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 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圣才出品】
第22章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22.2 复习笔记一、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危害1.社会规范背离的含义社会规范的背离是对规范遵从现象的逆反,是指对社会规范、准则的偏离、违反、背叛等。
由于社会规范本身具有历史性与可变性,社会规范的背离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
对陈腐的旧规范的背离是社会进步力量的标志,也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是值得积极倡导的。
而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的合理规范的背离,则是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害的,是要防止和纠正的。
本章中所谈的社会规范背离特指对合理规范的背离,因而是消极的。
2.社会规范背离的类型(1)按危害程度分类社会规范背离按其危害程度,可以分为社会适应障碍、品德不良与违法犯罪三类。
社会适应障碍主要是对个体自身造成心理伤害,品德不良则对他人与集体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而违法犯罪则是对社会构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①社会适应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是指个体由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所引起的,采用偏离社会规范的方法与他人或群体相处,使个体不为他人与群体所接受,但不直接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属于轻度的社会规范背离。
如由嫉妒、逆反、敌对、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引起的多疑猜忌、烦躁不安、讽刺挖苦,恶意攻击、易怒冲动等人际关系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维持注意困难等注意障碍与多动、多话等不随意行为异常而引起的违反常规行为和攻击行为,甚至出现具有捣乱性和破坏性等扰乱别人的行为等,均属于社会适应障碍。
这不仅影响个体的待人处事,也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群体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②品德不良品德不良是指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采用违背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
如行为不文明、不礼貌,无理取闹,欺侮同学,不尊重教师和家长,不守纪律,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都属于行为不良。
长期的品德不良得不到纠正,也容易发展成违法犯罪。
③违法犯罪a.违法犯罪是指直接触犯法律的反社会行为,对他人与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统考2007年研]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的考查。
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早期代表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
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
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统考2007年研]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考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考查。
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
他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
他提出了著名的心里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新题发展的矛盾与危机。
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个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幼儿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教材精讲】(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圣才出品】
第二十三章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社会规范背离是对规范接受过程的偏离或逆反,是品德建构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是个体道德学习不良的表现。
社会规范背离研究可以说是对规范接受过程研究之必要补充,是完整地揭示个体社会规范学习规律所必需的。
本章在探讨社会规范背离行为的分类和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阐述综合性的教育对策。
【学习目标】1.明确社会规范背离的含义、分类、危害。
2.了解社会规范背离的成因与基本对策。
3.掌握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预防和纠正青少年社会规范的背离。
第一节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危害一、社会规范背离的含义社会规范的背离是对规范遵从现象的逆反,是指对社会规范的准则的偏离、违反、背叛等。
由于社会规范本身具有历史性与可变性,社会规范的背离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
对陈腐的旧规范的背离是社会进步力量的标志,也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是值得积极倡导的。
而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的合理规范的背离,则对社会和个人都是有害的,是要防止和纠正的。
本章中所谈的社会规范背离特指对合理规范的背离,因而是消极的。
二、社会规范背离的类型关于社会规范背离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
(一)按危害程度分类社会规范背离按其危害程度来分,可以分为社会适应障碍、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三类。
社会适应障碍主要是对个体自身造成心理伤害,品德不良则对他人与集体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而违法犯罪则是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1.社会适应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指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个体采用偏离社会规范的方法与他人或群体相处,使个体不为他人或群体所接受,但不直接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属于轻度的社会规范背离。
2.品德不良品德不良指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采用违背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
3.违法犯罪违法犯罪指直接触犯法律的反社会行为,对他人与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圣才出品】
第7章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7.1复习笔记一、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一)托尔曼的经典实验1.位置学习实验位置学习实验以在高架迷津中进行的迂回学习最为著名。
该实验以白鼠为对象,研究其在高架迷津中的取食行为。
高架迷津装置包括三条长短不同的通向食物箱的通路,并且最短的和次短的两条通路具有通向目标的共同部分。
实验分为预备练习和正式实验两个阶段,前者是让白鼠有机会走过迷津中的每一条通道,熟悉整个环境,并确定其自起点到达食物箱时对三条通路的偏好程度;后者通过实验者的操作创造一定的情境,观察白鼠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
研究发现,白鼠是根据对迷津的认知地图而不是依照过去的习惯来行动的。
2.奖励预期实验托尔曼认为,个体的行为由对目标的期待来引导。
廷克波1928年所做的奖励预期实验证实了该观点。
(1)廷克波的实验以猴子为被试。
实验者首先当着猴子的面把香蕉用带有盖子的两个容器中的一个盖住,然后用一块木板挡住猴子的视线。
然后要求猴子在两个容器中进行选择。
结果发现,猴子能准确地在装有香蕉的容器中取得食物。
(2)然后,实验者当着猴子的面用一个容器把香蕉盖住,之后又在挡板后面将香蕉取出,换为莴苣叶子,并要求猴子取食。
结果发现,当猴子再次想从原来的容器中取食香蕉而实际发现是莴苣叶子时,猴子显露出惊讶沮丧的表情,对着实验者高声尖叫并拒绝取食。
因此,托尔曼认为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支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支配的,学习是期待的获得,而非习惯的形成。
(二)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1)行为受主体对未来行为结果的期待所支配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一切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的的,尽管需要有刺激的存在才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目的,但是只有“目的”才使行为达到完整和获得意义。
有机体为了要达到未来的目的,必然要对未来的目的有所期待,当前的行为是受主体对未来行为结果的期待所支配的。
(2)期待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期待指个体根据已有经验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是一种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关于目标的认知观念。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第23章教学设计1.什么是教学设计?其基本方法是什么?教学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1)教学设计的涵义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安排与确定。
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等)进行选择、安排与规划。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向教学技术转化的关键。
①教学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在对有关教育教学、学生学习、能力与品德的本性以及学习规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也是衡量某种教学设计效能的尺度。
教学理论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原理或原则,只有通过周密而详细的设计,才能转化为方法或技术。
②教学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必须与学校实际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来,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正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的。
因此,为了改进教学,除了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外,同时也必须加强教学设计工作,使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技术。
(2)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科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其指导思想,必须采用现代系统论所创导的系统方法。
系统论方法是应用系统原理,综合研究事物的性质及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在应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进行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
①活动分析由于作为教学目标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活动的内在调节机制,因而必须通过活动的分析才能确定教学的目标系统。
通过活动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系统时,应选择确定各学科领域的典型活动;区分各典型活动的层次或水平;确定目标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层次与序列。
②任务分析目的与任务是指具有相属关系的两个层次的不同目标项目。
上层的目标项目称为“目的”,其下属的目标称为“任务”。
目的与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总目标与次目标的关系,是上层或上位目标与下层或下位目标的关系。
任务分析目的是确定教学活动中的作业内容。
通过任务分析以确定教学作业时,必须确切规定并明确表述教学任务所含的各种目标因素;任务配置必要的教学作业,则教学任务不仅要有确切的规定,同时要有明确的表述;注意区分不同的任务系列;注意区分同一任务系列的不同要素。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1.请阐述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是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逐渐演变产生的。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教育与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与经济背景①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运动的蓬勃发展,腐朽的封建制度迅速崩溃,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繁荣发展。
②19世纪的后半期,英国已被称为“世界工场”,占据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
北美殖民地人民就掀起了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并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的改革,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我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从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直到1949年解放。
③19世纪的60年代末,欧美各大国都先后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各项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完全统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也大体完成,生产和交换具有了更广阔的国际性质。
至此,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2)教育背景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迫切要求普及文化教育,为它提供具有文化科学知识、能掌握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与科学管理机器大生产的统治人才和大量的熟练工人。
于是,在19世纪的后半期,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界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破除封建等级教育以利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
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都先后实行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制度。
②随着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蓬勃发展,作为按一定社会中一定阶级的要求而传递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教育过程本身,也愈来愈受人注目。
当时,一些教育家从他们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到,为了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向着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必须研究和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习活动和规律,以改善教育过程的组织,提高教育工作的效力。
他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对教育工作者十分必要。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章节题库(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圣才出品】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答案】D
二、简答 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教育心理学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成就 ①教育心理学从无发展到有,而且目前已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在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创立了许多学习理论,提 出了许多教育、教学的心理学观点,而且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作品和 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所有的理论及其所依据的研究资料都为本学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③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轰动一时的一些 重大教育改革运动,也都是由教育心理学家发起的。在理论思想方面,外因论和机械论被逐 渐克服;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 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方法,如认知理论、构造观点、累积学说、内化学说、信息加 工模式等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分析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 性研究相结合。所有这些,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答案】A 【解析】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 19 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 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也可以说是在世界教育史上,裴 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答案】B
4 / 14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教材精讲】(心智技能及其形成)【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心智技能及其形成心智技能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有效获得知识和灵活解决问题的重要保证。
本章在简要探讨心智技能的含义和作用之后,系统介绍了冯忠良提出的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并对心智技能的培训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探索。
【学习目标】1.了解心智技能的含义及类型。
2.掌握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理论。
3.能运用心理模拟法创立心智技能原型,并有效地进行培训。
第一节心智技能及其作用一、心智技能及其类型(一)心智技能的含义及本质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心智技能作为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区别于程序性知识。
(2)心智技能作为一种心智活动方式,区别于操作活动方式和外部言语活动,它具有对象的观念性、过程的内潜性和结构的简缩性等特点。
(3)心智技能作为一种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和习惯动作。
(4)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区别于本能。
它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通过动作经验的内化而形成的。
(二)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的类型1.从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功能的不同来分类斯滕伯格(Sternberg,1983)将心智技能区分为执行技能和非执行技能。
执行技能指用于实际执行任务操作的技能,如匹配、比较等技能。
非执行技能即用于计划、监控、修改策略的技能,如问题识别、监控解法、反馈敏感性等。
尼斯贝特等(Nisbet&Shucksmith,1986)认为有六种重要的学习策略或心智技能:(1)提问,即确定假想,建立任务的目标与范围,将任务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等;(2)计划,即确定活动时间程序,对问题进行分类或分解,确定所需的操作或心智技能;(3)监控,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4)检查,对活动结果进行初步的评估;(5)矫正,重新计划或重新设置目标;(6)自测,对活动结果作最终的自我评价。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习题
真题
心理学
典型
内容
第章
习题
教材
教育 复习
心理学
教育
笔记
教育
题
社会规范
习题
学习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22.2复习笔记 22.2课后习题详解 2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3章教学设 计
第24章教学成 效的测量与评 价
第23章教学设计
23.1复习笔记 23.2课后习题详解 2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4章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24.1复习笔记 24.2课后习题详解 2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学习动机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学习的迁移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来自第13章知识及其掌握 概述
第14章知识的领会
第15章知识的巩固 第16章知识的应用
第13章知识及其掌握概述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9章心智技能及 其形成
第17章技能及其形成概述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8章操作技能及其形成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9章心智技能及其形成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1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章节题库(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第23章教学设计一、选择1.学习策略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是()。
A.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策略B.通过分析具体的学习任务,确定所必需的学习策略及其执行方式C.如何将学习策略以外显的、程序性的方式传授给学生D.是否能找到有效的、现成的学习策略【答案】B2.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以前,教师应()。
A.务必推迟教学活动,首先去培养学习动机B.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学习动机的培养C.批评和训斥学生D.使学生学懂学会。
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答案】D3.研究表明:()程度的“认知不协调”对动员学生的注意最为有效。
A.较低B.中等C.很低D.很高【答案】B4.有一名学生在语文课上受到了表扬,由此而喜欢上了语文课,后来更换了语文老师,他的学习动机就随之消失了。
这说明,该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外部学习动机B.远景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近景学习动机【答案】D5.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答案】A6.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答案】C7.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答案】B8.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答案】D9.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D.教学阶段【答案】B10.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答案】D11.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教材精讲】(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与条件)【圣才出品】
第二十二章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与条件品德的形成是在个体社会规范的学习和内化中完成的。
内化即将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变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确立社会规范遵从态度的过程。
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是逐步完成的。
本章围绕社会规范接受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典型的接受水平,分别探讨了社会规范依从、社会规范认同、社会规范信奉的意义、特点、类型、作用及其实现条件与教育策略。
1.了解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与基本阶段。
2.明确社会规范的依从、认同与信奉的区别。
3.掌握如何运用规律促进个体社会规范的内化。
第一节社会规范的依从一、社会规范的依从及其类型依从(compliance)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
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或类型。
(一)从众现象所谓从众(popular response)现象,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从众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现为随大溜、无主见。
一般来说,自信心较强的人,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较小。
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二)服从现象所谓服从(obedience)现象,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
如,缺乏遵守纪律习惯的学生,在严肃的集体气氛下和严格的教师面前也能被迫遵守纪律。
服从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权威的命令及现实的压力。
二、社会规范依从的特点(一)依从的盲目性依从行为的典型表现是从众与服从。
虽然这两种行为的原因并不相同,但主体的行为依据均有很大的盲目性。
在从众场合,主体之所以跟随他人行动,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对这种行为的依据缺乏足够的信息,不足以使自己坚持某种与众不同的行为。
这显然是行为依据的盲目性的一种表现。
在服从场合,主体行为的主要依据在于权威的命令及情境的压力。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识的领会【圣才出品】
第15章知识的领会15.1复习笔记一、知识领会概述(一)知识领会的特点知识领会,是指了解传输知识的媒体的含义,懂得词所标志的事物的情形、性质,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的过程。
知识的领会主要通过对教材的直观与概括这两个认识环节来实现。
1.教材直观(1)含义教材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直观即学生对教材所作出的感性的能动反映。
直观是领会及构建科学知识结构的起点。
它在各种知识学习中都是必需的。
(2)直观的特点直观是由反映事物的外表特征与外部联系的一系列认知活动构成的,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①直观总是在一定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下发生的,在实际教学中,用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刺激物,或者是实物,或者是实物的模像,或者是言语刺激;②直观过程中总是包含有一定的感知活动,但不限于感知,还包含有想象、思维和记忆等成分;③直观只能反映个别事物的感性特征与联系,只能提供领会概念与规则所必需的基础性的知识经验。
若要形成相应的概念与规则,则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维加工。
(3)在教学条件下教材直观的特性①教材的直观对象通常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或人为制作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领会抽象知识所必备的认识支柱;②教材的直观具有严格而确切的要求,必须达到预定的目的,因而具有较高的目的性与意识性。
忽视教材直观的这些特点,则会把教材的直观一般化,降低直观的意识水平。
2.教材的概括(1)含义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它是加工改造感性知识以形成发展理性知识的过程,也是自下而上地进行抽象思考的过程。
(2)在教学中的应用①概括是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必经过程,对一切科学知识的领会均是不可缺少的。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第8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8.1复习笔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然人性论(一)人本心理观1.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而要揭示人性,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用整体分析法对人作出完备的描述。
2.对主要观点的理解(1)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即反对将人神化或兽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还人以本来面目,研究活生生的、具体的、丰富的个人;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环境适当,他们就会努力去实现积极的社会目标。
因此,他们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促进人格的发展。
(2)整体分析法即与抽象思辨和还原分析法相对立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研究应以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来代替元素分析和实验说明,认为必须把人当做一个理智与情感的整体来研究,必须用整体分析法来研究人,才能产生更有效的结果。
(二)自然人性论(1)人本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2)自然的人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需要。
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
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性善论者,对人性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的。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心理基础(一)人格发展的动力1.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成熟的驱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行为主义的外铄论,而坚持人格发展的内发论,以自我实现的似本能需要来解释人格发展的动力。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 第23章 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圣才出品】
第23章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1.社会规范背离的内涵、分类及危害分别是什么?答:(1)社会规范背离的内涵社会规范的背离是对规范遵从现象的逆反,是指对社会规范、准则的偏离、违反、背叛等。
由于社会规范本身具有历史性与可变性,社会规范的背离既可能是积极的,又可能是消极的。
对陈腐的旧规范的背离是社会进步力量的标志,也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是值得积极倡导的。
而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服务的合理规范的背离,则是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害的,是要防止和纠正的。
(2)社会规范背离的分类①按危害程度分类社会规范背离按其危害程度,可以分为社会适应障碍、品德不良与违法犯罪三类。
社会适应障碍主要是对个体自身造成心理伤害,品德不良则对他人与集体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而违法犯罪则是对社会构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a.社会适应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是指个体由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所引起的,采用偏离社会规范的方法与他人或群体相处,使个体不为他人与群体所接受,但不直接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属于轻度的社会规范背离。
这不仅影响个体的待人处事,也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群体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b.品德不良品德不良是指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采用违背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构成对他人利益的侵犯,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
长期的品德不良得不到纠正,也容易导致违法犯罪。
c.违法犯罪违法犯罪是指直接触犯法律的反社会行为,对他人与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如某大学生因嫉妒同伴学习成绩优秀,常常寻事与其争吵,属于社会适应障碍;进而产生破坏同伴学具与生活用具的不轨行为,属于品德不良;最后发展到刺伤同伴脸部,危及他人生命,这就触犯了刑法。
②按背离根源分类a.错误依从错误依从是指个体与某些非正式群体与不正当的小团体建立较密切的联系或加入这些组织后,迫于这些群体的内部压力,盲目服从或接受这些群体的不正确的规范与准则,从而做出有悖于社会规范的行为。
b.错误认同错误认同是指个体由于个人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原因,错误地将某个不符合社会规范准则要求的人物,作为自己仰慕崇拜的偶像而进行模仿学习,从而发生社会规范的背离行为。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教材精讲】(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圣才出品】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教育心理学对象与任务的分歧意见及其根源;2.了解正确解决教育心理学对象与任务问题的科学依据;3.了解教育心理学和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一、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几种代表性观点1.心理教育学(psycho-pedagogy)观点: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
对象模糊。
2.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以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为核心。
教育心理学难以独立。
3.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桑代克)人性在学习中是如何变化。
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学生学习的规律,学习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教育本质1.观点不一,坚持科学系统,社会自然熟悉原则。
2.特点:(1)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
(2)教育系统以经验传递、造就人才为其主要内容。
(3)教育系统以促进人类个体社会化、满足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需求为根本职能。
3.基本结构三、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确定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1.以学生学习作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2.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3.揭示学生学习的规律;4.研究学习规律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描述学习性质特点,应用于教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总论(理论、机制、分类,应用)2.学习理论:早期的学习观点、联结主义、认知主义、联结一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
3.学习心理:含义,机制与类型;个体发展;动机;迁移。
4.知识的学习: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教学。
5.技能的学习: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教学。
6.规范的学习: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教学。
7.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圣才出品】
第24章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1.什么是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它们对教学活动有什么作用?答:(1)教学测量与教学测验①教学测量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
这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教学测量的目的是考核教学成效,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由于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它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间接测量。
因此,测验量表的科学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必要前提;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在分析教学测量的实质时,还必须注意它和教学测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②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教学评价必须对学绩测验数据所表明的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诊断。
诊断教学成效即依据教学目标,运用学绩测验数据,判明学生知识、技能、规范的掌握程度及能力与品德的形成状况。
教学评价必须对教学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③教学测量与评价之间的关系教学测量与评价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测量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将结果予以数量化),并不考虑结果的实际意义。
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主观判断(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以了解结果的实际意义。
虽然教学评价是一种主观判断,但是这种主观判断必须以教学测量所得的客观描述为依据。
(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作用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有效教学所不可缺少的环节。
根本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①反馈一调节功能通过教学测量与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能力与品格的形成状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从而可以更明确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加速心理结构的形成;而反馈信息能使学生明确自己对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需要加强的那些方面,以构建完整的能力与品格结构。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教材精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第九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一种学习理论思潮,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目前正对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本章试图阐述和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同派别、关于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联系和区别及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心理学缘起及主要的理论派别。
2.理解建构主义关于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的基本观点。
3.比较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异同,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
第一节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理论起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1)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续的行为。
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
无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
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看到了已有知识在新知识获得中的作用。
但是,信息加工论仍然假定,信息或知识是事先以某种形式存在的,个体首先必须接受它们,才能对其进行认知加工;即使肯定了已有经验对于新知识加工的影响,但也基本不把这种影响过程当做新旧经验的反复的、双向互动的过程,认为教学的目标就在于帮助学习者把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皮亚杰: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顺应: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23章 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圣才出品】
第23章社会规范的背离及其纠正一、选择题1.不属于儿童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是()。
A.家教不严,家长自身作风不良B.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C.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太过复杂D.学生自身意志薄弱【答案】D【解析】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包括:①家庭方面的原因;②学校方面的原因;③社会方面的原因。
学生自身意志薄弱是造成儿童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2.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在校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中,存在较普遍、分布较广的是()。
A.过错行为B.品德不良行为C.品德问题行为D.犯罪行为【答案】A【解析】学生的过错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所发生的违反学校中校纪校规的行为。
学校教育实践表明,在学生的生活中过错行为是大量存在的,特别是那些校风、班风较差的学校,此类行为尤为严重。
二、辨析题学生的品德不良是因为社会风气败坏造成的。
答: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
(1)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①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学生接受品德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中的某些不良因素,是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家庭教养方式;b.父母的道德观念;c.家庭人员构成。
②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关,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的。
但是,如果教育者思想不端正,教育措施不力,教育方法不当,都可能妨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而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蔓延和恶化。
学校方面的原因有:a.教育者思想不端正;b.教育措施不力;c.教育方法不恰当等。
③社会方面的原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总体看,社会主义的社会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品德健康成长的,但是,对于那些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不能低估。
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受到社会上多元文化的影响,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人际关系紧张,人情冷漠,缺乏同情心、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等不良社会风尚的危害;b.在物欲的驱使下社会风气,对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c.暴力、淫秽等黄色书刊与音像制品毒害青少年的心灵;d.社会上的犯罪团伙或不正当群体把眼光瞄准学校教育中受歧视、被淘汰的学习差生,以及一些因家庭离异而缺少关爱的流浪儿,常常设法引诱他们就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章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其基本方法是什么?教学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教学设计的涵义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安排与确定。
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等)进行选择、安排与规划。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向教学技术转化的关键。
①教学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在对有关教育教学、学生学习、能力与品德的本性以及学习规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也是衡量某种教学设计效能的尺度。
教学理论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原理或原则,只有通过周密而详细的设计,才能转化为方法或技术。
②教学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必须与学校实际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来,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正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的。
因此,为了改进教学,除了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外,同时也必须加强教学设计工作,使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技术。
(2)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科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其指导思想,必须采用现代系统论所创导的系统方法。
系统论方法是应用系统原理,综合研究事物的性质及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在应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进行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
①活动分析
由于作为教学目标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活动的内在调节机制,因而必须通过活动
的分析才能确定教学的目标系统。
通过活动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系统时,应选择确定各学科领域的典型活动;区分各典型活动的层次或水平;确定目标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层次与序列。
②任务分析
目的与任务是指具有相属关系的两个层次的不同目标项目。
上层的目标项目称为“目的”,其下属的目标称为“任务”。
目的与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总目标与次目标的关系,是上层或上位目标与下层或下位目标的关系。
任务分析目的是确定教学活动中的作业内容。
通过任务分析以确定教学作业时,必须确切规定并明确表述教学任务所含的各种目标因素;任务配置必要的教学作业,则教学任务不仅要有确切的规定,同时要有明确的表述;注意区分不同的任务系列;注意区分同一任务系列的不同要素。
③作业分析
教学系统中的作业是教师用以完成教学任务,借以构建学生能力与品德结构的手段,通常称为教材。
在教学系统中教材即教与学的一系列作业。
这种作业是用来实现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构建一定的能力与品德结构的手段。
作业既是实现教学任务的手段,又是制定教学活动程序的依据。
作业分析的目的就是加深对作业的认识,为制定教学活动程序提供依据。
(3)教学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系统包括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活动、教学成效的考核与评估,他们分别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①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中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
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
为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其设计必须遵循教育方针制约性原则、活动分析原则、类化经验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明确化原则。
②教材是教学活动用以构建心理结构的工具或手段,是学习活动中的客体。
各科教材的选编,不仅要全面体现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而且要切实体现学习规律以利于心理结构的构建。
为了充分体现心理结构构建的规律,教材的设计必须一体化原则、网络化原则、程序化原则、最佳化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
③教学活动是经验传递系统中教师对经验的传授与学生对经验的接受活动的总称。
教学活动是教学目标的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
为了加速心理结构的构建,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遵循教学空间决定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程序优化原则和方式方法多样性原则。
④教学成效的考核与评估是对所要构建的心理结构的检查与评定,通过考核与评估可以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
它不仅有利于及时了解教学的成效,同时可以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使教学成效的考核与评估发挥应有作用,其设计必须遵循可靠性原则、适时性原则和促进性原则。
2.什么是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如何科学地陈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
答:(1)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即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也是教学活动中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
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
(2)教学目标的科学陈述
①行为目标。
它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也就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来陈述的目标。
一个陈述得好的行为目标应符合三个条件: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即表述行为;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即表述条件;规定符合
要求的作业的标准,即表述标准。
②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只要将刺激和反应规定得具体了,则陈述的目标也就具体了。
但坚持学习认知观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
因此教育的目标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的能力或品德结构的变化。
为此,格伦兰(N.E.Gronlund采用描述内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陈述目标。
按照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来陈述教学目标,首先应明确陈述记忆、理解、创造、欣赏、热爱、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
但是,内在的心理变化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
为了使这些内在变化可以观察和测量,还需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若干行为样例。
如果没有行为样例,则就失去了评价教学目标究竟是否达到的依据。
③表现性目标。
艾斯纳(E.W.Eisner)提出了表现性目标,该目标只要求教师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而不必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
表现性目标只能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补充,教师切不可完全依赖这样的目标。
(3)教学任务的分析
任务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德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德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
①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并填补教学空间的过程。
教学空间是指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差距,即改变学生的原有状态,使其向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终
末状态变化。
而当教学目标的终末状态确定后,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的确定则是问题的关键。
②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
鉴定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必须掌握的先决条件。
先决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两类。
必要条件是指决定下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即使能目标。
使能目标是指在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目标之间,学生必定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这些介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
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
③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使能目标是保证终点目标达到的必要的先决条件。
有效的学习除了必要条件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支持性的条件。
使能目标是构成高一级能力或倾向的组成成分,是必要条件。
而支持性条件则类似“催化剂”,有助于加速或减缓新的学习的进行。
在任务分析时,教师也应对这些支持性条件加以分析。
3.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答:(1)教学模式的涵义
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
在实际教学环境中,由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的千差万别,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教学模式的种类及其特点
①行为矫正模式:以行为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为基础,重视学习者的外显行为,而不关心其内部心理结构及其变化。
这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把学习任务分成一系列具体而有序的行为,学习情境的控制权一般都掌握在教师手中。
②信息加工模式:以认知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为基础,比较重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加工涉及信息组织、概念形成、问题解决等不同的方面,由于对这些加工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因而就提出了概念形成教学模式、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等。
③个人发展模式:以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为基础,以非指导教学模式为代表,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注意个人的情感生活,强调帮助个体与环境建立创造性的联系,以发展自我。
④社会作用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为基础,重视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提高社会活动能力。
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等。
4.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学习理论基础是什么?其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何?各有何优缺点?
答:(1)刺激控制教学模式
①理论基础
刺激控制教学的核心是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
刺激控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强化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在某种特定的刺激环境中,个体做出一个期望的反应,就伴随呈现一次强化。
在心理学中,把这种刺激与强化间的对应称为列联,把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称为列联安排。
刺激控制教学的核心,就是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