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及尿常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血常规检查1.白细胞计数(1)正常值参考范围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 高于成人;6月-2岁:5~12×10*9/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减少:疾病:再障,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药物:肿瘤化疗、磺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

特殊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病毒、寄生虫等其他:放射治疗、化学品增加: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分娩,情绪变化等。

病理性:细菌感染,白血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药中毒。

2.白细胞分类计数(1)正常值参考范围中性粒细胞(N):0.50~0.70;嗜酸性粒细胞(E):0.01~0.05;嗜碱性粒细胞(B):0.0~0.01;淋巴细胞(L):0.20~0.40;单核细胞(M):0.01~0.08(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N):增加:急性化脓性感染(可伴有核左移);中毒;急性出血,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及组织损伤等。

减少:基本与白细胞总数减少相同。

嗜酸性粒细胞(E):增加:过敏性疾病与皮肤病;寄生虫;血液病;用药。

减少:疾病(伤寒、副伤寒);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B):增加: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及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铅中毒等淋巴细胞(L):增加:某些细胞及病毒感染(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排斥反应。

减少: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相对性淋巴细胞减少见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时。

单核细胞(M):增加:传染病或寄生虫病;血液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红细胞计数(1)正常值参考范围男性:(4.5~5.5)×10*12;女性:(3.5~5.0)×10*12;新生儿:(6~7)×10*12(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相对增多:血液浓缩,绝对增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常见的健康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常见的健康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常见的健康检查项目及其意义健康检查是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疾病和身体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健康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一、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健康检查项目,它主要通过检测血液的成分和结构来判断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血常规检查可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检测。

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液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出血、炎症等问题,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来判断人体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状况以及一些代谢情况。

尿常规检查可以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酸碱度等指标的检测。

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尿、糖尿病、尿路感染等问题,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三、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节律。

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有无缺血、心律不齐、心肌梗死等问题。

心电图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评估心脏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四、胸部X光检查胸部X光检查采用X射线技术来观察和检测胸部内部结构,主要用于检查肺部和心脏的情况。

胸部X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有无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五、血糖检查血糖检查是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筛查和监测糖尿病。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而且高血糖还可能导致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

通过血糖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

六、乳腺检查乳腺检查主要针对女性,通过对乳房进行触摸、观察、超声等方式来判断乳腺的健康状况。

乳腺检查可以帮助女性了解有无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癌等问题,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健康检查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可以及早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身体健康。

常见化验检查的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检查的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检查的临床意义化验检查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客观和科学的数据,为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进展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验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各种成分进行测定的一项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的信息。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贫血程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帮助医生了解机体的造血功能、免疫系统功能、血液凝固功能等方面的状况。

例如,贫血可能是由于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不足,或出血等原因引起的,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贫血的原因。

2.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是对尿液中各种成分进行测定的一项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肾脏和泌尿系统功能的信息。

通过尿液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炎症、尿路感染以及代谢性疾病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可能提示肾脏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

3.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对血液中与肝脏相关的各种物质进行测定的一项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和肝脏代谢功能的变化。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判断肝脏受损的程度、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情况。

例如,肝功能检查可以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提供肝脏细胞受损的信息。

4.血糖检查血糖检查是对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进行测定的一项检查,可以评估机体的糖代谢情况。

通过血糖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不全等疾病。

例如,如果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糖尿病的存在。

5.血脂检查血脂检查是对血液中脂质成分进行测定的一项检查,可以评估机体脂质代谢情况。

通过血脂检查,可以了解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的水平,帮助诊断和监测高脂血症等疾病。

例如,如果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6.电解质检查电解质检查是对血液中钠、钾、钙、镁等电解质浓度进行测定的一项检查,可以评估机体电解质平衡情况。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医师通常需要搜集患者的体液、组织和其他生物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其身体状况和指导治疗方案。

这些检测项目涵盖了常规生化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等基本检查,以及更专业的检查,如肝功能、免疫学检测、血脂检测等。

这些检测项目的结果和意义对于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意义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进行检测的一项常规的临床检验项目。

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确定疾病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如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此外,血常规检查还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

生化指标检查生化指标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进行检测的临床检验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葡萄糖、胆固醇等。

通过生化指标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指导诊断和治疗。

例如,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乙型肝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生化指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他们的疾病进展及治疗效果。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是指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的临床检验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包括抗体水平、白细胞亚群分析和淋巴细胞功能等。

通过免疫学检测,医生可以确定特定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指导抗体治疗方案。

传染病检测传染病检测是指针对疾病病原体的检测项目,包括常见的病毒检测、细菌检测、真菌检测等。

通过传染病检测,医生可以早期发现感染性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避免疾病的继续传播。

临床检验结果的意义临床诊断医生通过检测患者的体液、组织和其他生物样本,可以获得大量有关身体状况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以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疾病预后临床检验结果也可以为疾病的预后提供信息。

例如,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检测血清中的心肌酶谱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梗的大小和对心脏造成的损伤,进而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治疗监督对于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治疗效果需要持续监测。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能检测出哪些疾病?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能检测出哪些疾病?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能检测出哪些疾病?临床三大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便常规检查,该三种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基础和重要的检查方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它们分别能检查哪些疾病一、血常规检查(一)血常规检查内容1、白细胞检查中性粒细胞增高主要就是身体化脓性被细菌感染,减少见于使用一些药物,疾病和流感以及风湿病等多种原因。

而淋巴细胞增多主要就是病毒所导致感染,比如说麻疹,病毒性肝炎和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等。

2、红细胞计数检查贫血或者失血时直接也会影响红细胞当中的数目,在高值时很有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直接为贫血。

3、血红蛋白检查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当中,属于是运送氧气的物质,才能提供人体内所必须的氧。

女性在受月经怀孕的影响,她的血红蛋白一般就会比男性要低,因此女性就容易出现贫血情况,在高值时很有可能是为红细胞增多症,心输出量直接减少,低值时直接低血色素性贫血或者是缺铁性贫血。

(二)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1、判断感染用以提示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通常经细菌感染如肺炎、肠炎,会造成白细胞数明显升高。

白细胞分类下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淋巴细胞比例略降低;而经病毒感染如流感,会造成淋巴细胞明显升高,在不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并没有明显变化。

血常规报告2、判断贫血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b)配合红细胞(RBC)计数可以诊断病人是否有贫血的状况,并通过MCV、MCHC分析红细胞大小、分布宽度以判断贫血种类做到对症“升红”。

3、提示过敏、寄生虫白细胞分类下的“嗜酸性粒细胞”一旦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可能有接触性过敏现象或体内有寄生虫感染,需要进一步排查。

二、尿常规检查(一)尿常规检查内容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各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各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是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普通人身体很多疾病的筛查和对病人身体状况(如:有无贫血.有无感染以及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等),是疾病初步诊断及对治疗疗效的观察。

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器官或组织的病变又常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此,血液常规检查是最重要、最常用的化验项目。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或尿路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对许多疾病,特别是消化道疾病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粪便一般检查正常粪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纤维素、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无机盐和水等组成。

1.1 参考值颜色与性状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成形软便;婴儿呈黄色或金黄色不成形糊状便。

1.2 临床意义1.2.1 黏液脓血便细菌性痢疾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以血为主,有特殊腥味。

1.2.2 稀汁样便见于各种感染性腹泻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

1.2.3 柏油样便呈黑色。

上消化道出血50~70ml即出现柏油样便,其隐血试验为阳性。

1.2.4 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见于霍乱、副霍乱患者。

1.2.5 鲜血便见于直肠、结肠息肉和肿瘤、肛裂及痔疮等。

1.2.6 白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

1.2.7 球形硬便见于便秘。

1.2.8 扁平带状便见于直肠或肛门狭窄。

1.2.9 胨状便在坚硬的粪表面附着少量黏胨,为痉挛性便秘的特点,如溃疡病出血、胃炎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某些慢性菌痢病人也可排出类似的粪便。

1.2.10 凝块样便为脂肪及酪蛋白消化不全所致,呈蛋花汤样外观,多见于婴儿消化不良。

1.2.11 绿色便因肠蠕动过快,胆绿素尚未转变成粪胆素所致,多见于婴幼儿腹泻。

“三大常规项”检查及临床意义

“三大常规项”检查及临床意义

“三大常规项”检查及临床意义“三大常规项”检查及临床意义:一、血常规血常规的主要项目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等。

二、尿常规尿常规主要项目有:尿的颜色,尿的酸碱性(PH值),尿的比重及蛋白定性和镜检测定尿的沉渣计数。

其主要内容有:镜检尿中的白细胞、脓细胞和红细胞(正常红细胞、皱皮红细胞、及影细胞)上皮细胞、复粒细胞及其它精子。

以及在病理情况下各种管型相似物质。

三、大便常规大便常规主要内容有:大便颜色,硬度粘液度。

以及镜检大便者有无蠕虫病(钩虫卵、蛔虫卵、鞭虫卵)等各种寄生虫检查。

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在无病理情况,三大常规值都处于正常范围,但当患了疾病,或身体受到某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机械的)不良刺激和创伤时,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其正常值就发生变化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当患了流感、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感染等征灶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就升高,分类细胞已因此而增高或减少。

甚至因不小心,染上肝病或其它,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会减少。

再若不慎,发生尿路感染,或阴道炎、肾炎之类;小便就会变红、变黑、褐或乳白色。

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等症状。

经化验检查就会发现小便里有红细胞、白细胞,或其它透明管型、蜡样管型、可粒管型或结晶盐之类。

当感染寄生虫病时,化验检查可发现,大便里有蛔虫卵、钩虫卵等寄生虫宿主于人体。

患了消化系疾病,肛裂、痔疮,查大便定会发现大便色黑,形状各异;且潜血阳性。

总之,三大常规(血、尿、粪)已作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

鉴别病患必不可少的重要检查方法。

也是检验师向临床医生提供可靠诊断的依据之一。

也是观察生理、病变的情雨表。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临床检验是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手段,通过对患者的体液、组织或细胞的检测,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健康管理。

常用检验项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检验: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可以获得血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感染、出血等情况。

2.尿常规检验:通过对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可以获得尿液的各项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等情况。

3.血生化检验: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可以获得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情况。

4.电解质检验: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电解质的测定,可以获得血钠、血钾、血钙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情况。

5.甲状腺功能检测: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可以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用于发现和诊断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

6.凝血功能检测: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凝血因子的测定,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用于发现和诊断患者的出血或血栓形成的倾向。

7.乙肝病毒检测: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测定,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

8.HIV检测: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测定,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HIV病毒,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患者的HIV感染。

9.癌症标志物检测: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恶性肿瘤,并且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病情以及疗效。

10.扩展筛查: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或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可以发现患者潜在的遗传代谢病或染色体异常,用于早期发现和干预,以避免发生严重的疾病或畸形。

以上仅为常见的一些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实际临床上还需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检验项目。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空腹抽血是许多化验项目的基本要求,因为食物摄入会影响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准确性。三大常规化验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便常规,是各级医院都能开展的快速、实用的检验内容。正常值、正常参考值、参考值和参考值范围等术语虽表达同一含义,但现更推荐统称为参考值或参考范围。不同医院和实验室间的参考值可能存在差异,这主要源于正常参考人群的选择、仪器方法试剂的不同等因素。医学决定水平则是一个重要的界限值,它不同于参考值,其升降决定着某种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存在与否,对临床治疗具有决定性意义。例如,当血小板计数低于医学决定水平时,提示患者有出血倾向,需及时治疗。

尿,血常规项目临床意义

尿,血常规项目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指标临床意义
• 淋巴细胞计数 LYM# 参考值 0.8~4.0×109/L • 临床意义 降低:多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及传染病 的急性期等; • 升高:常见于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 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 出血热、结核病、排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何杰金淋巴瘤、再生障 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血常规各指标临床意义
• 淋巴细胞比率 LYM% 参考值 0.20~0.48 • 临床意义 降低:多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及 传染病的急性期等; • 升高:常见于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 炎、百日咳、出血热、结核病、排异、淋 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何杰金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 胞缺乏症等
尿常规各临床意义
• 6、尿蛋白(R-PRO) • 正常参考值:阴性(-)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 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 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 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尿常规各临床意义
• 7、葡萄糖(U—Glu) • 正常参考值:阴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 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 定性试验为阴性。 •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 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 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 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 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 糖阳性。 • 注意:尿中VC极易干扰尿糖试验
血常规各指标临床意义
• 中性细胞比率 NEUT# 参考值 2.0~7.0×109/L • 临床意义降低: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杆菌、病毒 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理、化损伤、系统 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门脉性肝硬化、斑替 综合症等; • 升高:常见于新生儿、妊娠、剧烈运动、急性化 脓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大量的血细胞破坏、 在较大手术后、急性中毒、某些肿瘤及白血病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之一,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血液系统的功能,如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异常等。

2.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的信息。

常规尿液检查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3.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S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SGOT)、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肝脏的功能和损伤程度,有助于诊断肝炎、肝硬化或其他肝脏疾病。

4.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肾脏的排泄和代谢功能,帮助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病或肾功能衰竭。

5.炎症指标检查:炎症指标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沉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关于炎症反应的信息,帮助诊断和监测疾病,如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等。

6.血脂检查: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血液中脂肪的含量,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监测治疗效果。

7.血糖检查:血糖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糖尿病。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可以评估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

8.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正常程度,有助于诊断和监测凝血功能异常的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出血性疾病。

以上仅是一些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并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因此,及时进行常规检验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浅谈医院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X线片等检查临床意义

浅谈医院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X线片等检查临床意义

浅谈医院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X线片等检查临床意义金磊张琪(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培训基地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人体各个系统密切配合、协调活动,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互相联系、相互作用,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的。

这种人体结构的特殊复杂性,决定了患病的多样性,任何一个部位发生异常都可能导致出现相应症状,在临床上表现出不适症状出现疾病。

患者到医院就诊,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心电图,胸片,血生化等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各医院临床接诊医生给出的建议有一定差别,其目的是为了解患者身体健康情况及排除其他疾病的循证学依据。

通过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目前机体存在的常见健康问题,为下一步的检查提供线索,对疾病用药、注意事项、健康宣教等都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浅谈医院检查临床意义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是细胞和细胞间质。

功能和结构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各组织又结合有一定形态特点和生理功能的器官,器官组织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的系统,由许多器官和系统共同组成完整的统一体,任何一个器官都不能脱离整体而生存。

正所谓人生百年,说长不长,说短亦不短,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看似固定的岁月,可做的事情多了许多,人不可能顺顺利利,总会出现身体异常不适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到医院就诊完善一些检查,评估患病情况。

通过本文的交流探讨医院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X线片等检查等6项常规检查临床意义,提高非义务人员对医院常规检查的认识。

医院就诊检查诊治流程,办理挂号手续后到医生诊室就诊,接诊医生首先要采集此次就诊主观资料,包括就诊的原因、出现的症状、持续的时间、伴随的不适感,就诊过程、既往疾病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

根据病史主观资料,需要测量患者血压、心率,测脉搏、体温,针对患者不适重点查体。

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正常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正常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3.生物转化功能: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2)与肝病理变化有关的检查(与肝功无关) 1.血清酶学 2. 肝炎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查
蛋白质代谢的检查 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
血清酶学测定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检查
肝病检查项目的选择
一 蛋白质代谢的检查
肝合成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纤溶因子、各种转运蛋 白等,肝脏受损时,这些蛋白下降;γ球蛋白(非肝脏合成)在 肝实质细胞受损时,球蛋白生成增加
[参考范围] 阴性 正常情况下0-5/HP
[ 临床意义 ]
阳性常表示泌尿道感染。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 利用显微镜检查尿中有形成份 • 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 对肾和尿路疾病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 • 对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尿试纸化学分析法不能取代 • 主要检查细胞、管型及结晶等有形成份
白细胞: 在人体内主要是杀菌的作用,
对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 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 主要负责人体的凝血功能。
血常规
主要内容:
红细胞的计数 白细胞的计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血小板的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
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 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 细胞)
尿比重增高常见疾病 尿比重减低常见疾病
葡萄糖(GLU)
[ 参考范围 ] 定量:0.3~0.8mmol/L
5-15mg/dl 定性:阴性
[临床意义]
1.尿糖 2.生理性糖尿—一过性、暂时性
应激性糖尿 妊娠性糖尿 3.病理性糖尿—真性糖尿 肾性糖尿 其他糖尿
尿蛋白(Pro)
[ 参考范围 ] 定量: <10mg/L 定性:阴性

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正常参数及其临床意义课件PPT

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正常参数及其临床意义课件PPT

红细胞计数
成人:(4.0-5.5)×10¹²/L;新生儿:(4.2-7.7)×10¹²/L ;儿童:(3.9-5.3)×10¹²/L。红细胞计数减少常见于贫血 、出血等,增多见于脱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血红蛋白
成人:120-160g/L;新生儿:170-200g/L;儿童:110160g/L。血红蛋白减少常见于贫血、出血等,增多见于脱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单核细胞
成人:3%-8%;儿童:3%-8%。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 感染、炎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
成人:0.5%-5%;儿童:0.5%-5%。嗜酸性粒细胞增 多常见于过敏、寄生虫感染等,减少见于严重疾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
成人:0.1%-1%;儿童:0.1%-1%。嗜碱性粒细胞增 多常见于过敏、寄生虫感染等。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
总胆红素
正常参数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通常为3.420.5μmol/L。
临床意义
总胆红素是反映肝脏代谢功能的重要 指标,当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可能 提示肝脏功能异常或胆道阻塞。常见 于黄疸、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04 其他相关指标及其临床意 义
肾功能检查指标
肌酐清除率
正常值范围为80-120ml/min, 用于评估肾功能状态,当肌酐清 除率降低时,提示肾功能受损。
03 肝功能检查正常参数及其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参数
ALT的正常值通常为0-40U/L。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脏损伤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受损时,ALT水平会升高。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 癌等疾病。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参数
AST的正常值通常为0-40U/L。
临床意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1.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感染、炎症等状况。

例如,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用于确定贫血的类型和程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用于诊断感染和炎症。

2.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蛋白质、糖、白细胞等指标。

尿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以及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例如,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可以提示泌尿系统的感染或炎症,糖和蛋白质的异常水平可以提示糖尿病或肾脏疾病。

3.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和功能。

例如,ALT和AST的升高可以提示肝细胞损伤,总胆红素的升高可以提示胆管梗阻或肝细胞功能不全。

4.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

肾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和排除废物的能力。

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可以提示肾脏功能不全,尿酸的升高可以提示痛风病。

5.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等指标。

血脂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

高水平的总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而高水平的HDL-C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少相关。

6.血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血糖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糖尿病风险和血糖控制情况。

高水平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可以提示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良,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评估患者近期的血糖平均水平。

7.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

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甲状腺的功能情况。

TSH和FT4的异常水平可以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

8.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

一起谈谈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

一起谈谈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

一起谈谈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临床诊断所需要的检查也越来越细致和准确,为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提供了更加确切的参考数值。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被公认为三大常规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之一。

下文就聊了解一下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临床意义1、血常规血常规的检查是对血液中含有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的量和质进行检测与分析。

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以发现身体是否有感染、贫血以及血液系统的疾病,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结合血常规来进行判断。

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断。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水平增加可以用来判断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情况;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可以用来辅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以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淋巴细胞的增高通常用来判断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疾病;而淋巴细胞减少多数出现在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大多数出现在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疾病发生的时候。

2、尿常规尿常规通常是对泌尿系统的疾病进行检查和诊断,也参与对身体健康的评估中。

尿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等。

主要是对炎症、结石、肿瘤以及肾移植手术之后等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身体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例如糖尿病、胰腺炎、肝炎等;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监测,例如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的副作用;对职业病进行轴助诊断,如铅、汞等重金属中毒。

3、便常规便常规需要检查的方面比较多,例如粪便的颜色,性状,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 以及查虫卵等。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中常见的两项基本检查,通过检测病人的血液、尿液样本,可以了解生命体征的基本情况,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本文就对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意义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简单科普。

血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血常规是一项基本的、常规性的临床检查,常用于疾病的筛查、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

通过对血样的分析,检查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大小、质量和功能等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

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贫血情况,并确定贫血的类型、程度,联合其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范围,从而及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2. 白细胞和分类白细胞计数和分布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程度,分类数据可以为医生提供预判和诊断线索。

例如,在感染、癌症等疾病中,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白细胞计数会减少。

3. 血小板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可以反映患者的出血倾向和止血功能,确定血栓症、出血症等疾病类型。

例如,在肝病、血液病变、感染等疾病中,血小板数量会下降,导致出血倾向,而血小板过多则会导致血栓症和脑卒中。

1.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述细胞通常可以反映过敏、炎症等疾病状态,嗜酸性粒细胞在过敏的情况下会增多,在发生感染或者一些急性传染病的时候则会降低,嗜碱性粒细胞则常常能够提示某些原发性肿瘤,如嗜碱性粒细胞增高可以表示是否发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等。

血常规检查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1. 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波动会对人的生物节律、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产生影响,因此,收集血样的时候,需要避免情绪波动,严禁在情绪激动或紧张状态下进行血常规检查。

2. 避免采血过多采血过量会导致贫血、低血压、晕厥等反应,特别是老年人或者体弱者,一定要注意采血量的控制。

3. 遵守检验前禁食禁水的规定检查前须空腹,一般要求8~12小时,如因某些原因血液不能空腹检测,应记录相关信息并在报告中注明。

血常规及尿常规临床意义

血常规及尿常规临床意义

血常规的参数
• 3.血红蛋白(HG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4.血小板(PLT): (100-300) ×109/L 5.血球压积(HCT): 男0.42-0.49 L/L 女0.37-0.43 L/L 6.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2-95fl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 血红蛋白(HCG): • 生理性增加: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 病理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 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青紫性心脏 病、慢性肺性疾病、脱水)。 •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 后、大量失血。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 • 血小板(PLT): (1) 生理性 正常人血小板在一天内可有6%-10%变化;表现 为早晨低,午后较高;春季低,冬季略高;平原较低,高原较 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10%;月经前低,后升高;妊娠中 晚期升高,分娩后减低;运动后升高,休息后恢复。 (2) 病理性 减少:除创伤之外,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常见 疾病有: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 血;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 狼疮;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增多(血小板大于400×109/L):①、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③ 、脾切除手术后。
尿的酸碱性
• 正常尿多呈弱酸性,PH在6.0左右,但PH在 4.6-8.6亦属正常。 • 饮食对尿的酸碱度有一定的影响,如多食蛋白 质,可使尿酸度增加; • 多食蔬菜、水果以及饭后不久排出 尿可呈碱性 ; • 留置过久又未加防腐剂的尿,因细菌繁殖,分 解尿素产生氨,因而呈碱性; • 服用酸性或碱性药物,亦可影响尿的酸碱度。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做体检的人也越来越多,而血常规和尿常规是必查的项目。

或者看病时也要做这些检查,那么,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想必通过这篇文章,您一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1.血常规的含义1.1白细胞通过白细胞数值可以诊断出是否受到细菌感染。

如果白细胞升高,与c反应蛋白质做对比,基本可以诊断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助于为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据此做出正确的治疗。

若白细胞比正常值升高上百倍,且伴有贫血以及发热、体重下降,需警惕白血病。

1.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如果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都偏低,提示病人有贫血。

如果出现大面积烫烧伤、大量出汗以及不停地呕吐等会让身体失水,血液就会变得浓缩,从而促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如果没有以上几种因素,需要警惕病理性或继发性增多症。

1.3血小板通过做血小板检查可以看出凝血和止血障碍问题,同时也能反映出动脉硬化和血栓生成,可以说血小板是血液常规中非常关键的一项。

多种因素会引起血小板降低,如红斑狼疮和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一些药物会抑制骨髓,同样会使得血小板数量减少。

血小板数量增多,需警惕慢性白血病以及化脓性感染,也有可能是急性出血或溶血。

1.4血沉血沉指的是红细胞沉降率,血沉速度如果过快,需要警惕高血脂以及贫血或结核病,也有可能是急性细菌性感染。

2.尿常规的含义2.1尿蛋白尿蛋白指的是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它是尿常规检查的核心。

尿蛋白呈现轻微阳性,一般是生理性的因素,如精神太紧张和做剧烈运动,还有怀孕和高热时尿蛋白也呈现阳性。

另外不能忽略疾病因素,患有肾脏疾病时会有大量尿蛋白漏出。

2.2尿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尿糖应呈现阴性,若测定是阳性,被称之为糖尿,通常情况下会发生在高血糖病人身上,需做空腹或餐后两个小时血糖测定来进一步确诊。

另外当患有肾脏疾病时,会降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使得糖尿呈现阳性,最常见的肾脏疾病有肾病综合征以及肾小球肾炎。

检验科血常规、尿常规检验项目的意义

检验科血常规、尿常规检验项目的意义

血常规、尿常规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血常规部分红细胞(RB C)计数:Array(参考值:男 4.0~5.5×1012/L;女 3.5~5.0×1012/L)理性红细胞增多: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相对增多<呕吐、烧伤、晚期消化道肿瘤、体液丢失、血液浓缩。

>3)绝对增多<心血管病、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矽肺)、异常HB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2.病理性降低1)红细胞的丢失<慢性出血(溃疡、痔疮、寄生虫病)、急性失血>2)红细胞的破坏<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输血反应、蚕豆病、遗传性球形RBC增多症)>3)造血原料不足<如慢性失血者对铁的重吸收不良、服用某些药物(异烟肼、硫唑嘌呤、酒精)、化学物质中毒(铅中毒)、RF、白血病、甲亢、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4)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服用某些药物(抗肿瘤药物、磺胺类药物、保泰松、有机砷、马利兰等)、接触放射性物质(X射线、60钴、镭等)、慢性肾衰[尿素、肌酐、胍类、酚、吲哚等物质潴留引起]、再障等>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与RBC相似,但对贫血程度的判断上优于RBC计数。

1.某些病理状态下,血HB和RBC的浓度不一定能正确反应全身RBC总容量的多少。

如:大量失血时,在补充体液之前,循环血液最重要的变化是血容量的缩小,但此时血液浓度很少变化,以至从HB浓度的数值来看,难以反映出贫血的存在。

当体内发生水潴留时,血浆容量增大,此时即使RBC容量是正常的,但血液以相对降低,因此从表面上看来,存在贫血;相反,失水时,血浆容量缩小,血液浓度偏高,RBC容量即使减少,根据HB浓度的测定值,贫血仍可不明显。

2.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RBC计数与HB浓度不成比例。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HB虽低于正常,而RBC计数也可正常。

血细胞比容(HCT):是用于计算RBC 3个平均指数的要素之一,有助于贫血诊断和分类;可以评估血浆容量有无增减或稀释浓缩程度,有助于某些疾病治疗中补液量的控制及了解体液平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信息
- FCM 荧光
反应RNA和DNA
分光镜
侧向散射光
反应细胞内部结构
激光束
前向散射光
反应细胞大小
血常规的参数
• (1)白细胞(WBC)计数: 成人(4 –10)×109/L 儿童(5 -12)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 (2)白细胞分类(成人):中性粒细胞 50-70% 淋巴细胞 20-40% 嗜酸性粒细胞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1% 单核细胞 3-8% • 2.红细胞(RBC): 男(4-5.5) ×1012/L 女(3.5-5) ×1012/L 新生儿(6-7) ×1012/L
三分类血常规的正常直方图
• 细胞直方图的横坐标 是细胞体积大小,以 fl表示;纵坐标为某 一种体积细胞所占的 百分比,以%表示。 直方图反映的是血细 胞体积大小的分布情 况。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
三分类血常规的正常直方图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
五分类检测原理
• 采用一束半导体激光照射标本,并依据 每个细胞产生的三种信号来相互区分, 即前向散射光,侧向射散光和侧向荧光 。前向散射光反映细胞体积,侧向散射 光反映细胞内涵物,如核和颗粒,侧向 荧光反映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 糖核酸(RNA)含量。
血细胞分析及尿常规的 临床意义
概要
• 三分类和五分类血常规检测原理
• 两种血常规的主要区别
• 五分类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及临床意义 • 尿常规及尿沉渣的意义
三分类血常规的检测原理
• 血细胞作为一种物理 颗粒,在通过电场时 产生电阻,从而出现 脉冲波,脉冲波的数 量反映了血细胞的数 目;而不同体积大小 的血细胞所产生的脉 冲波大小也不相同, 根据脉冲波的大小可 以对不同的血细胞进 行分类计数。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 红细胞(RBC): • ①生理性减少 见于妊娠中后期、6个月至2岁的婴儿等 • ②病理性减少 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破 坏过多或失血所引起的各种贫血。 • ③相对性增多 主要因血浆容量减少所致,见于脱水、呕 吐、腹泻、多尿、多汗、大面积烧伤、吸烟、高血压、 肥胖等。 • ④代偿性增多 主要见于缺氧、新生儿、高原环境、CO 中毒、严重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 衰等。 • ⑤绝对性增多 克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非隆性红细胞增 多,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过多有关,见于肾癌、肝细 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瘤、肾囊肿、肾盂积水、肾移 植、小脑血管瘤、子宫肌瘤。
• •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 MCV、MCH、MCHC •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 • MCV(fL) MCH(pg) • 大红细胞性贫血 100-160 35-50 • 正红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5 •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72-80 21-26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50-80 12-30 •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 白细胞(每天可变化1-2倍,一般早晨低,下午高;饭前低,饭后 高。 • ①生理性增加 新生儿、运动、饭后、冷水浴后、疼痛、月经期、 受寒、妊娠、分娩、阵发性心动过速、阳光或紫外光照射、抽搐 、恶心、呕吐、麻醉等。 • ②病理性增加 类白血病、白血病、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急性溶 血、急性失血、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 增多症、腮腺炎、淋巴瘤、组织坏死、手术后、肿瘤转移、药物 中毒、代谢性酸中毒、过敏等。 • ③减少 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兔热病、布鲁杆菌热、流感、 麻疹、风疹、革登热、传染性肝炎(亦可增多)、疟疾、过敏性 休克、系统性红斑狼疮、粟粒性结核、败学症、重症细菌感染、 恶液质、放射治疗、肿瘤化疗。恶性贫血、非白细胞性贫血、再 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 血红蛋白(HCG): • 生理性增加: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 病理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 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青紫性心脏 病、慢性肺性疾病、脱水)。 •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 后、大量失血。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 • 血小板(PLT): (1) 生理性 正常人血小板在一天内可有6%-10%变化;表现 为早晨低,午后较高;春季低,冬季略高;平原较低,高原较 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10%;月经前低,后升高;妊娠中 晚期升高,分娩后减低;运动后升高,休息后恢复。 (2) 病理性 减少:除创伤之外,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常见 疾病有: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 血;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 狼疮;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增多(血小板大于400×109/L):①、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③ 、脾切除手术后。
• 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9.RDW-CV、RDW-SD: RDW-CV:11.6%-14.0%; RDW-SD:39.0-46.0fL。 10.PDW: (15.5-18.1)% MPV (9.4-12.5)fl; P-LCR (13-43)%。
三分类血常规的检测原理
• 全血进入血球分析仪以后,白细胞进入白 细胞计数通道,;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另一 个共用通道。 • 仪器在白细胞通道中按体积大小,将白细 胞分成三组:35-98fl的为淋巴细胞,98- 150fl的为中间细胞(其中包括单核细胞,嗜酸 和嗜碱性粒细胞)和150-350fl的嗜中性粒细 胞。仪器在红细胞和血小板通道中也按体积大 小区别红细胞和血小板:3-30fl的被认定为血 小板,而30fl以上的被认定为红细胞。
血常规的参数
• 3.血红蛋白(HG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4.血小板(PLT): (100-300) ×109/L 5.血球压积(HCT): 男0.42-0.49 L/L 女0.37-0.43 L/L 6.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2-95fl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