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清蛋白-牧草种子学
牧草怎么提炼蛋白质的方法

牧草怎么提炼蛋白质的方法牧草是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饲料资源,其主要由纤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作为牧草中的重要成分,对于动物生长发育和产奶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提炼牧草中的蛋白质对于改进饲料质量,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牧草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1. 碱解法碱解法是将牧草中的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水解成氨基酸或多肽的方法。
首先将牧草粉碎成细颗粒,加入适量的盐酸使其呈酸性,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调节溶液的pH值为10左右。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将溶液离心,过滤,得到蛋白质溶液。
最后通过沉淀或交换树脂吸附等方法将蛋白质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2. 酸化沉淀法酸化沉淀法是利用牧草中的蛋白质在酸性环境下沉淀的原理进行蛋白质的提取。
先将牧草样品加入酸性介质中,常用的是盐酸。
通过控制酸浓度和搅拌时间,使得蛋白质与酸反应生成沉淀。
然后通过离心、洗涤、过滤等步骤将沉淀蛋白质提取出来。
3. 酶解法酶解法是利用酶水解牧草中的蛋白质为小分子肽或氨基酸的方法。
常用的酶有胰蛋白酶、粘蛋白酶、紧密蛋白酶等。
首先将牧草粉碎成细颗粒,然后加入适量的酶,控制适当的水解时间和温度。
之后通过热处理或加入反应停止剂等方式停止酶的作用,离心、脱色等步骤得到蛋白质溶液。
4. 微波辅助法微波辅助法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穿透性对牧草进行加热,使得蛋白质被快速提取出来的方法。
首先将牧草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然后通过微波辐射进行加热。
微波能量的加热效应使得蛋白质发生热变性,从而释放出来。
最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步骤将蛋白质提取出来。
以上是牧草提取蛋白质的几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条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蛋白质的提取。
此外,每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适宜的参数,如温度、pH值、酶的浓度、提取时间等。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实验条件,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提取效率和纯度,满足畜牧业的需求。
蛋白草种植技术

蛋白草种植技术食叶草又称作蛋白草、氨基酸草,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6%~48.7%,被誉为植物钻石、植物金矿,南北皆可种植,亩产量在20吨至60吨之间,收割次数多少和产量息息相关。
蛋白草播种一次可以收获25年,高产稳产,是良好的绿肥和饲料。
北方种植蛋白草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直播或者育苗移栽,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蛋白草育苗可以露地育苗、遮阴育苗、拱棚育苗和大棚育苗,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比如高温季节需要遮阴和保湿,才能保证出苗率。
蛋白草育苗,每亩需要种子250克,选择饱满的种子,去掉杂质,浸泡12小时后撒播。
因为蛋白草种子很小,顶土能力差,容易随水移动,在育苗的时候先浇水,等到没有积水以后再撒种,覆土厚度不得超过1厘米,最好是过筛的腐熟农家肥或者沙士,有利于出苗。
温度低于10℃覆盖一层地膜提温保湿,温度高于28℃时覆盖一层秸秆降温保湿。
幼苗期在遮阴情况下生长良好,地膜覆盖育苗的,长到5期需要揭膜。
大田栽培需要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5-6叶期移栽幼苗,保持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有利于高产优质。
蛋白草杂草多,不宜使用除草剂,一般都是人工除草。
蛋白草蛋白质含量高,虫害严重,每隔22天收割一次,可以避免危害。
一般采用液态氮肥追肥可以提高产量蛋白草容易腐烂,腐烂的蛋白草不能饲喂牲口,需要配合相应的保鲜措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各地汉种植土壤、温差、气温、水源等自然状况不同一种杭人可报据具体情况,结合农业种披经验,参考以下种植技术,选定适合自己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要认真负责的按照种植方法种植,因为认真是否则出苗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院负责蛋白草产品开发:养殖方面:蛋白草蛋自饲料、蛋白草青贮饲料等;食品方面:蛋白草馒头、蛋白草挂面、蛋白草冷面、蛋白草意大利面、蛋白草豆腐、蛋白草植物奶、蛋白草饼干、蛋白草糕点、蛋白草月饼等;保健品:蛋白草蛋自粉、蛋白草蛋自提取、蛋白草COD 提取、蛋白草叶绿素提取、蛋白草异黄酮提取等;蛋白草种植技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条件和不同年度的气依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
牧草种子学第三章牧草种子的形成发育

第四节 牧草种子的成熟
牧草种子成熟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 形态上的成熟和生理上的成熟,只具备其 中的一个条件时,就不能称为种子的真正 成熟。
完全成熟的种子应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①养料输送已经停止,种子所含干物质已不再增 加,即种子的千粒重已达最高限度;
②种子含水量减少到一定指标,如豆科牧草含水 量达35~36%,禾本科牧草含水量达40~45%; ③种子的硬度增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增强;
一、开花
牧草的花芽分化中雄蕊的花药发育成熟或 雌蕊的胚囊发育成熟后,包被雌雄蕊的花 器官展开,使雄蕊或雌蕊(或两者同时) 暴露出来称为开花,即指花器官发育完全 至成熟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的过程。
(一)花期
一株牧草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 毕所用的时间称为花期。一般禾本科牧草 花期较短,为5—15天,豆科牧草花期较长, 如首蓿可延续1~2个月。
豆科牧草在其营养阶段,茎尖最幼的腋芽原基常出现于从 顶端数第三叶原基的叶腋处,通常第一和第二叶原基的叶 腋处不会出现腋芽原基,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阶段转变 的第一个形态上的变化就是第一叶原基的叶腋处出现了类 似于腋芽原基的突起,第一叶原基与其叶腋处的突起构成 了形态上的”双峰结构”。第一叶原基叶腋处的突起实质 上就是花序原基,很快发育为花序。
(二)双受精过程
当花粉管生长时,如果是属于三核花粉粒,1个营 养细胞核和2个精细胞都流入花粉管;如为二核花 粉粒,则营养核和生殖细胞流人花粉管,生殖细 胞在花粉管中有丝分裂1次,形成2个精细胞。
两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细胞结合受精称为 双受精。精和卵受精形成二倍体合子,将来发育 为胚;中央细胞受精后形成三倍体的出生胚乳核, 将来发育成胚乳。
第一节 牧草开花、传粉受精
种子学复习思考题06

为、、O
粉质种子、油质种子、 蛋白质种子
种子清选主要根据种子的、
、、进行。
外形尺寸;空气动力学特 性;密度(比重);表面特 性
被子植物种子的内胚乳是由发育成的,而外
胚乳是由发育成的。
受精极核;珠心组织 (细胞)
按照种子胚的类型划分,小麦、玉米等是偏在型胚,棉 花则是。
《种子学》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答案
碘价
是指与100g脂肪结合所需的碘的克数。碘价实际上是指示 脂肪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发芽孔
由珠孔发育而来。当胚珠受精后发育成为种子,珠孔就发 育成为发芽口或种孔,位于种皮下面的胚根尖端。当种子发芽 时,胚根就从这个小孔伸出。
种阜
种阜是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是外种皮细胞增 殖或扩大形成的。蓖麻和西瓜种子的种阜最明显。
混合样品
指在扦样过程中将从种子批中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合并混 合而成的样品。
农业种子
农业生产上种子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的器官或 营养体的一部分,统称为农业种子。
细胞型胚乳
细胞型胚乳是初生胚乳核分裂后随即产生细胞壁,形成胚 乳细胞。以后各次分裂也都是以细胞形式出现,无游离核时期。 大多数双子叶合瓣花植物,如番茄、烟草、芝麻等,其胚乳发 育都属于这种类型。
V
低恒温烘箱法可以用来测量种子中的平衡水分含量。
*
四唑染色既可以测定种子生活力,也可以用于测定种子活力。
V
依据种子比重不同进行清选分离可以使用窝眼筒式种子分离机。
*
依据种子表面特性不同进行清选分离可以使用窝眼筒式种子分离 机。
*
种子中的外胚乳和内胚乳的功能是一样的。
各种牧草蛋白质含量表

各种牧草蛋白质含量表牧草是畜禽饲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牧草的蛋白质含量参考内容。
1. 黄花苜蓿黄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通常成熟的高质量黄花苜蓿中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5%至20%。
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的影响,蛋白质含量可能会有所差异。
2. 苜蓿苜蓿也是一种常用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通常成熟苜蓿的蛋白质含量可在15%至18%之间。
苜蓿具有较好的可溶性蛋白质,对动物的消化吸收有着良好的效果。
3. 燕麦草燕麦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燕麦草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0%至15%。
燕麦草中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4. 高粱草高粱草是一种适宜干旱地区生长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高粱草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8%至12%之间。
在干旱地区,高粱草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来源。
5.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牧草。
通常成熟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含量介于15%至20%之间。
紫花苜蓿还具有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6. 刺槐刺槐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通常成熟刺槐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5%至20%。
刺槐的蛋白质含量较稳定,适合作为饲料的补充。
7. 苦草苦草是一种常用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通常成熟苦草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5%至18%。
苦草富含纤维素和矿物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结而言,不同种类的牧草蛋白质含量会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成熟的牧草蛋白质含量可在8%至20%之间。
蛋白质含量高的牧草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在制定饲料配方时,应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牧草,并结合其他饲料进行合理配比,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良好的生产性能。
牧草营养成分简介

无氮浸出物%=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 +粗脂肪+粗纤维)%
常用饲料中无氮浸出物含量一般在50%以上,特别 是植物籽实和块根块茎饲料中含量高达70-85%。 饲料中无氮浸出物含量高,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3.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 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 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4.无氮浸出物(Nitrogen Free Extract, 缩写NFE)
无氮浸出物是非常复杂的一组物质,包括淀粉、 可溶性单糖、双糖,一部分果胶、木质素、有机 酸、单宁、色素等。在植物性精料中(籽实饲 料),无氮浸出物以淀粉为主,在青饲料中以戊 聚糖为最多。淀粉和可溶性糖容易被各类动物消 化吸收。
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意义
1.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缩写CP)
粗蛋白质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 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 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 白质含氮物(Non-protein Nitrogen,缩写 NPN)两部分。NPN包括游离氨基酸、硝 酸盐、氨等。
粗蛋白质是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 和含氮物(氨化物)。蛋白质是由许多种氨基酸 组成的。是构成细胞、血 海英菜粗蛋白质 液、 骨骼、肌肉、抗体、激素、酶、乳、毛及各 种器官组织的主要成分,对生长、发育、繁 殖及各种器官的修补都是必需的,是生命活 动必需的基础养分,它是其它养分不能代替 的。
5.粗灰分(Ash)
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 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 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 物或盐类等无机物质,有时还含有少量泥 沙,故称粗灰分。
牧草蛋白提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方法,从祝融牧草中提取高纯度的蛋白质,研究其提取效率及蛋白质的性质。
通过本实验,了解蛋白质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为牧草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祝融牧草(新鲜或干燥)- 0.1M NaOH溶液- 0.2M HCl溶液- 95%乙醇- 5%硫酸铵溶液- 0.1M CaCl2溶液- 蛋白酶抑制剂- 酶标仪- 离心机-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 蛋白质电泳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实验试剂:- 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 碱性蛋白酶(如Alcalase)- 酸性蛋白酶(如Protamex)- 标准蛋白质溶液(如BSA)三、实验方法1. 牧草样品预处理:- 将祝融牧草洗净,切碎,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破碎细胞。
- 将破碎后的牧草样品用0.1M NaOH溶液处理,以破坏蛋白质的肽键。
2. 蛋白质提取:- 将预处理后的牧草样品用95%乙醇沉淀蛋白质。
- 将沉淀物收集,用5%硫酸铵溶液溶解蛋白质。
- 将溶液在4℃下离心,收集上清液。
3. 蛋白质纯化:- 向上清液中加入0.1M CaCl2溶液,使蛋白质沉淀。
- 将沉淀物收集,用双蒸水洗涤。
- 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溶解于0.1M HCl溶液中。
4. 蛋白质鉴定:- 使用酶标仪测定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度,计算蛋白质浓度。
- 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的纯度和分子量。
-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提取效率:- 通过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计算出蛋白质的提取效率为85%。
2. 蛋白质纯度:- 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提取的蛋白质主要为一条带,表明蛋白质纯度较高。
3. 蛋白质分子量:- 通过与标准蛋白质溶液的分子量比较,确定提取蛋白质的分子量为60kDa。
4. 蛋白质氨基酸组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显示,提取的蛋白质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等。
牧草种子学牧草种子检验

(二)扦样原理 扦取具有代衷性的样品, 首先 应当使种子批各件之间或各部分之间种子
质量基本一致,如果种子质量分布不均匀,即不 是随机分布,那么必须采取措施,充分混合后扦 样; 其次 扦样点要均匀分布在整个种子批,扦样部 位既要有垂直分布,也要有水平分布, 第三 每个扦样点扦取的样品数量要基本一致, 某个取样点种子取的过多或过少往往影响整个混 合样品的代表性; 第四 扦样工作必绸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扦样员担 任。
1.双管式(手杖式)扦样器
2.诺培扦样器(茅式扦样器)
3.徒手扦样
(二)扦 样
袋装种子按堆积状态扦样点均匀分布在不同部位,如每袋 的上、中、下各部位。散装种子扦样点为四角加中心点, 高不足2m,分上、下两层,高2~3m,分上、中、下三 层,上层距顶10~20cm,中层在中心部位,下层距底5~ 10cm。
四、种苗评定
1.正常种苗
(1)完整种苗 种苗的各部分健康、完整、均衡、未受损伤。完 整种苗具有下列结构的特定组合:
a.乱发育良好的根系 c.特定的子叶数目 (2)轻微缺陷种苗 a.初生根局部损伤 c.子叶局部损伤 e.胚芽鞘局部损伤
b.发育良好的种苗中轴 d.绿色伸展的初生叶
b.下胚轴或上胚轴局部损伤 d.初生叶局部损伤
500kg以下:至少扦取5个初次样品 501~3000kg:每300kg扦取1个初次样晶,但不得少于5个 3001~20000kg:每500kg扦取1个初次样品,但不得少于10个 20001 kg以上:每700kg扦取1个初次样晶,但不得少于40个
四、分 样
从种子批各个点扦取的初次样品,如果是均匀一 致的,则可将其合并混合成混合样品。通常混合 样品与送验样品规定数量相等时,则将混合样品 作为送验样品。但混合样品敷量较多时,可用分 样法将混合样品减到适当大小而获得,送验样品 的最低数量要求根据种子的大小、牧草的种类而 定。种子检验单位收到的送验样品,通常须经过 分样减少成为试验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淀粉(starch): 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于胚乳细胞内。 (2)纤维素及半纤维素: 均存在于细胞壁内,起机械支持和保护作用, 果种皮的重要组成成分. (3)果胶质: 存在种皮表面的细胞里,呈多糖的大分子
(二)脂类
脂肪(grease)-贮藏状态存在于细胞中。 磷脂(phospholipids)-构成原生质(细胞膜) 的主要成分,起保护作用。 1、脂肪: 含脂肪高的种子特点,与同样大小体积的种子相比: 比重小:粒小,可借助风吹到远处有利于繁衍
0.48 0.50 1.89 2.06 0.64 0.67 1.31 1.89 1.79 1.89 0.18 0.13 -
(一)禾本科牧草种子所含化学 成份的特点
1.主要贮藏物质的含量: 碳水化合物60%± 蛋白质10%± 脂肪1-6%±
2.种子各部位的营养物质含量分布不均衡 (1) 胚、糊粉层(外层胚乳):Pr质、脂肪、
贮能量高: 是每克糖、蛋白质贮能的一倍。
第一章 种子形态构造与化学成份
第二节 种子的化学成份
一、主要牧草种子所含化学成份特点 二、种子的营养成份 三、种子水分 四、种子中的其它化学成份
第二节
种子的化学成分
1.贮藏营养物质: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脂肪(grease) 蛋白质(protein)
2.生理活性物质:激素(hormone)、
0.960 0.431 8.450 10.28 4.415 12.160 12.000 2.694 0.297 0.920 3.686 0.542 0.837 3.098
粗纤维 (%)
47.46 43.45 3.074 3.535 18.58 3.554 2.875 20.26 50.42 1.138 2.797 38.56 1.291 0.232
磷 (%)
0.025 0.042 0.700 0.387 0.141 0.754 0.770 0.146 0.044 0.457 0.557 0.071 0.475 0.660
荚 种皮 子叶 胚
紫花 苜蓿
荚 种皮 子叶 胚
一 年 生
栽培 山黧 豆 毛苕 子
种皮 子叶 胚 种皮 子叶 胚
(三)油质种子
粗灰分 (%)
5.010 2.543 4.018 4.280 3.148 3.642 3.754 12.520 2.652 2.826 4.417 3.314 2.739 3.402
粗蛋白 (%)
5.550 8.075 42.40 44.60 15.40 26.45 51.27 14.62 3.998 30.75 50.60 9.328 34.92 43.76
5.12 5.36 4.13 4.49 10.20 5.37 5.37 2.30 2.93 4.87 5.15 6.55 6.55 1.87 6.07
17.52 18.29 9.84 10.72 2.44 12.64 13.22 35.54 37.58 7.25 7.67 11.78 12.65 14.55 10.19
糖分(蔗糖)、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高,不含 淀粉。 ( 2 ) 胚乳(内层):贮藏大量淀粉、含种子全 部淀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总含量高相对量 低。 (3)果皮、种皮:维生素、灰分(矿物质)含量 高。
(二)豆科牧草种子所含化学成分 的特点
蛋白质种子, Pr质含量为20-30%。 两种类型: 高蛋白、高脂肪型(少): 紫花苜蓿9.83% 高蛋白、高糖型(多):春箭筈豌豆66.5%
表1-5 不同生活年限牧草种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陈宝书,1986)
种名
生活 年限 多 年 生 红豆 草
部位
吸附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619 9.043 6.378 6.272 8.245 5.098 5.157 9.271 8.016 7.687 6.377 8.278 6.802 6.905
粗脂肪 (%)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灰分
赖氨酸
红豆草(荚果) 4.23 绝干 红豆草(种子) 8.19 绝干 紫花苜蓿 白花草木樨 绝干 4.41 绝干 栽培山黧豆 5.44 绝干 毛苕子 5.48 绝干 苏丹草 6.24 绝干 无芒雀麦 燕麦 绝干 绝干
26.37 27.90 33.44 36.42 28.92 31.56 33.02 27.34 28.91 28.75 30.92 8.75 9.33 11.33 12.77
无氮浸 出物(%)
41.02 45.50 42.06 37.25 61.45 54.18 30.10 49.91 42.63 64.37 38.50 48.26 60.21 49.51
钙 (%)
2.502 0.712 0.201 0.217 0.660 0.238 0.318 3.610 0.718 0.173 0.282 0.961 0.164 0.200
维生素(vitamine)、 酶(enzyme)
3.水分:生命活动的介质和生化活动的参与者。
一、各类牧草种子所含化学成份特点
按其所含化学成分的特点分以下三类: 粉质种子 蛋白质种子 油质种子
表1-4 几种栽培牧草及饲料作物种子的化学成分(%)(陈宝书,1986)
水分
种子名称
粗蛋白质
粗脂肪
油分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也高。 菊科、十字花科部分植物种子,为油质种子. 油菜:37—46%; 向日葵(串叶松香草):40%以上; 油料作物种子——芝麻50%以上; 棉籽30%以上; 玉米18-20%, 因其胚较大.
二、种子的营养成分
(一)糖类(glucide,saccharide)
1、可溶性糖:成熟种子中含量少(蔗糖、双糖等 非还原态糖为主)而未成熟、发过芽、受冻害 等的种子其可溶性糖增多。 2、不溶性糖(多糖类):完全不溶于水或吸水而 成粘性胶溶液。
42.14 44.00 40.44 44.05 52.19 37.23 38.95 26.21 27.72 49.96 52.86 62.12 66.25 64.04 67.30
4.24 4.43 3.96 4.31 6.26 8.97 9.20 3.17 3.35 3.69 3.90 4.56 4.86 8.24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