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观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背诵口诀(全)
(十)德育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导向性、疏导性、课堂与生活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口诀:一连营长,双导三结合
(11)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
口诀:淘(陶冶)宝的榜样(榜样示范)在唯品(品德)会上说(说服教育)段(锻炼)子
(七)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口诀:最近股市很猛(孟子),不断跌,很多人赔(裴斯泰洛齐)洛(洛克),所以在卢(卢梭)子上唱浮夸(夸美纽斯)祈福(福禄贝尔)
(八)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口诀:双孔(孔子、孔德)特(赫尔巴特)干(涂尔干)涩(斯宾塞)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口诀:四个转向。
(二)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二独一发。
(三)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
高频考点背诵口诀(全)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综合素质第一章: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第一节教育观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在指导思想中有这样的表述:“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纲要》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1.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小学综合素质重点
小学综合素质重点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重点第一节: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
这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
2.素质教育的实施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的开展素质教育的开展需要将其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启迪学生自主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1.学生观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即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学生是研究的个体、学生需要尊重、学生都有潜能。
第三节:教师观1.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2.终身研究的意识教师需要具备终身研究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为什么要终身研究?终身研究对于教师来说是必要的,因为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研究,教师自我实现也必须终身研究,提升教学水平需要坚持终身研究,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需要终身研究,终身研究也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同时,教材改革也要求教师必须终身研究。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观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评价观
1.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开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
三、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用开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心——要认识到学生是人,保护尊重,讲民主
四、现代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五、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综合素质 教育观
(3)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4)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创新发展
(5)着重于在教师引导下,实现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知识拓展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强化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
2.培养受教育者独立的人格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位,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和人的价值、丰富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升人的生存竞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人格完善和精神升华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提出要注重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打好基础的理念;另一方面,超越个体本位论的教育——即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及社会发展的核心的同时,还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导通过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学生的个性为本,学校教育不应像花匠摆弄盆景那样,按自己的意愿去随意剪裁学生,而要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出发,给学生留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二是要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绝不是放任不管,让学生像野花那样“自然成长”。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_丁.作者,教师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教育观(一) ——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
从而区分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关。
在古代教育中,教育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的.这种社会政治形式下的教育是培养少数人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是为人民普遍的教育需要服务的.是人民的教育。
在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教育观,这是由对教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的。
例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如果强调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教师中心的教育观;如果强调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学生中心的教育观。
再如,在教育内容的德、智、体、美等不同组成方面的关系上,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德育中心的教育观:强调智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智育中心的教育观。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
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二) ——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一、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七点,包括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造就平等的公民、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基础教育处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观
综合素质教育观1. “哎呀,综合素质教育可太重要啦!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呀!”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耍,看到一个哥哥在那认真地画画,画得可好看啦!我们都围过去看,我忍不住说:“哥哥你画得真棒呀!”哥哥笑着说:“这都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功劳呀,让我有了很多才艺呢。
”我心想,我也要好好接受综合素质教育,以后也能这么厉害。
我觉得综合素质教育真的就像阳光一样,能让我们茁壮成长,变得多才多艺呀!2. “综合素质教育不就是让我们全面发展嘛,这有啥难理解的!”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老师让我们分组完成任务。
我们小组有的人画画好,有的人点子多,有的人动手能力强,大家一起合作,完成得特别棒!我高兴地说:“看,这就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好处呀!”就好像搭积木一样,各种不同的能力组合在一起,才能搭出漂亮的城堡呀。
综合素质教育就是让我们成为那个拥有各种能力的人呀!3. “哇塞,综合素质教育能让我们变得不一样诶!”有一次和爸爸妈妈去参加一个聚会,看到其他小朋友有的会弹钢琴,有的会跳舞,我好羡慕呀!我对爸爸妈妈说:“我也要学好多东西。
”后来我参加了各种兴趣班,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有趣啦!综合素质教育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无数精彩的大门呀!4. “综合素质教育呀,不就是让我们啥都会一点嘛,多有意思!”课堂上,老师提问一个问题,大家都踊跃回答,有的从科学角度,有的从文化角度,我突然明白,这就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体现呀!就像一个拼图,每一块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凑在一起才完整呀。
综合素质教育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呀!5. “嘿,综合素质教育就是要让我们成为全能选手呀!”学校举行运动会,我看到那些跑步快的、跳远厉害的同学都好威风呀!我自己也参加了比赛,虽然没拿奖,但我知道我还有其他方面可以努力呀。
综合素质教育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宝贝等着我们去发现呀!6. “哎呀呀,综合素质教育就是让我们更优秀的法宝呀!”在家里,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夸我懂事。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观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观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观是指在小学阶段,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
综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和目标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本文将从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概念、重要性、实施方式以及带来的好处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概念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更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体魄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综合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要性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综合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还可以培养出品格完善、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三、实施方式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要开展多样性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带来的好处小学综合素质教育带来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学生个人发展上,还体现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上。
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升,社会公德观念得到普及,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此外,综合素质教育还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观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实施方式,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字数:681】。
综合素质三观必背小学
综合素质三观必背小学综合素质中的职业理念,即教师的“三观”: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一、学生观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有三层含义: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给学生,不能逼迫学生做某些事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是责权的主体(老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同时学生也需要学会承担责任)。
口诀:两独(独特、独立意义)一发(发展)。
3、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教师观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教师职业的责任是指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追求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并将教师职业的幸福引向人生的价值和归宿的思考轨道上来。
教师职业价值主要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组;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记忆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
小学学校教育理念介绍
小学学校教育理念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的取向也在发生改变。
而学校的教育理念则是决定教育方向和办学理念的核心。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学校教育理念。
一、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为途径,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综合素质教育则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因此,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则是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旨在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减少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让每个学生在学校中充分地获得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个性化教育需要学校和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个性化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获取自信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在学校中培养正向人生态度、促进个人成长、增强生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充满热情和斗志,在生活中关注他人、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成长。
四、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习的情境为主导,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紧密结合,在情境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给学生近似于真实情境的体验。
情境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真实体验、模拟操作、不断反思和探究,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五、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基于社区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校与社区的融合与互动。
社区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学生社会关系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丰富小学教育的教育资源,推进学校与家庭的协作与互动。
以上只是小学学校教育理念中的一部分,而每所学校的教育理念都会有所不同,具体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教育观
教育观”属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综合素质》“职业素养”模块知识。
该知识在选择题及材料分析题中进行考查。
教育观是社会中人们对教育所持的观点看法。
我国教育方针规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 面向全体学生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例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
”这表明马老师具有()A. 开拓创新的理念B. 素质教育的理念C. 自主发展的意识D. 因材施教的意识2.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养成与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A. 全面性B. 阶段性C. 独立性D. 片面性3. 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所中学开发了一组研学旅行项目,安排本校地理老师作为研学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
该做法体现的教育观是()A. 关注学生的差异性B. 关注育人的实践性C.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D. 重视学生的操作性4. 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社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域文化,回校后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并开发了以本土文化为题材的课程资源。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第一章教育观第一节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概念与本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巧记两依两全三重)2.素质教育的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巧记全体学生两发展,创新实践为重点)3.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合作性未来性4.素质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第三节素质教育观的运用一、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避免的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全体)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全面)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学生主动和民主平的师生关系)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教育形式)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考试)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内涵)第二章学生观第一节“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概述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第二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学生观的概念1.学生的特点★★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自我意识性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概述2.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①学生是主体性的人②学生是发展性的人③学生是完整性的人④学生是个性化的人(因材施教)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正确——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善诱错误——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阶段性:正确——最近发展区错误——一刀切,一锅煮不平衡性:正确——把握“关键期”个体差异性:正确——因材施教“聪明早慧”“大器晚成”互补性:正确——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巧记两独一发)第三节教育公正与学生发展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第三章教师观第一节教师职业概述一、教师职业角色发展1.教师职业角色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巧记父闯连广常见猪狮个体成群)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2.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观★★★教师观=角色观+行为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角色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行为观)(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自我教育在职教育同伴互助入职培训师徒结对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①非关注阶段②虚拟关注③生存关注“骤变与适应”④任务关注⑤自我更新关注二、终身学习终生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第二部分教育法律法规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学生为本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以学生为本。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之二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校园教育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和反馳,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做到教育教学全面发展。
三、实施个性化教育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之三是实施个性化教育。
学校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之四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学校应该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倡导和践行阳光向上、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校园管理方面,学校要加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指导,预防和解决学生问题行为,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创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综上所述,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包括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个性化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等方面。
学校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教资考试小学教育观知识点
教资考试小学教育观知识点教师是社会的工作者,承担着培养未来的希望、传递知识的重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观决定了他们对待学生、对待教育的态度和方法。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的教育观知识点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教资考试小学教育观知识点,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教育观的核心要点。
1. 学生中心的教育观小学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2. 共建共享的教育观小学教育应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亲近、信任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集体氛围。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分享,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3. 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小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实用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个性化教育的教育观小学教育应注重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潜能,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发展目标。
教师应及时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5. 教育创新的教育观小学教育应积极推进教育创新。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关注教育前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详细讲解
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详细讲解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小学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审美素质等方面。
学校应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国学课程、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三、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
因此,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要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四、倡导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
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倡导个性化教育。
学校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五、实施全员育人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还包括实施全员育人。
不仅仅是教师,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参与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来。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师生共育、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
总之,小学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切实践行素质教育观,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讲义及真题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 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素质教育是终生的, 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小学《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职业理念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1.客观题4道(8分) 2.材料分析题1道考查素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14分)
二、职业理念重点考查内容
第一节:素质教育观 ①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②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③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④ 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评价观;⑤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 第二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②教育公正。 第三节:教师观 ①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②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④小学 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方法;⑤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基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优化教育观念、保障机 制)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实 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运行机制)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学生观)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节 教育观
一、教育观
教育观的定义: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内涵: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评价观
1。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
2。
评价内容多元化
3。
评价方式多样化
4。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
三、学生观
1。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2。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
四、现代教师观
1。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
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五、现代教学观
1。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