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活动介绍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使学生增加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示:学生们将自己收集的不同民族的服饰展示给同学们。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方式介绍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和文化背景。
2.民族音乐欣赏:播放一些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3.民族舞蹈表演: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舞蹈进行学习和表演。
他们需要通过观看视频或请专业舞蹈老师辅导来学习舞蹈动作和技巧。
4.民族绘画创作:学生通过画笔和颜料,展现不同民族特色的绘画作品。
可以以民族服饰、建筑、风景等为创作题材,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民族美食制作:学生们可以学习不同民族的食谱,亲自动手制作传统美食。
然后将制作好的菜品展示给同学们,并一起品尝这些美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让学生们观看一段关于不同民族服饰的视频,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每个民族的服饰不同以及它们的文化背景。
并请学生们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服饰知识。
2.学生展示:学生们将自己收集的不同民族服饰展示给同学们,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服饰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3.音乐欣赏: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并描述他们听到的音乐特点以及对音乐的感受。
4.舞蹈表演:学生们学习并表演自己选择的民族舞蹈。
可以分组进行,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和表演。
5.绘画创作:学生们通过参考资料和图片进行创作,可以自选绘画材料和题材。
老师可以提供专业意见和指导。
6.美食制作:学生们根据自己选择的民族菜谱,逐步制作出美食,并将制作好的美食展示给同学们。
最后,全班共同品尝美食。
四、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班级评价:同学们互相评价,对彼此的表演和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幼儿园藏族文化之旅:多彩民族风情教学
幼儿园藏族文化之旅:多彩民族风情教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入藏族文化教育,通过开展“藏族文化之旅”的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藏族传统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更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幼儿园藏族文化之旅的意义和实施方法,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一、意义1.1丰富幼儿的文化体验“藏族文化之旅”是一次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感知藏族服饰、舞蹈、音乐等多元文化,增强对民族风情的了解和体验。
1.2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藏族文化之旅中,幼儿能够自由探索、亲身参与,激发其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心智、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
1.3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和多元文化观念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幼儿能够培养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形成对多元文化的开放态度和理解。
二、实施方法2.1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中,可以设置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如服饰秀、制作工艺品、学习藏族舞蹈和歌曲等,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2.2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可以邀请专业的藏族文化教育工作者或者藏族族人来园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幼儿能够直接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魅力。
2.3开展实地考察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如走进藏族家庭、到藏族村寨、参观藏族文化馆等,让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藏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底蕴。
三、对幼儿成长的影响3.1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在体验中学习,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表演,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记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3.2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在接触和体验藏族文化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欣赏到不同的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形式,培养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3.3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感知和体验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幼儿会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自信心和身心素质。
个人观点和理解幼儿园的“藏族文化之旅”活动既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藏族文化,又能够拓展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多彩的少数民族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环境因素,幼⼉所在的居住地就是蒙古族⾃治县,幼⼉已经对少数民族有了浅显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幼⼉了解民族⽂化的多元性,培养幼⼉对多元⽂化的理解与尊重,是幼⼉园社会教育⽬标的重要部分之⼀。
“多彩的民族”系列活动从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化的⾓度,通过认知探索活动、社会活动、亲⼦实践活动等不同的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各民族⽂化在幼⼉眼中具体⽽⽣动起来,从⽽帮助中班幼⼉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的⽂化,进⽽培养他们热爱多民族祖国的情感。
【活动⽬标】 1.引导幼⼉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饰、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2.发展幼⼉的观察⼒,记忆⼒,语⾔表达能⼒。
3.激发幼⼉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
教学难点:能通过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请幼⼉了解⾃⼰的民族。
物质准备:flash课件、课件、《爱我中华》磁带、少数民族头饰。
【活动过程】 ⼀、导⼊。
师:今天,让我们随旅游团⼀起坐飞机去旅游好吗?(课件出⽰飞机飞⾏,幼⼉同时动作飞机飞⾏状)来到了新疆的上空,飞机慢慢降落,⼤家下飞机,轻轻地坐下。
(出⽰中国地图画⾯课件。
)切换展开。
(⼀)认识维吾尔族。
1.(⼀组幼⼉戴维吾尔族帽。
)⼤家好:我是维吾尔族的导游,欢迎⼤家到新疆来观光旅游。
2.演⽰课件: (1)你们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吗? (2)他们在⼲什么?(跳舞。
维吾尔族喜欢跳舞,他们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 (3)维吾尔族穿什么样的⾐服?什么款式的?(都戴⼩帽,⼥的穿⿊⾊坎肩、长裙、男的穿对襟长袍。
大班幼儿布依族活动教案
大班幼儿布依族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幼儿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民族风情》,主要内容为布依族的文化与习俗。
详细内容包括:布依族的服饰、建筑、饮食、节日、音乐和舞蹈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布依族的基本文化特色,增强对我国民族多样性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对布依族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布依族的文化特色及其表现。
重点:布依族的服饰、建筑、饮食、节日、音乐和舞蹈等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布依族服饰、建筑、饮食、节日、音乐和舞蹈的图片或实物。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图片展示布依族的服饰、建筑等,让幼儿观察并发表看法。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介绍布依族的服饰特点。
(2)展示布依族的建筑风格。
(3)讲解布依族的饮食特色。
(4)介绍布依族的节日习俗。
(5)播放布依族音乐和舞蹈视频,引导幼儿欣赏。
3. 实践活动(10分钟):(1)让幼儿穿上布依族服饰,体验民族风情。
(2)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服饰、建筑等),用画纸、水彩笔等学具创作一幅作品。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布依族服饰、建筑等图片,让幼儿回答相关问题。
(2)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其特点。
(1)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和作品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布依族:服饰:特点1、特点2、特点3建筑:风格1、风格2、风格3饮食:特色1、特色2、特色3节日:习俗1、习俗2、习俗3音乐与舞蹈:欣赏1、欣赏2、欣赏32. 实践活动:穿服饰、画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布依族服饰画。
(2)介绍一种布依族节日习俗。
2. 答案:(1)示例:画中包含布依族服饰的特点,如色彩、图案等。
(2)示例:介绍布依族的“三月三”节日,包括节日时间、活动内容等。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材分析:《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活动,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主动探索,发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转化为增进民族团结的动力和行为。
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2、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3、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其实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还有更多独特的少数民族,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他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各民族的民族风情。
我们身边的民族风情(展示人民币上的民族风情)(板书:多彩的民族风情)二、新授1、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和名称1)课件展示少数民族地区分布2)展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3)少数民族的地区形成。
4)新型民族关系2、多彩的民族风情-传统节日1)拨水节2)火把节3)雪顿节4)古尔邦节3、多彩的民族风情-服饰1)展示服装。
4、多彩的民族风情--传统工艺品1)壮族的织锦2)维吾尔族的地毯3)纳西族的木雕5、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大发展1)图片展示三、小结真是多彩的民族风情啊!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有着多彩的民族风情,56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我们亲如手足,我们血肉相连,记得有一首歌是这样写的:56个民族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来,同学们,让我们为了祖国唱起来,聆听《爱我中华》。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活动名称:《多彩的民族风情》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知道不同民族的服饰、节日习俗、音乐舞蹈等代表性元素。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体验各民族间的和谐共生。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通过模仿、表演、手工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展现民族风情的活动中来,初步体验和表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活动准备:1. 教学资料:收集各类代表不同民族特色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例如民族服饰、传统节日场景、民族歌舞片段等。
2. 教具材料:预备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头饰、手工艺品样品或模型,以及彩纸、画笔、黏土等美术手工材料。
3. 场地布置:根据民族特色装饰活动室,营造浓厚的民族风情氛围。
活动流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通过播放少数民族歌舞视频,或者展示民族服饰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幼儿介绍今天要探索的主题——“多彩的民族风情”。
二、认知与探索环节(20分钟)1. 逐一展示几个有代表性的民族,结合图片、实物模型等介绍其服饰特点、主要节日及庆祝方式。
2. 播放民族音乐,让幼儿尝试跟着节奏律动,感知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实践活动环节(30分钟)1. 手工活动:组织幼儿利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民族服饰小模型或简单的民族头饰,让他们亲手参与到民族艺术的创造过程中。
2. 表演环节:安排幼儿分组模仿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或简单的情景剧表演,加深对民族风俗的理解。
四、分享交流环节(10分钟)1. 鼓励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解释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个民族的特点。
2. 组织幼儿互相评价和赞美同伴的作品和表演,培养尊重他人文化和成果的意识。
五、活动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民族是由众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瑰宝。
2. 布置家庭亲子任务,建议家长和孩子在家一起查阅更多关于民族文化的资料,增进亲子互动与文化交流。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课程:艺术与美育年级:初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2.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3.提高学生的绘画、剪纸等艺术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特点;2.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食品等特色;3.制作剪纸和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食品等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了解多少?”2.了解少数民族(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特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建筑、食品等特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3.学习剪纸(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剪纸的历史和技巧,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剪纸图案供学生模仿。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风格,选择相应的图案进行剪纸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剪纸技巧和细节,提供个别指导。
4.学习制作绘画作品(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使用彩色铅笔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供积极的评价。
5.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你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教师让学生交换彼此制作的剪纸和绘画作品,互相欣赏并互相评论。
2.制作展览(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剪纸和绘画作品整理并展览出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展览形式和展览布置。
3.分享心得(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心得。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评论,鼓励互相交流与合作。
4.合作创作(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和形式,通过合作完成一幅综合性的作品。
5.展示与评价(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将合作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全班评价和讨论。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
活动主题二多彩的民族风情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特别的庆祝方式及其来历。
2、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
3、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节日习俗。
学习准备:收集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节日重点研究。
学习过程:一、快乐起航师:同学们,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民族在语言、服饰、饮食、工艺品等方面各不相同。
今天姚老师担任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的地方——民俗村,去领略那儿多彩的民族风情。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现在就向我们的第一站——民族节日体验馆出发!(板书)二、探究体验1、师:很多少数民族都过着跟我们汉族同样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但他们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首先,请跟着我走近大草原,和自由豪放的蒙古族牧民一起感受那达慕大会的节日气氛吧!(板书)2、播放那达慕大会的视频。
3、师:同学们,那达慕大会精彩吗?“那达慕”是蒙古语“游戏”“娱乐”的意思,那你们回忆回忆,大会上都有哪些娱乐项目呢?4、师:接下来我要带你们走向云南,走向一个你们有些陌生的民族傈僳族,去看看他们古老而又奇特的刀竿节。
5、播放傈僳族刀竿节的图片并加以解说:刀竿节是傈僳族的重要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位对僳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王骥。
每年的二月初八,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来到“刀竿节”会场,观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动。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傈僳族勇士要上的刀竿,由36把刀刃向上的刀子和两根竹竿组成。
节目开始,勇士们光脚踩着锋利的刀刃爬上竿顶,并在其中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
当夜幕降临时,刀竿场上的里里外外燃起许多火堆,“跳火海”开始。
闯火勇士光着脚,在烧红的木炭上来回跳动,火花四处飞溅。
同学们,你们说这样的节目惊险吗?是的,这成了傈僳族闻名中外的绝活。
不过他们都是经过训练的,同学们可千万不要自己尝试。
《多彩的少数民族》教案(通用6篇)
《多彩的少数民族》教案(通用6篇)《多彩的少数民族》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沟通共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喜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预备:幼儿前期阅历、调查表、PPT等活动过程: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阅历,引出内容。
1.老师:最近我们正在讨论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伴侣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宏大祖国的四周八方,除了小伴侣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洁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隐秘。
二、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价值取向:通过相互学习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老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日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觉,轻轻的商议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
(把幼儿的调查贴在黑板上,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四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老师:你今日介绍的是什么族?(维吾尔族)你可以从这个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吗?(在地图上维吾尔族的旁边插上小红旗,幼儿介绍)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老师:刚才这个队的小伴侣介绍了很多关于维吾尔族的学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或者有什么还想要了解的?(幼儿之间相互提问,解答)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阅历老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维吾尔族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PPT)服装:式样宽松、潇洒,颜色对比剧烈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漂亮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绫,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动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纹是四边对称的。
文化多彩民族风情教案
文化多彩民族风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传统和习俗,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音乐和舞蹈等特色元素。
2. 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拓宽他们的视野。
3. 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展示各自所学的民族风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和传统,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2. 教学难点:通过合作表演,让学生们深入体验不同民族的风情,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箱等2. 相关图片、音乐和视频素材3. 小组合作表演所需的道具和服饰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音乐,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小时候去过其他地方旅游吗?还记得那里的风土人情吗?Step 2 学习1. 分别给学生展示来自不同民族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服饰、建筑和人物等元素。
2. 播放相关的音乐和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3.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习俗,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和看法。
Step 3 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族进行表演。
可以选择民族舞蹈、歌曲演唱、传统节日等形式进行表演。
2. 学生们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准备表演所需的道具、服饰和音乐等。
3. 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评价,老师也可以给予点评和鼓励。
Step 4 总结1. 整理学生们的表演内容和观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感受。
2. 强调多元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民族风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合作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民族的风情和习俗,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五篇)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五篇)第一篇: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3、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1、了解我们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教学难点: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教学准备:搜集关于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以及民族服饰、食品教学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基本民族情况,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这民族之旅,进一步感受多彩的民族风情,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祖国美丽的一角。
(视频结束)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山美水美人更美)二、探索研究这只是我们祖国的一角,在我们广阔的祖国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民族,大家感兴趣吗?在课前预习中,同学们收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并且以小组为单位作了交流讨论,现在就让我们来分享大家的劳动成果吧,有请各组代表。
(一)第一组展示(衣)教师补充:苗族头饰造型的图腾象征(二)第二组展示(食)教师补充:储静涵同学在讲解中着重提到了各民族饮食的禁忌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少数民族的禁忌?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三)第三组展示(住)教师补充:这些民族房屋的特点和什么有关?(四)第四组展示(行)教师补充:为什么不同的民族会有这样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三、收获大比拼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我们应该如何与少数民族相处?四、教师小结中国的文化就是一个融合的文化,丰富的文化是依靠我们中华民族美德中的理解和尊重形成的,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就让我们共同唱响《爱我中华》,用歌声欢庆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赞颂祖国的繁荣富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学科领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 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创意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各地民俗风情,引发学生对民风民俗的兴趣。
2. 课堂活动一:介绍自己的家乡民俗。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民俗进行介绍,包括民俗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3. 课堂活动二:调查身边的民俗。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风情,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享。
4.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民俗,进行创意设计,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下节课进行展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俗文化。
2.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展示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调查、收集资料、展示等环节的表现。
3. 学生创意设计的作品质量。
4. 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民俗风情素材。
2. 调查表、记录卡等工具。
3. 教材、参考书等相关资料。
4. 绘画、手工制作等材料。
七、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民俗风情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风民俗。
2. 课堂活动一: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民俗进行介绍,分享民俗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3. 课堂活动二: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风情,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享。
4.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民俗,进行创意设计,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
5. 下一节课: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设计作品,互相交流、评价。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课程--多彩民族风
多彩民族风
活动目标:
1.能从服装上辨认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
2.能欣赏和比较不同民族服饰的美。
3.观察比较不同少数民族服饰的差异。
活动准备:
各民族服装的图片、彩笔、纸。
活动过程:
1.出示各民族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
她们和我们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吗?她们是什么民族的人?说说你知道的贵州少数民族。
小结: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苗族,其次是布依族、侗族和土家族、水族、仡佬族。
2.幼儿依次认识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说说自己觉得最喜欢的地方及理由,教师对幼儿认识的各民族进行相应介绍。
3.比较几个少数民族女性服装的艺术风格。
活动延伸:
角色扮演区提供几种民族服饰,让幼儿扮演少数民族小朋友,学穿少数民族的服装。
提供几种民族的风格、节日、饮食等图片。
最新未来版品社五年级下册《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doc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华严镇中心小学郭显丽一、教材分析《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下的第二个主题。
本主题旨在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在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堂探究活动、多媒体图片展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懂得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风情,增进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1、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生活实际离少数民族的生活较远,对少数民族的风情了解不多。
2、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很感兴趣,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饮食习俗、工艺品、节日,感受我国多彩的民族风情。
2.过程与方法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重点难点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习俗、服饰、工艺品、节日,感受多彩的民族风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五、课前准备学生:有特色的民族食品、部分民族服装、手工材料、绘画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案等。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激情导入(课件1)播放《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过渡: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这么幸福,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大家庭里。
(课件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大家庭不同的饮食习俗、五彩的民族服装和精湛的工艺品吧!(二)、感受多彩的民族风情1、有趣的饮食习俗师:首先是有趣的饮食习俗(板书)孩子们,我们通过教材64页,可以感受到最有特色的民族食品。
(课件3)它们分别是新疆的——(生)(羊肉串)草原上的——(生)(奶茶)!师:还有……(生1)藏族的酥油茶!(生2)哈萨克族的手抓羊肉!(生3)苗族的酸鱼、酸肉!过渡:真好!今天我们太开心了,恨不得把自己收集到的特色食品图片给大家分享呢,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活动一:学生展示并交流收集到的民族特色食品图片。
幼儿园多彩世界:民族风情体验活动设计
幼儿园多彩世界:民族风情体验活动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幼儿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培养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幼儿园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豪感。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许多幼儿园都会开展民族风情体验活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设计一场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体验活动。
一、活动背景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任务。
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承担着培养未来的使命。
开展民族风情体验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1. 民族服饰展示可以邀请一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家长和学生代表,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参加活动。
他们可以进行走秀展示,向孩子们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特色。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激发他们对民族服饰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民族乐器演奏可以请来一些专业的民族乐器演奏者,为孩子们表演一场民族音乐会。
他们可以演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曲,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演奏者可以向孩子们介绍各种民族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增加孩子们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和欣赏。
3. 民族手工制作可以设置几个手工制作的工作坊,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些民族特色的手工品。
比如制作彩绘面具、编织小草帽等,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民族美食品尝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来自不同民族的特色美食,让他们现场品尝。
比如酥糖、奶茶、酸奶等。
通过品尝美食,让孩子们感受民族风情的独特魅力,促进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接受。
三、活动总结通过这样一场民族风情体验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增进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豪感。
家长和社会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加强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活动设计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活动设计教材分析:(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个活动主题,本活动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对民族饮食、服饰、歌舞进行主动探究,发觉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根底上,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转化为增进民族团结的动力和行为。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是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连线等方法了解常见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小吃、歌舞;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打算:搜集有关民族饮食、服饰、歌舞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一、介绍少数民族小朋友。
1、师:同学们,李老师今天要给你们介绍几位新朋友。
〔四位身穿民族服饰的小朋友上台:黎族、苗族、傣族、X〕2、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吗?(学生答复)二、揭示课题。
1、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图,揭示课题。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了解民族服饰。
1、教师播放视频,提示学生认真观察视频中民族服饰的特点。
2、教师安排任务,同桌一起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
4:教师评价。
5、出示藏袍,了解藏袍特点。
6、教师小结。
四、了解民族言语。
1、教师检查课前安排的任务。
〔学生用少数民族言语说“你好〞。
〕2、一起学一学。
3、用这几种少数民族言语向听课的老师打声招呼。
五、了解民族特色食品。
1、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特色食品;2、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吃过的特色食品;3、师小结,并且温馨提示,去民族之乡做客,吃着美味的食品,别忘了尊重他们的饮食习俗,这样大家会吃得更开心。
六、了解民族歌舞。
1、师:你们会唱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呢?〔学生回忆唱〕2、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引导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的美妙音乐;3、播放舞蹈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跳几个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七、感想深化,提升认识。
教师小结,在(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幼儿园多彩民族风情: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标题:幼儿园多彩民族风情: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现代社会,民族团结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幼儿园里,多彩的民族风情活动成为一种重要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幼儿园多彩民族风情活动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 引言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交融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而幼儿园正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地方,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多彩民族风情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自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民族团结意识通过多彩民族风情活动,幼儿园可以向孩子们介绍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使他们从小就能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可以通过民族服饰、美食、音乐舞蹈等形式向孩子们传达各民族的独特魅力,帮助他们树立和发展跨文化交流的观念,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
3. 文化自信心多彩民族风情活动也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热爱和自豪感。
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形成积极的文化认同感,加强文化自信心。
4. 心灵沟通多彩民族风情活动在幼儿园中的开展,可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当孩子们能够亲身体验其他民族的风情和魅力时,他们会更容易地打开心扉,与来自不同民族的同伴进行心灵沟通,建立真挚的友谊。
这样的互动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偏见,促进民族团结。
5. 结语在现今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幼儿园多彩民族风情活动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促进民族间的心灵沟通和友谊。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幼儿园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们打下健康成长的基础。
6. 多彩民族风情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幼儿园在开展多彩民族风情活动时,需要根据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可以通过举办民族服饰秀、民族手工制作、民族乐器演奏等方式,让孩子们亲自参与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刘春玲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刘春玲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12课《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赵树小学----杨建强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服饰、饮食、民居和交通工具的特点,并探究服饰、饮食、民居和交通与地域、环境、文化传统的关系。
2.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
3.倾听、学唱歌曲《爱我中华》,增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服饰、饮食、民居和交通工具的特点,并探究服饰、饮食、民居和交通与地域、环境、文化传统的关系。
2.初步感知不同民族的民居文化,交通工具不同、探究民居特点与居住环境的关系。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各民族服饰、民居文字及影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I一、课前导入:1.课前交流1.学生读一读书中63页至64页的内容。
并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民族的食物?2.课件展示:维吾尔族烤羊肉、烤全羊、新疆大馕;蒙古族奶茶;藏族酥油茶;傣族竹筒饭;云南过桥米线;壮族花糯米饭;汉族饺子。
3.小故事: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真丰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食品。
如果你去少数民族家中做客,你会怎么做?下面来看一个小故事,课件放学了,妈妈去接小丽说:今天,妈妈带你去回族阿姨家作客去.”小丽高高兴兴的说:“好呀好呀.”她们来到了回族阿姨家,回族阿姨高兴的问小丽:“小丽你想吃什么呀,阿姨给你做好吃的。
”小丽思考了一下,大声说:“我想吃猪肉炖粉条。
”回族阿姨的脸一下变得很难看,她生气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们班的同学有时少数民族的吗?你们都有哪些饮食习惯呢?(生谈)(或者)在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少数民族的吗?(生谈)4.小结:我们去民族之乡做客,吃着美味的食品,别忘了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这样大家会吃得更开心。
小结板书:饮食各有差异四、展示资料,分享民居特色1.学生展示所搜集到的关于少数民族民居的资料。
2.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民居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
中班班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
中班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设计意图】帮助大班幼儿了解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一重,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之一。
“多彩的民族”系列活动从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角度,通过认知探索活动、社会活动、亲子实践活动等不同的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各民族文化在幼儿眼中具体而生动起来,从而帮助大班幼儿更好地理解各民的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多民族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能辨认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征,感受他们文化风情。
3.情感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民族风情的音像、图片等资料。
2.环境创设:将活动室设计成富有多个民族的民俗特征的环境。
【活动过程】1.看录像、幻灯、图片等资料辨认少数民族。
教师请幼儿欣赏少数民族相关音像资料的同时,引导幼儿谈谈不同民族的特点.较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并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对此的原有经验。
2.听音乐、看舞蹈,辨认少数民族。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从服饰、食物以及音乐、舞蹈等文化特征方面进行判段。
3.玩游戏“小小旅行家”,模仿、表现不同民族。
(1)角色区:在游戏中反映民族生活,如设立烤羊肉串摊点,制作朝鲜族打糕.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生活的多元化。
(2)美工区:教师提供纸筒、纸盒、乒乓球、手工纸、毛线、碎布,让幼儿进行民族娃娃的制作,表现各民族的衣着特征。
(3)表演区:展现少数民族的舞姿,代表性的音乐、服饰,以增强识别力。
【活动延伸】1.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中国地图,寻找少数民族在地图上的位置。
2.有条件的家长和幼儿一起去熟识的少数民族家庭做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活动介绍
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吴敏洁一、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的主题选自小学四年级社会课教材《中华民族大家庭》以及思品课教材《各族人民亲又亲》。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工与合作意识以及制定计划,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搜集、
整理、筛选资料等自主探索能力。
三、活动形式
在活动中,由学生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6个小组,分别研究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白族和苗族等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自定),各小组根据各小组成员的实际能力、兴趣爱好以及该民族的民族特色选择不同的介绍形式,如歌舞、问答、演示文稿等,并把活动的成果进行全班共享。
四、活动过程
五、通过活动给学生思品方面带来的变化
1、分工与合作意识的加强。
在班级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学生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可能由于是独生子女的缘故,他们不太能听得进他人的意见。
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面对困难,分担责任。
活动刚开始时,有些学生强烈要求要一个人或两个人(好朋友)介绍一个民族,我们在计划初稿中曾经看到过关于回族和土家族的计划,这些学生往往对活动的难度没有正确的估计,盲目地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完成这些工作应该没什么问题,而多一个成员反而多一份累赘,因而拒绝合作。
然而在实际活动过程中,由于活动工程的“庞大”,准备工作的繁多,他们发现以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实在难以胜任,经过失败后,他们选择了合作研究壮族。
通过计划的制定,学生不但对活动步骤十分明确,他们的分工意识也增强了,知道了谁负责找音乐,谁负责制作演示文稿,谁负责编排小品、谁负责学舞蹈等,在活动中学生真正感受到分工与合作是完成整个活动任务的基础,谁游离于小组之外的就必然被大家所指责。
不但组内有合作,小组之间也有合作。
如傣族的小品中需要一个男同学,于是白族的一位男同学便积极配合;维吾尔族的舞蹈中需要一位女同学扮演阿拉木罕,于是藏族的一位女同学便积极配合。
无论参加哪一组的排练,他们都很认真,学生们管他们叫“外援”。
壮族制作版报遇到了困难,其他小组就委派组内精英援助他们。
在活动中,学生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搞这样的活动,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获得成功。
2、钻研精神的培养。
在日常学习中,我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钻研精神,其直接表现为:只了解知识的皮毛,就以为自己全懂了,迫不及待地就下结论;遇到不懂的知识总是依赖别人,而不是自己先努力思考,寻求答案。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选择了研究各民族风俗这一主题,而且规定所研究的民族不能重复。
考虑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几乎是一无所知,这正是培养他们钻研能力的大好时机。
在初定计划时,学生对于各个民族的了解相差不多,彼此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感觉也都良好。
然而,开始搜集资料了,有的小组却发现自己所研究的民族很难以演出的形式展现。
如苗族,他们手头资料少得可怜,因为苗族的特色是银饰,但要展示这一特色需要大量的图片,他们感到很难,于是向我申请要换成满族、高山族等,但是,一想到如果换族的话,前面的计划工作都白费了,他们也十分犹豫。
后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他们豁然发现了一个丰富的世界,他们在网上不但找到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还由此对研究苗族产生了自豪感,因为在美国还专门有研究中国苗族的学会呢,为此,他们的钻研精神更足了。
蒙古组在研究中发现,蒙古族不仅在名居、舞蹈、民族风俗上很有特色,而且他们还有历史、民歌、乐器等丰富的资料,因为有了钻研精神,他们的研究较为深入,他们的汇报内容也最丰富。
3、责任心的增强。
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本身就比较淡薄,我班学生也是如此,在一些日常的班级管理(如排队、吃点心、吃饭等)中,只要老师不在,这个问题就会充分暴露出来。
本次研究少数民族的活动从制定计划→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制作版报→制作演示文稿→编排歌舞→编排小品→内容整合→展示活动,整个活动的时间延续得较长,我感到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这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活动中,有些小组确实存在先松后紧的情况,但越临近后期,他们发现别的小组都挺不错的,而自己小组却还没完成,心里十分着急,我们认为这种着急就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其结果是促使他们持之以恒地完成计划。
为了抓紧时间,学生们利用了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如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上网,做完作业后聚在一起讨论,晚上睡觉前还要排练,周末回家补充新的资料,制作道具,借服装等。
我也尽量为学生提供帮助与指导,并失时机地抓住责任心强的学生榜样来鼓励大家。
开始时,还有不少学生只顾自己的事,不参与小组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为了这种事来告状的小组越来越少,可见,学生们的责任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习策略的形成。
做事缺乏计划安排,造成事倍功半,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是小学生搞活动常见的现象。
因此,本次活动中,我特别设计了“计划制定”这一内容,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序地完成任务,提高效率。
在初定计划时,学生的盲目性可见一斑,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计划,为什么要制定计划,怎样来制定计划。
我在学生制定的初稿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计划,制定计划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怎样制定计划。
学生在此基础上改进了自己
的计划,并以不同的形式设计了第二稿。
我们相信,学生会将这些良好的学习策略迁移到以后的学习、活动中,而这种意识的形成将会使学生终身收益。
5、评价能力的提高。
学生的能力有差别,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舞蹈跳得好,有的学生上网下载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熟练,有的学生有创意,能编出有趣味的小品。
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长处,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他们也看到了他人的长处,改变了以成绩为标准评价他人的习惯。
6、自信心的提升。
活动刚开始时,有一些学生因能力较差,纪律散漫,依赖性较强,所以分组时没有小组愿意收容他们(可能觉得他们没有用处),于是这些人只得自己组队,成立了一个小组。
由于没有他人可以依赖,他们只得靠自己努力。
活动中,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大伙齐心协力,把本组的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让其他小组刮目相看。
为此,这些学生不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更是大大增强了。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一定会更加努力,更有自信,因为他们发现了自我价值。
六、活动后的思考。
活动引发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思索:
(一)活动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是不是就是说教呢?在实践中,我感到活动的过程就是最佳的教育过程。
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认识了世界,了解了做人的道理,感受到了成功、失败,学会了积极探索,并且在活动中和老师结下了深厚的情义。
(二)班主任工作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行这样一个活动,为期一个多月,教师和学生都花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值得呢?这也是我在刚开始搞活动时的困惑。
在带领学生开展的一项项活动中,我渐渐地被学生所焕发出的活力所折服,我开始感悟到:班主任工作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学生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
这些日子,我常常会思考一个个问题:学生们长大以后会不会还记得自己在小学里搞过的这些活动?他们长大以后会不会想起小时侯曾经研究过的哪个民族,而十分向往到那里去旅游?在学生的种种表现里,我感受到了活动的价值,我深深地体验到,活动是师生之间相互教育,共同提高的过程。
(三)让我学会综合地评价一个孩子。
习惯上对一个孩子的评价总会和他(她)的学习成绩、组织纪律联系起来,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特长,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这些特长往往没有施展的机会。
活动给予了每个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天地,也给予了教师全面地观察学生的机会。
在活动中,我看到了平时所看不到的:智慧的火花、强烈的责任心、幽默的语言、灵巧的双手、随机应变的能力、创新的意识……这些发现使我对一个个学生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学会了综合地评价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