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载]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作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出自唐代诗人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此话不假。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个马上打天下,笔下写壮志的解诗英雄。
黄巢除了精通武艺外,也爱读书,能诗能文。
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
不过,科场的失利却使他有了另外的收获:那就是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考试不第后,却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这就是《不第后赋菊》。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俗套,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这首菊花诗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
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
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题菊花》黄巢唐诗鉴赏
《题菊花》黄巢唐诗鉴赏【作品介绍】《题菊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三。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
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
这种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雄伟胆略。
【原文】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⑴,蕊寒香冷蝶难来⑵。
他年我若为青帝⑶,报与桃花一处开⑷。
【注释】⑴飒飒:形容风声。
⑵蕊:花心儿。
⑶青帝:司春之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⑷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白话译文】在秋天飒飒的西风中院内开满了菊花。
蝴蝶早已随夏日远去,蕊寒香冷的菊花只能在秋风里孤芳自赏。
如果有一天我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那么一定要让这美丽多姿的菊花同桃花一样开在春天里。
【创作背景】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记载:“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巢信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
’巢之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
’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里说这首诗作于黄巢五岁时,不可信。
此诗当作于黄巢年青时,发动起义之前。
【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10首咏菊的诗词名篇,此花开尽更无花
10首咏菊的诗词名篇,此花开尽更无花•古代诗词中的“菊花”,因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深秋季节傲霜怒放,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多有诗文加以赞美。
以下十首咏菊的佳作,更是其中的代表……一、《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写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诗人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二、《菊花》(唐·元稹)秋天的灌木丛像道士一样,越来越向围墙四周倾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意趣盎然,用笔巧妙,别具一格。
诗人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
三、《题菊花》(唐末·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自魏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但黄巢笔下的菊花,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在这首咏菊诗中,“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
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他要做“青帝”(司春之神),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四、《不第后赋菊》(唐末·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末诗人林宽有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高二作文】大风歌里说刘邦
【高二作文】大风歌里说刘邦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说到英雄,我经常想到项羽和刘邦。
他们是谁?项羽似乎更像是一位英雄,吴琰、虞姬、宝马美女、巨鹿、破釜、西楚霸主。
这位英雄的故事被口口相传。
就连没有脸见父亲的吴江的自杀,也充满了黄昏英雄的孤独和悲剧精神。
但他失败了,失败的是刘邦,一个他一直鄙视的刘邦。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历史学家有很多讨论。
让我们从他们的两首著名诗歌开始,看看他们的胜败之谜是什么。
项羽最后浴血突围,退至乌江西岸,身边只剩二十六名保镖。
数十万楚兵皆作烟消云散。
项羽唱了那首著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们看到他在这里仍然在强调自己的力量---“力拔山兮气盖世”和时代对自己的不公---“时不利兮骓不逝”。
刘邦统一世界,荣华富贵归来。
在众多功勋英雄和名将的簇拥下,他是沛县人民的万岁之声。
他唱了著名的《大风之歌》:“当大风升起时,云朵就会飞起来,回到织女星的故乡,安全勇敢地保卫四个方向!”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这里仍然充满着担忧和期待——“一个和平的强者将保持四个方向”。
刘邦很清楚自己得天下不是自己的能耐,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曾经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擒。
”如此清醒的认识是在胜利之后,是在在平定天下后不再倚重这些“人杰”的得意之时。
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虚怀若谷,而又善于用人之长,适才量用的刘邦。
如此的刘邦怎能不得天下?但如果我们认为刘邦是一位有文化、有修养的国王,那就错了。
司马迁用生动的历史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刘邦粗野、无赖、无赖的性格。
我们先来看看刘邦是如何对待下属的:《刘侯世家》记载《吕家传》中“汉王不吃不吃,骂(李生)说:‘反抗儒家!几次失败后,这是生意!’”,刘邦说:“马上从公馆拿到,写诗就安全了!”这里的“二公”和“乃公”实际上是古代的流氓,他们声称被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就是“游老子”。
国学家的诗情——姚奠中先生《论诗绝句十二首》品读(下)
如贾岛与韩愈之间发生过有名的 “ 推敲 ”故事 , 贾岛吟成 “ 鸟宿池边树 , 僧推 月下1 ’ 又想 ~ , - j
把 “ 字改成 “ , 推” 敲” 一边走一边斟酌 , 拿不定主意 , 以致无意 中冲撞 了韩愈的车驾 , 问明原因后 , 韩愈说 “ ”字好 , 敲 二人遂成知契。宋代魏泰 ( ( 临汉隐居诗话 中记载 : 贾岛云 :‘ “ 独行潭底影 , 数息树边身。 其 自注云 :两句三年得 , ’ ‘ 一吟双泪流 , 知音如不赏 , 归卧故 山秋 。 ’ ” 这一派诗人 “ 苦 吟”的夫子 自道还有不少 , 比如姚合 : 欲识为诗苦 , “ 秋霜苦在心 。 ”卢延让 : 吟安一个字 , “ 捻断 数茎须。 ”方干 : 才吟五字句 , 白几茎须 。 吟成五字 句, “ 又 ”“ 用破一生心 。 ” 这样的诗 人当然对社会生活、 国家政治等不太关心 , 胸襟思想也不广 阔, 更不可能有什么经
杜牧作为官宦世家子弟 , 才气纵横 , 原不仅是文
艺之才 , 故姚老咏叹其 “ 罗丛里一骅骝 , 绮 论战论兵
约, 向往英雄气而非文人气 , 而黄巢的 两首菊 花诗, 豪气干云 , 意气风发 , 很符合姚老的审美趣味。正如
雅爆 I 夸
谁与俦 ” 他本来是一匹可以经 邦济世的骏马啊。谁 , 知命运不 济 , 以诗才 留名, 写有轻狂放 荡的作 却 也 品 , 名作 ( 怀 : 落魄江 南载酒 行, 如 《 遣 “ 楚腰 纤细 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 梦, 1 赢得青楼薄幸名 。 ”杜牧 三十三 四岁时 , 在扬州为牛僧孺淮 南节度使府掌书 记, 纵情声色 , 经常流连于妓馆中。这首诗是晚年回 顾之作 。姚老诗 后两句 “ 不作西平及 定远 , 回春 却
托物言志的古诗
年代:【唐】【柳宗元】体裁:【五古】类别:【静物】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早梅年代:【唐】【张谓】体裁:【七绝】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注释【诗文解释】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
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
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
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开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
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
短歌行教学设计和教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和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三、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运用典故等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板书标题)教学过程:一、导入: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三国时期,风云动荡。
孙权靠父兄基业坐断江东,刘备凭皇叔身份、仁义情怀三分天下有其一,那么,曹操又凭什么一统北方呢?同学们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样的呢?“挟天子以令诸侯”——玩权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我负天下人”——自私“京剧脸谱中曹操是白色脸谱”——奸诈,阴险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历史自有公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领略它作为文学家的风采,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二、解题、背景介绍。
1、解题:(点击幻灯片)“行”是一种文体。
短歌行,汉乐府曲调名,是用于宴会场合的歌辞。
“长歌”、“短歌”是针对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2、写作背景:幻灯展示:(点击幻灯片)建安十三年,曹操率83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酒宴文武百官,饮至半夜,忽闻乌鹊鸣叫往南飞去,曹操深感此景,横槊赋诗《短歌行》。
预习过程中,同学们还有哪些字词疑问,一起来梳理一下,自由提问,一起解答三、解答预习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提问,学生解答2、教师检查重点词语(点击幻灯片)品读诗歌,先从朗诵开始。
四言诗节奏:二二节拍,诗歌诵读,要注意语速,语调,要有抑扬顿挫之美感。
感叹句、陈述句一般读降调,问句一般读升调。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jī
zhuō
yú
一忧时光易失: 譬如朝露二忧贤才难得: 青青子衿三忧功业未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莫道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从艺术手法角度分析诗歌如何表现曹操的抱负情怀?
白描
工笔
写意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白描手法
在文学创作上,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 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 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 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有余闲”“返自然”
厌恶官场
保持自己高尚节操
追求自由独立
热爱田园生活
小组讨论: 下面两幅图让你想到《归园田居》的哪个诗句?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2.“归”之艺术表达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① 动静结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就是在写景时对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 构成一种情趣。根据动静结合的方式和艺术效果, 把这种手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 贴切地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任务式比较阅读 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活动1:诵读两诗,明确体裁,划分节奏,体会差异。
《短歌行》是四言古诗,全部诗 句遵循“二二”式节奏,匀称整齐, 读之铿锵有力,古朴庄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归园田居(其一)》是五言 古诗,“二二一”“二一二”两种 节奏形式交替出现,使得整首诗自 由灵动,舒缓自如:
《归园田居 五言古诗 田园诗 恬淡自在 》(其一)
舒缓
一韵到底, 单纯
平调
蔑视权贵 归隐田园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课堂小结
任务二:精读鉴赏,比较两诗风格手法异同
布置作业
1.“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 解诗”。《短歌行》如何表现曹操的忧 思情怀?
2.曾经“猛志逸四海”的陶渊明如 今一心向往“园田居”,陶渊明是如何 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现其心境的呢?
入世出世忧不同 英雄隐者志常在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比较阅读
必修上第三单元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两样选择,一般诗意
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从来都是一个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不过是不同的 人生选择罢了。
一个曾拥兵百 万,统一北方,号 称一代枭雄。
一个则弃官 归田,悠然采菊, 誉为千载一隐
《归园田居(其一)》的韵脚 是“山、年、渊、田、间、前、烟、 颠、闲、然”,全诗押“an”韵, 一韵到底。“an”音先开后合,声 音明朗饱满,读来轻盈跳跃,便于 表现轻松欢快的喜悦氛围。
情境导入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活动3:梳理归纳,分析两诗内容情感差异。 “忧”是《短歌行》的诗眼,《归园田居(其一)》诗眼是“归”,请分别 以“忧”和“归”为核心提问,并尝试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赞菊花诗词最美的诗句
赞菊花诗词最美的诗句(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赞菊花诗词最美的诗句菊花有许多花语:清净、高洁、长寿等等。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寓意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寓意出自唐代诗人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百花杀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此话不假。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个马上打天下,笔下写壮志的“解诗”英雄。
黄巢除了精通武艺外,也爱读书,能诗能文。
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
不过,科场的失利却使他有了另外的收获:那就是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考试不第后,却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这就是《不第后赋菊》。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俗套,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这首菊花诗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百花杀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
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
“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写菊花的诗句 [描写“菊花”的古诗]-描写菊花的诗句 古诗
写菊花的诗句 [描写“菊花”的古诗]:描写菊花的诗句古诗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
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
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
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
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
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
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
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菊花年代:【唐】作者:【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黄甲。
黄巢,生卒年不详。
有关菊花的唐诗
有关菊花的唐诗
年代: 唐作者: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1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2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年代: 唐作者: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
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年代: 唐作者: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作品赏析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年代: 唐作者: 郑谷
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
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
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转载]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原文地址: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黄巢诗三首作者:alaleibaba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巢信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
’巢之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
’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
才那么一点点大的年龄,就考虑到“他年我若为青帝”,应该怎样安排花开的问题了。
难怪他后来登高一呼,应着云集,统帅几十万大军了,真是天生的领袖人物。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俗套,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
;“满院”极言其多。
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
,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刚健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
,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
;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
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
”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
,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
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
,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集菊花的幽芳了。
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高傲。
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
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鸣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
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现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
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
作者既赞叹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所谓
“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
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
,广大民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
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
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
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
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
,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
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迈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志愿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
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
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汇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不第后赋菊(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广的一首诗。
这不,张艺谋导演就借用了其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
其时,他正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为困长安,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此诗妙就妙在,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个“菊”字,而且,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
这首《菊花》诗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
,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
”,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
,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
”,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象“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
第三句中的“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
;“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而第四句中的“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
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
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
,这些石破天惊
、走雷挟电的诗句,象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唐末黄巢诗作《不第后赋菊》,故事也设定在这个年代。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赏析:与前两首诗相比,这首诗的流传程度就没有那么广了。
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因为,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从这首诗来看,他不仅没有战死,后来还削发为僧了。
但我宁愿相信这首诗是黄巢本人写的,在我看来,黄巢也好、李自成也好,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们还是不要简单地战死疆场为宜。
他们若是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我们寻常人所能及。
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
无穷。
(转自:中华网
作者:无聊看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