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北京东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北京东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的文学家。
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有两个:“梦笔生花”与“江郎才尽”。
据说,“梦笔生花”的故事发生在他年轻时被权贵贬黜到浦城之际,“江郎才尽”的故事发生在他中年官运亨通之时。
所以,有人认为江淹是“穷则逞文,达则辍.笔”。
江淹年轻时就有倚.马可待的文才。
相传,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见一蚕妇,当时有一位颇负胜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日“蚕为天下虫”,将“蚕”字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
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顿时灵感触发,对日“鸿是江边鸟”,将“鸿”字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为之叹服。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辍.笔(chuò)倚.(yǐ)马可待即兴.(xīng)B.辍.笔(zhuì)倚.(yī)马可待即兴.(xìng)C.辍.笔(chuò)倚.(yǐ)马可待即兴.(xìng)D.辍.笔(zhuì)倚.(yī)马可待即兴.(xīng)【答案】C(2)文中画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颇负胜名B.别出心裁C.异曲同工【答案】A(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人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成年后才加取的。
在古代的人际交往中,“字”一般用于谦称。
B.成语典故有很多比喻引申意义被广泛引用,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C.鸿雁是一种“春天北返,秋日南回”的候鸟,它作为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经常被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D.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拆字联”运用汉字的这种特点,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又妙趣横生的一面。
2014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
2014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2014.4.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的文学家。
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有两个:“梦笔生花”与“江郎才尽”。
据说,“梦笔生花”的故事发生在他年轻时被权贵贬黜到浦城之际,“江郎才尽”的故事发生在他中年官运亨通之时。
所以,有人认为江淹是“穷则逞文,达则辍.笔”。
江淹年轻时就有倚.马可待的文才。
相传,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见一蚕妇,当时有一位颇负胜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字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
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顿时灵感触发,对曰“鸿是江边鸟”,将“鸿”字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为之叹服。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辍.笔(chuò)倚.(yǐ)马可待即兴.(xīng)B.辍.笔(zhuì)倚.(yī)马可待即兴.(xìng)C.辍.笔(chuò)倚.(yǐ)马可待即兴.(xìng)D.辍.笔(zhuì)倚.(yī)马可待即兴.(xīng)(2)文中画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颇负胜名 B. 别出心裁 C. 异曲同工(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人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成年后才加取的。
在古代的人际交往中,“字”一般用于谦称。
B.成语典故有很多比喻引申意义被广泛引用,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C.鸿雁是一种“春天北返,秋日南回”的候鸟,它作为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经常被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扫描版,解析汇报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稔(rěn)冬祥意蕴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āi)撰写D.镌(jùn)刻锒锒上口(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万户栖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题写内涵吟咏B.题签内涵涵泳C.题写蕴涵涵泳D.题签蕴涵吟咏(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C.俗话说:兵马未动.....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粮草先行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D.“今天请各位老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县长话音一落,老同学们报以一片笑声和掌声.3.(4分)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
2014北京海淀高考一模语文(含解析)
北京海淀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2014.4本试卷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题。
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奇峰巨顶自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他们也要上去站一站,“倚槛苍茫千古事,____①____”,临风凭栏,感慨一番。
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
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_____②____。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对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
因此于诗家墨客而言,“高处”具有强烈的召.唤力,成了【】千年的诱惑。
然而,“登高”又并非文人独嗜,百姓对此亦兴味索然,尤其在九九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是乐此不疲。
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古人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
“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览景的欲望,一旦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因为古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之子,他们心目中有“高”,他们崇高、尊高、仰高。
从“登高”意义上说,“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1. 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风糜良辰怆(chuàng)然召(zhāo)唤B. 风糜良晨怆(chuāng)然召(zhāo)唤C. 风靡良晨怆(chuāng)然召(zhào)唤D. 风靡良辰怆(chuàng)然召(zhào)唤2. 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兴味索然B. 乐此不疲C. 游目骋怀D. 声名大噪3. 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①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3分)A. 天开美景风云静B. 过江多少六朝山C. 爽气西来两袖清D. 座揽清辉万川月4. 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既是感悟生命、孜求彻悟的仪式,又是放牧视野、抒发情怀的方式。
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8 页,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 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 ),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j 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秋稔.(r ěn)冬祥意蕴.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āi)撰.写D.镌.(j ùn)刻锒.锒.上口【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解析】镌.(ju ā n)刻,琅琅上口。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 分)A.万户杨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对联等考点的理解。
【试题解析】“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 A 、B 项;比较 C 、D ,C 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 ,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 D “缕缕” 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故选 C 为佳.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 题写 内涵 吟咏 B .题签 内涵 涵泳 C . 题写 蕴涵 涵泳 D .题签蕴涵 吟咏【试题答案】 A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与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秋稔〔rěn〕冬祥意蕴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āi〕撰写D.镌〔jùn〕刻锒锒上口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如下语句,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万户杨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题写内涵吟咏B.题签内涵涵泳C.题写蕴涵涵泳D.题签蕴涵吟咏4.如下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5.如下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
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开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
2014年高考试题及解析:语文(北京卷)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秋稔(rěn)冬祥意蕴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āi)撰写D.镌(jùn)刻锒锒上口【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与辨析,正确读音及字形为:juān朗朗(琅琅)上口【试题点评】本题在高考强化提高班讲座2第2讲《字音的识记与辨析》第3讲《字形的识记与辨析》中有详细讲解,所考词语视频中已全部复习讲解。
在高考强化提高班讲座1、寒假特训班、百日冲刺班中也均有涉及。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万户栖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相关知识,可通过平仄、词性及对联的意思进行判断。
“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排除D。
201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镌”应读juān;锒锒上口—朗朗上口。
2.【答案】C【解析】根据上联“冬尽梅花点点”中的“冬”确定下联应写“春”,排除A、B两项。
因为上联的尾字“点”是仄声韵,所以下联的尾字应是平声韵;并且根据下文“春联寓意吉祥”可知,C项更符合语境。
3.【答案】A【解析】题写:书写(标题、匾额等),强调特定作者、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事务。
题签:原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指题写的书名或书签。
根据语境,应选“题写”。
内涵: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蕴涵:包含。
根据语境,应选“内涵”。
吟咏: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
涵泳:深人领会。
根据语境,应选“吟咏”。
4.【答案】D【解析】A.“限于四言和六言”错,对联没有字数的限制;B.“讲究对仗和押韵”不准确,对联对押韵不做要求;C.对联并非“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比如挽联。
5.【答案】C【解析】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不合语境。
6.【答案】①C②D【解析】①C.“做出认真的指导”不得体,不宜对邀请的对象(尤其是名人、大家)提这样的要求。
②A.疑问句式,语气显得生硬。
B.“足下”“家父”显得太过正式,与午宴的场合不符。
C.双重否定加反问句式,语气显得强硬。
7.【答案】①B②A③B【解析】①A“霜影”指月亮,“十轮霜影转庭梧”意思是说一轮明月慢慢移过院中的梧桐树。
C.“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的“玉盘”指月亮,意思是说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D.“宝镜”指月亮,“皓魄当空宝镜升”意思是说浩瀚广阔的夜空中,月亮像一面宝镜般升起来。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A.“烟笼寒水月笼沙”也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迷离的月色及轻烟笼罩的寒水和白沙。
③“冷月葬花魂”一句意境优美,宛若天成,“冷月”“花魂”,绝美却凄凉,一个“靠”字,优雅却充满哀愁,正是林黛玉的人生写照。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北京卷)一模语文试题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北京卷)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
“加大国学内容,不是让你把《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而是让我们成为典雅谦和的中国人,这些是与当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相关的。
”①,北京出台了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了英语分数,将语文分数增加到180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于丹说,她在国外看到,大声甲的旅游团队好像都是中国人,而在国外出现中文标示的地方,要么是大商场,要么就是禁止钓鱼、禁止践踏草坪的警示牌。
“民族文化基因如何体现在今天的行为上?当你不大声喧哗,能够②,语言本身就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人的行为传递的东西。
”一个家庭从孩子③牙牙.学语时,就应该给他一个氛围。
她还指出,“中国内地的孩子很大气,视野也很开阔,但是怎么扬长避短,怎么把国学教材里的东西乙成生活,我想这才是下一步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
”艺术教育作为整体教育中的重要补充,④。
于丹表示,有了艺术,就有了更优美的表达方式,“而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与人有更好的沟通方式。
”“作为对艺术教育有导向作用的考试,目前也在改革,考试制度中‘特长生加分’的部分以后会丙缩小”。
(选自《华西都市报<于丹谈高考改革>>>,有删改)1.①处填入的词和③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牙牙(yá)学语B日前牙牙(yā)学语C目前牙牙(yā)学语D日前牙牙(yá)学语2.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喧哗熔化逐渐B.喧闹融化逐步C喧哗融化逐渐D喧闹熔化逐步3.填入文中②处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彬彬有礼B文质彬彬C温文尔雅D全神贯注4填入文中④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强调家长的配合引导,更多的是强调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B不仅强凋学生的整体表达能力,更多的是强调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C不仅强调学校教育评价能力,更多的是强调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D不仅强调考试对艺术教育的导向作用,更多的是强调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5,下列对联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一身正气日月鉴,两袖来风镜高悬嫦娥寂寞拥玉兔,蟾宫寂廖愁桂花子夜钟声扬吉庆,良宵爆竹报平安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A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上元节B春节清明节上元节中秋节C清明节中秋节春节上元节D清明节上元节春节中秋节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014年北京卷(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ɡ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ɡ)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A. 秋稔.(rěn)冬祥意蕴.B. 楹.(yínɡ)联齿颊..留香C. 言简意赅.(ɡāi)撰.写D. 镌.(jùn)刻锒锒..上口2.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C】A. 万户杨柳依依B. 千家喜气洋洋C. 春回爆竹声声D. 春来微风缕缕3.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A. 题写内涵吟咏B. 题签内涵涵泳C. 题写蕴涵涵泳D. 题签蕴涵吟咏4.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D】A. 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 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 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 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 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
2014北京高考 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4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镌(juān)刻;锒锒(琅琅)上口2、答案:C解析:“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排除D。
C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
3、答案:A解析:“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内在涵养,“蕴涵”指包含;“吟咏”指咏唱,声调有抑扬地念,“涵泳”指深入领会。
4、答案:D解析:对联字数不受限制,排除A;对联对押韵没有要求,排除B;不仅有喜联,也有挽联,排除C。
5、答案:C解析:C“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但这一准备工作仅限于后勤工作,不包括“抢占市场”等行为。
A“按下葫芦起了瓢”,意思是顾了这头丢那头。
B“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意思是自家人不说客气话。
D“君子之交淡如水”,指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6、①答案:C解析:“做出认真的指导”不得体,不宜对邀请的对象提这样的要求。
②答案:D解析:AC没有礼貌。
B“足下”过于书面,饭桌上使用不合适。
7、①答案:B解析:“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未涉及“月亮”。
②答案:A解析:“秦时明月汉时关”采用了互文手法,“烟笼寒水月笼沙”也一样,其他三项均未使用这种手法。
③答案:B解析:原题中有“多病”“葬花”等词,从而确认为林黛玉。
二、古诗文阅读:8、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解析:“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已经标明了层次,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动词和虚词来划分,难度不大。
9、答案:B解析:“覆溺之虞”,“虞”的意思是担心、担忧,与上句“风波之恐”的“恐”意思接近。
[VIP专享]北京市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含答案及解析)
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丙 (吟咏/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
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小题】: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 )
A.秋稔(rěn)冬祥
B.楹(yíng)联
C.言简意赅(gāi)
D.镌刻
答案:D
意蕴
齿颊留香
撰写
锒锒上口
【小题】: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万户杨柳依依
C.春回爆竹声声
答案:C
B.千家喜气洋洋
D.春来微风缕缕
【小题】: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题写 内涵 吟咏
C.题写 蕴涵 涵泳
答案:A
【小题】: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B.题签 内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2006年经省农业厅,南平市政府19批41准年,毛南泽平东农在校《与改建造阳我农们业的工学程习学》校一合文署中办,学把,这强句强原联指合治,学实态行度一的套话班古子为,今两用个,校从区哲的学管的理高体度制做,了从新而的使分学析校,的深办化学了规对模实,事办求学是实的力理都解有,长并足为的其发提历展出史,了的逐一经步个验发经教展典训成的告为注诉有释我着,们广指:泛出什发:么展“时空‘候间实坚和事持良’实好就事发是求展客是前观,景存党的在和闽着国北的家唯一的一切事一事业所物就集,会文第‘顺理一是利、个’发农问就展工题是;商,客什实贸实观么事为事事时求一求物候是体是的背是,地内离一面看部实个向待联事老全我系求话国们,是题招的即,,生学规党实和校律和事就。性国求业职,家是的业‘的一,教求事一语办育’业、,学明就就实出规显是会事自模不我遭求东最同们遇是汉大于去挫地班、高研折看固师等究。待所资教”同学著力育。时校《量和毛,、汉最中泽只学书雄学东有生河厚教对坚和间、育中持学献办,国实校王学不社事当传质同会求前》量点、是工。和就中,作书办在国党以中学于革和及称声职命人存赞誉业的民在刘高教分的的德的育析事问“综所无业题修合有不才学性工贯能好国作穿顺古家和着利,级任实前实重何事进事点事求,求中情是一是专都的旦。和必精背”省须神离其级靠。实意文自因事思明己而求是学完他是根校成才就据。。能必实而找然事这到遭求些中到索成国挫真绩革折理的命甚。取的至得规倒是律退得,。益制实于定事学出求校适是党合是政中马领国克导国思的情主坚的义强路世领线界导方观,针的得政根益策本于,要全指求体导,党中是员国马干革克部命思和走主教向义职胜的工利精的,髓辛实。勤事工求作是和是共中同国努革力命的实结践果经,验但的最高主度要总的结一和条概是括得,益中于国学革校命始和终建坚设持的实经事验求表是明的,原实则事,求可是以是说胜,利坚之持本实,事只求要是坚原持则实是事我求们是学,校我各们项党事就业会健永康远、立稳于定不和败谐之发地展。的重要保证。
2014年北京市六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合集 (6)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3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2.C浩荡,形容广阔或壮大;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
深厚,(感情)浓厚;雄厚,(人力、物力等)充足。
沉湎,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等方面),不能自拔;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3.C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机勃发:指植物生长初期,长势旺盛、茁壮的意思。
引申为生命力旺盛。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
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不知所以: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4.D5.A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D(匪:不,不是)7.A(“选择绝对胜利的一方和群花来决一雌雄”有误)8.D(省略成分应为“尔”)9.C(“趋冷非趋热”有误)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7分。
10.(4分)牡丹依时守季开花,不畏强权,即使遭贬亦坚守节操(独迟2分);牡丹朝南才会生长,改变方向就会死,个性刚强,绝不委屈通融(不改向2分)。
11.断句(5分)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详/景公乃止(评分标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齐景公建造高台,台建成后,又想要铸造大钟。
晏子进谏说:“君王您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建造高台,现在又想要铸造大钟,这是加重百姓赋税的行为,百姓一定很痛苦。
把加重百姓赋税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快乐,不吉祥。
”景公于是停止了。
12.默写(8分)①靡室劳矣夙兴夜寐②木欣欣以向荣山映斜阳天接水③或不焉小学而大遗④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⑤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⑥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13.(20分)①(3分)B②(5分)答案要点:一个随遇而安、闲适自在、孤寂的隐者形象(2分,形象特点1分;隐者形象1分)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点分析(3分)③(12分)评分要点:人生哲理: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关于本篇文档文件类型: Microsoft Word 2003(纯文字版)标题: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内容:2014北京朝阳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东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丰台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海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石景山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西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共六套)关键字: 2014 一模高考语文统计信息: 51页;56,778字字体字号: 宋体;五号页面信息: A4;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左侧)装订线-0.5厘米 售价: 3元(平均每套试卷0.5元)2014北京朝阳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6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
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
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①,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
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
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
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②。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深沉;可能会丙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
2014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同名9978)
2014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同名9978)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七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2分)A.秋稔.(rěn)冬祥意蕴.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āi)撰.写D.镌.刻锒锒..上口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万户杨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题写内涵吟咏B.题签内涵涵泳C.题写蕴涵涵泳D.题签蕴涵吟咏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本篇文档文件类型: Microsoft Word 2003(纯文字版)标题: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内容:2014北京朝阳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东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丰台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海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石景山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北京西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共六套)关键字: 2014 一模高考语文统计信息: 51页;56,778字字体字号: 宋体;五号页面信息: A4;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左侧)装订线-0.5厘米 售价: 3元(平均每套试卷0.5元)2014北京朝阳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6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
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
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①,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
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
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
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②。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深沉;可能会丙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
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
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ǔ)目不瑕接B.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ǔ)目不暇接C. 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ù)目不暇接D. 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ù)目不瑕接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浩荡深厚沉湎B. 浩瀚雄厚沉湎C. 浩荡雄厚沉醉D. 浩瀚深厚沉醉3.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言以蔽之B. 生机勃发C. 柳暗花明D. 不知所以4.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宜用来迎接友人来访的一项是A. 珠联璧合乾坤定,花好月圆鸾凤鸣。
B. 华夏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
C. 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D.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5.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得到帮助。
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学生ⅩⅩ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可能有些唐突,但您务必要回复我!学生ⅩⅩC.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D.张教授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请您尽快把邮箱地址发给我。
情急之中,虽然有些唐突,但相信您能理解!学生ⅩⅩ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牡丹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
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
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花王之封,允宜肇.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
诚哉!其为武后也。
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
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
‛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艺植之法,载于名人谱帙者,纤发无遗,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后矣。
但有吃紧一着,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请畅言之。
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①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
予曰:‚匪.止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
‛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
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
斯言得无定论?(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注】①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允宜肇.于此日肇:开始B.惜其.所见不逮其:代词,指武后C.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悉:详尽D.匪.止士民之家匪:少,微薄7. 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选择绝对胜利的一方和群花来决一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B.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如果不给它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贬到八千里外的耻辱呢C.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其他的花还能受点委屈,只有牡丹绝不肯通融D.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我曾经把这话对朋友说,有朋友认为这说法太迂腐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强项若此,(牡丹)得贬固宜B.(武后)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C.(予)兹得此论,更发明矣D.同人诘予曰:“(牡丹)有所本乎?”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看到书上有关牡丹被贬的记载以后,作者才开始认同牡丹的花王地位。
B. 作者认为植物生长自有规律,就是圣贤也无法让冬天的田地长出穗来。
C. 作者从秦地巩昌带回一些牡丹,朋友嘲笑作者的行为是“趋冷非趋热”。
D. 关于牡丹朝南才能生长的问题,作者认为李白的诗句为此提供了根据。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7分。
10.结合上文,请简述作者认为牡丹不同于其他花卉的两个独特之处。
(4分)11.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
(5分)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详景公乃止(取材于刘向《说苑〃正谏》)12.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
(任选4题作答)(8分)①在《诗经·氓》中,作者借女子的口吻,倾诉了妇女婚后的辛苦劳作,“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泉涓涓而始流”,范仲淹的《苏幕遮》中,“。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都是借景抒情的名句。
③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吾未见其明也。
”④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用“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这四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
⑤《赤壁赋》一开篇,在月夜秋江美景中,苏子“举酒属客,,。
”⑥在《窦娥冤》中,在刑场上,窦娥指天斥地:“地也,。
天也,”,表达了她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③题。
(20分)泾溪杜荀鹤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溪兴①杜荀鹤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②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①此诗系诗人晚年归隐家乡时所作。
②瓦瓯:陶制的小盆。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诗运用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B.后诗托物言志,借助溪流表达诗人的人生志向。
C.两诗内容不同,前诗旨在说理,后诗意在抒怀。
D.两诗风格不同,前诗平实警策,后诗自然清新。
②从《溪兴》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分)③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泾溪》一诗后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
不少于150字。
(12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①传统意义的中国人,对于‚人‛、‚社会‛、‚历史‛的认知是基于‚内‛、‚外‛这个维度而构建的:一切事物,都在‚由内而外‛或‚由表及里‛的一层层递增或递减的‚差序格局‛中体现出来。
因此,在中国传统思想探索中,对于‚我‛的关注,自然地就继续向‚内‛的方向深入,引出‚心‛这个范畴。
②在古典人文思想中,‚心‛是自我体验和修养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思想、意识、态度、情感等等,但我们特别要关注一个内涵,是它常常倾向和暗示一种‚主体性‛,就是说当人们谈到‚心‛的时候,总是自然产生一种‚心心相通‛的感觉,即使讨论别人的‚心‛的时候,其口吻就像一种‚设身处地‛的类似于‚主体‛的角度在说话。
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这个‚心‛,就有这种感觉,这首诗中杜甫好像和几百年前的孔明获得了一种跨朝代的‚通感‛,仿佛在直接感受孔明那种‚良苦用心‛。
在这种陈述的习惯中,‚将心比心‛的说法,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③‚心‛的概念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含有很强的道德伦理性,因此‚心‛也自然地代表着‚做人‛、‚为人‛方面的最需要珍重的东西。
当你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背后假设的‚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是一种‚由里及外‛、‚由己及人‛的具有‚伦理‛意义的‚差序格局‛。
而从‚心‛出发的这种‚内‛、‚外‛之间一层层外推的关系,应该是‚诚‛、‚正‛、‚仁‛、‚爱‛、‚恕‛等,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这种‚内‛、‚外‛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共存、协调、和睦、温和、宽厚、利他、建设性的等等。
这种关系是符合‚天人合一‛、‚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人际关系的生命伦理道德的。
‚心‛的主观性和它的道德性,包含着对认知主体的‚人‛本身的鞭策和制约,这种观念直接把‚我‛和世界的关系公开地‚伦理化‛,理直气壮地把探索世界的过程解释为一种‚修身‛以达到‚经世济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