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2 Fe(OH)3 溶胶的聚沉值、ξ电势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溶胶的制备及电泳实验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溶胶的制备及电泳实验

《物理化学基础实验》溶胶的制备及电泳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制备和纯化Fe(OH)3溶胶。

2.掌握电泳法测定Fe(OH)3溶胶电动电势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1.制备和纯化Fe(OH)3溶胶原理: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盐的水解氯化铁的水解反应本身是一个吸热反应,加热可以促使平衡向右移动,但是作为胶体的氢氧化铁是有一定的浓度限制的,若浓度过大就会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且温度比较高的话胶体粒子之间碰撞的机会会增多,也不利于胶体的稳定性,所以煮沸的时间不能过长。

制成的胶体体系中常有其它杂质存在,而影响其稳定性,因此必须纯化。

常用的纯化方法是半透膜渗析法。

2.电泳在胶体分散体系中,由于胶体本身的电离或胶粒对某些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使胶粒的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

同时在胶粒附近的介质中必然分布有与胶粒表面电性相反而电荷数量相同的反离子,形成一个扩散双电层。

当胶体相对静止时,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但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中的胶粒和分散介质反向相对移动时,胶粒向异性电极定向泳动,这种胶粒向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的电势差称为电动电势,用符号ξ表示。

ζ电势是表征胶粒特性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研究胶体性质及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与胶体的稳定性有关, ζ绝对值越大,表明胶粒电荷越多,胶粒间斥力越大,胶体越稳定。

界面移动法:测量溶胶的 电位是通过测定在两铂电极间外加一定直流电场,胶体溶液与辅助溶液间可见界面在单位时间内的移动距离来测定电动电势。

在电泳仪的两极间加上电位差E (V )后,在t (s )时间内溶胶界面移动的距离为D (m ),即胶粒的电泳速度U (m •s -1)为: D U t = (1)相距为l (m )的两极间的电位梯度平均值H (V •m -1)为: E H l = (2)从实验求得胶粒电泳速度后,可按照下式求出ζ(V )电位: K U H πηζε=⋅ (3)式中K 为与胶粒形状有关的常数,对于本实验中的氢氧化铁溶胶,胶粒为棒形,有1022113.610K V s kg m --=⨯⋅⋅;而ε为介质的介电常数(无单位),η为介质的粘度(Pa •s )。

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 龚晓钟报告人:学号: 班级:同组人:实验时间:2011-4-27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1-5—18教务处制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电泳法测定Fe(OH)3溶胶电动电势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并熟悉胶体的电泳现象.二、基本原理在胶体溶液中,分散在介质中的微粒由于自身的电离或表面吸附其他粒子而形成带一定电荷的胶粒,同时在胶粒附近的介质中必然分布有与胶粒表面电性相反而电荷数量相同的反离子,形成一个扩散双电层。

在外电场作用下,荷点的胶粒携带起周围一定厚度的吸附层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运动,在荷电胶粒吸附层的外界面与介质之间相对运动的边界处相对于均匀介质内部产生一电势,为ζ电势.它随吸附层内离子浓度,电荷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它与胶体的稳定性有关,ζ绝对值越大,表明胶粒电荷越多,胶粒间斥力越大,胶体越稳定。

本实验用界面移动法测该胶体的电势。

在胶体管中,以KCl为介质,用Fe(OH)3溶胶通电后移动,借助测高仪测量胶粒运动的距离,用秒表记录时间,可算出运动速度.当带电胶粒在外电场作用下迁移时,胶粒电荷为q,两极间的的电位梯度为E,则胶粒受到静电力为 f1=Eq胶粒在介质中受到的阻力为 f2=Kπηru若胶粒运动速率u恒定,则 f1=f2qE=Kπηru (1)根据静电学原理ζ=q/εr (2)将(2)代入(1)得u=ζεE/Kπη (3)利用界面移动法测量时,测出时间t 时胶体运动的距离S,两铂极间的电位差Φ和电极间的距离L,则有E=Φ/L, u=s/t (4)代入(3)得S=(ζΦε/4πηL)•t作S—t图,由斜率和已知得ε和η,可求ζ电势。

三、仪器及试剂胶体,KCl辅助溶液,高位瓶,电泳管,直尺,电泳仪。

Fe(OH)31 电极2 KCl溶液3 Fe(OH)溶胶3三、实验步骤1.洗净电泳管和高位瓶,然后在电泳管中加入KCl 辅助溶液,使其高度至电泳管的一半,将电泳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插入电极.(注意两电极口必须水平)2.在高位瓶中加入40ml的Fe(OH)胶体溶液,赶走导管中的气泡,将其固定3在铁架台上。

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 龚晓钟报告人:学号: 班级:同组人:实验时间:2011-4-27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1-5—18教务处制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电泳法测定Fe(OH)3溶胶电动电势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并熟悉胶体的电泳现象.二、基本原理在胶体溶液中,分散在介质中的微粒由于自身的电离或表面吸附其他粒子而形成带一定电荷的胶粒,同时在胶粒附近的介质中必然分布有与胶粒表面电性相反而电荷数量相同的反离子,形成一个扩散双电层。

在外电场作用下,荷点的胶粒携带起周围一定厚度的吸附层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运动,在荷电胶粒吸附层的外界面与介质之间相对运动的边界处相对于均匀介质内部产生一电势,为ζ电势.它随吸附层内离子浓度,电荷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它与胶体的稳定性有关,ζ绝对值越大,表明胶粒电荷越多,胶粒间斥力越大,胶体越稳定。

本实验用界面移动法测该胶体的电势。

在胶体管中,以KCl为介质,用Fe(OH)3溶胶通电后移动,借助测高仪测量胶粒运动的距离,用秒表记录时间,可算出运动速度.当带电胶粒在外电场作用下迁移时,胶粒电荷为q,两极间的的电位梯度为E,则胶粒受到静电力为 f1=Eq胶粒在介质中受到的阻力为 f2=Kπηru若胶粒运动速率u恒定,则 f1=f2qE=Kπηru (1)根据静电学原理ζ=q/εr (2)将(2)代入(1)得u=ζεE/Kπη (3)利用界面移动法测量时,测出时间t 时胶体运动的距离S,两铂极间的电位差Φ和电极间的距离L,则有E=Φ/L, u=s/t (4)代入(3)得S=(ζΦε/4πηL)•t作S—t图,由斜率和已知得ε和η,可求ζ电势。

三、仪器及试剂胶体,KCl辅助溶液,高位瓶,电泳管,直尺,电泳仪。

Fe(OH)31 电极2 KCl溶液3 Fe(OH)溶胶3三、实验步骤1.洗净电泳管和高位瓶,然后在电泳管中加入KCl 辅助溶液,使其高度至电泳管的一半,将电泳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插入电极.(注意两电极口必须水平)2.在高位瓶中加入40ml的Fe(OH)胶体溶液,赶走导管中的气泡,将其固定3在铁架台上。

电泳法测fe(oh)_3溶胶的ξ电势的误差分析

电泳法测fe(oh)_3溶胶的ξ电势的误差分析

电泳法测fe(oh)_3溶胶的ξ电势的误差分析电泳法测 fe (oh)_3溶胶的ξ电势的误差分析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在电泳仪中进行电泳法测 fe (oh)_3溶胶的ξ电势存在一定误差问题.分别用双面夹层石英管、双微量滴定管和微型高精度恒温水浴槽对这三种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测试,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数据处理后得到的结论与实际值之间的偏离程度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双面夹层石英管和双微量滴定管两个实验所得出的ξ电势值都小于实际值,而微型高精度恒温水浴槽则是最接近实际值的。

由此可见,采取不同的实验装置会导致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性。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人将继续探索新的实验技术来提升实验效率以及减少实验误差。

双面夹层石英管,双微量滴定管和微型高精度恒温水浴槽均属于常规的玻璃器皿,其内壁光滑且无任何突起物质,它们能够使待测样品在液体环境下保持稳定状态,从而避免样品发生相互作用或者沉淀现象;但是它们也具备着自身固有的缺陷,例如当被测样品在容器底部时,由于重力影响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等。

鉴于上述情况,我选择了双面夹层石英管来代替传统的玻璃器皿进行实验操作。

该类型的器皿虽然在外观形式上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却拥有着许多优点,首先就是它能够让样品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悬浮状态,这样便能够消除掉样品之间的干扰,还能够防止样品粘附在容器底部。

另外,该类型的器皿还具备着良好的密封功能,能够阻隔空气中的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杂质,从而延长样品的寿命。

双面夹层石英管,双微量滴定管和微型高精度恒温水浴槽均属于常规的玻璃器皿,其内壁光滑且无任何突起物质,它们能够使待测样品在液体环境下保持稳定状态,从而避免样品发生相互作用或者沉淀现象;但是它们也具备着自身固有的缺陷,例如当被测样品在容器底部时,由于重力影响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等。

鉴于上述情况,我选择了双面夹层石英管来代替传统的玻璃器皿进行实验操作。

该类型的器皿虽然在外观形式上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却拥有着许多优点,首先就是它能够让样品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悬浮状态,这样便能够消除掉样品之间的干扰,还能够防止样品粘附在容器底部。

氢氧化铁溶胶制备与性质测定

氢氧化铁溶胶制备与性质测定

(3) 热渗析法纯化Fe(OH)3溶胶
将制得的Fe(OH)3溶胶,注入半透膜内用线拴 住袋口,置于800mL的清洁烧杯中,杯中加蒸馏水 约300mL,进行渗析。30min换一次蒸馏水,以后 约6h换一次蒸馏水进行渗析,(取出1mL渗析水, 分别用1%AgNO3及1%KCNS溶液检查是否存在Cl-及 Fe3+,如果仍存在,应继续换水渗析,直到检查不 出为止) 将纯化过的Fe(OH)3溶胶移入一清洁干燥 的100mL小烧杯中待用。
5、量取两电极的距离时,要沿电泳管的中心线 量取。 6、利用公式(3)求算ζ时,各物理量的单位都需 用c.g.s制,有关数值从附录中有关表中查得。如果 改用SI制,相应的数值也应改换。对于水的介电常 数,应考虑温度校正,由以下公式求得: lnDt=4.474226-4.54426×10-3t 式中,t为温度℃。
{[Fe(OH)3]m· nFeO+· (n-x)Cl-}x+· xCl
2、溶胶的纯化 制成的胶体体系中常有其它杂质存在, 而影响其稳定性,因此必须纯化。常用的纯 化方法是半透膜渗析法。 Cl- :用1%AgNO3溶液检查是否存在
Fe3+: 用1%KCNS溶液检查是否存在
3、电动电势(ζ)
在胶体分散体系中,由于胶体本身的电离或胶粒对 某些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使胶粒的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 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向异性电极定向泳动,这种胶粒 向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的电势差称为电动电势, 用符号ζ表示,电动电势的大小直接影响胶粒在电场中 的移动速度。原则上,任何一种胶体的电动现象都可以 用来测定电动电势,其中最方便的是用电泳现象中的宏 观法来测定,也就是通过观察溶胶与另一种不含胶粒的 导电液体的界面在电场中移动速度来测定电动电势。 电动电势ζ与胶粒的性质、介溶液的电导为什么必须和所测 溶胶的电导率相等或尽量接近? 2 . 电泳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 在电泳测定中如不用辅助液体,把两电极直接插入 溶胶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4. 溶胶胶粒带何种符号的电荷?为什么它会带此种符 号的电荷?

Fe(OH)3溶胶制备纯化及性质实验报告

Fe(OH)3溶胶制备纯化及性质实验报告

Fe(OH)3溶胶制备纯化及性质实验报告溶胶的制备、纯化及稳定性研究1、实验背景胶体现象无论在工农业生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了解胶体现象,进而掌握其变化规律,进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实验很有必要。

氢氧化铁胶体因其制备简单、带有颜色和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中,并且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

但是采用电泳方法测定溶胶的电动电势(ζ)却是始终是一个难点,因为溶胶的电泳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溶胶中胶粒形状、表面电荷数量、溶剂中电解质的种类、离子强度、PH、温度和所加电压。

2、实验要求(1)了解制备胶体的不同方法,学会制备Fe(OH)3溶胶。

(2)实验观察胶体的电泳现象,掌握电泳法测定胶体电动电势的技术。

(3)探讨不同外加电压、电泳时间、溶胶浓度、辅助液的pH值等因素对Fe(OH)3溶胶电动电势测定的影响。

(4)探讨不同电解质对所制备Fe(OH)溶3胶的聚沉值,掌握通过聚沉值判断溶胶荷电性质的方法。

二、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溶胶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

分散法是用适当方法把较大的物质颗粒变为胶体大小的质点,如机械法,电弧法,超声波法,胶溶法等;凝聚法是先制成难溶物的分子(或离子)的过饱和溶液,再使之相互结合成胶体粒子而得到溶胶,如物质蒸汽凝结法、变换分散介质法、化学反应法等。

Fe(OH)溶胶的制备就是采用化3学反应法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然后粒子再结合成溶胶。

在胶体分散系统中,由于胶体本身电离,或胶体从分散介质中有选择地吸附一定量的离子,使胶粒带有一定量的电荷。

显然,在胶粒四周的分散介质中,存在电量相同而符号相反的对应离子。

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的电位差,称为ξ电位。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会发生相对运动。

胶粒向正极或负极(视胶粒荷负电或正电而定)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同一胶粒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由ξ电位的大小而定,所以 电位也称为电动电位。

测定ξ电位,对研究胶体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很大意义。

基础化学溶胶实验报告

基础化学溶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溶胶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2. 掌握制备Fe(OH)3溶胶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观察溶胶的电泳现象,学习电泳法测定溶胶电动电势的技术。

4. 探讨不同因素对Fe(OH)3溶胶电动电势测定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溶胶是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的分散体系,其分散相粒子的大小一般在1nm~1000nm之间。

溶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分散法是将较大的物质颗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其变为胶体大小的质点;凝聚法是先将难溶物的分子(或离子)制成过饱和溶液,再使之相互结合成胶体粒子。

Fe(OH)3溶胶是一种常见的溶胶,其制备方法通常采用凝聚法。

在实验中,通过加热氯化铁溶液,使其水解生成Fe(OH)3胶体。

在电场作用下,Fe(OH)3胶粒会向相反电极方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泳现象。

通过测定电泳速度,可以计算出溶胶的电动电势。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烧杯、酒精灯、石棉网、玻璃棒、电泳仪、电源、量筒、滴管、pH试纸等。

2. 试剂:氯化铁(FeCl3)、蒸馏水、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FeCl3溶液:称取0.5g氯化铁,溶解于5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01mol/L的FeCl3溶液。

2. 制备Fe(OH)3溶胶:取一只烧杯,加入10mL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将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加热,取下烧杯,观察其与氯化铁溶液的外观差异。

3. 观察电泳现象:将制备好的Fe(OH)3溶胶滴入电泳仪的样品池中,接通电源,观察Fe(OH)3胶粒在电场作用下的移动情况。

4. 测定电动电势:根据电泳速度和实验数据,计算Fe(OH)3溶胶的电动电势。

5. 探讨不同因素对电动电势的影响:改变外加电压、电泳时间、溶胶浓度、辅助液的pH值等,观察电动电势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制备得到的Fe(OH)3溶胶呈红褐色,具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

“Fe(OH)3溶胶的制备及电泳”实验的探讨

“Fe(OH)3溶胶的制备及电泳”实验的探讨

子, 另一方面在分散介质中有 同种离子与前者处于吸附平衡的状态 。渗析时不是从核表面上 , 而是主要 从溶液中, 也就是从分散介质中洗去起稳定作用的电解质 , 对F e ( O H) 溶胶来说 , 透过薄膜 的就是 c l 一 和
F e O 离子 , 这个 过 程 破坏 了吸 附平衡 , 并 引起 F e O 离 子从 核 表 面上 解 吸 出来 , 核表面便被“ 裸露 ” 。 最 终 导 致溶 胶 聚沉 。 采 用 不 同量 的 F e C 1 水解 获 得不 同浓度 的 F e ( O H) 溶胶 , 因制 备 溶 胶 的 条件 不一 样 , 获得 的溶 胶 颗 粒 大小 、 形 状 也不 同 , 所 以核 表 面所 吸 附 的 F e O 、 胶粒吸附的 C l 一 的量也 不 一样 , 达 到 吸 附平衡 时 , 宏 观上
粘 度 。其 关 系 为 : ‘ =( K 仇 ) / ( e H) . 式 中: 为 分 散 介 质 的粘 度 ( P a ・ S ) ; £为 分 散 介 质 的相 对 介 电 常 数; 1 J 为 电泳 速 率 ( m/ s ) ; H 为 电位 梯 度 ( V / m) ;K为 与 胶 粒 形 状 有 关 的常 数 ( 对 于球 形 粒 子 K=5 . 4 × 1 0 m V ・ s ・ k g ~・ I n ~; 对 于棒 形 粒子 K_ - 3 . 6 × 1 0 加V ・ s ・ k g ~・ i n ~, 本实验 F e ( OH) , 溶胶 胶 粒 是棒 型 ) 。
由表 4 可知在电导率相等时 F e ( O H)
溶 胶 的浓 度 对 ∈电 位 值 影 响 较 大 , 表 明 电

表 4 不 同浓度 F e ( O H) 。 溶胶 测得 的 ∈电位 值

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实验报告

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实验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龚晓钟报告人: 学号:班级:同组人:实验时间:2011-4-27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1-5-18教务处制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位的测定(电泳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电泳法测定Fe(OH)3溶胶电动电势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并熟悉胶体的电泳现象。

二、基本原理在胶体溶液中,分散在介质中的微粒由于自身的电离或表面吸附其他粒子而形成带一定电荷的胶粒,同时在胶粒附近的介质中必然分布有与胶粒表面电性相反而电荷数量相同的反离子,形成一个扩散双电层。

在外电场作用下,荷点的胶粒携带起周围一定厚度的吸附层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运动,在荷电胶粒吸附层的外界面与介质之间相对运动的边界处相对于均匀介质内部产生一电势,为ζ电势。

它随吸附层内离子浓度,电荷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它与胶体的稳定性有关,ζ绝对值越大,表明胶粒电荷越多,胶粒间斥力越大,胶体越稳定。

本实验用界面移动法测该胶体的电势。

在胶体管中,以KCl为介质,用Fe(OH)3溶胶通电后移动,借助测高仪测量胶粒运动的距离,用秒表记录时间,可算出运动速度。

当带电胶粒在外电场作用下迁移时,胶粒电荷为q,两极间的的电位梯度为E,则胶粒受到静电力为f1=Eq胶粒在介质中受到的阻力为f2=Kπηru若胶粒运动速率u恒定,则f1=f2qE=Kπηru (1)根据静电学原理ζ=q/εr (2)将(2)代入(1)得u=ζεE/Kπη (3)利用界面移动法测量时,测出时间t 时胶体运动的距离S,两铂极间的电位差Φ和电极间的距离L,则有E=Φ/L,u=s/t (4)4πηL)?t代入(3)得S=(ζΦε/作S—t图,由斜率和已知得ε和η,可求ζ电势。

三、仪器及试剂Fe(OH)3胶体,KCl辅助溶液,高位瓶,电泳管,直尺,电泳仪。

1 电极2 KCl溶液3 Fe(OH)3溶胶三、实验步骤1.洗净电泳管和高位瓶,然后在电泳管中加入KCl 辅助溶液,使其高度至电泳管的一半,将电泳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Fe(OH)3溶胶制备纯化及性质实验报告

Fe(OH)3溶胶制备纯化及性质实验报告

溶胶的制备、纯化及稳定性研究一、前言1、实验背景胶体现象无论在工农业生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了解胶体现象,进而掌握其变化规律,进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实验很有必要。

氢氧化铁胶体因其制备简单、带有颜色和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中,并且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

但是采用电泳方法测定溶胶的电动电势(ζ)却是始终是一个难点,因为溶胶的电泳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溶胶中胶粒形状、表面电荷数量、溶剂中电解质的种类、离子强度、PH、温度和所加电压。

2、实验要求(1)了解制备胶体的不同方法,学会制备Fe(OH)3溶胶。

(2)实验观察胶体的电泳现象,掌握电泳法测定胶体电动电势的技术。

(3)探讨不同外加电压、电泳时间、溶胶浓度、辅助液的pH值等因素对Fe(OH)3溶胶电动电势测定的影响。

(4)探讨不同电解质对所制备Fe(OH)3溶胶的聚沉值,掌握通过聚沉值判断溶胶荷电性质的方法。

二、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溶胶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

分散法是用适当方法把较大的物质颗粒变为胶体大小的质点,如机械法,电弧法,超声波法,胶溶法等;凝聚法是先制成难溶物的分子(或离子)的过饱和溶液,再使之相互结合成胶体粒子而得到溶胶,如物质蒸汽凝结法、变换分散介质法、化学反应法等。

Fe(OH)3溶胶的制备就是采用化学反应法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然后粒子再结合成溶胶。

在胶体分散系统中,由于胶体本身电离,或胶体从分散介质中有选择地吸附一定量的离子,使胶粒带有一定量的电荷。

显然,在胶粒四周的分散介质中,存在电量相同而符号相反的对应离子。

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的电位差,称为ξ电位。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会发生相对运动。

胶粒向正极或负极(视胶粒荷负电或正电而定)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同一胶粒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由ξ电位的大小而定,所以 电位也称为电动电位。

测定ξ电位,对研究胶体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很大意义。

物理化学实验_沈阳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实验_沈阳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化学实验_沈阳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测定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实验中需要使用到恒温装置2.燃烧热测定实验中直接测量记录的是()数据。

参考答案:温度3.关于偏摩尔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系统的广度性质才有偏摩尔量4.液体表面张力测定实验中,哪个操作是不必要的()参考答案:仔细记录气泡冒出过程压力的变化情况5.误差和偏差的有效数字一般保留几位?()参考答案:1~26.氮气钢瓶外表面的油漆的颜色是()参考答案:黑7.随着乙醇水溶液浓度由小到大,其表面张力的数值如何变化()参考答案:逐渐减小8.盐桥内所用的电解质必须满足()参考答案: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应该接近9.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动力学实验中,依据哪个方程来求实验活化能的?()参考答案:阿伦尼乌斯方程10.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动力学实验中,测定氢氧化钠浓度的变化选用的测量仪器是()参考答案:电导率仪11.二元液系相图绘制实验中,气相和液相的组成通过测定哪个物理量来确定的()参考答案:折射率12.二元液系相图绘制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烧瓶中剩余的溶液()参考答案:倒入专用的废液回收桶13.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如果如果按完点火按钮后,温度不上升,该如何操作()参考答案:打开氧弹进行检查14.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下面哪一项不需要准确称量()参考答案:压片前的粉末状萘15.黏度测量实验中奥氏黏度计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参考答案:正确16.黏度测量实验中必须使用同一根奥氏黏度计进行测量。

参考答案:正确17.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有参考答案:静态法_动态法_饱和气流法18.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滴重法_最大气泡压力法19.测定表面张力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研究表面活性剂的作用_为研究液体表面结构提供信息_验证表面分子相互作用理论_作为研究表面或界面吸附的一种间接手段20.下面实验操作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测定液体黏度和密度实验中黏度计和比重瓶无需烘干21.应用奥氏黏度计测量黏度时,标准物和被测物的体积参考答案:相同22.测定乙醇的黏度和密度时,采用的标准物一般是参考答案:水23.下面哪个不是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参考答案:比重天平24.下面哪个不是测量液体密度所使用的仪器参考答案:乌氏黏度计25.测定某电解质对Fe(OH) 3溶胶的聚沉值,在制备Fe(OH)3溶胶时,FeCl 3溶液的用量不必准确量取。

物化实验思考题(下)

物化实验思考题(下)

物化实验思考题(下)实验操作思考题实验3冰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1.对于液体凝固过程中的过冷现象,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①液体凝固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过冷现象。

② 液体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对纯溶剂的凝固点测量没有影响。

③液体凝固过程中,如果过冷程度不大,对溶液的凝固点测量无影响。

④为控制液体凝固过程中的过冷程度,最好的办法是使液体尽快凝固。

⑤ 为了控制液体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度,将测量管从冰盐浴中取出,待温度稍微升高后再放入。

⑥ 为了控制液体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度,可以快速添加空气套管。

2.空气套管的使用方法应为:①在测量过程中始终在测量管外加空气套管。

②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加空气套管。

③ 当液体温度下降并超过冰点时,用布擦拭测量管外的水滴,然后迅速添加空气套管。

④待液体温度下降,超过最低点开始回升时,将测量管外水珠用布擦干,然后迅速加上空气套管。

3.本实验中得到最优结果的测量条件是:①溶质的量尽可能少,溶剂的量尽可能多。

②溶质的量尽可能多,溶剂的量尽可能少。

③溶质的量尽可能多,溶剂的量尽可能多。

④溶质的量尽可能少,溶剂的量尽可能少。

⑤ 根据冰点下降温度、过冷度和搅拌条件,可以得到最佳的溶质和溶剂用量。

4.本实验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最重要因素是:① 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度。

② 冰浴温度是否足够低。

③测量过程中是否充分搅拌。

④数字温度计读数是否稳定。

实验4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抽气至什么情况时,可停止抽气:①压力计读数在-90~-95kpa即可;② 如果压力表读数小于-90kpa,平衡管中的液位将不再剧烈跳动;③压力计读数小于-90kpa,平衡管中气泡逸出已非常缓慢(30秒至1分钟出一个气泡);④压力计读数小于-90kpa,平衡管中无气泡逸出⑤ 这取决于实验温度和样品。

求出样品在实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

当压力表读数和饱和蒸汽压力的绝对值之和接近大气压力时,停止泵送。

2.什么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抽气操作:① 当活塞对大气的开口过大时,系统中的压力几乎完全消失,接近大气压力;② 活塞对大气的开口过大,系统中的压力降至-60至-70kpa;③ 活塞穿过大气的开口太大,c形管中的液体会冲回U形管的最低点。

溶胶制备纯化及性质实验报告

溶胶制备纯化及性质实验报告

溶胶的制备、纯化及稳定性研究——时间的影响和用K2SO4溶液测聚沉值一、前言1、实验背景胶体现象无论在工农业生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了解胶体现象,进而掌握其变化规律,进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实验很有必要。

Fe(OH)3胶体因其制备简单、带有颜色和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中,并且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

但是采用电泳方法测定溶胶的电动电势(ζ)却是始终是一个难点,因为溶胶的电泳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溶胶中胶粒形状、表面电荷数量、溶剂中电解质的种类、离子强度、PH、温度和所加电压。

2、实验要求(1)了解制备胶体的不同方法,学会制备Fe(OH)3溶胶。

(2)实验观察胶体的电泳现象,掌握电泳法测定胶体电动电势的技术。

(3)探讨不同外加电压、电泳时间、溶胶浓度、辅助液的pH值等因素对Fe(OH)3溶胶电动电势测定的影响。

(4)探讨不同电解质对所制备Fe(OH)3溶胶的聚沉值,掌握通过聚沉值判断溶胶荷电性质的方法。

二、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溶胶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

分散法是用适当方法把较大的物质颗粒变为胶体大小的质点,如机械法,电弧法,超声波法,胶溶法等;凝聚法是先制成难溶物的分子(或离子)的过饱和溶液,再使之相互结合成胶体粒子而得到溶胶,如物质蒸汽凝结法、变换分散介质法、化学反应法等。

Fe(OH)3溶胶的制备就是采用化学反应法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然后粒子再结合成溶胶。

在胶体分散系统中,由于胶体本身电离,或胶体从分散介质中有选择地吸附一定量的离子,使胶粒带有一定量的电荷。

显然,在胶粒四周的分散介质中,存在电量相同而符号相反的对应离子。

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的电位差,称为ξ电位。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荷电的胶粒与分散介质间会发生相对运动。

胶粒向正极或负极(视胶粒荷负电或正电而定)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同一胶粒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速度由ξ电位的大小而定,所以?电位也称为电动电位。

Fe(OH)3溶胶的制备及其ξ电势的测定

Fe(OH)3溶胶的制备及其ξ电势的测定

Fe(OH)3溶胶的制备及其ξ电势的测定1、溶胶是什么?其具有什么特征?答:溶胶是一种半径为10-9-10-7m(1-100nm)固体粒子(称分散相)在液体介质(称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多相高分散系统。

由于分散粒子的颗粒小,表面积大,其表面能高,使得溶胶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这是溶胶系统的主要特征。

2、溶胶的制备方法有哪些?本实验用什么方法制备Fe(OH)3溶胶?答:溶胶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

分散法是用适当方法把较大的物质颗粒变为胶体大小的质点;凝聚法是先制成难溶物的分子(或离子)的过饱和溶液,再使之相互结合成胶体粒子而得到溶胶。

本实验是采用化学凝聚法制备Fe(OH)3溶胶,即用FeCl 3溶液在沸水中进行水解反应制备成Fe(OH)3溶胶,反应式如下: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式可表示为:{ [Fe(OH)3]m n Fe 3+ ,(3n-x )Cl – }x + x Cl –。

3、水解反应制备成的Fe(OH)3溶胶为何需要纯化?如何纯化?答:用上述方法制得的Fe(OH)3溶胶中,除Fe 3+与C1-外,还有许多杂质离子,对溶胶的稳定性有不良的影响,故必须除去,称为溶胶纯化。

实验室对溶胶纯化,大多采用渗析法。

渗析法是利用离子能穿过半透膜进入到溶剂中,而胶粒却不能穿过半透膜。

所以,将溶胶装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该袋浸入溶剂中,离子及小分子便透过半透膜进入溶剂,若不断更换溶剂,则可将溶胶中的杂质除去。

()(红棕色溶液)沸腾 l 3e 3323HC OH F O H FeCl +−−→−+4、电泳是什么?答:在溶胶中,由于胶体本身的电离或胶粒对某些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使胶粒的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

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向异性电极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5、ζ电势是什么?答:发生相对移动的界面称为切动面,切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动电势或ζ电势。

ζ电势的数值与胶粒性质、介质成分及溶胶浓度有关。

电泳法测Fe(OH)_3溶胶的ξ电势的误差分析

电泳法测Fe(OH)_3溶胶的ξ电势的误差分析

电泳法测Fe(OH)_3溶胶的ξ电势的误差分析陈金龙;钱和民【期刊名称】《吉首大学学报》【年(卷),期】1990(11)6【摘要】ξ电势是胶体体系稳定性指标,ξ电势愈大,胶体带电量愈多,胶体愈加稳定,故研究和测定胶体体系的ξ电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定胶体的ξ电势都用电动法,电泳法是电动法中之一.此种方法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化学实验内容之一.但在所查文献中,用此法测ξ电势均未注明实验条件,或者说均忽视了测定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我们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也由于忽视了这些问题,致使学生的实验结果五花八门,一时竟找不到产生误差的原因.笔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实验发现用此法测定胶体的ξ电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Fe(OH)_3溶胶为代表,着重从几个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如界面的清晰度,胶体的陈化时间,胶体溶液的浓度、电泳的外加电压(电势梯度)和电泳时间等对测定ξ电势作实验性的探讨,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以改进实验教学.【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电泳法;化学实验;教学;氢氧化铁;误差;ξ电势;界面清晰度;测定;浓度;外加电压;Fe(OH)3溶液【作者】陈金龙;钱和民【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化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8.123;O645.5【相关文献】1.界面电泳法测胶体电动电势实验改进 [J], 董家新;谢晓莉;陈静2.测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的误差分析--由一道高考模拟题想到的误差分析 [J], 刘德文3.电势差计测电势和末定系统误差 [J], 李朝荣;梁家惠4.电泳法测定Fe(OH)3溶液的ξ电势的误差分析 [J], 陈金龙;钱和民5.巧用“图像法”分析物理实验误差——以“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误差分析为例 [J], 李莉;徐发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e(OH)3胶体电动势的测定

Fe(OH)3胶体电动势的测定

当带电胶粒在外电场作用下迁移时,胶粒电荷为 当带电胶粒在外电场作用下迁移时 胶粒电荷为 , q 则胶粒受到静电力为: 两极间的的电位梯度为 , 则胶粒受到静电力为 w
f1 = qw
实 验 原 理
胶粒在介质中受到的阻力为:
f2 = Kπη ru
其中K为与粒子形状有关的常数, 其中 为与粒子形状有关的常数 对球状粒子为 , 5.4×1010V 2S2Kg−1m−1 10 2 2 ; 1 −1 − 对棒状粒子为 3.6×10 V S Kg m
《物理化学实验》电子教材系列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3 15— 实验3-15—Fe(OH)3胶体 电动势的测定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2010年 2010年5月
实 验 目 的
观察电泳现象, 观察电泳现象,掌握用宏观电泳法测定胶粒移动 速度及电动电势的方法
利用界面移动法测定Fe(OH) 利用界面移动法测定Fe(OH)3溶胶的电动势
数 据 处 理
1.由U形管的两边在时间 内界面移动的距离 d值,计 由 形管的两边在时间 形管的两边在时间t内界面移动的距离 算电泳的速率( 算电泳的速率(u = d t)。 2.由电压 和两极间距 计算电位梯度( w=U l )。 由电压U和两极间距 计算电位梯度( 由电压 和两极间距L计算电位梯度 ζεw 3.将u和w代入 u = 将 和 代入 可计算胶粒的ζ电势。 可计算胶粒的 电势。 电势 Kπη 4.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按下式计算: 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ε 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按下式计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ζΦε S= t 4πη L
可求ζ电势 作S–t图,由直线斜率和已知得 和η,可求 电势。 图 由直线斜率和已知得ε和 可求 电势。

氢氧化铁溶胶电势测定实验报告

氢氧化铁溶胶电势测定实验报告

氢氧化铁溶胶电势测定实验报告氢氧化铁溶胶电势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其与胶体、凝胶的区别。

2. 学习电势的测定方法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研究氢氧化铁溶胶的电学性质及其相关的理论和应用。

实验原理:1. 溶胶制备原理:溶胶是由三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包括可溶性物质,胶体物质和液体溶液中的水。

通常,人们常常使用的可溶性物质是硅酸钠,在相应的条件下,这个硅酸钠会在液体溶液中被推向岸边,形成半透明的凝胶物质。

溶胶与凝胶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粒子尺寸很小,而凝胶的粒子大小则相对较大,其大小可以达到微米级。

由于溶胶的粒子很小,因此溶胶也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面积。

2. 电位测定法原理:电位测定法可以用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学性质。

在电位测定法中,通常用标准电极作为参考电极,使反应体系的电位差接近恒定状态。

测量后,将得到的电位值与参考电极的电位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反应系统中的电位值。

3. 电学性质:氢氧化铁溶胶在水中形成了胶体溶液,然而这个溶液的含铁浓度非常低,因此氢氧化铁溶胶的电学性质与传统的溶液的电学性质很不相同。

由于铁离子在水中很难溶解,因此氢氧化铁溶胶可以通过与其他化合物反应来获得晶体的形式,并在液体中保持稳定。

实验步骤:1. 将氢氧化铁溶液滴加到含盐酸的液体中,形成浅橙色溶液。

2. 将铜片和银片作为参考电极,并将它们降在盐酸溶液中。

3. 换下还原电位,添加经过稳定的溶液。

4. 通过比较结果,得到氢氧化铁溶胶的电位值。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氢氧化铁溶胶的电位值。

通过比较实验前和实验后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关氢氧化铁溶胶电学性质的信息。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下列结论:1. 氢氧化铁溶胶在水中具有很高的活性表面积和比表面积。

2. 氢氧化铁溶胶在水中具有非常低的铁离子浓度。

3. 氢氧化铁溶胶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反应,从而获得晶体的形式。

4. 氢氧化铁溶胶的电位值随时间的变化迅速变化,并且反应速度很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2 Fe(OH)3 溶胶的聚沉值、ξ电势及粒径分布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制备Fe(OH)3 溶胶并将其纯化。

2.测量Fe(OH)3 溶胶的聚沉值、ξ电势及粒径的分布。

3.分析影响聚沉值及ξ电势的主要因素。

二、原理胶体溶液是分散相线度为1nm~100 nm的高分散多相体系。

胶核大多是分子或原子的聚集体,由于其本身电离或与介质磨擦或因选择性吸附介质中的某些离子而带电。

由于整个胶体体系是电中性的,介质中必然存在与胶核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称为反离子),反离子中有一部分因静电引力的作用,与吸附离子一起紧密地吸附于胶核表面,形成了紧密层。

于是胶核、吸附离子和部分紧靠吸附离子的反离子构成胶粒。

反离子的另一部分由于热运动以扩散方式分布于介质中,故称为扩散层。

扩散层和胶粒构成胶团。

扩散层与紧密层之交界区称为滑动面,滑动面上存在电势差,称为ξ电势。

此电势只有在电场中才能显示出来。

在电场中胶粒会向正极(胶粒带负电)或负极(胶粒带正电)移动,称为电泳。

ξ电势越大,胶体体系越稳定,因此ξ电势大小是衡量溶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ξ电势的大小与胶粒的大小、胶粒浓度,介质的性质、成分、pH值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从能量观点来看,胶体体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高分散度体系界面能特别高,胶核有自发聚集而聚沉的倾向。

但由于胶粒带同种电荷,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对地稳定存在。

在实际中有时需要胶体稳定存在,有时需要破坏胶体使之发生聚沉。

使胶体聚沉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入适量的电解质来中和胶粒所带电荷,降低ξ电势。

一定量某种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明显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称为该电解质的聚沉值。

聚沉值、ξ电势和胶粒粒径的测量常用比较纯净的溶胶,这就要求对溶胶进行纯化。

本实验采用渗析法,即通过半透膜除去溶胶中多余的电解质达到纯化目的。

三、仪器与试剂稳流稳压电泳仪1台,0~300V;电泳管1支;250ml、800ml烧杯各1个;10ml、100ml量筒各1个;1ml移液管2支,5ml移液管1支,10ml移液管4支;150 ml棕色试剂瓶1个;150ml大口锥瓶1个;25ml 试管6支,试管架1个;电导率仪1台;直径为2 cm长约4cm的空心玻管1根;棉线,细铜线、直尺等。

800W电炉1台。

粒径分析仪一台(美国COULTER 公司N4 Plus submicron Particle size analyzer)10% FeCl3溶液;2.000 mol/L NaCl溶液; 0.010 mol/L Na2SO4溶液; 0.005 mol/L Na3PO4 .12H2O;市售6%火棉胶溶液;KCl或KNO3稀溶液。

四、实验步骤1.水解法制备Fe(OH)3溶胶在250ml烧杯中加入120ml蒸馏水,加热煮沸。

在沸腾条件下约1min滴加完3ml 10%FeCl3溶液,并不断搅拌,加完后继续煮沸3分钟。

水解得到深红色的Fe(OH)3 溶胶约100ml。

2.制备火棉胶半透膜内壁光滑的150ml大口锥瓶在转动下从瓶口加入约6~8ml 6%的火棉胶溶液,使火棉胶在锥瓶内壁上形成均匀液膜,在转动下倒出多余的火棉胶溶液于回收瓶中,将锥瓶倒置在铁圈上,使多余的火棉胶溶液流尽,让乙醚与乙醇蒸发,直至闻不出乙醚气味为止,此时用手轻摸不粘手时注满蒸馏水(若发白说明乙醚末干,膜不牢固),以溶去剩余的乙醇。

用小刀在瓶口轻轻剥开一部分膜,在膜与瓶壁间注水,使膜脱离瓶壁,悬浮在水中,倒出水的同时,轻轻取出膜袋。

检查是否有洞(用手托住膜袋底部,慢慢注满水),若有洞,应重做。

3.纯化Fe(OH)3溶胶将水解法制得的Fe(OH)3溶胶取出,装入制好的半透膜袋内,用粗玻璃管及细线栓住袋口悬挂在铁架台上。

在500ml加有60℃~70℃热蒸馏水的烧杯中渗析,每隔30分钟换一次水,直至其电导率小于50μs/cm 。

把纯化好的溶胶置于150ml洁净的磨口棕色瓶中。

4.聚沉值的测定(1)取6支干净试管分别以0至5号编号。

1号试管加入10ml 2.000mol/L的NaCl溶液,0号及2~5号试管各加入9ml 蒸馏水。

然后从1号试管中取出1ml溶液加入到2号试管中,摇匀,又从2号试管中取出1ml溶液加到3号试管中,以下各试管手续相同,但5号试管中取出的1ml溶液弃去,使各试管具有9ml溶液,且依次浓度相差10倍。

0号作为对照。

在0至5号试管内分别加入1ml 纯化了的Fe(OH)3 溶胶(用1ml移液管),并充分摇均匀后,放置2min左右,确定哪些试管发生聚沉。

最后以聚沉和不聚沉的两支顺号试管内的NaCl溶液浓度的平均值作为聚沉值的近似值。

(2)电解质分别换以0.010mol/LNa2SO4、0.0050mol/LNa3PO4 12H2O 溶液,重复(1)进行实验。

并比较其聚沉值大小。

(3)按照(1)和(2)相同步骤测定各电解质对未纯化的胶体的聚沉值。

上述测量,因为聚沉和不聚沉的两支顺号试管内的电解质浓度相差10倍,所以比较粗略.为了取得更精密的结果,可以在这相差10倍的浓度范围内再自行确定浓度进行细分,并进行精密聚沉值的测量实验。

注意:pH、温度对测定聚沉值影响很大。

5.ξ电势的测定(1)如图32—1,打开U形电泳管中部支管中的活塞A,先从中部支管加入适量已纯化的Fe(OH)3 溶胶。

注意:将电泳管稍倾斜使加入的胶体刚好至活塞口,关闭活塞(使活塞中无气泡),然后将电泳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继续加胶体共约8~10ml。

(2)从U形管中加入辅助电解质约6 ml—8ml KNO3 (或KCl),其电导率应尽量与胶体的电导率接近。

在U形管两边扦上铂丝电极,然后十分小心地慢慢打开(不能全部打开)活塞,使Fe(OH) 3溶胶缓缓推辅助液上升至浸没电极约0.5cm时关闭活塞。

分别记下两边胶体界面的刻度及电极两端点的刻度。

(3)用细铜丝量出U形管弯曲处两箭头所指的距离L2,同时读取L1、L3。

(4)将电极的香蕉扦头接入稳压电源,然后接通电源。

所加电压视L值及温度而定。

若L为0.3m左右,温度约为20℃,调至30V~80V。

同时开动秒表,每隔3分钟,记录胶体两边界面刻度,通电约30 min—20min。

按(1)~(4)步骤重做一次。

6.胶粒粒径分布的测定(见附录)3 图32—1 电泳管示意图五.数据处理1.将实验现象及结果用表格形式表示。

2.ξ电势的计算ξ电势按下式计算,ξ=ηu/εE式中:u为电泳速度(m/s ),u=h/t , h 为t时间段内负极胶体界面均匀上升的距离;E为电场强度(V/m),E=V/L,V为所加电压,L为两电极端点的距离, L= L1 +L2+L3;η为水的粘度(Pa..S);ε为水的绝对介电常数,ε=ε0·εr,,ε0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0=8.854×10-12 F·m-1,εr为相对介电常数;η、ε均与温度有关。

水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可查附录。

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下面近似公式表示:εr(t)= 80.1-0.4(t/-20), 80.1是水在20℃时的介电常数。

六、注意事项:1.制备胶体用的大口锥瓶及电泳管内壁一定要光滑洁净。

2.打开电泳管中间活塞的程度以使胶体界面保持清晰为标准。

七、思考题:1.三种电解质对已纯化和末纯化的Fe(OH)3溶胶的聚沉值的影响规律是否相同?为什么?2.聚沉值、ξ电势与哪些因素有关?3.注意观察U形管中两极及胶体界面上发生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4.通过实验说明胶体浓度与ξ电势及粒径分布之间的关系。

八.、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复旦大学,蔡显鄂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

3.N4 plus submicron Particle size analyzer说明书九、附录:胶粒粒径的测定(用美国COULTER 公司N4 plus submicron Particle size analyzer)。

通过测定胶粒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利用公式(32-1)计算可得胶粒粒径的大小。

D=k B T / (3πηd) (32-1)式中,k B =1.38×10-16erg/ K,k B为波尔兹曼常数;D为扩散系数(cm/s);T为温度(K);η为粘度(泊);d 为粒子的直径(cm)。

N4 plus粒径仪测定原理框图见图32—2 。

图32—2 N4 Plus粒径仪原理框图具体操作步骤:1.开机,打开联机软件,预热30分钟。

2.在样品池中加入溶剂,放入仪器中。

点击123图标,输入一般信息和预计直径(如不知直径,选unkown), next , 点击intesity , 选择90o 。

检查溶剂密度,应小于1×104counts/second,并稳定。

3.制样:样品稀释至一定浓度,用超声波处理3分钟以上。

(需要时根据样品性质添加合适的分散剂)注意:样品的制备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4.同2检查样品的密度,应在5×104—106counts/second范围内。

5.Close , next , 根据样品预计直径选择Plofile Name 。

如需修改参数,点击More 。

在Instrement settings中可改变运行时间和温度;在Run Parameters中可改变平衡时间、测量角度和自动打印等;Analysis Parameters 一般不修改(包含SDP分析通道数的选择等)。

6.点击Start,开始测量。

7.完成任后将unimodal mean 拖至空白处,即显示测量结果。

检查P.I.和Baseline 值,以确定结果的可信度(P.I应小于1,Baseline百分数值越小越好)。

对于Autocorrelation,可以选择Edit 中的new analysis进行SDP多分布计算,以作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