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合集下载

输血血液质量检查内容

输血血液质量检查内容

输血血液质量检查内容
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行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需要对输血的血液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以下是输血血液质量检查的内容:
1. 血型鉴定: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以确保输血血液与受血者血型相匹配。

2. 传染性疾病检测: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病原体,以防止输血过程中感染病毒。

3. 质量指标检测: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以确保输血血液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过敏试验:对于初次接受输血的受血者,需要进行过敏试验,以防止输血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

5. 贮存时间检查:检查血液的贮存时间是否超过规定的时间,以确保输血血液的新鲜度和有效性。

6. 质量控制:对于输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输血血液质量检查的内容,只有在通过了以上检查的血液才能用于输血,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1 -。

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结果分析

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结果分析

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结果分析梁华;于路妹;朱磊;张国光【摘要】目的探讨本地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TP)等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对19149例患者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结果乙型肝炎HBsAg感染率为10.86%,丙型肝炎感染率为0.08%,艾滋病感染率为0.36%,梅毒感染率为0.81%.结论本地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炎感染率水平稳定,丙型肝炎感染率维持在低水平,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率正日趋上升.【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2(030)001【总页数】2页(P81-82)【关键词】输血;ELISA;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作者】梁华;于路妹;朱磊;张国光【作者单位】江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临桂分院检验科,广西桂林541100;江苏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28;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临桂分院检验科,广西桂林54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2;R446.62;R512.91;R512.6;R759.1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手段。

为避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贯彻执行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避免院内感染,我们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 (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和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

现将19149例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临桂分院术前(包括产前)、输血前患者19149人,年龄从15~85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男性患者9785人,女性患者9364人,外科病人以脑外、胸外、腹外、骨科病人最多,占45.3%,内科病人以血液内科、泌尿内科、传染科病人较多,占12.1%,妇产科病人占34.6%,其他占8%。

输血前评估内容

输血前评估内容

输血前评估内容标题:输血前评估内容引言概述:输血前的评估是确保患者安全接受输血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可以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前评估的内容。

一、患者病史评估1.1 病史采集: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史、手术史、输血史等。

1.2 过敏史:了解患者对药物、食物、环境等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1.3 出血倾向:询问患者是否有易出血的症状,如鼻衄、牙龈出血等。

二、体格检查2.1 皮肤黏膜: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黏膜是否苍白、黄疸等情况。

2.2 淋巴结:检查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异常。

2.3 心肺听诊:听诊心脏和肺部是否有异常音。

三、实验室检查3.1 血常规:评估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3.2 凝血功能:检查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

3.3 传染病筛查:进行梅毒、乙肝、丙肝等传染病的检测。

四、输血适应症评估4.1 贫血:评估患者贫血症状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输血。

4.2 出血:对于急性失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评估输血的紧急性。

4.3 代谢性疾病:对于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评估输血对病情的影响。

五、输血风险评估5.1 输血反应: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5.2 输血量计算: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计算输血量,避免输血过量。

5.3 输血速度控制:评估输血速度,避免输血过快导致输血反应。

结论:输血前的综合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输血适应症和输血风险评估等方面。

通过全面评估,可以确保患者接受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输血前四项报告单模板

输血前四项报告单模板

输血前四项报告单模板摘要输血前四项是指血型、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血红蛋白水平四项检测项目,这些检测项目是确保进行输血安全的必需步骤,因此需要使用正确的输血前四项报告单模板进行记录和归档。

血型血型检测是检测受血者血型的方法,分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两种类型。

ABO血型体系是指人体内红细胞表面的抗原A、抗原B及相应的抗体。

Rh血型体系是指血浆中的Rh抗原。

血型检测的结果应当被标注在输血前四项报告单的血型栏中。

抗体筛查抗体筛查是指检测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抗体的测试,应当检测抗体的种类和数量。

这项检测可以评估受血者是否已有与将要输血血液中的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如果有,将会导致输血后的不良反应。

如果检测出存在抗体,应当在输血前进行更多的检查,以确保安全的输血。

抗体筛查检测结果也必须在输血前四项报告单中记录。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是一种将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结合检测方法,它可以检测体内是否存在自身抗体,应当作为输血前四项检查中的一项使用。

它在全血输注、自体输注、输注同种干细胞移植和巨幼红细胞溶血性疾病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检测结果也应当在输血前四项报告单中记录。

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测试是衡量一个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常见测试,通常作为血液化学检测中的一部分来进行。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血红蛋白水平测试的结果将受到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项检测的结果也应当被在输血前四项报告单中记录。

结论输血前四项报告单模板的制定和使用对于确保输血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确使用输血前四项报告单模板,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记录患者的输血前检查结果,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以上内容介绍了输血前四项检查的内容以及报告单模板制定方案,相信对于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及其家属,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0 . 6 2 ( 1 0 9 例) 、 2 . 9 1 ( 5 0 9 例) 、 1 . 2 2 ( 2 1 4例 ) 和 1 0 . 8 6 ( 1 9 0 2例 ) 。其 中男 性 抗 HI V、 抗 TP和 HB s A g阳 性
率 均高于女性( 值分别为 4 6 . 6 7 、 1 6 . 0 1和 2 3 . 5 8 , 均 P< 0 . 0 5 ) 。 四项 感 染 指 标 均 以 < 2 O岁 组 阳 性 率 最 低 , 抗
染指 标 的检测 结果 报告 如下 。
明书和标 准操 作规 程 操 作 , 每 次 试 验均 设 阴性 和 阳
性对 照 , 检 测 结 果 的 判 定 以 试 剂 说 明 书 中规 定 的 C u t — o f f 值 为 标准 。抗 HI V、 抗 T P和抗 HC V 阳性 结果 均 采 用 金 标 法 和 E L I S A 法 双 孔 复查 , 抗 HI V
HI V、 抗 T P和抗 HC V以 4 0  ̄5 9岁 组 阳性 率 最 高 , 而 HB s Ag以 2 0 ~3 9岁 组 阳 性 率 最 高 。 结 论 输 血 前 及 手 术
前 对 患 者 进 行 四 项感 染 性 疾 病 指 标 的检 测 可 以确 定 患 者 患 以上 四种 传染 性 疾 病 的 情 况 , 对 防止 医 院 感 染 和 减 少 医
疗 纠 纷 具 有 重 要 意义 。
[ 关

词] 输血前 ; 手术前 ; 抗 HI V; 抗T P; 抗 HC V;HB s A g
[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 6
[ 文 献标 识 码 ] B
[ 文章编号] 1 6 7 1 —9 6 3 8 ( 2 0 1 7 ) 0 6 —0 5 6 1 —0 3

术前和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及意义

术前和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及意义

术前和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及意义发布时间:2023-02-27T07:49:11.28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3期作者:寇婷[导读] 目的分析术前、输血前为患者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的意义和结果。

寇婷阆中市人民医院四川省阆中市637400摘要:目的分析术前、输血前为患者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的意义和结果。

方法在手术室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选出4241例需要输血的手术患者,在术前、输血前为其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和意义。

结果 TP阳性率是1.48%(63/4241),HBV阳性率是1.11%(47/4241),抗-HIV阳性率是1.39%(59/4241),抗-HCV阳性率是1.77%(75/4241)。

结论对需要输血的手术患者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可及时发现感染情况,还能提升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力,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职业暴露风险,值得应用。

关键词:四项传染病指标;输血前;术前;检测意义;检测结果在临床上抢救和治疗患者时常会用到输血。

但输血也有一定风险,有些疾病会经血液传播,例如艾滋病、乙肝等,且这些传染病治疗时无特效药,一旦感染就要终身带病生存[1]。

所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里指出拟输血病人输血前一定要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包括TP、HBV、抗-HIV、抗-HCV。

足以看出,输血前、术前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的重要性。

因此,下文将在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分析术前、输血前为患者做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的意义和结果,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手术室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选出4241例需要输血的手术患者,科室分布:骨科患者有485例,胸心外科患者有391例,产科患者有340例,神经外科患者有405例,肝胆外科患者有196例,胃肠外科患者有647例,泌尿外科患者有486例,妇科患者有795例,肛肠科496例;年龄区间23-83岁,平均(46.23±5.23)岁;性别:男性2143例,女性2098例;其中存在吸烟史的有1843例,吸烟年限5-43年,平均(24.23±1.04)年;其中存在饮酒史的有2324例,饮酒年限2-32年,平均年限(18.34±4.34)年。

临床输血检查方法

临床输血检查方法

临床输血检查方法一、引言临床输血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份。

为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临床输血检查的方法及其相关标准。

二、临床输血检查方法1. 患者基本信息采集在进行输血前,需要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史、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输血适应性和风险因素。

2. 血型鉴定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以确保输血的血液与患者的血型相匹配。

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有血凝法、免疫凝集法和份子生物学方法等。

根据不同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水平,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血型鉴定。

3. 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是为了检查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

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可以评估患者与供血者之间的血液相容性。

4. 感染标志物检测输血前需要进行感染标志物的检测,以排除患者存在感染的风险。

常见的感染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HCV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等。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5. 凝血功能检查输血前需要进行凝血功能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等。

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更适合接受输血。

6. 其他相关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血红蛋白测定、血细胞分析、血型抗体筛查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和输血效果。

三、临床输血检查标准1. 血型鉴定标准根据血型鉴定结果,确保输血血液与患者的血型相匹配,以避免输血不相容引起的不良反应。

2.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应显示患者的血清中不存在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以确保输血的血液相容性。

3. 感染标志物检测标准感染标志物检测结果应为阴性,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避免感染传播。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艾滋病抗体(Anti-HI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反应素(TP-Ab)、抗丙肝病毒抗体(HCV-Ab)的感染情况。

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2008年4月到2014年8月到本院输血治疗的8966例患者进行上述四种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各指标的感染情况。

结果8966例受检者四项指标阳性总数为1345例,阳性率为15%。

其中,Anti-HIV,HBs-Ag,TP-Ab 及HCV-Ab阳性率分别为0.09%(8例),8.52%(763例),2.05%(184例),1.26%(113例)。

其中女性的四项感染指标均低于男性(P<0.05)。

四项指标中0.05)。

2.2 不同年龄段男性患者输血前四项感染指标检测不同年龄段男性患者输血前四项感染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男性患者输血前Anti-HIV,HBs-Ag,TP-Ab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 <0.001)。

其中Anti-HIV的主要感染者集中在18~36岁之间的人群;HBs-Ag 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18~36岁以及36~54岁两个年龄段的人群里;而18~36岁之间的男性相比其他年龄段的更易感染TP-Ab。

3.讨论近年来,随着输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输血已被公认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案挽救了无数重症患者,同时输血也增加了血液性传染疾病的传播。

尽管对献血者的筛选越来越严格,对于血液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收获了很大的成效,仍然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与输血有关传染疾病的发生。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供血者检测误差;检测用试剂盒灵敏度不高;检测备注精确度不够或者是漏检;病毒性传染疾病的“窗口期”等。

有调查发现,多数检测为阳性的患者都有过输血史。

也有多项研究证实因为输血而感染了传播性疾病[5]。

因此,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必须严格把控供血者的血液质量,从而阻断此种血源性传播途径,进而从更大程度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输血前检验及核对标准

输血前检验及核对标准

输血前检验及核对标准
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是确保血液安全输送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输血前检验和核对的标准:
1. 患者基本信息核对:
- 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病历号码,确保与医疗记录一致。

- 核对患者的身份证件,例如身份证或医疗保险卡,以验证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2. 血型与配型检验:
- 进行血型鉴定,包括血型分类(A、B、O、AB)和Rh阴性或阳性的鉴定。

- 针对受血者,进行配型检验,确保输血时与供血者血液的兼容性。

- 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抗体,以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3. 传染性疾病筛查:
- 对血液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 检测血液中的梅毒和疟原虫等传染性病原体。

4. 输血前必要化验:
- 检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确保受血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细胞计数在可接受范围内。

- 检查血浆中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评估血液凝结的能力。

5. 标本采集和标签核对:
- 采集受血者血液样本时,确保采用无菌技术,避免污染和感染风险。

- 核对标本的标签与受血者身份信息一致,防止混淆和错误输血的发生。

以上是输血前检验及核对的标准,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可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做好记录和记录的核对工作,以降低输血相关风险的发生。

输血前评估内容

输血前评估内容

输血前评估内容引言概述:输血前评估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它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准确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的风险和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输血前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制品选择和风险评估。

一、患者病史1.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手术史、过敏史等,包括是否有输血相关的病史,如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1.2 用药史:了解患者是否正在使用药物,特别是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可能影响输血的药物。

1.3 家族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2.1 皮肤黏膜: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是否有贫血表现,如苍白、黄疸等。

2.2 心肺听诊:检查患者的心脏和肺部是否有异常,如心脏杂音、呼吸困难等。

2.3 腹部触诊:检查患者的腹部是否有肿块、压痛等异常,排除脾脏肿大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3.1 血常规: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和血液凝结功能。

3.2 凝血功能:检查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3.3 其他实验室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如需要输血的特殊疾病,可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病毒标志物检测、免疫学检查等。

四、血液制品选择4.1 红细胞悬浮液: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和血红蛋白水平,选择适当的红细胞悬浮液输血。

4.2 血小板制剂: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选择适当的血小板制剂输血。

4.3 凝血因子制剂: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凝血因子制剂输血。

五、风险评估5.1 输血反应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风险。

5.2 输血相关感染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和血液制品的来源,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后可能出现的感染风险。

5.3 输血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后的疗效和血红蛋白水平的提高程度。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一、输血前检测1、血型鉴定患者在输血前,必须进行 ABO 血型和 RhD 血型的鉴定。

采用正反定型两种方法进行血型鉴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血型鉴定结果有疑问或不明确的,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确认。

2、抗体筛查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意外抗体。

抗体筛查应使用能够检测出常见不规则抗体的试剂和方法。

若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应进行抗体鉴定,明确抗体的特异性。

3、交叉配血试验完成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后,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包括主侧和次侧配血,主侧是患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次侧是患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记录结果。

4、传染病检测对患者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

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检测结果应准确可靠。

传染病检测结果应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5、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如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二、输血前核对1、患者信息核对输血前,医护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等基本信息,确保无误。

核对患者的血型鉴定结果、抗体筛查结果、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输血相关检测报告。

2、血液制品核对输血科工作人员在发放血液制品时,应与取血人员共同核对血液制品的血型、血量、有效期、血袋完整性等信息。

核对无误后,双方在血液制品发放和领取记录上签字确认。

3、输血过程核对输血开始前,护士应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制品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输血记录1、输血前的检测结果、核对情况以及输血的指征、血液制品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应详细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输血前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前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前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我科输血前检查项目为乙肝两对半、HCV抗体、HIV抗体、梅毒检测。

其中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检测、HIV抗体检测,所用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梅毒筛查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为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一.乙肝两对半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操作规程(酶联免疫法)用途:本试剂盒采用EIA原理检测HBsAg,适用于血清或血浆类标本。

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灵敏度0.5ng/ml)、重复性好等优点。

测定原理:采用单克隆抗-HBs包被反应板,加入待测标本,同时加入多克隆抗-HBs -HRP,当标本中存在HbsAg时,该HbsAg与包被抗-HBs结合并与抗-HBs-HRP结合形成抗-HBs-HbsAg-抗-HBs-HRP复核物,加入TMB 底物产生显色反应,反之则无显色反应。

试剂盒组成:48人份/盒96人份/盒1.微孔反应板48孔96孔2.酶结合物 3.1ml×1瓶 6.2ml×1瓶3. 阳性对照0.5ml×1瓶 1.0ml×1瓶4.阴性对照0.5ml×1瓶 1.0ml×1瓶5.洗涤液(用前以蒸馏水作25倍稀释)20 ml×1瓶40 ml×1瓶6.显色剂A 4.0 ml×1瓶8.0 ml×1瓶7.显色剂B 4.0 ml×1瓶8.0 ml×1瓶8.终止液 3.5ml×1瓶7.0ml×1瓶9.封片2片2片10.说明书1份1份测定步骤:1.每孔加入待测标本50微升,设阴、阳对照各2孔,每孔加入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各50微升(或一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

2.每孔加入酶结合物50微升(或一滴)(空白对照孔除外),充分混匀,封板,置37℃孵育30分钟。

3.手工洗板:弃去孔内液体,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5秒,甩干,重复五次后拍干。

医院输血前检查制度

医院输血前检查制度

输血前检查制度
为了保护和合理应用血液资源,促进临床积极开展成份输血和应用输血新技术,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特制定受血者输血前检查制度如下:
(一)、临床检查项目
1、临床科室对于即将输血的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的血常规检查,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测定,但对需血量的估计还应结合临床症状(如失血情况)及检查结果去确定补充治疗原则。

2、应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查,即易通过血液传播的抗-HCV、抗-HIV、HBsAg、梅毒四个项目,同时应进行肝功能实验。

3、临床医生应详细准确的填写《输血申请单》上各项指标数据。

如是急诊,应在申请单上注明已送检但结果未回报。

(二)、输血科检查项目
输血科在收到合格的样品和申请单后,应按规程进行下列项目:
1、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抗原检验
2、供血者ABO正定型、RHD抗原检验
3、交叉配血实验
以上检验工作均应在电脑上、合血登记本上做好详细记录。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对于疑难标本,交叉配血不合,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多次接受输血者,应按规定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抗人球蛋白实验。

2、对于本室不能完成的疑难技术,可与南充中心血站血型参比室提请帮助解决。

输血前四项感染指标联合测定的结果分析

输血前四项感染指标联合测定的结果分析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d e t e c t t h e f o u r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s e r o l o g i c a l i n f e c t i o n o f b l o o d r e c i p i e n t s
W ANG Ha i -
b i n . S H I Xi n — h u i . De p a r t me n t o f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 t h e F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G e n e r a l Ho s p i al t o f P L A
b e f o r e b l o o d t r a n s f u s i o n , a n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f e c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b l o o d r e c i p i e n t s a n d i t s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a v o i d i n g t r a n s f u s i o n t r a n s mi t t e d d i s e a s e c a u s e d b y me d i c a l ma l p r a c t i c e . Me t h o d s HBs Ag , a n t i — HCV, a n t i — HI V a n d TP o f 2 1 0 0 b l o o d r e c i p i e n t s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b e f o r e b l o o d t r a n s us f i o n we r e d e t e c t e d . Re s u l t s

输血前四项快速检测20150319

输血前四项快速检测20150319

输血前四项快速检测
实验步骤
1.HBSAg
取出试剂条,用采血管吸取血清至刻度,末端垂直轻触加样处,滴加一滴缓冲液,同时开始计时,15-30分钟内判读,30分钟后判读无效。

2.TP
取出试剂条,垂直滴加2滴血清于加样处,再滴一滴缓冲液,同时开始计时,15-30分钟内判读,30分钟后判读无效。

3.HCV
取出检测卡,用滴管加3滴血清于加样区(S),同时开始计时,30分钟内判读,30分钟后判读无效。

4.HIV
取出检测卡,用滴管加1滴血清于加样区(S),再滴一滴缓冲液,15-20分钟内判读,20分钟后判读无效。

结果判读
(1)阳性:检测区(T)和质控区(C)都出现两条红线。

(2)阴性:仅质控区(C)出现红线。

(3)无效:质控区(C)未出现红线或只有检测区出现红线,则结果无效。

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已
变质损坏。

应重新检测。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完整版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完整版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主讲:孟繁兴时间:八月份签名:输血前四项的检测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险,为此,临床上输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行,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输血传染病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3.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戊。

输血前检验及核对准则

输血前检验及核对准则

输血前检验及核对准则
简介
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但在实施输血前,需要进行一系
列的检验和核对,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档介绍了输
血前检验及核对的准则和流程。

检验项目
输血前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ABO血型和Rh血型:确定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血型差异,以避免不兼容的输血。

2. 抗体筛查:检测受血者血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以预防
输血反应。

3. 传染性疾病检测:检测供血者血液中是否携带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传染性疾病,以保护受血者的安全。

核对流程
输血前的核对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1. 受血者身份核对:确保受血者的身份和输血匹配信息无误。

2. 血袋标识核对:核对血袋上的标签和受血者身份是否相符。

3. 血型核对:将受血者的血型与血袋上的供血者血型核对,确保血型的匹配准确。

结论
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是确保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步骤。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准则执行检验和核对流程,以确保输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定期对相关准则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应医疗技术和科学的发展。

以上为《输血前检验及核对准则》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医疗准则和规范文件。

输血四项报告单

输血四项报告单

输血四项报告单简介输血四项报告单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报告单,用于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输血。

该报告单包含四个主要指标:血型与血红蛋白、凝血功能、丙种球蛋白和传染病筛查。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个指标的含义和解读。

血型与血红蛋白血型与血红蛋白是血液输血前必须确定的基本指标。

血型通常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划分,一般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以及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类型。

对于输血来说,供血者的血型必须与受血者相匹配,并且Rh类型也要相符。

除了血型,血红蛋白也是血液输血前重要的指标之一。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它能携带氧气向身体各部分输送氧气。

在输血前,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可以评估其贫血程度,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判断输血对患者的凝血系统是否有不良影响。

凝血酶原时间(PT)是指血液凝结所需的时间,正常范围为11-13秒。

如果PT延长,说明患者凝血功能减弱,容易出现出血现象。

在输血前检查PT,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指血液凝结所需时间的另一种测量方法,正常范围为25-35秒。

APTT延长可能意味着凝血系统功能异常,也可能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的影响。

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血小板数量。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止血过程中的血栓形成。

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50-400×10^9/L。

过低的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倾向,需要特殊关注。

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含有免疫球蛋白G(IgG)的血浆制品,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些感染性疾病。

输血前检查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判断是否需要输注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的测定一般使用免疫浊度法或免疫层析法。

正常丙种球蛋白的含量范围因年龄和性别而异,在成人中一般为6-15g/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险,为此,临床上输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者共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行,完成检测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要注意输血传染病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
3.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戊。

其中甲与戊型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发生输血后肝炎。

输血相关肝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

美国约有23万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1.6%。

我国输血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肝占6.8%一l7.7%.乙肝病毒在微小剂量下仍有传染的可能性,而且病毒携带者抗体水平不高时,即目前测定的方法如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l一2纳克/毫升.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测定O.2—O.5纳克/毫升,即带毒者抗体水平在上述方法可测定水平以下时.乙肝发生率仍较高。

3.2丙型肝炎(简称丙肝)。

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引起的一种进展较慢的病毒性传染病,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病死率较高。

法国报道,1997年有1800人死亡与发生丙肝有关。

HCV主要经血液与血制品传播。

欧美国家75%~90%输血后肝炎为丙肝,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为2%~2O%。

在我国,丙肝占输血后肝炎中的60%--80%。

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为2%一表11352例血液标本输血前4项检测结
果3.4%。

输血及血制品引起的丙肝与输血次数、输血量以及供血员HCV携带率有关。

接受输血3次以上者。

丙肝发病率可增高2—6倍。

接受职业供血员血的受血者丙肝发病率比接受志愿献血的高5一l0倍。

据报道.美国职业供血员抗一HcV阳性率为10.08%,埃及为2O%,印度西部为86%一92%。

我国供血员抗一HCV阳性率为13.9%。

3.3梅毒。

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性传播疾病。

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也可以很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

梅毒的传染源是梅毒患者,其传播途径有:①性接触,此为主要的传染途径。

②胎传,即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

③输血致成感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