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比分析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呼吸体位调整法及分娩镇痛监护仪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进行分娩的孕妇480例,分为续硬膜外麻醉组、呼吸体位调整组、分娩监护镇痛仪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例,对分娩期间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长、分娩方式进行记录,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镇痛效果上,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较镇痛较仪器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对比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最好,分娩镇痛监护仪由于无创伤、操作简便、安全,少见不良反应,值得在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

标签: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监护仪;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孕妇对无痛分娩的需求也成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实施无痛的普及状况较差,不足3%[1],如何做到应用并推广合适的镇痛分娩方法,成为产科护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就我院妇产科常用的几种分娩镇痛方法在镇痛效果及对分娩的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了做了分析比较,旨在为镇痛方法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我住院进行分娩的孕妇480例,共分为五组:其中持续硬膜外麻醉组(PCEA组)120例,呼吸体位调整组(调整组)120例,分娩监护镇痛仪组(仪器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为孕妇在住院时间、条件下,未采取镇痛措施。所选对象均为初产妇,年龄20~35岁,单胎枕后位,孕周为38~42周(足月产),本次研究内容均征得孕妇本人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 药物及仪器分娩监护镇痛仪(广州三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SRL998A)。

1.2.2 方法PCEA组当孕妇宫颈口开大至3cm时即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使孕妇侧卧位并选择L3~L4的腰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在回抽无脑脊液或血液后向管内稳定推注0.2%罗哌卡因5ml,观察孕妇的反应并在5min后检查其麻醉平面并控制在T10以下,确定无腰麻症状后再追加5ml,接自控式镇痛泵,给予0.1%罗哌卡因+2 ug/ml芬太尼硬膜外维持,控制流速5ml/h,直至宫口开全,关闭自控式镇痛泵。调整组在第一、第二产程根据以往经验调整孕妇侧卧体位和呼吸节奏,使孕妇放松。仪器组产程开始前将传到贴黏贴在孕妇左右手腕及腰背部相应位置,调整电流参数使达到治疗效果。对照组按照传统坐卧式分娩,

不给予过多干预。

1.3 观察指标

1.3.1 镇痛效果根据WHO镇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及其他不适;1级,有轻微疼痛但不严重,患者可以忍受;2级,患者疼痛明显无法忍受需要使用镇痛药物;3级,患者疼痛剧烈,无法忍受,需要使用镇痛药物。孕妇疼痛在一级以下者为镇痛效果有效。

1.3.2 临床指标记录五组孕妇分别在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所用时限,记录孕妇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产钳助娩、剖宫产)。

1.4 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镇痛效果比较见表一

由表中可见,其中PCE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镇痛有效率达100.00%,仪器组有效率76.67%,调整组有效率36.67%,对照组有两例只出现轻微疼痛,有效率6.67%。PCEA组、调整组、仪器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效果优于仪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仪器组镇痛效果优于调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产程时长的对比

除调整组其潜伏期要短于对照组外,仪器组和PCEA组的潜伏期较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跃期与第二产程,调整组较对照组稍长,组间差异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二

CEA组自然分娩104例,产钳助产8例,剖宫产8例;调整组自然分娩100例,产钳助产12例,剖宫产0例;仪器组自然分娩100例,产钳助产12例,剖宫产8例;对照组自然分娩96例,产钳助产16例,剖宫产8例。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此种方法神经节段的选择性强,阻滞了控制盆底宫颈下段,阴道的运动神经(L1~S4),盆底肌肉松弛,阻力下降,有利于宫颈口扩张和胎位的下降,同时T10以上运动神经未被阻滞,因而子宫壁肌及腹壁肌肉依然能够维持正常子宫收缩力[2]。分娩镇痛

仪为非药物性镇痛,通过电流信号刺激人体产生生物化学反应,最大限度促进脑啡肽等阿片受体的配体,阻断神经传导通路,达到镇痛效果[3]。而近年来对体位和呼吸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孕妇分娩[4]。本研究结果显示,硬膜外麻醉、仪器均有明显镇痛效果,而在产程及分娩方式上没有明显差异,说明了几种常见镇痛方法均能达到镇痛效果,且不额外增加孕妇的精神体力上的负担,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在临床上有使用推广价值。其中,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其次为仪器镇痛。但综合分析,由于硬膜外麻醉对麻醉师的要求较高,各基层医院的人才储备不尽相同,且麻醉后的相关护理中不良反应的处理均对医护人员配置有较高要求,使得该方法在应用上有一定局限;而镇痛仪器为近年来高新科技的产物,特点是无创、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3.2 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①首先做好产前保健和产时指导,在孕期便进行分娩教育的宣讲,让孕妇提前了解分娩的基本常识,减轻孕妇的焦虑恐惧等不利情绪,同时鼓励家属的探视陪伴。②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少量多餐,多吃营养丰富、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③对各种麻醉方式做一个基本的讲解,告知其相关的特点,镇痛效果和操作步骤,以求达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④在分娩过程中,注意指导孕妇的呼吸,多用腹式呼吸增强摒力,放松腹部及会阴部的肌肉,减轻孕婦疼痛。⑤在监测孕妇生命体征的同时,准确评估疼痛级别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到迅速反应和及时处理。另外,医护人员需与孕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耐心解答孕妇的顾虑并给予鼓励安慰。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42 – 947.

[2]冯艺,孙颖,于德水等.硬膜外阻滞的镇静作用及其可能机制[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5):273-275.DOI:10.3760/j.issn:0254-1416.2002.05.004.

[3]王稚晖,胡绥苏,杨保军等.韩式神经电刺激镇痛仪与曲马多联合用于分娩镇痛[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23(6):572.

[4]叶曼.分娩镇痛的非药物疗法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9):1889-1891.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09.19.0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