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掌握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方法,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如何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教材中提供了比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简单的比较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比较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新事物和新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趣的方式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
此外,对于长度单位和测量的概念,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有一些接触,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这些概念。
四、重难点:重点:掌握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方法。
难点:理解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测量纸带和尺子,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测量纸带和尺子。
”3.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4. 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测量纸带可以测量比较小的距离,而尺子可以测量比较长的距离。
”5. 教师总结:“对,你们说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测量纸带和尺子,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1. 教师展示测量纸带和尺子,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比较后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它们的优缺点。
4. 教师补充说明:“测量纸带比较短,可以测量比较小的距离,但是它比较柔软,容易弯曲;而尺子比较长,可以测量比较长的距离,但是它比较硬,容易断裂。
”5. 学生思考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工具进行测量呢?”6. 教师总结:“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比较与测量》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将引发学生对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展开讨论和交流。
第一部分,用测量纸带测量树叶的长度,让学生感受不同单位长度的测量纸带来描述同一物体的长度是不一样的;第二部分,统一单位长度后二次测量树叶的长度,让学生感受为更准确表述物体的长度可以进一步缩小长度标准;第三部分,使用不同类型的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尺子的发展由来,学会正确使用尺子;讨论“尺子与测量纸带相比,哪个更好”,为后续学习其他测量工具打下基础。
通过前面6课的学习,学生对测量的起点和终点、用不同物体来测量和表示物体的长度及利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学生比较熟悉了,学生对尺子这一物体也并不陌生。
学生在用不同工具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时,让学生能对测量后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体验到测量工具不同,长度单位是相同的,感受测量长度单位同一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体会统一标准的意义。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由许多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1、能对测量纸带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纸带对树叶长度进行更为精细的描述。
2、使用尺子来测量树叶的长度,并初步掌握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1、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具有实证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测量工具和单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2、认识到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人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尺子,学会正确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难点:在测量物体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反思四、教学准备:一把塑料尺、卷尺、三角尺、测量纸带、记录单、记号笔、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聚焦:用测量纸带测量树叶的长度1、创设情境:这是学习了第一单元后,小王同学制作的树叶集,为了记录地更详细,你能帮助他测量出树叶的长度吗?2、学生活动:用测量纸带测量树叶的长度,教师巡视各小组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预设:3格多,4格,4格多等)4、师:同一片树叶的长度,每个组测量出来的长度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预设:格子的大小,起点不同等)5、学生交流总结应该怎样正确地测量。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
交流。
●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教学准备测量纸带、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个橡皮、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时数
1课时。
《7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一年级上册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会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基本的长度测量。
3. 培养细致耐心、科学严谨的测量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掌握基本的测量技巧。
2. 难点:理解并运用测量的基本原则,如准确、公正、客观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长度标准的尺子和纸带。
2. 准备测量物体,如书本、铅笔、绳子等。
3. 准备教学PPT,展示测量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4. 确保教室环境适合进行测量活动,如地面干净、无障碍物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平时用尺子测量过物体的长度吗?2. 你觉得用尺子测量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3. 你们有没有想过用其他的方法来比较测量呢?4.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测量方法——比较测量。
(二)探究新知1. 小组活动: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学具袋中的材料,动手操作,探索如何比较测量细小的物体。
材料包括:细绳、笔、铅笔盒、刻度尺、细纸带。
要求:(1)两人一组,讨论并设计一种比较测量细小物体的方法。
(2)用最简单的材料设计一种测量方法,并做好记录。
(3)观察比较一下:纸带和尺子在使用上的区别。
2.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分享探究过程和结果。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测量的方法,并强调在测量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实际应用1. 课后作业:回家后,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比较测量方法,测量自己文具盒里一些物品的长度,并与同学交流结果。
2. 思考:除了课本中提供的两种材料,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比较测量?(四)小结作业1.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较测量的方法。
2.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思考:除了课本中提供的两种材料,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比较测量?并且尝试找出更多测量长度的不同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方法。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纸带和尺子的测量方式和精度,帮助学生理解测量工具的选择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2. 掌握纸带和尺子的使用方法;3. 比较纸带和尺子在测量中的优缺点;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纸带和尺子在测量中的差异和应用。
难点:如何准确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并正确比较它们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纸带、尺子、准备好的测量实验题目、板书、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了解并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引言:今天我们要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你们知道我们平时测量长度用的工具有哪些吗?(2)学生回答:纸带、尺子等。
(3)教师呈现问题:那么,纸带和尺子在测量长度时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比较一下。
2. 教学展开(1)纸带测量:让学生成组进行测量实验,用纸带分别测量几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尺子测量:接着让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同样的测量实验,并记录结果。
(3)比较分析:让学生比较纸带和尺子的测量结果,找出差异并讨论原因。
(4)讨论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纸带和尺子在测量中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
3. 教学延伸(1)扩展讨论: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纸带和尺子有哪些其他的用途?它们的精度受什么因素影响?(2)实践应用: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际场景,分别用纸带和尺子测量,比较两者的准确性,并给出结论。
五、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使用其他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例如卷尺、软尺等,比较它们与纸带、尺子的差异,并总结不同测量工具的适用范围和精确度。
六、课后作业1.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本节课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表格式教案)
1.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预设10分钟)
(1)提问:塑料尺、卷尺与我们自己制作的测量纸带有哪些相
同点和不同点呢?
(2)出示四人小组讨论要求:
①与同伴轻声讨论。
②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至少各说2点。
二、比较 ④可以比较长度、刻度、单位、使用方法等;
测量纸带 (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和尺子的 (4)整理材料,全班交流汇报。尺子和测量纸带有什么相同点
活动材料: 材料:测量纸带、塑料尺、软尺、卷尺
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 材料:测量纸带、塑料尺、软尺、卷尺 活动方法:各小组准备好材料,学生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
活动反思:在观察比较中,学生很容易找到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根据学生的 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尺子,明白尺子的读数及使用方法。
探究实践
能在实践对比操作中,用语言或文字来描述、记录测量纸带与尺子的异同,在测量活动中学习正确使用尺子测量、 记录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态度责任
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乐趣;体验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 利。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3)出示微课:正确使用尺子的方法 (4)小结方法步骤:对齐→紧靠→读数→记录 (5)分组测量橡皮,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到科学作业 本 (6)整理材料并全班交流
① 用塑料尺测量到橡皮长度是多少? ② 用卷尺测量到橡皮长度是多少? ③ 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用塑料尺和卷尺测量出的橡皮长度相同; 预设2:长度不是整数时,可以用估计的方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材料入手,让学生在观察前先 明确自己的观察任务及交流形式,使学生能带上任务开展活 动,研究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活动中,老师创设宽松的研讨氛 围,对于学生的表达是有促进意义的。整个活动还利用口头交 流、微课学习、测量记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尺 子的方法,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形成正确结果打下基础。通过测 量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材料准备:测量纸带、塑料尺、卷尺 1.提问: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 (尺子有标准单位;尺子不容易坏;用尺子测量起来更加方 便。) 2.提问:要测量课桌桌子的高度,你会选择测量纸带、卷尺还 是塑料尺呢?说一说理由。 3.小结:看来同一个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具,用不同的解决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7节的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工具,学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能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
但学生在生活中对测量工具的了解较少,使用尺子的技能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尺子,了解尺子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尺子,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合作完成测量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纸带、剪刀、胶水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张纸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场景,如超市购物时测量水果重量,引发学生对测量工具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尺子的外观、刻度和使用方法。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还有其他测量工具,如温度计、体重秤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尺子和纸带,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测量纸带的长度,练习使用尺子的方法。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准确性,让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测量工具的使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测量工具,知道测量工具的作用。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和“实践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纸带、尺子、教学卡片等教具。
2.准备一些实际的物体,如书本、铅笔等,用于学生实践测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测量长度的情况?你们知道有哪些测量工具呢?”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测量工具——纸带和尺子。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讲解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纸带和尺子测量教师准备的实际物体。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检查学生对测量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纸带和尺子,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长度呢?”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更多测量长度的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测量工具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第7节《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主要内容是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比较大小和测量长度的方法,本节课将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长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测量的概念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纸带和尺子的测量方法,掌握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基本步骤。
2. 能力目标:能够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大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基本步骤,学会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大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测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大小和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对于比较和测量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尺子和纸带,并且能够简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然而,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使用尺子进行准确测量的步骤,也需要进一步培养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出示一张纸带和一把尺子,引导学生观察并回顾纸带和尺子的外观特点。
2.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纸带和尺子有什么作用吗?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它们?”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学生回答:"纸带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尺子也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我们在画图、做手工等时候会用到它们。
"第二环节:引入测量方法1. 老师示范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介绍尺子的刻度和单位(厘米)。
老师拿起一根铅笔,示范使用尺子测量其长度。
2. 老师指导学生使用尺子测量教室内的几个物体的长度,并让学生记录测量结果。
学生们轮流拿起尺子,测量桌子、椅子、书本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本子上。
第三环节:比较纸带和尺子的长度1. 老师出示一段纸带和一把尺子,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长度。
教科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课教学设计4
比较丈量纸带和尺子【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目标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一致标准的丈量工具,一致标准是特别存心义的。
2.尺子与丈量纸带是两种丈量工具,有很多同样与不一样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1.展开在平时生活中运用丈量的认可感。
2.逐渐适应使用多种丈量工具和丈量单位。
3.愿意分享与沟通自己的察看结果。
4.拥有尊敬事实的意识,仔细、精准地读数。
科学研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绘尺子与丈量纸带的特点,并与同伴议论和沟通。
2.仔细察看并比较尺子与丈量纸带的异同。
3.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察看、比较和丈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领会到一致丈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3.认识到人们老是在解决问题中不停地完美和改进工具,进而加强了人的能力。
【教课重难点】要点:尺子与丈量纸带是两种丈量工具,有很多同样与不一样之处。
难点: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绘尺子与丈量纸带的特点,并与伙伴议论和沟通。
【器械准备】学生准备:1条丈量纸带、1把塑料尺、1根软尺、1块橡皮、学生活着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等。
【教课过程】一、聚焦1.导入。
〔1〕用童话故事导入。
教师给学生讲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引出尺子。
〔2〕认识尺子。
教师课件出示直尺和软尺,并请学生察看。
设计企图:教师经过童话故事导入让学生直观看到生活顶用尺子,减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陌生感,有益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二、研究〔一〕明确任务。
教师按小组散发资料:塑料尺、软尺和制作好的丈量纸带。
对学生做出活动要求:①察看比较尺子和丈量纸带,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之处和同样之处。
②用尺子丈量物体。
③学生小组议论后报告。
〔二〕察看和比较尺子与丈量纸带。
教师提出活动任务:用软尺和丈量纸带丈量橡皮。
教师指引学生回想以前学习过的丈量知识,共同得出尺子的使用方法:①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
②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③介绍尺子的根本单位是厘米。
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与测量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教科版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材简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最后一课。
本课将引发学生对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材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聚焦“我们的测量纸带和尺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通过交流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纸带和尺子的结构特点;第二部分探究“观察和比较,并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
学生通过运用尺子对物体进行测量,感受尺子的发展由来,并在实践中学着正确使用尺子;第三部分研讨“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对不同物体进行测量时,感受工具选择及精确性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其他测量工具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通过前六课的学习,学生对用测量物体及测量物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已经比较熟悉了,学生对尺子这一测量工具也并不陌生。
但是学生在用不同工具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时,让学生能对测量后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体验到测量工具不同,长度单位是相同的,感受测量长度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尺子是一种测量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相同和不同。
2.用尺子来测量物体,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1. 感知不同的需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
2. 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
难点:理解尺子的演变发展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把塑料尺、纸条(前一节课制作)、一块橡皮、记录单、记号笔等。
小组:纸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在你生活中,有见过或使用过尺子吗?2.学生充分发言(引导学生对尺子:名称、结构特点及使用过程进行描述,如果教师能准备一下实物的各种尺子就更好了)二、探索(预设10分钟)1.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尺子,你会正确使用尺子和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吗?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测量工具——尺子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纸带和尺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测量的意义和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程,对于测量这个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尺子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测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教学法:通过提供纸带和尺子等实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测量。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纸带和尺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的纸带和尺子,以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际操作。
2.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测量时间。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纸带和尺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要用来做什么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尺子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如何正确拿尺子、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等。
同时,教师演示如何用尺子测量纸带的长度,并解释测量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发放一张纸带和一把尺子。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用尺子测量纸带的长度,然后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为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第四章《测量》的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使用测量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的基本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准确性;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读取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测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使用测量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测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基本概念。测量纸带是一种可以弯曲的测量工具,尺子则是一种直线型测量工具。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帮助我们准确测量物体长度。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测量纸带和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此外,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测量误差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较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这一方面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们学会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小学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的方法,并能比较两种测量工具的优缺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提高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测量的兴趣和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和总结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工具:纸带和尺子。
2. 测量物体:教室内常见物体。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的方法,理解测量工具的优缺点。
2. 难点:进行比较测量时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老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使用测量工具的场景,如测量身高、书本的尺寸等,让学生发言,引起学生对测量工具的兴趣。
2. 新知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纸带和尺子,并简单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随后,通过示范,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3. 学习探究(1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分组完成教室内几个常见物体的长度测量。
每个小组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4. 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每个小组使用纸带和尺子过程中的体验和发现。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纸带和尺子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得出结论。
5.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供其他常见的物体,并要求学生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
学生可自由选择哪种测量工具更适合特定的物体。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多次尝试,以加深对测量工具的理解。
6.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纸带和尺子的特点,学生通过对比和总结,巩固对纸带和尺子的认识。
7. 实践延伸(15分钟):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小练习或游戏,巩固对纸带和尺子的使用技能。
五、板书设计: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纸带尺子优点:优点:缺点:缺点: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使用纸带和尺子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种测量工具的优缺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提高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2022-2023学年科学教科版(2017)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测量纸带与尺子是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它们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2.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比较,与同学交流、讨论,描述测量纸带与尺子的异同。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1.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2.愿意与他人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具有实事求是的意识,能够认真、准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3.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二、教学重难点: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条测量纸带(格子大小不同)、一把塑料尺(颜色款式不一样)、一条软尺、观察记录单一份。
教师准备:课件、测量纸带、直尺、三角尺、米尺、软尺、卷尺等。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这段时间我们学了好多和测量比较有关的知识,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的测量本领学得怎么样。
”2.出示观察记录单:“老师想知道这片树叶的长度,你能用测量纸带测出来吗?”3:学生测量,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测量纸带4+、6+、10+、13+ ……根据学生汇报记录数据)4.“为什么我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预设学生回答:纸带不一样;纸带的格子大小不一样;测的方法不对……)5.“这说明,我们要用格子大小一样的测量纸带去测量同一个物体,才能测出相同的结果。
”(设计意图:为本课的科学概念认知做铺垫)(二)观察和比较测量纸带与尺子1.出示一把塑料直尺,问:“之前我们都在用这尺子画直线,可是你知道尺子还有什么用处吗?”(板书:尺子)2.谈话:“尺子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工具,请你把它和我们的测量纸带放在一起,仔细观察,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测量纸带和尺子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两个人商量好了后坐端正告诉老师。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新教科版2021秋一年级科学上册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测量工具——尺子的使用方法,以及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概念。
本节内容是小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具有很大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简单的工具使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精确的测量,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精确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精确测量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和理解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尺子的使用方法。
2.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尺子、测量纸带、标记笔等测量工具。
2.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引出测量工具——尺子,进而导入新课。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测量纸带上。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讲评,指出测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除了用尺子测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尝试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测量工具——尺子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测量工具的使用。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结果,发现规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纸带、教学课件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张测量纸带、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明的书比小华的书长,你们能帮小明找出证据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测量纸带和尺子,向学生介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尺子的刻度,讲解如何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人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并用测量纸带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并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比较,发现规律。
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你们还能用尺子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实践活动。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7课时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尺子是一种测量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相同和不同。
2.用尺子来测量物体,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1. 感知不同的需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
2. 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
难点:理解尺子的演变发展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把塑料尺、纸条(前一节课制作)、一块橡皮、记录单、记号笔等。
小组:纸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1.在你生活中,有见过或使用过尺子吗?2.学生充分发言(引导学生对尺子:名称、结构特点及使用过程进行描述,如果教师能准备一下实物的各种尺子就更好了)二、探索1.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尺子,你会正确使用尺子和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吗?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2)学生活动:利用尺子和纸带来测量橡皮的长度。
(3)全班交流,呈现全班用测量纸带和尺子测量出橡皮的长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这两组数据可以同时呈现上来,先交流用纸带测量橡皮的长度,后交流用尺子测量橡皮的长度。
2.如何使用尺子呢?在使用尺子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课件出示:介绍尺子的使用方法)①把尺子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端对齐;②读出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应的刻度;③读数记录并写上单位;三、研讨1. 现在你会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了吗?请每个同学再次测量橡皮的长度。
2. 全班进行交流,结果及收获。
四、拓展1. 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哪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图片及任务)(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两者异同点,与同伴轻声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尺子和纸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板书)相同点:都有起点(0刻度),都有数字标记,每一格距离一样长。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2)教案教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2)教案教----96177328-6eb3-11ec-8674-7cb59b590d7d第7课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和学生分析: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尺子上毫米、厘米这些单位还是很模糊的,也不太会使用尺子。
本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节课,其实前六节课都在为本课的使用尺子的方法在做铺垫,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能体会为什么物体一端要与0刻度对齐,为什么尺子的格子大小是相同的等,本课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与第六课用纸带测量物体长度相类似,只是尺子上有单位,但学生只要大致能读出物体长度即可,单位也只需要普及到厘米即可。
本课程的核心是通过纸带和尺子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尺子的阅读和使用方法,从而感受为什么要统一标准。
虽然尺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为什么我们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为什么要统一统治者的单位?在这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制作了纸带,并初步学会了用纸带测量物体的长度。
然而,学生会发现不同纸带网格的大小不同,学生测量的网格数量也不同,这提醒学生,为了测量准确的数据,我们需要统一网格的大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建立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用语言或图片来描述尺子和卷尺的异同;掌握尺子的用法。
科学态度: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初步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认识到统一的测量工具和单位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认识到人们不断改进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提高人们的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使用尺子。
难点:认识到统一长度标准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老师:塑料尺,仪表尺,卷尺,卷尺,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节。
本课是在前面学生已经了解了测量工具统一的必要性,经历了制作测量纸带的前提下开展的,主要包括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运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初步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
本课内容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的作用,将测量工具上升到了通用标准工具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1. 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 能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科学态度】
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 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
小组(两人一组):直尺、软尺、测量纸带、橡皮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平常有使用尺子吗?
2.生活中人们通常都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比如量衣服、量身高、量家具、量投掷的长度等等。
尺子与我们之前学习的测量纸带相比,他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说明】开门见山巧点题:让学生在情境中迅速投入到本课学习中。
二、探索
(一)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老师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尺子和一张测量纸带,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要求:同桌两人一组仔细观察,找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3.播放视频。
【说明】动眼动脑细观察: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这种天性能让学生更加执著于持续不断地进行观察探究。
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引导学生围绕即定的观察目标发问,使问题成为有目的地观察记录的“引路人”。
观察和比较是通过实验、观察、探索结合探究、推理、实验不断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助于学生我建构科学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与更认真地思考,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试试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吧。
1.用尺子测量和读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0刻度要与物体一端对齐;测量结果要带单位。
2.播放视频
3.先估一估,动手量一量粉红色纸条的长度,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
测量活动(一)
(三)比较用尺子和用测量纸带测量物体的长度
用尺子量和用测量纸带量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1. 学生测量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
测量活动(二)
2.请学生上展台,投影示范测量并读出橡皮的长度。
3.请几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老师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4.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说明】动手动脑做科学:在探索这一环节,教师有目的地设计了两个测量活动:第一个测量活动是用尺子量,先估计再测量,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用尺子测量的正确方法,同时也感知到不管用哪一种尺子量,量出的结果是一样的。
第二个测量活动通过对比同桌二人用尺子量和用测量纸带量的结果,预期达到三个目的,用尺子量相同的物体的长度是一样的,用测量纸带量结果记录比较不精准,用尺子量比用测量纸带量出的结果更加准确。
为接下来的研讨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让我们在充分的操作实践中感受、感知、感悟。
三、研讨
1.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同学们觉得有什么好处?预设:准确、通用
2.师生小结:尺子是一种比测量纸带更先进的测量工具,全世界都通用,而且测量标准是统一的,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就可以比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说明】动口动脑说发现:《纲要》指出“在科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习科学,还要发展语言。
科学知识是经过探究之后,在交流讨论中形成的。
”经过几个测量活动的充分体验,学生们在体验中生成,在交流中成长,通过个别陈述、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学生们通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的关系,这些相互关系使学生感到奇妙无比,让他们初步学会理性分析与思考。
四、生活中使用的测量工具
1.生活中的长度测量工具
2.生活中重量、温度等其他的测量工具
【说明】科学阅读拓眼界:通过科学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除了长度、重量、温度还有许多不同的测量工具。
激发孩子们不断探索的热情,点燃孩子热爱科学的信心。
五、我是小小设计师
1.长大后的你成为一个有名的设计师
2.问:袁老师想做一条裤子需要量什么?怎么量?帽子呢?
3.请你为你的好朋友做服装设计师!可以为她设计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顶帽子、一条围巾……想一想,我们需要做哪些测量呢?
4.动手量一量。
【说明】学以致用长智慧: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实践探索运用的机会,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我是小小服装设计师”的情境,让孩子们全情投入,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测量活动之中。
在活动中教师选取记录完整、细致及有创意的记录表,在集体中分享、交流。
通过分析和梳理,孩子们之间能互相对照,发现同伴的与众不同。
探使孩子在快乐的科学活动中,体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注入无穷动力。
六、全课总结,质疑升华: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说明】交流分享齐成长:引导学生分享交流,促进了有效互动,聆听同伴的观点和经验的价值,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使其有所启发和收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注重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探究机会,综合运用知识实践的机会,讨论辩论的机会,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中获得科学知识体验,提升科学素养。
一、实现教学目标由知识点的掌握到科学技能与精神的领悟与培养的转变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感知测量纸带与尺子的异同。
学生经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相当丰富的事实,积累了表象,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在观察实验中根据自己的实验结论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流,认真汲取来自同学间的信息,注重培养学生的志趣和能力,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究之中。
二、实现教学方法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掌握”到“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动脑做科学”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积极的创设研究情境,与学生共同观察、操作、交流、研讨,使课堂从被动的、服从的师生关系转变到和谐互动的关系。
孩子亲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重要经验支撑,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
学生们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东西,更多的收获应该是经过岁月冲刷而根植于他们头脑中的东西上。
三、实现教学评价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教学中不再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为主要评价标准,而是让学生也参与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本节课中,我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精心设计探究活动,适时给予帮忙、指导、启发与点拨,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形成发展,科学素养在润物无声中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