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姓名:***学号:专业:土木工程导师:学校代码: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 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下独立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外的复印件及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 若在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包括接受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缴纳毕业论文重新学习费、不能按时获得毕业证书等),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作者签名:龙浩日期:2014年9月20日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Ⅱ、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查阅相关案例资料,熟悉我国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现状。
2、查阅相关标准、熟知规范变化情况,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遗留和漏洞。
3、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切入点、方法及控制要点。
Ⅲ、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1、查阅相应规范、标准,及时了解其更新情况。
2、通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践活动,熟悉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施工现场安全控制过程中容易疏漏的工作,从此点入手进行剖析。
3、结合实习施工现场,通过典型以往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技术、管理),然后进行和项目部人员安全分享;提高项目部安全管理水平。
4、完成毕业设计事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编写。
Ⅳ、主要参考资料:[1]叶刚.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2]全裕利.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党宏斌.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努力方向[J].建筑安全,2007,西南交通大学学院(系)土木工程专业类1103本科班学生龙浩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答辩时间:年月日成绩:指导教师:兼职教师或答疑教师(并指出所负责部分):系(教研室)主任(签字):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的首页。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奖励办法理工科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奖励办法(理工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在科技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我校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实力,根据国家有关科技政策和法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成果奖励范围包括:科技奖配套奖、发明专利奖、论文奖。
第二章科技成果奖励第三条学校设科技奖配套奖,对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即主持)获得科技奖的项目,按获奖等级予以配套奖励。
奖励范围及标准详见表1。
表1 科技奖(主持)配套奖标准注: 社会力量设奖应是国家奖励办公室登记认可的奖项,只针对科技奖励,不包含个人奖励。
第四条我校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学校按获奖等级给予课题组配套奖励。
奖励范围及标准详见表2。
表2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参加)配套奖标准第五条我校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教师持有个人获奖证书的,学校对该获奖人员给予1万元/人的配套奖励;我校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师持有个人获奖证书的,学校对该获奖人员给予0.5万元/人的配套奖励。
第六条我校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教师持有个人获奖证书的,学校对该获奖人员给予1万元/人的配套奖励;我校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师持有个人获奖证书的,学校对该获奖人员给予0.5万元/人的配套奖励。
第七条学校设发明专利奖,对我校作为唯一专利权人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成果给予奖励。
国际、国家标准(我校为主持单位)、国家级工法(我校为主持单位)、国家级植物新品种审定(我校为主持单位)等参照授权发明专利进行奖励。
奖励范围及标准详见表3。
表3 发明专利奖标准注:地方政府专利奖励纳入学校统筹奖励。
第八条学校设论文奖,对我校教职工(含学生)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在著名期刊上的论文予以奖励。
奖励范围及标准详见表4。
表4 论文奖励标准注:SCI分区以中科院年度SCI分区数据为准。
第三章奖金的发放与使用第九条科技奖励经费在学校拨付给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科研院)的科技建设专款或学校其他相应的专项经费中予以列支。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分解框架及主要支撑材料(供职能部门参考)
3)西南交通大学体育场馆等管理制度文件汇编
4)全校运动场地、各种体育设施在课内、课外利用程度及使用效果
5)犀浦新校区体育场馆占地面积、建设规划、经费投入及建设进展情况
6)2006年底全校计算生均运动场馆面积
7)其他(自行补充支撑材料)
14)西南交通大学向本科生开放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简介
15)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指南
16)西南交通大学工业中心基本状况、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使用效益等全面情况介绍
17)其他(自行补充支撑材料)
18)本节材料综述(自评及整改措施)
●图书馆状况(0.2)
图书馆
杨元
图书馆、各图书分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各教学科研单位资料室
1)西南交通大学师资队伍结构分析表
2)西南交通大学专任教师结构分析表
3)西南交通大学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花名册
4)西南交通大学基础课、专业课教师结构分析表
5)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学科、新办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分析表
6)西南交通大学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结构分析表
7)西南交通大学学术梯队结构情况
8)西南交通大学骨干教师滚动式培养制度及资助计划
12)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一览表
13)西南交通大学近三年获准建立的新学科、新专业一览表
14)西南交通大学近三年组织或主持重大国际学术会议(论坛)情况表
15)西南交通大学有关签订国际合作办学的协议及办学情况的材料(如法国、加拿大、越南等)
16)西南交通大学有关签订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协议
4)各校区各类教室面积、硬件设施、容纳人数明细表
5)2006—2007学年度各校区各类教室排课及使用情况一览表
倾情助力中国高速动车组的发展——记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学与强度研究团队
封底故事Backcover Story倾情助力中国高速动车组的发展——记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学与强度研究团队 王 军到2020年年底,中国已有3700组动车组奔跑在38000公里的高铁线路上,并保持着商业运行最高时速350公里的世界纪录,日臻成熟的中国高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走向世界。
中国高铁经历了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过程。
作为“高铁梦”的牵引者之一,坐落于成都市西北角的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故事与助推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产业的飞速发展休戚相关。
走入实验室,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牵引传动试验台、高频激振试验台和疲劳试验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犹如一首首高铁研发的交响曲。
这里有针对机车车辆动力学和结构可靠性的理论分析平台、台架试验到线路试验完整的测试系统,几乎每一种奔驰在高铁线上的动车组车型都要在这里进行仿真和台架试验,模拟动车组真实运行环境,评估其高速运行性能和安全可靠性,为高铁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从“和谐号”动车组走向“复兴号”动车组殊为不易,这背后是实验室多个科研劲旅的艰辛付出,动力学与强度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动强组”)就是其中一个。
我国高速动车组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过程,而走行部即转向架是动车组的核心,决定了动车组能否高速平稳和安全可靠运行,在引进、消化、吸收阶段,动强组是转向架技术的“接盘侠”,在再创新阶段,动强组则是中坚力量,为中车各企业的轨道车辆转向架尤其是高速转向架创新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助力“复兴号”跑出最高速2017年6月26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由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高速列车滚振试验发。
2012年年底开始研发、2014年完成方案设计、2015年下线、2017年正式亮相,“复兴号”的诞生充满艰辛,西南交大的多个科研团队曾深度参与其中。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科技创新之成果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科技创新之成果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发达和先进的高速铁路网络之一。
这一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的科技创新。
本文将就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中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探讨。
一、轨道技术创新在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中,轨道技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创新领域。
中国高速铁路采用的动力系统、桥梁隧道、通信信号等建设标准均领先于世界水平。
其中,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新型轨道交通系统,例如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应用,使得列车在高速行驶时摩擦力大大减小,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动车组技术创新中国高速铁路的动车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不仅在速度、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还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有所突破。
动车组的温控系统、智能座椅、在线购票系统等均是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的亮点。
三、智能化运维管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中注重智能化运维管理的创新应用。
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高速铁路线路的实时监控、预警保障等功能。
同时,智能化运维管理还能够提高高速铁路的运行效率,减少事故风险,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四、绿色环保技术创新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中还积极探索绿色环保技术的创新应用。
比如,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节能减排的材料和设备,推广了绿色出行理念,逐步实现了高速铁路的绿色发展目标。
此外,中国高速铁路还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运行中的列车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为世界轨道交通技术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仍将继续引领科技创新的浪潮,为全球高速铁路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公路 科研成果应用清单
公路科研成果应用清单一、引言公路科研成果是公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将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路科研成果的应用,特制作此清单,介绍部分公路领域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智能交通系统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应用车载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道路交通信息的高效采集、处理和发布。
该系统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应用,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地面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对交通灯信号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该系统已在多个交通繁忙的路口得到了实际应用,成功减少了交通拥堵现象。
三、道路材料与结构1. 新型路面材料新型路面材料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多个地区的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应用,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磨性、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可以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在桥梁和隧道等重要部位的建设中,其具有更高的抗压、抗弯和耐久性能,可以有效提高路桥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四、智能路基与养护技术1. 智能路基监测系统智能路基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路基变形和沉降情况,为路基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该系统已在部分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公路中得到了应用,有效降低了路基养护成本。
2. 智能养护机器人智能养护机器人采用机器视觉与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对路面进行自动清洁、修补和养护,减少了人力成本和交通干扰,提高了养护效率。
五、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1. 公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公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通过对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指导公路规划和设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智能交通节能减排技术智能交通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交通管理、车辆尾气监测和排放控制等方面,为实现公路交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拟入库成果
序号
成果编号
成果名称
完成人
完成单位
34
2017LW070
F轨排支撑架设计研究
柯尊鸿
中铁十一局集团 第三工程有限公 司
35
2017LW072
不同坡度下偏压黄土隧道开挖衬 砌结构受力特征研究
肖启山
中铁十一局集团 有限公司
36
2017LW074
磁浮轨排精调控制技术研究
王军
中铁十一局集团 第三工程有限公 司
序号
成果编号
成果名称
完成人
完成单位
49
2017LW119
锚桩在隧道洞身段穿过泥石流堆 积体中控制变形的应用技术
万永昌
中铁二十五局集 团第一工程有限 公司
50
2017LW120
Cost529信道下基于TOA/AOA混
合定位技术的CRLB
张俊辉
中国铁建电气化 局集团北方工程 有限公司
51
2017LW121
中浮工程道岔梁的TLMD减振技术 研究
柴小鹏,汪正 兴,王波,尹琪
中铁大桥科学研 究院有限公司
20
2017LW039
大跨斜拉桥上无缝线路伸缩力影 响因素分析
徐浩;刘浩;林 红松;颜华;王 平
中铁二院工程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
21
2017LW041
弹条n型扣件系统综合性能提升 措施研究
武小鹏,楚华 栋,王兰民
中铁西北科学研 究院有限公司
15
2017LW028
JQSS900型隧道内外通用架桥机
陈家乐
中铁工程机械研 究设计院有限公 司
序号
成果编号
成果名称
完成人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1. 引言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先进的科研机构之一,致力于研究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技术。
近年来,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更是荣获了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
本文将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全面了解该实验室在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
2. 成就概述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在过去的几年里,该实验室通过团队的努力,成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更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科研突破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动车组牵引动力系统、高速列车安全控制、智能交通管理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特别是在牵引动力系统方面,该实验室提出了多项创新理念和技术方案,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牵引动力装备和系统,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动力技术的自主化和国产化。
这些成果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铁列车的牵引性能和运行安全,更为我国动车组的出口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4. 社会影响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不仅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高铁、城际列车、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为提升交通运输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做出了重要贡献。
牵引动力技术的不断创新,也推动了我国高铁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我国交通运输装备的国际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5. 结语通过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对该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从中领悟到了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牵引动力技术领域的成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之路。
期待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能够继续保持科研创新的势头,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高校科技成果汇编
高校科技成果汇编(二)光机电 (10)武汉大学 (10)1、智能配电网户外智能开关的线路自动化终端FTU (10)2、火电厂最佳燃烧节煤发电控制系统 (10)3、无弧插拔开关技术 (11)4、谐波隔离装置 (12)5、一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在环保、能源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13)6、微弧氧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4)7、涵管窥探机器人 (15)8、基于CAN总线的云台控制系统 (15)9、箱式变压器型低压自动无功补偿柜 (16)10、一种制作模型中地形的方法及其装置 (17)11、采用多端信号的输电线路精确故障定位通用系统 (17)12、智能喷灌装置 (19)13、高压线路感应取能装置 (19)14、汽车负荷量自动监测显示与行驶状况记录仪及其查询系统 (20)15、异构电力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交换 (22)16、台式、便携式数字通用硬度计 (23)17、近红外检测技术及粉尘在线分析仪 (24)18、液体脉冲射流泵装置 (24)19、新型喷射除氧装置 (25)20、高性能的视音频编解码设备WEL-DM642 (26)21、110KV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WEL ECT110 (26)22、基于工控机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WEL JY110 (27)23、光纤光栅分布式电磁量多点传感器 (27)电子科技大学 (28)1、微波频带识别系统 (28)2、大功率微波无间隙机械波导开关 (28)3、微波测碳仪 (29)4、彩色大屏幕液晶显示系统技术 (30)5、数码光栅变屏技术 (31)6、半轴选垫机 (31)7、变光液晶窗户 (31)8、1.55um大功率激光光源 (32)9、贴片式高压瓷介电容器自动装配、焊接联动机 (32)10、减速器总成试验机 (33)11、汽车后桥主锥选垫机 (34)12、汽车前大灯--氙灯和稳定控制器 (34)13、主锥拧紧机 (35)北京理工大学 (35)1、光学投影式三维形貌测量系统(产品) (35)2、PWM气动伺服阀(产品) (36)3、PWM气动伺服阀多通道伺服系统测试仪(产品) (36)4、气动射流管阀(产品) (37)5、高频响伺服系统综合测试台(服务) (37)6、大功率高速直流电动伺服缸(产品) (38)7、YW6120DD 电动大客车(产品) (38)8、纯电动超低地板公交车(产品) (39)9、纯电动客车整车总体技术(技术) (39)10、奥运用电动客车BK6122EV(产品) (40)11、氢内燃机(产品) (40)12、电动环卫车整车技术(技术) (41)13、高效和高功率密度电机驱动系统(产品) (42)14、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及应用(产品) (42)15、电动汽车整车综合控制器(产品) (43)16、电动车辆动力系统性能测试与仿真平台(产品) (44)17、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桥技术(技术) (44)18、可视化交互装配工艺规划及信息管理系统(产品) (45)19、高速经编机导纱梳栉电子横移装置(产品) (45)20、印刷电路板孔径孔数检测机(产品) (46)21、充气式阻尼可调减振器(产品) (47)22、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产品) (47)23.、电动牵引车辆动力驱动技术(技术) (48)24.、变脉冲快速充电器(产品) (48)25、稀土变磁通电机及其控制(产品) (49)26、电控气动同步换档的行星变速箱技术(技术) (49)27、整车多能源控制系统(技术) (50)28、高机动车辆悬架高度可调油气悬架(产品) (50)29、大客车汽车CAN总线成套技术(技术) (51)30、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ABS)(产品) (51)31、电流变隔振器(产品) (52)32、四轮驱动车辆用液体粘性联轴器(产品) (53)33、系列化向心涡轮式液力变矩器(产品) (53)34、微型汽车变速器系列试验台(产品) (54)35、系列化新型低速大转矩液粘测功机(产品) (54)36、液压机械复合无级传动(产品) (55)37、液压无级转向技术和液压复合无级转向技术(技术) (55)38、电控电动AMT(产品) (56)39、民用车辆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T)电子控制(产品) (57)40、车辆液力机械传动装置(产品) (57)41、高机动性悬架技术(技术) (57)42、车辆与传动自动操纵技术(技术) (58)43、太阳能低温小型LiBr吸收式空调(产品) (58)44、光导聚能高温相变储热零排放室内太阳炉(产品) (59)45、车辆与传动自动操纵技术(技术) (60)46、太阳能低温小型LiBr吸收式空调(产品) (60)47、光导聚能高温相变储热零排放室内太阳炉(产品) (61)48、电脑控制、封闭式快速装夹涡轮增压器性能试验台(产品) (62)49、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特种切削加工技术(技术) (62)50、深孔高速枪镗、枪铰刀具(产品) (63)51、精密内孔加工的新型超硬砂轮磨削技术(技术) (63)52、以车代磨成套工艺技术与数据库(服务) (63)53、大尺寸碟形金刚石砂轮精密、高效修整技术(技术) (64)54、绿色干切削工艺技术(技术) (65)55、变轴数控机床及并联机构应用(产品) (65)56、发动机缸孔自动测量分组机(产品) (66)57、超声弹性模量测量仪(产品) (66)58、声发射传感器特性校准系统(产品) (67)59、微粉表面积的动态氮吸附测量技术(技术) (67)60、快速工装准备技术(技术) (68)61、基于磁记忆效应的微缺陷检测技术及系统(服务) (68)62、高频群脉冲微细电解加工机床(产品) (69)63、设备维修信息管理系统(产品) (69)64、高转速精密微小型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产品) (70)65、微小型器件及微系统高加速度实验与标定技术(技术) (70)66、微小型精密零件检测技术与装备(技术/产品) (70)67、多功能数控车铣/铣车复合机床(产品) (71)68、金属微小型结构件电加工设备(产品) (71)69、基于制造特性的机械系统性能仿真软件(产品) (72)70、产品数据集成管理系统(BITPDM)(产品) (72)71、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及信息管理系统(产品) (73)72、基于Pro/ENGINEER的数字化建模系统(Digital Modeling V1.0)(产品) (73)73、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BITCAPP)(产品) (74)74、工装设计与信息管理系统(产品) (74)75、生产线调度、布局设计与仿真系统(产品) (75)76、数控弯管仿真系统(产品) (75)77、车辆遥控技术(技术) (76)78、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技术) (77)79、自动化立体乘用车车库(产品) (77)80、物流车辆监控调度和货物跟踪系统(产品) (78)81、智能区域交通控制系统(产品) (78)82、用于持续高噪声环境的隔噪声耳机(耳罩)(产品) (79)83、抗噪声通话系统(产品) (79)84、车用涡轮增压器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技术) (79)85、车辆、船舶纳米润滑材料的应用(技术) (80)86、组合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产品) (81)87、地面无人机器人平台(产品) (81)88、仿真机器人(产品) (82)89、服务机器人(产品) (82)90、高仿真机器人(产品) (83)91、排爆机器人(产品) (84)92、小型娱乐机器人(产品) (84)93、医疗机器人(产品) (85)94、新型含能配合物类GTG起爆药(产品) (85)95、离子交换纤维分离含铁铟和锌的混合溶液(产品) (86)96、微晶共沉淀安全点火药技术(技术) (87)97、刚性电引火药头制造技术(技术) (87)98、室内烟花及新型环保烟花(产品) (88)华南理工大学 (90)1、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 (90)2、具有超高频RFID读写功能的手机终端产品 (90)3、家政服务机器人 (91)4、多功能识别机器人 (91)5、用于识别环境和进行作业的仿人机器人 (91)6、机器人远程遥操作(控制)系统 (92)7、开放式机器人控制平台 (92)8、机器人模块化 (92)9、环境检测移动机器人系统 (93)10、水面垃圾收集清理船 (93)11、数控玻璃雕刻加工中心控制系统 (93)12、智慧城市建筑能源监管与空调节能控制体系 (94)13、金属粉末精密成形先进制造系统 (94)14、宽带超短波天线 (95)15、GPS/北斗手持机天线 (95)16、毫米波宽带功率合成放大器 (95)17、齿轮无切削精密旋压成形方法和设备 (96)18、无滴水调湿技术 (96)19、高效翅化太阳能集热板及超声波焊接生产线 (96)20、机械/电动分汇流式复合无级变速器 (97)21、新式燃油过滤的车用电控喷油器 (97)22、三维翅结构CPU散热器 (98)23、新型储能家用热泵热水器 (98)24、分子共振高效汽车尾气净化器 (99)25、铝及铝合金化学镀技术 (99)26、热水器内胆电子防腐器 (99)27、现代汽车前照灯自由曲面反射镜的精密成型磨削系统 (99)28、连续型金属翅纤维切削成形技术 (100)29、高效节能型吸附式旋转干燥机 (100)30、高效能储热式热泵空调器 (100)31、密炼机智能控制系统 (101)32、基于RTLinux的先进数控系统设计 (101)33、HGPX-LS型立式缩径旋压机床 (101)34、HGPX-WSM型数控旋压机床 (102)35、铝合金铸件高真空压铸新技术 (102)36、大型彩色LED灯光实时控制系统 (102)37、电控喷油器检测仪(实验台) (103)38、小型柔性制造系统 (103)39、大功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模块 (104)40、面向线路板组装的视觉无铅锡膏印刷和无铅焊接成套设备 (104)41、高端全自动表面贴装成套装备 (105)42、高效灵活的小型风光互补系统 (105)43、太阳能-超级电容电动汽车 (105)44、脑控轮椅 (106)45、新型衬底上高功率非极性LED外延芯片技术研发 (106)46、基于新型有机发光材料的白光OLED照明灯 (106)47、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混合动力轻型汽车 (106)武汉理工大学 (107)1、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07)2、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动力系统 (107)3、汽车新车型联合自主开发 (108)4、电机自动变速驱动系统 (108)5、网络交互式汽车驾驶模拟器 (109)6、电磁式转向助力装置研制 (111)7、小型电动清扫车 (111)8、智能路灯节电器 (111)9、电机节能控制器 (111)10、高压电机软起动装置 (111)11、大功率节能电磁灶电控系统 (112)12、智能电磁调压软起动装置 (113)13、柔性软制动器的研发 (114)14、电动车节能控制器 (115)15、电炉功率分相控制节电器 (116)16、可软配置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控制器 (116)17、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117)18、发动机缸盖气门座圈装配线压头监控系统 (117)19、电子节气门控制器 (118)20、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118)21、智能单梯控制系统 (119)22、智能双梯并联控制系统 (121)23、智能电梯载荷测量装置 (122)24、智能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123)25、通用组合电源监控器 (124)26、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智能控制系统 (125)27、柴油机中压共轨电控喷油技术研究 (125)28、重大机械装备安全运行的实时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 (125)29、嵌入式技术在机电监控和大型工程监测中的 (125)30、数字式智能逆变电源系统 (125)31、新型大功率PTC元件 (126)32、数控磁力轴承 (127)33、太阳能电池板自动除尘器 (128)34、宽波带光电子多功能治疗仪 (128)浙江大学 (128)1、大功率LED散热,配光,防水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128)2、LED点阵显示屏信息传播与更新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129)3、高功率多模式可调光白光LED驱动芯片 (129)4、用于LED的基于反射型复眼的照明系统 (130)5、超高亮度LED线形丽虹灯(LEON)等8种商品化LED灯 (130)6、浙大三色 LED检测仪器系列 (130)7、新型LED光源自由曲面配光设计技术 (131)8、高功率LED兼容集成封装模块 (131)9、一种体视显微镜LED照明及透镜调焦控制系统 (131)10、采用有机硅合成的LED封装用硅胶,LED用荧光粉 (132)11、小型纯电动汽车 (132)12、混合动力微型汽车 (133)13、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设计 (133)14、基于DSP控制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133)15、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 (133)16、并联式微型混合动力系统 (133)17、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134)18、车用电动空调系统关键零部件研发 (134)19、日产10万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 (134)20、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相关材料 (135)21、压铸机射料数控系统 (136)22、X-BMS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管理系统 (136)23、X-EVR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气系统 (137)24、汽车发动机振动噪声测试分析及优化设计 (137)25、车用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及驱动器 (138)26、电动汽车主电机及其驱动系统 (138)27、基于物联网的低成本气敏传感器芯片 (138)28、无源无线RFID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 (138)29、无源无线RFID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 (139)30、MEMS输液报警器 (139)31、多类型储能集群控制系统 (141)32、车用高可靠性无线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 (142)华中科技大学 (142)1、铝合金含气量的炉前快速检测仪 (142)2、汽车底盘悬架关键零部件的轻量化压铸成形技术 (143)3、汽车空气流量计生产 (143)4、汽车氧传感器制备技术 (144)5、静止同步无功补偿器STATCOM研发 (144)6、全可控有源能量回馈器 (145)7、高压固态软起动节能控制器 (146)8、卫星导航接收机及应用产品 (146)9、新一代固态照明技术——白光OLED (147)10、D多功能高清光盘播放器 (147)11、高功率碟片固体激光器 (148)12、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成套技术和设备 (149)13、高性能零件与模具的无模直接制造技术与装备 (149)14、大中型汽车模具的机器人快速制造与修复技术与装备 (150)15、模块化、多功能、远程肢体康复医疗环境与康复医疗机器人 (150)清华大学 (151)1、油气管道缺陷高清晰度检测装备 (151)2、电磁超声导波缺陷检测仪器备 (152)3、高速USB 记录与回放设备 (153)4、“KV/MV”同源双束医用IGRT 加速器 (153)5、重力心动图仪 (154)6、新型皮带秤——激光秤 (155)7、电动汽车ABS/TCS 控制器 (156)8、测力方向盘 (157)9、汽车制动系电控系统开发配套技术及关键设备 (157)10、新能源汽车助力转向系统 (159)11、无创无碍式实时健康监测设备 (160)12、隧道空气快速净化车 (160)新能源节能环保 (162)武汉大学 (162)1、微弧氧化法制备TiO2高效光催化薄膜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整理中的应用 (162)2、复合离子液体常温下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丁酯的清洁生产新技术 (162)3、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臭氧装置 (162)4、复合离子液体高效催化清洁生产生物柴油新技术 (163)5、微波分子蒸馏设备 (164)6、低成本垃圾填埋工艺及渗滤液处理方法 (165)7、环境友好型替代镀铬新技术 (165)8、节能采暖电热膜系列产品 (167)9、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168)10、垃圾掩埋场渗滤液的生物与电化学联合处理 (168)11、新一代高效节能环保金属焊割气 (169)12、利废节能的HAS高强耐水土壤固化剂 (171)13、超硬涂层、环境友好PVD替代电镀技术 (172)电子科技大学 (172)1、超大容量离子电容器 (172)2、污水处理流程智能优化系统 (173)北京理工大学 (174)1、基于污泥减量化的CAAC工艺处理食品加工有机废水技术(技术) (174)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产品) (175)3、无毒无氨冷烫液生产技术(技术) (175)4、高效、节能、环保的重质燃料油乳化生产技术(技术) (176)5、EFB-Ⅰ型无试剂电浮选废水处理设备(技术) (177)华南理工大学 (177)1、高效太阳能全自动节水灌溉设备开发 (177)2、beta-FeSi2晶硅及薄膜太阳电池技术 (178)3、高效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成套设备研发与产业化 (178)4、线路板厂废弃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178)5、低温等离子体催化空气净化技术 (179)6、生物过滤方法脱除工业废气中氮氧化气体NOx (179)7、废水处理专用固定化优势微生物制剂及其处理工艺 (179)8、酚氨煤气化污水化工流程处理技术及工业实施 (180)9、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180)10、难降解毒性有机废水(液)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181)11、硫化碱脱除工业废气二氧化硫 (181)12、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技术 (181)13、高浓度有机废水藻-菌流化床处理系统 (182)14、多元纳米金属簇水净化材料 (182)15、水处理用新型多元KDF合金滤料 (182)16、水处理用生物亲和亲水活性磁种填料 (183)17、海水电池 (183)18、锌镍电池正极材料Ni(OH)2/NiOOH及锌镍电池 (184)19、工业循环水处理剂阻垢剂 (184)20、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84)21、电子线路板流态化分选、热解回收利用技术 (185)武汉理工大学 (185)1、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85)2、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185)3、含水酒精重整燃料发动机 (186)4、硫酸渣综合利用技术 (186)5、钢渣矿粉的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开发 (188)6、新型高效环保型水处理絮凝剂的研制与应用 (188)7、城市污水水质特征分析及其水质指标预测方法研究 (189)8、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 (189)9、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开发 (189)10、新型高效节能装饰板系统研究与应用 (189)11、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抗裂关键技术 (190)12、利用固体废物生产艺术型陶瓷清水砖 (190)13、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功能胶凝材料 (191)14、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混凝土技术 (192)15、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应用研究 (193)16、磷矿渣制砖 (193)17、矿渣微粉技术 (193)18、基于陶瓷滤料的高效含油污水处理组合新工艺的研究 (194)19、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194)浙江大学 (196)1、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集成技术 (196)2、滑动弧气液两相放电处理废水 (196)3、利用滑动弧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有机废气 (197)4、螺旋回转式污泥干化技术 (197)5、污泥流化床清洁焚烧技术 (198)6、电厂锅炉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 (198)7、资源回收型氨法烟气净化技术 (199)8、高效湿式烟气脱硫及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 (199)9、活性自由基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技术 (200)10、煤矸石、金属尾矿代粘土生产水泥资源化综合利用 (200)11、石煤发电、提钒、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 (201)12、生物质流化床快速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工艺 (201)13、生物质(秸秆)循环流化床直接燃烧技术 (202)14、水煤浆代油洁净燃烧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202)15、可调半导体激光现场在线烟气分析系统 (203)16、洗煤泥及洗煤泥与煤矸石混烧流化床技术 (203)17、炉内脱除氯化氢技术 (203)18、基于汞形态氧化吸收的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 (203)19、水葫芦等生物质制取清洁气液燃料 (204)20、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 (204)21、回转窑和循环流化床联用的医疗垃圾焚烧系统 (205)华中科技大学 (205)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205)2、高性能磷酸铁锂及其动力与储能电池 (206)3、中温平板似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206)4、节水产品快速开发平台与系列新型微灌产品 (207)5、重污染有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 (207)6、废旧铅酸电池低温回收纳米氧化铅技术 (208)7、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套技术 (208)8、太阳能烟囱发电新技术 (208)9、垃圾制氢技术 (209)10、生物质微米燃料制备与直接燃烧技术 (209)11、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和综合治理 (210)12、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低成本高效制造技术与装备 (210)13、高品质苎麻纤维生产新工艺及废水治理循环利用 (211)14、造纸黑液资源化治理与造纸清洁生产工艺 (211)15、染料及其他芳烃类污染物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211)16、高效率低成本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212)清华大学 (212)1、空冷、自增湿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机 (212)2、油田区域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213)3、新型多孔微生物载体好氧——厌氧耦合污泥减量化技术 (214)4、多级环流曝气及厌氧——好氧耦合环流曝气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216)5、热泵辅助的高效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217)6、有机污染荧光预警仪 (218)7、高效分离式热管采热供暖系统 (218)8、余热利用高能效比热泵热水器系统 (219)9、微藻自养——异养结合生产生物柴油技术 (220)10、高效潮流发电技术 (221)光机电武汉大学1、智能配电网户外智能开关的线路自动化终端FTU成果简介:户外柱上开关自动化终端(FTU)是专门针对配电网中各种类型柱上开关应用而设计的馈线自动化终端(FTU)。
高校科技成果汇编
高校科技成果汇编(二)光机电武汉大学1、智能配电网户外智能开关的线路自动化终端FTU成果简介:户外柱上开关自动化终端(FTU)是专门针对配电网中各种类型柱上开关应用而设计的馈线自动化终端(FTU)。
可扩展的体系架构、完备的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安全可靠的性能、灵活便捷的安装结构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的技术保障。
1μs的网络同步时钟精度实现柱上开关之间的同步测量和不停电转供电的控制操作提供光纤以太环网、GPRS/3G路由器、电缆屏蔽层载波、专线调制解调器、智能无线通信网络等通信模式。
运行人员司以通过遥控器进行就地的遥控操作。
维护工程师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对FTU 进行配置。
智能交流、直流电源实现双路供电、太阳能供电和蓄电池的自动活化、远方监测和寿命监测。
-40℃~+80℃户内外安装,高电压、强磁场运行环境,免维护和安全可靠的性能,MTBF不小于50000小时。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按需定做航空插头,现场安装只需对接航空插头即可,适应现场挂杆、挂塔、挂壁等不同类型的安装方式。
桶型外壳,采用SMC材料,流线型设计,一次成型,可防水、防潮、隔热、防风、防腐、防锈等功能。
技术合作方式:合作开发、委托开发2、火电厂最佳燃烧节煤发电控制系统项目简介:该系统采用智能传感技术、计算机实时监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数据融合、数据处理与数据挖掘技术、数学建模、工况分析、自动控制等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以锅炉燃烧信息为基础,以进煤量、进风量、发电机出力、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为控制变量,智能化分析和记录最佳燃烧节煤运行状态,并形成在不同的煤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优化燃烧控制方案,指导运行人员通过机炉电控制系统按优化燃烧控制方案给定的最佳燃烧节煤运行状态对应的参数进行优化控制操作,使煤燃烧效率更高,排放可燃烧物更少。
从而在同一出力情况下,有效降低机组的煤耗;或者在相同的煤耗情况下,有效提高机组的出力。
应用范围:应用于各类燃煤电厂。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2004年)前言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我校科技成果的需求,同时,尽快将我校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寻求合作伙伴,我们续编了这本材料,以期推动我校科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服务,我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册的成果均是由我校教师和科技人员的职务技术成果,主要涉及机电设备、信息技术及系统、新材料与新工艺、药材等技术领域。
其主要特点是:1、技术先进、成熟,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过试验应用;2、结合现场实际,适应面较广;3、投资效益好,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预期值。
我们热情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我校进行洽谈、交易与合作,共同进行科技成果的大规模开发与应用,共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大业,使这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的科技进步服务。
今后,我校将继续用更新、更多的科技成果回报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
在此汇编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各有关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热情支持与帮助。
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处二○○四年十二月目录1、纳米隐身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多频段隐身性能研究 (4)2、多元纳米复合抗菌杀菌材料研制 (5)3、智能交通运输仿真及测评系统 (6)4、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 (7)5、铁路货车装载与列车编组运行仿真软件 (11)6、铁路货物超限图像监测系统 (12)7、列车智能报站系统 (13)8、乳化液泵数字监护仪 (13)9、免冲环保卫生消毒厕所 (15)10、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简介 (15)11、GIS辅助决策系统 (16)12、网络安全管理和控制平台 (16)13、安全交易、安全认证及电子支付在铁路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7)14、成都市公交线网规划及系统评价信息平台开发 (18)15、成都市公交优先专用道规划 (19)16、列车调度仿真系统 (20)17、铁路提速线路化技术及其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 (21)18、用于二氢睾酮活性过高所致疾病的一类中药提取物 (22)19、纳米多层类金刚石(DLC)薄膜提高发动机给油系统摩擦副寿命 (23)20、装载机负荷敏感合流液压系统及负荷敏感式转向液压系统在装载机节能中的应用研究 (24)21、长大公路隧道前馈式通风系统及隧道机电智能监控技术研究 (24)22、圆柱踏面独立车轮构架转向架 (25)23、铁路客车增氧装置 (25)24、中药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26)25、中药液体制剂常温瞬间超高压灭菌机理的实验研究 (27)26、列车卧铺收益管理(TSRM)系统 (27)27、高温超导磁浮系统的关键问题研究 (29)28、征识别的数字水印技术 (31)29、像分析的道岔转辙机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31)30、基于主动视情感识别与面部重建技术研究 (32)31、增容型三相接线牵引变压器 (33)32、多通道记录分析装置 (33)33、无功功率可调补偿装置 (34)34、供电变换补偿装置 (34)35、次边可接地的星形——多三角形接线平衡变压器 (35)36、一种三相——两相平衡变压器 (35)37、星形-多三角形接线平衡变压器 (36)38、星形-开闭三角形接线牵引变压器 (36)39、变电所故障录波分析装置 (37)40、XZF16-3D型远程多路信号综合分析仪 (38)41、BDC-5变电站电能质量远程监测系统 (40)42、变电站程控测试车 (42)43、机务段微机管理系统 (44)44、智能型全自动蓄电池充放电装置 (45)45、高原铁路一体化电力自动化系统 (47)46、牵引供电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48)47、铁路绝缘子带电水冲洗装备 (49)48、高速列车减振器液压伺服方式验台 (50)49、铁路货物超限图像监测系统 (51)50、铁路货车装载与列车编组运行仿真软件 (51)1、纳米隐身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多频段隐身性能研究隐身技术的问世是航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在国防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SRTP简介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项目简介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简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我校为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采取的一项举措。
其目的在于:给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以期学生尽早进入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和了解学科的前沿,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材施教,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加强师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以“研”促进“学”与“产”的紧密结合,鼓励我校学生早出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
申请注意事项一、SRTP项目的运作模式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或兴趣拟定题目,组建项目团队,联系指导老师,进行前期调研,起草项目立项申请书。
在规定时间向学院提交项目立项申请书,学院、学校分别组织专家评审,最终公示立项项目清单。
立项的项目组领取《科研项目日志》,定期与导师见面,开展科研活动。
学校在每年11月份组织项目的中期检查,督促各项目组按照计划开展,并组织相应的创新论坛,供同学们交流。
一年的项目建设周期满后,学校组织进行项目结题验收,通过的按照立项时的等级持有效票据到计财处报账。
二、我能不能同时报两项SRTP项目目前我校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计划都是安排在课外时间实施的,为了保证同学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日常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活动,同时为了为更多的同学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每一期每个同学只能参加一个项目,当前项目成功结题后,才能申报下一期的项目。
三、SPRP的项目经费如何办理?SRTP项目立项经费资助标准分为三级,一般课题每项1000元,重点课题每项1500元,重大课题每项2000元。
项目通过立项申请后,可以先办理借款手续,预借50%,通过中期简称可预借剩余的50%,通过结题验收后,按照项目等级,凭有效票据,粘贴报销单(校计财处领取),由项目指导教师签字、院(系)教学负责人签字后到教务处实践教学科(X1209室)办理报帐手续。
涡虫实验报告
篇一:英文版生物涡虫再生实验报告模版生物系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 2014科目普生实验实验名称 regeneration in planarian 合作者指导教师成绩 lab 8: regeneration in planarianintroduction:intestine. it usually is 3 to 15 mm long, but it can also grow to more than 30 cm. it moves by swimming like slugs, tending to seek food which includes protozoans, tiny snails and worms at night as carnivorous creature.planarians are hermaphrodites and their reproductive organs start to develop in early autumn, but they cannot inbreed. most of these individuals are able to fully develop, while some may be abnormal. and because of planarians’ remarkable ability to regenerate lost parts, they are often used in biology experiments.in this experiment, we will have an opportunity to observe and recognize some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planarians. we will be taught to us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hypothesize how planarians respond to fragmentation. the planarian will be worked as model.materials and methods:materials:stereoscope (nikon), hand lenses, petri dish with frozen water, knife, tweezers, droppers, filter papers, planarians.methods:part ⅰ: observe the planarian.⑴ use hand lenses to have a close observation on planarian, and record what are seen in table t-1. ⑵ identify the following features and make notes accordingly: color, shape, movement, length,symmetry, visible body parts, responses to light, food and flipping the animal upside down. ⑶ summarize what we have found out, and try to find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aspects ofplanarian’s biology.part ⅱ: exploring regeneration in planarians by cutting a planarian. ⑴ label a petri dish with mark pen.⑵ place a planarian on wet filter paper placed on top of bed of frozen water in a petri dish, so that it can be relatively still.⑶ bisect the planarian into two pieces, like ⑷ use a dropper to dislodge the planarian off the filter paper and into the labeled petri dish. fillthe petri dish about half full with water.provided by teachers.⑴ cut a planarian how we want to, place the parts into the labeled petri dish, fill it about halffull with water.⑵ observ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2 hours, 1 day, 2 days, 3 days, 7days), and make notes aboutthe changes in color and the progression of the regenerating parts in table t-2.results:part ⅰ:the shape of planarian benefits to its living in water, such as a spade-shaped head. and when feed it meat,it will approach to the objective slowly; then if nothing threaten it, it will reach out its mouthpart to the food.when it moves, it will try its best to avoid light source.part ⅱ: (based on the series of figure 2)after being cut to two parts, they can both still moves in petri dish. relatively, the part of head is more active than the part of tail. the frozen water does make the planarian remain relatively still, so that it is easier to c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parts will be given in table t-2].part ⅲ:in the teacher’s samples are trisection of planarian, the time is 4.30, 5.4, 5.5, 5.6, 5.7 respectively, when they are observed on 5.7.besides the sample from part ⅱ, in our samples, the planarian is cut from head to tail (bisect), liketable t-2 ( as shown in the series of figure 3)discussions:question 1: why can planarian regenerate but we cannot? why do you think some animals can regeneratebut others cannot?the more highly the creature differentiates, the harder it tends to be able to regenerate. for example, high form of life’s somatic cells are almost all highly differentiated, there are hardly other cells to make up the lost part of the organ. question 2: is a planarian immortal? does it age?from the view of this specie, it is immortal. but it can use both sexual and asexual reproduction to reproduce, when it use sexual way, it has a growth process, so it is not immortal and it ages.question 3: how might planarian be useful for medical research?it may help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immortal, which may help biologists to invent themedicine which makes humankind never be old.references:contribution statement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ation of planarian. the cut of materials belongs to liu *** and ***.figures: [ are all 0.8×10 ]figure 1-1figure 1-2figure 2-1 petri dish with two planarians. 2 planarians are eating. after cutting as part ⅱ.figure 2-2figure 3-1 figure 3-2 the tail part of partⅱ, active. the middle part of teacher’s s sample. the part with more organs.( when 5.5) (rip cutting)figure 3-3 figure 2-3 figure 2-4 the part with few organs the generation of tail part the generation of head part in(rip cutting) in part ⅱ. part ⅱ.figure 3-4 figure 3-5 figure 3-6the generation of the part with the generation of the partthe head part of teacher’s sample.more organs (rip cutting)with little organs (rip cutting) (when 4.30)篇二:三角涡虫_创新助手_主题报告_2014-07-14创新助手报告——主题分析报告创新助手平台提供北京万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07-14报告目录报告核心要素.............................................................................. (i)一、主题简介.............................................................................. .. (1)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2.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 ............................................................................. (1)2.2 学术关注趋势分析 ............................................................................. (2)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3.1 中文期刊论文 ............................................................................. .. (2)3.1.1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2)3.1.2 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3)3.1.3 发文较多期刊 (4)3.1.4 发文较多的机构 (4)3.1.5 发文较多的人物 (5)3.1.6核心期刊分布数量对比 (6)3.1.7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6)3.1.8被引较多的相关期刊论文 (7)3.2 学位论文 ............................................................................. . (9)3.2.1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9)3.2.2 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10)3.2.3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10)3.2.4 发文较多的机构 (11)3.2.5 发文较多的人物 (11)3.3 中文会议论文 ............................................................................. (13)3.3.1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13)3.3.2 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13)3.3.3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14)3.3.4 发文较多的机构 (14)3.3.5发文较多的人物 (14)3.3.6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15)四、主题相关专利、科技成果及基金产出状况 (16)4.1 专利 ............................................................................. . (16)4.1.1 近十年专利情况 (16)4.1.2 专利类型分布...........................................................................174.1.3 获得专利较多的机构 ............................................................... 174.1.4 专利较多的人物 .. (17)4.1.5 最新专利 ............................................................................. (18)4.1.6 失效专利 ............................................................................. (18)4.2 科技成果 ............................................................................. .. (18)4.2.1 近十年科技成果情况 (18)4.2.2 科技成果地区分布 (19)4.2.3 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机构 (19)4.2.4 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人物 (19)4.2.5 最新科技成果...........................................................................194.3 基金 ............................................................................. . (20)4.3.1 近十年基金情况 (20)4.3.2基金类型分布............................................................................214.3.3 获得基金较多的机构 (21)4.3.4 获得基金支持较多的人物 (22)4.3.5 最新获得基金支持的期刊论文 ...............................................22五、主题学科渗透性.............................................................................. (24)六、主题共现词.............................................................................. .. (24)七、主题研究领域创新实体..............................................................................257.1 相关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25)附录一法律声明.............................................................................. (25)附录二联系方式.............................................................................. .................. 26图表目录图表 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表 (1)图表 2 文献总体产出饼图 ............................................................................. .. (1)图表 3 学术关注趋势图 ............................................................................. (2)图表 4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2)图表 5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3)图表 6 发文较多期刊 ............................................................................. . (4)图表7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及数量 (4)图表8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及数量 (5)图表9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9)图表10 近十年学位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10)图表11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饼状图 (10)图表12 发表学位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11)图表13 发表学位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11)图表14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13)图表15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13)图表16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图 (14)图表17 发表中文会议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14)图表18 发表中文会议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14)图表19 近十年专利情况分布图 (16)图表20 专利类型分布饼状图 (17)图表21 获得专利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17)图表22 获得专利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17)图表23 近十年科技成果情况曲线图 (18)图表24 科技成果地区分布图 (19)图表25 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19)图表26 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19)图表27 近十年基金情况统计图 (20)图表28 基金类型分布图 ............................................................................. .. (21)图表29 主题学科渗透性 ............................................................................. .. (24)图表30 主题共现词词频 ............................................................................. ..... 24报告核心要素本报告是围绕以下主题,利用海量数据库和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从文献总体产出、学术关注趋势、相关文献分布与增长情况、权威机构和人物排名等方面得出的综合分析结果。
(42篇)西南交大徐飞校长讲话文章汇编
(42篇)西南交大徐飞校长讲话文章汇编1. 标题:西南交大徐飞校长讲话: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尊敬的师生们:很高兴能在这里向大家发表讲话。
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的校长,我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大家都知道,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而高等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2. 标题:西南交大徐飞校长讲话: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尊敬的师生们: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话题。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要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和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3. 标题:西南交大徐飞校长讲话:提升科研能力尊敬的师生们: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
今天,我想强调的是提升科研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投身于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为学校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4. 标题:西南交大徐飞校长讲话: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尊敬的师生们:在全球化的时代,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国内外优秀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促进师生的国际交流,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5. 标题:西南交大徐飞校长讲话:关注学生发展尊敬的同学们: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的校长,我一直非常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6. 标题:西南交大徐飞校长讲话:构建良好的学风尊敬的师生们:学风是高校的灵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
我们要倡导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学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推动学校的发展。
7. 标题:西南交大徐飞校长讲话:弘扬校园文化尊敬的师生们: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标识和学问内涵的体现。
我们要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志愿服务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
欧米茄广告语_0
欧米茄广告语篇一:欧米茄体创新助手报告——主题分析报告创新助手平台提供北京万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XX-06-27报告目录报告核心要素 (i)一、主题简介 (1)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2.1文献总体产出统计 (1)2.2学术关注趋势分析 (2)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3.1中文期刊论文 (2)3.1.1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2)3.1.2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3)3.1.3发文较多期刊 (4)3.1.4发文较多的机构 (4)3.1.5发文较多的人物 (4)3.1.6核心期刊分布数量对比 (4)3.1.7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5)3.1.8被引较多的相关期刊论文 (5)3.2学位论文 (5)3.2.1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5)3.2.2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6)3.2.3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7)3.2.4发文较多的机构 (7)3.2.5发文较多的人物 (7)3.2.6最近相关学位论文 (7)3.3中文会议论文 (7)3.3.1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7)3.3.2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8)3.3.3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9)3.3.4发文较多的机构 (9)3.3.5发文较多的人物 (9)3.3.6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9)3.4外文期刊论文 (9)3.4.1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9)3.4.2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10)3.4.3最近相关外文期刊论文 (10)3.5外文会议论文 (10)3.5.1近十年外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10)3.5.2外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11)3.5.3最近相关外文会议论文 (12)四、主题相关专利、科技成果及基金产出状况 (12)4.1专利 (12)4.1.1近十年专利情况 (12)4.1.2专利类型分布 (13)4.1.3获得专利较多的机构 (13)4.1.4专利较多的人物 (13)4.1.5最新专利 (13)4.1.6失效专利 (13)4.2科技成果 (14)4.2.1近十年科技成果情况 (14)4.2.2科技成果地区分布 (15)4.2.3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机构 (15)4.2.4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人物 (15)4.2.5最新科技成果 (16)4.3基金 (16)4.3.1近十年基金情况 (16)4.3.2基金类型分布 (17)4.3.3获得基金较多的机构 (17)4.3.4获得基金支持较多的人物 (17)4.3.5最新获得基金支持的期刊论文 (17)五、主题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 (18)5.1国家法律法规 (18)5.2中外标准 (18)六、提供主题相关产品及服务的机构 (18)七、主题学科渗透性 (18)八、主题共现词 (18)九、主题研究领域创新实体 (19)9.1相关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19)9.2研究领域推荐机构 (19)9.3研究领域推荐人物 (19)十、媒体相关报道 (20)10.1近十年媒体关注度 (20)10.2最新媒体报道 (20)附录一报告研究背景及目的 (21)附录二报告研究方法及原理 (21)附录三报告相关定义说明 (22)1.数据源 (22)2.数据呈现方式 (22)3.相关定义——报告中的术语解释 (22)4.其他说明 (22)附录四法律声明 (23)附录五联系方式 (24)图表目录图表1文献总体产出统计表 (1)图表2文献总体产出饼图 (1)图表3学术关注趋势图 (2)图表4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2)图表5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3)图表6发文较多期刊 (4)图表7发表中文期刊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及数量 (4)图表8发表中文期刊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及数量 (4)图表9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5)图表10近十年学位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6)图表11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饼状图 (7)图表12发表学位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7)图表13发表学位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7)图表14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7)图表15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8)图表16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图 (9)图表17发表中文会议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9)图表18发表中文会议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9)图表19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9)图表20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曲线 (10)图表21近十年外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10)图表22近十年外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曲线图 (11)图表23近十年专利情况分布图 (12)图表24专利类型分布饼状图 (13)图表25获得专利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13)图表26获得专利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13)图表27近十年科技成果情况曲线图 (14)图表28科技成果地区分布图 (15)图表29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机构名称和数量 (15)图表30获得科技成果较多的人物名称和数量 (15)图表31近十年基金情况统计图 (16)图表32基金类型分布图 (17)图表33主题学科渗透性 (18)图表34主题共现词词频 (18)篇二:瑞士欧米茄手表报纸广告文案瑞士欧米茄手表报纸广告文案标题:见证历史把握未来正文:全新欧米茄碟飞手动上链机械表,备有18K金或不锈钢型号。
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办法
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我校科学技术成果奖励(科技奖励)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奖励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科技奖励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经科学技术部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配套奖、专利成果奖、基础理论成果奖等。
第二章科技奖励配套奖第三条西南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省(部)、市级科技奖励及经科学技术部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的项目,除国家和省、市政府等奖励外,学校再给予以下配套奖励(见附表1):附表1奖励类别奖励(现金)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00万元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50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50万元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0万元获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万元获成都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5万元获成都市(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万元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一等奖0.2-0.5万元说明:同一项目或成果多次获奖,按最高级别奖励。
第四条西南交通大学为非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仅限国家奖)项目,学校给予相应奖励(见附表2)。
附表2排名第二完成单位第三完成单位级别国家一等奖2万元1万元国家二等奖 1.5万元0.5万元第三章专利成果奖第五条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唯一专利权人授权的专利成果,学校给予相应奖励(见附表3)。
附表3奖励内容奖励金额 授权发明专利0.8万元 授权软件著作权登记、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 0.1万元 授权国外发明专利者3万元第四章 基础理论成果奖第六条 西南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我校教师、科技人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给予奖金1万元及科研经费1万元支持。
高温环境下油田测井信息光纤传输方案的设计
高温环境下油田测井信息光纤传输方案的设计张宝林;邹喜华;卢冰【摘要】In view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 conventional logging transmission systems,a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high-temperature logging information is designed.In the design,a low-power MCU of TI MSP series is employed as the pro-cessing chip of the down-hole monitoring system,high-temperature optical modules as the signal receiver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optical fiber as the transmission media.The host computer can not only send commands to control down-hole drillers and sensors,but also display the logginginformation,e.g.temperature,pressure,resistance,etc.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can implement prolonged long-range broadband (up to 2 Mbit/s)transmission of logging information in high-temperature environment (110℃)and offer flexible way of expansion for the system so that it occupies still less room and be-comes lighter.%针对传统测井传输方案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高温测井信息光纤传输方案。
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
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工作手册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二〇一四年目录一、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1)(一)项目实施 (2)(二)工作流程 (3)(三)组织管理 (5)(四)相关奖励政策 (6)二、学生和指导教师工作指南 (7)(一)学生工作指南 (7)(二)指导教师工作指南 (9)三、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检查办法 (12)(一)检查指导思想 (12)(二)项目的检查标准体系 (12)(三)相关评价表格 (14)附件一:西南交通大学相关文件 (21)附件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 (29)附件三: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立项合同书 (35)附件四: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进度检查表 (37)附件五: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中期检查表 (38)附件六: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结题验收书 (45)附件七: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经费清单 (50)附件八: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更改申请表 (46)附件九: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延期验收申请表 (47)附件十: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追加经费申请表 (48)一、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基本情况介绍一、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基本情况介绍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借鉴了国际上流行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和CDIO(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工程教育理念。
它以研究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法学习工程。
使得本科生能够较早的接触到科研活动,得到科学的指导,提高探索精神,被国内外高校公认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
我校自2006年开始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2007年开始参与实施国家层面的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国创项目”)。
截止2013年学校共组织实施校级SRTP项目2400余项,国创项目405项,累计投入经费1200余万元。
科研训练项目旨在为在校本科生提供一个科技创新的平台,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SRTP简介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项目简介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简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我校为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采取的一项举措。
其目的在于:给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以期学生尽早进入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和了解学科的前沿,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材施教,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加强师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以“研”促进“学”与“产”的紧密结合,鼓励我校学生早出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等)。
申请注意事项一、SRTP项目的运作模式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或兴趣拟定题目,组建项目团队,联系指导老师,进行前期调研,起草项目立项申请书。
在规定时间向学院提交项目立项申请书,学院、学校分别组织专家评审,最终公示立项项目清单。
立项的项目组领取《科研项目日志》,定期与导师见面,开展科研活动。
学校在每年11月份组织项目的中期检查,督促各项目组按照计划开展,并组织相应的创新论坛,供同学们交流。
一年的项目建设周期满后,学校组织进行项目结题验收,通过的按照立项时的等级持有效票据到计财处报账。
二、我能不能同时报两项SRTP项目目前我校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计划都是安排在课外时间实施的,为了保证同学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日常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活动,同时为了为更多的同学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每一期每个同学只能参加一个项目,当前项目成功结题后,才能申报下一期的项目。
三、SPRP的项目经费如何办理?SRTP项目立项经费资助标准分为三级,一般课题每项1000元,重点课题每项1500元,重大课题每项2000元。
项目通过立项申请后,可以先办理借款手续,预借50%,通过中期简称可预借剩余的50%,通过结题验收后,按照项目等级,凭有效票据,粘贴报销单(校计财处领取),由项目指导教师签字、院(系)教学负责人签字后到教务处实践教学科(X1209室)办理报帐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2004年)前言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我校科技成果的需求,同时,尽快将我校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寻求合作伙伴,我们续编了这本材料,以期推动我校科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服务,我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册的成果均是由我校教师和科技人员的职务技术成果,主要涉及机电设备、信息技术及系统、新材料与新工艺、药材等技术领域。
其主要特点是:1、技术先进、成熟,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过试验应用;2、结合现场实际,适应面较广;3、投资效益好,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预期值。
我们热情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我校进行洽谈、交易与合作,共同进行科技成果的大规模开发与应用,共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大业,使这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的科技进步服务。
今后,我校将继续用更新、更多的科技成果回报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
在此汇编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各有关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热情支持与帮助。
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处二○○四年十二月目录1、纳米隐身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多频段隐身性能研究 (4)2、多元纳米复合抗菌杀菌材料研制 (5)3、智能交通运输仿真及测评系统 (6)4、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 (7)5、铁路货车装载与列车编组运行仿真软件 (11)6、铁路货物超限图像监测系统 (12)7、列车智能报站系统 (13)8、乳化液泵数字监护仪 (13)9、免冲环保卫生消毒厕所 (15)10、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简介 (15)11、GIS辅助决策系统 (16)12、网络安全管理和控制平台 (16)13、安全交易、安全认证及电子支付在铁路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7)14、成都市公交线网规划及系统评价信息平台开发 (18)15、成都市公交优先专用道规划 (19)16、列车调度仿真系统 (20)17、铁路提速线路化技术及其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 (21)18、用于二氢睾酮活性过高所致疾病的一类中药提取物 (22)19、纳米多层类金刚石(DLC)薄膜提高发动机给油系统摩擦副寿命 (23)20、装载机负荷敏感合流液压系统及负荷敏感式转向液压系统在装载机节能中的应用研究 (24)21、长大公路隧道前馈式通风系统及隧道机电智能监控技术研究 (24)22、圆柱踏面独立车轮构架转向架 (25)23、铁路客车增氧装置 (25)24、中药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26)25、中药液体制剂常温瞬间超高压灭菌机理的实验研究 (27)26、列车卧铺收益管理(TSRM)系统 (27)27、高温超导磁浮系统的关键问题研究 (29)28、征识别的数字水印技术 (31)29、像分析的道岔转辙机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31)30、基于主动视情感识别与面部重建技术研究 (32)31、增容型三相接线牵引变压器 (33)32、多通道记录分析装置 (33)33、无功功率可调补偿装置 (34)34、供电变换补偿装置 (34)35、次边可接地的星形——多三角形接线平衡变压器 (35)36、一种三相——两相平衡变压器 (35)37、星形-多三角形接线平衡变压器 (36)38、星形-开闭三角形接线牵引变压器 (36)39、变电所故障录波分析装置 (37)40、XZF16-3D型远程多路信号综合分析仪 (38)41、BDC-5变电站电能质量远程监测系统 (40)42、变电站程控测试车 (42)43、机务段微机管理系统 (44)44、智能型全自动蓄电池充放电装置 (45)45、高原铁路一体化电力自动化系统 (47)46、牵引供电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48)47、铁路绝缘子带电水冲洗装备 (49)48、高速列车减振器液压伺服方式验台 (50)49、铁路货物超限图像监测系统 (51)50、铁路货车装载与列车编组运行仿真软件 (51)1、纳米隐身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多频段隐身性能研究隐身技术的问世是航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在国防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由于隐身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武器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果,愈来愈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现代军事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
隐身材料作为隐身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核心关键,是各国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和热点,各军事强国均取得了不少应用性成果。
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我军作战友装备和重要军事目标将是敌方的重点打击对象,对装备和设施使用隐身材料,可以提高作战装备的战斗生存力和突防能力,减小武器和人员的毁伤,保证重要军事目标的安全。
本项目的任务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氧化锌晶须(简写为ZnOw)技术,进行军民纳米隐身功能复合材料的开发,研制一种吸收频带宽、重量轻、厚度薄、吸收率高、物理和化学性能好、室外施工、常温固化、使用维修简便、采购和维修费用低等实用性较强的陷身材料,并在适当装备上实测验证其隐身效果。
根据国防部门要求,参照国防标准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术指标为:1)隐身值:3mm波段,优于—10dB(隐身值90%以上8mm波段,优于—5dB(隐身值75%)以上8cm波段,优于—5dB(隐身值75%)以上2)附着力:≥7Mpa3)冲出强度≥50kg.cm4)面密度:≤1.7kg/m2该项目研制的多功能、多频段吸收特性的纳米隐身功能复合材料首次在空司对抗部通讯指挥车、空军某师歼七B飞机、电子装备库、陆军瞄10B雷达、坦克、装甲等装备上得到了试用,这些设备均经受了长距离牵引、行驶、训练和演习,未发现任何损坏,有些装备还在演习中较好发挥了隐身作用。
该隐身材料的研制,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军事防御上的差距;我国国防装备部门的大规模应用,将提高我军作战装备的战斗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减少武器和人员的毁伤,保证重要军事目标的安全;该材料的进一步批量生产,将为军方采购订货提供充足的货源。
总之,纳米隐身功能复研制和应用,将为经济提供新的高技术创新性增长点,为国内隐身技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产生良好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2、多元纳米复合抗菌杀菌材料研制众所周知,化学药物和有机消毒剂的大量使用极易导致细菌和病毒的变异,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如0-157大肠杆菌、疯牛病、SARS、禽流感等微生物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的恶化给地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危险表示担忧,安全无毒的无机抗菌材料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
本项目的任务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化锌晶须(简写为:ZnOw)制备技术,并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ZnOw、纳米材料进行抗菌活性处理,将ZnOw与多种纳米材料复合,制备一种安全、持久、高效、广谱的抗菌杀菌材料。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1)抗菌指标:多元纳米抗菌杀菌材料的抗菌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具体达到:大肠杆菌MIC<500PPM; 白色念珠球菌MIC<500PPM。
2)耐温及安全指标:耐温性能满足塑料等材料对试验用小鼠和大鼠的眼睛和皮肤均无任务刺激,LD503)其它: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有效抗菌率达到95%以上。
本项目研制的多元纳米抗菌杀菌材料目前已由成都交大晶宇科技有限公司在食品包装、建筑装饰、纺织品、医疗器材、卫生用品、卫生洁具、家电、通讯器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多种产品首批通过了国家抗菌标志产品认一,ZnOw 复合抗菌材料获得中国抗菌协会金奖。
多元纳米复合抗菌杀菌材料通过在众多行业的广泛应用,已拥有了包括不同行业品牌企业在内的大指客户,生产企业现已成为国内最在的抗菌剂生产和销售企业。
为加速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生产企业正围绕该项目进行产业化攻关。
一方面将已成熟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ZnOw生产技术进行产业化生产,年产200吨的生产装置预计4月底左右将建成投产;另一方面,生产企业加大了ZnOw应用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应用推广的力度,总结前期工作以验,完善抗菌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技术,进一步开发ZnOw其它功能性材料。
结合当前抗菌材料产业的发展形势,预计本年度生产企业将实现销售收入1500-2000万元。
该项目完全实施后,年产值将达到4000万元。
多元纳米抗菌材料研发工作的持续化发展和研发成果的推广应用,将给人类还来健康、安全的生活空间,对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该成果进一步推广的前景十分乐观。
3、智能交通运输仿真及测评系统智能交通运输仿真及测评系统包括交通仿真和智能交通测评两大部分,主要由城市交通控制仿真系统、列车调度仿真系统、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以及驾驶员可靠性及适应性检测系统线成。
城市交通控制仿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
目前国内仿真仅限于四个节点(交叉口),而该系统是能仿真150个节点的大型路网系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动态性、随机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系统。
其主要内容如下:列车调度仿真系统基于定性仿真理论的铁路行车仿真技术,利用定性仿真中的推理仿真、并行仿真等理论以及面向对象的抽象建模技术,结合铁路行车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分局高度所日常工作为背景的铁路行车仿真系统。
该仿真系统包括:1、调度区段环境仿真1)车站、区间基础设备仿真:研究包括道岔、信号机、轨道区段等基础设备建模方式,描述其属性、动作以及行为,如道岔开通方向变更、信号机颜色转换等,并建立动态仿真模型;2)车站联锁关系、区间闭塞关系仿真:研究联锁关系、闭塞关系的抽象方式,建立进路、闭塞分区等帛象模型,描述其属性,并实现进路、闭塞分区的行为动作,如锁闭、取消、自动解锁等;3)车站各种作业、任务仿真:建立车站接车、发车、等作业的罗辑模型,描述作业的基本属性,实现其行为动作,如控制进路、控制列车等,建立车站客货运业务仿真模型,模拟车站的客货运业务。
该仿真系统从可视化角度建立一个完善的铁路行车模拟环境,利用该系统,一方面可以训练分局行车调度人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仿真,进行与铁路行车领域相关的科研活动,为铁路科研和现场生产提供运行结果数据及指标分析等。
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基于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依托行车安全可靠性理论,通过建立描述铁路行车安全可靠性的模型,达到寻找铁路行车安全系统薄弱五一节,预测系统运行状误解的目的,来指导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保证铁路行车的安全。
在京津线方案设计中,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对影响京津线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应用铁路既有的先进成熟技术与装备的前提下,提出与规划必要的关键技术装备,设计实施方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地域上分散、组织管理上松散的各种监控设备、监测地点有机地联接起来,形成有效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体系,并实现资源共享,为铁路行车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应用领域: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交通规划各个领域。
4、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