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知识要点
控制测量知识要点
控制测量知识要点羂2012肈•取盘左和盘右读数的中数,可以消除袁•任一照准点的垂直角与天顶距之和是90°。
水平轴倾斜误差对观测方向值的影响。
膆•望远镜的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莂•照准部旋转中心与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蚂•微动螺旋、测微螺旋的最后操作应一律旋进。
袆•用三角高程法获得的高差观测值的权与边长的平方成反比。
芄•6°带第20 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17°。
螁•一厘米分划的精密水准尺的基辅差为 3.0155 。
莂•导线直伸时,纵向误差主要由测距误差引起,横向误差主要由测角误差引起。
羇•对于短边导线三角高程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经验取K 值。
薇•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将起始方向的读数均匀分配在度盘和测微器上是为了削弱度盘和测微器分划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
蒄•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叫大地体。
袈•我国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由69°起每隔6°而至135°,共计12 带。
聿•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正常高。
螅•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正高袄•地面点沿法线方向到参考橢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虿•水准测量时要求每个测站的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或减弱i 角、大气垂直折光等与距离有关的误差影响。
螆•高斯投影分带的原因就是限制长度变形。
袃•计算2C 并规定其变化范围可以作为判断观测质量的标准之一。
莃•一测回中不得变动望远镜焦距是为了避免因调焦引起视准轴变化。
荿•选择测站零方向的条件之一是,该方向的边长与本测站其它方向的边长相比长度适中。
袇•将平均海洋面向陆地内部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这个曲面就叫水准面。
膆•我国的水准原点位于青岛的观象山。
螂•在进行等级水准时,一测段的测站数应安排成偶数。
聿•我国在将参考椭球上的测量元素归算到平面时采用的是高斯投影的方法。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图示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一、控制测量的概念所谓控制测量,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布设少数点,称为控制点,将控制点连成网状,称为控制网,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方法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合称为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计算二、直线定向1、概念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北夹角关系的工作叫直线定向。
B2、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水平角叫方位角,角值0°~360°。
通常用α表示。
3、标准方向1)真北方向即真子午线北端方向,可认为是北极星方向。
2)磁北方向即磁子午线北端方向,是罗盘指北针所指方向。
3)坐标北方向坐标纵轴北端方向,即央子午线方向。
4)三种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4、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1)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与磁北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用δ表示,以真北为准,磁北偏向真北以东,称为东偏,δ取+号,反之取-号。
α真=α磁+δ B2)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方向与坐标北(x轴)方向之间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用γ表示,以真北为准, x轴方向偏向真北以东,γ为正,以西γ为负。
北半球,γ与y真北 Bɑ=ɑ+ϒ真A3)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α真=α+γα=α真-γ =α磁+δ-γ = α磁+(δ-γ)= α磁+ΔΔ叫磁坐偏角。
5、坐标方位角的特性 X同一直线上各点的坐标方位角相等。
NW NE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Y αBA =αAB ± 180° (大于180˚—;小于180˚+) SW SE 6、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到某直线的锐角叫象限角,用R 表示,应注明象限名称。
三、坐标正算、反算 1、坐标正算公式坐标增量: 坐标: 2、坐标反算计算公式四、方位角推算⎭⎬⎫=∆=∆AB AB AB AB AB AB D y D x ααsin cos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AB A B AB A B A B A B AB AB AB ABy y x x y y x x D x x y y αααsin cos arctan21、左观测角与右观测角2、左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β左-180° αBC =αAB +β左±180°3、右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 β右± 1804、总结:五、三角形边长计算公式︒±-+=180右左后前ββαα1、正弦公式编号:推算边a ,已知边b ,间隔边c ,角A 、B 、C 。
控制测量知识点2
注:加粗加底纹的地方表示重中之重。
控制测量(上)第一章1、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1)在设计阶段建立用于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控制网;2)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3)在工程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建立以监视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
2、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科学技术内容:1)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科技水平的工程和国家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的原理和方法,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科学研究的需要;2)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密仪器和科学的使用方法;3)研究地球表面的测量成果向椭球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4)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控制测量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等。
第二章1、导线和三角网各自的优缺点导线:优点:受通视要求的限制较小,易于选点和降低觇标的高度,甚至无须造标;图形非常灵活,选点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改变;边长的精度较均匀。
缺点:导线网中的多余观测数较同样规模的三角网要少,检核条件少,有时不易发现观测值中的粗差,因而可靠性不高。
三角网:优点:图形简单,精度高,多于观测量多,便于计算缺点:布网困难大2、等边直伸导线精度分析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u表示点位的横向中误差;t表示点位的纵向中误差;M表示总点位中误差;D表示导线端点的下标;Z表示导线中点的下标;Q表示起始数据误差影响的下标;C表示测量误差影响的下标例,t C,D表示由测量误差而引起的导线端点的纵向中误差;u Q,Z表示由起始数据引起的导线中点的横向中误差。
3、直伸导线的特点优点:1)导线的纵向误差完全是由测距误差产生的;而横向误差完全是由测角误差产生的。
因此在直伸导线平差时,纵向闭合差只分配在导线的边长改正数中,而横向误差则只分配在角度改正数中;即使测角和测距的权定得不太正确,也不会影响导线闭合差的合理分配。
2)直伸导线形状简单,便于理论研究。
缺点:直伸导线的点位精度不是最高的。
4、判断最弱边5、计算P51图2-16中(a)(b),以及图2-27中(b)(c)6、P63-P72综合题第三章1、精密测角的误差来源:(一)外界条件的影响1)大气层密度的变化和大气透明度对目标成像质量的影响;2)水平折光的影响;3)照准目标的相位差;4)温度变化对视准轴的影响;5)外界条件对觇标内架稳定性的影响。
控制测量方法与技巧
控制测量方法与技巧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实践活动,用于获取对某一物理量或特征的准确描述。
在日常生活和各个行业中,测量被广泛地应用,以实现对各种变量的控制。
控制测量是一种需要准确和可重复性的过程,因此,掌握一些测量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
一、仪器与设备的选择在进行控制测量之前,正确选择适当的仪器和设备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了解被测量的物理量或特征的性质,以确定所需的精度和灵敏度。
然后,根据测量的范围和定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如电子秤、温度计、压力计等。
此外,还应根据需要考虑仪器的可靠性、维护成本和实施成本。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估计在控制测量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估计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测量重复性验证、标准参考物质的使用以及基于统计学原理的误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出对测量结果的信心区间,并提供合理的数据可靠性评估。
三、环境条件的控制环境条件对于控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控制测量之前,需要确保环境条件相对稳定并符合要求。
例如,在进行温度测量时,应确保测量场所的温度稳定;进行液体测量时,应排除外部振动的干扰。
此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湿度、大气压力等,以消除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技巧与实践经验控制测量的准确性也与操作者的技巧和实践经验密切相关。
首先,操作者应准确理解测量方法,并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其次,在进行控制测量时,应遵循测量设备的使用说明,确保操作正确并避免人为误差。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测量,操作者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巧和应对策略。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控制测量结束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首先,应对数据进行筛查和清理,排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
然后,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关系数等,从而得出有关样本或总体特征的结论。
此外,还可以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图表绘制,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和解读测量结果。
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
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一、控制测量概述测绘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上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位置,即确定空间点的三维坐标。
这样的工作若从一个原点开始,逐步依据前一个点的位置测定后一个点的位置,必然会将前一个点的误差带到后一个点上。
这样的测量误差逐步积累,将会达到惊人的程度。
所以,为了保证所测点位的精度,减少误差积累,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组织原则。
控制测量就是用较精密的仪器、工具和较严密的测量方法,较精确地测定少量起控制作用的点的精确位置。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
二、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是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
平面控制网的经典布网形式有三角网(锁)、三边网、边角网和导线网。
在6-1中,观测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并至少测量其中一条边作为起算边,通过计算就可以获得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这种三角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构成的网形称为三角网,进行这种控制测量称为三角测量。
又如6-2中控制点用折线连接起来,测量各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通过计算同样可以获得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折线称为导线。
这种控制点称为导线点,构成的网形称为导线网,进行这种控制测量称为导线测量。
平面控制网除了上述布网形式外,目前常用的是G P S网。
它比用常规测量方法建立的控制网有速度快、成本低、全天候作业、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国家平面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逐级控制,分为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和一、二等精密导线测量及A、B、C、D、E级G P S控制测量。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的基本控制,也为空间科学技术和军事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资料,并为研究地球大小和形状、地震预报等提供重要资料。
工程控制测量是为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或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及变形观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控制网。
工程平面控制网一般可以分为:二、三、四等及一、二级G P S网;二、三、四等三角网及一、二级小三角网;三、四等导线及一、二、三级导线;二、三、四等三边网及一、二级小三边网。
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
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一、控制测量概述测绘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上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位置,即确定空间点的三维坐标。
这样的工作若从一个原点开始,逐步依据前一个点的位置测定后一个点的位置,必然会将前一个点的误差带到后一个点上。
这样的测量误差逐步积累,将会达到惊人的程度。
所以,为了保证所测点位的精度,减少误差积累,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组织原则。
控制测量就是用较精密的仪器、工具和较严密的测量方法,较精确地测定少量起控制作用的点的精确位置。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
二、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是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
平面控制网的经典布网形式有三角网(锁)、三边网、边角网和导线网。
在6-1中,观测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并至少测量其中一条边作为起算边,通过计算就可以获得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这种三角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构成的网形称为三角网,进行这种控制测量称为三角测量。
又如6-2中控制点用折线连接起来,测量各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通过计算同样可以获得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折线称为导线。
这种控制点称为导线点,构成的网形称为导线网,进行这种控制测量称为导线测量。
平面控制网除了上述布网形式外,目前常用的是G P S网。
它比用常规测量方法建立的控制网有速度快、成本低、全天候作业、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国家平面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逐级控制,分为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和一、二等精密导线测量及A、B、C、D、E级G P S控制测量。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的基本控制,也为空间科学技术和军事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资料,并为研究地球大小和形状、地震预报等提供重要资料。
工程控制测量是为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或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及变形观测等专门用途而建立控制网。
工程平面控制网一般可以分为:二、三、四等及一、二级G P S网;二、三、四等三角网及一、二级小三角网;三、四等导线及一、二、三级导线;二、三、四等三边网及一、二级小三边网。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图示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一、控制测量的概念所谓控制测量,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布设少数点,称为控制点,将控制点连成网状,称为控制网,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方法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合称为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计算二、直线定向1、概念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北夹角关系的工作叫直线定向。
B2、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水平角叫方位角,角值0°~360°。
通常用α表示。
3、标准方向1)真北方向即真子午线北端方向,可认为是北极星方向。
2)磁北方向即磁子午线北端方向,是罗盘指北针所指方向。
3)坐标北方向坐标纵轴北端方向,即央子午线方向。
4)三种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4、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1)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与磁北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用δ表示,以真北为准,磁北偏向真北以东,称为东偏,δ取+号,反之取-号。
α真=α磁+δ B2)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方向与坐标北(x轴)方向之间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用γ表示,以真北为准, x轴方向偏向真北以东,γ为正,以西γ为负。
北半球,γ与y真北 Bɑ=ɑ+ϒ真A3)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α真=α+γα=α真-γ =α磁+δ-γ = α磁+(δ-γ)= α磁+ΔΔ叫磁坐偏角。
5、坐标方位角的特性 X同一直线上各点的坐标方位角相等。
NW NE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Y αBA =αAB ± 180° (大于180˚—;小于180˚+) SW SE 6、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到某直线的锐角叫象限角,用R 表示,应注明象限名称。
三、坐标正算、反算 1、坐标正算公式坐标增量: 坐标: 2、坐标反算计算公式四、方位角推算⎭⎬⎫=∆=∆AB AB AB AB AB AB D y D x ααsin cos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AB A B AB A B A B A B AB AB AB ABy y x x y y x x D x x y y αααsin cos arctan21、左观测角与右观测角2、左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β左-180° αBC =αAB +β左±180°3、右观测角推算公式αBC =αAB - β右± 1804、总结:五、三角形边长计算公式︒±-+=180右左后前ββαα1、正弦公式编号:推算边a ,已知边b ,间隔边c ,角A 、B 、C 。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doc(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控制测量知识总结1野外测量的基准面为大地水准面,基准线为与大地水准面相垂直的铅垂线;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为参考椭球面,基准线为参考椭球面的法线。
由于地表起伏以及地层内部密度变化造成质量分布不均,所以大地水准面不能作为控制测量计算的基准面2大地水准面完全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的海水面扩展并延伸到大陆下面,进而构成一个处处与铅垂线方向正交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曲面。
参考椭球把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且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
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密合最好的参考椭球。
垂线偏差由于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不可能处处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
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在某一点上的高差。
3大地坐标系在椭球面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B,L,H)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_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_轴与地球赤道面和格XX均子午面的郊县重合,Y与__轴正交_.,y,_4高斯平面坐标系:L=6N-3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L=3nn为带号,L为中央子午线经度Y坐标的规定值与自然值关系Y=N100XXXX0000m 500000m y5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精细导线测量,三边测量,边角同测等6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足够的精度;足够的密度;统一的规格7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原因是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物质的分布情况而变化影响:多值性;产生理论闭合差理论闭合差:在闭合环形水准道路中,由于水准面不平行所产生的闭合差8正常椭球与地球质量相等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椭球正常重力加速度正常椭球对其外表与外部点所产生的重力加速度只与点位纬度有关正常位水准面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等位面重力异常地面点实测重力加速度与相应的正常重力加速度的差值重力位水准面与实测重力加速度相应的重力等位面9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得高程系统正高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控制测量的技巧
控制测量的技巧控制测量的技巧主要涉及到正确选择和操作测量设备,以及控制环境和条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测量的技巧。
1. 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选择适合测量对象和要求的测量设备非常重要。
测量设备的精度、分辨率、范围等性能应当能够满足测量任务的需求。
2. 校准测量设备: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
校准应当由专业的机构或人员进行,校准结果应当与国际或国家标准保持一致。
3. 保持测量设备的良好状态:良好的仪器维护和保养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
定期清洁和校准仪器,检查和更换损坏的零件,以确保设备的功能正常。
4. 控制环境条件:测量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应该尽量控制这些条件,或者对其进行补偿和校正。
5. 保持稳定的测量条件: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运动、振动、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干扰,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测量固定装置、隔离振动源、挑选抗干扰能力强的测量设备等。
6. 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重复测量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随机误差而带来的偏差,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7. 检查和记录测量数据:在进行测量之前,应该检查和确认测量设备的状态和准备情况。
在进行测量时,应该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标识出相关的条件和参数。
8. 进行误差分析和处理: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通过误差分析和处理,可以识别和减小误差,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9. 与标准进行比较:在进行某些测量时,可以通过与已知标准或校准物进行对比,来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0. 防止人为误差:人为因素可能引入测量误差,如操作不规范、误判和读数错误等。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细节,采取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知识更新。
总之,对于控制测量,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控制环境和条件、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检查和记录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处理等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整理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
控制测量知识点总结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控制测量课程代码:01550(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全国高等教学自学考试工程测量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考试者的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内,建立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以确定地面点的精确位置,作为各种比例尺地形测图和各项工程测量的基础。
本课程以三角测量,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精密导线测量为主要内容讲解外业观测的方法和理论、操作技能,以参考椭球和高斯投影计算为主内容讲解内业的数据处理技术。
本课程是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涉及面广,有些概念较抽象,外业工作繁琐,实际操作和计算要求严格细致,因此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小面积测区建立三、四等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外业工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掌握高斯投影计算方法及基本技能,以便毕业后较好地适应工程测量工作的要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它在《测量学》课程自学结束后基础上进行自学,为后面的《数字地籍测量》、《GPS定位技术应用》、《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的自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控制测量的任务和建设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大地控制网测量数据归算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控制测量任务,建立国家水平、高程控制网的常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归算的基本概念。
难点: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归算的基本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控制测量及任务识记:控制测量的概念理解:控制测量的任务1.建立国家水平控制网的方法和优缺点,适用范围识记:三角测量,导线测量,GPS测量的方法和优缺点理解:适用范围2.建立国家高程控制网的方法和优缺点,适用范围识记: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建立方法理解:适用范围第二章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家平面控制网和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掌握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作业程序;基本掌握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估算方法。
控制测量学复习重点
45、重力垂线偏差:重力方向线与正常重力方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重力垂线偏差。
46、测定垂线偏差的方法有:天文大地测量方法;重力测量方法;综合天文大地重力测量方法;GPS方法。
48、测定地球形状的基本方法:天文大地测量方法、重力测量方法、空间大地测量方法
23、大地方位角A: 过P点和另一地面点Q点的大地方位角A就是P点的子午面与过P点法线及Q点的平面所成的角度,由子午面顺时针方向量起。
24、大地坐标系又叫参心(参考椭球中心)坐标系
25、地心坐标系:建立大地坐标系时,如果选择的旋转椭球为总地球椭球,椭球中心就是地球质心,再定义坐标轴的指向,此时建立的大地坐标系叫做地心坐标系。分类:地心大地坐标系与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应用:空间技术和卫星大地测量中
18、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表示。
19、大地高:若地面点不在椭球面上,它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高H大。
20、子午圈: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圈或子午线。
21、大地坐标: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H。
22、我国位于赤道以北的东半球,所以各地的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都是正值。
:1大地控制网应分级布设、逐级控制2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3大地控制网应有一定的密度4、大地控制网应有统一的规格和要求.。内容包括:具体的布网方案、作业方法、使用的仪器、各种精度指标等,全国各测绘部门,再进行测量作业时都必须以此为技术依据而遵照执行
6、一等锁在起始边的两端上还精密测定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在锁段中央处测定了天文经纬度。测定天文经纬度的目的是为计算垂线偏差提供资料,测定天文方位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锁段中方位角的传递误差。作用: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2建立统一的坐标系框架3控制低等级三角网的建立4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提供资料
控制测量基础知识课件
第六章 控制测量 学习要点 ◆控制测量概述 ◆平面控制网定位和定向 ◆导线测量与导线计算 ◆交会定点计算 ◆GNSS基本概念和操作
*
93
§6-1 控制测量概述
一. 平面控制测量 二. 高程控制测量 三. 全球定位系统
93
*
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全球测时与测距导航定位系统”(navigation system with time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是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用卫星支持的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系统。由于能独立、快速地确定地球表面空间任意点的点位,并且其相对定位精度较高,因此,从军事和导航的目的开始而迅速被扩展应用于大地测量领域。起先仅用于控制测量,目前已能推广应用于细部测量(地形测量和工程放样)。 GPS的空间系统由分布于6条绕地球运行轨道上的24颗卫星所组成,卫星离地面高度为20200km,这样的分布和运行,可以保证在全球各地在任何时刻用GPS接收机能观测到4~8颗高度角在15°以上的卫星,使能据此进行定位和导航。
观测数据: 连接角B,线转折角0 ,1 ,… 5 导线各边长DB1,D12,…,D51*93(二) Nhomakorabea合导线计算
93
*
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及角度的调整
多边形内角之和的理论值:
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 而产生角度闭合差:
对于图根导线,按照误差理 论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
如角度闭合差小于限差,则将 f β 按 “反其符号,平均分配”的原则改正各内角。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地面接收机
*
93
1.接收天线 2.信号处理器 4.接收天线和信号处理器 5.可伸缩标杆 6.控制器
小地区控制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基础知识(园林工程测量)
一、控制测量
1.目的与作用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控制
网。 控制误差的积累。 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二、有关名词
小地区(小区域):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 平角和水平距离影响的范围(15km2以 内)。
控制点: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 量基准点。
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组 成的图形。
踏勘选点的原则:
1.相邻导线点之间通视良好; 2.点位选在适于安置仪器和便于保存 的地方; 3.点位选在视野范围广阔的地方; 4.点位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 区,进行细部测量; 5.尽量使点位的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区。 2.附合导线
从一个已知坐标点出发,中间经过若干个 待测坐标点,最后符合到另一已知坐标点上的
(二)、导线布设形式
3.支导线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三)、导线的外业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测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3.测水平角——连接角 (左角、右角); 4.测量各导线边的水平边长 。
(一)、定义及分类 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
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水利、
园林工程等控制点的测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导线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 从一个已知坐标点出发,中间经过若干个
待测坐标点,最后又闭合回到已知坐标点上的 导线布设形式。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
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
二、控制测量的分类
按内容分: 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
Y。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 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导线测量、
控制测量基本内容
控制测量基本内容控制测量是指通过对某一对象或现象进行测量,获取其相关数据以实现对其控制的过程。
在各个领域中,控制测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控制测量的概念、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控制测量的概念控制测量是指通过对被测量对象进行测量,获得相关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被测量对象的控制。
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被测量对象的性能和质量达到既定的要求。
二、控制测量的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对被测量对象进行直接测量,获得相关数据。
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控制测量。
常用的直接测量方法包括长度测量、温度测量、压力测量等。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对与被测量对象相关的参数进行测量,间接获得被测量对象的相关数据。
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能够在无法直接测量的情况下,通过间接测量获得所需数据。
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包括光学测量、电磁测量、声学测量等。
三、控制测量的应用1. 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中,控制测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效率提升。
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通过对零部件的尺寸、重量和材料等进行测量,实现对汽车质量的控制。
在电子制造过程中,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的特性进行测量,实现对产品性能的控制。
2. 医疗领域: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控制测量被用于对患者的生理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
例如,在心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进行测量,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和调整治疗方案。
3. 环境监测:控制测量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中,通过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测量,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在水质监测中,通过对水中各种参数的测量,实现对水质的控制和保护。
四、控制测量的挑战与应对在控制测量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如测量误差、测量精度不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控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测量控制方法及注意事项1、测量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坐标及高程),施工图纸和有关规范。
2、控制桩在施工场地南面的山丘上埋设一根控制桩,桩顶周围砌筑20cm 高的保护台。
3、建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总平面图及实际情况,取每栋楼的1,B为主控制轴线,建立平面控制网。
4、轴线测设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开始,测量各轴线,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校核,闭合无误后,总体尺寸及开间尺寸复核准确,方可把轴线延伸到建筑物外的轴线上。
在施工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经纬仪分别架设在各主控制轴线控制点上,照准各相对应的轴线后视点,将轴线投测到楼板边缘或柱顶上。
同时倒镜再标出一点,前后正,倒镜两点位置一致,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取其中点。
当纵横主轴线均投测至施工层上面后,再将经纬仪架设在楼面上,用正倒镜法,将投测在楼板或柱顶上的各轴线的对应点连成一线,并在楼板面上弹上墨线,以此作为基线,其余轴线以此作为准绳,根据设计图上标注的尺寸,用钢尺丈量出来。
在投测轴线的过程中,各主控制线和校核线闭合或误差在允许范围时,即说明投测的轴线是正确的,若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查明原因,进行重测,以保证轴线投测的精度达到规范的要求。
5、高程控制和标高传递布置垂直高度控制网,采用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方法,在楼内分别设三个水准点,用水准仪进行两个测回测定水准点高程,使用时须检查各水准点间的高差,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传递高程时注意每层标高应相对基点,并用吊锤,钢尺配合水准仪使用。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引测定出现场的标高控制点和施工现场的标高控制桩,并利用标高控制点进行标高控制进行地下部分施工过程中的标高测量和控制。
利用标高控制点,用水准仪精确测定出标高引测点在建筑物标边柱或外墙上,选几点较方便向上丈量的点作为±0.000 以上层的起始标高引测点,标高引测点的相对标高统一采用.0.500m。
±0.000 以上各层的标高引测采用30m 钢尺向上引测,引测时,用钢尺沿铅直方向从标高引测点向上量至施工层,定出两点正(+)米数的标高点,然后将水准仪架设在施工层上,仪引测上来的两点标高点,一点作后视,一点作校核,进行抄平。
工程测量技术控制要点
5.2 工程测量技术控制要点5.2.1平面控制测量1 准备工作(1)资料收集1)收集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准备相应的测量规范。
3)收集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时间。
(2)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在适当比例尺地形图上标出已知点和需要联测的固定点位置,在图上拟定控制点的概略位置。
确定施测精度、所需仪器、装备各种材料数量等。
(3)点位布设通过现场踏勘,选择通视条件好、便于观测、交通便利、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位置进行点位的布设,并做好点之记。
GPS网的选点不要求相邻的点都通视,但为了使用常规仪器测量时能够后视和检核,应尽量保证每点有两个点与其通视,同时要求地势开阔,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两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尽可能的长些。
地表控制点间距一般要求>300m;长隧道地表控制点间距一般要求>400m;两开挖洞口长度(含辅助导坑长度)在4km以下的隧道,洞内控制点间距应>200m;两开挖洞口长度(含辅助导坑长度)在4km以上的隧道,洞内控制点间距应>300m。
(4)检校仪器按规范要求在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
(5)起算数据的选定必须选用稳定的、可靠的点位作为起算点,测量前须对起算点进行复核。
2 外业观测(1)全站仪观测注意事项1)角度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观测应在成象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成象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2)观测前应凉置仪器30分钟,让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才能开始观测。
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特别是设站在软土位置时,必要时需将表层软土挖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控制测量知识要点●任一照准点的垂直角与天顶距之与就是90°。
●取盘左与盘右读数的中数,可以消除水平轴倾斜误差对观测方向值的影响。
●望远镜的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照准部旋转中心与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微动螺旋、测微螺旋的最后操作应一律旋进。
●用三角高程法获得的高差观测值的权与边长的平方成反比。
●6°带第20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17°。
●一厘米分划的精密水准尺的基辅差为3、0155。
●导线直伸时,纵向误差主要由测距误差引起,横向误差主要由测角误差引起。
●对于短边导线三角高程测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经验取K值。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将起始方向的读数均匀分配在度盘与测微器上就是为了削弱度盘与测微器分划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叫大地体。
●我国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由69°起每隔6°而至135°,共计12带。
●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正常高。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正高。
●地面点沿法线方向到参考橢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水准测量时要求每个测站的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或减弱i角、大气垂直折光等与距离有关的误差影响。
●高斯投影分带的原因就就是限制长度变形。
●计算2C并规定其变化范围可以作为判断观测质量的标准之一。
●一测回中不得变动望远镜焦距就是为了避免因调焦引起视准轴变化。
●选择测站零方向的条件之一就是,该方向的边长与本测站其它方向的边长相比长度适中。
●将平均海洋面向陆地内部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这个曲面就叫水准面。
●我国的水准原点位于青岛的观象山。
●在进行等级水准时,一测段的测站数应安排成偶数。
●我国在将参考椭球上的测量元素归算到平面时采用的就是高斯投影的方法。
●当照准部水准气泡居中时,表明全站仪的垂直轴与测站的铅垂线方向一致。
●用盘左盘右观测求得的垂直角,消除了指标差的影响。
●水平度盘旋转中心与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称为水平度盘的偏心差。
●当观测方向多于3个时,水平角观测应采用全圆方向法。
●在一般情况下,三等与四等三角测量可以不加三差改正。
●3°带第43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129°。
●望远镜的视差就是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照准目标不能正确成像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三角测量中的主要观测元素就是水平角。
●质量与费用的问题不就是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不包括一等三角网。
●导线测量的优点就是布设灵活。
●教科书上的规定不能成为技术设计书的依据。
●作业生产中应主要遵循的作业规定就是技术设计书。
●全站仪角度测量中,垂直轴倾斜误差不能通过盘左盘右取平均值来消除。
●用经纬仪观测一目标,水平度盘盘左读数为240°15′42″,盘右读数为60°15′48″,则视准轴误差为-6″。
●在一个测站上,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测站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应该重测全部测回。
●消除视差使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清晰的方法就是先调节目镜调焦螺旋再调节物镜调焦螺旋。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超过1格,在此情况下应整平后全部重测。
●用测距精度为3mm+2ppm的全站仪测量一条2000m的边长,则测距精度为7mm。
●全站仪距离测量时,影响大气折光系数的最显著因素就是温度。
●下列不属于三联脚架法测导线的优点的就是增加对中次数。
●我国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就是正常高高程系统。
●绝对高程的起算面就是大地水准面。
●在我国,称为精密水准测量就是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
●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高差的影响,应将水准仪安置在两尺中间处。
●我国水准仪有S05、S1、S3等系列,“S”就是“水”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S后面的数字表示每公里往返测平均高差偶然中误差的毫米数。
●在精密水准测量中,应使各测段的测站数为偶数,且在相邻测站上使两水准尺轮流作前后尺,这样做主要为了消除一对水准标尺的零点差影响。
●在目前情况下,测设高程精度最高的仪器就是水准仪。
●三角高程测量中的观测元素不包括水平角。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大气折光与地球弯曲差分别使高差减小与增大。
●在三角高程控制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主要就是消除大气折光的影响。
●三角高程测量的优点就是效率高。
●大地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就是参考椭球面。
●北京的经度为116°,则北京位于6°投影带的第20带中。
●已知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坐标(L,B),求该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直角坐标(x,y),叫做高斯正算。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通常将加上500km并且冠以带号的坐标值叫做通用值。
●已知两条边长及其中误差为:SA =1500m±30mm;SB=3000m±30mm,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S B 边的精度比SA边的高。
●在水准测量中,已知4km路线的高差中误差为20mm,则1km路线的高差中误差为10mm。
●《三角测量规范》中规定测角网平差后需要满足的指标包括测角中误差与最弱边长中误差。
●望远镜的调焦方法就是:(1) 将望远镜指向天空,转动望远镜目镜,直到十字丝十分清晰为止。
(2) 选择一个距离适中的目标,将望远镜指向目标,转动望远镜的调焦环(或调焦螺旋),使目标在望远镜中的成像清晰为止。
●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建立水平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精确地测定地面控制点的位置。
●一国家控制点的坐标x =4103563.763m,y =17567612.489m,则该点位于6˚带的第17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就是99˚,该点在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该点距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距离分别为67612、489m与410353、763m。
●以参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叫参心坐标系。
●望远镜的单丝就是用来照准较粗的目标,用单丝平分目标;双丝就是用来照准较细的目标,使目标位于双丝中间。
●在水平方向观测记簿中若记录Y=B≠T,则表示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石中心一致,但测站点的觇标中心与标石中心不一致。
●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叫做地心坐标系。
●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因测回互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互差最大与最小的测回。
●大地线:椭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线。
●我国处于6度投影带与3度投影带的范围各就是哪些带?●水平角观测误差的主要来源就是:一就是观测过程中引起的人差;二就是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三就是仪器误差。
●零方向的选择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边长适中;成像清晰,目标背景最好就是天空;视线要超越或旁离障物较远,不易受水平折光的影响。
●垂直角互差的比较方法:同一方向各测回互相比较。
●导线网的优点就是呈单线布设,坐标传递迅速;布设灵活;各导线边精度均匀;导线纵向误差小。
缺点就是控制面积小;检核观测成果质量的几何条件少。
●导线网的适用范围就是障碍较多的平坦地区或隐蔽地区。
●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就是: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的精度;保证必要的密度;应有统一的布网方案、精度指标与作业规格。
●有了工程控制网后还要建立施工控制网,就是因为在勘测阶段布设的工程控制网就是为测图服务的,由于工程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尚未确定,其点位的分布与密度均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因此,在施工放样时还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网。
●控制网精度估算与平差后的精度计算的不同点在于:平差采用实际观测值,并用平差算得的单位权中误差计算精度;而设计网的精度估算则就是采用图上量取的观测元素的近似值与《规范》规定的测角中误差来估算网中推算元素的精度。
●控制测量的直接任务就是确定一系列地面点的水平位置与高程,建立起水平与高程控制网。
●测量仪器对中整平的实质就是使仪器的旋转轴与测站点的铅垂线重合,水平度盘平行于测站点所在的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将平均海洋面向陆地内部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减弱大气垂直折光影响的主要措施有:对向观测垂直角;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提高视线高度;利用短边传算高程。
●确定大气垂直折光系数有:经验k值;利用几何水准测量结果求k值;利用对向垂直角确定C值后再求k值。
●、下表就是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表,完成表中每个测站的计算。
●下表就是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记录表,完成表中所有计算。
●下表就是全圆方向法水平角观测记录表,完成表中所有计算。
●下表就是竖直角观测记录表,完成表中所有计算。
控制测量知识要点●闭合导线计算点 号水平角 方位角(α) ° ′ ″边长(D)(m )增量计算值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观测值 ° ′ ″改正数″△x ′ (m )改正数△y ′ (m )改正数△x (m )△y (m )x(m )y(m )A 196° 11′ 05″ 306、770-294、612-85、507 2123、534 3245、542 B 80 39 25 -2 1828、9223160、034 96 50 28 201、585 -24、012 +3200、150 +4 -24、009 200、154D 1 108 27 11 -3 1804、9133360、188 25 17 36 263、502 238、241 +3 112、582 +5 238、244 112、587D 2 84 11 10 -3 2043、1573472、775 289 28 43 241、033 80、374 +3 -227、238 +580、377-227、233A 86 42 25-3 2123、5343245、542 196 11 05706、120 -0、009+9-0、014+14Σ360 00 11-11示 意 图辅 助 计 算mm f x 9-=11''+=βfmm f y 14-=0210''==n f 允β mm f s 17=140001/=允K415001/=K控制测量知识要点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 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