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生态系统专题模板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测)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测)

2022年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测案【新课标版生物】专题15 生态系统与环境爱护总分 90分时间 40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6×6=36分)1.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2℃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答案】A【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物多样性是指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答案】C【解析】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它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意义和措施。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B.生态系统能量流淌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C.植物叶、芽及细胞中特殊物质等可感受物理信息,物理信息只来源于生物D.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A项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B项正确;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C项错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D项正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二十二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内容索引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考点三 生物圈与生态环境 考点四 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加试) 探高考 练模拟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 知识回扣
1.对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认识的四个误区
错误说法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

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 动物都是消费
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 者
分解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数量变化分析 (1)若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数量减少,整个食物链中的 其他生物都会减少,简单记为:“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2)“天敌”一方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数量会增加,但从长时间来看, 会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简单记为:“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 后减再稳定”。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 物链而定:“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①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 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②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 物种群的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 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③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 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 依据。简单记为:“食物网,食物链,生物数量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 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提示
答案
4.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7 2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专题7 2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部分
微专题强化练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二)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 考向分析
3 强化训练
2 考题引路
4 易错防范
考向分析
本专题的主要命题集中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稳定 性,生物多样性等内容。试题常以选择题或新材料、图表信息 为背景的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 解应用能力。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立意与点拨] 知识: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等 知识。能力:通过分析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考查考生获取信 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情况下,生产者固定的CO2大于Y1、Y2、Y3…和Z过程释放的 CO2总量,因为还有一部分有机物未被利用,B错;能量在食 物链中的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经计算可得出X3过程的 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C对;信息传递一般 是双向的,而该图中的箭头都是单向的,D错。
[误区警示] 对碳循环示意图辨析不清 据图判断A、B、C、D分别代表的成分 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和B应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中的 CO2库,不能写“无机环境”,也不能写“生物类别”,再根 据A→C确定C为消费者,则剩下的D为分解者
[答案] B
易错防范
易错点:对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知识理解不到位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 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 的CO2总量相等

2015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及生态系统的保护

2015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及生态系统的保护

代表相关指标的高低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表示不同种类的植物,
.鸟类排泄物中的能量最初来自叶的光合作用,最后全部用于分解者的生长
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

下列叙述错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J/(cm )图中揭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级流向第二营养级时的传递效率是
________。

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碳的循环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________处的箭头,与之有关的
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甲图中一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除图中的生物外,该生物群落中还应该有的成分有___________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蛇与青蛙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体现了生______________功能。

在草原上引入某种鸟类,可大量捕食蚱蜢的成虫和卵块,使蚱蜢数量骤减,从种群特征上分析,导致蚱蜢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可利用的太阳能到浮游植物,呼吸以热能散失,浮游植物到细菌真菌。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讲义(通用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讲义(通用版)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解读3.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后果归纳4.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5.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2021·湖南,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 B解析早期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生态系统,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又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而图中a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点的纵坐标值,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食草动物过多会导致植物数量的下降,食草动物数量的下降又会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多,属于典型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过度放牧使得草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致使草原退化,会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2.(2021·北京,15)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对我国所有地区、各个领域的长期要求,生态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所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是()A.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B.出台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C.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D.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答案 B思维延伸——判断与填充(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2015·全国Ⅱ,4)(×)(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经典高考题)(×) (3)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2016·江苏,20)(√) (4)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二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 二轮复习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专题二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

3.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与“三类功能” (1)巧辨信息种类 ①通过行为(肢体语言)传递——__行__为___信息 ②通过色、声、磁、温度等传递——__物__理__信息 ③通过化学物质(或气体)传递——__化__学___信息 (2)速记信息传递功能 ①对“个体”——强调__生__命__活__动___所必需 ②对“种群”——强调“_种__群__繁__衍___”所必需 ③对“生态系统”——强调“调整_种__间__关__系_”及“_维__持__生_态__系__统__稳__定_”。
1.巧辨碳循环模式图中的成分 (1)常考图示:
1.巧辨碳循环模式图中的成分 (1)常考图示:
(2)突破方法:
①先据双向箭头“
”确定“大气中CO2库”与“生产者”。
②再根据两者中有“1”个指入箭头的为“生产者”(如甲中A,乙
中①,丙中E),有1个指出箭头的为“大气中CO2库”(如甲中B, 乙中④,丙中A)。
1.(2016·全国课标卷Ⅲ,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 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 (1)减少实验误差(或增加实验的精确性) (2)浮游动物 (3)竞争 (4)营养结构(食物网或食物链) 物质转化效率和能 量流动 (5)①
本考点属于高考热点,考查内容涉及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等,考查题型多样,内容丰富, 近年高考依据情境信息自行构建食物网及能量分流模型考查更多。 对本考点的考查常常渗透种群及群落相关内容。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能力训练十四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判断题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6.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 )7.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9.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所有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 )1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2.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进行。

( )1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 )14.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 )15.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 )16.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17.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工厂排出的有机废物。

( )18.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质检)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湖泊污染。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①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X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②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X围为生物圈。

③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X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能量流动的“四三二〞(1)4个去向:①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④暂时未被利用。

(2)3个关系式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2个特点①单向流动: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②逐级递减: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热能);还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3.可持续发展(1)概念: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2)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想。

(3)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1.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5.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害虫数量对其天敌数量的变化存在反馈调节( )7.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8.受到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9.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引入某某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10.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答案 1.× 2.√ 3.√ 4.× 5.× 6.√7.×8.×9.√10.×1.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物 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生物  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信息提取】(1)A项中,应考虑到恒温动物为了维持体温,要 信息提取】(1)A项中,应考虑到恒温动物为了维持体温, 项中 消耗一部分有机物。 消耗一部分有机物。 (2)B项中, (2)B项中,应考虑到能量传递效率是后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前 项中 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比值。 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比值。 (3)C项中,应明确吸收量(同化量)与食入量比值大,则饲料的 (3)C项中,应明确吸收量(同化量)与食入量比值大, 项中 利用率大,有利于动物的生长。 利用率大,有利于动物的生长。 (4)D项中,食草动物主要利用纤维素,难消化,吸收率( (4)D项中,食草动物主要利用纤维素,难消化,吸收率(同化 项中 量)较低。 较低。
④接种与培养:_______________。 接种与培养:_______________。 ⑤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 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6 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4)若(3)中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3)中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中假设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提取】(1)注意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短时间内产 信息提取】(1)注意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 注意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 生大量个体。(2)考虑到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矿质元素和CO 生大量个体。(2)考虑到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矿质元素和CO2等。 考虑到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3)实验对照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变量是X (3)实验对照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变量是X培养液是否用粉 实验对照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绿狐尾藻培养液来配制。 绿狐尾藻培养液来配制。

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生态系统PPT课件

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生态系统PPT课件

无关变量干扰(2015四川)
C 可以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D 种内斗争导致酵母菌数量最后阶段增长缓慢
巩固练习:P68 第2.3题
.
14
常见生物数量调查的方法总结
1、植物,昆虫的卵,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群 密度的研究方法为: 样方法 2、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
3、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
(填“
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等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

群落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
.
4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
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
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
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

.
19
1.填充群落的空间结构
种群密度
光照
食物 栖息
种群
(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 落整体对 自然资源 的充分2利0 用
巩固练习:P69第1.2题 P68 典例
.
21
2.比较并填充下表中的群落演替类型
类型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 的 虽失去了原有 植被 ,但
起点 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 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 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率 影响因素
缓慢 自然因素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新人教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新人教

专题17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为异养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全过程。

①能量的源头——阳光;②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③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④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⑤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⑥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⑦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

4.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反复,具全球性。

5.生物圈在物质上是自给自足的,但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7.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9.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0.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利用加快,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

1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12.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

1.(2012·海南高考)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专题复习练习1.(2018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等生产者为食的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上是呼吸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详解】A、当鲫鱼以藻类为食时,是初级消费者,当鲫鱼以水蚤为食时,是次级消费者,A项正确;B、依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获得的能量少于鲢鱼,所以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项正确;C、通气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项正确;D、依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第一营养级的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第三营养级的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项错误。

2.(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分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第2讲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聚焦新课标:2.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案填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选择性必修2 P50正文)( )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选择性必修2 P52图3-4)(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选择性必修2 P54正文)( ) 4.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选择性必修2 P55图3-5)( )5.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选择性必修2 P58正文)( )6.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选择性必修2 P63正文)( )7.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

(选择性必修2 P61“思考·讨论”)() 8.碳循环中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导致了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

(选择性必修2 P63“与社会的联系”)()9.生物富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

(选择性必修2 P64正文)( )10.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选择性必修2 P69正文)( ) 1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选择性必修2 P73正文)( )1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选择性必修2 P75正文)( )13.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三(四)生态类(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三(四)生态类(含解析)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四、生态类1.草原生态系统是很多生物生活的家园,有田鼠、兔子、羊、鸟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

为了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取样时要注意________;若标记的田鼠有一部分被天敌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

田鼠和兔子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能量传递效率比较低,是因为大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其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生物第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该外来生物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

(3)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体现了________信息的作用。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1中麻雀与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草的多样性会________。

鹰和野兔虽为捕食关系,但二者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用字母做答),表示蚕丝中所含的能量来自蚕中的是________(用字母做答),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做答)。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复习资料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P90正文中部)(√)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P92正文上部)(√)3.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并能再次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

(P94思考与讨论)(×)4.图中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所利用。

该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P98练习拓展(二)](×)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相差较大。

(P101与社会联系)(×)6.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

而农作物一般不能从大气中吸收,要从土壤中吸收氮。

(P104拓展题)(√)7.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P112制作)(√)8.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P124图片)(√)9.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

(P125正文中部)(×)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19 “生命之网”的生态系统[考点突破固考基]1.辨析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四个误区误区类型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2.理清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1)生产者: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分解者:是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

3.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过程分析由此可见:(1)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卡上一、单选题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在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 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2、(10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B.影响因素不同C.起始条件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3、(10分)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4、(10分)如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d>b时,M与N的种间竞争激烈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当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D.当M呈“S”型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5、(10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长度可作为反映食物网物质转换与能量传递的综合指数 ,有关食物链长度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越大说明能量传递效率越低B.长度越小说明物质越不能循环C.长度在不同生态系统中不同D.长度能体现能量传递的单向性6、(10分)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7、(10分)下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小于①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8、(10分)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或线粒体C.AB 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进行 A 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评卷人得分二、读图填空题下图中 A~D 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或生产活动过程。

结合图回答相关问题。

1.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来自图中的(用①~⑥序号作答) ,下列做法中符合“ 低碳经济” 理念的是(用a~d 序号作答)。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d.优化建筑结构 ,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自然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与①②两个过程有关的主要细胞器( 主要考虑其为真核生物 )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是(用A~D作答)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分析回答:实验一:按表中所列条件进行了 A、B、C、D共4组实验,用 1000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用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出了酵实验组A B C D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4.00.80.8培养液体积/mL200800200800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1.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每次计数要做。

2.实验一:图中曲线②代表的是______组的结果;A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 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想研究因素对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影响;此实验中酵母菌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是组。

11、(10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 草丛34 0 02 针叶林52 12 13 针阔叶混交林67 24 174 常绿阔叶林106 31 16(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演替。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12、(10分)下面是一则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高效农业新技术和新型有机化学材料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实用典范,其基本构思和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新型塑料是科学家利用发酵罐提取物及其他物质研制成功的一种可降解塑料。

这种塑料超过使用期限后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自然分解,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白色污染”。

看图并结合生产实际回答有关问题:(1)科学家把发酵装置与温室大棚建在一起并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植物秸秆生产环保型的新型塑料,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科学家这样做的生态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发酵罐中的A过程进行最重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发酵罐中B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和温室大棚下层蘑菇而言,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相同点是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陈代谢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室大棚的下面种植蔬菜效果不佳,改种蘑菇后不但有了蘑菇的收获,而且蔬菜产量有所提高。

试分析蔬菜增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乳酸的实践得知,单一用庄稼秸秆作原料,微生物生长很慢,适当添加哪类物质可加快生产进程?(至少说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发酵生产和培养蘑菇用的原料在接入菌种前为什么都要进行灭菌?(6)对于缺水的西北地区来说,利用大棚生产还可以节约用水,请说出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夏季,温室在夜间要通风降温,在蔬菜生产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

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

14、(10分)如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査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结构。

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①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0分)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

试回答: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

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

2.下面是落叶松沼泽中,落叶松种群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

①图中碳的流动形式是和。

②落叶松的碳流出途径除图中已经表示的,还有。

3.下表是大兴安岭5种沼泽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单位:kg·m-2)。

① 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这是因为。

②草丛沼泽的凋落物层碳储量最少,但是土壤有机碳储量却最多,其主要原因是。

16 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只/m2。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

图中曲线(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

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样方面积(㎡)1 1 1 1 1 1田螺数量(只)15 18 15 19 15 14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的食物主要是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正确、D错误;三种蝌蚪由于有相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而构成竞争关系,但捕食者的介人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 B正确;无捕食者时,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无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最弱,乙可能消失,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