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2015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建设生态文明,实(精)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重点、热点专题: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201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重点、热点专题: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2015高考政治总复习重点、热点专题二、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一)基础知识1、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有利于转变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倡导节能环保的消费行为。

④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带动生态能源、低碳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⑤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原因。

①是公民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要求。

②是公民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要求。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更是当前资源形势严峻的迫切需要。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消费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节能减排消费会拉动环保型产业的发展。

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提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共产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②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科学的思想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③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共产党必须领导好。

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4、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文化生活依据。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建设是前提,它为其他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建设是根本,它为其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它为其他建设提供有利的客观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2015年中考时事政治(全)

2015年中考时事政治(全)

2015年中考时事政治(2015年1---3月)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第12个农业一号文件。

2、《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印发,推进校园足球运动。

3、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4.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习近平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

5、习近平近日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6.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3月28日发布,建设“一带一路”,新疆和福建分别为陆海核心。

这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金融支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创始会员国达57个,彰显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7.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3月28日上午在海南省博鳌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我们要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8、2015 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倡议于2月23日召开主题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的公开辩论会,拉开系列纪念活动序幕。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税收法定”。

10.我国首个中欧光伏专列——郑州至德国汉堡的光伏班列3月13日在河南郑州鸣笛启程,于15天后到达德国汉堡。

11、2 月24日,德国、法国、俄罗斯、乌克兰四国外长在位于巴黎的法国外交部举行会谈,旨在就实现新明斯克协议及冲突双方从乌东部撤出重武器事宜进行讨论。

12、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

中考政治知识专题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课件

中考政治知识专题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课件
极信号。
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二 2017年6月28日,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在京看望京 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第四期培训班学员 ,要求采取“五步法”增加强化督查效能,全力以赴打好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
1.我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说明了什么? 我国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 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履行了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 责任;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各领域的国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发展理 念,绿色环保理念,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等发展理念。 4.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生态文明不相符的做法? 乱砍滥伐、破坏植被、虐杀野生动物、随意焚烧秸秆、 乱丢垃圾、“舌尖上的浪费”、盲目消费、浪费资源能源
2. 定义式: E W q
3. 单位: V
1V=1J/C
二、电动势
1. 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 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 的功。
2. 定义式: E W q
3. 单位: V
1V=1J/C
4. 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 为电能本领的大小。
5. 电动势有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 跟电源的体积无关,也跟外电路无关。
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
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
5.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 (2)积极行动起来,倡导低碳生活,做一个“低碳族”。 如使用节能灯、少吃口香糖、使用环保袋、双面打印、不

生态文明建设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知识汇总

生态文明建设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知识汇总

生态文明建设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知识汇总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小偏整理了生态文明建设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知识汇总,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知识汇总1.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与危机?(1)现状: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得我国环境问题严重,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浪费污染都很严重。

(2)危机: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2)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家做法(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5. 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国家做法(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3)走低碳发展之路,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4)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6.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青少年要怎么做?(1)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向人们大力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知识;(3)坚决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4)从自身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筷子;(5)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7. 国家、社会、企业、公民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国家:……参考以上。

公民:……同上青少年做法。

社会:向公众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倡导人们坚持绿色消费,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一部分知识专题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课件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一部分知识专题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课件

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
5.请你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从国家 、企业、个人三个角度说明) (1)国家: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 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2)企业:增强社会责 任意识,依法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废 气、废水、废渣未经除害化处理不得排放;加大环保资金的 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等。(3)个人: 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好垃圾分 类;出门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绿 色消费;依法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透露出哪些信 息? 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等。
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
命题角度2
关注气候变化,防治大气污染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7年6月30日在二十国集团(G20)汉堡 峰会召开前夕,来自中德两国的政府、智库等气候领域专 业人士在德国柏林出席“气候变化政策国际合作:中德合 作领域智库会议。与会人士认为,中德两国在气候领域合 作空间广阔,双方可以携手为全球气候合作发出强烈的积 极信号。
专题(六)┃生态态文明建设说明了什 么? 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
专题(六)┃生态文明建设 2.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 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衡、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 浪费。 (2)我国的环境资源形势相当严峻,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015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七 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63张)

2015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七  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63张)

每个公民的义务,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保护我
们的家园。
( 4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我们要学习她为改变荒漠而无私奉献的优秀
品质。
( 5 )人生的价值在于学习、创造、奉献。 我们要学习她不断学习、善于创造、勇于奉 献的精神。
材料二 治沙标兵曾凡江的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 ( 1 )国家:应努力创造完善独特的防风治沙
义务,如: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不乱砍滥伐, 保护植被;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不吃野生动 物。
(3)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同各种破坏生态 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4)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增强公民的环保 意识。
命题角度五 建设美丽中国
热点聚焦 材料一:世界环境日 2014年6月5日是第43个世 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材料二: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 2014年9月
我国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
(1)经济建设: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大力发展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 经济; ②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 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
在突出的位置。
考点链接
①承担社会责任
②保护环境 ③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沙漠“女汉子”殷玉珍的优秀品质给我们哪些
启示?
(1)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2)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中华民 族优秀品德是我们的强大精神支撑。 (3)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是法律赋予
材料二:治沙标兵曾凡江
“别看地面上没长
多高,它的根能扎到地下十几米甚至 20米深,而且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热点聚焦】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会议深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在于法律制度。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法律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党分别从建设、改革、法律三个维度一步步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

2012年: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2.新《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2015生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

新法贯彻了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现阶段最有力度的《环保法》。

新《环境保护法》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加重行政监管部门的责任等方面有了重要突破。

还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将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考点分析】(一)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说明了什么?(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3)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等。

(还可从环境国情等角度回答)2.“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法律问题。

”启示我们该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解决环境问题;(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环保资金投入;(3)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015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统筹“四块三带”协调区域发展

2015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统筹“四块三带”协调区域发展

统筹“四块三带”,协调区域发展知识卡:区域发展的“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概括为“四大板块",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为“三个支撑带”。

提出: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

2·1·c·n·j·y四大板块【热点聚焦】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提醒:请注意“四大板块”与“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别.“三个经济地带”见九下教材P112图8—43。

【考点分析】1.国家根据各地的优势,实施了哪些区域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部率先发展)等.2.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这说明发展区域经济要坚持哪一原则?因地制宜。

【变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这需要我们坚持哪些原则?(1)因地制宜、优势互补;(2)共同富裕。

3.为什么要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原因+意义)(1)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区的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原因)(2)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4.“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有何意义?(1)有利于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更好地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3)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高考政治复习 2015时政热点梳理 教案

高考政治复习 2015时政热点梳理 教案

2015时政热点梳理(参考)一、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2015经济定调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常态”的核心特征: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

二是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

三是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保持政策定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

两中高:经济由告诉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

2015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2015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2015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推进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一、热点材料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不久,习近平就来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调研,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他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不久,他又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指出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正确方法论。

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2013年7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系统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的“五大关系”,即: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六大问题。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纲领性文件。

就经济方面来说,《决定》各项政策的逐步细化和具体实施,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和障碍,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大推动力。

[www.z@*zstep.c%#^om]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芝麻开门,这门已经开了你就关不上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中国顺应了这样一个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课件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课件
2016中考
时事热发展
【核心热点】 1.北京天空出现“高原蓝” 在送走一场雷雨之后,11月11日北京迎来罕见 好天气,蓝天白云衬托下的京城简直美如画。京城的空气质量也十分“纯 净”。大家在频频晒蓝天的时候也不禁感慨,什么时候我们头顶的蓝天能抬 头可见。 2.《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2015年6月4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的 《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 161个城市中,有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全国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 受到严重污染的劣Ⅴ类水质断面占9.2%的比例仍让人揪心;全国2461个县 域中,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和“差”的县域占30.3%……
• (2)企业方面: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提高节能环保技术; ②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加大节 能环保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④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 (2)必须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 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3)必须坚持依法治理环境,走预防为主 的路子。
• (4)治理环境,既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 也是每个公民的事,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 努力。
3.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 了什么?
• (1)我国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4)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5)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 (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 的共识。

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五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五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五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热点聚焦】材料一:2018年9月12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18第八届能源高层对话在北京召开。

论坛聚焦“共赢绿色发展新机遇”议题,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从绿色发展、绿色创新的发展与机遇,高速度转高质量发展等角度展开讨论。

材料二:2018年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

全球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商领袖、专家学者等齐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参与交流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成果。

材料三:“十年种地九年空,家家户户逃外村”这句顺口溜曾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的真实写照。

如今达拉特旗所包含的沙漠面积435万亩缩减到了327万亩,有将近25%的沙漠得到了治理和绿化,变成“人进沙退”的绿洲。

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治沙样本”。

材料四:2018年9月15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其中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36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工作。

材料五:6月11日,生态环境部2018~2019年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以下简称“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启动。

200多个督查组将分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

在为期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为进一步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持续改善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巩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开展强化督查行动。

【角度分析】1.我国为什么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1)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3)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考思想品德两会热点专题辅导 专题二 构建生态文明

中考思想品德两会热点专题辅导 专题二 构建生态文明

2013思想品德中考两会热点专题辅导专题二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热点聚焦】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大会同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新修订《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材料三:2012年冬天以来,全国多次爆发了阴霾天气,特别是最近东北、华北、华东地区.连日出现多次阴霾天气。

阴霾天气覆盖面积达143万平方公里,中国有近8亿人遭到了阴霾天气的侵害.由此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四:2013年3月17 El,李克强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买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

【设问角度提示】1.我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答:①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十分巨大,主要是由于人口多、资源少、环境污染严重造成的。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②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③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④这是为了保障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构建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我们必须实施什么战略?请阐述其内涵。

答: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荐学习]【中考政治】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4】生态文明建设(含答案)

[推荐学习]【中考政治】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4】生态文明建设(含答案)

[推荐学习]【中考政治】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4】⽣态⽂明建设(含答案)2016年初中毕业班思想品德专题复习专题设计专题四——国家⽣态⽂明建设【主要内容】1.感受⼤⾃然2.关爱⼤⾃然3.保护⼤⾃然4.⼈⼝、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及要求5.可持续发展战略6.科学发展观【教材内容】⼋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三课;九年级第三单元第⼋课。

【学习重点】1。

掌握知识结构。

2.分析出我国重视资源环境问题的意义。

3.说出我国在保护资源环境⽅⾯的措施。

4.从⾃⾝做起,为保护资源环境做贡献。

【主要理论观点】1.⼤⾃然是美丽的,鉴赏⾃然风景,要注意鉴赏的距离、⾓度、时间,还要发挥⼈们的想象⼒。

2.⼈类与⼤⾃然出现不和谐之⾳,要尊重⽣命,善待⾃然,美化⾃然。

3.我国已经建⽴了以宪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

4.⼈⼝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临的三⼤问题。

5.⼈⼝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就业压⼒增⼤,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增强和⼈民⽣活的改善6.我国既是资源⼤国⼜是资源⼩国,资源相对短缺。

原因:对资源需求量增加,资源相对短缺;开发不合理、利⽤率低,浪费严重。

7.环境问题破坏⽣态平衡,威胁⼈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赶不上破坏速度,⽣态⾚字扩⼤。

9.我国⾯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0.⼈⼝、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11.我们必须坚持以⼈为本的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

12.我们青少年⾃觉履⾏保护环境的义务,树⽴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从⾝边⼩事做起,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动。

【热点链接】1. “六五”世界环境⽇,⼭东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建美丽家园”。

2015中考政治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2015中考政治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背景材料 考点链接 命题解读 新题演练
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考 点 链 接
与教材“人口、资源、环境”知识的链接点:①我国的人口
状况、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九P51~53)。②我国的环境状况 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九P53~54)。③我国的资 源状况、可持续发展战略(九P55~58)。
B.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开发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 理念 C.坚持“先污染后治理”原则,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D.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 国
背景材料
考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3.李克强指出: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 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健全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下大力气防治空气雾霾和水、土壤污染, 推进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继续实施重大生态工程, 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建设一个生 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D ①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 展观 ②说明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建设应服从于资源、 环境保护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④有利于推动 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 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背景材料 考点链接 命题解读 新题演练
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3.青少年能够为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做些什么?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各种活动;坚 持绿色消费,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多用公共交通 工具,多爬楼梯,少乘坐电梯,选用节能产品,不乱扔垃圾, 自备购物袋,不乱扔废旧电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中考政治热点复习 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环境保护 精品

中考政治热点复习 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环境保护 精品

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热点点击】2018年12月1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该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继续稳步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非化石能源发展。

2018年12月20日至21日,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与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书。

2018年2月15日,湖北省第八次环保大会在武昌举行。

会议传达了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总结了我省“十一五”时期环保工作,部署“十二五”环保工作。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主持会议,副省长张通做工作报告。

《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八项环保工程作为“十二五”环保重点,涉及项目7517个,项目投资需求金额总计3163.2亿元。

一是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二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三是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工程;四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五是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包括“三库(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漳河水库)、三江(长江、汉江、清江)、三湖(洪湖、梁子湖、东湖)”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六是城市环境生态宜居工程;七是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八是环境管理基础保障工程。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考点聚焦】1.目前我国环境的总体形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015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2015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1 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命题点一:十八届四中全会热点命题解读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概述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提法和新举措新提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新举措:※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材料三:法治中国的世界回响据国外相关媒体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提升中国的国家治理,将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诸多第一次,让国际舆论不仅仅只加上“首次”这个词,还纷纷用“历史性”“新开端”“里程碑”等词汇评价这次会议及其成果。

在世界的注视下,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新的路线图已经展开。

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将为世界带来谋发展、促繁荣新的信心与希望。

考点链接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成要性。

(1)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

(2)必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法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1)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热点聚焦】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会议深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在于法律制度。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法律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党分别从建设、改革、法律三个维度一步步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

2012年:十八大一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一提出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一一要求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2•新《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2015生1月1 日,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

新法贯彻了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现阶段最有力度的《环保法》。

新《环境保护法》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加重行政监管部门的责任等方面有了重要突破。

还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将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考点分析】(一)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说明了什么?(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3)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等。

(还可从环境国情等角度回答)2•“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法律问题。

” 启示我们该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解决环境问题;(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环保资金投入;(3)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3.“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体现环境,就是用法律保障人们享用这些生态产品的权利,就是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 了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法律具有什么作用?(1)法律本质: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法律作用:规范和保护。

4.“生态产品是公共产品,生产生态产品的生态空间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这些生态空间不仅是我们当代人所有的,也是我们后代的,是我们子孙的。

”这要求我们在追求发展时做到什么?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即做到可持续发展。

5.“要有效约束开发行为,从征服自然、损害自然、破坏自然,转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这一观点符合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思想?符合和谐社会哪一特征?(1)老子的“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很多生态脆弱的区域,可以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但做不到‘一方水土养富一方人' 因为无法承载过量的生产和过度的开发。

”这启示我们该如何发展区域经济?(1)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2)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7.“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不仅要求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要实现从改造自然转变为有效约束人的开发行为,也要求经济方面的法律要实现从促进加快发展,转变为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这说明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要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关键是什么?要落实哪些基本国策?(1)关键:科学技术。

(2)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新《环境保护法》1.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其修订的依据是什么?(1)知识点: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③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等等。

( 2)修订依据:宪法以及我国的环境国情。

2.“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新环保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发展中面临着哪双重压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3.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这要求领导干部在任期间该如何做?( 1 )要依法执政;( 2 )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新《环境保护法》赋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权限,环保部门也将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

这体现出教材中的哪一道理?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5.环境问题一天两天看不出来,所以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这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及领导千部在决策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什么要求?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应树立哪些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

从承担责任角度,指出损害生态环境的企业应怎么做?勇担过错。

6.新《环境保护法》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将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这一做法会给环境违法者带来怎样的影响?环境违法者违背了诚信这一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无法在社会立足,事业难以成功。

请从诚信守则的角度,劝说环境违法者:PM2. 5 (1)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保护环境符合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应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2)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保护环境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长远利益,我们应该努力保护环境。

7 •为什么要实施“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有何必要性?)(1)环境国情角度: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渐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

(2 )环境问题危害角度: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3)意义角度: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突围“霾”伏,实现“奥林匹克蓝”【热点聚焦】1.“治理雾霾”列为我省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之首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长李强在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公布了2015年的十大民生实事,其中“加大雾霾治理力度”摆在了十大民生实事之首。

2•降雾霾一一中国官员政绩考核的新风向“ PM2.5终期考核不合格将扣减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更影响组织部门干部考评。

”这一被认为是“史上最严”的大气环境考核制度首次将空气质量全面纳入中国地方领导干部考核。

“降雾霾” 有望成为中国官员政绩考核的新风向。

3.2015年我省金华等地烟花爆竹禁限燃2015年1月14日,金华警方开出了禁限燃令实施后的第一张罚单。

当天,警方接到群众报警,某小区有人燃放烟花爆竹。

经查,该小区内有人结婚,家里正热闹迎着新人。

警方对户主进行了教育,并处以300元罚款。

4.“ APEC蓝”已过去,“奥林匹克蓝”会来吗2014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确定在受雾霾污染严重的北京举办。

会议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接近一级优水平,为京城带来了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网络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

“APEC蓝”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

2015年3月22日至29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对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进行实地评估考察。

北京的申奥理念、场馆条件、接待能力和公众支持率等都是加分项目,但北京的雾霾问题着实让人担忧。

环境治理问题成为众多国内外媒体反复追问的焦点问题。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申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表示,北京不仅会有“ APEC蓝”,还会有“奥林匹克蓝”,到2022年,北京将向全世界展示空气治理的成果。

【考点分析】1 •雾霾天气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

2•“治雾霾”列为我省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之首,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雾霾具有怎样的危害?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们健康,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注意:雾霾问题的危害,更多时候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得出)3•运用“珍爱和尊重生命”的知识,说说留住“APEC蓝”的必要性。

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应该得到尊重和珍爱。

留住“APEC蓝”是尊重和珍爱生命的需要。

4•说说“人人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的理由。

(1)人人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每个人都离不开大气,大气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 )人人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因为大气污染与汽车尾气排放、燃煤(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 等因素有关,而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离不开汽车和电。

5•针对以下致霾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6.(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实现“奥林匹克蓝”需要我们做出怎样的努力?)(1)政府:①加强管理和引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能力,倡导绿色GDP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发展循环经济;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⑤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等。

(2)企业:①遵守有关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②依靠科技,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

(3)公民:①积极宣传环保,提高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②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等。

7•“降雾霾”有望成为中国官员政绩考核的新风向说明了国家对环境的重视,请分析原因。

(1)环境国情角度:在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2)环境问题危害角度: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3)执政理念角度: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4)指导思想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

&一直以来,对官员考核制度指标的设置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政绩观的导向。

如今把PM2.5纳入官员考核,说明中国政府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哪一建设?如何将这一建设融入其他四大建设中?(1)生态文明建设。

(2)如何融入:①经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等;②政治建设:完善资源、环保方面的法律,落实依法治国方略;鼓励公民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积极行使监督权等;③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等;④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