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备文化常识大全文化常识素材
【2023高考语文必备】文化常识知识汇编
![【2023高考语文必备】文化常识知识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a043c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0.png)
【高考语文必备】文化常识知识汇编1.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他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礼部,古代官署,掌管祭祀、典礼、外宾、科举取士、学校接待等事务,礼部的最高长官是礼部尚书,尚书的副手叫做侍郎。
3.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职事,长官为兵部尚书。
4.三司,又称三公。
常见的解释,一指司空、司徒、司马,二指太傅、太保、太师。
而宋朝的三司指盐铁、度支和户部。
5.皇后,皇帝的正妻。
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
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
“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6.知县,明、清时指主管全县的行政官员。
因官阶多是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7.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得名,多指中央政府派出巡视各地的大臣。
8.勤王,文中是指在封建时代中,君王有难,而臣子起兵救援君王。
9.锦衣卫,明代官署名,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后兼管刑狱、缉捕等事。
经历,锦衣卫设有经历司,掌管文牍之事。
10.“飞鱼服”,补色为飞鱼图案的袍服。
被赐予飞鱼服是极大荣宠,明代多为东厂和锦衣卫头领所穿。
11.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去做官。
12.除,授予官职,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13.公、侯、伯、子、男,是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天子以下,公爵最大。
14.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是贬。
15.《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16.《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史记》在体例、叙事、史论等方面对《左传》都有继承和发展。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归纳(精编版)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归纳(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531bea31b765ce050814d0.png)
文学文化常识归纳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3.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4. 《战国策》又称《国策》,国别体史书。
5.《论语》是记录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6.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7.《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8.《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9.《离骚》(属于古体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选自《楚辞》。
作者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其诗开浪漫主义先河。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10.《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儒家之集大成者。
1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作出的崇高评价。
1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13.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文学家,《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4.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汉代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著有《史记》。
15.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学霸笔记!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2dd3c7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9.png)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背诵清单,学霸笔记!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语文)完整版.doc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语文)完整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1eb297410661ed9ac51f30d.png)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一)上古神话传说记录上古神话的书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部:《山海经》、《淮南子》。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1.儒家经典:○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经”和《乐》称为“六经”又称六艺。
2.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西汉)。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3.诸子散文:【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一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论语》为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一书由墨子及其弟子所著,记录了墨子的言行和事迹,语录体。
【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由庄子及其门人所著。
【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著《韩非子》。
【吕不韦】秦相,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圉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先秦诗歌(1)【《诗经》】本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编为“风”“雅”和“颂”三个部分。
高考语文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
![高考语文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4562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4.png)
高考语文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一、古代文化常识概述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掌握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对于高考语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全面的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重点1.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提倡“仁者爱人”,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的学生有颜回、子路、子贡等,他们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2. 文化- 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宗教思想- 四大名山是峨眉山、武当山、普陀山、雁荡山- 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主张“八正道”,追求解脱和悟道的境界3. 文化- 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传统宗教- 倡导“道法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经典有《道德经》、《庄子》等4. 唐诗宋词- 唐诗是古代文言文的杰作之一,以杜甫、李白、王维等为代表- 宋词是古代文言文的艺术形式之一,以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等为代表- 唐诗宋词在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5. 四书五经-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 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6. 武侠文化- 武侠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形态,强调武功、侠义和忠诚等价值观- 武侠小说有《水浒传》、《西游记》、《射雕英雄传》等,被广泛传播和阅读三、结语以上是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的最全面介绍。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掌握儒家文化、文化、文化、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以及武侠文化等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考生将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内涵,提升语文水平,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的简要概括,考生需在备考过程中深入研究相关内容,以达到更好的备考效果。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积累大全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积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51f59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e.png)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积累大全一.地理山川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临安、钱塘--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6.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二.地名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茺为荒远之地。
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4)山东:指崤山以东。
(5)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6)江左:即长江以东。
(7)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0)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1)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三.官名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
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四.纪年纪年有:(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高考文化常识必备
![高考文化常识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c5dd4f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f.png)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人的称谓直称姓名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称号名、字与号的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着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称孟襄阳;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称爵名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称官地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兼称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如愚、鄙、敝、卑、窃、臣、仆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如家父等;“舍”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阃对方妻子;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2职业的称谓;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二、古代职官爵即爵位、爵号,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三、天文历法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故而称为南官朱雀;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东曦东曦指初升的太阳;天罡ga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小说水浒传,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四、古代地理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江左即江东;江表长江以南地区;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淮左淮水东面;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州参见“郡”条;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阴阳五行说古人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五行中土为尊,因土代表黄色,故黄色为皇帝专用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或榕城,成都称锦官城或芙蓉城;五、科举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代至明清,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一般在县或府考试,考中着称为秀才或相公、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第一名叫解jie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着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着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教授原指传授知识,后成为学官名;汉唐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六、风俗礼仪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唯一既是24节气又属于传统节假日;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重阳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
高考必备文化常识大全
![高考必备文化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28f57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7.png)
高考必备文化常识大全1.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五千年中国文明史:从黄河文明到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概述。
- 几代中国领导人: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要政治人物及其影响。
- 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如《诗经》、《论语》、《道德经》等。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2. 世界历史文化知识- 古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哲学、古罗马法律、古希腊神话等。
-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文化繁荣和艺术复兴。
-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战争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3. 中国文化名人及其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 现代文学名著:如鲁迅、茅盾、莫言等作家的重要作品。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如孔子、杜甫、李白等。
-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如齐白石、鲁迅、郭沫若等。
4. 世界文化名人及其作品- 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 世界现代文学名著:如《1984》、《傲慢与偏见》、《人类简史》等。
- 著名画家和作品:如达·芬奇和《蒙娜丽莎》、梵高和《星夜》等。
- 著名音乐家和作品:如贝多芬和《第九交响曲》、莫扎特和《安魂曲》等。
5. 世界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节庆活动:如巴西的嘉年华节、印度的排灯节等。
- 音乐和舞蹈表演:如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舞、印度的卡塔克舞等。
- 传统手工艺:如中国的剪纸、日本的和纸、印度的印染等。
- 传统美食烹饪技艺:如中国的烤鸭、法国的面包、意大利的意面等。
6. 世界知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世界自然遗产:如大堡礁、巴厘岛、亚马逊雨林等。
- 世界文化遗产: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
- 世界知名建筑:如印度泰姬陵、美国自由女神像、悉尼歌剧院等。
- 世界知名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
以上提供的高考必备文化常识大全涵盖了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著名人物及其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
2024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总结
![2024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604e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8.png)
2024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总结一、古代文学常识1.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大类。
2.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部长诗,被誉为中国抒情诗的鼻祖。
3.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以抒发作者思乡之情闻名。
4.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记录了孔子及其学说的思想和教育观念。
5. 《史记》是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中国历史的第一部书”。
6.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创作的哲学文集,强调道家的思想观念。
7. 《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创作的散文集,强调人性本善的思想。
8.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9. 《水浒传》是元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英雄传奇小说,描绘了宋江等梁山好汉的故事。
10.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二、古诗词常识1.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被誉为“诗词的黄金时代”。
2.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代表作有《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3.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4.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等。
5. 苏轼是宋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等。
6.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词人,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等。
7.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泊船瓜洲》等。
三、现代文学常识1.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品反映了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2.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主人公的疯狂行为,暗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病态。
3.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揭示了中国社会腐败的现象和人性的丑陋。
4.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的《药》、《风波》等作品影响深远。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大全)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d3a9ed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8.png)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大全)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大全)面对复杂的语文知识点,学生可以整理在一块对比记忆,这样效果更好。
通过对比能知道自己哪里会、哪里不会,然后把不会的知识点再巩固一遍,这样记忆的效果更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语文常考文化常识【必修一】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9.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0.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
11.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必修二】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bcd07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d.png)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1. 古代文化的起源:古代文化起源于华夏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 五经:五经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 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是四书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4. 古代文人墨客:古代文人墨客是指才华出众的学者或文艺创作人,代表人物有杜甫、李白、苏轼、欧阳修等。
5. 古代文化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主张仁爱、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6. 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古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由、清高的生活态度,崇尚诗词、书画,追求心灵的寄托。
7. 古代文化的书法艺术:书法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字文化的瑰宝,代表有篆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风格。
8. 古代文化的音乐艺术: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基础,形成丰富多样的音乐体系,享誉世界。
9. 古代文化的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和谐、稳重的设计风格,以木结构的宫殿、庙宇、园林为代表。
10. 古代文化的饮食文化:古代饮食文化讲究养生、兼顾色、香、味,有九大菜系,如川菜、粤菜、闽菜等。
11. 古代文化的医药学:古代医药学注重阴阳平衡、调节气血,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方式,形成了中医药文化。
12. 古代文化的礼仪习俗:古代礼仪习俗非常丰富,如婚礼、葬礼、宴会等活动都有明确的规范和仪式。
13. 古代文化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14. 古代文化的服饰美学:古代服饰讲究韵律、色彩和线条的搭配,代表有汉服、唐装、礼服等。
15. 古代文化的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以唱、念、做、打等综合艺术形式融合。
16. 古代文化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剪纸、民间绘画、泥塑等。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be887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c.png)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归纳在高考语文考试当中,文化常识是考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历史人物等方面的了解和认知。
本文将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1. 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五经。
这些经典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于理解古代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2.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3.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4. 中国古代艺术形式:京剧、昆曲、评剧、杂技等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和精髓。
5. 中国古代建筑: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造诣和智慧。
二、中国历史人物1. 儒家学派:孔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道家学派:老子、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文天祥、辛弃疾、王安石、欧阳修是唐宋时期的八位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他的一系列改革和建设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和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他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西方文化与艺术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对后世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全)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全)](https://img.taocdn.com/s3/m/795e161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4.png)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大全
![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49b982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3.png)
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大全高考语文文学常识1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15、书四库:经史子集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一些挑夫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20、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2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2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2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2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2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3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3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3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36、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38、中国历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2、中国十部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4、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45、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46、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48、七夕指:七月七日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高考语文文学常识2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2、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4、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5、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8、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9、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10、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11、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12、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13、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14、古代四美:音乐珍味文章言谈//良晨美景赏心乐事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曾补之张来16、四史:史记汉书君汉书三国志17、历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18、商丘应天府19、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20、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2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22、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23、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24、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25、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高考必备文化常识一百条
![高考必备文化常识一百条](https://img.taocdn.com/s3/m/0c932fea102de2bd960588a9.png)
高考必备文化常识一百条1.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撰)2.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周公所撰,孔子门徒解六艺之作)3.我国第一部韵书是:《切韵》(隋陆法言,刘臻颜,颜之推等撰)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汉扬雄撰)5.我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孔子编)6.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孔子编)7.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除温庭筠外,入选词家皆为蜀人。
共选录唐、五代十八家词五百首,内容多反映上层统治者“花间”、“酒边”生活,风格柔靡,情绪消极。
)8.我国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选)9.我国第一部论述文学批评及论述创作的著作是:《文心雕龙》10.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11.我国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12.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志人)1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1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孔子修订而成)1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春秋时左丘明作)16.我国第一部兵书是:《孙子兵法》(孙武作)17.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是:《史记》18.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1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水浒传》20.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21.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22.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初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2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2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是:《尝试集》(胡适)25.我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创作童话集是:《稻草人》26.我国古代第一个女词人是:李清照。
第一位女诗人:蔡琰27.我国古代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陆游。
(诗9300多首,词130多首。
)28.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我国古代诗人是:屈原29.唐代诗人中,被后人称作“老李杜”的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1e273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1.png)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学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在高考中为我们赢得宝贵的分数。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份较为全面的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中国古代文学1、诗歌(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汉乐府民歌,如《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4)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2、散文(1)先秦散文主要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2)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的散文成就颇高。
3、小说(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出现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及《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优秀作品。
二、中国现代文学1、小说(1)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等。
(2)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都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诗歌(1)郭沫若的《女神》是新诗的奠基之作。
(2)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的作品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散文(1)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是优美的散文。
三、外国文学1、古希腊文学(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作品。
高考必备语文文学常识
![高考必备语文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14966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2.png)
高考必备语文文学常识
1. 古代文学世家:杜甫、苏轼、李白、白居易等是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2.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文学影响。
3. 诗歌的形式:诗歌是文学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它以押韵和格律为主要特征,包括诗句、诗行等形式。
4. 唐诗盛世: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唐诗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
5. 古文辞章:古文辞章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包括《文心雕龙》、《古文观止》等名著,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 文言文与白话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书面语言,而白话文是以通俗口语为基础的现代汉语书面形态,两者在文学创作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7. 现代文学:20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中国文学史带来了新的变革。
8. 评书与曲艺:评书和曲艺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通过讲述故事、表演艺术等方式传播文化和知识。
9. 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篇章。
10. 语言美学:语言美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
研究语言在文学中的运用、表达和传递情感等方面的美学特点。
高中语文必背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背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ba2a6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7.png)
高中语文必背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i),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高考必备语文文化常识大全
![高考必备语文文化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f6f2ef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9.png)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农事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髻: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筏、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史诗”。
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备语文文化常识大全: 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