可以真正地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前进;尤其要学习做人的理念,修炼自己的品德和人格。

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深厚的功底和较高的道德水准,也才能厚积薄发。

1。

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课堂问答的智慧与艺术2001年中国开始第八次课程改革,经过十几年的蕴积和准备,已经到了课堂教学这个临界点上,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课堂教学变革的核心理念,那就是我们的课堂要从“教”堂转向“学”堂。

那么,什么是“学”堂,这里的学不是指“学生”,而是指“学习”。

因此,要分析课堂问答的过程,首先来看看学习是怎样一个过程。

建构主义有个经典的鱼牛寓言,诠释了什么是学习。

池塘里住着一对好朋友,一只青蛙和一条鱼,作为两栖动物的青蛙经常有机会去看看岸上的大千世界,鱼关于岸上的知识都是从青蛙的口中得来的。

一天,青蛙又从岸上回来,兴奋地告诉鱼它看到了一头牛,鱼就央求青蛙给它描述下牛长什么样。

鱼:“青蛙,快告诉我,牛长什么样吧!”青蛙:“牛啊,身子很粗壮,肚子下面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头上有两个尖尖的犄角,它是吃草的……”,在鱼的脑海里慢慢浮现出牛的形象,是一头“鱼牛”。

建构主义的这个鱼牛寓言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其中核心的一条是“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上的建构过程。

”可见,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只是灌输知识的话,学生得到的是一种表面的、零碎的、不真实的理解。

久而久之,在鱼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一个不真实的陆地世界,不仅有鱼牛,还有鱼鸟、鱼人等等。

而提问是打破灌输的开始,有教育家说,把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往往就意味着思考的开始。

试想一下,如果在鱼牛寓言里,鱼开始大胆提问,那将是下面这样的情形:鱼:“青蛙,快告诉我,牛长什么样吧!”青蛙:“牛啊,身子很粗壮,肚子下面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鱼:“等下等下,我想问下,听你的描述它是不是像一条很大的鱼?”青蛙:“哦,不是,如果你要说像什么的话,可能更像是……河马,对的,身形和腿的部分和河马很像。

”鱼:“哦,好的,那尾巴呢,是和我一样扇形的吗?”青蛙:“哦,也不是的,它的尾巴是那种细细的、圆圆的,像一条小的水蛇。

”鱼:“那犄角呢?”青蛙:“犄角……就像虾弯曲时那样。

”鱼:“哦哦,那我大致明白了。

由“鱼牛图”想到的

由“鱼牛图”想到的

由“鱼牛图”想到的作者:吴枚荫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第08期外出学习期间,笔者曾聆听过这样一则教育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鱼和青蛙都是在池塘里长大的朋友。

青蛙长大后离开小池塘,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青蛙回到池塘,鱼儿问青蛙:“青蛙大哥,你在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说:“外面的世界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比如说牛吧,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爱吃草、头上长着角、身上长着花斑和四条腿、有奶囊……”于是,鱼依照青蛙的描述立刻在脑海里形成了它所理解的牛的样子,既不像牛,也不像鱼。

大家看了可能会觉得奇怪,鱼的脑海里怎么会形成这种鱼不像鱼、牛不像牛的怪物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鱼儿在水里整天看到的都是鱼,从没有见过什么牛,在脑海中当然不会形成正确的牛的样子。

这里的鱼就好比是我们的学生,青蛙就好比是我们教师,牛好比是教学内容。

这个教育故事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或偏差,这跟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有关系。

那么,如何避免学生出现此类错误?学生出现错误该如何帮助他们修正呢?一、教学需要直观、形象夸美纽斯曾经说过:“直观教学是教学的金科玉律。

”实践也证明:直观、形象的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直观感知、操作体验、主观能动的活动中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主动获取新知。

例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为了使学生正确区分锐角和钝角,教师用课件出示古代作战用的长矛图,学生通过对两个不同的长矛图的观察,发现用锐角做的长矛比用钝角做的更尖锐、更锋利。

这样,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对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就能非常直观、形象地理解,同时在脑海中建立深刻的表象。

又如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30°和40°,让学生们猜猜看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从而巧妙地引出10°的单位角,并逐步把单位角集合成180°的半圆。

阅读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对策分析

阅读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对策分析

学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对策分析[摘要]“鱼牛现象”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接受间接经验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鱼牛”的故事告诉我们:惯常所见的已有认知是构建新知的基础所在。

以己之见的简单说教为视觉表象的“误构”留下空间。

学习是建立在自我建构即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过程。

教学千万不能置学生如“鱼”一般无所顾及。

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我们惟有追求互动的“活力”课堂,才有互动成长的“幸福师生”,学生要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关键词]鱼牛现象意义建构一口不深的井里,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

那只青蛙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

青蛙讲到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身上没有鱼鳞而是细毛,一条鱼一样的尾巴……——题记这是欧洲一则有名的童话,鱼最后勾勒出的就是所谓的“鱼牛”。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

鱼牛童话折射出的相应的现象就是建构主义借以阐述核心思想的“鱼牛现象”。

“鱼牛现象”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接受间接经验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典型的、明显的“鱼牛”不少,“稍微有点像鱼的牛”更是不胜枚举。

从鱼牛的童话故事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一、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惯常所见的已有认知是构建新知的基础所在。

鱼和牛的故事

鱼和牛的故事

鱼和牛的故事在那广袤的自然界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神奇的生物,鱼和牛就是其中很特别的存在哟。

鱼呀,在那清澈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它们摆动着那灵动的尾巴,就像是在跳着一场欢快的舞蹈。

它们一会儿穿梭在茂密的水草之间,和小伙伴们玩着捉迷藏;一会儿又调皮地吐出一串串泡泡,看着泡泡慢悠悠地升上水面,然后“啪”的一声破灭,多有意思呀!鱼的世界是那么的简单而快乐,它们不用操心明天会怎样,只要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就好啦。

再看看那牛,老实憨厚的样子让人忍不住就想亲近。

它们在那广阔的田野上辛勤地劳作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着。

那粗壮的四肢就像是四根柱子,稳稳地支撑着它们庞大的身躯。

牛儿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它们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这种无私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鱼和牛,一个生活在水中,一个生活在陆地,它们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但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呢。

就好像我们人类呀,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有的人像鱼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追求着内心的快乐和满足;有的人则像牛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奋斗着。

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像鱼和牛学习呢?学习鱼的乐观开朗,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找到快乐;学习牛的踏实勤奋,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像鱼和牛这样不同性格的人。

那些像鱼一样的人,总能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而那些像牛一样的人,则会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我们最坚实的支持。

我们不能说哪种人更好,因为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着色彩呀。

有时候我就会想,如果鱼遇到了牛,它们会聊些什么呢?鱼会不会好奇地问牛,陆地上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牛又会不会羡慕鱼在水中的自由自在呢?哈哈,这画面想想就觉得很有趣呢!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着像鱼一样的乐观心态和像牛一样的坚韧精神,还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呢?让我们都成为那条快乐的鱼,那头勤劳的牛,在自己的人生海洋和田野中尽情驰骋吧!。

鱼形奶牛的启示

鱼形奶牛的启示

“鱼形奶牛”的启示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认知活动开封市夏理逊小学周艳摘要:学生的认知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从开展学习前的任务分析,找准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的切入点;设计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针对学习行为及过程、结果进行不断反思,从而达到建立正确完整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基础过程反思有一则故事:一只青蛙环游世界后,告诉它的邻居好友——鱼,自己所见到的奶牛的模样。

青蛙把牛的外貌从头到尾仔仔细细描述一番,听的鱼是欣喜点头,想象的却是一条鱼长一个带角的牛头,鱼身上黑白块花斑纹,再长出四条腿、蹄,细长的尾巴……这就是“牛”啊!故事中鱼所想到的“鱼形奶牛”给了我启示:鱼把牛想成一个鱼身为基础的牛形,是建立在它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

怎样让它建立正确奶牛的模样?这些不也影射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正确的认知结构吗?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好学习任务的分析,科学设计课堂教学。

对学习任务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制定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起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条件。

只有把学习任务的分析建立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展开的预设,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建立正确的认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有关“角的大小比较”的教学,第一轮教学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上,一节课下来感觉效果很好,就连学习吃力的同学都能掌握住方法。

但,在学生练习中,处理教材练习八第3题时,(如图)对比、讲解,让学生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也总有硬塞给学生的感觉。

课下进行反思,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对学习任务分析的不够到位,学生学习的支持条件认识不清。

学生进行角大小比较的感官、感性认识其实已经具备,而教学重点仍放在方法的掌握上定位有所偏离。

角的大小的教学起点在于什么是角?怎样才能使角变大?怎样才能使角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关?于是,第二轮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分析学生认识的“角”,只是角的轮廓,原因:无论主题图,还是生活实例,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显示的都是红色的顶点和两条边。

鱼牛故事对教师的启示

鱼牛故事对教师的启示

鱼牛故事对教师的启示
“鱼牛故事”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对于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有一只鱼向一只青蛙描述了一种叫做“牛”的动物。

由于鱼只能从水中观察到牛的一部分特征,因此它对青蛙描述的牛是一种拥有鱼鳞和尾巴、用鳍走路、头上长着角的奇特生物。

青蛙按照鱼的描述在脑中想象出这种“鱼牛”,但实际上这并不存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的认知往往受到自身经验和观点的影响,容易产生偏差。

同样地,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这一点。

每个学生的背景、经验、能力和兴趣都不同,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有所差异。

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来教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会让学生产生误解。

因此,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鱼与牛的故事

鱼与牛的故事

鱼与牛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们以打鱼为生。

村子里的一个池塘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池塘里有各种各样的鱼。

有一天,一个叫阿牛的年轻人来到这个村子。

他看到大家都在忙碌地打鱼,也想加入其中。

于是,他向村子里的一位老渔夫请教打鱼的技巧。

老渔夫告诉他:“要想打鱼,首先要了解鱼的生活习性。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喜好和栖息地。

你要学会观察水情,了解鱼的活动规律,才能更好地捕捉它们。


阿牛听了老渔夫的话,开始仔细观察池塘里的鱼。

他发现鱼总是在水草丰茂、清澈见底的地方活动。

他还发现,如果水流急、水色混浊,鱼就不容易聚集。

根据这些观察,阿牛开始调整自己的捕鱼方法。

他不再盲目地撒网,而是选择在鱼群活跃的地方下网。

他的捕获量虽然不如其他人多,但每次都能捕捉到质量最好的鱼。

时间久了,村民们开始注意到阿牛的捕鱼技术。

他们纷纷向他请教,希望能够学到他的技巧。

阿牛总是慷慨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
如何观察水情、选择合适的捕鱼地点和时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里的人们逐渐掌握了阿牛的技巧。

他们的捕获量不仅增加了,而且鱼的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这个小村庄因为阿牛的智慧和慷慨,逐渐成为了一个富饶的渔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功捕鱼,需要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同样地,要想在人生中取得成功,也需要了解自己的喜好和优势,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的启示
《鱼牛的故事》说的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但因为鱼不能离开水,所以只能由青蛙独自去完成这项任务。

有一天青蛙回来了。

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好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青蛙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但在鱼的脑海里,出现的“牛”的形象是什么样呢?原来是这个样子的牛——鱼牛!——也就是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鱼所听到的牛的特征。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就不是它所表述的牛,或者也可以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所以,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这种事。

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身心就感受不到痛苦和不幸对自己的感官刺激。

所以,我们要学会坚强,学会自己走出困境,学会疼爱自己,我们要懂得,我们的经历只属于自己,无论苦乐、无论是否想与人分享或分担,它都只是你一个人的,只有自己咀嚼品尝,不要指望他人能感同身受,也不要责备他人不能感同身受,因为,你也如此,你也做不到,即使有时候你希望能与某个人感同身受。

鱼牛的启示

鱼牛的启示

四种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中,学习理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教育技术必须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进行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他认为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并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映——强化”的学习模式,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并把他们应用于人类学习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就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斯金纳提出的学习模式对人的学习活动的启示作用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强化”,为了实现这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肯定,错误的学习行为得到纠正。

根据这一模式,斯金纳进而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小步调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

图1显示了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然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只强调行为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做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

由此引起了认知主义理论学派的不满,从而导致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和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派认为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尔。

鱼牛故事的启示

鱼牛故事的启示

鱼牛故事的启示第一、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内容,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立的人,是生活、学习的主人,对学习有一种内在的能动反应,他们的学习会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并依赖于原有的知识经验,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基于经验、改组经验并提升经验。

正如鱼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接受青蛙所灌输给它的概念,它在建构牛的概念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虽然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但至少是鱼认知层面上的牛。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趣味化;关注学生的社会环境,注重教学内容时代化;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注重教学内容弹性化。

只有做好了这些,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石,孩子只有到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认识真正的事物。

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还原“生活画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索”中创新。

让他们像青蛙一样,走出自己的小天地,依靠自己的体验去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索”中创新。

第三、课堂需要交流。

只有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我们才能了解学生对“新知”的认知情况。

课堂上的交流是一种对话;是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

课堂上的“有效交流”,不仅仅是让学生大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单向传输,而是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有效交流”中活跃思维、增值知识,课堂,在“有效交流”中灵动生成、智慧闪耀,教学由此而精彩无限。

童话启示,设计高中“活动化”教学

童话启示,设计高中“活动化”教学

童话启示,设计高中“活动化”教学作者:王珏来源:《地理教育》2013年第08期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教学,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把知识讲给学生听,而是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因此,学生必须通过活动才能获取知识,当然学生还有一些其它收获,如情感的满足、活动的体验及合作的快乐等。

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学习知识,知识学习是活动的教学指向。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厘清活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一、“鱼牛”童话的启示德国的“鱼牛”童话,说的是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都想出去看看。

由于鱼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它询问外面的情况。

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

”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立即勾画出它心目中“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如图1。

这个故事给每一位教师不同的教学启示。

很显然,“一千条鱼心中有一千头牛”,因为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新知识的。

鱼脑中的牛形象(姑且称之为“鱼牛”)在客观上当然是错误的,但对鱼来说却是合理的,因为它是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建立起它心中牛的形象。

此时,青蛙的重复就是无效的。

因此,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经验来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经验?这些经验与新知识是什么样的关系?怎样才能把这些经验与学生要学的新知识联系起来?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很好途径。

二、活动过程将内隐知识外显化正如前文“鱼牛”的故事,青蛙将牛的信息描述得准确而清唽,而鱼也自认为把牛的信息领会到位。

课堂上教师觉得讲清楚了,学生也认为自己懂了,结果双方都不知道问题已经产生,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关于“鱼牛”

关于“鱼牛”

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一、鱼牛现象:基于自身经验的个性化构想。

1.什么是“鱼牛现象”?有一则欧洲童话:一口不深的井中,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

那只欧洲的青蛙不是我国成语“井底之蛙”中的青蛙。

它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

青蛙讲到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这就是所谓的“鱼牛”。

相应的现象就是建构主义借以阐述核心思想的“鱼牛现象”。

“鱼牛现象”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

比如科幻电影塑造的外星球生命的形象,无论怎样怪异,总还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人和动物的影子。

比如一件事被十个人依次传达,每人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去掉一点自己的“不理解”,结果竟变得面目全非。

比如课堂教学中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

典型的、明显的“鱼牛现象”已经不少,“稍微有点像鱼的牛”更是不胜枚举。

2.为什么会有“鱼牛现象”?原因有两个。

一是信息和媒体的原因。

在上述童话中,如果说鱼是学生,青蛙是老师,那么,这一口井就是教室,而且是连黑板都没有的最简陋的教室。

因此,除了动作与表情,青蛙老师只能把口语作为传递信息的唯一媒体。

青蛙把自己所见的牛的视觉表象转化为口语,转化过程将丢失丰富的细节,留下许多空白。

于是,当鱼把获得的听觉信息转化为视觉表象时,信息量就严重不足了,为视觉表象的“误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是认知心理的原因。

学习不是知识原封不动的灌输和堆砌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调动自己独特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类似于生命机体的成长——机体之外物质被有选择地吸收,被能动地加工,被自主地整合到机体原有的结构之中,与原有的物质相互作用,长成可以类似但绝不重复的生命个体。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

鱼牛的故事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

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

青蛙告诉它,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这时,在鱼的脑海里,出现的“牛”的形象是——鱼牛: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它听到的牛的特征。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更深入的思考: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1、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的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中,我对幼儿逐渐有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首先,幼儿是一个完整的、各种能力都在发展的人。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在不断成熟和发展。

其次,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各自的需要、各自的好恶,有各自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倾向。

再者,幼儿是其生活、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权力和能力。

最后,幼儿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动的反应。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才明白对于幼儿来说,他虽然是一个学习的接受者,但他对外来知识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他是有选择地接受外来刺激的,选择那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另一方面他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是依赖于他原有的知识背景的。

当我们明确这点时,我们就不会一味地将孩子作为一个容器,简单地将知识倾注进去,我们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指向,尊重孩子的意愿。

正如鱼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接受青蛙所灌输给它的概念,它在建构牛的概念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虽然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但至少是鱼认知层面上的牛。

阅读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对策分析

阅读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对策分析

学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对策分析[摘要]“鱼牛现象”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接受间接经验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鱼牛”的故事告诉我们:惯常所见的已有认知是构建新知的基础所在。

以己之见的简单说教为视觉表象的“误构”留下空间。

学习是建立在自我建构即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过程。

教学千万不能置学生如“鱼”一般无所顾及。

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我们惟有追求互动的“活力”课堂,才有互动成长的“幸福师生”,学生要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关键词]鱼牛现象意义建构一口不深的井里,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

那只青蛙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

青蛙讲到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身上没有鱼鳞而是细毛,一条鱼一样的尾巴……——题记这是欧洲一则有名的童话,鱼最后勾勒出的就是所谓的“鱼牛”。

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

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

鱼牛童话折射出的相应的现象就是建构主义借以阐述核心思想的“鱼牛现象”。

“鱼牛现象”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接受间接经验时经常出现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典型的、明显的“鱼牛”不少,“稍微有点像鱼的牛”更是不胜枚举。

从鱼牛的童话故事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一、教学中的“鱼牛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惯常所见的已有认知是构建新知的基础所在。

“鱼牛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鱼牛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如果把鱼看成是孩子的隐喻,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的隐喻,那么这个故事不正是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孩子建构其认知世界的道理吗?它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一、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过程。

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

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因此,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地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

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需要小鱼亲自去看一看。

二、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根据它自己的经验建构的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

没有经验的基础,学生很难完成建构。

《鱼牛故事》对教学的重要启示在于: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原有经验的起点包括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

和奥苏贝尔曾说的一句话一致的:“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三、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问题情境、会话、协商、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的四个要素。

会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建构者抛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

教学需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要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意义建构。

鱼牛故事的启发

鱼牛故事的启发

《鱼牛的故事》从前,有一条鱼和一只青蛙,一起在一口井里生活了很长时间。

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来到了岸上,它东看看,西看看,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

这时,它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头牛,就仔细的观察了一番。

回到井里后,它向鱼描述自己在岸上看到的事物,介绍的最具体的就是牛了: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

鱼边听边把牛的样子画了下来,但它画的仍然和鱼的模样一样,一个大大的鱼身子, 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头上长着两个犄角,还有大大的乳房,嘴里吃着青草……这是“建构主义”中“鱼牛”的故事。

由此,可以想到有关教育方面的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学习是怎样实现的?从画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

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的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

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第二个问题: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怎样建构的?是根据小鱼自己的经验建构的。

小鱼生活在池塘里,没有其它动物的形象,没有看见奶牛,它的经验就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所以,当它听了青蛙对奶牛一些形象的描述“有两只脚,四条腿,吃草,身上有花纹”以后,就在小鱼身体基础上,建构了“鱼牛”的形象。

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

没有经验的基础,学生很难完成建构。

借用乔纳森对建构主义理论作如下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实在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

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自自己的思维构造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牛的启示四种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中,学习理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教育技术必须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进行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他认为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并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映——强化”的学习模式,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并把他们应用于人类学习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就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斯金纳提出的学习模式对人的学习活动的启示作用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强化”,为了实现这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肯定,错误的学习行为得到纠正。

根据这一模式,斯金纳进而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小步调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

图1显示了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然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只强调行为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做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

由此引起了认知主义理论学派的不满,从而导致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和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派认为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尔。

对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布鲁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设计各种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索取”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探究、猜测、发现的积极性;而奥苏贝尔则强调意义接受。

在课堂教学中,影响意义接受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 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

人们思维的目的乃是去反映客观实体及其结构,由此过程产生的意义取决于现实世界的结构。

由于客观的结构是相对不变的,因此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存在着判别知识真伪的客观标准。

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转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转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

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因而教师应该处于中心地位。

图1是比利时罗汉大学的校园雕塑(学生一手捧书,另一手将智慧的泉浆灌入脑壳),以形象而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客观主义的学习理念。

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

人们思维的目的乃是去反映客观实体及其结构,由此过程产生的意义取决于现实世界的结构。

由于客体的结构是相对不变的,因此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存在着判别知识真伪的客观标准。

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转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转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

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着,因而教师应该处于中心地位。

在客观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独立存在的具体实体,只有在知识完全“迁移”到人的“大脑内部”后,并进入人的内心活动世界时,人们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因而客观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灌输”。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近几年来建构主义在教育技术领域成为一种理论倾向,他的哲学根源可追溯到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康德,近代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则有杜威、皮亚杰等。

乔纳森(Jonassen1991)对建构主义理论作如下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实在(reality)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

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他自己的思维构造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人们的思维是工具性的,其基本作用是解释事物和事件,这些解释构成了各人各异的知识库。

在作这些解释的时候,思维对来自外界的输入作过滤。

“鱼牛”的童话德国的一则关于鱼和青蛙的童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故事说的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俩是好朋友。

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

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自己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及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

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他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一个红色的大乳房。

”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他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见图2)当然,鱼脑中的牛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鱼牛”)显然是错误的,但对于鱼来说却有其道理的,因为他从本体出发,将从青蛙那里新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形象。

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念: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

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促者。

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 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构造意义。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活动必然有创造性质,他能把从外界接收到的知识信息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

2. 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

学习活动是一个“顺应”的过程。

即学习者不断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更新,使他适应新的学习对象,并实现“整合”。

3. 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因此,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建构活动有社会性质。

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流的发展与改进的过程,即包含有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

启示一: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正如鱼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接受青蛙所灌输给它的概念,它在建构牛的概念时,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虽然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但至少是鱼认知层面上的牛。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在不断成熟和发展;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有各自的需要、各自的好恶,有各自的情感世界和情感倾向;是其生活、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的权力和能力;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具有一种内在的能动的反应。

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他是有选择地接受外来刺激的,选择那些他感兴趣的事物,另一方面他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是依赖于他原有的知识背景的。

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和提升经验。

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我们不能一味地将孩子作为一个容器,简单地将知识倾注进去,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指向,尊重孩子的意愿;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充分调集和展示学生的经验,不断激活孩子的“内存”。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趣味化;关注学生的社会环境,注重教学内容时代化;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注重教学内容弹性化。

启示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石,孩子只有到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认识真实的事物。

如果有人告诉鱼,大象就是比牛多了个长鼻子,那么鱼脑中的大象与实际的大象更是相差甚远了,错上加错了。

鱼牛的故事和皮亚杰的建构式学习理论说明:要想更准确的理解概念、把握规律必须有足够的认知来提供支撑,“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

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还原“生活画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索”中创新。

让他们像青蛙一样,走出自己的小天地,依靠自己的体验去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

当然,为人师,我们也要像青蛙一样,跳出井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走出自己思维的局限,走到大课堂,大视野的舞台,教在今天,想在明天,教六年,想16年,看60年,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真正成为有实力、有能力、有活力、有潜力、有魅力、有创造力的教师。

启示三:课堂教学需要交流如果小鱼学生不把心中的“鱼牛”说出来或者画出来,青蛙老师知道小鱼的“奶牛”吗?肯定不会。

课堂教学需要交流,交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感受同伴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也使自己的策略和想法得到详细的检查、提炼和完善。

课堂上的“有效交流”,不仅仅是让学生大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单向传输,而是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有效交流”中活跃思维、增值知识,课堂,在“有效交流”中灵动生成、智慧闪耀,教学由此而精彩无限。

在我们的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我们才能了解学生对“新知”的认知情况,当发现学生建构的是“鱼牛”时,我们的讲解和引导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不为预设的“教学目标”所困惑,转换角色、引导探究、延迟判断、横向处理、插问导引、应和链接、点睛升华、课外迁移。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选择交流内容,让学生乐于交流。

创设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敢于交流。

把握交流契机,让时机适合交流。

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交流。

教师参与,促进交流。

启示四、教师的教并不等同于学生的认识。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青蛙讲的和鱼所理解的牛并不是一回事。

其实这种状况同样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在前面讲得眉飞色舞,孩子在下面却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其所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