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2018创新设计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讲义:第四章第3课时-万有引力与航天(19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讲义:第四章第3课时-万有引力与航天(19页)

第3课时 万有引力与航天考点一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c/-)[基础过关]一、行星的运动及太阳与行星的引力 1.地心说和日心说(1)地心说: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2)日心说:地球是绕太阳旋转的普通星体,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椭圆轨道定律。

(2)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

(3)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相等。

这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

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

2.表达式:F =G m 1m 2r 2,其中引力常量G =6.67×10-11 N·m 2/kg 2。

3.适用条件(1)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4.万有引力定律的两个易混点(1)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不是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

(2)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质点间和相互作用,当物体间距离趋近于零时,并非万有引力趋向于无穷大。

【过关演练】1.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时,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与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

已知太阳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2.7×107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的400倍。

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引力远小于月球引力 B .太阳引力与月球引力相差不大 C .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相等 D .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有差异解析 根据F =G Mm R 2可得,F 太F 月=M 太R 2月M 月R 2太,代入数据可知,太阳的引力远大于月球的引力,A 、B 错误;由于月心到不同区域海水的距离不同,所以引力大小有差异,D 正确,C 错误。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讲义:第十二章第4课时-原子核(20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讲义:第十二章第4课时-原子核(20页)

第4课时原子核考点一放射性元素的衰变(-/c)[基础过关]1.原子核的组成(1)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2)中子的发现: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存在着一种质量与质子相同,但不带电的粒子,称为中子。

查德威克利用云室进行实验验证了中子的存在,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3)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4)原子核的符号(5)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

2.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克勒尔发现。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

②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作示踪原子等。

③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3.原子核的衰变(1)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分类α衰变:A Z X →A -4Z -2Y +42Heβ衰变:A Z X → A Z +1Y + 0-1e(3)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过关演练】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A.m 4B.m 8C.m 16D.m 32解析 设剩余质量为m 剩,则由m 剩=m (12)t ,得m 剩=m (12)328=m 24=m 16,C 选项正确。

2018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第7-8章

2018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第7-8章

[高考导航]基础课1电场的力的性质知识点一、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1.元电荷、点电荷(1)元电荷:e=1.6×10-19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其中质子、正电子的电荷量与元电荷相同。

(2)点电荷:当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

2.静电场(1)定义: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3)带电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

知识点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F=k,式中k=9.0×109N·m2/C2,叫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知识点三、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

2.定义式:E=。

单位:N/C或V/m3.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k。

4.方向: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5.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点四、电场线1.定义: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

2.[思考判断](1)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电荷量不同)接触时,先发生正、负电荷的中和,然后再平分。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课件:第二章实验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学考)(7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课件:第二章实验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学考)(7页

实验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学考)[考纲解读](1)知道什么是等效替代法。

(2)能用作图法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误差分析1.误差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

2.减小误差的方法(1)结点O①定位O点时要力求准确。

②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O点必须保持不变。

(2)拉力①用弹簧秤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秤轴线方向。

②应尽量使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③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θ不要太大或太小。

(3)作图①在同一次实验中,选定的比例要相同。

②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

考点一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操作不忘“三”“二”“一”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的“三记录”(记录两弹簧秤示数、两细绳方向和结点O的位置),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的“二记录”(记录弹簧秤示数和细绳方向)及“一注意”(结点O的位置必须在同一位置)等。

1.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物理·2018届高考创新设计第一轮总复习第1章 第3讲

物理·2018届高考创新设计第一轮总复习第1章 第3讲

• 解题探究:(1)试由x-t图象斜率的意义分 析汽车b的运动情况。 • (2)x-t图象的交点的意义是什么? • 答案:(1)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和方向,故汽车b先沿正方向做减速运动, 再沿负方向做加速运动。 • (2)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汽车同一时刻到 达同一位置即相遇。
• [解析] 由x-t图象中直线a和曲线b的斜率 及变化可知汽车a一直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 运动,汽车b先沿正方向做速度越来越小的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为零以后再向负方向 做速度越来越大的变速直线运动,其中t1、 t2时刻a、b两车处于同一位置,且在t1时刻, b车追上a车,所以选项A错、选项B对;t1 到t2时间内汽车a一直做匀速运动,汽车b先 减速后反向加速,故选项C对、选项D错。 • 易错提醒:(1)注意坐标轴的意义,这是x- t图象,不要习惯性地认为是v-t图象,而
精准高 考
物 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1
2
3 4 5
知识梳理自 测 核心考点突 破 阶段培优微 专 题 2年高考模 拟 课后限时训 练
知识梳理自测
•运动图象
•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时间 位移 • (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 _________随_________变化的规律。 大小 •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方向 • ①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_________。 •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_________。
[解析] 由 v-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 20s 末质点离出发点 最远,故 A 错误。由图象可知 5~15s 过程中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 16-8 2 = m/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8m/s2,故 B 错误;15~20s 过程中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 15-5 16 1 2 2 小为 a= m/s =3.2m/s ,故 C 正确;5~15s 过程中前 5s 位移 x=8×5m+ 2 20-15 ×0.8×52=50m,故 D 错误。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课件:第五章第2课时-动能和动能定理及应用(19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课件:第五章第2课时-动能和动能定理及应用(19页

第2课时 动能和动能定理及应用考点一 动能 动能定理(d/d)[基础过关]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公式:E k =12m v 2。

3.单位:焦耳,1 J =1 N·m =1 kg·m 2/s 2。

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5.状态量:动能是状态量,因为v 是瞬时速度。

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 =12m v 22-12m v 21或W =E k2-E k1。

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5.对动能定理的三点理解:(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的“=”的意义是一种因果关系在数值上相等的符号,它并不意味着“功就是动能增量”,也不意味着“功转变成了动能”,而是意味着“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

(2)动能定理叙述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

(3)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少;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动能不变。

【过关演练】1.人用手托着质量为m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运动,前进距离s 后,速度为v(物体与手始终相对静止),物体与人手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人对物体做的功为()A.mgs B.0 C.μmgs D.12m v2解析物体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在零与最大值之间取值,不一定等于μmg。

在题述过程中,只有静摩擦力对物体做功,故根据动能定理,知人对物体做的功W=12m v2。

答案 D2.(2015·浙江10月学考)如图所示是公路上的“避险车道”,车道表面是粗糙的碎石,其作用是供下坡的汽车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避险。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讲义:第十一章第3课时-光(27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讲义:第十一章第3课时-光(27页)

第3课时光考点一光的反射与折射(-/c)光的全反射(-/b)[基础过关]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如图所示。

3.折射定律(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表达式:sin θ1sin θ2=n12,式中n12是比例常数。

4.折射率(1)物理意义:折射率反映介质的光学特性,折射率大,说明光从真空射入到该介质时偏折大,反之偏折小。

(2)定义式:n=sin θ1sin θ2,不能说n与sin θ1成正比,与sin θ2成反比。

折射率由介质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光的频率决定。

(3)计算公式:n=cv,因v <c,故任何介质的折射率总大于1。

5.全反射(1)定义: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线将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

(2)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

若光从光密介质(折射率为n)射向真空或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sin C=1n。

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

【过关演练】1.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所示中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解析光束沿玻璃砖半径射向O点,在界面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小于临界角时,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当光束由空气射向玻璃砖时,由发生全发射的条件可知,B选项错误;在玻璃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选项错误。

答案 A2.(多选)(2015·浙江10月选考)为了从坦克内部观察外部目标,在厚度为20 cm 的坦克壁上开了一个直径为12 cm的孔,若在孔内分别安装由同一材料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三块玻璃,其中两块玻璃的厚度相同。

《创新设计》2018物理第11-12章

《创新设计》2018物理第11-12章

[高考导航]基础课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知识点一、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 1.交变电流(1)定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式交变电流。

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图象(1)产生: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图象:用以描述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果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其图象为正弦曲线。

如图甲、乙、丙所示。

知识点二、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1.周期和频率(1)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线圈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单位是秒(s),公式T=2πω。

(2)频率(f):交变电流在1 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Hz)。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1f或f=1T。

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1)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规律:e=E m sin__ωt。

(2)负载两端的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规律:u=U m sin__ωt。

(3)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i=I m sin__ωt。

其中ω等于线圈转动的角速度,E m =nBSω。

3.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有效值(1)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2)峰值:交变电流(电流、电压或电动势)所能达到的最大的值,也叫最大值。

(3)有效值: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等效的恒定电流的值叫做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对正弦式交变电流,其有效值和峰值的关系为:EU I[思考判断](1)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一定会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

()(2)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是交流电的峰值。

()(3)交变电流的峰值总是有效值的2倍。

()(4)线圈在磁场中每转动一周,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方向都改变一次。

() 答案(1)×(2)×(3)×(4)×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1.交流电产生过程中的两个特殊位置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磁通量:Φ=Φm cos ωt ;电动势:e =E m sin ωt ;电流:i =I m sin ωt 。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课件:第一章第2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3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课件:第一章第2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3页)

第2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d/d)[基础过关]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0方向相同。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0方向相反。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

【过关演练】1.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是()A.1∶1∶1 B.1∶2∶3C.12∶22∶32D.1∶3∶5解析由v=at得v1∶v2∶v3=at1∶at2∶at3=1∶2∶3,故选B正确。

答案 B2.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v一定大于v0B.v0是初速度,且是瞬时速度C.v可能小于v0D.at为t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解析该公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其中v0是物体在零时刻的速度,而v t是t时刻的速度。

物体如果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是不断减小的,故v t可能小于v0,故选项A错误,B、C正确;加速度a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与时间t的乘积就表示在该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所以选项D 正确。

答案 A[要点突破]1.解答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 选取正方向→选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讨论2.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直线运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们规定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 0=0时,一般以加速度a 的方向为正方向。

【例题】 汽车以54 km/h 的速度行驶。

(1)若汽车以0.5 m/s 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汽车以3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3 s 后速度为多少?6 s 后速度为多少? 解析 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 0=54 km/h =15 m/s ,加速时加速度a 1=0.5 m/s 2,减速时a 2=-3 m/s 2。

2018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选修3-3和3-4

2018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选修3-3和3-4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距离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决定于体积和状态。
5.物体的内能
(1)等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
(2)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
(3)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改变内能的方式
①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②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
③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2)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
知识点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1.温度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5)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答案(1)×(2)×(3)×(4)√(5)×
微观量与宏观量
1.微观量
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
2.宏观量
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ol、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质的密度ρ。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量和宏观量的桥梁
(1)一个分子的质量:m0= ;

卷Ⅰ:T33(2)
卷Ⅱ:T33
卷Ⅰ:T33
卷Ⅱ:T33(2)
卷Ⅰ:T33(2)
卷Ⅱ:T33
卷Ⅲ:T33(2)
选择题
计算题
①晶体、非晶体
②气体压强的计算
③气体实验定律
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⑤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
液晶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气体实验定律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课件:第二章第3课时-共点力的平衡(19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课件:第二章第3课时-共点力的平衡(19页)

第3课时共点力的平衡考点一受力分析(c/c)[基础过关]1.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3.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2)隔离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来分析的方法。

(3)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的有无。

【过关演练】1.(2016·8月温州选考模拟)如图所示,小张同学左手抓起一篮球,当篮球与手臂都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篮球作用力的大小等于篮球的重力B.手对篮球作用力的大小大于篮球的重力C.手对篮球的作用力和篮球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手对篮球的作用力和篮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篮球静止时合力为零,篮球只受重力和手对篮球的作用力,故二力平衡,A正确,B、C不正确;手对篮球的作用力和篮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D不正确,综上应选A。

答案 A2.(2015·浙江嘉兴学考一模)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自动扶梯上,随自动扶梯匀速斜向下运动,则物体受到的外力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物体匀速运动,由受力分析知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B选项正确。

答案 B[要点突破]1.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2.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

(2)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

(4)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5)应结合运动状态。

(6)注意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7)遇到弹力、摩擦力的判断较复杂时可用假设法。

【例题】(2016·浙江平阳二中期中)如图所示,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的小滑块,当冲上光滑的斜面后,受到的力有()A.重力、弹力、上冲力B.重力、弹力C.重力、弹力、下滑力D.重力、弹力、上冲力、下滑力解析小球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没有上冲力,因为该力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下滑力,下滑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

2018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第3-4章

2018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第3-4章

2018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第3-4章(总20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高考导航]考点内容要求高考命题实况常考题型关联考点201420152016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卷Ⅰ:T17、T22、T24卷Ⅱ:T17、T24卷Ⅰ:T20、T25卷Ⅱ:T20、T25卷Ⅰ:T18、T22(2)卷Ⅱ:T19卷Ⅲ:T23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①受力分析②运动学公式③功、功率④运动图象超重和失重Ⅰ单位制Ⅰ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基础课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3)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知识点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

[思考判断](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2)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

( )(3)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

( )(4)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5)惯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

( )(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 )(7)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答案(1)×(2)×(3)×(4)×(5)√(6)×(7)×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如伽利略斜面实验)基础上采用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物体不受外力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条件,其实际意义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018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

2018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

[高考导航]基础课1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一、质点 参考系 1.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该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

2.参考系(1)定义: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定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这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运动性质一般是不同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知识点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位移(1)定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2)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2.速度(1)定义:物体运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v =ΔxΔt。

单位:m/s 。

(3)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3.加速度(1)定义: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 =ΔvΔt。

单位:m/s 2。

(3)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的方向无关。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思考判断](1)研究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 )(2)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8点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 ) (3)参考系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 (5)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6)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 ) (7)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 ) (8)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其速度一定增大。

( )答案 (1)√ (2)√ (3)× (4)× (5)√ (6)√ (7)× (8)×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物理2018届高考创新设计第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1讲

物理2018届高考创新设计第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1讲
本章的两个实验也常常在高考题中出现,主要是从实验原理的角度命题考 察。
1.抓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主线,多角度、多方面理解功的概念。 2.动能定理是一条适用范围很广的物理规律,复习中应结合牛顿运动定 律,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为依据进展推导论证,明确每个物理量,以及“= 〞的含义。 3.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选择ΔEk=ΔEp列方程,在不少题目中给分析和 列方程带来很大方便,在复习中应对这一点引起重视,分析问题时注意多种形 式去考虑。 4.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弹簧模型、传送带模型以及与圆周运动模型结 合为载体的题型的复习。 5.对实验的复习要注重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迁移能力的训练。
实验六:验证机 械能守恒定律
T17 6分
T21 6分 T25 18分 T22 5分
2016Ⅱ卷
T21 6分 T25 20分 T22 6分
2016Ⅲ卷
T20 6分 T24 12分
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考察的重点内 容,每年的压轴题、高难度的题常涉及本章内容,常和直线运动、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相结合考察。常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 形式考察,选择题6分左右,计算题18分左右。
物理2018届高考创新设计 第一轮总复习第5章第1讲
必修二 第五章 机械能
考点内容 功和功率
高考命题实况


2014 Ⅰ卷
2014Ⅱ卷
2015Ⅰ卷
2015Ⅱ卷
2016Ⅰ卷

T16 6分
T17 6分
动能和动能定理 Ⅱ
T17 6分
重力做功与 重力势能

功能关系、机械
能守恒定律及其 Ⅱ 应用
实验五:探究动 能定理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讲义:第十一章第4课时-电磁波(17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教师文档讲义:第十一章第4课时-电磁波(17页)

第4课时电磁波考点一电磁波的发现、电磁波谱(-/a)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b)[基础过关]1.电磁波的发现(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

(3)电磁波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

①电磁波是横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

②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 m/s。

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④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其速度是不同的,频率越高,波速越小。

⑤v=λf,f是电磁波的频率。

2.电磁波谱(1)发射条件:开放电路和高频振荡信号,所以要对传输信号进行调制(包括调幅和调频)。

(2)调制方式①调幅: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

调幅广播(AM)一般使用中波和短波波段。

②调频: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

调频广播(FM)和电视广播都采用调频的方法调制。

4.无线电波的接收(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相等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电谐振现象。

(2)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

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

(3)解调: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检波。

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做解调。

【过关演练】1.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解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如电视信号;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如人说话,故A选项错误;手机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人说话用声波,故B选项正确;太阳光中的可见光是电磁波,真空中速度为3×108 m/s;“B超”中的超声波是声波,常温下,空气中大约为340 m/s,故C选项错误;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频率不同,波速相同,根据c=λf,波长不同,故D选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解析 单缝的作用是获得一束细光,故 A 错误;双缝的作用 是将一束光分成两束完全相同的光,B 正确;屏上出现暗条 纹处距两狭缝的路程差等于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故 C 错误; l 单色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根据 Δx=dλ,相邻条纹的间 距越小,条纹越窄,故 D 错误。
距小
D.薄膜上的干涉条纹基本上是竖直的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解析
干涉条纹是光在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
光波叠加的结果,故 A 正确;若明暗相间的条纹相互平行,说
明肥皂膜的厚度变化是均匀的,故 B 错误;由于紫光的波长比 红光的小,故用紫光照射薄膜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照射 时的间距小,C正确;薄膜上的干涉条纹基本上是水平的,故D 错误。
的。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比较
自然光(非偏振光)
光的 来源 光的 振动 方向 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 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 平面内,光振动沿任意方
偏振光 自然光通过起偏器后 的光 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 向的平面内,光振动 沿特定方向
向,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
光的强度相同
课前自主梳理
高考模拟演练
2.光的偏振现象
(1)偏振 某一特定 的方向的振动。 光波只沿__________ (2)自然光 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括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 一切方向 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 沿 ____________ 强度 都相同,这种光叫做自然光。 _______ (3)偏振光 垂直 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的 在 _______
基础课4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电磁波与相对论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知识点一、光的干涉
1.产生条件 频率 相同,振动方向 ______ 相同 ,且具有恒定的相位 两列光的______ 差,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两种典型的干涉
(1)杨氏双缝干涉。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思考判断]
(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了光是波,也两束完全相同 的相干光。( ) ( )
)
(3)阳光在水面的反射光是偏振光。
(4) 电磁波以一定的速度在空间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满足 v = λf 。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衍射条纹的特点:
①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图样的比较。
单缝衍射 圆孔衍射
①中央是大且亮的圆形亮斑,
单 色 光 中央为亮且宽的条纹,两侧 明暗相间 的同 周围分布着__________ 心圆环,且越靠外,圆形亮 越小 ;②亮环或暗环间的距 _____ 减小 离随圆孔半径的增大而_____
横波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就得 光。光的偏振证明光是 ______ 到了偏振光。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知识点三、电磁波与相对论
1.电磁波的产生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电场 ,变化的电场产生_____ 磁场 。 变化的磁场产生_____ (2)电磁场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
(
)
)
(5)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在本质上不相同。(
(6)电磁波同机械波一样能发生干涉、衍射、反射、折射等现象。 ( 答案 ) (1)× (2)√ (3)√ (4)√ (5)×
课前自主梳理
(6)√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光的干涉现象
1.双缝干涉 (1)光能够发生干涉的条件:两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步调 相同。 (2)双缝干涉形成的条纹是等间距的,两相邻亮条纹或相 l 邻暗条纹间距离与波长成正比,即Δ x=dλ。 (3)用白光照射双缝时,形成的干涉条纹的特点:中央为 白条纹,两侧为彩色条纹。
干涉 和衍射等现象。 ④由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______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发射电磁波的条件
振荡频率 ; ①要有足够高的__________
②电路必须______ 开放 ,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 大的空间。 调幅 和调频两种方式,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 (2)调制有_______ (3)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 、红 ①定义:按电磁波的波长从长到短分布是 ____________ 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形成电磁波谱;递 变规律:直线传播能力增强,衍射能力减弱。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 [ 衍射的应用 ](多选 ) 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可用激光监控其粗
细,如图 3 所示,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
光板的同样宽度的窄缝规律相同。观察光束经过细丝后在光 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
图3
课前自主梳理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解析
当孔足够大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以屏上首先出现
的是三角形光斑,之后随着孔的继续缩小,出现小孔成像,成
的是太阳的像,故为小圆形光斑,随着孔的进一步缩小,当尺 寸与光波波长相当时,出现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最后随孔的 闭合而全部消失,所以只有D正确。 答案 D
①物体的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
质量m与静止时的质量m0之间有如下关系: m0 v 2 1-( ) c m=_________________ 。 大于 静止时的质量m0。 ②物体运动时的质量m总要______ 4.相对论质能关系: 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E表示它具有的能
2 mc 量,则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为:E=_______。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②电磁波谱的特性、应用 电磁波谱 红外线 紫外线 X射线 γ射线
特性
热效应 _________ 荧光效应 、能 化学效应、__________
应用
红外线遥感 医用消毒、防伪 检查、医用透视 工业探伤、医用治疗
杀菌
贯穿性强 贯穿本领最强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3.狭义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①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
相同 的。 都是_______ ②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 相同 的,光速与光源、观测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________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相对论的质速关系
明暗相间 的条纹,且越 为__________
越小 宽度______
越弱 ,条纹的亮度_____ 越弱 ,宽度 靠外,亮条纹的亮度______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中央为亮且宽的白色条纹, 白 光
逐渐变暗 、 两侧为亮度__________
中央是大且亮的白色亮斑,
变窄 的彩色条纹,其 周围是不等间距的彩色的 宽度_____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1.[衍射的条件]让太阳光垂直照射一块遮光板,板上有一个可 以自由收缩的三角形孔,当此三角形孔缓慢缩小直至完全闭 合时,在孔后的屏上将先后出现( ) A.由大变小的三角形光斑,直至光斑消失 B.由大变小的三角形光斑、明暗相同的彩色条纹,直至条
纹消失
C.由大变小的三角形光斑,明暗相间的条纹,直至黑白色 条纹消失 D.由大变小的三角形光斑、圆形光斑、明暗相间的彩色条 纹,直至条纹消失
答案 B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3. [ 薄膜干涉 ]( 多选 )关于光在竖直的肥皂液薄膜上产生的干涉
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涉条纹是光在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 光波叠加的结果 B.若明暗相间的条纹相互平行,说明薄膜的厚度是均匀的 C.用紫光照射薄膜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照射时的间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薄膜干涉
(1) 如图 2 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
薄下厚的楔形。
图2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2)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在膜的前表面AA′和后表面BB′分别反射 出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两列光波同相叠 加,出现明纹;反相叠加,出现暗纹。
答案
AC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现象 1.对光的衍射的理解 (1) 衍射是波的特征,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任何情况 下都可以发生衍射现象,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别。 (2) 衍射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只有 在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得多时,光才可以看作是沿直线传播
体,这就是电磁场。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3)电磁波
电磁场(电磁能量)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
不需要 介质; ①电磁波是横波,在空间传播________ 3.0×108 m/s; ②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为___________ 同样适用 ; ③v=λf对电磁波____________
AD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高考模拟演练
3. [ 光的偏振现象 ]( 多选 )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 象中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 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线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