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暖通设计规范最新版(2019版)

暖通设计规范最新版(2019版)

暖通设计规范最新版(2019版)强制性条文第三章室内外计算参数3.1.g建筑物室内人脚所需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2、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l/h的斯风盘,第四章采暖4.1.1圈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Ro._;0(‘n一’.) (4.1.8-1)“△fJ吒或民..=坐%手正R.“,.8-2)式中;足..——围护结构的母小传热阻(nt .℃/I)一t..-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按率规范第3|1.1条和第4.2.4条采用;0——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按本规范第4.1.9条采用;盘——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按本规范表4.1.B-1采用;AfJ-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与凼护结构内磺丽沮度的允许温差(℃).按本规范表4.1.8-2采用1% -田护结构内袭面换热系数【w(■-℃)】,按本规范袭4.1.日-3采用{R_——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r.℃巾).按本规范袤4.1.8-3采用.滢:1率綦不适用于窗、阳台f1和天苗·1本綦不适用f窗、用台f1和夭宙.2砖石墟体的传热蛆,可比武(..1.a一1·4.1.a-z)的计算结果小娃.3抖广1 C阳台门蛛扑)的置小任捕咀,不应小平摧景旺宣抖计肇薯度所确定时外培最小幢热阻的601.4当相部属同的墨盖大于10℃叶,内阻圹螭杓的最小I●萤阻,办庄■垃计算确窟.5当眉£l=Il筑、医『赢A幼儿固罨盈筑蜘采用轻型结构时,蒿外-^矗小传垫殂·尚口椭田掌现行‘民用谴筑热工设计担范J(∞50176)盈‘匠用奠兢节拖设计标准cx嚷t建筑留分)’(J&J∞)的鬟采·。

暖通专业设计标准(全)

暖通专业设计标准(全)

暖通专业设计标准(全)一、设计基本原则1. 安全性:暖通专业设计应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避免因设计不当导致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

2. 舒适性:充分考虑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噪音等因素,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 节能性: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4. 可持续性: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5. 经济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6. 合规性: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确保设计合规。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1. 空调系统设计(1)空调系统类型选择:根据建筑功能、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水冷式、风冷式、多联机等空调系统。

(2)空调负荷计算:准确计算空调冷热负荷,为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3)空调设备选型: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4)空调管道设计:合理布置空调管道,减小管道阻力,降低能耗。

2. 通风系统设计(1)通风方式选择:根据建筑特点,选择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2)通风量计算: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计算通风量,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通风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满足通风需求。

(4)通风管道设计:合理布置通风管道,减小管道阻力,降低能耗。

3. 暖通设备安装设计(1)设备安装位置:充分考虑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等因素,合理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2)设备基础设计:根据设备重量、振动等因素,设计合适的设备基础。

(3)设备连接方式:确保设备连接牢固,减少振动和噪音。

(4)设备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1)控制策略:根据建筑需求,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

(2)控制系统选型: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实现设备自动调节。

(3)控制界面设计:简洁、直观,便于操作。

(4)监控系统设计: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便于故障排查和维护。

暖通设计规范_共10篇

暖通设计规范_共10篇

★暖通设计规范_共10篇范文一:暖通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

1.1条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及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昂压缩式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氟利昂或氨压约定缩式制冷。

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和蒸汽喷式制冷时,尚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3。

3和6.3。

4条的规定。

第6。

1.2条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

注: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机。

第 6.1.3条制冷量这580~1750KW(50*10~150*104kcalh)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

第6.1。

4条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

第6.1.5条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特环工况应用。

第 6.1.6条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5%~10%间接式系统10%~15%。

第6.1。

7条冷却水的水温和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制冷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6.1。

7所规定的数值;二、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及有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冷却水进口温度表6。

1。

7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可适当提高。

第6.1.8条非全天使用权但在整个夏季可能经常使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其空气调节的冷水系统,可设置蓄冷水池。

蓄冷水池的蓄冷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权要求和预冷时间,通过计算确定。

第6。

1.9条必要时,开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蓄水箱。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暖通设计规范暖通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中设置和运行供热、通风、空调、给排水以及消防等设备的设计和施工规范。

正确的暖通设计规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还可以节约能源、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安全等。

首先,暖通设计规范要合理选择供热方式。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热方式,如集中供暖、分户供暖、地板供暖等。

同时,要计算供暖负荷,确定合适的管道和散热器尺寸,确保供暖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暖通设计规范要合理设计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送风量、送风速度和送风方式,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畅通,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新陈代谢。

同时,要考虑室内外温差、风速、气流等因素,预防空气流通引起的不舒适感和室内污染问题。

此外,暖通设计规范要合理设计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热负荷确定合适的空调类型和制冷量,以达到舒适温度和湿度。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还要考虑空调系统与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的协调运行,以及空调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便利性。

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系统之一,其设计规范主要包括排水管道的坡度和径流、排水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排水管道的通风和冲洗等。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数量确定水量和水压要求,以确保排水顺畅和安全。

最后,消防系统是建筑物中的关键系统,其设计规范主要包括火灾报警、灭火器材和疏散通道等。

消防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人员密度确定合适的消防设备和布置位置,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控制火势和疏散人员。

综上所述,暖通设计规范是建筑物中供热、通风、空调、给排水和消防等设备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其合理性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舒适度、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正确遵循暖通设计规范,可以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一般规定第2.1.1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气调节: 一、对于高级民用建筑,当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舒适性温湿度标准时;二、对于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时.注:本条的"高级民用建筑",系指对室内温湿度、空气清洁程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功能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国家级宾馆、会堂、剧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上述各类重点建筑物。

第2.1.2条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

当采用局部空气调节器或局部区域空气调节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

层高大于是10M的高大建筑物,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分层空气调节。

第2.1.3条室内保持正压的空气调节房间,其正压温度值不应大于50Pa(5mmH2O)。

第2.1.4条空气调节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

室内温度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气调节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2.1.5条空气调节房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器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最大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2.1.5所规定的数值。

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m².ºC)][Kcal/m².h.°c] 表2.5.1注:1:表中内寺和楼板的有关数值,仅适用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3ºC时.2: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3.1.4条的规定.第2.1.6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基等于±0.5ºC时,其围护热情性指标,不宜小于表2.1.6的规定.围护结构最小热情性指标表2.1.6第2.1.7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表2.1.7的要求。

外墙、外墙朝向及所在层次表2.1.7注:1: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0.5ºc的空气调节房间,宜布置在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大的空气调节房间之中,当布置在单层建筑物内时,宜设通风屋顶.2:本条和本规范第2.1.9条规定的"北向",适用于北纬23.5º以北的地区;北纬23.5º以南的地区,可相应地采用南向.第2.1.8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

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并确保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角度,综合各行业的规范、规程和标准,探讨关键的设计要点。

二、系统设计目标1. 舒适度:确保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气流质量等因素在适宜范围内,使人员感到舒适,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2. 能耗优化: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能耗,降低建筑物运营成本。

3. 安全性: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防止火灾、漏水、爆炸等事故发生。

4. 环保要求: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三、系统设计要点1. 空调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面积、朝向、热源等因素,合理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确定系统的冷负荷和热负荷。

2. 空调系统的选择: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类型,如中央空调、分户空调、风冷空调等,并确定主要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3. 空调系统的布局: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功能,合理布置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如冷却塔、风机盘管、空调末端设备等。

同时考虑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安全通道的留置。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风速控制、新风控制等,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并设置合适的传感器和开关控制装置。

5. 风道和管道设计: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和空间布局,合理设计风道和管道的布置,使气流分布均匀,减小阻力损失,避免风音和共振现象。

6. 设备的选型和配置:选择节能高效的设备,并合理配置设备,如采用高效压缩机、换热器、风机等,采用变频技术和节能控制策略。

7. 系统的维护和保养:设计系统时应考虑维护和保养的方便性,设置适当的检修孔和检修通道,定期维修设备,清洁过滤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8. 系统的监测和管理:设计合理的系统监测和管理方案,包括能耗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调整,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1.设计依据: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法规、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空调系统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人流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类型和设备容量。

同时考虑能源利用率、环境影响,提出节能设计方案。

3.温度控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人员活动特点,确定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范围,并设置合理的温度调节设备。

4.新风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人员活动特点,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并通过通风系统控制室内空气的流动和质量。

5.空调风管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空调系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风管布置方案,确保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均匀分布。

6.设备选型与布置:选择符合建筑物需求的空调设备,并合理布置在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7.暖通水工程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供水、排水系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水源供应及排水系统,确保供水和排水的安全和可靠。

8.防火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火灾风险等级,确定合理的防火设施和措施,如烟雾探测器、防火阀等。

9.保温设计:根据建筑物的节能要求和保温材料的性能,设计合理的保温层和工艺。

10.设备安装与调试: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标准,合理安装、调试和运行空调设备。

11.维护与保养: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保养措施,确保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主要涉及热力、空气调节、水工程、给排水、保温、防火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这些规范的遵守和执行,可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时也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解读

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解读

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解读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舒适的室内环境要求和能源利用的高效性,对暖通系统的设计、安装和使用所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对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详细解读。

1. 温度要求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室内空气温度的控制应保持在舒适范围内,一般要求冬季室内温度在20-24摄氏度之间,夏季室内温度在26-28摄氏度之间。

此外,不同房间的温度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卧室、客厅和办公室等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而洗手间和储藏室等则可以较低。

2. 湿度要求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室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要求相对湿度在40%至6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设计暖通系统时需要考虑湿度的控制和调节。

3. 空气质量要求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无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污染。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能够实现空气的循环和更新,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正压状态,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室内。

4. 供暖系统要求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供暖系统应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要求范围内,同时又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常见的供暖系统包括集中供暖系统和分户供暖系统,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特点、实际热负荷和供暖设备的选择。

5. 制冷系统要求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制冷系统应能够在夏季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要求范围内,确保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

制冷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室内热负荷和制冷设备的选型,以实现高效降温和能源节约。

6. 空气净化系统要求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要求部分特殊场所需要安装空气净化系统,以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污染物,提供更加清洁、健康的室内环境。

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应综合考虑风量、过滤效果和设备的布局,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总结起来,建筑物暖通设计规范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能源利用效率和空气质量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要求。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暖通设计规范是指在建设项目中,针对暖通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各个环节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制度、标准和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的制定旨在确保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还要求保持设备的高效率、低能耗和安全可靠性。

以下是暖通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 设计原则:暖通系统的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经济和可靠的原则,并根据建筑的使用和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

2. 热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热传导、透过、辐射和通风等热负荷特点,进行热负荷计算,确定合适的供暖能力和制冷能力。

3. 温度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活动的需要,确定合适的室内温度范围和控制要求。

4. 供热系统:包括锅炉、热水供暖系统、地暖系统等的设计和安装,要求设备选型合理、运行效率高、安全可靠。

5. 供冷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制冷系统等的设计和安装,要求设备选型合理、制冷效果好、能耗低。

6. 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排烟系统等的设计和安装,要求通风效果好、能耗低、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7. 节能设计:通过优化系统结构、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8. 自动控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的准确控制和调节。

9. 维护管理:规定对暖通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10. 安全防护:对于暖通设备的布局、通风口、烟气排出等要求,防止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总之,暖通设计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建筑物的舒适性、能耗、环境保护和安全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执行,才能保证建筑物在使用中的舒适和可持续发展。

暖通设计规范范文

暖通设计规范范文

暖通设计规范范文1.设计目标和要求:-确保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尽量减少温度差异。

-保障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合理控制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考虑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功能需求,制定相应的设计指标。

2.设备选择与设计原则:-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功能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

-设计合理的供热和供冷系统,确保室内温度稳定,并减少能源浪费。

-配备高效的热交换设备,如热回收器、空气处理设备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考虑设备的使用寿命、可维护性和安全性,选择可靠性较高的设备。

3.热传递与热损失控制:-采用合适的建筑保温材料和结构设计,减少热传递和热损失。

-设计合理的隔热层和保温设施,减少冷热桥的产生。

-合理规划建筑物的朝向、窗户尺寸和布置,利用自然光和热量,减少照明和供暖负荷。

4.空气质量控制:-通过合理的室内空气流通设计、过滤器和空气调节设备的选择,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控制室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采用合适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新风的供应和废气的排放。

-对烟雾探测器、气体泄漏报警器等进行功能测试和定期维护。

5.舒适度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确定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速度的合理范围。

-确保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剧烈波动。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合理布置通风口和空调出风口,避免直吹和不均匀通风。

6.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供暖和通风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使用高效的暖通设备和控制系统,减少能源浪费。

-对暖通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总结:暖通设计规范包括了建筑物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标准。

通过合理的设备选择和设计,控制热传递和热损失,保障室内空气质量,提高舒适度,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

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1.0.3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1.0.4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1.0.5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1.0.6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1.0.7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1.0.8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1.0.9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1.0.10条根据本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2.1.1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15℃中作业不应低于12℃重作业不应低于10℃注:①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

第1章总则第1.0。

1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1。

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第1。

0.3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1。

0.4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第1.0。

5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1.0.6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1。

0.7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1。

0.8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第1.0。

9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1。

0.10条根据本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第2。

1。

1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不应低于15℃中作业不应低于12℃重作业不应低于10℃注:①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暖通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供热、通风、空调、给排水等。

对于暖通系统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暖通设计规范。

一、供热系统设计规范1.1 热负荷计算供热系统的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进行计算,以便确定系统的尺寸和能力。

热负荷的计算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物用途等因素进行。

1.2 热源选择热源的选择应该考虑到供热方式、燃料类型、热效率、安全性、维修和操作管理等因素。

在采用锅炉作为热源时,应当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如《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

1.3 管道设计管道的设计应该遵循国家和行业规范,如《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通风工程图样与尺寸》等。

应当在设计和选用管道时注意水质、管道材料、管径、蒸汽输出量和流速等因素。

1.4 阀门、管件和配件在供热管道系统的设计中,应当合理选用阀门、管件和配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阀门和管件的选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如《钢制焊接、螺纹管件》等。

二、通风设计规范2.1 空气质量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当考虑空气质量和污染物排放问题,保证空气流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避免污染物在室内积聚。

2.2 空气量计算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对热负荷和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计算,以确定系统的能力大小和空气流量。

应当根据《建筑通风设计规范》和《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规范进行计算。

2.3 设备选用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当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和器材,如排风扇、送风管道、空气过滤器等。

2.4 循环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当考虑循环系统的设置,以保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均匀和稳定。

三、空调设计规范3.1 设计温度空调系统的设计应当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设计温度,保证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均衡。

3.2 设备选择空调系统的设计还需要选择适当的设备,如制冷设备、送风机、空气过滤器等,应当注意设备的能力和效率,同时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如《空调设计规范》、《空调节能技术规范》等。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暖通设计规范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针对建筑物的暖通设备和系统进行规范化设计的要求和指导。

一、设计基本原则1. 暖通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热舒适和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2. 设计应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环保要求。

3. 设计应符合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二、热负荷计算1. 根据所在地气象条件和建筑物的热性能特点,进行热负荷计算,确定暖通系统的容量和供热负荷。

2. 考虑建筑物的材料、结构、保温、通风、照明等因素对热负荷的影响。

3. 确定合理的设计温度和湿度条件,满足舒适性要求。

三、供热、供冷系统设计1. 选择合适的供热、供冷设备,包括锅炉、热泵、制冷机组等,根据热负荷计算结果确定设备容量和数量。

2. 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包括供水、回水、供气、回气等管道的布置和尺寸,保证良好的水流、气流和热传递。

3. 设计适当的水循环系统或空气循环系统,保证热水或空气的分配和循环。

四、室内空气质量设计1.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空气净化等设备和措施,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2. 控制室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污染物浓度等参数,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

五、能源节约和环保设计1. 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高效暖通设备、低温供暖、太阳能利用等,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2. 设计合理的回收利用系统,如余热回收,减少能量的浪费。

3. 合理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施工监督和验收1.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暖通设备和系统施工质量的监督,确保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和调试。

2. 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和调试,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 进行设备和系统的运行试验,确保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通过遵循以上暖通设计规范,可以确保建筑物的暖通系统具备高效能耗、热舒适和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

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依据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依据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依据1. 引言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物中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耗系统,对建筑物的舒适性、空气质量和能源消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系统的设计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并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将介绍暖通空调设计的规范依据。

2. 设计准则2.1 室内设计温度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环境条件,确定室内设计温度。

一般来说,住宅的室内设计温度为20-24摄氏度,办公室为22-26摄氏度,商业空间为20-25摄氏度。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合理确定室内设计温度。

2.2 冷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面积、朝向、外墙结构、窗户面积等因素进行冷负荷计算。

合理的冷负荷计算可以确保设备的规格正确,并避免能源的浪费。

冷负荷计算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用途确定。

2.3 通风换气量计算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场所和使用人数,计算合理的通风换气量。

通风换气量的计算应考虑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室内外温差、室内外湿度差等因素。

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2.4 空调系统选择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冷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用途和能源消耗要求,选择中央空调、分体空调、风管空调等系统。

选择空调系统时,应考虑能源效率、运行稳定性、维护便利性等因素。

3. 设备要求3.1 空调主机空调主机应具有足够的制冷/制热能力,以满足建筑物的冷负荷需求。

同时,空调主机应具备节能、环保、噪音低等特点。

选用空调主机时,应参考国家能效标准和相关规范。

3.2 风机盘管风机盘管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传递冷热空气。

风机盘管应具备良好的传热性能、流体阻力小、噪声低等特点。

根据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风机盘管。

3.3 配管和阀门配管和阀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材料和型号。

配管应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密封性能。

阀门应具备良好的调节性能和操作便利性,以实现对空调系统的精确控制。

3.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空调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用于控制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

暖通设计规范暖通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等系统进行设计和规范的指导文件。

它的制定旨在保证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持续性运行。

一、导言暖通设计规范是建筑物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它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的,对于建筑物的暖通设备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暖通设计规范对于建筑物的舒适性和使用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建筑物供暖设计规范在建筑物的供暖设计中,首先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性质确定合适的供暖方式和供暖系统。

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如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等,供暖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供暖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来确定供暖设备的容量,并采用合适的供暖方式,确保建筑物的舒适度。

同时,供暖设备的选取和管道布局也需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三、建筑物通风设计规范通风系统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湿度的合理控制。

通风设计必须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等因素,同时还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环境要求来确定合适的通风方式和通风设备。

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通风量、风速、室内外温差、噪声限制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四、建筑物空调设计规范空调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调节建筑物内外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空调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来确定空调设备的容量和数量,并合理选择不同的空调方式和控制方式。

同时,空调设备的运行和控制也需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例如噪声限制、能效要求和安全要求等。

五、建筑物给排水设计规范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内外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安全排放。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给水容量和排水容量,并选取合适的给水设备和排水设备。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暖通相关规范

暖通相关规范

第一章管道施工图识读1. 设计规范要求,暖气支管不得小于 DN20。

2. 保温常规做法――给水:防结露保温,热水:保温,消防:不保温,冷冻水:连阀门都需保温,冷却水:按设计要求,未要求可以不作。

一般吊顶里的管道均需保温。

给水:暗敷防结露保温;明敷穿越门厅、卧室和客厅过门处必须做防结露保温。

排水:暗敷做防结露保温;明敷公共厕所座便上反水弯必须做。

管井里除消防、喷洒管道管道外均做保温。

3. 镀锌钢管连接方式:≤DN100 丝接,>DN100 可焊接(需防腐),可法兰焊接(需二次镀锌),少量可丝扣法兰连接。

4. 管道外皮距墙距离为 25-50mm。

5. 采暖干管接立管时,当立管直线管段<15m 时,采用 2 个 90。

弯头,当直线管段>15m 时采用 3 个 90。

弯头。

6. 施工时,排水管宁高勿低,地漏宁低勿高。

7. 标高规定:室内管道一般为管中,室外管道排水为管内底,给水为管顶。

8. 暖气片中应与窗同轴。

9. 闸阀:开关作用,阻力系数 0.5;截止阀:调节开关作用,阻力系数 19。

10. 补偿器分为:自然补偿,方型胀力,弯头,波纹补偿器,套筒补偿器,球型胀力,角质胀力。

11. 集气罐:干管末端,其管径为末端管道直径的 4-6 倍。

膨胀水箱:稳压、排气、容纳膨胀水、信号作用。

气压罐:稳压、排气。

膨胀水箱共五根管道:膨胀管、循环管、溢水管、排污管、信号管。

集气罐安装位置:管道接口距集气罐上端 2/3,距下端 1/3。

12. 按照标准图集,掌握热媒入口情况。

14. (1)刚性防水套管:Ⅰ型防水套管,Ⅱ型防水套管,Ⅲ型防水套管Ⅰ型防水套管适用于铸铁管和非金属管;Ⅱ型防水套管适用于钢管;Ⅲ型防水套管适用于钢管预埋,将翼环直接含在钢管上。

(2)柔性防水套管一般适用于管道穿过墙壁处受有振动或有严密防水要求的构筑物。

一般管道穿外墙的管道加防水套管。

穿水池的管道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若室外水位高采用柔性防水套管,若室外水位低采用刚性防水套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1.0.3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1.0.4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1.0.5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1.0.6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1.0.7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1.0.8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1.0.9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1.0.10条根据本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第2.1.1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
轻作业不应低于15℃
中作业不应低于12℃
重作业不应低于10℃
注:①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②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100m2)时,轻作业可低至10℃;中作业可低至7℃;重作业可低至5℃。

三、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25℃
更衣室23℃
托儿所、幼儿园、医务室20℃
办公用室16~18℃
食堂14℃
盥洗室、厕所12℃
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可参照有关专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2.1.2条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室内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的平均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民用建筑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不宜大于0.3m/s;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当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20kcal/(m3·h)]时,不宜大于0.3m/s;当室内散热量大于或等于23W/m3时,不宜大于0.5m/s。

第2.1.3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温度应采用18~22℃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0%
风速不应大于0.2m/s
注:使用条件无特殊要求时,室内相对湿度可不受限制。

二、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工作区的风速,不宜大于
0.3m/s。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

第2.1.4条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温度的允许温差,按表2.1.4确定。

夏季工作地点温度(℃)表2.1.4
第2.1.5条设置局部送风的生产厂房,其室内工作地点的允许风速,应按本规范第4.3.5条至第4.3.7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2.1.6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温度应采用24~28℃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
风速不应大于0.3m/s
二、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确定;工作区的风速,宜采用0.2~0.5m/s,当室内温度高于30℃时,可大于0.5m/s。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

2.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第2.2.1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条文中的所谓“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

第2.2.2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第2.2.3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第2.2.4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2.2.5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6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第2.2.7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注:统计干湿球温度时,宜采用当地气象台站每天4次的定时温度记录,并以每次记录值代表6h的温度值核算。

第2.2.8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第2.2.9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第2.2.10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
t sh——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t 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按本规范第2.2.9条采用;
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2.10采用;
Δt r——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t wg——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按本规范第2.2.7条采用;
其他符号意义同式(2.2.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