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解读及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读懂重点段落,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课题,整体感知1、书写课题,释“启示”。
2、自由读,找出文中我获得的“启示”。
3、读“启示”,初步感知钓鱼这件事的“是”与“非”。
二、学习第2、3自然段1、创设语言情境,引读体会实践难。
2、自由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体会。
4、体会关键句,读中理解:指名读、反复读、齐读。
(教师相机指导。
)三、学习第4~9自然段1、出示插图,创设情境,深入领悟实践难。
(相机指导朗读。
)2、质疑问难“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把鱼放回湖中?”3、自由读第4自然段,探究讨论。
四、总结课文理解父亲的真正用意,初步领会启示。
篇二:《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11个会认字,学会14个会写字,理解“捕捞、辉映、剧烈、操纵、皎洁、乞求、沮丧、诱惑、告诫、抉择、实践、启示、不容争辩”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物的心情变化,领会作者得到的启示。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其深刻含义的读书方法。
[核心目标][语言训练点]:读书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1、齐读词语(捕捞、得意、争辩、乞求、依依不舍、告诫、启示)2、指导将以上词语按顺序连成一段话,表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1、作者通过这件事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请用文章的话说一说(当我一次次地……却很难。
)板书:道德(易)——实践(难),理解词语:抉择、告诫、实践。
2、你能从生活实际中举例说明“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非的问题”吗?(1)要从斑马线过马路。
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8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8篇)2022-12-15钓鱼的启示教案(通用8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1总目标:授课: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词“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作”、“跳跃”、“道德实践”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重点:体会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能力和力量,并练习朗读。
难点:了解叙述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感悟“我”的心理活动及启示。
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第二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4-11自然段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重点:体会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能力和力量,并练习朗读。
难点:了解叙述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通过设问、谈体会的方法感悟“我”的心理活动及启示。
谈话导入,学习质疑(4`)齐读课题。
师:我们上节课了解到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我”真兴奋,得意极了,你想在今天的进一步学习中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质疑。
师:今天我们就从后来父亲怎么做,“我”怎么想的来感悟钓鱼的启示,让同学们的问题迎刃而解。
学习4-9自然段(14`)设问学习描写父亲的内容:自由读4-9自然段,勾划描写父亲的句子。
交流。
快速默读勾划内容,试一试自设问自因答、自设问请人答。
汇报与交流(主要点有两个,课件点击配合),●“盯着”?父亲自己也舍不得父亲想一想如何对孩子提要求●“得把它放回支”?规定时间未到,科学养殖鲈鱼的规定人要诚实,不贪便宜,父亲品行良好要求子女严格。
指导读、示范读、齐读(读出深思熟虑、语重心长)目先转向“我”,体会学习能反映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8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8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学生读课题:钓鱼的启示二、检查预习1、学生读词语:指名三人,分别读一行词,再全班齐读。
鲈鱼、鱼饵、操纵、鱼鳃、翕动、皎洁、嘴唇、沮丧、抉择、告诫、实践2、选择以上词语简述课文内容。
生自己思考,指名回答,再齐读这段话。
十一岁时的一天夜晚,我和父亲到附近湖中小岛放好(鱼饵)钓鱼。
我(操纵)鱼竿,钓上了一条诱惑人的大(鲈鱼),鱼鳃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翕动)。
在父亲的要求下,我(沮丧)地放掉鲈鱼。
后来,每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请你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
指名说。
三、理解感悟1、从哪看出钓到了一条诱惑人的大鲈鱼?“我”和父亲放鱼时有没有不舍呢?让我们回到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默读,出示要求:从哪看出钓到了一条诱惑人的大鲈鱼?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依据,并标上序号。
“我”和父亲放鱼时有没有不舍呢?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从哪看出钓到了一条诱惑人的大鲈鱼?用手势示意依据的数量,请找到最多的说依据。
点拨写法:抓住我的动作和钓鱼时鱼竿、水花的细节描写,突出了鲈鱼的大。
4、齐读第3节,指导读出鱼的大。
5、“我”放鱼时有没有不舍呢?指名回答。
6、出示:“我”的心情首先是得意,因为xx;其次是xx,因为xx;再次是xx,因为xx;最后是xx,因为xx。
指名说,学生齐读。
7、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读出作者心情的变化。
出示文中四处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学生练习读。
指名4人朗读,PK读,再齐读。
教师点拨:同学们刚才读得很好,读出了小作者的心情变化。
从作者心情的变化你能读懂什么?指名回答。
(放鱼的艰难)8、父亲有过不舍吗?指名说。
出示句子,齐读,读出不舍。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正确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联系实际,受到“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4、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穿插运用细节描写及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手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文中深刻的做人道理,从而受到“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部分有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重点,但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建议: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受到启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重点,教学中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应立足于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再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的平凡行动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篇章。
切忌“标签式”的空洞说教。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鼓励学生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2、引导学生读有关诚信的文章。
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3、回忆或收集生活中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4、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吗?(学生交流)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条名言——(多媒体显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
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
学情分析: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
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
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设计理念: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学目标: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含评析)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含评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钓鱼的启示》,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会通过关键词理解文章的大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自觉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文章的主题。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 阅读理解: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钓鱼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
4. 阅读理解: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课堂评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阅读理解题目:对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目进行评分,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1. 课堂组织:反思自己在课堂组织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如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等。
2. 教学方法: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课堂评价:反思自己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是否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
4.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教学计划: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计划,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钓鱼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案【篇1】1、降低起点层层突破教学刚开始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
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
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
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以读为主、读中体验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手段。
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现代教学实践也表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受到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同时,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以读为本,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这节课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地读,在读中感悟、体验。
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如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的语句,“我”得到启示的语句等;有在体验中的朗读,如读“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态度的语句等。
感悟体验方法的引导力求符合文本特点。
一是运用整体感受法。
课文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父亲和“我”的形象。
二是角色体验法。
课文对“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父亲的角色着墨虽然不多,但对于子女严格进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
《钓鱼的启示》教案(10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10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钓鱼的启示》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诱惑,要依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而这种抉择的勇气和力量需要从进行培养。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直接引题:板书课题,并齐读。
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初步理解课文小组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好后,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的启示是,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指导、交流。
出示语句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钓到鱼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紧张、激动的'心情。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逐句朗读指导,在读中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二)父亲的情感。
自读我们体验了儿女从钓鱼到放鱼的情感,父亲呢?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交流、指导把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有什么不同?理解“得”字,你从“得”密切协作了中体会到什么?讨论:父亲要把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小结:(三)学习课文后半部分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学生读思考,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交流指导。
出示重点语句,体会“鱼”是指什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小结拓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这时,你怎么做?比如:父亲不在家,电视节目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课外拓展搜集有关道德休养的名言警句。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优秀9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优秀9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3、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钓鱼的启示》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一三课(师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上节课,从课文中我们了解到整个故事是围绕着一条鱼(板书:鱼)来展开,大家自己读读下面的词语,看能不能用上它们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复习词语:得意地欣赏大声地争辩乞求的目光依依不舍地放回终生的启示2.学生用词说话,师相机补充。
3.是的,这正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所说的:“三十四年前和终生的启示。
”(示句子,生齐读) 二。
讲读课文1.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生:月光如水)这么美的夜晚,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2.抽生汇报,并示配图与句子。
①如此美好的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齐读句子)。
这一圈圈彩色的涟漪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呢?(皎洁,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②让我们再次和着音乐融进这醉人的月色中吧(配乐读句子)。
3.这美好的夜晚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故事发生的时间恰好是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引导生齐答)围绕着这条鱼(指板书)发生的事,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回忆。
4,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5.抽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留放。
6.围绕着“留和放”,我和父亲展开了一场争辩,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7.(示争辩句子)师生分角色读争辩部分。
8.你看,儿子觉得应该“留下”,而父亲却觉得应该“放了鱼”,是留下还是放了,咱们先找找理由,你再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我把鱼留下的理由是什么?▲第3自然段:(时间长、好不容易钓到鱼——通过动作描写表现、鱼儿非常漂亮)▲第4自然段:离开放捕捞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4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4篇篇一: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课文回忆了我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事情是按照发展过程记叙的:从去钓鱼写到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最后写34年后的感悟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正确认读14个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学习目标:1、认读11个生字,读出14个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读懂钓鱼给我带来的启示。
学情分析:本文生字不多,故事情节简单,写的又是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大部分学生经过预习,能利用生字表和字典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多数生词,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而对课文中“正像他的父亲教诲他的那样,……”一段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让学生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前准备:学生: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利用生字表、字典认识生字,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把自己的体会和疑问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观察生活中有规则的事例,举一、二件和同学交流。
教师:教学课件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流程:一、导入:1、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
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正确读出14个词语。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 钓鱼的启示公开课教案21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钓鱼的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钓鱼的基本知识•钓鱼工具和材料的介绍•鱼的种类和习性的了解•钓鱼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2. 钓鱼的实践活动•分组钓鱼,观察和记录钓到的鱼的特征•探索钓鱼地点的环境,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3. 钓鱼的启示•钓鱼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思考和保护意识•通过团队合作和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鼓励学生探索新的钓鱼技巧和创造鱼饵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钓鱼的概念(预计时间: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引入钓鱼的概念。
•引导学生简单了解钓鱼的目的和传统。
第二步:钓鱼基本知识的介绍(预计时间:20分钟)1.介绍钓鱼的工具和材料:鱼竿、鱼线、鱼饵等。
2.讲解鱼的种类和习性,例如淡水鱼和海水鱼的差异,鱼的食性特点等。
3.介绍钓鱼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例如调整鱼竿位置、合理运用鱼线等。
第三步:钓鱼实践活动(预计时间:6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钓鱼地点进行钓鱼活动。
2.每个小组需合理分工,包括鱼竿的设置、鱼饵的调配和鱼的记录等。
3.活动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并记录下钓到的鱼的特征。
第四步:钓鱼的启示(预计时间:30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分享钓鱼活动中的观察和体会。
2.引导讨论的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你发现了鱼的哪些特征?你认为什么样的环境适合鱼的生长?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例如不乱扔垃圾、节约资源等。
4.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创新的钓鱼技巧和自制的鱼饵。
第五步:总结和小结(预计时间: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钓鱼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针对本课程的小结,分别说出自己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期望。
四、教学评估1.钓鱼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精编)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1本教学设计,体现课改理念,落实《课标》要求,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设计实践中具有以下三大特色:一、导入新课,巧妙而富有层次本课的导入,根据该课文课题概括和篇尾点题的构文特点,抓课题,抓篇尾,首尾呼应,切入重点,导出问题,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非常巧妙:首先,符合构文特点,突出作者构思成文的写作思路,体现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教学思想;其次,重点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由疑而思,由思而学,激活思维,生成问题,当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第三,变序的教学,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避免平铺直叙、呆板单一的教学程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探索基础。
二、学生学习,主动而方式多样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当开展合作学习,重点突出探究学习,是本设计的重要思想。
为体现这一思想,设计中的(二)、(三)教学环节,以重点问题的提出为导向,以学生的自主读书为重点,通过默读、带着问题读、配合音乐读、体会情感读等多种方式,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渗透于每一个环节和活动中,从而真正做到读书的自主性、多元化、情感化。
在此基础上,辅之以适当的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词句的.理解和内容的把握,促进学生对个体生活的回忆与体验。
三、立体探究,综合而力求创新语文教学讲究整体化、综合化、实践化。
以问题为核心的立体探究的教学设计,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将读文、悟情、辩理三者有机结合、综合、统一起来,充分体现“立体探究”设计的特点和价值。
立体探究的设计,正体现了语文教学这一基本规律。
就__而言,学文是基础,悟情是体验,辩理是目的。
三者是有序的,然而又是统一于本课的教学实践中,不容偏颇,更不容分割的。
在学文中思考,在学文中悟情,在学文中明理。
通过品评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质疑辩论,联系个人生活实际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有效实践,基本达到实际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锦集4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锦集4篇)【篇一】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并明白本课的一些词语,如: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
日志伤感2、过程与方法:透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透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
坚持的名言2、教学难点:从文中的细节描述中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明白父亲放掉大鲈鱼的做法。
三、学情分析:《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明白起来有必须的难度,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
其次,本文的主题是“道德”,道德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深刻而严肃的话题,更别说孩子了。
最后,本课的重点就是明白父亲为什么把大鲈鱼放掉,而文中对父亲的描述却很含蓄,没有心理描述,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性的对话,因此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很可能只停留在语言表面而不去揣摩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教学策略:品读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深化。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启示”二字用红笔写出。
齐读课题,教师问道:这个课题与你们以前见过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生:启示是红色的字。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要把“启示”二字用红笔标出?学生汇报。
师:什么是“启示”?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简而言之,“启示”就是你从一件事中所明白的道理,那么这启示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资料。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看看你能不能根据“钓鱼”和“启示”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学生读文并分段。
汇报:说说你这两部分是怎样分的?(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钓鱼这件事?哪一段写的是我从中获得的启示?)学生汇报,教师在题目中相应标出:(1—10)钓鱼,(11)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锦集三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锦集三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认识“沮、践、戒、钩、翼、鳃”等生字2、能通过课题了解文章内容,能初步了解“启示”结构3、能明白课文“启示”的过程及含义4、能领悟以小见大的"技巧教学重点:明白课文获得“启示”的过程及含义教学难点:能领悟以小见大的技巧教学过程:一、启发导入,初探“启示”含义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先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位同学知道的最多。
(出示幻灯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这些都是来自生活的?(启示)3、什么叫启示呢?(出示幻灯片)(出示幻灯片: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2、引出课题:《钓鱼的启示》(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的是——《钓鱼的启示》,请大家一起看到这个字,它读“钓”(出示幻灯片),和我们要学的一个生字很相识“钩”(出示幻灯片),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它,请在草稿纸上写钓鱼,鱼钩,写对了的请举手。
(2)读课题:很好!请同学们抬起头,看到课题,让我们把钓字还到课题中读一读,请字正腔圆的读,请干脆利落的读二、初读课文,初探启示结构1、在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翻到课文,轻声细读课文,注意做到两点。
(幻灯片1、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刚才同学们已经读完了,我从课文中选了几个句子,看看你们会不会读。
(幻灯片)(1)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zòng)着。
(很流利,谁来第二句?)(2)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lú)鱼,看着鱼鳃(sāi)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xī)动着。
(了不起,三个生字全读对了。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还有第三句)(3)当年那个沮(jǔ)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3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1岁的詹姆斯钓到了他所见过的最大的一条鱼,但那是一条鲈鱼,按规定只有凌晨以后才可以钓鲈鱼,当时还差两个小时,父亲坚决让他放掉,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挣扎,他最终放掉了那条鱼。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规则,自觉是一个公民应有的修养。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6个。
2、作者对詹姆斯的心理变化描写得特别细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并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生动形象的课文故事,将学文与导行相机结合,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重难点:1、作者对詹姆斯的心理变化描写得特别细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并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生动形象的课文故事,将学文与导行相机结合,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钓鱼的启示。
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
2、质疑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这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呢?钓鱼的启示是什么呢?)老师们往往逢公开课或优质课评选时费尽脑汁设计各种出人意料花样繁多的导课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有时却是本末倒置,占用了学生去读文思考的时间。
倒不如,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导入新课。
像李老师的这种导课方式,用时短,直接切入课文内容,同时在学生主动质疑当中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可谓多快好省。
二、认识生字,整体感知。
1、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翻开课本35页,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屏显生字:船坞遛狗压抑詹姆斯逆行扭动教诲嗖沉甸甸自由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沉甸甸齐读两遍。
《钓鱼启示》教学设计6篇
《钓鱼启示》教学设计优秀6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书,通过自主地入情入境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领悟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理解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达到质疑、解疑;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难点】1、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在课前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
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
2、读课题,理解:启示的意思,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板书:钓鱼启示)我们要学会从课题中捕捉课文的相关信息,这也是学习的一个方法。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1、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钓鱼,哪部分写了启示?2、反馈并补充板书(在钓鱼和启示中间还写了什么?):放鱼3、浏览全文,根据板书,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1、研读“钓鱼”部分:师:34年前的一次钓鱼的经历,至今让难以忘怀,那肯定是一条很有魅力的鱼!(板画:鱼)它魅力何在?生反馈,师相机指导朗读句子。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6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6篇《钓鱼的启示》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11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谈话: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字词:易错音:沮漪。
易错形:距(拒)、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分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师总结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含评析)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含评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钓鱼的启示》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修养的启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道德修养的启示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故事中深层次的道德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2. 将故事中的启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材《钓鱼的启示》。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曾经有没有经历过一些道德选择的时刻?当时你是怎么做的?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钓鱼的启示》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概括等。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个人选择的困惑。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讲解与解析(15分钟)1. 教师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和解析,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修养的启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五、课堂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思考,进行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钓鱼的启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析,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德修养的启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课堂小结和反思,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和思考自己的行为准则。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课堂讲解和解析部分,可以更加深入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的启示解读及教学设计
读《钓鱼的启示》一文的题目,便可猜读出文章大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叙事,讲述钓鱼的经历;另一部分是感悟,讲述获得的
启示。
由此看来,这是一篇叙事说理文。
一篇文章,通过起、承、转、合的过程,基本形成一篇文章的主题、立意。
最吸引读者眼球、吊起读者胃口的莫过于情节上的“突转”。
《钓鱼的启示》中的“突转”,便是介于“钓鱼”与“放鱼”中那一句不引人注意的句子: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
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这也正是父亲让孩子必须放掉那条鲈鱼的唯一理由。
由此,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必须把鱼放回湖中;人物心情发生了突转──由“得意”转为“急切”“难过”“乞求”“不舍”。
直接影响孩子
心情的,便是父亲说的那两句话,父亲没有用“必须”而用“得”;
没有据理力争而是安慰孩子。
这两处语言描写带给读者的是,同一
个意思──必须把鲈鱼放掉;同一种情感──自然地流露出了对孩子
的爱。
这种爱既包含了一位父亲对孩子严格的要求──无论何时何
地何种境遇,都要无条件地遵守规则,还包含了他对孩子无尽的理
解与期待。
父亲仅说的两句话,便成了全篇中最精彩的描写。
文中的孩子之所以如此不情愿地放掉鲈鱼,细细咀嚼文字,便会发现至少有四条理由──从未见过、来之不易、无人知道、只差两
小时。
难道说真的“无人知道”吗?文章中三次描写“月光”,多么美
的月夜!月光下抛竿、月光下垂钓、月光下欣赏鲈鱼、月光下放回鲈鱼。
环境本身就是具体内容中的一部分,作者借助环境烘托人物心
理和渲染气氛。
更重要的是,父子俩的一举一动被美丽的月光紧紧
地注视了,这三次对月光的描写,也呼应了这篇文章的原题──
《做得对与做得好──天知地知》。
“月光”所表现的意象,所传
达的意味,所起到的作用,耐人寻味。
正是因为孩子如此不情愿地放掉到手的鲈鱼,所以父亲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三
十四年前的那天晚上,孩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依然在体会着父
亲的话语;三十四年来,孩子常常体会着父亲说的这句话;三十四年来,每当孩子再次遇到本该不属于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他就想到了
父亲说的这句话;三十四年来,他对童年钓鱼的经历也有了自己的体
会──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
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当我们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会看到这样的学段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依据文本特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细节,让学生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和父子之间的
矛盾冲突;读懂父亲曾告诫孩子的话及孩子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
启示;感悟篇章结构,领悟将事与理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
达意的能力。
学生喜欢阅读故事性极强的文章,《钓鱼的启示》中的“突转”情节易于其走进文本。
他们能够独立读懂文本内容,从描写作者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心情,但体会这则故事背后的
“启示”,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年龄、阅历所至,是个难点,也是
教学中的重点。
通过幻灯片,教师出示父亲告诫孩子的那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学生理解这句话有一定的难度,前一分句说“道德是个简单的问题”,后一分句又说“实践起来很
难”,只有让学生在第一分句前添上三个字“说起来”,这样学生再读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其意思了,当然,也不会再引发前后分句间的自相矛盾了。
这仅是初步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教师还要深入引领学生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是”与“非”,这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知道“是”就是对的,“非”就是“错”的。
但教师要再次引领学生浏览全文,联系前文所讲的“钓鱼的过程”,说说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
这是在全篇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前后联系起来深入思考问题,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才能提高高段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一定能说出“把鲈鱼放掉是对的”“把鲈鱼留下是错的”,显然,学生读懂了这篇课文。
但是,他们在表达上是有欠缺的,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要再一次引导学生表达出“当没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钓上来的要放掉,就是对的”,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准确的表达。
继而再联系前文,体会从哪看出来“道德实践起来却很难”?再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引读,加深学生对这一句的深刻体悟。
这样一来,就突破了教学中的第一个难点。
“感悟篇章结构,领悟将事与理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是教学中的第二个难点与重点。
说它是难点,是因为这是学生独立阅读所不能的,需要教师的阅读引领与点拨;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在第三学段中,要引领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课标”中强调的是在这一学段中要引导学生领悟谋篇的方法,而不是写句的方法,更不是造段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谋篇的方法上可谓有三:一是钓鱼与放鱼间,在情节上发生了“突转”,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造成了事件的波折性,给人事情急转直下的感觉;二是环境描写与叙事相结合,环境描写有三次,前两次可谓烘托人物心情,而第三次增加了鲈鱼对我的诱惑力,也是对父亲是否依然坚持原则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更是对凸显文本的主题起到了有力的背景支持,其烘托作用可谓大也;三是
事与理之间,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这对于叙事说理文来说,决定着
整篇文章的成败。
语文教学是一门舍得的艺术,三种写法选择哪一种作为教学内容?这要依据教材特点,哪一种写法是这篇文章所独有的,就选择哪一种。
这样一比较,教师应确定课堂上要引领学生感悟事与理之间,
是如何巧妙地连接在一起的。
通过幻灯片,教师出示第十自然段。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当
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
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把钓到的大鲈鱼
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
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这一段一共四句话,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句是第一层,讲的是“人”;第二句是第二层,讲的是“事”;第三层是第三句和第
四句,讲的是“理”。
制作幻灯片时,教师可将每一层设定一种颜色。
这样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时,通过颜色的变化,很自然地了解了段落层次。
再
通过问题引领,进一步指导学生细读:在这三层中,哪些是讲三十
四年前的内容?哪些是讲钓鱼以后的内容?这时,学生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在每一层中,都是先写三十四年前的,再写钓鱼以后的。
然后,按照人、事、理的顺序交织在一起。
当我们的学生掌握了若干篇谋篇的方法,学生笔下的作文一定会新颖别致,恐怕难见“起因、经过、结尾”这样三段式的作文了。
课至尾声,教师可告诉学生:三十四年过去了,文中的“我”长大了,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他,就是詹姆斯·兰费蒂斯。
他还
骄傲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们和他的子孙后代。
有两句话,他会
印刻在子孙后代的心里。
此刻,齐声朗读父亲告诫我的话和我若干
年后体悟出的那句话。
这两句话也一定会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中。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诱发感悟,探求表达之秘妙,做到得意,得言,得法,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