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课件
地质概况的展示
地质年代:介绍地质年代的划分 和特点
地质地貌:介绍地质地貌的形成 和特点Fra bibliotek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质构造:介绍地质构造的类型 和特点
地质资源:介绍地质资源的种类 和分布
地质构造的展示
地层结构:展示地层的分层、 厚度、颜色等特征
地质年代:展示地质年代的划 分、地质年代的特点等
YOUR LOGO
,
地质说明书PPT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地质说明 书概述
03.
PPT课件 制作要点
04.
地质说明 书的PPT 展示
05.
PPT课件 的演示和 讲解
06.
PPT课件 的评估和 反馈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内容
01
地质说明书概述
02
地质说明书的概念和作用
动画类型:包括进入、退出、强调等
动画效果:选择合适的动画效果,如淡入淡 出、缩放、旋转等
过渡效果:选择合适的过渡效果,如淡入淡 出、缩放、旋转等
动画设置:设置动画持续时间、延迟时间、 重复次数等
动画与内容的关系:动画要与内容相匹配, 避免过度使用动画,影响观众对内容的理解
地质说明书的PPT展示
04
保持简洁明了: 避免过多文字和 复杂图表,确保 观众能够快速理 解
注重互动:鼓励 观众提问,增加 互动环节,提高 观众参与度
控制时间:合理 安排时间,避免 超时,确保内容 完整
准备充分:提前 熟悉PPT内容, 确保讲解流畅, 避免出现错误
讲解技巧和注意事项
保持声音清晰,语速适中,避免过快或过 慢
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1.开拓区(或延伸水平)地质说明书1)文字部分包括概况,岩,煤层及其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其他地质情况,储量计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图纸部分⑴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1:5000)⑵含煤岩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200——1:1000)⑶各煤层底板等高线附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1:2000)⑷井筒延伸部分预想柱状图或剖面图(比例尺1:200——1:1000)⑸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1000——1:5000)⑹开拓区水平切面图(比例尺1:1000——1:5000)⑺开拓区瓦斯地质图(比例尺1:1000——1:5000)2.采区(或盘区)地质说明书1)文字部分包括采区概况,相邻采区情况,煤层特征,煤层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其他地质情况储量计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图纸部分⑴采区煤(岩)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200——1:500)⑵各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比例尺1:1000——1:2000)⑶采区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1000——1:2000)⑷采区水平切面图(比例尺1:1000——1:2000)⑸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1:5000)3.掘进地质说明书1)文字部分包括概况,煤层及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其他有关地质问题。
2)图纸部分⑴掘进巷道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1000——1:2000)⑵施工区段煤(岩)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200——1:500)⑶掘进巷道预想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1:500)⑷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4.回采地质说明书1)文字部分包括概况,煤层,煤层顶底板特征,地质构造,其他地质情况,储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图纸部分⑴煤层结构及顶底板岩性柱状图(比例尺1:200——1:500)⑵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比例尺1:500——1:2000)⑶回采巷道实测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000)回采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
(二)编制的方法步骤 编制人员要了解开拓区设计意图,收集整 理井田精查地质报告、补充勘探报告、建 井与邻区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绘制图 纸;按储量计算的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分 煤系、分煤层、分煤厚、分煤种、分倾角 计算各类储量;撰写文字说明,阐明影响 开拓部署的各种地质因素。说明书要经矿 总工程师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报煤炭工 业主管部门批准。
(二)编制的方法步骤 1)收集地质资料 了解掘进巷道设计与施工的意图, 收集开拓区域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及邻 近钻孔资料。 2)编绘图件 根据巷道设计与施工要求,按照一定 的程序和方法编绘说明书图件. 3)编写文字说明 有针对性的、简明扼要地撰写 文字说明;提出施工建议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 出现工程问题的防治措施。 掘进地质说明书要经主管地质工程师和矿总工程 师审批后,方可提交生产部门使用。
2.图纸部分 包括: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为1:5000~ 1:2000);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为 1:1000—1:200);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急倾斜煤层为立面投影图)附储量计算图 (比例尺为l:2000~l:1000);倾斜、急倾 斜多煤层矿井应附本区域回风、运输水平 地质切面图(比例尺为1:2000~1:1000); 井筒预想柱状图或剖面图(比例尺为1: 1000—1:200);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研究和分析地质勘探报告与各类检查 孔所取得的补充勘探资料,阅读矿井设计 中有关基建工程部分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 求;然后编绘地质说明书的图纸和表格及 编写文字说明,文字中要重点阐明对影响 设计与施工的各种地质因素及对其控制程 度。
第二节 开拓区域地质说明书
开拓区域(或延深水平)地质说明书是为矿井 新开拓区或新延深水平设计、施工及制订 作业规程的需要而提供的地质资料。其资 料来源是地质勘探报告、矿井地质报告、 补充勘探报告及邻近已开拓区或上部水平 的地质资料,按照开拓设计与施工要求, 经过汇集整理、分析综合后编制而成。
地质说明书文字
仁怀市五马镇铜龙煤矿一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制人:周鹏工程师:周鹏矿长:王远彬为满足矿井设计和生产需要,依据《设计方案》《安全专篇》,特编制了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一区域煤岩层赋存情况(一)含煤(岩)系特征;采区内的含煤(岩)系为二叠上统龙潭组(P3l),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多旋回沉积组成。
岩性以灰色、灰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中~薄层的粉砂岩,煤层及煤线等岩性组成,粉砂岩中具有小型交错层理及波状层理,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常组成互层,显层纹构造。
该区内含煤岩系厚75.91~104.03米,平均厚91.98米,含煤层及煤线9层。
其中含可采煤层(9#、11#)及大部分可采煤层(7#)共三层。
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和灰岩,底板为粘土岩及碳质泥岩,产植物基叶石。
现将7#煤层顶底板简述如下:7#煤上部为灰至灰黑色泥岩,下部为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呈水平层理,平均厚8.89米。
7#煤层为钢灰色、块状、碎块状、光亮型、金刚光泽、贝壳状断面、阶梯状断面厚0.6——1.23m,平均0.915m。
而下部(7#与9#煤层间)上部为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下部为含铁质灰岩,底部为泥质粉砂岩中夹煤线,平均厚12.02m。
(二)、含煤性工作区内含煤岩系共含煤层(线)共12层,其中全区可采煤层3层,零星可采和煤线9层。
煤层总厚7.54米,含煤岩系平均厚91.98米,含煤率8.20%;可采煤层总厚6.07米,含煤率为6.60%。
二煤层与煤质根据煤层距离(层间距)、煤层顶板的岩性标志(标志层)。
煤层结构三矿井瓦斯及有害气体1、瓦斯:根据黔煤字(2009)1507号文件批复,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为36.8 m3/t。
2、煤炭自燃倾向及煤尘爆炸性(1)煤炭自燃倾向分类为三类(不易自燃);(2)爆炸性鉴定结论为煤尘无爆炸性。
四地质构造:铜龙煤矿长岗向斜东翼的西部,地层为东西走向,倾向350 º,倾角53 º,为单斜构造。
地质说明书
邢台煤矿地质说明书1 矿井概况及井田特征1.1 矿区概况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河北冀中能源集团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位于邢台市西南部,行政区除南部及东西两侧分别隶属沙河市管辖外,其余均归邢台市管辖。
地理坐标为:114°24´15"~114°30´34",北纬36°58´31"~37°03´53"。
邢台矿矿区东侧有京广铁路通过,东北距邢台火车站7km,东距小康庄站4km,并有煤矿专用铁路线与矿区沟通,此外,矿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非常方便,见矿区交通位置图(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1.1.2 自然环境邢台矿区位于华北平原西缘,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介于+100—+70m。
井田及附近分布着李村、悟思、西北留、洛阳等十个村庄,人口14500余人。
该区属海河流域,区内地表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有七里河、沙河。
七里河位于矿区北部,河内常年干涸,雨季偶有流水;历年最大洪水流经量1452m3。
据1963年河北省南部特大洪水过后的观察,最高洪水位为+79.5米。
工业广场及工人村均为受害。
沙河位于矿区南部,在矿区内属季节性河流。
上游分为南北二支流,流至井田附近变为暗流,雨季时水量增大,其他时间水量很小,且上游已筑起水库,水流很少流至下游。
在流经井田沙河的流量未进行测定,现已分别在七里河、沙河上游修建了东川水库、朱庄水库和东石岭水库,用于防洪和灌溉,库容量分别为0.09、4.16、0.68×108 m3。
1.1.3 矿区气象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最低气温-22.4℃,最高气温41.8℃,年平均气温13.2℃左右。
最大年降水量为1269mm,最小年降水量222.9mm,年平均降水量532.7mm,蒸发量年平均为1887.0mm,大于降水量。
春末夏初多风,南风为主,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为2.0m/s,最大风速≥17米/秒。
采区地质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本采区位于井田东南部,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介绍,本采区地貌属于中低山区,总体地势东高西低。
二、水文采区内地面无常年流水的河流通过,仅在雨季沟谷有水流出,并很快排干,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三、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资料,本区地震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0g。
第二节地质勘查工作(参照矿井地质报告)1、1975年,山西省地质局区调队编写了1:20万平遥幅区调报告,对本工作区的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和对比。
2、1976年10月—1980年1月,山西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队与山西省平遥县水利局合作,对平遥县全县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储量进行普查,调查水井4305眼,水文地质调查点1120个,调查泉水l93处,县井队和地区井队共打钻孔21个,总计进尺4022.55m,第一水文地质队施工钻孔7个,总计进尺2163.3m。
填制有1:5万平遥县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图。
于1980年l月编制了《山西省平遥县农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
第二章采区地质第一节采区地质简况一、采区地质1、本采区位于矿井井田东南部,地层发育情况与矿井井田其它地区相似。
采区地层从老到新有:古生界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统、上统,二叠系下统、上统,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四系等。
采区地层总体走向趋势是:北西一南东向,倾向北东。
2、本采区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曲不甚发育,总体上呈向北东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
(1)断裂构造采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其特点是延伸长,断层倾角较陡,一般大于50°,以正断层为主,逆断层次之,其方向主要以北东东和北北东两组为主,其中以北北东向形成较早,北东东向形成较晚,但分布较多,呈地堑、地垒、阶梯状排列。
(2)褶曲区域褶曲构造不太发育,仅局部地段出现小的波状起伏,形成小的近南北向或北北东向的背、向斜,但规模不大。
区域地层简表地层单位代号厚度(m) 岩性特征界系统组段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0~30 黄褐色亚砂土、亚粘土及砂砾石。
第9章地质说明书
一、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是矿井地质部门为各项工程设计和管 理提供的地质预测资料。 (一)地质说明书的种类
1.建井(或基建)地质说明书 矿井基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地质依据; 根据精查勘探报告、钻孔资料,按照建井设 计与施工要求编制而成。
文字部分: (1)简要论述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2)重点说明基岩风化带、断裂破碎带、强含水 层、流砂层、不稳固岩土层、煤层、瓦斯和地温 对基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影响; (3)明确提出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二)编制地质说明书的基本要求 1.编制地质说明书的目的要明确 2.地质说明书范围内的地质与生产情况要清楚 十个清楚: (1)地质构造清; (2)煤厚、煤质变化清; (3)顶、底板岩性清; (4)岩浆侵入层位清; (5)陷落柱分布范围清; (6)井下水、火、瓦斯灾情清;
(7)周围情况清; (8)井上下关系清; (9)地质研究程度清; (10)矿井开发历史清。
表9-1 韩桥煤矿-270m北翼大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位置 本矿北翼-180米延伸下山 皮带机道以北 地面标高 +30~32.0米
邻区情况
地面情况 工程要求 施工岩石 性质 构造 矿井水 瓦斯涌出 量 施工建议
本区上部下桥系、小湖系煤组已采完,太原群煤组为新开拓区
有五号井家属宿舍,旧西排洪道,均无影响 据设计规定:在-270米车场开口沿17煤掘进,过北一断层后沿20层煤掘进 17煤层(f=1.1)顶板页岩(f=4.8)底板砂质页岩(f=5.6) 20煤层(f=1.2)顶板页岩(f=12.8)底板砂质页岩(f=4.5) 自-180米延伸下山向东北方向掘进320米左右推测将遇到北一断层 342°SW∠70°落差约6米左右 巷道出水,主要是Ⅸ层灰岩水、Ⅹ层灰岩裂隙水和北一断层水,揭露Ⅹ层灰岩时 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5m3/min 2.6m3/t 煤尘爆炸指 数 43.87 自燃发生期 无(月)
地质说明书编制标准
矿建地质说明书编制标准建井施工前,地质人员应按井筒、井底车场、峒室、大巷等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根据井田精查地质报告、井筒检查孔及补充勘查等相关资料,编制出建井(或基建工程) 地质说明书,作为建井设计、施工部门选择施工方案、编制井筒、井底车场等施工设计及作业规程,指导井巷施工得地质依据。
说明书得重点就是反映施工区段得地质构造、岩(土)层组合特征、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征、煤系、煤层赋存情况与影响施工得其她地质因素等。
说明书由文字与附图两部分组成。
一、文字1、施工位置简述施工地点、工程编号、井筒开拓位置、方向、起止点及其标高与井底车场等开拓工程得具体规定。
2、地质情况阐明施工区段得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1)井筒穿过得主要岩(土)层得厚度、岩性、物理力学性质;(2)裂隙发育情况;(3) 基岩风化带特征;(4) 可采煤层得层位、厚度、结构及其顶底板岩性、煤层得层间距、井筒及井底附近得断层、裂隙、破碎带及褶曲情况;(5) 井筒穿过得含水层,预计涌水量、水位、水温、水质及地表水体得联系;(6) 供水水源、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她影响施工得地质因素(瓦斯、地热、地压及火成岩侵入体)等。
3、注意事项与建议根据施工区段得地质情况与施工要求,指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得事项,对防治水方面提出建议。
二、图件1、工程位置平面图,1:500或1:1000。
2、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或1:1000。
3、立井井筒预想柱状图,1:200或1:500。
4、斜井预想地质剖面图,1:200或1:500。
5、主要大巷、峒室预想地质剖面图,1:200 或1:500。
6、切过井筒得水文地质平面图,1:500或1:2000。
7、井底车场范围预想水平切面图,1:500 或1:1000。
开拓区域(或水平延伸)地质说明书编制标准开拓区域或新水平延伸设计前,按设计、施工要求,根据井田地质勘察、建井、生产勘察与相邻已开拓区、上部水平得地质资料, 编制出开拓区域(或水平延伸)地质说明书,作为矿井开拓设计、施工得地质依据。
地质图说明书G
×××地质图说明书目录绪论……………………………概述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第二章…………………………....地层第三章……………………………岩浆岩第四章…………………………….变质岩第五章…………………………….构造第六章…………………………….矿产资源第七章…………………………….地质灾害第八章……………………………..构造发展史第九章……………………………..结束语绪论本工作地区为低山丘陵地段,主要河流有希力特河,敖尼尔河等,河流总体由西向东流动,第四纪河流冲积物沿河谷分布,形成该地区相对肥沃的土地,易于耕种。
本区的地质研究主要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方面进行,通过野外10条地质路线116个地质点的观察描述,完成了地质调查图件的编制工作。
主要工作量:完成地质编图100km2;绘制1:25000地质剖面1条(位置见地质图);完成地层柱状图1份;相关图例1套。
下面对该地区的地质内容分九章加以介绍。
第一章区域地质概况在本区出露有岩浆岩,火山岩,变质岩以及奥陶系,侏罗系和第四系的地层。
主要地层单元包括:奥陶系上统裸河组,侏罗系中统塔木兰沟组、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更新系上统大黑沟组以及全新统的现代河流冲洪积物。
缺失泥盆系、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系。
各时代地层厚度差别较大,该区内主要以侏罗系火山岩地层为最厚,厚度约1700m。
其次为奥陶系的变质砂岩以及变质程度较低的板岩,厚度约为1000m,本区奥陶系和侏罗系出露面积最大。
本地区出露的侵入岩主要为海西期的花岗岩,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岩体的展布与NE向断裂大致平行。
除侵入岩之外在本区大范围分布侏罗系的火山岩,岩性主要有玄武质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含角砾凝灰岩、岩屑角砾岩、流纹岩、晶屑凝灰岩等。
本地区的构造发育,主要为断裂构造,包括逆冲推覆构造,走滑断层,张性断裂等。
在本地区变质岩的出露也相对广泛,主要由奥陶系裸河组的变质细砂岩与泥质粉砂质板岩组成。
矿井地质说明书
桃花潭矿业公司矿井地质说明书一、矿井概况泾县桃花潭矿业公司煤矿地处皖南山区北缘,地势低缓、开阔, 以低山丘陵为主。
最低海拔约64米,最高海拔约110米;矿井位于泾县桃花潭镇桃东村和龙潭村交界处,距泾县县城约4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径118˚09΄28˝,北纬30˚30΄34˝,有矿区公路与322省道相连,交通便利。
本矿井属泾县大山勘探区,井田范围北至F6斜切正断层,南至F9斜切正断层,东至煤层露头+50m水平底板等高线,西至深部-300m水煤层底板等高线,井田南北走向近1400米,东西倾向近500米,井田面积0.7217km2。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截止2005年末,矿井保有地质储量为38万吨,可采储量30.4万吨。
二○○五年经安全现状评价为B类矿井。
二、矿井地质及水文情况本矿区内无煤矿开采历史,也无相邻矿井。
矿区为南北走向单斜构造,矿区范围上至露头,下至-300m,南至F9断层,北至F6断层,井田范围由普5、普6和普8三孔控制,省煤田地质二队提供勘探资料。
(一)矿井地质特征及构造1.矿区地层矿区内分布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孤峰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三叠系青龙群和第四系沉积物组成,均属浅海相沉积,含煤岩系为二叠上统龙潭组上段,即所谓龙潭煤系;岩性主要为炭质页岩,砂质页岩,细砂岩及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2.构造井田内构造较为简单,地层走向近于南北,倾向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近40度左右。
井田内共5条断层,分别为F6、F9、F10、F11、F8。
F6:为井田北端边界斜切正断层,走向NW30度,倾向南西,倾角70度左右,断层落差大于120m。
F9:为井田南端边界斜切正断层,走向NW37度,倾向NE,倾角约65度,断层落差大于30m左右。
F10:位于井田Ⅲ线以南正断层,走向NW50度,倾向NE,倾角约65度,断层落差10-15m。
F11:井下-40m北运输巷见到为正断层,落差大于10m左右。
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总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地质说明书总工程师:编制:审核:二0一一年十二月地质说明书为满足矿井设计和生产需要,依据本矿《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特编制此地质说明书。
一.井田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一)地层矿区地层出露较好,由西向东依次出露有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段地层,第四系黄土零星覆盖。
现就区内出露及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O2)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钻孔揭露峰峰组厚度~,平均,按岩性特征分为上、下段。
下段为灰色、浅灰色泥灰岩及石膏层(纤维状、脉状),夹薄层状石灰岩及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厚~,平均厚。
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裂隙间具方解石晶簇,厚~,平均厚。
2.石炭系(C)石炭系发育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
分述如下:(1)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为灰色、灰黑色铝土层、泥岩、石英砂岩及石灰岩组成,间夹不稳定的不可采薄煤层,属滨海相沉积地层,底部沉积有山西式铁矿,其厚度和品位很不稳定。
由于中奥陶统古风化壳剥蚀程度不同,该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依据钻孔揭露资料,本矿区该组地层厚度为~,平均厚度为。
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地层之上。
(2)上统太原组(C3t)为主要含煤地层,自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地层厚度为~,平均厚度。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以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黑色泥岩及石灰岩为主,含煤11~15层。
本组地层以其含煤性以及沉积环境的差异,区分为下、中、上三段、1)太原组下段(C3t1)K1砂岩底到K2石灰岩底,地层厚度为~,平均厚度为,为太原组主要含煤层段。
含煤5~7层,总厚度达,含煤系数超过20%,其中有3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1层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K1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硅质砂岩或泥质砂岩,向上渐变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一、引言工作面掘进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于工作面的进展和生产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说明书旨在对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以便矿务人员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地质特征和隐患,做好掘进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地质条件概述1.矿层情况工作面所在矿层为X煤井的**层,地质年代为**。
X煤井属于自然形成的**煤层,发育程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厚度和稳定性。
煤层倾角约**,层间角度平均为**,层间无明显断裂和滑移。
2.煤层岩性描述煤层主要岩性组成为煤、泥岩和砂岩。
煤的岩性特征为块状,质软,燃烧性能良好。
泥岩层岩性为黏土质,黏性较大;砂岩层岩性为细粒砂质,具有一定的硬度。
3.地质结构工作面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主要为斜坡和褶皱构造。
局部地区存在少量断层,断层面倾向为**,倾角为**,存在一定的断层活动性。
三、地质隐患分析1.顶板隐患顶板岩层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散岩体和节理带。
在掘进过程中,顶板可能存在局部坍塌和冒顶的风险。
因此,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需要加强顶板支护和巷道支护以确保安全生产。
2.底板隐患底板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整体相对坚硬。
然而,由于地质活动和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底板可能存在局部断裂和滑动的隐患。
因此,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需要加强底板支护,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3.煤层隐患煤层倾角和层间角度适中,但在掘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煤与顶板、底板之间的错动和滑移。
煤层的块状特性也可能导致掘进过程中的坍塌和落石风险。
因此,需要对煤层进行定时检测,采取及时的支护措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四、应对措施1.顶板支护在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采取合理的顶板支护措施是防止顶板坍塌和冒顶的关键。
可以采用锚杆、喷浆、支撑架等支护技术,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
2.底板支护对于底板的支护,可以选用钢架、木材支撑或者矸石填充等措施,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防止底板断裂和滑动。
工程地质说明书
⼯程地质说明书第⼀章概述1.1 ⼯程概况拟建项⽬汝城(赣湘界)⾄郴州⾼速公路,是国家⾼速公路厦门⾄成都⾼速公路湖南省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起点位于汝城县热⽔镇以东湘赣交界的塘⼝,与厦门⾄成都⾼速公路江西省境段相接,向西经汝城县益将、汝城县城南、岭秀、⽂明镇南、宜章县⾥⽥镇、⾚⽯,于铁⼭⾥村与京珠⾼速公路及厦门⾄成都⾼速公路湖南省境西段相连,推荐⽅案路线全长约101.6公⾥。
本⼯程于2005年9~10⽉,配合项⽬⼯程可⾏性研究⼯作,对项⽬区采⽤遥感与⼯程地质测绘、简易勘探、⼯程物探、控制性钻探等⽅法进⾏了⼯程地质勘察,于2005年11⽉完成⼯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
1.2 勘察⼯作依据、⽬的、内容1.2.1 ⼯作依据1.交通部部颁《公路⼯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交通部部颁《公路桥函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4.交通部部颁《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070-2004);5.交通部部颁《公路⼯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 C21-01-2005);6.交通部部颁《公路⼯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交通部部颁《公路⼟⼯试验规程》(JTJ051-93);8.交通部部颁《公路⼯程岩⽯试验规程》(JTG E41-2005);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0.《岩⼟⼯程勘察规范》(GB5001—2001);11.《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12.《多道瞬态⾯波勘查技术规程》(JTG—2004)。
1.2.2 勘察⽬的、内容对拟建项⽬区进⾏⼯程地质勘察,以了解项⽬所在地的⼯程地质特征、各⼯程⽅案的⼯程地质条件与控制⼯程⽅案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拟定路线⾛向、桥位、隧址⼯程⽅案的⽐选及编制⼯程可⾏性研究报告等提供地质资料。
其勘察内容包括:1.研究项⽬区的⾃然地理、区域地质与⼯程地质条件及其与⼯程的关系,并作出初步评价;2.对控制路线⽅案的复杂地形地段,了解地质与不良地质概况,提出路线⽅案的布设与⽐选意见;3.对控制路线⽅案的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地段,了解其类型、性质、范围及其发⽣和发展情况,评价其对公路⼯程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防治意见;4.对控制路线⽅案的特⼤、⼤桥桥位,了解其⾃然与地质条件,提出桥位⽐选意见;5.对控制路线⽅案的隧道,了解洞⾝的围岩级别、地应⼒分布、⽔⽂地质条件、洞⼝稳定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提出隧道位臵的⽐选意见;6.了解项⽬区筑路材料的分布、质量、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以及⼯程⽤⽔的⽔源和⽔质。
采区地质说明书
一、地质说明书(一)、工作面境界、范围(二)、煤层特征(三)、煤层顶底板特征(四)、工作面储量(五)、简要说明(构造、赋存、水文、煤与瓦斯突出、假顶等)1、采区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本区工作面位于三水平南部3、4区,西自-181.6T~-191.6T标高轨道起,东至-241.9~-246.3T标高为界,北自切眼起,南至设计停采线为界,工作面走向长239米,倾斜长110米,平面积26290平方米。
本工作面西部由综采一队于2005年采完,冒落充分,块度不大,东部未采,北部已由综采一队于2002年采完,南部为F1断层,本层上部18层煤变薄0.8米,未采,下部23层煤尚未开采。
2、地质构造情况:本区构造简单,通过机、轨两道及切眼实见看,只见几条小断层,落差均小于0.8米。
在本区轨道上部有一F14断层,至本区北部已尖灭,本区下部为F13反向正断层,落差大于40米,走向近NS,倾角10°~30°。
3、煤层赋存情况及顶底板岩性:本区21煤层赋存相对稳定,煤层整体走向NW,倾向NE,厚度最大5.05米,最小4.2米,(含夹矸),一般厚度在4.4米左右,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有2~3层夹矸,距顶板1米左右有一层厚度为0.2米左右的粉砂岩夹矸,比较稳定,距底板0.8米左右的粉砂岩夹矸,厚度不稳定,煤层倾角为26°~29°,一般为28°,本煤层有0.3~0.8米厚的深灰色粉砂岩伪顶,较破碎,随采堀而下落,直接顶为灰白色细砂岩,局部较破碎,底板为灰色细砂岩,较坚硬。
该层煤距上覆18层煤层间距一般为75米,其间以中细砂岩为主,下覆23煤层间距一般60米,其间以中砂岩为主。
4、水文地质情况本区水文地质情况简单,局部顶板淋水,开采时注意上覆老空积水及顶板淋水。
5、本区煤层无岩浆侵入体及古河床冲刷等现象,亦无陷落柱等。
6、本煤层属局Ⅰ类发火煤层,发火期为10个月。
7、建议:⑴、由于本煤层顶板破碎,所以回采时必须加强顶板管理。
地质说明书_地质说明书的编制与要求
地质说明书_地质说明书的编制与要求地质说明书的编制与要求经过地质观测编录、生产地质勘探以及矿井综合地质图件的编制,对矿井地质现象的特征、规律以及它们对生产的影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就能够根据这些规律及时解决采掘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为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地质资料,保证煤矿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
地质说明书是矿井地质部门为各项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地质综合资料,根据采掘工程的阶段和对地质说明书的使用要求不同,分为建井地质说明书、开拓区域(水平延伸)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等,这些地质说明书是矿井重要的技术基础资料,直接关系到采掘工程的合理布局、日常生产的合理安排、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是矿井地质工作在配合生产和服务生产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根据生产计划及时编制符合生产要求的各种地质说明书是矿井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建井地质说明书在建井施工之前,地质人员应编制建井地质说明书(基建工程地质说明书),作为建井部门选择施工方案、编制井筒和井底车场施工组织设计、制作作业规程和指导井巷施工的地质依据。
该说明书依据井田地质勘探资料和井筒检查孔所取得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后编制。
包括文字和图件两部分。
文字部分包括:施工地点、工程编号、井筒开凿起点、终点和方向等,阐明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指出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图纸内容包括井筒预想柱状图或剖面图、主要井巷峒室地质剖面图、通过首采区的勘探线剖面图、供设计开拓方案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等。
编制建井地质说明书必须要熟悉基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地质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的为基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
二、区域(水平延伸)地质说明书在新的开拓区域或新的水平延伸之前,需要编制相应的地质说明书,作为进行开拓设计和施工的地质依据,根据煤田勘探、建井、生产勘探以及邻近开采区域的地质资料,按照开拓设计的要求经过汇集整理分析而综合编制。
地质说明书的编制
地质説明书的编制地质说明书是矿井地质部门为各项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的地质预测资料。
根据矿井生产建设各阶段工程的特点和对地质说明书的要求不同,地质说明书分为:1、建井(或基建工程)地质说明书;2、开拓区域(或水平延深)地质说明书;3、采区(或盘区)地质说明书;4、掘井地质说明书;5、回采地质说明书等五种。
一、建井(或基建工程)地质说明书(一)编制目的:建井地质说明书是为矿井基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的地质资料(二)资料依据:它是根据地质勘探和检查钻孔资料,按照基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经分析整理编制而成。
(三)包括内容:建井地质说明书包括文字说明和图件两部分。
文字说明部分应简要分析施工区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着重阐明基岩风化带、断裂破碎带、强含水层、流砂层、不稳固岩(土)层、煤层、瓦斯和地温等对基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影响;明确提出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图件部分应有1、井筒预想柱状图(竖井)或井简预想剖面图(斜井和平硐)(比例尺1:200)。
2井底车场预想水平切面图(比例尺1:500—1:1000等图件。
(四)要求:矿井基建工程包括井简、井底车场、硐室及主要运输巷道。
这些工程使用时间长,建设投资大,施工技术复杂。
在设计和施工时,既要照顾到开拓系统本身的需要,又要根据围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来选定工程的位置、结构和施工方法。
因此,编制建井地质说明书必须熟悉基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地质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二、开拓区域(或水平延深)地质说明书(一)编制目的:开拓区域(或水平延深)地质说明书是为新开拓区或新水平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的地质资料。
(二)资料依据:它是根据勘探、建井和相邻已开拓区的地质资料,按照开拓设计与施工的要求,经分析整理编制而成。
(三)包括内容:开拓区域(或水平延深)地质说明书主要阐述开拓区域或延深水平内影响开拓的地质条件。
重点是区内的地质构造、煤系、煤层和水文地质情况。
煤矿采面 地质说明书
4、煤层特征:该煤层属于比较不稳定性煤层,产状不稳定,煤层变化较大。
5、构造情况:风道是一采区唯一一条延伸到南部巷道,通过采区地质报告证明该地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存在落差20m断层多个。
6、水文地质:工作面顶底板没有含水层、周围无采空区无老塘水、且离已知钻孔较远更无钻孔水影响。涌水量为4m³/h,涌水量较小对掘进无影响。该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
3、煤层特征:该煤层属于比较稳定性煤层,产状稳定,煤层变化不大。
4、构造情况:本巷道掘进过程中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局部有裂隙、节理、断层发育,掘进中对生产有一定影响。
6、水文地质:本工作面煤层局部含水、涌水量较小,二段西二采空区无积水,对掘进无影响。
地质说明
一、工作面境界、范围:
走向
倾向
左部
右部
左部
右部
未开拓区
西十四路
未开拓区
未开拓区
二、煤层特征: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煤层厚度
最大—最小/平均m
4.5—5.5/5m
煤层倾角
最大—最小/平均°
10—14/12°
煤层硬度
f
1.5
煤层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煤层节理
发育程度
发育
煤质
灰分
%
16.3
挥发份
%
32.5
容重
T/m³
1.35
自然发火期
月
6
绝对瓦斯量
m³/min
0.07
三、顶底板特征:
顶底板名称
岩石类别
厚度/M
岩性
顶板
基本顶
白砂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说明书***煤矿+936m水平集中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煤矿地测组提交时间:****年**月**日一、地形地貌矿区地势起伏不平、沟壑纵横,属高原中代山丘浅切割地貌;矿井范围内最高点位于矿区北东部黄鳝顶,海拔+1362.9m,最低点位于矿区中部条塘河,海拔+800m,一般为1000~1200m,相对最大高差562m,煤系地层出露最高标高1176.8m,最低标高800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矿区中部条塘河河谷标高800m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内山脉走向整体为北东~南西向,主要受区内岩性和构造控制,地势表现为中部低,两端高。
二、地表水矿区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为低中、高地貌,矿区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标高1362.9m,最低海拔标高800m。
条塘河从矿区中部由北向南径流,河谷最低标高800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条塘河谷标高800m应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南西侧发育一条由北向南径流的河流,河谷标高为800m,区内南东侧发育数条溪沟,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三、水害矿区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为低中、高地貌,矿区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标高1362.9m,最低海拔标高800m。
条塘河从矿区中部由北向南径流,河谷最低标高800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条塘河谷标高800m应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南西侧发育一条由北向南径流的河流,河谷标高为800m,区内南东侧发育数条溪沟,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根据已有资料,区内矿床的充水主要因素为茅口组灰岩、长兴灰岩及煤系三个含水层,均属条带状地下水,分布很不均一,开采过程中易造成矿井突出,威胁较大,应加以注意。
玉龙山灰岩含水层为矿井充水的次要因素。
此外小窑积水未来矿井的突出问题,需要注意冒落范围的小煤窑积水影响而造成浅部矿井的突然充水。
本矿井直接充水因素为煤层顶板裂隙水,主要充水因素为老空水,断层水次之。
矿井必须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工作,详细调查老窑、历史采空区分布及积水情况,并将调查结果标于井上下对照图上,确定好探水警戒线,并制定针对性的探放水措施和设置相应的防水设施。
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随时要注意探放老巷水,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同时,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同时必须坚持“有疑必停”的原则。
四、冲击地压情况地质资料及矿方提供的资料中均没有提及关于冲击地压的资料,本矿区内也无冲击地压的历史记录,矿井暂按无冲击地压矿井考虑。
五、矿区地质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上统龙潭组(P2l)、长兴组(P2c)、三叠统下统夜郎组(T1y )、茅草铺组(T1m)。
如下:二叠系下统(P1)矿区仅出露茅口组(P1m)的一部分,为浅灰~灰白色厚至中厚层状细晶灰岩,夹燧石团块。
厚度大于110~160m。
二叠系上统(P2)龙潭组(P2l)是矿区的含煤地层,厚70~75m,与下伏茅口组(P1m)呈假整合接触。
根据岩性组合、含煤性可分为三段:上段:上至长兴灰岩底界,下至C6煤层底界,厚10~15m。
上部为薄层状生物灰岩夹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下部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生物灰岩及煤。
该段含煤2~3层,其中稳定可采煤二层。
中段:上至C6煤层底界,下至C9煤层底界,厚15m左右。
上部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菱铁矿(岩)及煤线;中部、下部为中厚层状生物灰岩夹泥岩及粉砂质泥岩,该层含煤2~3层,其中可采煤二层(C8、C9)。
下段:上至C9煤层底界,下至茅口组顶界,厚20~30m。
与下伏茅口灰岩呈假整合接触。
上部为黑色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煤层(线),下部为灰色含黄铁矿粘土岩。
该段含煤2~3层,其中可采煤一层(C13)。
长兴组(P2c)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层间夹炭泥岩,含燧石结核、条带。
厚约55m。
三叠系下统(T1)夜郎组(T1y)按其岩性可分为三段,现从老到新简述如下:沙堡湾段(T1y1):灰绿色、黄灰色泥岩、钙质泥岩。
厚3~8m。
玉龙山段(T1y2):浅灰、灰色薄至厚层状微至细晶石灰岩,顶部见鲕粒灰岩,底部为灰色薄层状泥灰岩。
厚110~140m。
九级淮段(T1y3):按其岩性组合分为三个亚段:下部:紫红、黄绿、土黄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钙质泥岩、泥岩。
间夹薄层状泥灰岩,顶部为黄绿色钙质泥岩。
中部:浅灰白色中厚层状细晶灰岩。
下部:紫红色、黄绿色钙质泥岩、粉砂岩、泥岩,间夹薄层状泥灰岩。
该段总厚160~165m。
茅草铺组(T1m)矿区内仅出露其下部的一部分,为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微细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石灰岩。
厚度大于200m。
第四系(Q)为残坡积河床堆积物。
厚0~2m。
2、矿区构造矿区位于周市坝向斜北西翼东段。
区内地层呈单斜状产出,产状稳定,倾向150~160°。
矿区北东仅发育一条近北西向,延伸500m 的弧形正断层F10,垂直断距25m,位于拟采区以外100余米,对拟采区煤矿无影响。
拟采区内未有断裂通过,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六、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水文地质矿区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为低中、高地貌,矿区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标高1362.9m,最低海拔标高800m。
条塘河从矿区中部由北向南径流,河谷最低标高800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条塘河谷标高800m应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南西侧发育一条由北向南径流的河流,河谷标高为800m,区内南东侧发育数条溪沟,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2、地层富水性矿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茅草铺、夜郎组,二叠系上统长兴组、龙潭组及下统茅口组,其水文地质特征及对煤矿开采的影响如下:茅草铺组(P1m)为薄至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
厚度大于200m,含水性较强,但因分布在矿区边缘,且其下的九级滩段隔水层相隔,在无构造破坏情况下,对煤矿开采无影响。
夜郎组(T1y)九组滩段(T1y3):为粉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钙质泥岩夹灰岩。
厚度160~165m。
含水性极弱,为一相对隔水层,对煤矿开采影响不大。
玉龙山段(T1y2):为中厚层状灰岩、含泥质灰岩。
厚120~140m。
为岩溶裂隙含水屋,含水性中等。
虽其下有沙堡湾隔水层存在,但因沙堡湾段隔水层厚度较小,采煤时不应对其破坏。
沙堡湾段(T1y1):厚3~8m。
为泥岩、钙质泥岩。
局部夹极薄层状泥灰岩。
为一相对隔水层。
长兴组(P2c)中厚层状含燧石灰岩,层间夹炭泥质。
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含水性中等。
厚55~58m。
该层在矿区内大多形成陡岩或陡坡,呈窄长条形分布,出露面积较小,地表岩溶不发育,地表水补给条件不良,对煤矿开采有一定影响。
龙潭组(P2l)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岩性为泥岩、生物灰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煤及少量泥质灰岩。
厚70~75m。
据采煤老硐调查,区内采煤老硐大多为潮湿状态,局部有少量滴水、渗水现象,说明其含水性较弱,为一相对隔水层,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小。
茅口组(P1m)为浅灰色、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厚度大于100m。
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含水性较强。
是含煤岩系的直接底板,但与C13煤层间有2~5m隔水层相隔,但因其厚度较小,受破坏后易引起矿床充水。
3、矿井充水因素根据已有资料,区内矿床的充水主要因素为茅口组灰岩、长兴灰岩及煤系三个含水层,均属条带状地下水,分布很不均一,开采过程中易造成矿井突出,威胁较大,应加以注意。
玉龙山灰岩含水层为矿井充水的次要因素。
此外小窑积水未来矿井的突出问题,需要注意冒落范围的小煤窑积水影响而造成浅部矿井的突然充水。
本矿井直接充水因素为煤层顶板裂隙水,主要充水因素为老空水,断层水次之。
4、矿井涌水量勘查地质报告中未提供涌水量资料。
根据矿方提供资料,矿井目前正常涌水量1~3m3/h,最大涌水量10m3/h矿井在进行正常生产时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调查,进行涌水量的实测,以便指导生产。
5、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分类,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七、工程地质1、工程地质岩组矿区的工程地质岩组,根据地层岩性组合关系可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岩组,即硬质岩组、软质岩夹硬质岩组及软质岩组。
(1)硬质岩组工程地质岩组:包括上二迭统茅口组(P2m)、长兴组(P3c)、下三迭统夜郎组(T1y )、茅草铺组灰岩(T1m)。
岩性为灰岩、白云岩、燧石灰岩,岩石坚硬,物理力学性质好。
开采情况表明,巷道在该组掘进中不需支护。
(2)软质岩夹硬质岩工程地质岩组:上二迭统龙潭组由燧石灰岩、砂质页岩、煤层交互组成。
岩石软硬相间,力学性质较差。
开采情况表明,巷道在该组掘进中需支护。
(3)软质岩工程地质岩组:包括下三迭统沙堡湾组(T1y1)、九级滩组(T1y3)。
主要为黄绿、灰绿、紫色含钙质页岩,间夹深灰色泥质灰岩。
力学性质较差。
开采情况表明,巷道在该组掘进中需支护。
2、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煤层顶为细砂岩及粉砂质粘土岩直接所覆,稳定性及稳固性好,底板由粘土岩或粉砂质粘土岩组成,稳定性差,在采空区形成之后,易产生底鼓等矿山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井下开采应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合理的采矿方法。
综上所述,矿区地层岩性较复杂,有软弱夹层,局部地带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
八、环境地质1、矿井开采对环境地质的影响矿井的井巷系统主要是在含煤地层中布设,上覆地层由老至新出露顺序为中二迭统茅口组(P2m)、上二迭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下三迭统夜郎组第一段(T1y1)、第二段(T1y2)、第三段(T1y3)、茅草铺组(T1m)及第四系(Q)。
在正常条件下矿井长期的疏排水对上述强含水层中的泉(井)不产生影响,而含煤地层本身由于长期的疏排水作用,在降落漏斗影响范围内的泉(井)将发生水量减少或干涸现象。
2、地质灾害现状由于矿井及小窑开采历史悠久,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对表形态的破坏较严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时时进行调查,以便及时对其进行治理,以防灾害的加剧。
3、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现状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对流经地段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应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后再外排。
4、大气污染现状矿区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为矿井废气及当地民用燃煤,区域内主要的污染物是粉尘,SO2次之,烟尘最小,目前大气中SO2小时、日均浓度及TSP日均浓度的超标率均为零,其浓度值均未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九、本次工程地质情况分析+936m水平集中回风巷布置在茅口组(P1m)中,属于硬质岩组工程地质岩组,本次工程无大的水害、瓦斯、地质构造影响,但掘进至300米时,必须进行地质前探孔施工,防止误穿煤层和揭露前方地质构造。
1、施工中必须按“物探先行、钻孔验证”进行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2、防治有裂隙瓦斯涌入掘进工作面。
3、加强顶板管理,加强顶板悬矸清叼工作和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