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ppt课件
5《七律.长征》课件(共25张PPT)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感悟精神
红军的身上有着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题概括
课文中心思想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 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5 七律.长征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首著名 的诗歌——《七律·长征》。
背景简介
长征背景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远征,是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在1934年至1936年间,为了摆
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
历经艰难险阻,翻越了十八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四条大
品读诗歌
红军长征途中遇 到的困难。
平常的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译文:红军不怕长征途中的一切艰难困苦,他 们把万水千山看作平平常常的事。
品读诗歌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 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夸张
译文:绵延不绝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 浪在起伏,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 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
句,共四句,形成七个音节的规律。这种体裁富有节奏感
,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诗歌的意境。
“长征”是这首诗的诗题,是指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 军队的围追剿,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这两个 词语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七律长征这一题目。
整体感知
七律·长征
七言律诗。分四联:
首联、颔联、颈联 和尾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
品读诗歌 红军长征难在何处?
《七律·长征》(ppt)课件
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
“更喜”“尽开颜”从这些字词体现了红军乐观主义精神。
(1)写出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实写了什么?虚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
面七对律这 :长七征律途是中律的诗的的困一陕甘难种,,西肃红每军篇等、的一态般十陕度为一西如八何句省等?,通每十,过句一击哪七些个省溃字字词,了,反分映四敌击出联人溃来:?首多了联、次敌颔联的人、围多颈联追次和尾和的联堵围。 截追和,堵战
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寒”“暖”应该怎样理解?
“寒”字用来烘托沪 第一定部桥分自 然 环 境 的 险 恶 ,
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
英雄形象。
“暖”字表达了红军 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 心情。
这一“寒”一“暖”的对比,很巧妙。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军”指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
红军第一方面军、二 方面军、四方面军。
(2)本诗巧用夸张 手法——颔联,体现 了诗人的奇特想象、 博大胸襟和英雄气魄, 体现了诗作的革命浪 漫主义风格。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 们得到什么启示?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在学 习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我 们怀有坚定的信念,不断以红军长征的精神来激励和鼓舞 自己,就一定能够战胜千难万苦。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七律长征》完美版ppt
《七律长征》完美版ppt 《七律长征》完美版PPT一、背景介绍1.1 长征的起因1.2 长征的目的1.3 长征的历时二、长征路线2.1 遵义会议前的路线2.2 遵义会议后的路线三、长征的艰险与困难3.1 安全形势3.2 食物供应3.3 路线选择与攻坚四、长征的胜利与意义4.1 突破敌人封锁4.2 获得军队与群众的支持4.3 扩大红军的影响力五、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影响5.1 长征精神的内涵5.2 长征精神的影响及价值六、长征文艺创作的表现6.1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6.2 《七律长征》的意义与创作手法6.3 《七律长征》的影响与传承七、结语与思考7.1 长征的历史地位与意义7.2 长征精神在当代的应用与发展附件:1. 长征线路图2. 长征途中的照片集3. 长征相关文献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 红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色武装2. 国民党:指中国国民党,当时的政府军3. 遵义会议:指1935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政治路线的根本转折点4. 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保护管理条例:中国政府关于保护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的法律法规困难及解决办法:1. 舟曲泥石流灾害:应抓紧时间救援幸存者,提供安全的临时安置点2. 高山草地生态保护:建立严格的保护制度,加强执法,制定合理的人员进出规定3. 长征纪念碑的修缮与保护: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维修工作,严格执行保护管理条例参考文献:1. 《长征》(鲁迅)2. 《从红军长征看战争中的车辆维修》(杨晓雷)本文详细介绍了长征的背景、路线、困难与胜利,探讨了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影响,以及长征文艺创作的表现。
通过对法律名词的解释和困难的分析,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文存在的一些困难都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合作解决,以保护和传承长征的历史与精神。
附件:1. 长征线路图2. 长征途中的照片集3. 长征纪念碑的修缮方案附件2:长征途中的照片集附件3:长征纪念碑的修缮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 红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色武装,后为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第5课《七律长征》课件(共38张PPT)
积累拓展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课后作业
• 背诵全诗。 •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
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 感态度?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
谢谢
图? • 最后一句以“尽开颜”收篇有什么好处?
• 这首诗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总领全诗
“不怕”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 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
“只等闲”充分展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 的基调。
• 诗歌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的“征难”图?
课题很特别,特别在哪里?
“长征”是诗题,“七律”是旧体诗 的一种,表示这首诗的格律。 朗读的时候,“七律”与“长征”中 间要稍作停顿。
律诗每行有五个字的,也有七个 字的。这首是七个字的,称为“七 律”。
“七律”一般是八句话,两句为一 联,每一联都有一个名称。
感受“七律”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5 七律·长征
毛泽东
导入课文
导入课文
导入课文
长征路线图
导入课文
它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 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
——魏巍《地球的红飘带》卷首语
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 伦比的一次远征。
——[美]埃德加·斯诺
写作背景
《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在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前 夕激情挥毫而成的一首七言律诗。
七律长征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02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
CHAPTER
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01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 征。
02
长征初期,红军遭受重大损失, 但依然坚定信念,最终胜利完成 战略转移。
《七律·长征》的创作过程
1935年9月,毛泽东在翻越岷山时, 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七律·长征》。
往直前。
06 结语
CHAPTER
总结全文
七律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本课件详细介绍了长征的背景、过程和 影响,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这段历史。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深入了解长征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以及长征 精神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
感想与思考
学习者在学完本课件后,应深入思考长征精神对当今社会的 意义,如何将长征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弘扬长征精神
该诗所表现的长征精神激励了一 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华 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
传承红色文化
该诗作为红色文化的代表作品, 传承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和坚 定信念,对后世的价值观和人生
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启示奋斗精神
该诗所展现的英勇奋斗、不畏艰 险的精神品质,启示人们在面对 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
结合个人经历和感悟,学习者可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 及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谢谢
THANKS
七律长征课件(完整版)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 • 《七律·长征》的内容解析 • 《七律·长征》的艺术特色 • 《七律·长征》的影响与价值 • 结语
01 引言
CHAPTER
七律·长征PPT课件
对未来学习和研究的展望
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七律·长征作为其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将继续受到关注和研究。未来可以通过更深入的文 本分析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挖掘其思想内涵和艺术 价值。
详细描述
这首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万水千山”、“红军英勇”等,通过形象的 描绘和象征意义的赋予,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情感共鸣力。
语言和修辞
总结词
七律·长征在语言和修辞方面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巧妙的用词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 加生动、形象、有力。
详细描述
这首诗在用词上非常讲究,如“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水拍云崖暖”等,通过运用生动的形容词 、动词等词语,使得整首诗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 张、对仗等,使得整首诗的表达更加形象、有力。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1935年10月,当时红军已 经胜利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了纪念 这一伟大胜利,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诗。
诗意解析
01
第一句解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等闲。这句诗表达了红军对长 征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强 调了红军在长征中所面临的困 难和挑战。
02
第二句解析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 泥丸。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 ,描绘了红军在长征中翻越崇 山峻岭、跋山涉水的艰辛历程 ,展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 风貌。
创作时间:1935年10月
02
作者:毛泽东
03
04
创作地点:陕北延安
创作目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展现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风
《七律长征》ppt课件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远征难”三个 字怎么理解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远征:行程之远,历时
之长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 路上的一切艰难困 苦,把千山万水都看
难:牺牲之大,经历之 苦
得极为平常。 远征难:总领全文,总括
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
的一切艰难困苦。
颔联
承 五岭逶迤腾细浪,
接 “ 形容绵延不断
千 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 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 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 军过后尽开颜。
哪两句是全诗 的总纲,它们体 现了红军怎样 的精神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 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 精神
万水千山只等闲。 体现了红军的 英雄气概和百 折不挠的勇毅 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 联颔
雪皑皑,红军过后,个个喜笑颜开
小结: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 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 歌颂了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 的革命英雄主义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
这是一首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诗,每句七个字, 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节奏上是每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
四顿。读时应按 乌蒙/磅礴/走/泥丸。
以下节奏读出“红 军不怕远征难”的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英雄气概。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壮举让世人惊叹,长征精神永 世流芳。多少文人墨客为长征谱写了
一曲又一曲赞歌。让我们在激昂的《 七律·长征》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这一 课 一段歌曲后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老师把毛泽东的这句词送 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惧 挫折、勇往直前
第5课 七律长征 课件(共28张ppt).ppt
字词学习
逶迤(wēi yí) 泥丸(ní wán) 云崖 (yún yá) 铁索(tiě suǒ ) 逶迤:形容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朗读指导
七律·长征 毛泽东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面对长征途中的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通过哪些字词反 应出来?
红军不怕困难,将困难视为平常。”不怕” “只等闲 ”这几个字可以反应出来。
2.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你了解到红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过程应该用什么字来概括?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 从哪里可以断定?体现出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和意志?
整体感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 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 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 困难。“远征” 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 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 “不怕”“只等闲” ,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 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 气度不凡的基调。
写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 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 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 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 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 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 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余里。
《七律长征》ppt课件
5 七律·长征
// // // // // // // //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 - 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 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 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其著 作众多,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易错点
“律”字右半部分有四横, 注意不同位置的横画长短不一 样,最后一笔是竖。
易写错的字点拨
yá
崖
山崖 悬崖峭壁
易错点
“崖”字下半部分半包围 结构内是两个“土”,注意笔 画长短,两个“土”字分开写。
易写错的字点拨
suǒ
索
索道 探索 索然无味
易错点
“索”字下半部分是“糸”, 不要写成“系”。
易混字辨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与悦前相比面,的乌种现蒙在种磅的喜礴 走 泥 丸 。 喜悦更胜金一沙筹水。拍 云 崖 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尾联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
注释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 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大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 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 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 个个笑逐颜开。
课后作业
1.搜集阅读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2.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写作背景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大 转移,开始长征。《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9月 红军长征即将胜利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生动地描述了中国 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
《七律·长征》课件(共39张PPT)
进乡村治理有效。
( 奔 )腾 ( 1.6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四、教学过程: 2、教学难点:如何在艰苦的情况下养护精神。
桥
乌蒙磅礴走泥丸 。
喜踏岷山雪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 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
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品析词句3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用比喻手法言其渺小,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 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 象和精神伟力。
难
nàn(灾难)(遇难)(难兄难弟)
在困难( n)án和灾难( )n面àn前,他毫不退 缩。
词语解释
逶迤: 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 气势雄伟的样子。 铁索: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同音字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大渡桥) 渡 (渡船)(远渡
重洋)
横过水面。如:摆渡
(温度)(风度)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如:
课文解读
1.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体
现了红军什么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总领全诗。意思是: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你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品析词句1
从“不怕”一词你感觉到什么?“远征”“难”这两个词 如何理解?
“不怕”两字,铿锵有力,下笔 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 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毫无惧 色,顶天立地。
《七律 长征》ppt课件
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七言 律诗。这首诗既有对红军长征的高度概括,又有 典型生动的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 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它生动概述了长征 艰难而伟大的历程,赞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 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诗就是——《七律·长征》
简介:七律
七律:七律鸟是窝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 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 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 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 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万里 长征路上的一切 艰难困苦,把千 山万水都看得极 为平常。
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该联直接抒情,总写,中心句,为全篇 定下豪迈、乐观的基调。高度概括红军百折 不挠的英雄气概和顽强勇敢的革命精神。
你从“不怕”“等闲”体会到了什么?
“不怕”两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 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 等闲” 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 不怕” 的表 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二、选择正确的选项
这首七言律诗中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
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有音乐美。这两联诗句是( B )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ຫໍສະໝຸດ D.颈联和尾联二、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
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 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大雪山
红四方面军
大渡河
红二方面 军
赤水
金沙江
遵义
红一方面 军
5 七律 长征课件(共35张PPT)
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又将迎
来她的生日。班级将以 “走进时光里的英雄,传承 红色文化”为主题,策划一 次国庆专题系列活动。欢迎 每一位同学参与!
精读课文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
面结合写场面的。
尝试运用点面结合 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诵长征诗歌,传长征精神 唱英雄赞歌,寻英雄之光 迎开国大典,做优秀解说
岷山
千里雪 上千里都是皑皑白雪
岷山上千里都是白雪皑皑、大雪纷飞、冰天冻地, 为了翻越它,红军损失了 2000 多人。你说难不难?
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大渡河 金沙江
金沙江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 山崖,溅起阵阵雾水。这飞溅的雾水,像冒 出的蒸汽,所以会让人有“暖”的感觉。
由点及面
远征难
面
千山
万水
点 五岭 岷山 金沙江 大渡河
乌蒙山
任务三 品“只等闲”
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只等闲”?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险峻的山,在红军战士看来不过是腾 跃细小的波浪、和脚下滚动的小泥球一 样。充分地表现了红军顽强、豪迈的英 雄气概。
尾联大意: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 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 个个笑逐颜开。
本诗是围绕哪句话写呢? 把诗歌中描写红军长征途中的五件事补充完整。
总分结构
总领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翻越 五岭
越过 乌蒙山
巧夺 金沙江
横渡 大渡河
喜踏 岷山
任务二 读“远征难”
你从哪里体会到“难”?
大渡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起镇
水草地 大雪山
红四方面军
大渡河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金沙江
遵义
瑞金
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 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 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指图),翻过 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 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沪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 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 年时间里,红军战士开动每人的双脚,长驱二 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 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 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
红军不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形容绵延不断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形容巍峨高大
乌蒙磅礴走泥丸。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1935年5月,红军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险
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 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 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 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获 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 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 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 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 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 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 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 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 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 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
七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颔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尾联
寒——泸定桥高悬 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 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 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叫人看了心惊 胆寒。渡
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 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 林弹雨前进。不怕 流血
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 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 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 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 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 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 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 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 法家。
会宁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 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 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