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合集下载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判断技巧安徽明光中学周兵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纬度变化1.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一年(除春秋分日)中任何一天,昼长由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向刚好出现极夜的地方减少,即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例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设直射点位于北纬α上),晨昏线与经线斜交,北纬(90°-α)到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南纬(90°-α)到南极点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

在这一天,自北纬(90°-α)至南纬(90°-α),昼长由24小时递减至0小时。

3.从南北半球来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例如,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此半年内,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为冬半年。

此半年内,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越往南,南半球反之。

4.昼长差规律: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极昼极夜除外)。

在赤道上,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较差为0,到南北极圈上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达24小时,最短昼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

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极昼极夜的日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到了极地达到最大值。

但是,不论在哪个纬度,当地的全年平均昼长和平均夜长都是相等的,都是12小时。

故与赤道地区或春秋分12小时昼长比较:同一时期纬度愈高昼长差愈大;同一地点两至日昼长差最大。

(二)季节变化1.赤道总是被晨昏线平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全年昼夜平分。

2.自极点至极圈,出现极昼(夜)现象的时间由大约半年减少至1日。

3.北半球各地,夏至日(6月22日)昼最长;冬至日(12月22日)昼最短。

自夏至日至冬至日半年内,昼渐短;自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半年内,昼渐长。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9)昼夜长短(学生版)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9)昼夜长短(学生版)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填空(学生专用)专题9 昼夜长短【学习目标】1. 理解昼夜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2. 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3. 理解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昼夜长短分布的有关规律。

4. 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重点和难点】1.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2. 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

3. 昼夜长短的有关规律。

4.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昼夜和昼夜交替1.昼夜的产生原因:1)地球是一个、也的巨大球体。

2)地球上的光线来自。

任何时候,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另一半背着太阳,对着太阳的半球(半球)处于,背着太阳的半球(半球)处于。

如不考虑大气对阳光的和作用,则昼、夜半球平分。

2.昼夜交替的形成1)原因:由于地球自转,地表各地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2)周期:1日(=1=小时)。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地表进行运动(即: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移动—→昼、夜弧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2.意义反映各地时间的长短(即接受的时间长短)。

【区别】昼夜、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含义及原因。

三者都是地球上固有的自然现象,都涉及昼夜状况,但成因各不相同。

昼夜是针对同一时间地球上的不同地点而言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即昼夜现象的出现与地球的运动无关。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巨大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被照亮的部分为昼半球,没被照亮的部分为夜半球。

昼夜更替是针对地球上的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在昼夜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结果。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产生了以1太阳日为周期的昼夜更替现象。

昼夜长短变化是指地球上除赤道外各纬度上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除赤道以外的各纬度地区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即昼夜长短)产生周期为1回归年的变化。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6.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6.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各地的昼渐短,夜渐长;冬至 日,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极夜现象。 (2)从冬至日到次年夏至日,各地的昼渐长,夜渐短;夏 至日,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 现极昼现象。 (3)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各地的昼渐短,夜渐长;冬至 日,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极夜现象。 (2)从冬至日到次年夏至日,各地的昼渐长,夜渐短;夏 至日,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 现极昼现象。 (3)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区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 也相同)。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 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 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③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 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出,在24时前后,泰山站已经没有日照,因此极昼已经结束,D 项错误;泰山站只有在刚好出现极昼的日期日出正南,图示日 期日出东南,因此A项错误。故选C项。
【答案】 (1)B (2)C
【典例2】 (2014·福建文综)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 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 图。读图,完成(1)~(2)题。
【典例2】 (2014·福建文综)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 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 图。读图,完成(1)~(2)题。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计算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计算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纬度、季节)--抓住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关系理解2、衍生规律:(1)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由赤道向极圈增大(2)日出日落时间的早晚及范围规律: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昼长夜短,日出地方时早于6:00,日落地方时晚于18:00;--夏半年昼短夜长,日出地方时晚于6:00,日落地方时早于18:00;--冬半年晨线上各地均在日出,日出时间为0:00—12:00;昏线上各地均在日落,日落时间为12:00—24:00;昼夜长短变化及计算(高考题组)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11·江苏地理卷3~4题)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1~2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2010·四川文综卷10~11题)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

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

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3~4题。

3.若该图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度-50度地区的夜长约为A.15小时~16小时20分B.17小时~19小时20分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4.若该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与之相符的是(2009·福建文综卷10、12题)读下图,完成5~6题。

5.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 B.0°-20°SC.20°N -23°26′N D.20°S -23°26′S6.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2008·全国文综Ⅰ卷8~10题)下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1.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地球的运动 自转 赤道平面 公转 黄道平面
6.22夏至
黄赤交角
3.21春分
9.23秋分
次年3.21春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2.22冬至
正午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的变化
【背景知识】
同一纬圈上:
昼弧+夜弧= 24 小时
昼弧=夜弧,则昼夜 等长 ;
昼弧>夜弧,则昼 长 夜 短 ; 昼弧<夜弧,则昼 短 夜 长 ;
1)请比较表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
差值最大可达:
A、1小时25分 B、3小时05分 C、2小时06分 D、1小时58分 2)据表中的资料,可知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A、西安
A、12月12日
B、成都
B、12月22日
C、上海
C、1月2日
D、拉萨
D、1月11日
3)下列日期中,与本表所示城市日出日落时间大致相同的是:
1.下列四个日期中温州昼夜时间差最小的是( B ) A.9.10 B.10.1 C.6.1 D.1.1 2.夏至日,下列四地昼夜时间差最大的是( D ) A.海口 B.温州 C.杭州 D.北京
【高考回眸】

(2008·上海)“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 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 (180°,23.5° S) 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 12月22日 。 期是__________
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C.乙地昼长20小时 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 D.甲地夜长12小时

10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计算-高考地理考点专题复习

10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计算-高考地理考点专题复习

三、昼夜长短变化知识的应用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 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12:00
日出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①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点对称;②夜间,日出、日落时间 关于0点对称;③上午时长=下午时长;④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
(自5月1日起执行) 起床 6:20 早餐 6:40 早读 7:00---7:20 …… 午餐 11:40 …… 晚餐 18:30 …… 就寝 22:40
---以日出日落的早晚及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为依据。
相对于夏季,冬季日出迟日落早,白昼时间短,故起床时间晚而晚休
时间早。夏季相反,起床时间早而晚休时间迟。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除赤道外的各地日出、日落时间发生迟早变化,导 致昼夜长短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一地的昼夜长短可用昼弧和夜弧“长
短比例”来表示。
昼弧
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24小时 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 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
夜弧
注意区分昼夜、昼夜更替、昼夜长短三种现象的差异与联系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②冬至日(12月22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是极夜 南极圈内是极昼 赤道上昼夜等长
北半球此日昼最短
南半球此日昼最长
冬至日昼夜长短规律:从南极点向北,昼渐短,夜渐长。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③春分日(3月21日) 秋分日(9月23日)
太阳直射赤道
如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日出景观图片,据此完成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图形解析】
北回归线
23º 26´N 6 月22日
赤道
9 月23日 23º 26´S
3 月21日
9 月23日
b
1 月1日
a 南回归线
12 月22日
从a月到b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
各地昼渐长 。
月份 b a 0 ① 2 4 ② 6 8 ③ 10 12 14 ④ 16 昼长/时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 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 ) A、66 5°N、66°N、40°N、40°S B、66 5°S、66°S、40°S、40°N C、66 5°N、66°N、0°、40°S D、66 5°S、66°S、0°、40°N
【请记住它】60°N夏至日昼长为 18时29分 。
【高考回眸】
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1~3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 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 份可能是( C )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a Q
【高考回眸】
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4)日出、日落
①晨线上的各地同时(当地地方时)日出,昏线上 的各地同时(当地地方时)日落。 ②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12-昼长/2,日落=12+昼长/2,
【高考回眸】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 成1~3题。
月份 b a 0 ① 2 4 ② 6 8 ③ 10 12 14 ④ 16 昼长/时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节气时间段 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极昼极夜范围 变化情况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扩大 北极圈内极昼 范围逐渐缩小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昼夜长短的变化(共33张PPT)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昼夜长短的变化(共33张PPT)
的打“√”,错误的打“×”。) (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夜 越短。( √ ) (2)昼弧是经线圈被太阳照射的部分。( ×)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太阳直射其所在纬线时昼最长。 (× )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 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 ) (5)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 )
解析 第(1)题,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太阳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日出东南,日落 西南,所以A、C选项都不正确。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 间约为当地6时左右;且该区域位于30°E附近,比北京时间晚 6个小时左右,故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12时左右,所以D选项正 确。第(2)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为赤道附近的 非洲大陆中东部地区,“日出”美景的照片为热带草原景观。甲 地海拔低,为热带雨林景观;乙、丙、丁三地都为热带草原景 观。但从题干可知,该美景位于广袤的草原。乙地东南为湖泊, 不可能拍到此景观图片;丁地等高线密集与“广袤”不符,其 东南为山地,也不可能拍到此景观;丙地等高线稀疏,为广袤 的热带草原。故C正确。 答案 (1)D (2)C
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下题。
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审题突破】 从材料和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信息
推断结论
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纬 度不同
3.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 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 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高考回眸】
1.(2008年山东卷)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 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 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B )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 (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 (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 (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 天(8月24日)
(3)距二至日时间相等的两个日期,地球上 任意纬线的昼夜情况在这两日正好 相同 (太 阳周直射的纬度也 相同 )。 (4)距二分日时间相等的两个日期,地球上 任意纬线的昼夜情况在这两日正好 相反 (太 阳周直射的纬度也 相反 )。 (5)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纬度值相等的两地 昼夜情况正好 相反 (即一地的 昼长 等于另 一地的 夜长 )。
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 ) A、66 5°N、66°N、40°N、40°S B、66 5°S、66°S、40°S、40°N C、66 5°N、66°N、0°、40°S D、66 5°S、66°S、0°、40°N
月份 b
a
①②


0 2 4 6 8 10 12 14 16 昼长/时
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D )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 化为零
昼夜长短的有关计算 (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 昼长= 昼弧所跨经度数/150,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0
(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计算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24-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2
(3)昼夜长短的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相等。

高考地理微专题四: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视运动

高考地理微专题四: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视运动

微专题四——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视运动知识点1 昼夜长短的变化【基础知识】昼夜长短的变化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特点(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特点分析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1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3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季节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主要规律纬度分布规律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3.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极昼、极夜区除外)。

(3)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

(4)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外):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4.【解题秘籍】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夜弧计算。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典型例题答案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典型例题答案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典型例题答案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参考答案】1.C 2.A 3.D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二、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

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东北 (早于6时日出)西北(晚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正东 (6时日出)正西 (18时日落)昼夜等长 南半球东南 (晚于6时日出)西南(早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答案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答案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答案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参考答案】1.C 2.A 3.D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二、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

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东北 (早于6时日出)西北(晚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正东 (6时日出)正西 (18时日落)昼夜等长 南半球东南 (晚于6时日出)西南(早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十一:昼夜长短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十一:昼夜长短

昼夜长短【母图导航】【双基要点】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②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随纬度升高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北极附近有极昼,夏至日时,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长;极昼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南半球反之。

③冬半年(秋分→冬至→次年春分):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随纬度升高夜越来越长,昼越来越短,北极附近有极夜,冬至日时,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短;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南半球反之。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是:昼长=白昼弧度数/15°(单位:小时),即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弧度数/15°就是白昼的小时数。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来求算。

方法是: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因为地方时正午12时总是会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等份(如下图所示)。

也可以利用日出和日落时间计算,即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③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如北纬40°的地区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的地区夜长为15时。

昼弧的长表夜弧的长表④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

⑤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

⑥某地昼长是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的。

比如知道某地5月22日的昼长,就可以推算出该地7月22日前后的昼长。

同理,某地的日出时间(地方时)也是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的。

【深度链接】1、一天中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2、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示意图3、光照图①侧视图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①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如左图。

②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可参照左图进行推理。

③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纬度分布昼长计算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纬度分布昼长计算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纬度分布、
昼长计算
1、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3.21—9.23),北半球的昼长夜短,此时北半球夏半年。

9.23---次年3.21为北半球冬半年。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如北半球:12月22日最短,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3月21日昼夜平分,6月22日昼最长。

之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12月22日昼最短。

(3)南北回归线之外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在同一天出现;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4)不同半球的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长=夜长。

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1)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2)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广州﹥上海
3、昼长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小时—夜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1)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2)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
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
【参考答案】1.C 2.A 3.D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二、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
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

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
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
(早于6时日出) 西北
(晚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6时日出)
正西 (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
(晚于6时日出) 西南
(早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利用已知的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来求算
一个地区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反映了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

白昼以12点为界,上午与下午时间间隔相等;黑夜以午夜(0时或24时)为界,上半夜与下半夜时间间隔相等。

因此已知某地某一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其方法为: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
2
相反,根据某地某一天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昼长、夜长,其方法为:
某地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点)×2
某地夜长=(子夜24点-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子夜0点)×2 (2)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是:昼长=白昼弧度数/15°(单位:小时),即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弧度数/15°,就是白昼的小时数。

学科&网 3.有关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的三个规律
(1)对称规律: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当地时间12时为中心对称。

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可据此推算出昼长。

若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以12时为中心对称,说明观测点不位于所在时间的中央经线上。

以春分日为例,如果观测到的日出、日落的区时早于6时和18时,说明观测点在时区中央经线的东侧;反之,则在时区中央经线的西侧。

(2)反对称规律: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另一地的夜长。

例如,夏至日60°N 纬线上各地昼长为18时29分,则当日60°S 纬线上各地夜长为18小时29分。

如下图,在同一天中,θ°N 的昼长等于θ°S 的夜长;θ°N 的夜长等于θ°S 的昼长。

(3)等值规律: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会出现两次等值。

①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夜分布是一样的。

因为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

如下图。

(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
②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其昼夜分布关于赤道对称,即A昼长等于B夜长,A 夜长等于B昼长。

因为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

如下图:
(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秋分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春分对称)
﹝2018﹞下图为“天气网上北京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3月21日)B.寒露(10月8日)C.秋分(9月23日)D.清明(4月5日)
2.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B.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2018)下图中,我国某中学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能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3—4题。

3.该市最可能是
A.成都B.杭州C.北京D.乌鲁木齐4.学生观测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发生移动。

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雨水到谷雨B.立秋到立冬C.小雪到大寒D.小满到大暑
【答案】1.A 2.B
【答案】3.D 4.A
【解析】3.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即该地是正午,地方时12点。

经度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可以计算该市的经度是88°E,最可能是乌鲁木齐。

故选D。

4.杆影的朝向与日落的方向相反,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日落的方位由西南移向东北。

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位于冬至—夏至之间的时段。

结合节气图表,雨水到谷雨时段,直射点北移,A对。

立秋到立冬直射点南移,小雪到大寒、小满到大暑有一部分节气直射点南移,B、C、D错。

故选A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