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教案2篇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6797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6.png)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8课《丝绸之路》。
我们将学习该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歌曲《丝绸之路》欣赏与学唱,解丝绸之路历史背景,以及相关音乐文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丝绸之路》音乐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习歌曲《丝绸之路》,培养学生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解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背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丝绸之路》中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 教学重点:歌曲情感表达和技巧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PPT、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丝绸之路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兴趣。
a. 向学生介绍丝绸之路起源、路线和意义。
b. 播放丝绸之路沿线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丝绸之路美丽。
2. 歌曲欣赏:播放《丝绸之路》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风格。
a. 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给你什样感觉?b. 分析歌曲节奏、旋律、音色等特点。
3. 歌曲学习:分句教唱《丝绸之路》,重点讲解难点和重点。
a. 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节奏、音准、音色等。
b. 针对难点,进行反复练习,确保学生掌握。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提高歌唱技巧。
5. 知识拓展:介绍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知识面。
a. 介绍丝绸之路上各种音乐形式。
b. 播放相关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音乐风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丝绸之路》2. 歌曲特点:节奏变化、音高跳跃、情感表达3. 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各地音乐形式、音乐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丝绸之路》,并对其进行创作改编。
a. 演唱:熟练演唱歌曲,注意情感表达。
b. 改编:为歌曲编配简单打击乐器伴奏。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出合理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歌曲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适用性。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文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c4505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d.png)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历史》教材第七章“丝绸之路”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路线规划、历史意义及其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掌握其路线及主要贸易品。
2. 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其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合作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路线规划、主要贸易品及历史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条历史悠久的贸易路线。
2. 讲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开创过程。
3. 学习丝绸之路的路线规划:利用地图和PPT,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画出路线图。
5. 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讲解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举例说明。
6.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分析丝绸之路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形成背景路线规划主要贸易品历史意义中西方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及路线规划。
(2)列举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贸易品,并分析其对中西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3)谈谈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
2. 答案:(1)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路线规划:起点长安,经过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2)主要贸易品:丝绸、瓷器、茶叶、金银器皿等。
对中西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了中西方商品交流,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生活。
(3)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促进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传播之路”。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b5442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a.png)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史》教材第七章第四节《丝绸之路》。
详细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促进作用。
3. 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培养他们的国家战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条路线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2. 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贸易往来,体会丝绸之路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标注重要城市。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1)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2)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3)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
(2)举例说明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的理解。
2. 答案:(1)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如佛教传入我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传播到西方。
苏少版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精品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0f95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0.png)
苏少版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精品教案】教案:苏少版音乐六上《丝绸之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少版音乐教材六上第五单元《丝绸之路》。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丝绸之路》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丝绸之路》,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3. 通过学习《丝绸之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丝绸之路》,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难点: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音乐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课件学具:乐谱、歌词本、录音机、耳机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课件,向学生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唱歌曲: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演唱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 讲解声乐技巧:针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丝绸之路》历史背景: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旋律特点: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演唱技巧:呼吸、共鸣、音准、节奏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复习《丝绸之路》的乐谱,熟悉歌词和旋律。
2.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学生自行练习声乐技巧,如呼吸、共鸣、音准、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的演唱问题,未能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丝绸之路》语文教案
![《丝绸之路》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8bff7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f.png)
《丝绸之路》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丝绸之路》。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3)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丝绸之路》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意象,感悟诗歌的美。
(2)让学生谈谈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5. 情感教育(1)结合诗歌内容,对学生进行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教育。
(2)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丝绸之路》的魅力和价值。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诗歌《丝绸之路》。
2. 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丝绸之路》诗歌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相关资料。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a38b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
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汇报交流:①检查字音。
②疏通难字。
③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1.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
开火车游戏。
2.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3.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
5.写一写。
1.认读会写字8个。
2.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观察教师范写难字。
评议。
5.独立练习书写。
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
1.畅所欲言。
2.读题。
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①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②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③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3.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4.练读;范读;互读;评读。
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5.欣赏感受。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bc18d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a.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通用10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通用10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篇1目的: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拓的意义。
体会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英勇、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理解课文写作方法及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与丝路有关的资料及乐曲、图片。
教学纪实:一、诗意导入,激情引趣(课前配乐诵读唐诗《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参军行》。
)师:伴随着这悠扬的乐曲,诵着这壮丽的诗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
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生齐读课题。
)评析:此处精彩,由诗入手,富有文化气息,使人心生对丝绸之路向往追思之意。
老师于课堂之上的激情诵读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心态。
二、细读感知,整体把握师:让我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能否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生开火车读。
)师:你们不但读准了生字词,还读准了多音字和生活中易错的字。
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呢?生:我从第4自然段感受到这是一条商路。
课本中写到“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
师:读书很认真,是呀,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贸易往来不断。
生:这是一条长路。
课文中写到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我去过北京,北京间隔哈尔滨约1 300公里。
师:怎么去的?生:乘飞机,用了一个多小时,那就算乘飞机也得需要6个多小时,这是一条长路啊!师:可以联络生活实际谈体会。
(课件出示汉朝地图。
)你们看,这是一幅汉朝的地图,从都城长安出发,过敦煌,出玉门关,经楼兰,跃葱岭,到大月氏、大夏,到达地中海沿岸,几经辗转,到达安息、古罗马,这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3992b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d.png)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通过动手绘制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概貌。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2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2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e8f7051a580216fc700afd92.png)
《古老的丝绸之路》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丝绸工艺精湛的技艺及蕴含的智慧,体会丝绸之路开通的艰辛,领悟不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理解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
3、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并能列举出两个以上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地点。
2、理解丝绸之路是一条联系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
教学过程一、了解丝路1、意图:了解丝绸之路为古人贸易之间的往来发挥的作用。
2、提问:这样一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道路,为什么它们还要坚持走下来呢,而且持续了那么长的时间啊?预设:可以赚取更过的钱,可以交流物资,分享资源。
谈话:非常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商品更加丰富,物产更加多样,自然而然地就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提升: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外国的很多东西传到了我们的国家,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这些东西甭说吃过、见过,就是听都没有听说过,而丝绸之路正是起到了互通有无的作用。
每一个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生产的产品有时比较单一,通过交换,能够使双方获取最多的东西,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还可以把丝绸之路称作什么之路?2、预设:贸易之路过渡:除了我们能吃到的水果蔬菜,还有很多东西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传播。
比如:出示琵琶、唢呐、四大发明的图片。
提问:中亚的琵琶、唢呐传进来,我国的四大发明传出去,这些属于哪个方面的交流呢?3、预设:文化(板书文化)提问:在丝绸之路上的进行的文化交流又会给东西方的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呢?预设:乐器、舞蹈等艺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对西方的文化普及,海上远航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升:也就是说,在丝绸之路上实现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丝绸之路就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过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段灿烂的历史文明,更何况通过丝绸之路运送、交流的更是灿烂的历史文明,我们能不能说,古代的丝绸之路非常伟大,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就不大了呢?预设:不是。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c7f3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00.png)
一、教案简介课程名称:丝绸之路课程类型:历史文化课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起点、终点及其重要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和文化交流成果。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自豪感和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3. 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
4.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成果。
5. 丝绸之路对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贸易商品、文化交流成果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丝绸之路对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3. 图片展示法:展示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景点、历史遗迹、贸易商品等。
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
2. 图片: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景点、历史遗迹、贸易商品等。
3. 视频:关于丝绸之路的纪录片或宣传片。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贸易商品、文化交流成果等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丝绸之路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3. 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
4.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成果。
教学难点:1. 丝绸之路对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2. 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起点、终点、贸易商品和文化交流成果。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丝绸之路对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4. 展示:展示丝绸之路沿线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的风貌。
四、课后作业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3. 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
4.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成果。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65dd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f.png)
《丝绸之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路线及历史意义。
2. 掌握丝绸之路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条路线有什么特殊之处?”2. 讲解丝绸之路的开通(1)讲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
(2)介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3. 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1)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丝绸之路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1)设置情景: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商人,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到西域做生意。
(2)学生分组讨论:在丝绸之路上,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5.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回答。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丝绸之路相关习题。
(2)教师点评,解答疑惑。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开通:汉武帝、张骞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影响:促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2. 历史意义:加强东西方联系,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 答案: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到西方,西方的金银、宝石、香料等商品传入中国,从而促进了双方的经济繁荣。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529e85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1.png)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影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与过程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2.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掌握其路线及作用。
2. 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及路线。
2.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丝绸之路地图、教学PPT。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
3. 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作用:利用地图、PPT等教学工具,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分析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文化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5. 例题讲解:讲解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丝绸之路形成: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欧洲丝绸之路作用: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
(2)列举丝绸之路上的三种商品交流,并说明其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答案:1. 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2. 三种商品交流:丝绸、瓷器、茶叶。
它们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友谊。
3.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872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b.png)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及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文献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形成原因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幅古代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路线吗?它有什么特殊的历史意义?”(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背景和形成原因。
2.学习丝绸之路的路线(1)展示丝绸之路的详细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主要路线。
3.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1)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2)学生分组讨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4.学习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1)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从物品、技术、文化等方面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5.案例分析(1)展示一组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丝绸之路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丝绸之路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作用。
(2)布置课后作业:以“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热爱。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丝绸之路的路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或洛阳)、经过的西域地区、终点(罗马)以及途径的重要城市如敦煌、楼兰、龟兹等。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00ab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4.png)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教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提出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让学生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示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路。
说说你们知道的路都有哪些?2、在这么多路之中,有一条有名的丝绸之路。
对丝绸之路,你们了解多少?3、学生交流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
(点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4、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丝绸之路二、质疑课题,自主阅读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2、学生提问后,同位轻声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引导他们从刚才的提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同座位、小组交流筛选后的问题。
(不要求完全统一,确保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4、带着问题学生自读自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己的体会做批注。
(点评:疑是思考的开始,问题是产生学习的起点。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5、小组内交流。
6、文中的哪一段既写了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又写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找出来,读一读。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1bf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5.png)
教案:《丝绸之路》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性。
2. 认识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2. 难点: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3.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一些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或物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
- 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3. 路线讲解
- 通过地图展示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4. 文化交流的影响
- 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如宗教传播、艺术交流等。
5. 重要性讨论
- 组织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在古代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的影响。
6. 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7. 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回家后查阅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96db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6.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5篇)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说出主要内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说出主要内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难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制作学生读推荐材料和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师:今天的这里,到处是沙漠,戈壁(课件沙漠),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课件出示地图)这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欧洲的罗马。
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出示《西天取经》图画):玄奘经由丝绸之路,游历三十多个国家。
(出示《班超投笔从戎》图画)班超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放弃手中的笔成为一位将军,在这条路上32年。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课文一段是这样写的---(出示)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学生认读,了解这一段内容)二、根据导读提示,自主学习出示导读读读下面的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师:我请同学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如果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圈化出来。
,边听边思考导读提示的一个内容。
(听学生朗读时,注意正确读音)师: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生回答后,老师出示规范答案,学生再复述一次。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遐想了两千多年前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的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物的场面。
还写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2c68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5.png)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丝绸之路》优秀教案《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时数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 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预测:﹙1﹚什么是丝绸之路?﹙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
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c6e01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7.png)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路线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 让学生掌握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文化交流及其历史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汉武帝时期的国家统一和对外开放政策,引出丝绸之路的开通。
3. 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与影响(1)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引导学生了解其路线。
(2)讲解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4. 课堂实践(1)让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5. 例题讲解(1)选择题: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路线和影响,选出正确答案。
(2)简答题:请简述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6. 随堂练习(1)完成教材第15课课后练习。
(2)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对外开放2. 丝绸之路的路线西安——敦煌——新疆——中亚——西亚——欧洲3. 丝绸之路的影响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
(2)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并标注沿线的重要城市。
2. 答案:(1)丝绸之路的开通背景: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对外开放。
(2)丝绸之路路线图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
(2)探讨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丝绸之路的路线与影响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丝绸之路的路线与影响1. 路线: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古代的长安(今西安),经过敦煌、新疆,穿越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教案
![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059a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c.png)
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教学内容:1. 介绍丝绸之路的定义和起源。
2. 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和路线。
3. 强调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展示一幅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定义。
3. 通过地图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
4. 讨论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第二章: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2. 掌握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贸易站点。
教学内容:1. 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2. 讲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贸易站点。
教学活动:2. 通过地图展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贸易站点。
3.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丝绸之路起终点和相关城市的了解。
第三章:丝绸之路上的商品和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情况。
2. 掌握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教学内容:1. 讲述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情况。
2. 探讨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教学活动:1. 展示丝绸之路上的商品图片,让学生猜测其用途和来源。
2. 讲解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情况。
3. 讨论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第四章:丝绸之路的衰落与复兴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衰落原因。
2. 掌握丝绸之路复兴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1. 讲述丝绸之路的衰落原因。
2. 探讨丝绸之路复兴的可能性。
教学活动:2. 展示丝绸之路复兴的现状和计划。
3. 让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复兴的意义和可能性。
第五章:丝绸之路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1. 了解丝绸之路的保护意义。
2. 掌握丝绸之路的传承方式。
教学内容:1. 讲述丝绸之路的保护意义。
2. 探讨丝绸之路的传承方式。
教学活动:1. 讲解丝绸之路的保护意义。
2. 展示丝绸之路的保护项目和活动。
3. 让学生讨论丝绸之路的传承方式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the Silk Road
《丝绸之路》教案2篇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丝绸之路》教案
2、篇章2:《丝绸之路》教案
篇章1:《丝绸之路》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
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
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致了解“丝绸之路”的
地理位置。
3.同桌检查生字词。
4.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最好
能说说理由。
二、研读
师: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
会再看到。
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
(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表现“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
2.重点抓住“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
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这句话,(联系2──10自然段,或联系生活中的影视作品、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进一步理解、体会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
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
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从以上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三)交流资料,深入理解
1.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2.相机介绍:张骞、班超、玄奘与丝绸之路。
3.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3)再读全文,谈感受。
篇章2:《丝绸之路》教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一、成果展示:
1、屏幕出示词语:
(1)学生多种形式认读。
(2)随机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指导书写:
1)、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地方?
2)、学生交流。
3)、教师重点强调:
提醒学生把笔顺写正确,注意间架结构。
二、精读感悟
1.感受“友谊之路”。
(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发。
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
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
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
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
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
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生发。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5)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精神文化之路。
(1)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2)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
(3)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
已故xxx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
)
三、拓展延伸
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
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
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系统总结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