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
(完整版)传染病学重点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2、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结果。
3、共生状态: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称为共生状态.4、机会性感染: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
5、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6、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7、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8、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9、继发性感染: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称为继发性感染。
10、医院获得性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
11、社区获得性感染:指在医院为罹患的感染,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感染.12、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13、显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4、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1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16、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17、急性期改变:感染、创伤、炎症等过程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期机体应答称为急性期改变.18、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19、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重点
1.沾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发生的有沾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之阿布丰王创作2.感染:又称沾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首发感染:人体初度被某种病原体感染.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4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病原体感染.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招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达到其他寄生部位,可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6.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华发现7.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单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自己的作用或机体的反常反应,而招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暗示.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缺乏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即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分歧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按其发生和继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沾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沾染源.10.沾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植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植物.11.传布途径:病原体离开沾染源达到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布途径.包括:呼吸道传布、消化道传布、接触传布、虫媒传布、血液、体液传布12.易感者:对某种沾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沾染源和合适的传布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沾染病流行.13. 沾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即为沾染性.沾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免疫状态等有关.是沾染病的基本特征.14.沾染期:指感染者或病人有能力把病毒沾染给其他人的那段时间是针对沾染病而言的分歧的沾染病沾染期具有分歧的特点15.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呈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16. 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性沾染病):是指在脊椎植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布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15. 三区两通道:指沾染科为隔离病人与易感者所划分的特殊区域和通道,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16.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纷歧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17.隔离:将处于沾染病期的沾染病病人、可疑病人安排在指定的地址,暂时防止与周围人群接触,便于治疗和护理.通过隔离,可以最年夜限度地缩小污染范围,减少沾染病传布的机会.如沾染病流行时的疫区、沾染医院等.呵护性隔离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易感染者置于基本无菌的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如器官移植病区等.18. D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份.包膜上卵白质(小球状、管状颗粒)即乙型肝炎概况抗原(HBsAg),核心部份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19.乙肝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呈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20. HBeAg血清转换::HBeAg消失而抗HBe发生21. “三痛”征:是指头痛、腰痛、眼眶痛22. 高血容量综合征: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水钠储留引起血容量升高,暗示为心慌、头痛、血压增高,脉压增年夜,心音亢进,此时易呈现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脑水肿等.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严重并发症.23.艾滋病窗口期:从感染HIV到抗体反应呈现前的这段时间,约2 ~ 6周,3个月阳性率90%左右,6个月阳性率99%以上.体内有HIV;感染者有沾染性;血中HIV抗体阴性.24. HIV职业流露:是指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者其他工作过程中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25.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沾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需采用预防办法.26.慢性伤寒杆菌携带者:27.复发: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水平,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呈现,称为复发.28.再燃:是指当沾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呈现的情形.29.“三管一灭”:抵消化道沾染病:“三管一灭”(管水源、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蟑螂),注意个人卫生.30.Herxheimer reaction: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年夜量钩体被杀死而裂解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罕见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氏反应.发生后尽快应用镇静剂以及静脉滴注或注射氢化可的松处置.31. 疟疾的再燃:是由血液中残余的疟原虫引起的,因此,四种疟疾都有发生再燃的可能性.再燃多见于康复后的1~4周,可屡次呈现.32. 疟疾的复发:是由寄生于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胞子引起的,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复发多见于康复后的3~6个月33.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黑热尿):年夜量被疟原虫寄生的RBC在血管内裂解,呈现腰痛,酱油样尿(血红卵白尿)严重者可呈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也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特别是奎宁和伯氨喹啉。
《传染病学》重点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重点名词解释《传染病学》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人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
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
上所有病原找带者都有二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采,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工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 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咀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咀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咀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迆程。
极成此迆程有病原体、人体咀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丌弓起戒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丌显出仸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发,只能通迆免疫孥检查才能収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丌但诱导机体収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迆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戒机体的发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发咀临床表现。
6、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丌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不带虫者等。
按其収生咀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不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卲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幵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咀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尿限化而丌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丌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 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徃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丌繁殖且一般丌排出体外(这是不病原携带状态丌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幵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収生、収展咀转归的迆程。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幵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咀劢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叐感染劢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递徂称为传播递徂。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咀合适的传播递徂时,则径容易収生该传染病流行。
医学复习资料:传染病学期末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集锦
2
第一临床医学院 09 临床 2 班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材料
阳性结果,与病灶内的细菌未被完全清除,重新侵入血流有关。 33.肥达反应:使用伤寒杆菌菌体抗原、鞭毛抗原、副伤寒甲、乙、丙杆菌鞭毛抗原共 5 种,采用凝集法测定患 者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 34.玫瑰疹:在典型伤寒病程 7-14 天出现的、主要分布于胸、腹及肩背部的淡红色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压之 可褪色。为伤寒杆菌栓塞毛细血管所致,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5.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引起脱水、肌 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36.干性霍乱:又称暴发型霍乱,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人尚未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即迅速进入中毒性休克而 死亡。 37.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 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 38.鼠疫: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间主 要通过带菌的鼠蚤为媒介,是我国甲类传染病之首。 39.黑死病: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发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常见于败血症型鼠疫。 4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危及生命。 41.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征。 42.菌血症:仅有少量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阳性,但迅速被人体免疫功能所清除,未出现毒血症状。 43.脓毒血症: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 4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人体对各种损害因素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临床上符合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者: 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 次/分;③呼吸>20 次/分或 PaCO2<32mmHg;④WBC>12×109/L 或未成熟细胞 >10%。 45.复数菌败血症:在同一血标本或 3 日内从同一病人不同血标本培养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称为复数菌 败血症,多见于严重烧伤或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 46.钩端螺旋体病: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和猪为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早期 为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为各脏器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为各种变态性反应后发症。 47.钩体病后发症:少数钩体病患者因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变态反应引起退热后于恢复期再次出现症状和体征。 48.赫氏反应:一种青霉素治疗后的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注射后 0.5-4 小时发生,因为大量钩体被青霉素 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当青霉素剂量较大时容易发生,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 有症状加重,部分病人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 49.疟疾: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 热、继而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可伴有脾大、贫血。 50.疟原虫红细胞外期:也称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感染性子孢子于按蚊叮人吸血时随其唾液腺分泌物进入 人体,经血液循环迅速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从裂殖子发育为裂殖体,当被寄生的肝细胞破裂时,释放出大量裂 殖子,它们便进入血液循环侵犯红细胞。 51.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 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也称黑尿热。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二)2024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二)引言: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预防和控制的学科。
了解传染病学中常考的名词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的第二部分内容。
正文:一、传染源1. 定义:传染源指患有传染病或带有病原体的人、动物、物体或环境,它们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释放病原体并传播疾病。
2. 类型:a. 人类传染源:指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包括临床病例和隐性感染者。
b. 动物传染源:指患有传染病的动物,如各类家畜、野生动物等。
c. 物体传染源:指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如食物、水源、空气等。
d. 环境传染源:指自然环境中携带病原体的环境,如土壤、水体等。
二、病原体1. 定义:病原体是指能够导致传染病发生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2. 分类:a. 细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常见的包括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
b. 病毒:是具有细胞寄生性的微生物,常见的包括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c. 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可引起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发霉菌等。
d. 寄生虫:是以寄生方式侵害宿主的生物,如疟原虫、蛔虫等。
三、传播途径1. 定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或动物的路径。
2. 类型:a. 直接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等进行传播,如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
b. 食物水源传播:通过食物、水源等被病原体污染后摄入,引起传播,如食物中毒、水源污染等。
c.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粉尘等进行传播,如传染性肺炎、麻疹等。
d. 虫媒传播:通过带有病原体的昆虫进行传播,如蚊媒传播、蜱传播等。
四、免疫1. 定义:免疫是机体对病原体及其产物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2. 免疫方式:a. 主动免疫: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能自身产生免疫应答。
b. 被动免疫:通过输注抗体或抗毒素等外源性免疫物质来获得免疫力,不需要自身产生免疫应答。
卫生职称考试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名词解释和简答
卫生职称考试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名词解释和简答一、名词解释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或动物后所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传播并导致流行。
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疫源地: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的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所能波及的范围。
散发:是指某种传染病发病率在某地区常年的一般发病水平,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常年的一般发病水平。
在人群免疫水平较低或疾病的传播途径容易实现时,常易造成流行。
大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甚至超出国界、州界。
暴发:是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
复发:传染病已经进入恢复期或初愈,病原体在体内又复活跃,再次出现临床症状。
再燃:传染病已进入缓解后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而再度上升,症状重新出现。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这段时间。
前驱期:从起病到某种传染病的特殊症状出现以前,出现一些无特异性的症状。
隔离:将传染源在传染期送到传染病院或传染病科进行治疗和护理,将他们与健康人或非传染病患者隔开,暂时避免接触,以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传染病。
水痘及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简答题1、构成感染的三个必备条件①病原体。
②人体。
③它们所处的环境。
2、感染过程的表现①病原体被清除。
②病原携带状态。
③隐性感染。
④潜伏性感染。
⑤显性感染。
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②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示人体而产生的疾病。
2.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示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确切地说是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反应以抵御入侵,并相互作用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过程。
4.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繁殖并将病原体排除体外的这种状态。
它的特征是病人无症状及有传染源,是重要的传染源。
5.隐性感染:有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宿主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在临床上病人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不出现生化方面的改变。
确定隐性感染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宿主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
宿主通过隐性感染后大多可获得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病人也可以成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6.潜伏性感染:机体的免疫力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寄生于宿主的某些部位而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时,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作为传染源,是与病原携带状态最大的区别。
19.弛张热:24小时体温波动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
7.显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的前提下,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特别是机体发生免疫病理反应,导致组织损伤,生理功能改变,随之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理体征和症状,即临床病理表现,称之为显性感染8.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9.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10.易感者:是指对某种致病因子缺乏足够抵抗力的人或动物。
11.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最新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
精品文档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
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
————————————————————————————————作者:
————————————————————————————————日期:
ﻩ
传染病学名解&简答
【名词解释】
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21、D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上蛋白质(小球状、管状颗粒)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
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23、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
24、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传染病学重点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结果。
3、共生状态: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称为共生状态。
4、机会性感染: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
5、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6、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7、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8、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9、继发性感染: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称为继发性感染.10、医院获得性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11、社区获得性感染:指在医院为罹患的感染,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感染.12、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13、显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4、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1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16、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17、急性期改变:感染、创伤、炎症等过程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期机体应答称为急性期改变。
传染病学名解和填空
传染病学一.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自然疫源性疾病:指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如鼠疫、恙虫病、钩体病等,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
3.隔离期:是指根据传染病传染期来决定的隔离患者的一段时间。
4.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
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
5.Danes颗粒:即完整的HBV颗粒,由包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6.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所导致的传染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
7.易感者:指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8.HFRS:即肾综合症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出血、休克、肾损伤。
9.复发:是指感染已进入恢复期,发热等主要症状已消失,但由于病原体在体内再度繁殖而使发热等主要症状再度出现。
10.再燃:当病程进入缓解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发热等病初症状再次出现,称为再燃。
11.窗口期(乙肝、艾滋病):是指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
二.填空题1.病毒性肝炎从病原学上划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型;从临床表现上划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五型;可导致慢性肝炎的病毒有HBV、HCV、HDV;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是HAV、HEV;乙、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注射途径、性传播、围生期传播等;慢性肝炎指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分为轻、中、重三度。
2.HFRS的“三大主征”指的是发热及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即外渗征、肾功能损害;五期经过指的是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红”征指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三痛”征指头痛、腰痛、眼眶痛;其主要传染源为啮齿类动物;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等;多尿期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移行期、少尿期和多尿期三期。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预防和控制的学科。
在传染病学中,涉及到许多常用的名词术语,它们对于理解传染病的本质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进行解释。
1.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引起的疾病。
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以及昆虫叮咬等方式传播。
2. 疫情(Epidemic)疫情指在某一特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某种传染病的患病人数超过正常水平的情况。
疫情的发生通常与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感染力和宿主易感性等因素有关。
3. 流行病(Pandemic)流行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广泛地区或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导致大量人群感染,并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重大威胁的情况。
流行病通常会引起社会恐慌和大规模传播。
4. 病原体(Pathogen)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
病原体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感染宿主后繁殖并导致疾病的发生。
5. 感染力(Infectivity)感染力是指病原体所具有的侵入宿主并引起感染的能力。
感染力高的病原体易于在人群中传播,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6. 病例(Case)病例指被诊断出患有某种特定传染病的患者。
病例是疾病监测和控制的基本单位,对于疫情的追踪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7. 传播途径(Transmission route)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的方式。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食物或水传播以及昆虫叮咬等。
8. 防控措施(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防控措施是指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而采取的行动。
常见的防控措施包括宣传教育、隔离患者、消毒环境、疫苗接种等。
9. 隔离(Isolation)隔离是指将已经感染某种传染病的患者单独拘禁或安排在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人。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二)2024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二)引言: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预防和控制的学科。
了解传染病学中常考的名词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的第二部分内容。
正文:一、传染源1. 定义:传染源指患有传染病或带有病原体的人、动物、物体或环境,它们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释放病原体并传播疾病。
2. 类型:a. 人类传染源:指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包括临床病例和隐性感染者。
b. 动物传染源:指患有传染病的动物,如各类家畜、野生动物等。
c. 物体传染源:指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如食物、水源、空气等。
d. 环境传染源:指自然环境中携带病原体的环境,如土壤、水体等。
二、病原体1. 定义:病原体是指能够导致传染病发生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2. 分类:a. 细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常见的包括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
b. 病毒:是具有细胞寄生性的微生物,常见的包括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c. 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可引起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发霉菌等。
d. 寄生虫:是以寄生方式侵害宿主的生物,如疟原虫、蛔虫等。
三、传播途径1. 定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或动物的路径。
2. 类型:a. 直接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等进行传播,如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
b. 食物水源传播:通过食物、水源等被病原体污染后摄入,引起传播,如食物中毒、水源污染等。
c.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粉尘等进行传播,如传染性肺炎、麻疹等。
d. 虫媒传播:通过带有病原体的昆虫进行传播,如蚊媒传播、蜱传播等。
四、免疫1. 定义:免疫是机体对病原体及其产物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2. 免疫方式:a. 主动免疫: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能自身产生免疫应答。
b. 被动免疫:通过输注抗体或抗毒素等外源性免疫物质来获得免疫力,不需要自身产生免疫应答。
传染病学重点(精心整理)
传染病学重点题型:名解5*2 分、判断10*2 分、选择10*2 分、简答3*10 分、论述1*20 分名词解释: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首先可被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所清除(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正常体液的溶菌作用、组织内细胞的吞噬作用)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变化,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 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变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以引起显性感染。
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再次出现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
复发: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翻至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感染性疾病:凡是由致病病原体通过不同方式引起人体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者,即为感染病,或称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A.B.C)引起的一种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轻,而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为特点。
病程短,常呈自限性。
传染性强,A型病毒极易变异;抗原性漂移:编码表面抗原基因发生一系列点突变,累积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而改变了分子上的抗原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
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4、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2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
21、D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
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上蛋白质(小球状、管状颗粒)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
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
23、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
24、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25、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6、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27、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8、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
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
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
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
30、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
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
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
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
31、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
32、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一种急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病。
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极大部分地区有本病存在和流行。
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
人接触被污染的水经皮肤或粘膜而感染钩体。
主要表现有急起高热,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轻型似感冒,重型可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大出血,甚至死亡。
33、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裂解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见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氏反应。
发生后尽快应用镇静剂以及静脉滴注或注射氢化可的松处理。
34、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
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巴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表现为果酱样大便)和肠外阿米巴病。
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巴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
但并未绝迹。
35、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
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间日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36、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合理而高效的联合用药被称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就是所谓的“鸡尾酒”疗法,即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AZT和3TC,联合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等。
37、斑疹伤寒结节:流行性斑疹伤寒典型病理病变为斑疹伤寒结节,是增生性血栓性坏死性血管炎及其周围的炎性细胞浸润而形成的立克次体肉芽肿,可遍及全身。
多见于皮肤、心肌、脑、脑膜、肺、肾、肾上腺、睾丸等。
38、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无肝炎症状、体征,血清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的人。
42、慢性菌痢: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
43、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间隔一段时间又出现急性菌痢的表现,但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状不明显。
【简答题】2、传染病感染过程有哪些表现?答: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
感染过程可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即①病原体被清除;②隐性感染;③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⑤潜伏性感染。
上述五种表现形式中,一般来说,以隐性感染最为常见,显性感染最容易识别。
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①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流行病学特征;④有感染后免疫。
16、试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
答:不同类型病毒引起的肝炎在临床上具有共同性,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慢性肝炎(轻、中、重度),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
17、试述重型肝炎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特征。
答:⑴病因: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
⑵诱因:妊娠、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损肝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有其它合并症、手术等。
⑶临床表现及特征:⒈急性重型肝炎:①发病多有诱因;②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③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④黄疸迅速加深,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⑤发病二周内出现Ⅱ级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⑥可出现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大出血等并发症;⑦PTA<40%,胆酶分离,胆红素轻~重度升高。
⒉亚急性重型肝炎:①发病多有诱因;②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③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④黄疸迅速加深,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腹水;⑤二周以上至24周内出现Ⅱ级以上肝性脑病和/或脑水肿;⑥晚期可出现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大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⑦PTA<40%,胆红素>正常上限10倍,胆固醇、胆碱脂酶、白蛋白降低。
⒊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和/或临床表现;重肝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多有诱因。
★18、简述各型肝炎的病原学诊断。
答:⑴甲型肝炎:急性肝炎患者在血清中检出抗HAV IgM,或急性期抗HAV IgG阴性,恢复期转为阳性,可确诊为甲型肝炎。
⑵乙型肝炎:血清HBsAg、HBeAg、HBcAg、HBV-DNA、抗HBC IgM当中有一项阳性,肝组织HBeAg和/或HBsAg或HBV-DNA阳性,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是否为乙型肝炎或何种临床类型乙型肝炎取决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组织学检查。
⑶丙型肝炎: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而同时抗HCV-IgM、抗HCV-IgG或HCV RNA阳性,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⑷丁型肝炎: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有现症HBV感染,同时血清HDAg或抗HDIgM或高滴度抗HDIgG或HDV RNA阳性,其中一项阳性或肝内HDAg或HDV RNA阳性可确诊。
⑸戊型肝炎:具备急性肝炎临床表现,同时血清抗HEV IgM或抗HEV IgG阳性可诊断戊型肝炎。
19、简述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及抗病毒治疗目的和方法。
答:⑴原则: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
⑵抗病毒治疗目的: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⑶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①适应症:有HBV复制同时ALT异常者。
②不适合治疗者:血清胆红素>正常值上限2倍;失代偿性肝硬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器官病变。
(严重心、肾疾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以及精神、神经异常等)③治疗方案:a、普通短效干扰素,每次5MU,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皮下或肌肉注射,疗程6个月,有效者继续治疗至1年或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