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标分类理论对教育⽬标分类体系的设想,最初是1948年由出席在波⼠顿召开的美国⼼理学年会的⼀些考试专家在⼀次正式会议上提出的。
其主要代表⼈物有布卢姆、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等⼈。
布卢姆等⼈把教育⽬标分为三⼤领域──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和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
他们的教育⽬标分类强调指导教学过程和对结果进⾏评价,其实是⼀种教学⽬标分类。
布卢姆是根据⼈的认知过程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这⼀规律来作为其教育⽬标分类理论依据的。
布卢姆认为,只要两种简单类似的⾏为⼀发⽣联系,则⼆者都会变得⽆⽐复杂。
在这⼀观念的指引下,布卢姆把教育⾏为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进⾏了新的分类,也就是构建了认知领域教育⽬标分类这⼀完整的理论体系。
布卢姆的教育⽬标分类系统包括认知、情感和⼼因动作三个领域的教育⽬标分类。
他主要强调了认知领域的教育⽬标分类,另外两个是由后来的教育⼼理学家予以补充定义。
表1: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标分类表但我们发现,在指导教学过程中,⼈们发现,并⾮任何⼀级⽬标都以前⾯⼀级为基础。
这表明,布卢姆教育⽬标分类理论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其科学性是基于这六个层次明确地概括了⼈们认识上的⼀些主要品质,显⽰了其间的内在联系和总体上的发展步骤。
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并⾮完全是“这些等级中的任何⼀级都以其前⾯⼀级为基础”,也并⾮完全是“第⼀级都应依次掌握”。
布卢姆只是从各个层次本⾝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出发,在静⽌状态中来论述其间的关系,从⽽依次划分了它们的特级和顺序。
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并⾮完全是如此刻板和机械。
如“应⽤”这⼀层次,在通常的情况下,⼈们是掌握了知识,领会了实质,才会正确运⽤。
但也存在这种实况,即在运⽤过程中,⼀些有益的实践,才使⼈们对事物、知识的本质获得较为深⼊的领会,才真正掌握知识。
同样,在通常情况下,学会了应⽤,才能具有分析、综合能⼒;⽽分析、综合能⼒⼜往往是在对事物进⾏了具体的评价之后才进⾏的。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为: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四个层次,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社会规范领域。
自我提高类;通过实践、调查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情感,即学习策略;理解或欣赏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以及自然景观的美;理解或欣赏生活或历史中的种族或文化特色;形成或维持自尊、自信、勤奋、有效率、守纪律、正直、坚强、诚实、谦虚等个性品质的情感,即价值观。
学校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从自己原来所在的环境向新的环境移动,逐步地、逐渐地丰富和充实自己。
这种因环境变迁而产生的需要称为“发展性需求”。
课程目标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组织课程的各种要素的总体考虑。
基本课程目标是一切课程目标的基础,只有以此为依据才能制定每门课程具体的目标。
主要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是学校制定各门课程具体目标的基础。
其他课程目标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并构成学校课程目标的体系。
人际关系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联系;学会如何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表现自己;学会如何欣赏别人、如何与人交往的情感,即良好的情感。
学校应该促使学生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变化,对自己作出积极的评价。
课程实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
课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克服唯分数论。
价值体现类;理解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独特性;能从集体和社会的角度看待问题,具有责任感和同情心;体验到胜任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课程实施要充分考虑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社会文化特征。
世界观类;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拥护祖国的统一,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在思想上认同民族文化,愿意为祖国服务;尊重世界多样性,能够接受多样性,善于理解、包容多样性,追求和谐、宽容的国际意识。
课程实施要了解世界主要宗教与民俗文化。
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情感,包括健康、负责、乐观、尊重、宽容等,与之相应的课程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人格,掌握学习策略。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系统化教育理论,以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获取的知识的完整性。
在这种理论里,学习者由多个层次组成:从认知层次到行为层次再到情感层次,并且每个层次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目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学习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指出,学习者的获取的知识,从认知层次到行为层次,再到情感层次,可以分为三类: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
知识性目标指学习者获得知识和理解,主要是在认知层次,而能力性目标则可以提高学生能力,主要集中在行为层次;情感性目标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自我认知,从而增强学习者的情感,关注于更深层次的情感层次。
首先是知识性目标,根据教育目标的知识性,可以将它们划分为认知型目标、理解型目标、应用型目标和分析型目标。
其中,认知型目标是指学习者能理解和记住所学知识,比如了解概念、术语和定义;理解型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比如把一系列概念、定义和技术连结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应用型目标则是指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分析型目标则是指学习者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和有效的分析。
其次是能力性目标,根据教育目标的能力性,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技能型目标、手段型目标和策略型目标。
其中,技能型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一项技能;手段型目标是指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工具或技术来完成学习任务;策略型目标则是指学习者能够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分析,并运用正确的策略来实现更多的学习目标。
最后是情感性目标,根据教育目标的情感性,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态度型目标、价值观型目标和信念型目标。
其中,态度型目标是指学习者有能力去看到一种新事物或新问题的不同方面,并培养对新知识的开放态度;价值观型目标是指学习者能够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在学习中体现这些价值观;而信念型目标则是指学习者能够建立信念,比如学习的价值、学习的有用性、学习的可行性等。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出,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多层次的过程,而教育目标也不例外。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是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一种
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该分类体系主要以认知层次和复杂度为基础,按照能力发展的程度及难易程度来划分目标,主要包括认知知识、认知技能、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五大类目标。
1. 认知知识目标:指学生需要了解和记忆的知识和概念,包括事实、步骤、名词定义以及分类等。
2. 认知技能目标:指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观察、比较、阅读、写作、计算解决问题及分类等技能。
3. 认知策略目标:指学生需要学会和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学会寻求信息、设定目标、规划并调整策略等。
4. 情感态度目标:指学生需要培养和具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尊重、友善、公正、有责任感、关心他人等。
5. 价值观目标:指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的价值观和伦理标准,例如正义、尊重、自由、公民责任等。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是教学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目的,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布鲁姆教育目标三大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三大类布鲁姆教育目标按照认知层次划分成了三个大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认知目标是指学生获取知识、理解概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六个层次。
知识是指学生能够记住和复述已经学过的信息和概念;理解是指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分析是指学生能够将知识进行分解和分类,并找出其中的关联性和差异性;评价是指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评判,判断其好坏和价值;创造是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知识和观点。
认知目标强调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它主要包括了情感态度、情感反应和情感评价这三个层次。
情感态度是指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兴趣和态度,包括了好奇心、喜爱和关注等;情感反应是指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情感体验,包括了愉悦、惊喜和热情等;情感评价是指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价值观念和态度评价,包括了欣赏、赞美和批判等。
情感目标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反应,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表现。
技能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它主要包括了知识技能、智力技能和运动技能这三个层次。
知识技能是指学生在知识领域中的技能和操作,包括了阅读、写作和研究等;智力技能是指学生在智力思维和解决问题方面的技能,包括了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等;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和身体活动方面的技能,包括了跑步、跳跃和运动协调等。
技能目标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不同领域中的技能和能力。
综上所述,布鲁姆教育目标按照认知层次划分成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这三个大类。
认知目标关注学生在思维和知识方面的能力,情感目标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能力,技能目标关注学生在技能和实践方面的能力。
这三个目标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层次。
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
在实验课、体育课、职业培训、军事训练等科目中,这常是主要的教学目标,1956年布卢姆等人在创立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时,仅意识到这一领域的存在,但未能制定出具体的目标体系。
后来,辛普森(E.J.Simpson)等人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第一个是辛普森等人于1972年提出的分类系统。
这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分类体系。
辛普森等人于1972年提出将动作技能目标分成下面所列的七级:第二个是哈罗(A.J.Harrow)于1972年提出的分类系统。
哈罗把动作技能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反射动作、基础性动作、感知能力、体力、技能动作、有意交流。
由于反射动作和基础性动作是随着身体发育而自然形成的,不是习得的技能,所以教学中不设定这两方面的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其他四类较高层次的动作技能分别介绍如下:第三个是基布勒(R.J.Kibler)等人于1981年提出的分类系统。
基布勒提出应把动作技能分为四类:这个分类系统将全身运动和细微协调动作加以区别,弥补了前述哈罗分类的不足。
通常在阐明教学目标时,可先根据基布勒的分类,确定全身运动的技能目标,然后再逐步列出细微协调动作技能目标。
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等。
人的情感会影响人做出的行为选择。
情感学习对于形成或改变态度、提高鉴赏能力、更新价值观念、培养高尚情操等密切相关。
这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的情感反应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内隐形和抽象性,因而这个领域的学习目标难以描述。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属于教育心理学模块高频考点,出题方式多为选择题。
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其中,他的认知目标分类影响深远。
大部分题目考查的也是认知目标分类,本次着重给大家介绍认知目标的分类,大家需要重点把握含义、地位、例子。
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目标是指认知的结果,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
(1)知识,是指学生所获得的实际信息,也就是必须知道的确切的事实、术语和方法。
具体表现为能回忆具体事实、过程、方法和理论。
例:如描述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四大优点。
(2)领会,是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
具体表现为能解释、说明、概述所学的材料,具体变现为能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已学习的内容(即转换),能估计预期的后果(推断)。
例:如说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各项内容的含义。
(3)应用,是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
应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具体表现为能将学到的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其他情境中予以解决问题。
例:如学完加减乘除后,能在模拟商店中自由买卖。
(4)分析,是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如一篇论文由几个部分构成)、关系的分析(如因果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的分析(如语法结构分析)。
分析代表了比应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具体表现为能从整体出发把握材料的组成要素及其彼此联系。
例:如分析一篇新闻报道中有几个观点、事实;将课文分段并归纳出段落大意。
(5)综合,是指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
包括三个水平:①用语言表达自己意见时表现的综合;②处理事物时表现的综合;③推演抽象关系时表现出的综合。
综合目标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具体表现为能制定一项操作计划,能概括一些抽象关系,能表明新的见解。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是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用于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和层次化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清晰地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一共分为六个层次,每个层次都表示了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这些层次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1.记忆(Remembering):这个层次是基础的层次,学生在这个层次上主要是记忆和重述所学的知识和概念。
例如,学生能够背诵诗歌、记住日期和事实等。
这个层次主要注重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记忆能力。
2.理解(Understanding):这个层次上,学生不仅仅是记住了知识,还能够理解其含义和关系。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所学的概念、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这个层次主要注重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3.应用(Applying):这个层次上,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原则和方法解决新的任务。
这个层次主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4.分析(Analyzing):这个层次上,学生能够分解、搭建和组织所学的知识,理解其内在结构和组织规律。
学生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以更深入的方式理解所学的内容。
这个层次主要注重学生的分析和组织能力。
5.评价(Evaluating):这个层次上,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评价和判断。
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标准和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估,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这个层次主要注重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创造(Creating):这个层次上,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新的东西,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的想法和设计,并将其付诸实践。
这个层次主要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学习进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布鲁姆(B・Bloom)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首创“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
一、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道(知识)(knowledge)是指认识并记忆。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这种知识是特定知识,如:术语和事实;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的知识:序列、分类、标准、方法等;一般或抽象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
与这一层次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等。
2.领会(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
包括(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3.应用(application)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
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
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等。
4.分析(analysis)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等。
5.综合(synthesis)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布鲁姆和斯蒂金斯关于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和斯蒂金斯是两位教育学家,他们分别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为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两位学者的理论在教育界广泛应用,并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布鲁姆和斯蒂金斯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展开探讨,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文章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论述。
一、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1.1 知识维度布鲁姆将知识分为各种层次,从简单的认知到复杂的分析和评价。
他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传授知识,而不同层次的知识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1.2 技能维度除了知识外,布鲁姆还将教育目标分为各种技能,包括阅读、写作、计算等。
他强调了技能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1.3 情感维度布鲁姆认为,教育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包括情感的培养。
他提出了对情感素质的培养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给予了相应的重视。
二、斯蒂金斯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2.1 社会维度斯蒂金斯将教育目标划分为社会维度和个人维度两大类。
在他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学习,更应该注重对社会的贡献。
他提出了培养学生各种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的教育目标,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目标的落实方式。
2.2 个人维度斯蒂金斯认为,教育目标还应包括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他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目标,并结合心理学理论展示了这些目标的实现路径。
三、布鲁姆和斯蒂金斯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应用价值3.1 教育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布鲁姆和斯蒂金斯的教育分类目标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理论,精准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以求提高教学效果。
3.2 课程设计的参考价值布鲁姆和斯蒂金斯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也为课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突破点和情感需求,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3 教育改革的指导作用教育理论总是伴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改革。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Bloom's Taxonomy)是一个广泛应用于教学和评估教学成果的教育理论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于1956年提出并发展完善。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学习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心理动力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再细化为不同层次的目标,以便于教师制定教学策略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本文将对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关于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方面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思维水平。
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1.记忆(Knowledge)记忆是最基础的认知层次,指的是学生能够记住、回忆和重述已经学过的知识、概念或事实。
例如,学生能够记忆并重述一首诗歌的内容,记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科学知识点等。
2.理解(Comprehension)理解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所学知识的含义和意义,能够描述事物的特征和属性,或者解释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学生能够解释一个物理实验的结果,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等。
3.应用(Application)应用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具体的问题。
例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科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等。
4.分析(Analysis)分析是指学生能够将学习对象进行拆解,分解为其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出其中的结构、目的和功能。
例如,学生能够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分析一个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等。
5.综合(Synthesis)综合是指学生能够将学习对象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整体,并表现出创造性的思维。
例如,学生能够整合各种信息制作一份报告,整合各种材料设计一个方案等。
6.评价(Evaluation)评价是指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信息或观点进行评价和判断,能够根据标准进行评估或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Benjamin S. Bloom)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设计专家,他提出了一种教学目标的分类方法,即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这一分类方法对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非常有用。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态目标。
认知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
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记忆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记住和回忆课程中的信息;理解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信息的意义;应用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分析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分解和归纳复杂的信息;综合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解决问题;评价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评估和判断信息的价值和可靠性。
情感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兴趣、欣赏、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参与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
动态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行为和动作能力。
动态目标包括动作技能、动作协调和动作控制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指导和练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态目标。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对于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认知目标来制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发情感参与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最后,教师可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态目标,通过示范、指导和练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作能力。
总之,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态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态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BloomTaxonom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布鲁姆(WilliamBloom)于1956年提出的一套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理论框架。
这套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组织、实现和评价学习过程,以达到有效教学目标的要求,也帮助学习者实现更高的学习能力。
从形式上看,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层次: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和行动层次。
其中,认知层次主要是指学习者所实现的知识运用能力,它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种技能;情感层次指的是学习者实现情感方面的置身其中、发现、注意、理解和反思五种技能;行动层次指的是学习者实现行动方面的规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五种技能。
从功能上看,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教学目的的准备,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定位学习目标,从而更加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习的细节和评价的范围,从而更加有效的引导学习者实现更高的学习目标。
在使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进行教学或者学习时,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并且需要把重点放在实现当前目标上,以达到有效的目的。
教师需要做到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和评价标准的明确,同时又能够不断更新更高的学习目标,以促进学员的进步。
学习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自律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既要依循指定的程序,也要拓宽学习范围,使学习更加有意义。
总之,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实施和学习实现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在实施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时,教师和学习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分别做到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实施的有效、学习目标的实现以及评价的准确,确保存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①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②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
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的组织结构的认识。
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
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⑤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
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
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做出评价。
在上述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中,第一层次是“识记”,主要涉及对言语信息的简单记忆,不需要对原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或加工。
而以后的五个层次与“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心理上对知识进行组织或重新组织。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安德森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这是安德森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使用40年之后对其修订的版本,这次修订有了很多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分类学表的变化。
表 1 分类学表(1)知识维度事实性知识(factual knowledge),指学生为了掌握特定学科知识或解决问题而需要了解的基本事实,主要包括:(1)有关术语的知识,指具有特定含义的具体言语和非言语的符号,如语词、数字、符号、图片等;(2)特定事物的要素和细节的知识,指事件、地点、人物、日期、信息源等方面的知识。
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是指一个整体结构中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表明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如何组织、如何发生内在联系、如何体现出系统一致等,主要包括:(1)分类和类别的知识,如地质时期的周期、商业物权的形式等;(2)原则和规律的知识,如毕达哥拉斯定律、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等;(3)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如进化论、国会的结构等。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指做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应用技能、算法、技术或方法的规范等,主要包括:(1)特定学科的技能和算法的知识,如利用水彩笔画图的技能、整数除法等;(2)特定学科的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如访谈技术、探究的方法等;(3)决定何时应用适当方法的规则,如决定何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规则、决定应用特定方法评估商业成本的可行性的规则,也称为“条件性知识”或“产生式规则”。
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指关于一般认知的知识,以及关于个体自己特定认知的意识和知识,主要包括:(1)关于认知任务的情境和条件的知识,如关于教师所采用的特定考试类型的知识、关于不同任务对认知加工的需求的知识;(2)策略性知识,如通过列提纲把握教科书中学科单元结构的知识、利用启发式规则的知识;根据以上对四类知识的解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构成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识”,即关于特定学科对象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既包括由特定学科的技能、算法和技术构成的“技能”,也包括决定何时应用适当方法的规则或解题技巧。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由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提出。
他认为,认知目标是指学习者在思维和知识方面所能达到的不同层次。
根据这一理论,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分类,按照复杂度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第一类目标是记忆。
记忆目标要求学习者能够记住和回忆相关的事实、概念和信息。
这可以通过背诵、重复、记忆卡片等方法来实现。
例如,学习者需要记住世界各国的首都或数学公式等。
第二类目标是理解。
理解目标要求学习者能够理解所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则。
这需要学习者能够解释概念的含义、描述现象的原因和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学习者需要理解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第三类目标是应用。
应用目标要求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这可以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实验或者演示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学习者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
第四类目标是分析。
分析目标要求学习者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或现象分解成更简单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可以通过分析相关因素、比较不同观点或者提供证据来支持观点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学习者需要能够分析一篇文章的结构或者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思路。
第五类目标是综合。
综合目标要求学习者能够整合和组织所学的知识、概念和技能,创造新的观点、解决方案或者产品。
这可以通过编写综合报告、设计实验或者创作艺术作品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学习者需要能够综合所学的科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并得出结论。
第六类目标是评价。
评价目标要求学习者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过程和产品进行评价和判断。
这可以通过写论文、进行口头演讲或者给予反馈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学习者需要能够评价一个合作项目的有效性或者对别人的演讲进行评价。
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有序、层次清晰的目标体系,帮助他们设计和评估教学活动。
通过设定不同层次的认知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并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是现代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三种类型,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下面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进行详细介绍:一、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取认知技能和知识,使其更具有思考、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层次:1. 记忆层次(Remembering)记忆层次是指学习者能够回忆出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者能够识别、了解和重复知识和技能,但并不理解其含义和使用。
2. 理解层次(Understanding)理解层次是指学习者能够理解和解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者能够理解和解释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应用层次(Applying)应用层次是指学习者能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并能够进行分析和判断。
4. 分析层次(Analyzing)分析层次是指学习者能够分析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分解成较小的部分,并进行分析和比较,能够发现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5. 综合层次(Synthesizing)综合层次是指学习者能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整合成一个整体。
学习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并能够创造和发明新的知识和技能。
6. 评价层次(Evaluating)评价层次是指学习者能够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
学习者能够评估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价值,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判断,提出改进措施。
二、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指通过学习提高学习者的情感素质和品格,达到培养健康人格和完善性格的目的。
情感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 接受层次(Receiving)接受层次是指学习者能够认同和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
学习者能够认同和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并反思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2. 反应层次(Responding)反应层次是指学习者能够有针对性地反应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第一节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934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教授泰勒首次提出教学目标这一概念。
一、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1)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按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划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亚领域。
(2)分析包括三个层次: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
(3)综合包括三个亚类:进行独特的交流、制定计划或操作步骤、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
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1)接受
(2)反应
(3)价值取向
(4)组织
(5)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
(1)知觉
(2)准备
(3)有指导的反应
(4)机械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应
(6)适应
(7)创新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2)精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4)理解监控(元认知策略)
(5)情感策略
4、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学习的内在条件是学习者要具备技能中所需要的动作及动作的程序,外在条件是教育者要给学习者提供练习的机会和直接而精确的反馈。
5、态度
三、国内对教学目标的分类研究
教育部2001年提出三维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24个目标单元分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24个目标单元分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针对教育目标分类的一种理论体系。
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的目标对教学进行系统规划。
目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种广泛使用的理论体系。
一、认知层次。
1. 记忆(Remembering):指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和资料,并将其存储起来,以便日后回忆和使用。
因此,记忆是认知过程的基础。
2. 理解(Understanding):指对已知信息加以分析,从中概括出主要的思想或概念,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应用(Applying):指能够将已知的信息或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4. 分析(Analyzing):指通过各种途径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5. 综合(Synthesizing):指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组合,以创造新的知识或处理问题。
6. 评价(Evaluating):指通过各种统计和评估方法,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评价和优化。
二、情感层次。
1. 接受(Receiving):指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和知识。
2. 回应(Responding):指往往对所学知识有正面的回应和情感反应。
3. 敬意(Valuing):指视所学知识为其自身价值之一,并努力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4. 信任(Organizing):指将所学知识与个人价值观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理性信仰体系。
5. 情感参与(Internalizing values):指将已接受、回应的、敬重的和信任的情感状态,转化为个人行为所需的情感参与。
三、技能层次。
1. 意愿和能力(Volition and capability):指能够控制行为,使其符合个人价值观,以及具备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技能。
2. 意向(Intending):指具有意识地去做某件事情的决心和决定。
3. 物态行动(Performance):指执行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行为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从而创
建新的思想和预测可能的结果
评价:根据标准评判或选择其他办法
自此之后,这六种思维级别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他给出的认知技能列表,是按照从最简单到最复 杂的顺序排列的。最简单的认知技能是对知识的
回忆,最复杂的认知技能是对观点的价值作出判
断。
1956年,本杰明·布鲁姆发表文章 《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
布鲁姆认为思维有六种级别
思维的六种级别
识记:对具体事实的记忆 领会:把握知识材料的意义,对事实进行组织,从 而搞清事物的意思 应用:应用信息和规则去解决问题或理解事物的本 质 分析: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并理解各部分之间 联系,解释因果关系,理解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