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常见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表
![金属元素表](https://img.taocdn.com/s3/m/6cbcbb0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4.png)
金属元素表金属元素表一、元素表碳(C)铬(Cr)钴(Co)铜(Cu)锰(Mn)钼(Mo)镍(Ni)磷(P)硅(Si)硫(S)钨(W)钒(V)二、元素说明碳 (C): 1. 提高刀刃抗变形能力和抗张强度;2. 增强硬度,提高抗磨损能力;铬(Cr): 1. 增强硬度,抗张强度和韧性;2. 防磨损和腐蚀;钴(Co): 1. 增大硬度和力度,使之可以承受高温淬火;2. 在更复杂的合金中用来加强其他元素的某些个体特性;铜(Cu) :1. 增强抗腐蚀能力;2. 增强抗磨损能力;锰(Mn) :1. 增大可淬性,抗磨损力和抗张强度;2. 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3. 大量加入时,增强硬度,但提高脆性;钼(Mo) :1. 增强力度,硬度,可淬性和韧性;2. 改善机械加工性和抗腐蚀能力;镍(Ni) :1. 增强力度,硬度和抗腐蚀能力;磷(P) :1. 增强力度,机械加工性和硬度;2. 浓度过大时易脆裂;硅(Si) :1. 增强延展性;2. 增大抗张强度;3. 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硫(S) :1. 少量使用可改善机械加工性;钨(W) :1. 增大力度,硬度和韧性;钒(V) :1. 增大力度,硬度和抗震能力;2. 防止产生颗粒;三、钢铁中微量金属元素的作用:1、磷(P):使钢产生冷脆和降低钢的冲击韧性;但可改善钢的切削性能。
2、硅(Si):能增加钢的强度、弹性、耐热、耐酸性及电阻系数等。
冶炼中的脱氧剂能增加钢的过热和脱碳敏感性。
3、锰(Mm):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及耐磨性。
冶炼时的脱氧剂和脱硫剂。
4、铬(Cr):能增加钢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可增大钢的淬火度和淬火后的变形能力。
同时又可增加钢的硬度、弹性、抗磁力和抗强力,增加钢的耐蚀性和耐热性等。
5、镍(Ni):可以提高钢的强度、韧性、耐热性、防腐性、抗酸性、导磁性等。
增加钢的淬透性及硬度。
6、钒(V):可赋于钢的一些特殊机械性能:如提高抗张强度和屈服点,明显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常见金属元素
![常见金属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dabff9d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0.png)
常见金属元素金属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性和强度等特点。
常见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铝、锌、镁和钛等。
下面将对这些金属元素进行介绍。
1.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也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一。
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磁性。
它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制造钢铁、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2. 铜(Cu)铜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金属元素。
它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和金,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和通信等领域。
此外,铜也被用于制造管道、电线、器具和硬币等。
3. 铝(Al)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腐蚀性。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
铝制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同时也能够降低结构的重量。
4. 锌(Zn)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它常用于制造电池、镀锌钢板和合金等。
此外,锌也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5. 镁(Mg)镁是一种轻质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导热性。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和电子等领域。
镁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腐蚀性,同时具备轻质的特点,可有效降低结构的重量。
6. 钛(Ti)钛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化工等领域。
钛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的密度,被誉为“现代金属之王”。
总结:以上介绍了常见的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铝、锌、镁和钛。
这些金属元素在工业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广泛。
了解这些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金属资源,推动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与非金属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8e25cc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c.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而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在化学中,元素被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常见金属元素1. 铜(Cu):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的化学符号为Cu,原子序数为29。
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体和热导体,常用于制作导线、电器和水管等。
此外,铜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腐蚀性,在建筑和工艺制品中也有广泛应用。
2. 锌(Zn):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Zn,原子序数为30。
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常用于镀层、合金制备和蓄电池等。
此外,锌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3.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之一。
铁的化学符号为Fe,原子序数为26。
铁具有良好的磁性和韧性,在制造机械设备、建筑结构和工具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此外,铁还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了氧气的运输和储存。
4. 铝(Al):铝是一种轻便而常见的金属元素。
其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建筑、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铝还具有优秀的反射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镜面和罐装材料。
二、常见非金属元素1. 氧(O):氧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O,原子序数为8。
氧是空气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不仅参与了许多化学反应,还是生物体进行呼吸的必需物质。
氧气广泛应用于药品、医疗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2. 碳(C):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C,原子序数为6。
碳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
碳具有多样的存在形式,如石墨、金刚石和纳米碳管等,应用于电池、材料和药物等多个领域。
3. 氮(N):氮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原子序数为7。
氮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生物体中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物质的组成元素。
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b0b2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0.png)
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1. 金属的特性金属的特性
- 金属是一种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 金属通常是硬的、有光泽的、可延展的和可塑性的。
- 金属具有高熔点和高密度。
2. 金属元素的常见特点金属元素的常见特点
- 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 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电离化合物,具有离子晶体结构。
3. 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用途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 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物体。
- 金属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进行热处理,改变其硬度和强度。
- 金属是电的良好导体,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设备和电线电缆制造。
-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作散热器和热交换器等热工设备。
- 金属常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工具、车辆和航空器等。
4.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点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点
- 铁(Fe):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钢铁和各种机械设备。
- 铜(Cu):优良的导电材料,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电子产品和管道制造。
- 铝(Al):轻量、耐腐蚀的金属,常用于制造飞机、汽车和建筑材料。
- 锌(Zn):抗腐蚀性强,常用于镀层、合金和电池制造。
- 金(Au):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被用于珠宝和电子器件。
以上是初中化学《金属》的基本知识点。
详细了解每个金属的特点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0 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0 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67f067d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3.png)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十、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考点知识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年年必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二是Fe3+、Fe2+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三是Fe3+、Fe2+的检验,主要题型为选择、计算、实验探究等。
以现代科技有关的问题,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为背景,考查Fe3+、Fe2+的氧化性、还原性。
饮用水的净化、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等,也是热点之一。
重点、难点探源一、铁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铁的物理性质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具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特性。
2、铁的化学性质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二、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铁元素价态+2 +3 +2、+3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离子Fe2+Fe3+Fe2+、Fe3+三、铁的氢氧化物化学式Fe(OH)2Fe(OH)3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与盐酸反应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 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制法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反应Fe2++2OH-===Fe(OH)2↓可溶性铁盐与碱反应Fe3++3OH-===Fe(OH)3↓二者的关系空气中,Fe(OH)2能够非常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追踪高考1.【2022新课标1卷】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解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
10常见金属元素
![10常见金属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faa41479f7ec4afe04a1df93.png)
第二节 碱金属
钠和钾的化学性质: (一)与非金属反应
4Na + O2 453k-473k 2Na2O
2Na2O +O2 573k-673k 2Na2O2
燃烧
2Na + O2
Na2O2
第二节 碱金属
(二)与水反应
2Na + 2H2O
2K +2H2O
2NaOH + H2↑
2KOH + H2↑
第二节 碱金属
第一节 金属通论
由于金属晶体结构相同,且都有自由电子存 在,使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具有 特殊的金属光泽,不透明,具有良好的导电 性和导热性,有延展性,密度、硬度较大, 熔点较高等
第一节 金属通论
金属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行业应 用广泛。同时,有些金属在构建人体生理 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如血红蛋白中铁(II) 具输送的作用;而锌、锰等金属元素则是 构成生化反应常用生物酶必不可少的成分; 铬(III)在胰岛素参与糖代谢的过程中起 重要的协调作用等。
第三节 碱土金属
第三节 碱土金属
第一节 金属通论
研究证明一切金属都具有晶体结构。在金属 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金属原子和带正电 荷的金属阳离子,金属原子易失电子变为阳 离子,并重新捕获电子,电子就这样在原子 和离子间不停地进行交换,活动范围广,使 金属原子和离子之间存在自由运动的电子, 这些自由电子不属于某个原子所独有,而属 于金属原子所共有。
第一节 金属通论
(三)与盐反应 活泼金属可以三把不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如铜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 Cu + Zn2+ === Cu2++ Z、钾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焰色反应时, 钠为黄色,钾为紫色(隔蓝色钴玻璃)。它们 的密度比水小,可浮在水面上。硬度也小, 可用刀切割,新切开的金属表面呈银白色, 钠、钾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钠、钾熔沸点 较低。
12种常见化学元素
![12种常见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2683f8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5.png)
12种常见化学元素摘要:1.引言:化学元素的定义和重要性2.主体:12 种常见化学元素的分类和介绍2.1 金属元素2.2 非金属元素2.3 稀有气体元素3.结论:化学元素在科学和工业中的应用正文:【引言】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对于了解和研究自然界的规律以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元素,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本文将介绍12 种常见的化学元素,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主体】2.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延展性,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生产中。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1) 铁(Fe):铁是地球上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主要用于制造钢铁等合金材料。
2) 铜(Cu):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缆、电器等领域。
3) 铝(Al):铝具有轻便、耐腐蚀等特点,常用于航空、交通等领域。
4) 钙(Ca):钙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也用于建筑材料等。
5) 钾(K):钾在农业上用作肥料,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2.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在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1) 氧(O):氧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生物体离不开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 碳(C):碳是有机物的基础元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中。
3) 氢(H):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具有高能、清洁等特点,是未来能源的重要选择。
4) 氮(N):氮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作用,也广泛应用于化工、肥料等领域。
5) 硫(S):硫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2.3 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具有稳定的原子结构,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常见的稀有气体元素有:1) 氦(He):氦是一种惰性气体,在核磁共振成像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2) 氖(Ne):氖在荧光灯、激光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3) 氩(Ar):氩是一种惰性气体,在焊接、氩氙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高中化学步步高二轮复习全套课件专题十
![高中化学步步高二轮复习全套课件专题十](https://img.taocdn.com/s3/m/e9e5cf1958fb770bf78a55ed.png)
(2)形成网络构建
2.扫除易混知识盲点 (1)铝是活泼金属,但铝抗腐蚀性相当强,因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 膜。由于Al2O3的熔点高于Al的熔点,故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直至熔化,发现熔 化的铝并不滴落。 (2)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Fe2O3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由于 铝热剂是混合物,故铝热反应不能用于工业上冶炼铁。注意铝热反应是中学化 学中唯一一类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 (3)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具体操作是先铺一层KClO3,然 后插上镁条,最后点燃镁条。 (4)并不是Al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均能组成铝热剂,该金属氧化物对应的金属活泼 性应比铝弱。
内容索引
考点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二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三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四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五 数形结合的典范——图像分析题 考点六 化学应用集大题目——化学工艺流程题
考点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 核心精讲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 (2)形成网络构建
答案
12
(7)怎样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O23-+H2O+CO2===2HCO- 3 。 (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呼吸面具中产生O2的原理。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
答案
12
题组二 高考选择强化练习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 中的金属。 (2)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还是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2O的。 (3)Na分别与H2O和乙醇发生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二者现象明显不同,前 者剧烈,后者缓慢。 (4)1 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 mol,如Na2O2与 SO2的反应转移电子应为2 mol。
专题十 十一 十二
![专题十 十一 十二](https://img.taocdn.com/s3/m/682beef9770bf78a65295417.png)
专题十:金属和金属材料一、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二、合金:1、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特点:①合金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③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合金的各成分的性能不同;④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⑤合金的硬度、强度、抗腐蚀性等一般都好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3、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因含C量不同合金的性能不同,含C量越大,硬度越大;含C量越低,韧性越好。
生铁含C 2%~4.3%;钢含C 0.03%~2%三、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①2Mg+O2点燃2MgO ②3Mg+N2点燃Mg3N2③2Mg+CO2点燃2MgO+C2、铝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表面变暗,失去金属光泽3、铜与氧气反应:2Cu+O2△2CuO表面变黑,失去金属光泽4、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二)金属+ 酸→盐+ H2↑(三)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盐必须是可溶性的)四、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的方法1、铁生锈的条件:铁同时与水、空气中的氧气共同作用。
2、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4、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重庆市2015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共120张PPT)
![重庆市2015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共1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b52fb5fd0a79563c1e7280.png)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3.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式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4.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的强氧化性 ①Na2O2与SO2反应:Na2O2+SO2===Na2SO4。 ②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 Fe(OH)3沉淀。 ③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 变浑浊。
+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2.(2014·重庆南开中学模拟)将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混 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冷却后有 固体物质剩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Na2O2/mol NaHCO3/mol 剩余的固体物质 )。
专题十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最新考纲]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 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 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 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 用。
2.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考点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重温真题·考情]
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题组训练·考能] 题组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
物 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 CaCl2溶液反应得到 白色沉淀
考点突破
(1)Na2CO3和NaHCO3的鉴别方法 ①热稳定性不同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②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相同条件下)
【恒心】高考化学夯实基础-专题10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恒心】高考化学夯实基础-专题10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7153b7735acfa1c7aa00cc2f.png)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答案
1.√;2.√;3.×(正确为:Na2O2是淡黄色固体,氧元
素呈-1价,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4.√; 5.×(正确为:焰色反应是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 变化。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透过蓝 色钴玻璃片观察));6.√;7.√;8.√;9.√;10.√;11.√; 12.√;13.×(正确为: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 色,最后变为红褐色。);14.√;15.√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2.鉴别Na2CO3、NaHCO3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提示】 ①取少量固体样品加热,能够产生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NaHCO3。②取少量固体样
品加入过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大的为
NaHCO3。③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立即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
)。
6.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2Al+2OH-+2H2O===2AlO2- +3H2↑,1 mol Al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失 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
)。
三级排查
7. Al2O3+6H+===2Al3++3H2O,Al2O3+2OH-=== 2AlO2-+H2O,则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Al(OH)3 +3H+===Al3++3H2O,Al(OH)3+OH-===AlO2-+ 2H2O,则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 ( )。
2. 将钠投进水中,钠浮在水面上,熔化的钠球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响声,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钠和水反 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 液变红色,2Na+2H2O===2Na++2OH-+H2↑。 ( )。
24种金属元素对照表
![24种金属元素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5b0d983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0.png)
24种金属元素对照表
24种金属元素对照表如下:
24金属元素:
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Sn锡、pb铅、H氢、Cu铜、Hg汞、Ag银、pt铂、Au金,这是最常用的金属,需要背过的,位于H氢前的金属是较活泼的金属,能和盐酸硫酸反应,氢后面的是不活泼金属。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
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第一个位置,也就是第一列。
注意事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指在通常状况下金属之间的由强到弱顺序。
而元素周期表
- 1 -
是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的递增顺序,把电子层数相同的放在一横行(周期)里,把价电子数相同的放在一个纵行(族)里,得到的一个表叫元素周期表。
联系: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里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在同一族里,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
- 2 -。
铁铜锌镁铝的化学元素
![铁铜锌镁铝的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c29d5a2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c.png)
铁铜锌镁铝的化学元素
铁、铜、锌、镁、铝这五种化学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它们不仅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还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之一。
铁的熔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金属制品。
铁是制造钢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等领域。
此外,铁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参与了血红蛋白的合成,维持着人体正常的代谢活动。
铜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性质的金属元素,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子元器件等。
铜还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装饰等领域广泛应用。
此外,铜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参与了红细胞的合成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锌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参与了细胞分裂和DNA合成等过程。
此外,锌还广泛应用于制造合金、电池、化妆品等领域。
镁是一种轻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镁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强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等领域。
此外,镁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参与了骨骼、神经和心脏等系统的正常运作。
铝是一种轻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能。
铝是广泛应用的轻金属材料之一,它可以制造飞机、汽车、建筑材料等。
此外,铝还广泛应用于制造包装材料、电缆、化学品等领域。
铁、铜、锌、镁、铝这五种化学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们的应用范围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我们需要更好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题十 常见金属元素
![专题十 常见金属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bf677ca708a1284ac9504314.png)
专题十常见金属元素1.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只含金属元素的铁合金B.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C.镀锌铁板中的铁比铁板更易腐蚀D.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2.(原创题)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则Li与氧气反应也能生成Li2O或Li2O2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⑤Cu与HNO3溶液反应,由于HNO3的浓度不同可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A.都正确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4.在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下表所示的一定量的物质,将它们加热至300 ℃,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则残留固体及其物质的量正确的是()) A.将浓氨水缓慢滴入Al2(SO4)3溶液中,观察Al(OH)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B.将Al(OH)3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C.将Al(OH)3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得氧化铝固体D.向Al(OH)3沉淀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和NaOH溶液探究Al(OH)3的两性6.金属铝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对于金属铝和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有2种,而还原产物只有一种B.1摩尔铝完全反应生成33.6 L氢气C.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会生成氧化铝D.54克铝完全反应,水得到的电子数为6N A7.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可与CO2反应,与CO不反应。
常见金属元素
![常见金属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0f7e86d2f111f18582d05aa9.png)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常见金属元素考点一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 Z 真题感悟hen ti gan wu(课前)1.(2018·江苏·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 A .NaHCO 3(s)――→△Na 2CO 3(s)――→饱和石灰水NaOH(aq) B .Al(s)――→NaOH (aq )NaAlO 2(aq)――→过量HCl (aq )Al(OH)3 (s) C .AgNO 3(aq)――→氨水[Ag(NH 3)2]+(aq)――→蔗糖(aq )Ag(s) D .Fe 2O 3(s)――→Al 高温Fe(s)――→HCl (aq )FeCl 3(aq) [解析] B 错:NaAlO 2(aq)与过量HCl(aq)反应,生成AlCl 3。
C 错:蔗糖(aq)中无醛基,不能与[Ag(NH 3)2]+(aq)反应生成Ag(s)。
D 错:Fe(s)与HCl(aq)反应生成FeCl 2(aq)。
2.(2016·全国Ⅲ·6节选)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一)碳酸钙的制备(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调节溶液pH 使Fe(OH)3沉淀__。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CaCO 3――→稀盐酸、煮沸、过滤②滤液――→氨水和双氧水冰浴 ③――→过滤白色结晶 (2)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酸__性(填“酸”、“碱”或“中”)。
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
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除去溶液中的CO2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或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温度过高时双氧水易分解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班专题五常见金属元素1.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只含金属元素的铁合金B.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C.镀锌铁板中的铁比铁板更易腐蚀D.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2.(原创题)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则Li与氧气反应也能生成Li2O或Li2O2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⑤Cu与HNO3溶液反应,由于HNO3的浓度不同可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A.都正确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4.在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下表所示的一定量的物质,将它们加热至300 ℃,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则残留固体及其物质的量正确的是()) A.将浓氨水缓慢滴入Al2(SO4)3溶液中,观察Al(OH)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B.将Al(OH)3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C.将Al(OH)3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得氧化铝固体D.向Al(OH)3沉淀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和NaOH溶液探究Al(OH)3的两性6.金属铝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对于金属铝和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有2种,而还原产物只有一种B.1摩尔铝完全反应生成33.6 L氢气C.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会生成氧化铝D.54克铝完全反应,水得到的电子数为6N A7.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可与CO2反应,与CO不反应。
现将CO2、CO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和足量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为2N AB.固体生成物的质量为106 gC.CO可能有剩余D.反应后一定生成11.2升氧气8.(原创题)某难溶于水的混合物粉末中除含有碳粉外,还可能含有铁、铝的单质和它们的某一种氧化物。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确定该混合物粉末的成分。
实验步骤:①取m g固体粉末于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有气体放出,过滤得到固体A和无色溶液B;②将①中所得固体A洗涤后分成两份。
一份加入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另一份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得到固体C和棕黄色溶液D。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C与浓硫酸受热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棕黄色溶液D中加入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以获得结论,混合物粉末中一定含有碳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含铁元素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若要确定含铁元素的物质,还需要进行一步实验操作,该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9.如图中,A 、B 、C 、D 、E 是单质G 、H 、I 、F 是B 、C 、D 、E 分别和A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已知:①反应C +G ――→高温B +H 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②I 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 可以发生反应:2E +I=====点燃2F +D ,F 中E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合物I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6 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 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 在I 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如上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 与B 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 与C 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100 mL 2 mol·L -1的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一定量的白色固体。
试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NaOH 和Na 2CO 3; 假设2:只有Na 2CO 3;假设3:只有NaHCO 3; 假设4:____________。
②基于假设1,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证明固体的成分是NaOH和Na2CO3。
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及仪器:1 mol·L-1 HCl溶液、1 mol·L-1 MgCl2溶液、0.5 mol·L-1 BaCl2溶液、1 mol·L-1 Ba(OH)2溶液、甲基橙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过滤装置(步骤可不填满也可增加)。
11.有关FeSO4已知:①X由两种化合物组成,将X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Y是红棕色的化合物。
(1)气体X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分解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化合反应e.氧化还原反应(3)溶液2中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经反应Ⅰ得到16 g固体Y,产生的气体X恰好被0.4 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反应Ⅳ中生成FeSO4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D 3.D 4.A 5.D 6.D 7.B8.(1)2Al +2OH -+2H 2O===2AlO -2+3H 2↑(2)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3)2Fe 3++Fe===3Fe 2+ (4)Al Fe 2O 3 Fe 3O 4 取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棕黄色溶液D ,若紫红色溶液褪色,则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Fe 3O 4;若紫红色溶液不褪色,则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Fe 2O 39.(1)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2)(3)Fe 2O 3+6H +===2Fe 3++3H 2O ,2Fe 3++Cu===2Fe 2++Cu 2+, n (Cu)=n (Fe 2O 3)= 1.6 g160 g·mol -1=0.010 mol , m (铜粉)=64 g·mol -1×0.010 mol =0.64 g(4)2Al +2OH -+2H 2O===2AlO -2+3H 2↑AlO -2+CO 2+2H 2O===Al(OH)3↓+HCO -3(5)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碳10.(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 2OH -+CO 2===CO 2-3+H 2O(或OH -+CO 2===HCO -3) 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2)①Na 2CO 3和NaHCO 3②11.23(3)取少量溶液2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 3+(4)2Fe 3++SO 2-3+H 2O===2Fe 2++SO 2-4+2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