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贸易分析

中越贸易分析
中越贸易分析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摘要】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中越贸易额从1991年的32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54亿美元,但两国贸易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中越贸易的基本概况,并根据近几年的贸易情况和中越政府对对方的贸易政策,对其发展趋势等作出预测,希望能对中越双方的贸易合作起到一些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越贸易贸易逆差旅游合作

中国与越南毗邻,两国边界线长达1430公里,在越南同中国的广西陆地边界线上,居住着广西籍华侨70多万人,广西境内有从越南归来的华侨约27万人,还有不少长期居住在广西的越侨。这些侨民和归侨是双方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主要条件与因素。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越边境贸易日趋红火,目前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估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得到延伸。

一、中越贸易现状分析

1、中越贸易的基本情况

目前,越南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四类:A、原料、燃料类;B、农产品类;C、水产品类;D、消费品类。中国向越南出口的商品主要有五类:A、立式水泥厂、糖厂等成套设备;B、机械、运输工具、医疗器械、计量器械、纺织机械、农业机械;C、原料、燃料;D、粮食、食品、水果类;E、日用消费品、药品等。

中越政府都很重视双方间的贸易,分别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财贸政策。中国方面近年来主要出台了《关于边境小额贸易经营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了对各边境省区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的总量限制,并给予了边境省、区自行核定和颁布本地区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资格证书的权利;而越南方面则借由2001年公布的《关于边境口岸经济区政策的规定》规定经济区内的投资者的土地租金降低50%,同时,还给予各企业各种税收优惠政策。2005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两个主要协议——

—《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生效,从7月1日起,双方的7000多种产品将逐步消减和取消关税。

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经贸合作始终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全面发展的合作格局。从双边贸易来看,1991年两国双边贸易只有3230万美元,2005年已达到81.9亿美元,此后两国双边贸易更是大幅增长,中国连续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中越贸易额全年同比增长8.16%,达到210.4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越出口163亿美元,增长7.8%,自越南进口47.5亿美元,增长9.5%。以上三组数据同时保持增长,在我国对本地区贸易中也是屈指可数的。2010年,越中贸易总额再创新高,高达254亿美元。

2、中越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中越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第一,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制约两国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从总体上说,两国间的交通运输基本设施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越南方面,海防是越南北部的重要海港,也是进行外贸的重要线路,但是海防港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吞吐能力弱。此外,越南边境一级国道质量低,路道弯道多;越南铁路轨道是非国际轨道标准,中国铁路轨道是国际轨道标准,因此制约和影响了两国货物的运转和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口岸和边境互市点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一些口岸没有国门、验货场、储货场,口岸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远远跟不上口岸物流快速增长的需求。一些口岸和边贸互市点的供水、供电和交通状况落后,特别是越南,有30%的边贸互市市场没有与公路相连,有50%的边贸公路等级低或者路况差,货车通运困难。边境人民交易困难,成为制约口岸对外边境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三,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资源严重匮乏,成为制约两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这些基本资源在中越边境地区供求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夏天天气干燥的季节,供水发电更加困难、停电停水现象时有发生。中越边境地区地形复杂,邮电、通信基础落后,导致邮电通讯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

(2)中越贸易发展不平衡。在中越两国的贸易中,越南一直是贸易逆差国,1996年逆差竟高达3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8%,超过国际警戒线30%~50%的标准。据报道称,近3年来,越对华出口增幅高于原定目标,每年增加5—12亿美元。与此同时,自华进口每年增加30—35亿美元。越南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07年对华贸易逆差为91.45亿美元,相当于当年越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64%;2008年为111.6亿美元,占61%;2009年为115.32亿美元,占90%;2010年,越对华贸易逆差再创纪录,增至126亿美元,占越进口总额的23%,高于东盟和欧盟,相当于当年越对外贸易逆差总额120亿美元的105%。

(3)越方税率不稳定。从2004年起,由于我国取消进口越南水果减半征税政策,越南对我出口商品也相应采取了不断提高计税基价、提高税率的办法限制以我国商品出口。越方计税基价和税率经常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不利于企业制定远期贸易计划,影响了两国的边贸出口。

中越贸易分析

○郭碧环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12)宏观经济

82

《当代经济》2011年5月(上)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二、中越贸易的前景预测

1、两国政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

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越南政府一直视中国为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2007年10月,批准了该国贸易部2007—2015年对华进出口计划。根据该计划,2007—2015年间,越南对中国出口年均增长15.5%,到2015年出口111亿美元。期间,越南从中国进口商品年均增长11.6%,到2015年,越南计划从中国进口199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和越南工商会于2011年2月17日在越南首都河内共同举办以“最佳贸易平台,把握中国商机”为主题的第109届中国广交会推介会,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越南企业参与广交会展出和贸易洽谈。会上,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越南工商会签署了合作协议书,以进一步加强两国机构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2、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处于上升阶段,有利于带动双方贸易的增长

近几年,越南是中国投资的重点地区,2010年全年,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达3.65亿美元,同比增长74.3%。截至2010年12月21日,中国对越投资有效项目749个,协议额达31.85亿美元,在92个对越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4位,较去年上升1位。中方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建设、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饲料加工、矿产开发、电力等领域。从工程承包来看,越南是我国在东南亚最大的承包市场之一。据中方统计,截至2010年6月,我国在越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57.9亿美元,已完成金额91.3亿美元。这一系列投资活动必将大大拉动中越贸易的增长。

3、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将使越南减少对中国部分产品的进口

越南贸易部认为,应尽量将越中贸易逆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为了控制逆差,越南应同时采取两种办法:一是节制进口,二是推动出口。其中扩大出口为主要和最积极的手段。该部建议越南企业集中投资生产与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相比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占领国内市场,以此代替中国的进口商品。越南此次的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计划内容具体、务实、针对性强。按照该计划,越南将建成3个年总产量为1450万吨的炼油厂,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满足越南成品油市场需求量的40%左右。越南也将兴建多个炼钢厂,减少对钢铁进口的依赖。越南的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发展起来后,越南从中国进口的成品油、钢铁和塑料等生产原料都将下降,同时,由于这些工业的发展对原料的需求增加,越南对中国的一些初级产品,如原油、铁矿石等的出口也将减少。

4、短期内中越贸易逆差现象不会改变,并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虽然越南正计划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努力减少两国间的贸易逆差,但由于中国产品在价格等方面的竞争力较强,要说服企业改从其他市场进口十分困难,再加上2003年10月1日中国、缅甸、泰国三方签订果菜进出口零关税政策后,越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处于不利地位,其农产品出口因此大幅度下降,越南水果和蔬菜占云南市场份额大幅减少,2005年后越南甚至从中国进口这类果菜。因此,中越贸易逆差现象短期内不会改变,并可能进一步加剧。

5、旅游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广西与越南旅游合作的潜力很大,预计今后几年内两国将不断合作。广西与越南旅游合作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互补。广西桂林名扬天下,越南下龙湾素有“海上桂林”之称,两个景点均是世界级的,双方合作发展可以形成互动。(2)市场互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已成为越南游客最崇尚的旅游目的地;而越南首府河内则是我国游客出国旅游的理想地方。(3)区位优势。越南政府公布的7个可以接纳中国游客的出入境口岸中,有6个与我国广西接壤。在广西与越南绵延1020公里的边境线上,景点众多,旅游资源甚是丰富。此外,南友高速公路通车后,便利的交通也是中越旅游合作的有利条件。(4)价格优势。广西赴越南河内二日游仅需700元左右,越南到广西旅游也在1000元左右,适合平民消费群体,有利于扩大市场。

三、结论

目前,中国和越南已经成立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就两国未来5—10年的投资、贸易、旅游、工程承包等合作事项制定发展规划,使得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实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此外,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在持续建设和发展中,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可行性报告已经通过两国专家评审,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审核中。这些都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经济贸易合作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双方的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赵青:中越经贸合作充满机遇——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一席谈[N].经济日报,2010-09-11.

[2]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经商室:2010年越南对华贸易逆差为126亿美元[EB/OL].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2618126790.html,/aarticle/i/jyjl/ j/201012/20101207335105.html,2010-12-28.

[3]李丹:中国广交会在越南举办推介会[EB/OL].新华网,2011-02-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0年中国对越南投资增長74.3% [EB/OL].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2618126790.html,/gate/big5/https://www.360docs.net/doc/2618126790.html,/zgysj/201012/29/ t20101229_22098500.shtml,2010-12-29.

[5]皮军、刘相骏:中越经贸关系: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南阳问题研究,2009(12).

[6]王勉、黄海敏:中国广西将在越南举行最大规模商品展销会[EB/OL].中国东盟资讯网,2007-05-11.

[7]覃翊:越南2007年经济形势综述及2008年展望[J].南洋问题研究,2008(1).

[8]班忠柏:中越边境贸易发展前景分析[EB/OL].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2618126790.html,/gb/biz/business_guide/invest/t20050928_50987.html,2005-08-25.

(责任编辑:胡婉君)

宏观经济

83

《当代经济》2011年5月(上)

中越贸易现状doc

中越贸易现状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尤其是1999年两国元首签署了《联合声明》,把“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作为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越两国关系的方针确定下来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前,中越关系正处在良好的发展势头上,两国把相互关系定位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和“好同志”的“四好”关系。良好的政治关系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越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与特征 1、贸易额持续快速上升,在对方国家的贸易地位大幅提高,但贸易增长率不稳定。 中越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自两国关系恢复正常以来,经贸合作长足发展,尤其是两国的商品贸易表现突出。随着两国贸易额的持续上升,其占本国贸易总额的比例也在迅速上升,从而互相在对方国家的贸易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见表1)。1991年,两国贸易额仅为3223万美元,2006年已接近100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入世、中国-东盟签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两国经济快速增长等因素直接推动了两国经贸的进一步发展,双方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自2000年至2006的7年中,中越两国贸易额由24.7亿美元增加到99.5亿美元,增加了4倍多,年均增长率超过21%。 越南进出口总额为越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根据越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中国成为越南出口第三大国,进口第一大国。2004年,两国贸易额超过了日本,中国成为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04年,双方贸易额达到67.4亿美元,已经提前突破了双方此前达成的2005年将双边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分析过程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一国某种产品出口置于全球市场和全部商品贸易框架之下,通过计算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来反映一个国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计算公式为: i k i t x i k w k w t X X RCA X X = 其中,ik X 为国家i 出口商品k 的金额;wk X 为世界出口商品k 的金额;it X 为国家i 的全部商品出口总额;wt X 为世界全部商品的出口总额。根据RCA 指数判断第i 类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强弱的经验准则是:RCA 大于2.5表明比较优势极强; 1.25 2.5RCA <<表明比较优势较强;0.8 1.25RCA <<表明比较优势中等,0.8RCA <表明比较优势较弱。 2.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gional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RCA ) RCA 比较的是某一国出口某种产品的比重和世界出口该产品的比重。例如,在做实证研究时,我们把中国看做本国,把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看做“外国”。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结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更好的办法是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具体研究一国在不同区域中的比较优势。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 RRCA ic = (X ic /X tc )/(X iR /X tR ) 其中,X ic 表示国家c 出口商品i 的值,X tc 表示国家c 的总出口值,X iR 表示区域R 出口商品i 的值,X tR 表示区域r 内的总出口值。如果RRCA>1,则表示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内具有比较优势;如果RRCA<1,则表示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内具有比较劣势。 3. 净出口竞争力指数(TSC )

中越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

中越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 近年来,中越农产品贸易在波动中增长,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余年间,除1995年和2001年外,我对越农产品贸易都处于顺差地位。我对越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水果、水产品、蔬菜等,我从越进口的也主要是互补性的水果和水产品。 一、中越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1995年至今,中越农产品贸易经历了由下降至上升的过程,其中,1995年至1999年,中越农产品贸易总额从3.21亿美元下降到1.29亿美元,下降了59.7%,年均下降18.6%。进入新世纪后两国农产品贸易迅速回升,除2004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大幅增长。 2005年达到5.1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2.56倍,年均增长32%,比1995年增长59.6%。 过去的十年中,中越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中的比重约在10%以内,最高的2003年占10.1%,最低的1998年占4.8%;占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小。 二、中越农产品贸易结构分别从近些年两国农产品进出口形势看,我对越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而从越进口则相对缓和。2005年我对越农产品出口额为3.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比1995年增长1.27倍;同期我从越进口农产品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7%,比1995年增长10.53%。 1、中国对越南出口农产品以水果、水产品、蔬菜为主 中国对越出口的农产品种类很多,所占份额较大的主要是水果、水产品、蔬菜等,2005年三大种类出口额分别为7447.7万美元、4491.5万美元、3709.5万美元,占我对越出口农产品总额的24.3%、14.7%、12.1%,三类合计占51.1%。其中水果以柑桔、苹果、梨等为主,水产品主要是加工对虾、鲜冷冻对虾以及其他水产品等,蔬菜主要是大蒜头、洋葱、马铃薯、萝卜胡萝卜、蘑菇、蔬菜罐头以及其他加工蔬菜。在粮食作物中,我对越出口的主要是小麦、种用稻、玉米,2005年三种作物出口分别为362.8万美元、998.9万美元和942.4万美元。 2、中国从越南进口农产品以水果、水产品为主 相对于我对越出口,我从越进口的农产品种类要少一些,其中比重较大的是水果和水产品,2005年进口的两类产品分别达到4709.4万美元和2923.3万美元,分别占我从越进口总额的22.82%和14.16%。水果以香蕉和其他鲜冷冻水果为主。水产品包括鲜冷冻鱼、加工鱼、饲料用鱼粉等。在粮食作物中,我从越进口的是大米,2005年达到81..2万美元。越南也是我进口大米居第二位的来源国。

我国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论文)我国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学号 姓名 院系 专业 完成日期 授课教师 得分

我国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王宝增 能源学院 摘要:概述了世界和中国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阐述了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概况。分析了我国新能源应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开发重点,分析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新能源开发的政策。 关键词:新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问题;政策 1能源危机与环境压力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当前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19 9 9 年世界能源结构见表 1. 2004年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见图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未来能源消耗量以每年2.7% 的速度递增,此速度前世界能源储量仅供全球消费1 7 2 年.根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预测,石油能源可用4 0 年,天然气6 0 年内枯竭,煤炭也只能用2 2 0 年.正是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大幅度增加,致使地球在过去10 0 年里平均气温上升0.3一0.6 ℃,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1 0 ~ 2 5 cm.如不对温室气体采取措施,在未来几十年内,全球平均气温每 1 0 年可上升. 0 2 ℃.到 2 10 0 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一3.5 ℃,这对人类和地球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必须改变当前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着重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化石能源,合理高效利用能源.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见表2. 其中煤炭比例近7 0 % ,加上净化设施较差,致使对大气的污染十分严重.如二氧化硫的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4 0 % ;城市悬浮颗粒物( T S P ) 亦严重超标.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迫使我国只有生态环境形势迫使我国只有在有计划、有步骤开发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除依靠高效节能技术、洁净煤技术之外,着重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缓化石能源的枯竭,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概况 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 水能可开发资源为3. 78亿千瓦, 目前已开发利用11%; 生物智能资源, 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和各种有机废物, 利用量约为 2. 6亿吨标准煤, 占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70%, 占整个用能的50% ; 我国太阳能年总辐射量超过60万焦耳/平方厘米, 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风能资源总量为16亿千瓦, 约10 %可供开发利用; 地热资源尚待继续勘探, 目前已探明的地热储量约为4626亿吨标准煤, 现利用的仅约十万分之一; 我国海洋能源资源亦十分丰富, 其中可开发的潮汐能就有2000万千瓦以上。 风能开发利用继续发展。我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 . 6万千瓦。20世纪80年代以来, 50~ 200瓦的微型风力发电机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目前有12万余台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牧区草原和沿海无电网地区运行, 解决了渔、牧民看电视和照明问题。1千瓦~ 20千瓦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达到小批量生产阶段, 目前正在研制50千瓦~200千瓦的中、大型风力发电机有14个风电场正在建设当中。与此同时, 低扬程大流量和高扬程小流量两种新型风力提水机已研制成功。此外, 全国风能资源调查显示, 在风力机性能测试技术基础理论研究、风能综合利用、国外风力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风电场的试验运行方面均取得进展。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我国地热资源现已利用的相当于400万吨标准煤。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西藏的地热开发利用, 羊八井地热电站现装机总容量2 5万千瓦, 年发电量达9700万度, 为拉萨电网供电的50%, 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电站。氢能等极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技术开发尚处于实验室试验研究阶段。近20年来,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了很大发展, 已经成为现实能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各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年提供约3亿吨标准煤(其中大部分是生物质能源, 在目前的商品能源统计数字中并未计入), 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人民生活的能源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3新能源的开发重点 我国新能源的开发重点为太阳能和风能。 3. 1关于太阳能 我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特别是在太阳能光电利用方面,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缺口较大。应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新能源发展的中近期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加速产业化。 要集中力量攻克太阳能光伏电池可大规模使用的关键性难点。这里主要是指大幅度降低太阳能光伏电池( PV) 元件的造价,及延长使用寿命。应集中力量开发价格便宜、寿命长、便于大规模制造的染料纳米半导体材料PV 系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西部太阳能丰富,大规模

中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中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第一,定义 1.电子商务; 2.跨境电子商务。 第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2.越南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第三,中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1.发展现状及前景; 2.存在的一些问题; 3.建议 前言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它改变了传统的买卖双方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旧有工作经营模式,快速地改变着原有经济格局,以及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和增长模式。电子商务在催生新经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已经成为评价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中越两国地理邻近、经济互补性强,双方互有需要。近十年来,中国对越出口增长很快,2003年只有31.8亿美元,十年后的2013年达到485.9亿美元,增长了14倍多,年均增长30%以上,远高于近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8%的水平。中越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中国一直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在越南的对外贸易中,中越贸易占其20%以上。中国也是对越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据越南发表的统计,中国是其第九大投资来

源国,累计对越投资70亿美元。中越经贸合作是推动越南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因此,在全球广泛而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深入了解分析中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客观认识中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两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就两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多个角度对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展开研究。根据对两国存在共性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中越跨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对策。 第一,定义 1.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以及企业对采购经理(B2M)四类电子商务模式。随着全球Internet使用人口之增加,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 B2B 指的是Business to Business, as in businesses doing business with other businesses,商家(泛指企业)对商家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通俗的说法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供需双方都是商家(或企业、公司),她(他)们使用了Internet的技术或各种商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 策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 约、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 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

增,最大为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 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中越贸易分析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摘要】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中越贸易额从1991年的32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54亿美元,但两国贸易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中越贸易的基本概况,并根据近几年的贸易情况和中越政府对对方的贸易政策,对其发展趋势等作出预测,希望能对中越双方的贸易合作起到一些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越贸易贸易逆差旅游合作 中国与越南毗邻,两国边界线长达1430公里,在越南同中国的广西陆地边界线上,居住着广西籍华侨70多万人,广西境内有从越南归来的华侨约27万人,还有不少长期居住在广西的越侨。这些侨民和归侨是双方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主要条件与因素。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越边境贸易日趋红火,目前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估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得到延伸。 一、中越贸易现状分析 1、中越贸易的基本情况 目前,越南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四类:A、原料、燃料类;B、农产品类;C、水产品类;D、消费品类。中国向越南出口的商品主要有五类:A、立式水泥厂、糖厂等成套设备;B、机械、运输工具、医疗器械、计量器械、纺织机械、农业机械;C、原料、燃料;D、粮食、食品、水果类;E、日用消费品、药品等。 中越政府都很重视双方间的贸易,分别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财贸政策。中国方面近年来主要出台了《关于边境小额贸易经营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了对各边境省区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的总量限制,并给予了边境省、区自行核定和颁布本地区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资格证书的权利;而越南方面则借由2001年公布的《关于边境口岸经济区政策的规定》规定经济区内的投资者的土地租金降低50%,同时,还给予各企业各种税收优惠政策。2005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两个主要协议—— —《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生效,从7月1日起,双方的7000多种产品将逐步消减和取消关税。 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经贸合作始终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全面发展的合作格局。从双边贸易来看,1991年两国双边贸易只有3230万美元,2005年已达到81.9亿美元,此后两国双边贸易更是大幅增长,中国连续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中越贸易额全年同比增长8.16%,达到210.4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越出口163亿美元,增长7.8%,自越南进口47.5亿美元,增长9.5%。以上三组数据同时保持增长,在我国对本地区贸易中也是屈指可数的。2010年,越中贸易总额再创新高,高达254亿美元。 2、中越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中越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第一,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制约两国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从总体上说,两国间的交通运输基本设施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越南方面,海防是越南北部的重要海港,也是进行外贸的重要线路,但是海防港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吞吐能力弱。此外,越南边境一级国道质量低,路道弯道多;越南铁路轨道是非国际轨道标准,中国铁路轨道是国际轨道标准,因此制约和影响了两国货物的运转和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口岸和边境互市点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一些口岸没有国门、验货场、储货场,口岸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远远跟不上口岸物流快速增长的需求。一些口岸和边贸互市点的供水、供电和交通状况落后,特别是越南,有30%的边贸互市市场没有与公路相连,有50%的边贸公路等级低或者路况差,货车通运困难。边境人民交易困难,成为制约口岸对外边境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三,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资源严重匮乏,成为制约两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这些基本资源在中越边境地区供求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夏天天气干燥的季节,供水发电更加困难、停电停水现象时有发生。中越边境地区地形复杂,邮电、通信基础落后,导致邮电通讯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 (2)中越贸易发展不平衡。在中越两国的贸易中,越南一直是贸易逆差国,1996年逆差竟高达3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8%,超过国际警戒线30%~50%的标准。据报道称,近3年来,越对华出口增幅高于原定目标,每年增加5—12亿美元。与此同时,自华进口每年增加30—35亿美元。越南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07年对华贸易逆差为91.45亿美元,相当于当年越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64%;2008年为111.6亿美元,占61%;2009年为115.32亿美元,占90%;2010年,越对华贸易逆差再创纪录,增至126亿美元,占越进口总额的23%,高于东盟和欧盟,相当于当年越对外贸易逆差总额120亿美元的105%。 (3)越方税率不稳定。从2004年起,由于我国取消进口越南水果减半征税政策,越南对我出口商品也相应采取了不断提高计税基价、提高税率的办法限制以我国商品出口。越方计税基价和税率经常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不利于企业制定远期贸易计划,影响了两国的边贸出口。 中越贸易分析 ○郭碧环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12)宏观经济 82 《当代经济》2011年5月(上)

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及前 景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摘要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合作不仅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而且能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中国与越南两国之间的贸易往 来由来已久,尤其是1991年越南和中国外交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经济与贸易 关系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本文首先从贸易发展规模、贸易的商品结构、贸易开放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越南的贸易方式与渠道五个方面分析了越南对外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得出越南对外贸易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其次,本文从越中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越中贸易商品结构和越中双边投资三个方面分析越中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由此分析出越中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例如贸易逆差大、贸易总量规模小以及两国货币汇率的影响等。 最后,通过SWOT分析得出越中两国贸易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对越中两国的贸易发展做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越中贸易;贸易现状;制约因素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ABSTRACT In today'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th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rade, but also in the tide of the world economy to reap the profits. China and Vietnam,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a long history, especially after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 in 1991,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got rapid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from the trade scale,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trade openness, domin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trade of Vietnam way and channel five aspects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etnam's foreign trade, it is concluded that Vietnam'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reign trade. Second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the bilateral invest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trade in the status quo.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ilateral trade, such as large trade deficit, the scale of trade volume and the impact of currency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inally,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existing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d the two countries' trade development in Vietnam to mak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Trade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Trade status;Constraint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互补性分析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互补性分析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互补性分析 法的基本原则在行政法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行政管理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行政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内容,所以充分的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成为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行政法原则的互补性就成为弥补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1.行政合法性原则 1.1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首先,行政职权一定要经过法律的规定和授权才能具备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行政机关的设立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行政机关的设置都能找到相应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就是行政人员所行使的权利也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行政职权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公共职权。它的存在一定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其次,行政法的行使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来展开。这项规定中也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行政机关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其使用的任何一项措施都应该在法律条文当中找到相应的规定,这就要求其一定要依照相关法律条文来执行日常工作。另外一方面是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行政人员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约。为了避免行政人员滥用权利,我国行政法中也对行政人员的权利范围作

出了明确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的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行政人员不能离开法律的约束性去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 1.2合法性原则需要其他原则的补充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只有在相互配合时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效果。这种联系就表现为各个原则之间的互补性,在现实生活中还会发生一些行政法合法性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用其他的原则作为重要的补充,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能够更加公正合理的去判断一件事务的合法性也应该将其他基本原则充分融入其中,一达到更好的效果。 2.行政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可见,这一规定涉及的实际是道德范畴。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严格依法做出,而合理性原则又要求行政行为可以“适度、合乎理性”这岂不是同合法性原则相矛盾,甚至是推翻?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2.1合理性原则存在的前提 由于行政管理涉及的都是社会生活的具体方面,其复杂性、多变性是任何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时都难以料到的,从而也就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社会生活又需要规范,于是行政立法规定行政执法部门享有“自由裁量权”,显然,这里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就是合理性原则存在的前提和必要。

1.中越贸易逆差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越南与中国地缘相近、交通便利,贸易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越南的大米、煤炭、橡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中国,而中国则是越南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建材、家电和农资产品的主要来源地。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中越贸易额从1991年的32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54亿美元,但两国贸易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 中越经贸交往的活跃为两国百姓带来了实惠,也有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越南海外国际旅行社中文市场部常务副总经理李木子表示,“我相当看好越中贸易发展前景,至少目前两国口岸边民直接受惠”。 越南工贸部认为,边境贸易额为越中双边贸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6-2011年两国边境贸易仍强劲增长,年均增幅约29%。 目前,中越之间已经形成了中国一个省区与越南多个省区共同合作构成跨国经济走廊的跨境经济合作模式。在2011年10月的第四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上,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前所长阮贵辉就表示,中越两国积极开展经贸往来,让两国边境一线居民不仅能分享国际贸易合作的好处,还能分享与国内其他区域合作带来的好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两国政府在越南莱州、奠边、老街、河江、谅山、高平、广宁,以及中国云南、广西等省区展开了形式多样的边境经济合作。2011年9月,中国首个设立在陆上边境线上的综合保税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正式运营,被认为是中越跨境合作取得新进展的标志。 2011年,越南财政总收入达到321亿美元,发展稳定。作为国家经济重要支柱之一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2021亿美元,较上年增幅明显。但李木子提醒,越南对美国一直是顺差,对中国一直是逆差。2011年越南全年贸易逆差全部来自中国。 2011年,越南对中国贸易逆差为116亿美元,它在出口原油、橡胶、海产品等大宗商品的同时,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化工品和电子产品等制成品。 河口县商务局副局长岳云松表示,中国出口越南的商品中85%为机电设备,而越南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经济附加值差距严重。 “中国对越贸易及其逆差的形成是有系统性原因的,比如大量大规模的中国EPC工程总承包商在越南的存在直接促使了中国建材成为首要选择,为越南低成本劳工而将工程从广东南迁越南的工厂,仍然需要其在中国的供应链提供原材料和主要部件的供应,同时这些因素都非一夕之间能改变的。”长期服务于中国与东南亚商贸业务的中国籍律师褚建富说。 越南《海关报》报道,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双边贸易,但由于中国商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因此出口较多;至2015年,根据该贸易协定,越南要削减关税,故中国商品进口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但褚建富认为,随着越南工业体系的逐步发展以及东盟内部贸易区的发展,越南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可能会有所下降,“如果中国不能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向越南出口产品的高新科技含量,其目前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受到威胁”。 据越南统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越中贸易总额约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越南对华出口约131亿美元,增长2.1%。而根据欧盟的新规要求,原料自东盟进口占50%以上的越南产品对欧盟出口,才能享受普惠关税优惠政策。但目前越南的纺织、化工行业原料大部分从中国进口。越南业内人士近年来也一再强调,要采取措施改变越中之间的贸易逆差现状。 有业内人士称,从结构上看,越南对我国主要出口经济价值较低的原材料,自我国进口经济价值较高的成品。这一现象说明越南的加工制造业较落后,且短期内难改变。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约、 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 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

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性分析论文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性分析论文 摘要:自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挑战和冲击了传统媒体。在国家社 会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为了得到持久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开始采取创新的途径。从新闻传播方面来看,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关系,而为了促进传统媒体的发展,需要加大对这种互补性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在概述 传统媒体、自媒体的基础上,探究在新闻传播方面传统媒体、自媒体之间的互补性。 关键词:互补性;新闻传播;传统媒体;自媒体 一、前言 自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年轻人的支持给予了自媒体极大的发展动力。从自媒体的新闻传播角度来看,其传播范围广、操作简单等特点,使其逐渐应用到社会上的多个群体中,甚至部分老年人在观看新闻的时候也开始依靠自媒体。而传统媒体具有较长的发展时间,国家对其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力度,所以在新闻传播方面传统媒体所占的地位仍然很重要。为了促进自媒体、传统媒体的共同发展,急需加大对两者互补性的认识,并合理利用其互补性。 二、概述自媒体、传统媒体 (一)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群众基础较为深厚,在传播新闻时,都是根据一定的事实依据做出了新闻传播;国家支持的媒体形式就是传统媒体。虽然自媒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仍无法彻底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在传统媒

体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路线仍是保守的,阻碍了传统媒体的发展进程。其表现出的不足在于:具有较为缓慢的新闻传播速度,通常是今天报道昨天的事情;新闻报道形式较为落后。[1] (二)自媒体自媒体又叫个人媒体、公民媒体,其传播特点是平民化、私人化,即人人都可以作为传播者,其中微信、微博等是典型的自媒体代表。从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可以看出其具有的优势在于较快的新闻传播速度。自媒体对新闻传播主要是借助微信、微博等较为流行的自媒体,从传播速度方面来看要比传统媒体快一些。其新闻会涉及各个领域,如平民百姓生活、国家中央重要讲话等,只要是可以爆料都可以利用自媒体传播新闻。其发展中也显现出不足,表现为:具有较小的控制力,出现了不良的新闻报道、虚假新闻等,对新闻的正常传播起到了严重的阻碍,毁誉参半,阻碍了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 2] 三、传统媒体、自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互补性(一)自媒体、传统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模式上应建立立体化联动模式 在新闻报道模式上,建立两种媒体间的立体化联动模式。可以在新闻传播的第一阶段中利用自媒体的快速优势发布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闻事件。自媒体播出新闻之后,再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舆论导向作用,对公众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淘汰自媒体的虚假新闻、负面新闻。例如,发生大型新闻事件后,应有机地结合传统媒体、自媒体,立体化、多时段、多平台、多层面、多角度地报道新闻事件,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新闻事件,正确地看待新闻事件所传递出的信息。全方位报道新闻的时候可以借助的渠道有微信、微博、博客、互联网、报纸、期刊、电视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性。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

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和人一样具有国别。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 (9)公共性。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他人的享受。同时,不少自然资源从物质形态上也是不可割裂的,如巨大的水体、奔腾的江河、广阔的海洋、无法固定的环流大气等,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

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 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摘要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合作不仅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而且能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中国与越南两国之间的贸易往 来由来已久,尤其是1991年越南和中国外交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经济与贸易 关系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本文首先从贸易发展规模、贸易的商品结构、贸易开放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越南的贸易方式与渠道五个方面分析了越南对外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得出越南对外贸易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其次,本文从越中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越中贸易商品结构和越中双边投资三个方面分析越中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由此分析出越中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例如贸易逆差大、贸易总量规模小以及两国货币汇率的影响等。 最后,通过SWOT分析得出越中两国贸易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对越中两国的贸易发展做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越中贸易;贸易现状;制约因素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ABSTRACT In today'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th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rade, but also in the tide of the world economy to reap the profits. China and Vietnam,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a long history, especially after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 in 1991,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got rapid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from the trade scale,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trade openness, domin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trade of Vietnam way and channel five aspects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etnam's foreign trade, it is concluded that Vietnam'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reign trade. Second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the bilateral invest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trade in the status quo.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ilateral trade, such as large trade deficit, the scale of trade volume and the impact of currency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inally,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existing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d the two countries' trade development in Vietnam to mak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Trade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Trade status;Constrai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