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现代文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一、梳理全文

1、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饱尝一尝古都的秋。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古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

2、“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表达热爱故都秋色的强烈感情。

3、第2自然段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衬托北国秋天、秋味、秋色、秋景。

4、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领略名花美酒的最佳状态。

5、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看饱赏透(赏玩十足)的程度。

6、第3段中的文句: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怀恋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故都之秋的迷人。

7、“蓝朵”一词是蓝色的花朵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的词是因为作者以为蓝色和白色的搭配为佳。

8、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看见一片梧桐叶落地,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了。

9、第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与它相照应的句子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10、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枣子是淡绿微黄的颜色。

11、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其意思是说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12、“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13、用一个成语概括上题句子中所逼于的意思相形见绌(相形失色)。

14、“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限依恋、爱恋之情。

15、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思念时,突出写了在北平一椽破屋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D)

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

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

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写不出那些地方的秋景;

D、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16、对“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现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二、阅读课文3~5段

1、请用四字短语给这三段文字分别拟写标题。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

2、第3自然段写破屋中的场景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示色彩的词?作者为什么说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色彩:碧绿、青、蓝。最能传达作者清闲、静寞的情绪。

3、“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故都之秋清静的特点?

听觉、嗅觉以及触觉。

4、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囚绿记》

1.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排比)

(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比喻)

(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

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反复)

(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反复)

作用: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2.文中出现了“绿影”、“绿友”、“绿囚”,用词

不同,含义有何不同?

绿影”指太阳照过常春藤的枝叶形成的影子;“绿友”指“我”囚禁的常春藤的两枝柔条;“绿囚”指不屈

服于黑暗的顽强抗争的人。

3.“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想让绿色和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拿绿色来装饰

简陋的房间,装饰过于抑郁的心情,要借绿色来比喻

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抑郁的年华。

4.联系文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时正处于抗战爆发的前期,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

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全国人民需要紧密地团结起来,反抗日本的侵略。本文通过对“绿囚”的赞美,表现

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

(一)

1、画线句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

都与第一段的哪一句相照应?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和“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相照应。由于卢

沟桥事件的发生,原打算七月尾回南去,而才到七月

中旬,就“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部”了。

2、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拟人。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

为真切感人。

(二)

1、①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

歌唱。

2、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

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的亲近绿,引绿入室,但却伤了绿。作者在绿藤身上看到了

生命的力量,觉得自己隐隐然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

者却仍然执著一念存着“魔念”,囚禁着绿,作者对

绿藤对光明自由的追求没有能够有真正的理解。(能

够明确的说出作者内心的矛盾意思对即可。)

■《我有一个梦想》

一、阅读课文“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

如焚的人们”至“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回答下列

问题。

1、这一部分内容作者提出了斗争的原则、态度和目标,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

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

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争取正义的胜利。2、结合文意,揣摩加点部分内容的意思,简要作答。

(1)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2)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在争取合法地位过程中,一味对政府持有敌对的仇恨的态度。

3、四个“只要……我们就绝不会满足”的句式各自独立成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和反复。排比可使文章气势贯通,感情充沛,有鼓动性;反复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使作者要求平等自由的决心更强烈。这些充满激情的呼吁、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坚定斗争的信念鼓舞了黑人同胞为民主、平等、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二、阅读课文“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现在和未来”至“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句话中“这个梦想”和“美国的梦想”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什么不同?分别指什么?

“这个梦想”是指美国黑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美国的梦想”是指一个通用的口号,即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

2、怎样理解“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有了给予黑人以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的观念,才能解决国家内部的种族矛盾和斗争,才能形成黑人和白人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3、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段演讲辞句式特点和表达效果加以赏析。

形式上:一连使用了六个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句式,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畅快淋漓地从正面表达自己对自由平等的期待、渴望,气势磅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内容上:把作者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形象化,深刻表现出作者一直热烈憧憬、魂牵梦绕的理想,那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白人黑人亲如兄弟。

4、这几段文字表现了马丁•路德•金怎样的精神?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为实现理想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精神;(2)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3)团结一致反对暴力行动的集体主义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