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间与属性数据库建库规范
空间数据建库标准体系
ISO/TC211地理信息标准(二)
15)元数据(Metadata)
16)空间信息定位服务 (Positioning Service)
17)地理信息描述 (Portrayal)
18)编码(Encoding)
19)服务(Service)
20)功能标准(Functional standards)
ISO/TC211地理信息标准(一)
1)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9)应用模式规则(Rules for Application Schema)
2)综述(Overview)
10)要素分类方法(Feature
3)概念化模式语言
cataloguing methodology)
目前,ISO/TC 211的积极成员(P成员)有31个,观察员(O成员)有 30个,并和许多有关国际组织密切合作。我国从1994年该组织成立起 即参与工作,1995年起成为积极成员。国内的技术归口主管部门为国 家测绘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承担ISO/TC 211国内技术归口办公 室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国内专家参与ISO/TC 211国际标准制定, 组团参加ISO/TC 211的全体会议和工作组会议,代表中国对该组织制 定的标准、技术规范等提出修改意见并投票等。
3)信息团体模型
信息团体模型的目的是建立一种途径,使 得信息团体或用户维护对数据进行分类和 共享所遵循的定义;实现一种有效的、更 为精确的方式,使不同信息团体之间可以 共享数据。
OpenGIS 标准
综述、要素几何、空间参考系、定位几何 结构、存储功能和插值、要素、覆盖类型 及其子类型、地球影像、要素关系、质量、 要素集、元数据、OpenGIS服务体系结构、 目录服务、语义和信息团体、图像使用服 务、图像坐标转换服务、用于COM/OLE的简 单要素规范、用于CORBA 的简单要素规范、 用于SQL的简单要素规范、地理信息标记语 言、网络地图模型等
矿产资源评价 第五章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评价(1)
(二)正确认识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作用
1. 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评价的效果从根本上仍然 取决于评价专家 2.关于提高效率的问题 资源评价效率提高的基础是合理有效地建立数据库。
20
第二节 基于GIS矿产资源评价方法
一、几种典型矿产资源评价程序
1.美国CUSMAP矿产资源评价计划典型工作程序 (1)密苏里—科罗拉多州矿产资源评价步骤 ①收集图幅内的地质、矿产、深部岩相构造、地球化学等资料; ②确定图幅内有可能存在的矿床类型; ③建立这些矿床类型的概念模型和描述性模型; ④根据每个描述性模型,得出该类型存在与否的“找矿标志”, ⑤系统地检验识别标志存在的有用数据; ⑥研究各种标志的区域分布规律及相对重要性,评估整个图幅内不同类型矿 床出现概率。
5
第一节 概述
四、GIS的应用
GIS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这一技 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并广泛应用于许多部门和领域。
就GIS的技术而言,其内容极为广泛,总体来说主要包括GIS 软件和硬件开发、系统建立、空间数据采集、自动制图、遥感图像 处理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方面。
因此目前GIS的应用已经愈来众广泛。GIS目前涉及的应用领 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清查;2、城乡规划 ;3、灾害 监测 ;4、宏观决策 ;5、地籍管理 。
8
四、GIS的应用
(3)灾害监测 GIS借助于遥感数据的搜集可以有效地用于森林火区蔓延 的预测预报、洪水灾情和洪水掩没损失的估算,为防洪决策和 救灾抢险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
9
四、GIS的应用
(4)宏观决策 GIS可以利用拥有的数据库、通过一系列决策模型的构建
和比较分析,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与密苏里-科罗拉多州资源评价方法相比,该预测程序特别强调对地 质、地球化学、遥感数据本身成矿信息的提取,而不是从研究典型矿床模 型出发。
GIS数据库建库作业方式的探讨
专家 估计 , I G S数据 的采 集和入 库工 作 占整 个 GS系 I 统建 设 工程 的 7% 5 。GS 数据 在数据 结构 ,数 0  ̄7% I 据 实体 问 的拓 扑关 系 ,数据 实体 的连续性 、闭合 性 , 数 据 实体 属性 等 方 面 都具 有严 格 的要 求 ,只 有 按照
Ab t a t Ba e n a ay i g t e c a a trsis o x si g d t r c si g s f r , h sa t l ic se e GI sr c : s d o n l zn h h r ce t fe i n aa p o e sn o wa e t i ri e d s u s d t S i c t t c h d tb s p o u t n wo k y s g Au o aa a e r d c i r b u i t CAD a d o n n Ar / f fo d fe e t a p c s u h s wo k f w, d t c I o r m i r n s e t ,s c a r o n f l aa o g n z t n aa so a e a d h n l g e c r d c i n p c ie p o e h tt i r y h s a p st e r l n r a iai ,d t t r g n a d i t .P o u t r t r v d t a h s wo wa a o i v o e i o n o a c k i
G S系 统数据 库要 求编 辑好 的数据 , I 入库后 才 能保证 G S系 统 正常运转 。 I 如何 快速有 效地采 集 数据和 入库 是 当前 需要解 决 的主要 问题 。 目前 ,现 有 的 图形 数据 采 集和 处 理 平 台软 件有 A c I f 、M p n o u o A r /n o a i f 、A t C D等 。这些 平 台软件 都
土地利用数据库常见问题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建库流程2007-10-02 11:17〈一〉数据准备任何一个系统的建立,都离不开数据的准备工作。
土地利用系统的数据准备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
一.空间图形数据的准备在准备空间数据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数据文件分层:图形数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层:行政辖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所有权层、争议层、海域陆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
注意:与MAPGIS 中的图层概念不同,这里指土地管理中的专题数据层,一个数据层就是一个文件。
2.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分层后的数据文件名规则为:按照汉字首字母+时间年份。
3.空间图形数据的采集及入库。
图形的采集范围如下:①行政辖区:行政辖区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分别以相应的线型符号表示。
在系统中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面拓扑关系,即凡是由行政界线构成封闭域的就将其作为一个村级单位对待,行政级别向下顺延。
行政辖区内部的飞地和插花地不在该层中表示,而在下述“所有权”层中表示。
② 所有权:所有权在系统中主要用于飞地的处理。
③图斑层:图斑是指相同用途的地块所构成的区域。
④线状地物层:线状地物是由各类线状地类构成的。
凡是难以在常规图上按范围进行表示,只能通过长度与宽度来描述其占地范围的地类都称为线状地物。
⑤零星地物:零星地物是指面积小,无法在图上依比例尺表示的图斑。
⑥海域与陆地:海域与陆地层以低潮线为准,海岸线以内为陆地范围,海岸线以外为海域,海域中包括海岛。
⑦坡度图: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要求,将坡度分6个级别。
与此相对应,在详查系统采用6个级别对坡度进行编码。
其中,“0”表示 0-2 度,“1”表示 2-6 度,“2”表示 6-15度,“3”表示15-25度,“4”表示25-35度,“5”表示35度以上。
坡度的区域划分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⑧其它。
其它主要是地形图和便于看图的符号、注记等,它们无属性,不参与详查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4.变更图形数据的采集:采集对象仅包括图形或属性发生变化的部分。
空间数据建库标准体系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学院 张耀民
标准化组织
ISO/TC211地理信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专 业委员会:1994年成立
OGC开放地理信息协会 中国标准化组织
标准体系
空间数据标准为数据生产、系统设计、数 据库建立、产品开发等提供规范化的依据, 是工程得以标准化实施的根本保证。
6)专用标准(Profiles)
by geographic identifiers)
7)空间模式(Spatial Shema)
13)质量原则(Quality principles)
8)时间尺度子模式 (Temporal Subshema)
14)质量评价过程(Quality Evaluation Procedures)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现有标准
GB/T 18578-2008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CJJ 100-200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 范
CJJ\T144-2010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 元数据标准
JG/T 181-2005 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 用标准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数据生产与建库中其他标准的基础,是 普遍使用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和约束意义的标 准。主要包括:
21)图像和栅格数据 (Imagery and gridded data)
22)职员的资格认证 (Qualifications and Certification of Personnel)
23)覆盖几何和功能的模式 (Schema for coverage geometry and functions)
随着国际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促进全球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 利用和共享,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3月召开的技术局会议决定成立 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即ISO/TC 211),秘书处设在挪威。
第一章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18
图1.7 扩展结构模型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3)统一数据模型 不基于标准RDBMS,而是在开放的DBMS基础上扩展空间数据管
2、基于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类型
ArcGIS用一个高级的通用的地理数据模型Geodatabase来表示空间信 息,包括空间要素,遥感数据以及其他的空间数据类型。
Geodatabase数据模型也可以在数据库中管理同样的空间数据类型,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关系数据库已有的优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nd! Thanks!
在服务器端,将空间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据存储在Oracle关系数 据库中,利用ArcCatalog建立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在客户端, 利用Arc/Info,ArcObjects, Visual Basic, Visual C++等通过空间数据引 擎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图1.1
图1.2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2)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是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网络结构,网络与树有两个非 常显著的区别: 1)一个子结点可以有两个或多个父结点;
2)在两个结点之间可以有两种或多种联系。 图1.3是图1.1的网络模型。
图1.3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3)关系模型
协议和封装:协议是一个对象对外服务的说明,它告知一个对象可 以为外界做什么,外界对象能够并且只能向该对象发送协议中所提 供的信息,请求该对象服务。
基于ArcGIS平台的数据处理与建库思路探讨
基于ArcGIS平台的数据处理与建库思路探讨随着人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不断变更和利用节奏的加快,如何快速、准确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已成为目前土地调查部门面临的关键问题。
地理数据库的建立将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方案。
本文就基于ArcGIS平台的数据处理与建库思路进行了探讨。
标签:ArcGIS平台;数据处理;建库思路前言:城镇地籍图形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系统充分考虑到土地管理方面的特点,根据扬州市的实际情况,采用了ARCGIS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图形信息管理系统,同时结合了科学的图形管理流程。
既要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也为使用者提供简捷方便的操作。
ArcGIS是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合成的软件。
该体系在ArcEngine作为软件开发平台,ArcGIS由四个重要的部分组成:ArcGIS Desktop是高层次GIS具体应用的一个重要桌面化集成软件。
ArcGIS Engine是利用多个应用程序的接口来自主创建应用程序的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库。
ArcGIS Server是Web和企业运用框架式,构建在服务器端实现自定义应用程序的一个发布平台,可用于建立Web应用和服务程序。
ArcIMS是通过公开的WEB发布数据、元数据和地图的GISWeb服务器。
一、ArcGIS Engine技术ArcGIS系列软件是一个具有扩展性、全面性、移植性等特征的GIS软件平台,适用于单用户或多用户在互联网、桌面端、服务器端应用ArcGIS构建地理信息系统。
其中,ArcGIS Engine是一组应用于ArcGIS Desktop框架之外的嵌入式ArcGIS组件。
C++,COM,.NET等环境中的ArcGIS Engine,开发者应用接口模块获取任意GIS功能的组合来构建相应的GIS应用解决方案。
进行GIS应用开发时,ArcGIS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GIS功能,无须ArcGIS的桌面系统支持。
对于标准的ArcGIS Engine而言,其标准功能包括:地图浏览、地图制作、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控件开发,矢量数据读权限以及读写MXD文件。
地理信息标准规范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GB/T 25529-2010)是一项通过对多源地理要素及其属性进行统一分类组织和编码,支持跨部门、跨领域、多源、多时相、多尺度地理信息整合与管理的基础性标准,规定了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以及地理要素类的高位分类与代码。
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适用于对多源地理信息进行统一分类组织和编码,可支持建立区域综合性地理信息系统的要素目录,用以实现不同专业地理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组织、建库、存储以及保证数据交换的一致性。
《地理信息数据产品规范》(GB/T 25528-2010)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9131:2007 《Geographic information-Data product specifications》,定义和描述了数据产品规范的通用结构和内容,规定了数据产品规范的要求,详细阐述了数据产品规范范围、数据产品标识、数据内容和结构、参照系、数据质量、数据获取、数据维护、图示表达、数据产品交付等内容、要求,并通过UML模型表示相应的数据定义。
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用于指导数据产品规范的编制。
《地理信息服务》(GB/T 25530-2010)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9119:2005《Geographic information - Services》,标识和定义了用于地理信息服务接口的体系结构模式,并定义了该体系结构模式与开放式系统环境(OSE)模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地理信息服务分类及地理信息服务的一系列实例,描述了如何创建与平台无关的服务规范,以及如何派生出和该规范一致的平台相关的服务规范。
该标准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分别从平台无关和平台相关两种角度,为选择与规范地理信息服务提供指南,为开发者提供了软件开发框架。
《地理信息万维网地图服务接口》(GB/T 25597-2010)修改采用了国际标准ISO 19128:2005(E)《Geographic information-Web map server interface》,规定了从服务器获取地图所需要进行的各种操作,包括获取地图的描述信息(GetCapabilities)、获取地图(GetMap)以及查询地图上要素信息(GetFeatureInfo)等操作,规范了基于地理信息动态生成具有空间参照的地图的服务行为。
GIS的一些基本知识
什么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作为信息处理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GIS特点1.GIS的处理对象是地理数据。
2.GIS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
3.GIS实现了地图实体与其属性数据库的关联。
GIS经过40多年的发展,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应用到诸多领域,试说明其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1.集成化GIS:在一个系统中集成了GIS的各项功能。
2.模块化GIS:系统分成许多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
3.核心式GIS:从底层提供GIS功能,通过API访问。
4.组件式GIS:通过标准通信接口实现模块间通信及其GIS与其它系统集成。
5.万维网GIS:结合Internet,实现GIS的共享和互操作。
GIS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其发展呈现出那些趋势1. GIS趋于综合性发展。
2. GIS数据模型研究。
3. GIS数据共享和互操作促进GIS社会化发展。
4. GIS产业化发展。
5. GIS软件向组件式GIS发展。
GIS设计目标通过改进系统设计方法,严格执行开发的阶段划分,进行各阶段质量把关以及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达到增强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的目的。
GIS设计特点1. GIS处理的事空间数据。
2. GIS设计以空间数据为驱动。
3. 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设计部门繁多。
试从设计重心、数据库建设和设计方法等三个方面比较GIS设计与一般信息系统设计的区别。
设计重心:GIS设计处理的是海量空间数据,数据库设计在GIS设计中尤其重要;一般信息系统设计的软件功能是其设计重心。
数据库建设:GIS设计不仅要进行属性数据库的设计,更要进行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包括空间数据结构、存储方式、管理机制等;一般信息系统设计只需要建立属性数据库。
arcgis数据库建库流程
arcgis数据库建库流程ArcGI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创建、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
在ArcGIS中,数据库建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地理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下面是ArcGIS数据库建库的流程。
第一步:确定数据库类型在开始建库之前,用户需要确定要使用的数据库类型。
ArcGIS支持多种数据库类型,包括Oracle、SQL Server、PostgreSQL等。
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
第二步:创建数据库在确定数据库类型之后,用户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在ArcGIS 中,可以使用ArcCatalog工具来创建数据库。
用户需要选择数据库类型、指定数据库名称和位置等信息,然后点击“创建”按钮即可创建新的数据库。
第三步:创建数据表在创建数据库之后,用户需要创建数据表来存储地理数据。
在ArcGIS中,可以使用ArcCatalog工具来创建数据表。
用户需要选择数据库、指定数据表名称和字段等信息,然后点击“创建”按钮即可创建新的数据表。
第四步:导入数据在创建数据表之后,用户需要将地理数据导入到数据表中。
在ArcGIS中,可以使用ArcMap工具来导入数据。
用户需要选择数据源、指定数据表和字段等信息,然后点击“导入”按钮即可将地理数据导入到数据表中。
第五步:建立关系在导入数据之后,用户需要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在ArcGIS中,可以使用ArcCatalog工具来建立关系。
用户需要选择数据表、指定关系类型和关联字段等信息,然后点击“建立关系”按钮即可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第六步:创建索引在建立关系之后,用户需要创建索引来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
在ArcGIS中,可以使用ArcCatalog工具来创建索引。
用户需要选择数据表、指定索引类型和索引字段等信息,然后点击“创建索引”按钮即可创建索引。
ArcGIS数据库建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地理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ArcGIS转MapGIS步骤及数据入库处理说明
ArcGIS转MapGIS步骤说明备注:时间仓促,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1、解压转换工具,在:\数据转换_通用\Program找到MapEnv.exe打开配置好相应目录;2、根据各自需求编辑字段转换对照表FieldRelation.xml,默认已按国家标准编辑;3、打开GisDataGDBConv.exe转换工具,设置转换容差(根据mdb数据容差进行设置,可在arcgis里面查看该容差),选择数据转换项;容差设置数据转换项选择4、设定好ArcGIS数据路径及MapGIS存放路径,勾选要转换的文件,点转换进行转换(建议在ArcGIS中先对各图层进行属性去空格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原库存在空格);5、转换完成后应用MapGIS输入编辑平台打开各文件,查看记录信息,并与原ArcGIS数据进行记录比对;MapGIS中ArcGIS中6、备份好转换过来的数据,应用ArcGIS数据中的容差在MapGIS中设置好相应容差对数据进行拓朴查错,查看是否存在拓朴错误,如有报错返回原ArcGIS数据原位置确认是否存在错误,如存在错误请确认数据是否拷贝错识或者进行修改后整新进行转换;设定容差拓朴查错7、由于MapGIS弧段相当于ArcGIS中的dljx层,在确认记录数、拓朴无误之后,应用MapGIS农村建库软件进行把转换过来的线层属性赋值给区层中的弧段;(例如把dljx层属性赋给dltb的弧段,把jzx层属性赋给zd区层弧段等)8、参照更新数据库标准检查各图层数据结构是否符合标准,涉及面积字段类型采用双精度型,小数截位按标准,属性是否丢失(一般不会出现丢失),如对转换的属性不放心,可以采用保留标识码,然后通过标识码关键字把mdb中属性挂接;9、对图层进行执行去空格处理,以保证各图层属性中不存在空格,以免后续影响统计汇总等;10、确保地类图斑层扣除地类系数为百分比制(如田坎0.1139时乘于100得到11.39),可在属性库打开文件,在属性菜单下用统改属性功能来完成(在做这一步之前先查看一下原ArcGIS库中的扣除系数,我们在处理过程发现有些原库就有一部分记录是百分比一部分是小数型的,切记);11、检查ZD层中,“宗地四至”字段的属性内容是否有“逗号”,要将“,”替换成“、”号,以免在输出vct时影响,因为vct是以“,”作为间隔符。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电子教材-空间数据质量问题来源分析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来源分析1.空间数据质量数据是GIS 建库的基础资料,是GIS 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GIS 系统的应用,从根本上影响着系统应用的质量、水平以及广度和深度。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者和用户越来越认识到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空间数据质量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1)位置精度:指空间数据库中的空间实体位置信息相对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空间位置的接近程度,用以描述几何数据的质量。
空间实体的位置通常以三维或二维坐标来表示,而位置精度则是表示实体的坐标数据与真实位置的接近程度,因而常以坐标数据的精度来表示。
位置精度包括数学基础精度、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像元定位精度、接边精度、形状再现精度等。
(2)属性精度:指空间数据库中的信息相对于真实空间属性的正确表达程度,用以反映属性数据的质量。
属性精度是空间实体的属性值与其现实世界真实值的相符程度。
通常取决于数据的类型,常与位置精度有关。
属性精度包括要素分类正确性、要素代码正确性、要素名称正确性及要素属性值正确性等。
(3)逻辑一致性:逻辑一致性是指数据元素之间要维护良好的逻辑关系,也指数据之间的关系可靠性。
包括拓扑、空间属性以及专题属性的一致性。
例如,在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中,对于所有点、线、图斑地块,数据库必须能够完整地表达出各种必要的数据关联,包括拓扑关联与属性关联。
(4)完整性:指空间数据集是否完整表达了期望表达的实体。
例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中用编码完整地表达出每个地块以及线状地物的用地类型、行政权属、所有制形式(即集体或国有)等质量的关系,具备了准确测算其面积的全部信息数据。
完整性包括如数据分类的完整性、实体类型的完整性、属性数据的完整性、注记的完整性等。
(5)时间精度:指空间数据库中的事件时间与现实世界中真实事件时间的差异程度。
主要指的是数据的现势性,一般体现在数据的采集时间、数据的更新时间及更新频率等方面。
2.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从空间数据的形式表达到空间数据的生成,从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到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在数据生产的整个流程中都有数据质量问题的发生。
gis系统设计概述
第二节 GIS设计旳基本内容和流程
(4)系统功能设计 (5)应用模型和措施设计 (6)输入输出以及产品输出形式设计等 (7)人机对话及顾客界面设计
第二节 GIS设计旳基本内容和流程
2,人机对话设计及系统顾客界面设计
➢ 人机对话是应用型GIS在运营中旳基本特征,也是应用型 GIS旳基本要求。
➢ 友好旳顾客界面,是应用型GIS成功旳条件之一。 ➢ 人机对话方式:键盘-屏幕;键盘-打字机;光笔-屏幕;鼠
1、构造化生命周期法:
构造化生命周期法旳特点: 1)预先明确顾客要求 2)自顶向下设计系统 3)严格按阶段进行开发 4)工作文档要求原则化和规范化 5)利用系统分解和协调技术,使复杂系统简化 6)强调阶段成果旳评审和检验
第一节 GIS设计与开发旳基本措施
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旳基本措施
四, GIS设计旳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详细内容
原则化
符合GIS旳基本要求和原则;符合既有旳国标 和行业规范
先进性
硬件设备旳先进性;软件设计旳先进性;技术 措施旳先进性;管理手段旳先进性
兼容性
数据具有可互换性,选择原则旳数据格式和实 现数据格式转换功能,实现与不同数据库之间 旳数据共享
高效性
具有高效率旳数据采集工艺措施和图形处理能 力、存取能力、管理能力等等
选择式
第二节 GIS设计旳基本内容和流程
回答式
第二节 GIS设计旳基本内容和流程
填表式
第二节 GIS设计旳基本内容和流程
提问法
第二节 GIS设计旳基本内容和流程
• 图形顾客界面设计时应注意旳原则:
保持相同或相同旳外观; 顾客界面使用旳词汇、图示、颜色、选用方式、交流顺序,其
GIS数据库
GIS数据库在国内的发展 GIS 数据库的主要任务 农情遥感系统中的 GIS 数据库 结束语
GIS数据库在国内的发展
起步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广电子计算机在 测量、制图和遥感领域中的应用。
试验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在典型试验中主要研究数据规范 和标准、空间数据库建设、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以及应用 软件的开发等。
农情遥感监测系统的数据类型及特点
原始遥感影像数据有 TM,ETM,SPOT-2,4 到高分辨率的SPOT - 5,QB,IKONOS 等多种数 据类型。
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数据,具有地 理坐标的栅格图件或数据库文件; 各监测区总体规划图、 用地分布图、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和地形图等图件或数据文件; 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数据; 监测成果包括各监测区多时相的融合影像,提取的矢量 信息文件和属性表; 文档、表格数据,包括技术标准、规 范、学术报告、实施方案、制作报告等各类表格;以及每 一年监测的统计数字报告、例的数据流程
新疆棉花遥感监测系统背景数据库 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棉 花遥感监测不仅需要遥感数据,而且还 需要大量的非遥感数据,包括 GIS, GPS 矢量数据、统计数据、地面监测 数据。棉花遥感监测不断产生新数据, 这些新数据一方面作为历史数据存储, 另一方面对旧的数据进行更新
以兵团棉花为例的数据流程
数据流程,如图:
结束语
采用数据库技术、GIS 技术以及计 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农情遥感监测数据 库,不仅可以及时提供科学、详实的基 础数据和监测成果数据,同时也为不同 年度调查成果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提高 数据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动态 监测成果数据和基础资料的系统管理与 共享、实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奠定了一 个良好的基础。
gis的基本要求
gis的基本要求
GIS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来源的准确性:GIS的数据来源必须准确可靠,以确保分析和决策的正确性。
2. 数据的完整性:GIS需要收集和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等,这些数据必须完整,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
3. 数据的可读性:GIS的数据需要易于读取和理解,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
4. 数据的可扩展性: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需求的不断变化,GIS需要具备可扩展性,以便能够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
5. 数据的可用性:GIS的数据需要易于使用和共享,以便不同的用户能够协同工作并共享信息。
6. 系统的稳定性:GIS系统需要稳定可靠,能够长时间运行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7. 系统的可维护性:GIS系统需要易于维护和升级,以便能够及时修复错误和增加新的功能。
8. 系统的可扩展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变化,GIS系统需要具备可扩展性,以便能够适应新的技术和需求。
9. 系统的安全性:GIS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等,以确保数据不被泄露或破坏。
10. 系统的易用性:GIS系统需要易于使用和操作,以便用户能够快速上手并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GIS的基本要求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读性、可扩展性、可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易用性等方面。
这些要求是确保GIS系统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前提。
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步骤
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步骤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基础地形库的建设大概要占到整个系统的70%左右。
由此可以看到数据库的建设在GIS 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建库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建库的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建库的工作。
要解决建库遇到的各种问题,顺利的完成建库,就要对建库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建库的最主要的因素,并认真的分析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才能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消除在工程实践中各种不确定和确定因素对建库的影响,从而顺利的建库。
从整个的建库过程来看,建库主要由以下3个过程组成:1、数据库建模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是根据行业应用特点及对其的理解,制定出比较规范的数据规范,在逻辑上建设数据库。
2、数据监理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是检测数据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建库的准确性。
3、利用各种工具将各种数据入库的过程。
此过程主要是将可以得到的各种数据纸制数据,矢量数据,栅格数据,遥感数据等快速、准确的入到库中。
下面对以上三个过程在建库中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一数据建模过程在数据建模过程中,所作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对行业的理解,在逻辑和概念上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其影响的是数据库建设完毕后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和建库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为数据问题)没有十分必然的联系,故它不是影响建库的最主要的矛盾。
二数据入库过程在数据入库过程中,其核心内容是如何依据所制定的数据规范将各种格式的数据,准确的、快速导入数据库中。
这个过程和数据有直接的接触,因此值得分析。
这一环节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来说,就是如何解决不同开发平台之间数据交流的问题,即多格式数据源集成的问题。
目前,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即:数据格式转换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直接数据访问模式。
1.数据互操作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是OpenGIS consortium(OGC)制定的规范。
这种模式和数据入库的思路不同,故不作深入讨论。
第一章 GIS数据库基本概念(1)
GIS的发展史
商业化时代
1981年。ArcInfo投入市场。 1985年。GPS系统逐步建立。 1986年。MapInfo公司成立。 1988年。TIGER(一体化拓扑地理编码和参照)发布。 1994年。克林顿签署总统令,建立NSDI和FGDC。 1994年。OpenGIS协会成立。 1996年。MapQuest出现。 1999年。第一个全球GIS日。
教材
教材1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张新长等,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2
教材2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课程要求
按时参加课堂学习
独立完成课程作业 认真参加实验课程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考核方式
期末试卷
实验成绩 平时成绩
80% (闭卷)
10% (平时实验) 10% (考勤、讨论)
本节问题
1、地理数据库在GIS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地理数据库的特征? 3、什么是GIS数据库?阐述其中几个关键概 念的含义。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
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 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相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龚健雅) 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的 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 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汤国安) 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编辑 、存储、分析和输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英文描述有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简述gis数据建库的基本流程
简述gis数据建库的基本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简述 gis 数据建库的基本流程一、前期准备阶段。
在开始 gis 数据建库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怎么发现进入GIS中的数据有错误
怎么发现进入GIS中的数据有错误GIS中的数据错误:通过矢量数字化或扫描数字化所获取的原始空间数据,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错误或误差,属性数据在建库输入时,也难免会存在错误,所以,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定的检查、编辑是很有必要的。
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空间数据的不完整或重复:主要包括空间点、线、面数据的丢失或重复、区域中心点的遗漏、栅格数据矢量化时引起的断线等;空间数据位置的不准确:主要包括空间点位的不准确、线段过长或过短、线段的断裂、相邻多边形结点的不重合等;空间数据的比例尺不准确;空间数据的变形;空间属性和数据连接有误;属性数据不完整;为发现并有效消除误差,一般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检查:叠合比较法,是空间数据数字化正确与否的最佳检核方法,按与原图相同的比例尺用把数字化的内容绘在透明材料上,然后与原图叠合在一起,在透光桌上仔细的观察和比较。
一般,对于空间数据的比例尺不准确和空间数据的变形马上就可以观察出来,对于空间数据的位置不完整和不准确则须用粗笔把遗漏、位置错误的地方明显地标注出来。
如果数字化的范围比较大,分块数字化时,除检核一幅(块)图内的差错外还应检核已存入计算机的其它图幅的接边情况;目视检查法,指在屏幕上用目视检查的方法,检查一些明显的数字化误差与错误,如图所示,包括线段过长或过短、多边形的重叠和裂口、线段的断裂等;逻辑检查法,如根据数据拓扑一致性进行检验,将弧段连成多边形,进行数字化误差的检查。
有许多软件已能自动进行多边形结点的自动平差。
另外,对属性数据的检查一般也最先用这种方法,检查属性数据的值是否超过其取值范围。
属性数据之间或属性数据与地理实体之间是否有荒谬的组合。
对于空间数据的不完整或位置的误差,主要是利用GIS的图形编辑功能,如删除(目标、属性、坐标),修改(平移、拷贝、连接、分裂、合并、整饰),插入等进行处理。
对空间数据比例尺的不准确和变形,可以通过比例变换和纠正来处理。
GIS建库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建库技术设计一、任务概述说明任务来源、管理框架、建库目标、系统功能、预期结果、完成期限等基本情况。
二、已有资料情况说明数据开源、数据范围、数据产品类型、格式、精度、数据组织、主要质量指标和基本内容等质量情况,并结合数据入库前的检查、验收报告或其他技术文件,说明数据的质量情况和利用方案。
三、引用文件1、《项目合同书》2、《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19934、《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 1016-2003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6、《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四、成果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1、成果要求1)必选图层齐全,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等要素完整;2)矢量数据、属性数据、栅格数据和元数据命名正确,格式内容符合要求;3)数学基础符合《规程》要求;4)面、线、面面、面线、线线、面点、线点等图形要素拓扑关系正确;5)图内各要素与扫描影像数据吻合,无图形错误和丢漏,明显要素位置精度不超过图上0.2mm;6)相邻图幅自然接边,逻辑无缝,同时其属性和拓扑关系保持一致;7)地类图斑面积之和与控制面积保持一致;8)各要素属性数据正确无误;9)各要素层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10)图形要素与属性表记录对应关系正确。
2、主要技术指标1)数学基础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方式:1:2 000标准分幅图按1.5°分带(可任意选择中央子午线),1:5 000、1:10 000标准分幅图按3°分带,1:50 000标准分幅图按6°分带。
2)分幅和编号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具体参见《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试点2004DKA20180空间与属性数据库建库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二○○五年三月,北京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试点矢量数据库建库规范(征求意见稿)(二○○五年三月)前 言资源环境领域的历史数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把历史数据及时数字化、建库管理,不仅能够使积累的历史数据更方便地为科技工作者使用,同时这也是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长期矢量数据库建库(以下简称矢量库)的过程中,对其建设路线、操作规程和实际应用进行总结提炼、制定出本矢量数据库建设规范,以期为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的矢量建库进行指导。
本规范包括五个部分和一个附录。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本规范由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组织起草并负责解释。
1 适应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地学领域的矢量数据建库建设以及相关的空间数据处理工作。
2 引用标准GB/T 14512—93 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GB/T 16831--1997 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GB/T 17278—1998 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GB/T 17797—1999 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8315—2001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8316—2001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 18317—2001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B 14051—93 地形图用色GB 12409—90 地理格网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808-81 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3 术语定义3.1矢量数据以坐标或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3.2 图像数据用数值表示各像素(pixel)的灰度值的集合。
3.3 元数据 metadata对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及其它特征的描述。
3.4 空间实体直接或间接与地球空间位置有关的对象。
3.5 空间实体属性空间实体所具有的性质或特征,包括直接属性和间接属性。
3.6 图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同类或共性特征的空间实体数据的集合。
3.7 拓扑对相连或相邻的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科学阐述。
特指那种在连续投影变换下保持不变的对象性质。
3.8 编码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编码的直接产物是代码。
3.9 空间数据结构指空间数据在计算机内的组织和编码形式,它是一种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处理空间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实体的空间排列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3.10 图文资料扫描数字化通过扫描的方法把以纸介质为载体的图文资料由模拟信息转变为数字信息,并按一定的质量要求对电子文件进行加工和制作,然后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的过程。
第一篇矢量数据库资料预处理4矢量数据库建库前期准备工作4.1 技术准备(1)认真学习技术规范及各种技术要求。
(2)制定建库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3)进行各项业务及计算机技术培训。
(4)进行矢量库建设技术培训。
4.2 软、硬件准备4.2.1 软件4.2.1.1 软件内容根据应用需求选择矢量化数据采集软件,比如Able software R2V。
4.2.1.2 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功能要求(1)能检查和纠正原图的图纸变形。
(2)能采集各要素的图形数据、属性数据。
(3)能对图形、属性数据检查并进行增、删、改等编辑操作。
(4)能作符号化绘图输出检查。
(5)能进行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6)投影变换和数据加密等所用各种算法应保证数据精度。
(7) 能按要求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交换。
4.2.1.3 矢量库数据库系统软件功能要求(1)满足《矢量库标准》的要求。
(2)能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的功能要求。
(3)能完成数据库更新功能。
(4)能完成基于矢量数据应用的多种数据查询、数据汇总和表格输出功能。
(5)能完成基于矢量数据应用的各种标准的和非标准的图件自动化输出功能。
(6) 能支持矢量基础数据的网络共享。
4.2.2 硬件可根据工作情况及数据量大小确定硬件配备数量及档次,扫描仪的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4.3 资料准备4.3.1 资料内容4.3.1.1 基本资料略。
4.3.1.2 参考资料略。
4.3.2 资料的选择4.3.2.1 资料内容的选择选择数据资源调查结束后经验收合格后保存完好无损的标准分幅图、具有标准分幅图图廓点和公里网格点控制的统一的表格等原始资料。
4.3.2.2 资料精度选择图幅控制点对原始图形进行纠正后,纠正中误差应小于0.1mm。
4.3.2.3 资料介质图形资料优先选择变形小的聚酯薄膜介质的,纸介质的次之,也可根据情况选用正射影像图。
4.3.2.4 资料形式对于满足建库要求的数字形式的资料应优先选择。
5 矢量库建库前期资料整理矢量库建库前期资料处理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数字化的误差,避免后期的返工或重复建设。
基处理内容主要包括:(1)检查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线状要素的连续性,图斑界线是否闭合以及等高线是否连续、相接、与水系的关系是否正确等。
发现问题应作处理并记录在图历簿中。
(2)标出同一条线上具有不同属性内容线段的分界点等。
(3)添补不完整的线划,如被注记符号等压盖而间断的线划,境界线以双线河、湖泊为界的部分均以线划连接。
(4)对图面上的各种注记标示清楚,包括图廓内外各种注记。
第二篇矢量数据库的数据采集6 数据采集作业要求6.1 人员技术要求6.1.1 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基本了解矢量数据库生产工作流程和技术规定,掌握测绘学和制图学知识,了解GIS技术和空间数据特点等相关专业知识。
6.1.2 数据采集作业员了解矢量化过程和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制图学等相关知识。
6.2 数据库设计在数据采集之前,首先进行矢量数据库的设计。
包括数据采集分类编码、文件命名、分层及实体定义和确定属性数据结构等。
6.3 数据采集方式和要求6.3.1 图形数据数字化6.3.1.1 图形数据采集方式图形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扫描数字化;②手扶数字化;③野外数字化采集;④在航片上进行数字测量。
6.3.1.2 图形数据采集要求(1)数据采集精度符合本规范的质量控制要求。
(2)点状要素应采集符号的几何中心或定位点,线状要素应沿中轴线采集,面状要素必须严格闭合。
(3)有方向的线状要素应按规定方向数字化。
6.3.2 属性数据数字化6.3.2.1 属性数据采集方式属性数据数字化主要使用常用数据库和表格软件。
但减少差错、提高输入效率,也可自行编制专用的属性数据录入、检查软件。
6.3.2.2 属性数据采集要求(1)属性数据采集严格以原始表格为依据。
(2)属性数据采集检查时要参照图形数据。
7 数据采集工艺流程数据采集作业主要包括九项工作内容(不同的数据采集技术路线各项工作内容的次序可能有所不同),以下以扫描数字化方式为例介绍数据采集方法:7.1 图件扫描对经过预处理的作业底图,根据不同的介质状况确定扫描方式。
对于薄膜图和单色纸图,采用黑白二值方式扫描;对于彩色纸图,采用灰度方式扫描。
7.2 扫描纠正所有的图件扫描后必须经过扫描纠正,并对纠正后的图形数据进行精度检查。
7.3 图形矢量化根据所用软件执行。
7.3.1 线状要素对于线状要素应分层采集,所分图层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原图标注有等高线的,按标注采集,原图没有标注的可暂不采集。
7.3.2 点状要素7.3.2.1 零星地类对于零星地类的采集应先建立相关属性结构,然后根据有具体点位和无具体点位两种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录入。
7.3.2.2 注记将地名注记、水系注记、地形地貌注记和道路注记等录入数据库。
7.4 坐标系转换矢量化后的图形数据的坐标系是图面坐标系(单位为毫米),依据实际管理要求需将其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单位为米)。
7.5 投影转换地图投影:双标准纬线等积割圆锥投影中央经线:107.5标准纬线:34.6---40.27.6 数据接边处理数据接边是指把被相邻图幅分割开的同一图形对象不同部分拼接成一个逻辑上完整的对象。
在图形接边的同时要注意保持与属性数据的一致性。
相同比例尺之间的数据接边(作为示意图的数据)限差为图面单位的1毫米所代表的实地距离。
不同比例尺数据接边(作为示意图的数据)时需要根据不同比例尺的接边限差来接边,在限差内的以大比例尺的图形和属性要素为接边和匹配依据,在限差外的不接边。
7.7 点、线、面属性数据录入对于输入的属性数据应进行精度检查以防止输入的错漏。
7.8 属性数据关联根据数据库设计的方案建立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对应关系。
8 数据编辑处理由于数据采集和录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
因此,数据采集、录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以保证数据符合建库技术要求。
z扫描数据的编辑处理包括彩色校正、几何纠正等。
z矢量数据的编辑处理包括与扫描图数据的匹配、数据编辑、数据的误差校正、投影变换、接边处理、图幅拼接、要素分层等。
z利用具有拓扑关系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库时,还应建好拓扑关系,并对其进行检查。
z属性数据的编辑处理主要包括各数据记录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与修改等。
z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连接。
第三篇矢量数据库的建库标准9 编码、命名规则9.1 图层命名规则图层名所包含的内容多对检索有益,而又不能过长。
如采用汉语拼音开头字母组成的命名方法。
比如:属性表HELIU,它是“河流”图层的属性表,HE取自(河)、LIU取自(流);字段名TRQSQD取自“土壤侵蚀强度”的汉语拼音开头字母。
如名称长度过长,可酌情删减至6位。
9.2 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在对各类非空间数据实现数字化时,要建立相应的计算机可读的数据文件,给定数据文件名,以便管理和应用。
参考图层命名规则。
9.3 空间实体属性分类编码规则9.3.1 作用(1)空间实体属性分类编码为用户分类分级检索图形数据、生成应用逻辑图层提供技术上的可行性。
(2)属性分类代码应能为图形显示、编辑、出版提供指示信息,应与相关的图例、符号相对应。
(3)当空间实体的特征发生改变,需对图形数据进行修改、更新时,为操作人员提供准确的参照信息,以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4)当用户需要将同一地域空间的不同专题图类中相关图层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应用时,属性代码可为编辑和处理提供指示信息。
9.3.2 原则与方法9.3.2.1 原则(1)科学性与通用性相结合。
专题类图件所要表示的空间实体是与该专题领域或专题学科研究的内容紧密相关的,分类要符合科学理论,分类名称要符合科学概念和多年生产实践形成的共识,不能使用只在局部范围或只有少数人应用的名词、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