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螺旋扫描
螺旋CT应用
化脓性关节炎与结核性关节炎
3、发现骨关节外伤改变
4、发现肿瘤
左肱骨骨肉瘤
软骨肉瘤
骨样骨瘤
多发性骨髓瘤
5、发现椎间盘病变
适应症
关节炎症与结核 外伤骨折 各种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如骨肉瘤、骨纤… 椎间盘突出 椎管肿瘤…
一、怎样干? 二、发现啥? 三、新技术?
床距离)/d(层厚)(GE) X线束螺距P=d(层厚)/s(球 管旋转1周进床距离)
螺旋CT的优点
没有扫描间隔时间,大大缩短扫描时间
快速容积扫描,提高小病灶的检出,防
止遗漏小病灶 能进行容积扫描后处理:CT血管造影, CT三维重建,CT仿真内窥镜等 快速扫描/高速采集,减少伪影,提高时间/ 密度/空间分辨率
1、发现正常
2、发现肝脏血管肿块
肝脏血管瘤
3、发现肝脏良恶性肿瘤
肝Ca
肝Ca
肝腺瘤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4、发现胃肠肿瘤
胃窦Ca
胃间质瘤
5、发现胰腺肿瘤、 肝脏转移瘤
胰腺Ca肝脏转移
6、发现胰腺炎症
7、发现肾与肾上腺肿瘤
肾Ca
8、发现胆囊病变
单层与多层螺旋CT
单层螺旋CT(spiral
获得1层图像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是指球管旋转1周获得多层图像 每排探测器通过电子开关与数据采集系统 (DAS)控制,每个DAS可独立采集完成1套 图像 根据DAS与探测器匹配不同,通过电子开 关切换,可以选择性的获得1,2,4,8,16层图 像,层厚可以选择 0.5mm,1.0mm,1.25mm,2mm, 3mm…
螺旋扫描
螺旋扫描概述:教程详细讲解了在ProE WildFire4.0版本中螺旋扫描的详细使用方法和各种控制属性已经他们在在造型中的应用。
同时也是ProE基本造型指令系列教程的一部分。
螺旋扫描是用来创建螺旋状的造型的指令,通常用于创建弹簧、刀具等造型。
它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螺旋实际指的是扫描的轨迹,实际上螺旋扫描就是一个特殊类型的扫描,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轨迹是符合某一个规律的,在这里就是螺旋线的规律,所以就螺旋扫描的轨迹而言,有两个地方需要指定的,就是螺旋的螺距,另一个就是螺旋线的直径;而对于扫描,显然我们关心的便是截面了。
这个截面的要求和我们一般的扫描截面的要求是一样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Pro/Engineer WildFire4.0中如何实现一个螺旋扫描和它具有哪些变化选项。
螺旋扫描(helix 指令位置:插入(insert)swept…)点击指令后我们便可以进入螺旋扫描的控制界面,在WildFire4.0中,对可螺旋扫描有四个控制属性,分别是属性、扫引轨迹、螺距和截面分别控制属性(properity):用于改变螺旋扫描的基本属性扫引轨迹:用于创建和修改扫引轨迹螺距:用于确定螺旋扫描的螺距截面:用于创建和修改螺旋扫描的扫描截面[attach]27217[/attach]在属性子项下,有三个控制属性分别是控制螺距(常数、可变)、截面方向(穿过轴、轨迹法向)和螺旋方向(右手定则、左手定则)。
[attach]27218[/attach]对于截面方向,使用穿过轴的选项在扫出过程中截面根据扫出点和中心轴构成的平面来作为草绘平面。
而使用截面法向轨迹选项,在扫出过程中的截面根据轨迹的法向来确定草绘平面。
[attach]27219[/attach]最后一个子选项是控制轨迹的螺旋方向的,使用右手法则,则螺旋方向的判断方法如下:伸出右手,拇指向上,半握四个手指,那么四个手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的方向。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左手法则,只是把右手换成左手而已。
螺旋CT技术概述
• 在单层螺旋CT扫描中,床运行方向(Z轴)扫 描的覆盖率或图像的纵向分辨力与螺距有 关。不管是采用360°还是180°线性内插 方式,螺距增加重建图像的有效层厚增加, Z轴分辨力下降。 • 如mA不变,单层螺旋CT扫描的噪声与螺距 无关;随着螺距的增加,病人的剂量下降。 同样,如mAs设置相同,单层螺旋CT扫描 的噪声比非螺旋CT扫描高约15%。
单层螺旋CT的扫描特性 单层螺旋CT的扫描特性
• 螺旋扫描与非螺旋扫描的方式不同,因此 产生了一些新的成像参数和概念:
螺距(spiral/helical pitch); 螺距(spiral/helical pitch);
• 螺距的定义是: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检查床运行 的距离与层厚或准直宽度的比值。该比值(pitch) 是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动的这段时间内,运 动和层面曝光的百分比。它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根据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说明,螺距的定义由下式表示: • 螺距(p) = TF/W (3-1) • 式中TF(table feed)是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床运 动的距离,单位为mm;W是层厚或射线束准直的 宽度,单位也是mm。
• 180°线性内插是采用靠近重建平面的两点 扫描数据,通过内插形成新的平面数据。 180°线性内插和360°线性内插这两种方 法最大的区别是,180°线性内插采用了第 二个螺旋扫描的数据,并使第二个螺旋扫 描数据偏移了180°的角,从而能够靠近被 重建的数据平面。这种方法能够改善SSP, 提高成像的分辨力,进而改善了重建图像 的质量。
床速(table feed)和重建间距或重 床速(table feed)和重建间距或重 建增量(reconstruction 建增量(reconstruction interval, or increment)等。 increment)等。
螺旋CT中“层”与“排”的区别
螺旋CT中“层”与“排”的区别
1、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是指扫描一圈所得到的图像数,如4层CT就是扫描一圈出4层图像,取决于纵轴方向数据采集系统(DAS)的个数。
2、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或Multi-row CT)是指组成CT 的纵轴方向排列的探测器排数,如16层CT有的是24排(Siemens,Philips,GE),有的是40排(Toshiba)。
如果统称“多”,可以称“多排”,也可以称“多层”;如果具体到数字,例如16,64 就只能称“层”,16层CT、64层CT等。
因为在多层(排)CT,层和排并不一定一致。
例如东芝公司生产的4层CT,就有34排探测器,因为只有4个DAS,所以旋转一周只能同时获得4层图像,此时是不能称为34层或34排CT 的。
16层设计的采集时间一般为0.5描(全周扫描),最低可达0.42秒,以一个身高155cm 的病人为例,以2.5mm层厚采集将可在19-22秒钟完成全身的扫描明显提高了扫描的单位时间覆盖率。
对包括心脏在内的动态器官全部可以实现一次屏息采集、这是4层采集的CT 尚不能完全实现的。
来源:本站。
第五节螺旋CT
时间在飞驰 - CT 扫描也同样 !
一、螺旋CT的发展与 工作原理
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CT 机又作了改进,值得一提 的是螺旋CT扫描(spiral CT SCAN ),它是在螺旋式扫 描的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平直匀速移动而实现 的。滑环技术使得X线管的供电系统只经电刷和短的电缆, 这样就可使X线管连续旋转并进行连续扫描。 在扫描期间,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 扫描轨迹成螺旋形,并且是连续的,没有间隔时间。结果
最大强度投影法(MIP)或最大密度投影 法,亦称最强象素投影法(MaximumPixel-Intensity Projection)、最大信 号强度投影法或最强信号投影法
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图象
是通过计算机将重建范围内各条射线 上具有最大CT值的象素集合二维显示,而 将密度低的组织结构尽可能除掉。 经过MIP处理后感兴趣的解剖结构的位 置、形状、坐标等能够清晰再现,可以重 建类似X线造影的图像。并可多平面、多角 度、不同厚度观察。
单层螺旋CT
扇形线束 单列 X线束宽度 1幅 1.0秒 1 1.0
多层螺旋CT
• 1998年底应用于临床。是指X线球管没 旋转一周,即可完成多层的容积数据采集 病重建出多个层面的图像。
多层螺旋CT的主要技术特点:
• 1.宽探测器结构 • 2.先进的旋转方式,采用磁悬浮方式,使其 转速更快。 • 3.大容量X线球管和高功率高压发生器 • 4.锥形X线束。 • 5.数据采集系统增加。 • 6.应用模拟电子开关 • 7.图像重建算法:优化采样扫描、滤过内插 法
SSD应用深度编码,使图像有深 度感,立体直观。 可以通过确定不同的阈值来显示 检查对象的不同靶结构 图象类似钡剂充盈相。
螺旋CT扫描-医学-
显示血管和肿瘤的空间关系较满意, 且有深度 感。
4.腹部增强扫描
■ 肝增强扫描: 一般采用双期扫描,有的小病灶 ■ 甚至进行延迟扫描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众多
资料证明肝内病灶在动脉期的检出率为90%, 门脉期为60%-70%。
■ 肾脏增强扫描 ■ 肾脏的CT扫描可观察肾脏的分泌、排泄功能
, 肾盂、肾盏的形态表现以及阳性结石等;
■ 肾动脉CTA扫描有助于观察肾动脉闭塞和狭窄。
■ 在平扫的基础上, 对怀疑有血管性、感染性及 ■ 肿瘤性的病变加扫增强检查;为了在脑缺血性
卒中发作的超早期显示病灶, 半定量分析及动 态观察脑内缺血性病变的位置、范围及程度等 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行CT灌注成像。
2.脊柱增强扫描
■ 延迟扫描可用于寻找富血管性肿瘤及血管性病 ■ 变, 也可用于椎间盘术后疤痕组织增生与术后
■ 在横断面图像上按要求任意划线, 然后沿该线将横断面上二维体积元 厚层面重组, 即可获得该平面的二维重建图像, 主要包括冠状面、矢状 面和任意角度叙位图像。
■ 2.多层面容积重建技术
■ (multipanarvolumereconstructions )
MPVR
■ 它包括最大密度重建(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 MIP)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具有相对高密度 的组织和结构,如显影的血管、骨骼、肺部肿块以 及明显强化的软组织占位病灶等。对于密度差异甚 小的组织结构以及病灶则难以显示。
螺旋CT扫描
301医院放射诊断科
放射诊断科CT机现状
■
放射诊断科共有5台CT机, 全部为螺旋式, 有单层、4排和16排扫
螺旋ct的原理
螺旋ct的原理
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医
学影像技术,利用旋转式射线扫描和计算机重建技术来生成人体器官的断层图像。
螺旋CT的原理基于射线的吸收和组织结构的密度差异。
当射
线通过人体时,不同组织结构对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在射线通过后,通过测量射线在不同角度上的吸收量,可以推断出组织结构的位置和密度。
螺旋CT使用一个环形设备,称为“环形X射线管和探测器阵列”,它围绕患者的身体进行旋转,向身体内部发射射线。
探
测器阵列位于环形管的对面,可以测量射线通过后的强度。
旋转扫描的速度相对较快,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数据。
通过将患者在扫描期间向前推进,可以扫描整个身体部位,并生成一系列连续的图像切片。
这些切片图像包含有关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
螺旋CT的计算机重建技术是该技术的关键部分。
通过将探测
器阵列的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可以根据不同角度上的吸收量来重建图像。
计算机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产生高质量的图像。
总的来说,螺旋CT利用旋转式射线扫描和计算机重建技术来
生成人体器官的断层图像。
它在医学影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多层螺旋CT螺距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螺距(pitch)成为螺旋CT很重要的扫描参数。
螺距是扫描架旋转一周360°进床距离与透过探测器的X线束厚度之比,单层CT的X线束厚度等于探测器准直宽,即等于采集层厚宽度。
螺距的计算公式:P=S(mm)/D(mm) P:螺距 S:扫描架旋转一周360°进床距离 D:为X线束厚度因多层螺旋CT应用了多排探测器阵列,所以,X线束被多排探测器分为多束更细的X 射线,透过探测器的X线束厚度以d(mm)表示,则:d(mm)=D(mm)/N其中:N为探测器排数。
多层螺旋CT的螺距以P表示:则多层螺旋CT的螺距公式: P=S(mm)/D(mm)/N螺距决定CT的容积覆盖速度,影响图象的质量。
扫描区域确定后,其它扫描参数不变,增加螺距时,完成总的容积扫描时间将缩短,但获得的容积体积不发生变化,图像质量将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更好的应用螺距(pitch),将从三个方面考虑:(1)扫描范围(2)扫描时间(3)图象质量[pitch of screws] 螺纹上相邻两牙对应点之间的轴向距离,代号是P.如果带电粒子进入均匀磁场B时,其速度v与B之间成θ角,则粒子将作螺旋运动。
而粒子在磁场中回转一圈所前进的距离叫做螺距(h):h=2πmvcosθ/(qB)单线螺纹的螺距等于导程,多线螺纹的螺距等于导程除以线数.螺距亦称牙距.在英制中,以每一英寸(25。
4mm)中的牙数来表明牙距.螺旋CT的问世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螺距(pitch,P)。
对早期的单层螺旋,各厂家对此定义是统一的,即螺距=球管旋转360°进床距离/准直宽度。
对于多层螺旋CT螺距的概念有点复杂,多层CT的一个准直宽度包含了多个相邻的图像。
这样,厂家的不协商(或者说不妥协)导致了多层螺旋螺距公式中分母:准直宽度定义的混乱。
例如:MARCONI等多层CT将整个准直宽度作为公式的分母(层数x单个准直器宽度),而GE等则将每一层图像的准直宽度作为分母。
螺旋CT简介
• 2.滤过内插法(filter interpolation) 采用Z轴 方向滤过重建,取代常规的螺旋内插法。
高压滑环技术原理图
低压滑环技术原理图
电刷(Brush)
低压滑环
高低压滑环优点缺点
• 高压滑环技术的优点是高压发生器放在机架外部, 可以不受体积重量的限制,发生器功率容量做得 大,又不增加旋转机架的重量,使扫描速度更快。 而且也不需要担心滑环与电刷接触处因电流过大 而引起的温度升高问题。其缺点是高压滑环易引 起机架旋转部件与静止部件、接触臂、电刷之间 的高压放电,由此还会引发高压噪声,影响数据 采集。
多层螺旋连续式扫描
(一)多层面螺旋CT的探测器阵 • 探测器在Z轴方向的数目列从传统的一排增加至几
排甚至几十排(多排探测器CT机-multirow detector CT)。其排列方式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对称形探测器;非对称性探测器
912 ch.
256 slices
(二)多层螺旋CT的重建方法
• 常规CT扫描缺点:
• ①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
• ②成像中会产生遗漏人体某些组织的情况。 病人呼吸使前后两次扫描中不相同的,相邻 两扫描之间的组织造成遗漏;
• ③不能准确地重建三维图像和多方位图像;
• ④应用提高对比度技术时,只扫描了有限的 几个层面。
螺旋扫描容积式数据采集要求:
• ①滑环技术使X线管能连续沿着一个方向转动; • ②扫描床能做同步匀速直线运动; • ③使用大功率、高热容量和散热率的X线管; • ④具有螺旋加权算法软件; • ⑤用计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计算机系统。
第五节 螺旋CT
多层螺旋CT的技术改进: ①X线管的改进:飞焦点技术 ②高压发生器的改进:固态高频高压发生器 ③智能扫描:自动变化扫描条件 ④驱动的改进: 以前都为皮带驱动,MSCT大 多采用电磁驱动、磁悬浮技术,提高了旋 转速度,降低了机械噪声。 ⑤探测器的改进:一是采用稀土陶瓷探测器 ,吸收率在99%以上,稳定性好。二是增加 了Z轴方向上探测器的排数。
43
2. 人为的局限性 一项调查表明,全国中小城市高档CT功能使用 率很低。一方面表现在容量浪费,一台16层 CT每天至少可以检查300例病人,但有的医院 仅有几十个病人受检。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 功能浪费,有的医院从未使用过虚拟内镜,3D 成像也很少有人会用,单层螺旋CT的功能已经 大量闲臵,对多层螺旋CT来讲就会造成先进性 功能的传统性浪费。
另一种是层螺距表述为
扫描 圈床移距离 层螺距 层厚宽度
36
两种螺距的关系为: 层螺距=层数×束螺距。 MSCT中的层厚,主要是取决于检测 器的有效探测宽度,或等于检测器 组合沿长轴方向上的总宽度.
37
(4)数据采集系统:传统CT和单、双 排螺旋CT在进行数据采集中只有一个 数据采集系统或数据采集通道,而4 层CT的数据采集通道有四个。扫描时, 四个通道分别各自从相通的检测器组 合中采集构成一个层面的数据。 到目前为止,最新的是了扫描 速度,单次屏气就可以完成整个检 查部位的扫描,且减少了运动伪像; 二是由于可以进行薄层扫描,且在 新层与断层之间没有采集数据上的 遗漏,所以不仅可在任意位臵上重 建图像,而且还可提供较好的三维 图像重建的容积数据。
23
2. 螺距与层厚 相邻螺线圈沿螺线圈轴线方向(床 移方向)的距离称为螺距(pitch), 螺距也等于X射线管旋转一圈受检 体随扫描床移动的距离。
creo螺旋扫描的用法
creo螺旋扫描的用法
螺旋扫描是一种常用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它可
以用来提取图像中的特征或进行图像重建。
在图像处理中,螺旋扫描可以用来将一幅二维图像转化为一维的
扫描序列。
这是通过按照螺旋线的形状依次遍历图像的像素来实现的。
具体而言,螺旋扫描的路径从图像的中心开始,逐渐向外扩展,直到
遍历完整个图像。
这样,每一个像素都按照一定的顺序被访问到。
螺旋扫描常常被用于在图像中检测边缘和轮廓等特征。
通过对螺
旋扫描序列进行处理,可以提取出图像中的边缘信息,并用于进一步
的图像分析和理解。
另外,螺旋扫描也可以用于图像重建,尤其在压
缩图像的解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螺旋扫描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图像处理技术,它可以
用于提取图像特征、边缘检测和图像重建等多个应用场景。
Philips螺旋 CT 操作手册
Philips螺旋 CT 系列UltraZ操作手册系统介绍:有关这本手册--手册章节介绍:该手册由若干个信息功能章节构成,所有章节如下:第一章:系统介绍第二章:控制及显示系统第三章:系统的开启与关机第四章:总体设制自动声音的录制预制窗宽窗位的修改扫描方案的预制日期与时间的设定第五章:扫描控制操作按钮的使用,工作流程标识,主菜单标识 X线系统的预热移动病人至扫描床病人的摆位输入病人信息Clinical Development - PMS Greater China BL System选择扫描方案执行定位计划扫描扫描采集回顾式重建穿刺定位扫描团注分析扫描第六章:图像显示及分析二维显示多平面重组最大投影密度表面遮盖成象4D 血管造影第七章:图像的摄影第八章:图像的存档3第一章常规介绍此手册将采用一些特殊的标识及格式介绍相关信息操作员的信息输入:针对操作员的指令,系统将在如下的对话框中显示指令信息:1。
如果输入的工作涉及到鼠标器,系统将在对话中提示操作员使用鼠标器的某一个键“点击”屏幕上的某一个功能选项。
2。
如果输入工作涉及到键盘上的某一个功能键,系统将提示操作员“按下”该功能键。
3。
如果输入工作涉及到键盘录入,系统将提示精确的输入数量及字符类型系统的提示及相关信息系统会在当前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的对话框屏幕按键;工作流程块及菜单键的使用扫描器的操作是通过使用鼠标器及从监视器上选择用户要求的扫描序列实现的。
屏幕按键的介绍屏幕按键是设置在扫描参数前的钻石状的按钮,操作人员可以简单地通过移动鼠标至该按钮上,然后单击鼠标器,此按钮将变黄为黄色,代表选择结束。
工作流程框的使用Clinical Development - PMS Greater China BL System工作流程框是位于屏幕底边的六个功能选择流程,箭头代表系统推荐的正常工作程序,当某些功能框表现为虚线状态时,则代表该功能在当前状态下是无法执行的。
螺旋CT原理
螺旋CT起源及其原理1.起源关于螺旋CT的研究结果首先在1989年的北美放射协会年会上提出。
技术上的先决条件是引入了连续旋转扫描。
以今天的观点来看,那只是逻辑上将螺旋与新的扫描技术结合到一起。
当时的连续旋转扫描的发展和引入瞄准的只是缩短扫描时间和为动态CT提供更好的性能,并没有认识到螺旋CT。
最早提及螺旋CT的都来自一些相互没有联系的资料,关于螺旋扫描的专利也不存在。
因为所包含的连续数据采集和病人的连续进床被认为只是测量放射学所使用的技术,并且重建算法也没有取得专利。
直到90年代才达成一致意见将算法申请专利。
Mori的一个专利-螺旋算法是第一个关于螺旋CT的专利文字,但是由特定的电子电路来确定专利的所有权。
这些对于现在的发明者毫无价值,因为硬件部分无法升级,而且新的算法层出不穷。
直到1993年,才出现了关于日本的螺旋CT的英文报道。
Kalender(德国)和V ock(瑞士)于1988年开始在螺旋CT领域进行研究并于1989年进行了关于螺旋CT的物理测量和临床研究。
Bresler和Skrabacz的螺旋扫描原理的理论研究与这一发展同步,但是关于此方面的新知识出现。
这一工作被一个美国的厂商资助,已经研究出扫描的模型,但当时由于图像质量的问题没有投入临床使用。
常规CT有两个不可忽略基本要求: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被扫描的物体没有移动;扫描轨迹必须在一个极好的平面上。
如果这两个条件之一受到干扰,结果可想而知,会对图像质量带来负面影像。
如果病人移动或体内器官的运动,就可导致运动伪影。
如果病人很合作且没有移动,同样要求在床通过探测野时的平稳性。
第二个要求也是这样。
由于热效应和机械不精确性,X线球管焦点偏离设定的轨迹,当焦点和探测器不在同一平面时,可增加图像的伪影。
后者对EBCT扫描影响很大。
通常发生以上所说的情况时,无法采集到连续的数据,因为扫描系统没有显示出与不同角度一致的层面。
这种不连续大多数情况下导致可见的伪影。
螺旋CT的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螺旋CT的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常规CT从发明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史。
这三十年CT技术大量地应用到临床的同时,CT机自身的各项功能也显著增强。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CT的发展,扫描时间从数分钟减少至1s-2s,工作周期时间也缩短到l0s以下,不过主要结构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但近年来采用的滑环技术使CT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采用滑环技术不仅缩短了工作周期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螺旋CT。
即在连续扫描的同时,病床承载病人连续送入机架扫描孔。
扫描轨迹为螺旋形曲线,可以一次收集到扫描范围内全部容积的数据,所以也称为螺旋容积扫描。
这是CT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我科自前年十月份引进一台美国MarconIMXS000双层螺旋CT,经过近一年半的使用,充分说明了其绝对的优越性。
现结合我科的实际工作就螺旋CT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1 螺旋CT原理螺旋CT扫描,就是在扫描的同时,患者随扫描床匀速运动,而X线管球和探测器组则相当于电机的转子一样,不停地围绕患者的“感兴趣区”(Range of interesting)作快速连续360度旋转,同时探测器组连续采集数据,如此扫描若干周后,其结果是球管相对患者“感兴趣区”体表的扫描轨迹是一螺旋形路经。
故称为螺旋容积扫描CT(HelicaSpiralVolumetric Scanning CT)。
螺旋扫描得以实现,关键之处是采用了滑环技术(Slip-Ring Technique)传统的CT扫描机球管系统的电力及信号传递是由电缆完成的,在扫描时球管作往复圆周运动,电缆也随之来回缠绕,并发生拉伸和绞合。
阻碍了探测器组的持续旋转,使得扫描无法连续进行。
因而明显地影响了扫描速度的提高,获取数据的范围也受到限制。
滑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上述电缆连接的缺点。
该技术的实现,包括两个关键的解决:第一,它应用了中频技术将高压发生器制作得很小,并与凹球管连在一起形成组合,固定在机架内,随机架旋转而同步运动。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五章第三节 螺旋CT
第三节螺旋CT一、特点1、螺旋扫描是扫描床匀速通过持续匀速、单方向旋转的X线管而产生X线的扫描野。
『提出问题』一、常规CT有哪两个不可忽略的基本要求?1、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扫描的物体没有移动;2、扫描轨迹必须在一个极好的平面上。
『提出问题』二、如果这两个条件之一受到干扰,会对图像质量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如果病人移动或体内器官的运动,就可导致运动伪影。
『进行对比』螺旋违背以上两条原则吗?1、在扫描过程中还要移动病人,扫描床匀速移动2、它不是平面移动,X线管持续匀速、单方向旋转螺旋CT的显著优点:单次屏住呼吸就可以完成整个检查部位的扫描,且可以在任意想要的位置上重建图像。
2、螺旋CT参数与常规CT的相比增加了床位移增量和所需重建图像间隔的选择床位移增量和层厚的比值即螺距因子在扫描层厚一定的情况下,螺距因子越小,即床位移增量越小,则床面移动速度越慢,则轴向采样数量越大,重建层厚越薄,图像质量越好。
但当扫描范围确定时,若床速过慢,必然延长扫描时间。
反之则反之。
3、螺旋扫描采集的是容积数据,扫描床连续移动导致每一周扫描的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平面,因此需要进行数据校正。
4、单层螺旋CT(SSCT)和多层螺旋CT(MSCT)与SSCT相比,MSCT的优点突出表现在扫描速度快,X线管损耗小,照射量减小,Z轴空间分辨率高、采集信息量大、降低对比剂用量等方面。
二、扫描装置(一)滑环技术滑环:用带状封闭环形的导电环和电刷配合制成的一种导电结构。
采用优质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环和电刷紧密接触,代替了电缆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了动静两部分的电路连接。
这种技术的实现使扫描系统可以连续单方向旋转,有效避免电缆可能发生的拉伸的绞合而出现故障。
1、低压滑环低压滑环是由外界将数百伏的直流电通过滑环输入到扫描机架内,电压较低,容易实现绝缘。
滑环电流很大,电弧和生热便成为重要问题,要求电刷和滑环接触电阻非常小。
高压发生器内置。
2、高压滑环高压滑环由扫描机架外的高压发生器产生后经高压滑环进入X线管。
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
根据有关文献,从肘前静脉至胸腔内各结构得循环时间依次为:上墙静脉3、7±1、5s,肺动脉6、5±2、5s,升主动脉10、5±3、0s,降主动脉及颈部血管12、3±3、8s,颈静脉17、8±5、0s。
以上延迟时间只就是近似得,需根据病人估计得心输出量及怀疑病变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螺旋CT检查需预先在高压注射器得遥控器上设置造影剂量,计算公式如下:剂量=流速(毫升/秒)x{扫描延迟时间(秒)+扫描时间(秒)-7},这里得7秒就是造影剂到达肺动脉干得时间。
这个公式适应于造影剂浓度为300mg碘/ml,流速2ml/s时;当造影剂浓度为150mg碘/ml,流速3~4ml/s时,造影剂剂量翻倍。
另一种计算造影剂剂量得方法就是根据病人体重,方法就是:剂量(300mg碘/ml)=体重(kg),或剂量(150mg碘/ml)=体重(kg)x2在CTCA中,利用心电门控制技术在心脏运动最慢得时期采集图像数据,可以实现抑制心脏运动伪影得目得,心电门控制技术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两种。
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就就是利用心电信号控制CT扫描,该技术早已经在EBCT与其她成像技术中应用。
基本原理就是在扫描过程中,同步检测患者得心电信号,通过心电信号对心脏运动期相得标记,选择适当得扫描起始时点,实现获得心脏特定期相得图像或消除心脏运动伪影得目得。
在心电信号控制下,每个心动周期进行一次扫描,扫描模式与传统CT一样,X线发射为间断式、检查床运动为步进式。
通常以心电信号得R波为参考点,确定扫描得开始时间。
当检测到R波峰时,开始计数延迟时间,延迟时间结束触发扫描,扫描时间结束移床,移床距离为准直器宽度,重复上述过程完成整个心脏扫描.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技巧螺旋CT得问世与发展,就是CT历史上得又一次革命.首先,球管旋转一周得时间已经缩短到亚秒量级,一次屏息可以完成整个躯干得扫描;第二,图像后处理功能迅猛发展,各种后处理软件不断完善,使CT不再单单就是横断图像.各种三维后处理图像不仅能立体显示解剖与病变,而且可以透明化处理或以仿真内窥镜方式观察。
螺旋扫描名词解释
螺旋扫描名词解释
螺旋扫描是一种用于医学成像的技术。
在该技术下,影像设备会通过一个旋转扫描的方式捕捉身体内部的图像。
该技术常常用于诊断包括头部、腹部以及骨骼等位置的疾病。
相较于传统的CT扫描技术,螺旋扫描更加快速和精准。
因为螺旋扫描可以同时发射很多束线,得到非常清晰的影像。
这一特性也能让医生看到非常小的异常,并帮助他们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和诊断。
在螺旋扫描技术下,设备会将X射线发射器和检测器同时旋转,而不是单独旋转。
这一特性能够大大减少扫描过程中的失真和伪像。
此外,螺旋扫描还能够通过改变扫描的速度和旋转角度来进行不同的扫描。
对比建立在这些不同的扫描上,医生可以对各种疾病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和诊断。
对于需要通过快速,准确,精细的图像来进行诊断的疾病患者,螺旋扫描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
尽管该技术需要的设备非常昂贵,但是它的确可以大大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率。
无论是用于疾病预防还是治疗,螺旋扫描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创建螺旋扫描特征(详细分析:螺旋)共7张PPT
1、点击“插入”菜单→执行“螺旋扫描”命令。
2、确定螺旋扫描特征类型(伸出项、曲面、切口、薄壁件
等选项的选取)。
二、螺旋扫描3特、征创在建方“法 属性”菜单管理器中,选择对应的选项,并点击“完
成”。三类属性选项如下: (2)、截面方向:穿过轴与轨迹法向选择。
二、螺旋扫描特征创建方法
(1)、节距:常量与变量选择。 通过旋转混合命令而形成。
创建方法二:
通过旋转混合命令而形成。
截面1如左下图所示,截面2(草绘点)如右下图所示。
截面2旋转角度为90°。
3、在“属性”菜单管理器中,选择对应的选项,并点击“完成”。
5、草绘中心线及轮廓轨迹线。 (1)、画轮廓轨迹线时,必须同时画出中心线。
3、在“属性”菜单管理器中,选择对应的选项,并点击“完成”。
轮廓轨迹线及6中、心线草如左绘下图截所面示。图。
注意事项:
(1)、画轮廓轨迹线时,必须同时画出中心线。
(2)、截面尺寸不能大于节距值。
第十五次课
创建螺旋扫描特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螺旋扫描特征概述
螺旋扫描特征是将一个截面沿螺旋轨迹线扫描而
形成的一个连续特征(如下图所示)。
但应注意螺旋轨迹线是由系统自动提供,而所 画的轨迹线实际上是特征的轮廓线。
弹簧
螺栓
螺母
螺旋扫描特征包含的要素: 1条中心线+轮廓轨迹线 + 1个截面+节距。
二、螺旋扫描特征创建方法
三、实例1(弹簧)
创建变节距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结构。
已知:弹簧的中经D2=38,簧丝直经d=6,有效圈节
距t=11.8,两端节距t =100。 =4,自由高度H 螺已栓知主 :要弹结簧构的尺中寸经如D2下=3图8,所簧示丝。直经d=6,有效圈节距t=110.
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
根据有关文献,从肘前静脉至胸腔内各结构得循环时间依次为:上墙静脉3、7±1、5s,肺动脉6、5±2、5s,升主动脉10、5±3、0s,降主动脉及颈部血管12、3±3、8s,颈静脉17、8±5、0s。
以上延迟时间只就是近似得,需根据病人估计得心输出量及怀疑病变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螺旋CT检查需预先在高压注射器得遥控器上设置造影剂量,计算公式如下:剂量=流速(毫升/秒)x{扫描延迟时间(秒)+扫描时间(秒)-7},这里得7秒就是造影剂到达肺动脉干得时间。
这个公式适应于造影剂浓度为300mg碘/ml,流速2ml/s时;当造影剂浓度为150mg碘/ml,流速3~4ml/s时,造影剂剂量翻倍。
另一种计算造影剂剂量得方法就是根据病人体重,方法就是:剂量(300mg碘/ml)=体重(kg),或剂量(150mg碘/ml)=体重(kg)x2在CTCA中,利用心电门控制技术在心脏运动最慢得时期采集图像数据,可以实现抑制心脏运动伪影得目得,心电门控制技术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两种。
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就就是利用心电信号控制CT扫描,该技术早已经在EBCT与其她成像技术中应用。
基本原理就是在扫描过程中,同步检测患者得心电信号,通过心电信号对心脏运动期相得标记,选择适当得扫描起始时点,实现获得心脏特定期相得图像或消除心脏运动伪影得目得。
在心电信号控制下,每个心动周期进行一次扫描,扫描模式与传统CT一样,X线发射为间断式、检查床运动为步进式。
通常以心电信号得R波为参考点,确定扫描得开始时间。
当检测到R波峰时,开始计数延迟时间,延迟时间结束触发扫描,扫描时间结束移床,移床距离为准直器宽度,重复上述过程完成整个心脏扫描.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技巧螺旋CT得问世与发展,就是CT历史上得又一次革命.首先,球管旋转一周得时间已经缩短到亚秒量级,一次屏息可以完成整个躯干得扫描;第二,图像后处理功能迅猛发展,各种后处理软件不断完善,使CT不再单单就是横断图像.各种三维后处理图像不仅能立体显示解剖与病变,而且可以透明化处理或以仿真内窥镜方式观察。
螺旋CT
定义为扫描时床进速度与扫描层厚的比 值。它是一个无单位的参数。
pitch=床进速度(mm/周)/层厚(mm) 重建间隔 被重建的相邻两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 的距离。
螺旋CT图像重建
在螺旋CT扫描中,平面投影数据是通过螺
旋CT扫描的原始数据内插合成,然后再由 滤过后投影重建成像,原始数据的内插方 式是螺旋CT扫描成像的关键。
• 要求:成本高,铜环与碳刷之间传递的是 高压,技术要求高。
低压滑环
• 滑环部分传递的是X线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电压,约 数百伏。机架外的低电压通过低压滑环输送给机
架内的高频高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与X线球管相
对固定。通过一短段电缆将高压输送给球管。 • 优点:传递电压低易处理,高压电缆短,损耗小。
螺旋CT的扫描参数
螺旋CT
螺旋CT
螺旋扫描技术人作连续360°圆周运动,
持续发射X线。同时扫描床以匀速移动,探测器连
续采集数据。由于上述程序是同步进行的,X线球
管对病人而言,经历了一个螺旋性路径,故被称
为螺旋扫描CT(Spiral CT)
螺旋CT的结构特点
采用了滑环技术 采用大容量的X射线管 使用定位精确的扫描床
多层螺旋的结构性能特点
探测器的材料和结构 先进的旋转方式 大容量、高散热球管 采用新技术的准直器
多层螺旋CT
超高速、超薄断层扫描扫描,8倍于普通螺旋CT 0.5秒超强实时显示技术,扫描后即刻显示图像
X线利用率提高
0.3秒扫描可进行无创伤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心病 12幅/秒CT透视,确保介入性穿刺活检及治疗可靠 与
大容量的机器硬盘
滑环技术
类似于电机中的碳刷,以铜制成滑环,作为 静止部分,导电碳刷在滑环上运动,处理机架旋 转部分与静止部分的馈电和信号的传递,去掉了 电缆的缠绕,通过碳刷和滑环的接触导电得以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4 - 横截面角度“可变截面”(Variable section) – 将横截面行为定义为沿扫描轨迹移动。可变截面使横截面能够根据自身沿扫描轨迹所处的位置来更
改大小和形状。“螺旋方向”(Helix direction) - 定义轨迹绕螺旋线缠绕的方向。对于“使用右手定则”(Use Right Handed),使用右手定则定义轨 迹;对于“使用左手定则”(Use Left Handed),使用左手定则定义轨迹。使用
Trajpar 进行螺旋扫描
“可变截面”(Variable section) –
将横截面行为定义为沿扫描轨迹移动。可变截面使横截面能够根据自身沿扫描轨迹所处的位置来更改大小和形状。
“螺旋方向”(Helix direction) - 定义轨迹绕螺旋线缠绕的方向。对于“使用右手定则”(Use Right Handed),使用右手定则定义轨迹;对于“使用左 手定则”(Use Left Handed),使用左手定则定义轨迹。使用
螺旋扫描曲面也可用于构造基准曲线。螺旋曲面可以与其他曲面相交,以创建各种螺旋或螺形基准曲线。在“图 2”中,螺旋基准曲线是通过使螺旋扫描 曲面与圆柱形管状曲面相交而得。在“图 3”中,螺旋扫描曲面与拔模的管状曲面相交,创建出圆锥形螺旋基准曲线。然后,螺旋基准曲线投影到平整的 盘状曲面,从而创建出生成的螺旋曲面。
概念: 了解螺旋扫描理论
了解螺旋扫描理论
图 1 – 拧入零件模型的螺纹
螺旋扫描可用于创建弹簧、螺纹或其他螺旋几何。操控板界面可用于通过添加或移除材料或以曲面形式创建螺旋扫描。在图 1 中,螺纹是通过移除材 料创建的;在图 2 中,弹簧是通过添加材料创建的;而在图 3 中,螺旋几何是与曲面一同创建的。
•
“螺旋方向”(Helix direction) - 定义轨迹绕螺旋线缠绕的方向。对于“使用右手定则”(Use Right Handed),使用右手定则定义轨迹;对于“使用 左手定则”(Use Left Handed),使用左手定则定义轨迹。使用
Trajpar 进行螺旋扫描
使用 Trajpar 进行螺旋扫描
螺旋扫描和可变截面扫描一样,可以使用 trajpar 参数。如果需要,Trajpar 可以使用 EVALGRAPH 函数来参考基准图形。沿螺旋线扫描截面时,也 可以在截面关系式中用 Trajpar 控制尺寸。例如,您可以利用 trajpar 随扫描螺旋线的长度变换弹簧截面尺寸,也可以利用它锥化蜗轮螺旋线末端, 使其混合成轴。
Trajpar 进行螺旋扫描
“螺旋方向”(Helix direction) -
定义轨迹绕螺旋线缠绕的方向。对于“使用右手定则”(Use Right Handed),使用右手定则定义轨迹;对于“使用左手定
则”(Use Left Handed),使用左手定则定义轨迹。使用
Trajpar 进行螺旋扫描
螺旋扫描选项
定义螺旋扫描特征时,间距点”(Pitch points) – 添加单个螺距值会使螺距沿整个扫描轮廓保持恒定,而添加多个螺距值使您能够定义一个在特定点指定螺距值的图 形。“截面方向”(Section orientation) - 定义横截面沿轨迹扫描时如何定向。对于“垂直于轨迹”(Normal to trajectory),横截面方向垂直于轨迹, 如图 4 的上图所示。对于“穿过旋转轴”(Through axis of revolution),横截面位于穿过旋转轴的平面内,如图 4 的下图所示。
•
“截面方向”(Section orientation) - 定义横截面沿轨迹扫描时如何定向。对于“垂直于轨迹”(Normal to trajectory),横截面方向垂直于轨迹,如 图 4 的上图所示。对于“穿过旋转轴”(Through axis of revolution),横截面位于穿过旋转轴的平面内,如图 4 的下图所示。
图 2 – 弹簧
图 3 – 螺旋曲面几何
螺旋扫描的装配
螺旋扫描特征使用下列元件生成螺旋形状:
• • •
草绘轮廓 - 定义螺旋线的形状和直径。例如,典型弹簧的草绘轮廓是平行于中心轴的直线。 草绘截面 - 定义要沿螺旋线扫描的形状。例如,典型弹簧的截面是圆形截面。 螺距值 - 两个簧圈之间的距离。螺距值也可以通过关系式定义,例如,轮廓长度除以螺圈数。
概念: 利用曲面的螺旋扫描
利用曲面的螺旋扫描
螺旋扫描曲面通常用于创建“构造”曲面和基准曲线。这些“构造”曲面随后通常被用于创建其他实体几何或基准曲线。例如,在“图 1”中,“带状”曲面是通 过绕圆柱扫描一条线创建的。现在,此曲面可用于通过修剪其他曲面或与其他曲面合并来创建其他几何。
图 1 - 螺旋曲面
“截面方向”(Section orientation) -
定义横截面沿轨迹扫描时如何定向。对于“垂直于轨迹”(Normal to trajectory),横截面方向垂直于轨迹,如图 4 的
上图所示。对于“穿过旋转轴”(Through axis of revolution),横截面位于穿过旋转轴的平面内,如图 4 的下图所示。
Trajpar 进行螺旋扫描
•
“可变截面”(Variable section) – 将横截面行为定义为沿扫描轨迹移动。可变截面使横截面能够根据自身沿扫描轨迹所处的位置来更改大小和 对于“使用右手定则”(Use Right Handed), 使用右手定则定义轨迹; 对于“使 形状。 “螺旋方向”(Helix direction) - 定义轨迹绕螺旋线缠绕的方向。 用左手定则”(Use Left Handed),使用左手定则定义轨迹。使用
螺旋扫描
模块概述:
螺旋扫描特征使您能够通过沿基于螺距值的螺旋线扫描截面的方法来创建几何。这些扫描通常用于创建实体弹簧或螺纹;但是,它们也可用于创建螺 旋扫描曲面 (可用作其他曲面的构造几何或参考几何),或在创建基准曲线时使用。
目标:
成功完成此模块后,您将能够:
• • • •
了解螺旋扫描背后的理论。 利用螺旋扫描创建曲面。 分析螺旋扫描曲面轮廓和螺距变体。 在螺旋扫描曲面中利用可变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