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净排放电除尘技术路线

合集下载

煤粉锅炉烟气超洁净排放脱硝工艺路线的比选

煤粉锅炉烟气超洁净排放脱硝工艺路线的比选

煤粉锅炉烟气超洁净排放脱硝工艺路线的比选煤粉锅炉NOx浓度没有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通过进一步升级提效,实现环保指标超洁净排放的目标,通过比选采用气相COA脱硝。

标签:超洁净;干式脱硫;COA脱硝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3×220t/h煤粉锅炉,炉内配置LNB+SNCR 脱硝技术,炉外采用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第一代COA(液相)脱硝工艺),目标是控制锅炉烟气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即SO2浓度≤35mg/Nm3,NOx浓度≤50 mg/Nm3,烟尘浓度≤10mg/Nm3。

目前SO2和烟尘浓度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但NOx浓度没有达到超低排放要求,仍需进一步脱硝。

1 项目背景1.1 LNB+SNCR脱硝技术改造情况2014年9月,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对锅炉进行了脱硝技术改造。

脱硝工艺采用成熟可靠的LNB+SNCR烟气脱硝工艺技术。

2015年10月,锅炉进行了168h性能考核,考核结果为锅炉出口NOx 浓度约125mg/Nm3。

性能考核结果表明,LNB+SNCR脱硝改造项目NOx浓度没有降到100mg/Nm3的指标要求。

主要原因为锅炉煤质发生变化,实际原始烟气NOx 排放浓度远高于设计值,实测值601-631mg/Nm3,导致LNB+SNCR脱硝后NOx 浓度达不到低于100mg/Nm3的要求。

2015年7月,兖矿集团公司为紧跟新疆政府关于超洁净排放技术在新疆的推广应用形势、适应未来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考虑在目前正在建设的烟气净化装置,通过进一步升级提效,实现环保指标超洁净排放的目标,即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NOx<50mg/Nm3、SO2<35mg/Nm3、烟尘<10mg/Nm3。

改造工作于2015年10月完成,装置经168h性能考核验收,SO2和烟尘浓度达到了超低排放浓度要求,但NOx浓度在50-80mg/Nm3,没有达到超低要求。

由于一体化设施的入口NOx高,造成出口NOx超过50mg/Nm3,需进一步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电除尘过程

电除尘过程

电除尘过程
电除尘是指利用电场力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去除的过程。

电除尘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构建电场:通常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加高压电源来建立电场。

电极一般采用金属丝、板或管等材料制成,其中一个电极带正电,另一个带负电。

2. 吸附颗粒:当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通过电场时,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被带电的电极吸引或排斥。

电场力可以使尘埃粒子沉积在带电电极上,从而实现了除尘的效果。

3. 清除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带电电极上会沉积一定数量的尘埃粒子。

为了保持除尘效果,需要定期清除沉积物。

常见的清除方法包括机械振动、气流冲击等。

电除尘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煤炭、水泥、钢铁等行业,以及环境治理中的烟气排放控制等领域。

它具有除尘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等优点。

燃煤电厂烟尘超净排放技术路线及案例

燃煤电厂烟尘超净排放技术路线及案例

SUN Wen, LIU Shun, ZHU Xuyang, TONG Wanting, WANG Yu, CHENG Yue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0, Jiangsu, China)
收稿日期:2018-04-09 第一作者简介:孙 雯,1997年生,女,江苏扬州人,2019年将毕 业于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80·
表 1 世界主要国家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放指标 烟尘 SO2 NOx
美国 20 400 185
欧盟 50
(>500 MW) 100
(<500 MW) 400
宜兴 A 电厂对原有 1#、2# 电除尘系统进行提效改 造后,电除尘器出口粉尘排放浓度≤30 mg/Nm3,对现 有脱硫除尘系统进行再次改造,保证脱硫塔出口 SO2 浓 度≤35 mg/Nm3 (硫份按 1.2%设计,BMCR (在满足蒸 汽参数,炉膛安全情况下的最大出力) 工况下),粉尘 浓度≤5 mg/Nm3。 2.2 脱硫超净排放改造路线 2.2.1 改造路线对比
2018 年第 5 期 (总第 152 期)
2018 年 5 月
节能减排
燃煤电厂烟尘超净排放技术路线及案例
孙 雯,刘 舜,朱旭阳,童琬婷,王 雨,程 悦
(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 燃煤电厂是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源,烟尘“超净”治理成为实施烟气超净排放改造的难点。结合宜兴A热电厂的
2018 年 5 月
表 2 烟尘超净排放技术
改造 技术

超洁净排放技术简介

超洁净排放技术简介

超洁净排放技术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环境容量的限制,国家对提高了燃煤机组火电机组排放标准,即排放废气中粉尘、SO2和NO x分别小于5mg/Nm3、35mg/Nm3、50mg/Nm3。

以较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当地环境。

针对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需求,我公司研发自己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及产品,用低成本和简洁可靠的技术使SO2及粉尘的排放达到超低要求。

下面就我们的超低排放技术的两种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SO2超低排放技术:加装双气旋气液耦合脱硫增效装置1、常规湿法喷淋式吸收塔在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时存在的几个问题:1)吸收塔内烟气偏流造成烟气短路(俗称:烟气爬壁)导致脱硫效率低。

2)浆液与烟气接触时间短、接触频率低,为提高脱硫效率得增加喷淋层。

3)喷淋层下部区域烟气温度过高,不利于浆液对二氧化硫的吸收2、湿法喷淋式吸收塔加装双气旋气液耦合器对提高浆液吸收二氧化硫效率的理论依据:1)浆液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可分三个步骤(见下图1)(1)溶质(二氧化硫)由气相(烟气)主体扩散到气液两相界面;(2)气相(烟气)穿过液相(浆液)界面;(3)气相(烟气)由液相(浆液)界面扩散到浆液主体。

图一因此,如果能使气相(烟气)穿透液相(浆液)液膜,便可使吸收反应加快。

由于在液相中任一点化学反应都是平衡状态,二氧化硫一旦到达气液界面,就在界面与液体反应达到平衡,但由于反应是可逆的,界面必有平衡分压,在界面发生中和反应,使其液相(浆液)的钙离子浓度相应减少,而反应物(亚硫酸钙)浓度相应增加。

因此,二氧化硫在气液界面平衡分压必较浆液主体要高一些,这就在气液界面液膜中溶解了未被完全反应的二氧化硫,溶解的二氧化硫形成了向浆液主体扩散和继续反应的倾向。

反应速率方程可表达为取单位面积的微元液膜,其离界面深度为x,微元液膜厚度为dx,(见图2)从界面情况来分析,被吸收的二氧化硫到达气液界面,一部分被反应生成平衡状态,在界面上,由于活性组分钙离子浓度较低,而产物亚硫酸钙浓度较高,因此界面处二氧化硫组分必向平衡分压较低的浆液主体方向扩散,同时,界面上已经反应了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钙离子生成物亚硫酸钙态向液体主体扩散,而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则以溶解态的二氧化硫继续向液体主体方向扩散,二氧化硫的吸收速率等于已反应了的二氧化硫组分与未反应的二氧化硫组分向液膜扩散速度之和。

浅析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实现烟气“超净排放”的技术路线

浅析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实现烟气“超净排放”的技术路线

浅析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实现烟气“超净排放”的技术路线作者:宋连祯来源:《机电信息》 2015年第27期宋连祯(大同煤矿集团同达热电有限公司,山西大同 037001)摘要:近年来,全国雾霾频发,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的要求不断提高。

燃煤烟气污染治理是重中之重。

在选择燃煤烟气治理路线的过程中,既需实现“超净排放”,更应当注重Hg等重金属污染物、SO3所形成的细微颗粒物(PM2.5)和废水“零排放”等指标,注重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才能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传统的湿法“超净排放”路线,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路线能够实现燃煤烟气“超净+排放”,是烟气治理路线的不二选择,现对该路线进行分析和研讨。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超净+排放;湿法脱硫;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0引言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大气污染越发严重,很多城市出现了严重雾霾,对污染企业的整顿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相关法规也开始施行,我国环保整治力度空前提高。

为了加快空气质量的改善,促进雾霾问题的解决,2014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并发布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重点地区的燃煤机组达到“超净排放”的环保要求。

所谓“超净排放”,就是要求燃煤机组在达到国家新颁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关于新建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限值(NOx小于100 mg/Nm3、SO2小于100 mg/Nm3、烟尘小于30 mg/Nm3)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达到燃气锅炉污染物排放限值,即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NOx小于50mg/Nm3、SO2小于35 mg/Nm3、粉尘小于5 mg/Nm3(简称“50355”排放)。

1传统湿法“超净排放”技术的局限从世界范围的现有技术分析,目前燃煤锅炉烟气要实现GB13223—2011规定的特别排放限制中燃气轮机的“超净排放”要求,传统湿法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超净排放 方案

超净排放 方案

超净排放方案超净排放方案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各国重视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工业体系的国家,中国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其中,超净排放方案是一项重要举措。

超净排放方案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排放物质的高效净化,使被排放物几乎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一方案旨在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以减少空气、水以及土壤的污染,改善自然环境质量。

超净排放不仅关乎环境可持续发展,也对人们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在目前的超净排放方案中,燃煤电厂排放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燃煤电厂是中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超净排放方案通过对燃煤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净化技术应用,实现燃煤过程中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净化工艺的升级改造,大幅度减少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燃煤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还能明显改善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

除了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方案还应用于其他行业,如钢铁、水泥、化工等。

这些行业通常涉及大量的化学反应和能源消耗,因此在超净排放方案中也需要加强对其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净化。

通过采用高效净化设备和先进技术,这些行业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并且可以将部分废物改造成可再利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超净排放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紧密合作。

政府在立法、政策引导、监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提供财政支持和奖励机制,推动企业采取超净排放技术,并对不合规的企业进行处罚。

企业需要加大技术投入,改造和升级生产设备,以确保排放达到超净要求。

公众则需要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进超净排放方案的实施,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超净排放方案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创新和实践,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在加大对超净排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世界各国可以通过经验交流和合作,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推动超净排放方案的发展。

电除尘工艺流程

电除尘工艺流程

电除尘工艺流程电除尘工艺流程是指利用电场作用力对工业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高压电场将带电粒子的废气引导到收集电极上,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下面是电除尘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首先,废气经过公称直径较小的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大颗粒物质。

然后,将废气引入预收集器中,通过调整预收集器的速度和风量,将其中的颗粒物质进一步分离。

预收集器是一个设备,利用其内部动力特性,将重颗粒物存储在下部,轻颗粒物则被送入电除尘器中。

接下来,废气进入电除尘器,这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

电除尘器由直流高压电源、收集电极和放电电极组成。

收集电极呈网状结构,放电电极呈竖直排列。

通过直流高压电源,电除尘器产生一个高压电场,使带电粒子受到高压电场的作用力,被引导至收集电极上。

在电除尘过程中,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荷,形成离子化状态。

这些带电粒子被电场引导到收集电极上,并通过碰撞或静电引力作用,与收集电极表面的颗粒物质结合,在电除尘板上形成粒子沉积物。

同时,在电场的作用下,废气中的颗粒物质被离子化,并受到电场的作用力,进一步集中到沉积物上。

沉积物的积累会导致电除尘板的电阻增加,从而影响除尘效率。

因此,为了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需要定期清除沉积物。

清除沉积物的方法有机械刮板清洁和高压风吹除。

通过定期清除沉积物,可以保持电除尘器的正常工作,并确保除尘效果。

最后,经过电除尘器的处理,废气中的颗粒物质得到有效地去除,洁净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为了保证废气排放的质量,需要经过二次净化处理,例如活性炭吸附、干燥系统等。

总结来说,电除尘工艺流程是通过利用高压电场对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预过滤、预收集、电除尘和二次净化等步骤,将废气中的颗粒物质去除,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电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因此在工业废气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除尘器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技术路线的研究

电除尘器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技术路线的研究
根据新颁发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对尘排放的要求,某热电厂#1除尘器设计排烟含尘量小于等于100 mg/Nm3,已不能满足《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允许烟尘浓度排放小于等于20 mg/Nm3的要求。
同时,由于实际燃用煤种灰分较设计值偏离较大,现除尘器极板极线磨损严重,除尘效率较低,由设计值99.72%下降至98.46%,实际测量#1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其平均值两侧分别为387 mg/m3,426 mg/m3,含尘浓度远大于新标准要求的值,迫切需要改造增效。
电除尘器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技术路线的研究
作者:王书欣
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12期
摘; ;要:某热电厂机组进行除尘器改造,需要满足烟尘浓度排放小于20 mg/Nm3的要求,故此对各改造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电袋复合除尘器满足改造要求,经过投运,效果良好。
关键词:电除尘器;排放技术;技术改造
针对电厂现有条件,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但有以下两个不利因素。
(1)场地条件限制:目前电除尘器出口已设置低温省煤器,运行中降低除尘器出口烟气温度15~20 ℃。运行温度在120~130 ℃左右,降低脱硫入口烟气量。电除尘器入口场地空间和烟道布置已经没有位置。
(2)效率提高有限:通过对#1机组除尘器的试验,除尘器高负荷下参数见表2。由于甲乙侧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存在偏差,在降低负荷工况下,除尘器进口平均烟气温度降低约16 ℃,入口烟气量减少31万m3/h,除尘器相对比集尘面积从96.02 m2/(m3/s)增加到105.68 m2/(m3/s),电除尘器效率从99.22%提高到99.35%,效率仅仅提高0.13%,难以达到小于等于20 mg/m3排放标准要求。

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技术路线_孙玉芳

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技术路线_孙玉芳
窑100窑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6 (4)
DOI:10.16056/j.1005-7676.2016.04.027
开发与应用
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技术路线
孙玉芳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94)
摘 要:通过对目前燃煤电厂主流的烟气脱硝、除尘和脱硫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 3 种超净排放技术路
收稿日期:2016-06-16 作者简介:孙玉芳 (1982—),女 ,山东菏泽人,工程师,本科,毕业于 东北 电力 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从事超超
临界等大型火电机组机务专业的设计工作。
开发与应用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6 (4)
窑101窑
件的燃煤电厂力争实现超净排放。全国有条件的新 建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净排放水平。加快现役燃煤 发电机组超净排放改造步伐,将东部地区原计划 2020 年前完成的超净排放改造任务提前至 2017 年 前总体完成;将对东部地区的要求逐步扩展至全国 有条件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力争在 2018 年前基本 完成,西部地区在 2020 年前完成[2]。
常规单塔单循环脱硫工艺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 进行了一系列提效改进。主要措施包括塔内增设托 盘或旋汇耦合器等烟气均布装置,提高浆液与烟气 的混合均匀性,实现高效脱硫。采用高效除雾器或 离心管束式除尘器等新型烟气净化装置,进一步减 少烟气携带雾滴的含量,从而提高脱硫系统的除尘 效率。 3.2 双循环石灰石 - 石膏法脱硫工艺 3.2.1 双循环工艺
3 烟气脱硫技术
常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采用石灰石作为 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 制成吸收浆液。吸收塔内实现脱硫、氧化一体,设 置多层喷淋层以提高脱硫效率。通过吸收塔的上部 的常规除雾装置控制脱硫后烟气的雾滴含量,以减 少烟气带出的细小液滴。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效率 常在 95%~98%。受排放标准提高和超净理念等多 因素的影响,要求脱硫效率进一步提高,需要采取 一定的增效措施。 3.1 单塔单循环石灰石 - 石膏法脱硫工艺

2-超净脱硫除尘协调处理技术介绍

2-超净脱硫除尘协调处理技术介绍

基本方案
1. 综合应用高效脱硫和超净脱硫除尘措施 2. 机械除雾器出口液滴浓度20mg/Nm3,固体携带2.8mg/Nm3 3. 粉尘入口浓度5mg/Nm3,出口浓度2.17mg/Nm3 4. 粉尘总排放浓度4.97mg/Nm3 5. 施工、安装、运行应严格要求,确保施工安装质量和设备运行效果
典型案例
高效脱硫措施
前期研究成果
循环浆液量 • 高效脱硫前提 • 安全裕度>50% 喷淋覆盖率 • 多层喷淋层>7 • 覆盖率>200% 提效环 • 喷淋层间安装 • 防止烟气短路 • 重要补充措施 单塔双区吸收塔 • 专有技术 • 浆池pH值分区 • 优化吸收和氧化
高效脱硫措施
单塔双区吸收塔
吸收
适合高含硫或高效率场合 浆池pH分区,实现“双区” 氧化区4.9~5.5-生成高纯石膏
超净脱硫除尘协同处理技术介绍

技术条件

高效脱硫措施

主要内容

超净脱硫除尘协同处理措施 基本方案

典型案例
技术条件
1. 超净排放“50355”概念,SO2最高35mg/Nm3,粉尘最高5mg/Nm3 2. 脱硫效率要求不低于99% 3. 粉尘入口浓度5mg/Nm3 4. 单个吸收塔 5. 不采用湿式电除尘技术
珠海项目电袋除尘器出口粉尘分析结果(单位:mg/Nm3) 粒径 ≤2mm ≥3mm 样品1 3.71 3.4 样品3 3.39 1.42 样品4 3.18 0.84 样品5 3.01 0.94 均值 3.32 1.65 比例 66.8% 33.2%
一般项目电袋除尘器预测结果(单位:mg/Nm3) 粒径 ≤2mm ≥3mm 入口值 3.34 1.66 脱除率 40% 90% 剩余量 2 0.17 共计2.17mg/Nm3

燃煤发电厂超清洁排放的技术路线探讨

燃煤发电厂超清洁排放的技术路线探讨

燃煤发电厂超清洁排放的技术路线探讨发表时间:2015-01-20T13:48:58.3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4年第10期供稿作者:罗海中曾少雁[导读] 目前燃煤机组最常用的除尘设备是静电除尘器。

罗海中曾少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663[摘要] 针对火电厂污染物超清洁排放要求,分析当前最新污染物控制技术,提出电厂实现超清洁排放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湿式电除尘器;高效脱硫;全负荷脱硝;超清洁排放Highly Clean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 Technical Proposal of Power PlantLuo Hai-zhong Zeng Shao-yan,(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zhou, 510663)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highly clean emission requirements of power plant, analyse the lasted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provide feasiblehighly clean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ss technical.Keyword: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Highly-efficient desulfurization;Full Load Denitration;Highly clean emission1、前言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实施以及《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通知的联合发布,各发电企业为争取项目审批,对污染物控制提出了高于现行火电厂排放标准的防治要求,纷纷以燃气轮机机组排放限值作为参考,即要求烟尘、SO2和NOx 排放浓度分别不超过5、35、50mg/Nm3(6%O2,干基)。

电除尘器工艺流程

电除尘器工艺流程

电除尘器工艺流程电除尘器工艺流程电除尘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主要用于去除烟尘和颗粒物,保障环境卫生和员工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除尘器的工艺流程。

首先,电除尘器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步骤:除尘器预处理、气体进入除尘器、过滤出尘、清洁除尘器和收集废物。

首先,除尘器的预处理主要包括对燃烧颗粒物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其粒径和含水量。

这一步骤可通过破碎、筛分和加湿等方法来实现。

预处理后的颗粒物更容易被除尘器捕捉和去除。

其次,气体进入除尘器的过程是指烟尘和颗粒物通过进气口进入除尘器内部。

一般来说,除尘器的进气口位于工业设备的排放口附近,以便有效捕捉烟尘和颗粒物。

然后,过滤出尘是除尘器的核心工艺步骤,它通过不同的过滤器将烟尘和颗粒物捕捉并分离出来。

常见的过滤器包括布袋过滤器和电除尘片等。

布袋过滤器是最常用的过滤器之一,它由许多细孔的布袋组成,可有效捕捉较小的颗粒物。

电除尘片则利用静电原理将烟尘和颗粒物吸附到板上。

接下来是清洁除尘器的过程。

由于除尘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不断积累烟尘和颗粒物,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清洁。

清洁可以通过清除布袋过滤器上的烟尘和颗粒物来实现。

通常采用机械震动或冲击清灰的方式进行清洁,使除尘器能够持续高效地工作。

最后,收集废物是电除尘器的最后一步。

清洁过程中清除的烟尘和颗粒物会被收集起来,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收集废物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管道将其收集到指定的容器中,另一种是将其输送到外部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电除尘器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气体进入除尘器、过滤出尘、清洁除尘器和收集废物。

通过这些步骤的有效组合,电除尘器可以高效地去除工业排放的烟尘和颗粒物,保护环境和保障员工的健康。

电除尘工艺流程图

电除尘工艺流程图

电除尘工艺流程图电除尘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静电集尘、清灰、排放处理四个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

在预处理阶段,需要对被处理的气体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确保后续的除尘效果。

预处理主要包括除去粗大颗粒物和湿度调节两个步骤。

除去粗大颗粒物可以通过筛网、旋风分离器等设备来完成。

湿度调节可以通过加湿或脱湿等方法来实现。

接下来是静电集尘阶段。

静电集尘是利用电场作用原理,将气体中的粉尘颗粒带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实现固体粉尘和气体的分离。

静电集尘的关键设备是电除尘器,它主要由进气口、电源和电极板组成。

在电除尘器中,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经过电极板时,带电的颗粒物被电极板吸附,最终形成集尘层。

然后是清灰阶段。

清灰是指除尘器内积存的粉尘被清除的过程。

清灰主要有机械清灰和气体清灰两种方式。

机械清灰是通过震动或机械刮板等方式将积存的粉尘从电极板上脱落。

气体清灰是通过引入反向气流,将积存的粉尘从电极板上吹去。

清灰可以定时进行,也可以根据设定的差压来自动触发。

最后是排放处理阶段。

在排放处理阶段,除尘器中收集到的粉尘需要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才能被排放。

排放处理可以通过过滤、洗涤、焚烧等方式进行。

过滤是指通过过滤器将粉尘进行过滤。

洗涤是在粉尘中引入洗涤液,使粉尘溶解或沉积,从而实现排放。

焚烧是指将粉尘物质进行高温燃烧,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后排放。

综上所述,电除尘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静电集尘、清灰、排放处理四个步骤。

预处理阶段对气体进行初步处理,静电集尘阶段利用电场作用实现粉尘和气体的分离,清灰阶段清除积存的粉尘,排放处理阶段对收集的粉尘进行处理后排放。

通过这个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中的粉尘污染,提高气体排放的质量。

600MW燃煤电站超净排放的技术路线与工程实践

600MW燃煤电站超净排放的技术路线与工程实践
1 锅炉及环保设备简介
某电厂3、4号机组为2×600MW 超临界机组, 锅 炉 为 上 海 锅 炉 厂 生 产 的SG-1913/25.4超 临 界 锅 炉。脱硫系统设计为一炉一塔,采用石灰石- 石膏湿 法烟气脱硫工艺,在锅炉最大工况、处理100% 烟气 量、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条件下,脱硫率保证值大于 90%。锅炉原设计煤种含硫量为0.63%(对应于烟气 脱硫系统(FGD)入口SO 浓度1354 mg/m级、脱硝系统SCR 增层、脱硫系统增容和增加湿式 电除尘器改造。 1.1 省煤器分级改造
省煤器分级改造是将原省煤器靠近烟气下游的部 分拆除,在SCR 反应器后面再增加一定数量的省煤 器受热面。锅炉给水先引至SCR 后面新增加的省煤器, 然后再引至SCR 反应器前的省煤器。如此减少了SCR 反应器前省煤器的吸热量,从而提高SCR 入口烟温。 通过锅炉热力计算表明,在确定SCR 脱硝系统后省 煤器面积时,要充分考虑脱硝系统最低喷氨温度和催 化剂允许的最高温度、煤种等因素。 1.2 脱硝系统SCR增层改造
1.5 湿式电除尘器改造
1.3 脱硫系统增容改造
为确保超净排放对烟尘排放浓度达到不高于5mg/m3
原有脱硫系统受煤种、负荷等因素的影响,无 的要求,在系统阻力裕量允许的条件下,于脱硫塔后
法满足超净排放要求,因此需要提高脱硫效率。首 增加湿式电除尘装置。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
先改造现有吸收塔上部一层喷淋层,更换为流量为 阳极板上部的喷水系统将水雾喷向放电极和电晕区,
整测试现电除尘器系统,无法满足最新环保排放标准。 脱硝系统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要求选择性催化 还原法脱硝系统(SCR)入口烟温高于 3 0 9℃且低于 400℃才能投运脱硝装置。由于案例机组在 210MW 及以下低负荷时,SCR 入口烟温只有260℃ ~270℃, 不 能 投 入 脱 硝 系 统 运 行, 这 种 工 况 下 无 法 投 运 SCR 将不能适应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

火电厂超净排放方案

火电厂超净排放方案

三菱重工高性能烟 气净化系统业绩
高性能烟气净化系 统日本国内占有率
菲达环保已与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有限公 司成立合资公司,名为浙江菲达菱立高性 能烟气净化系统工程公司。
合资公司将在国内推广高性能烟气净化 系统。
菲达环保董事会决议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10
WESP技术--自主研发和引进三菱重工技术
11
三、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
菲达环保
FEIDA ENVIRO
主要由单一设备处理单一污染物
多个设备处理多种污染物
FGD
SOx
SOx
SCR
NOx
设备
NOx
ESP
PM

PM
设备


Hg


①直接脱除主污染物或间接脱除其它污染物 ②为其它设备脱除污染物创造条件
Boiler
SCR
AH FGC
低低温
ESP
S
WESP FGR
菲达环保
FEIDA ENVIRO
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 技术路线及工程应用
报告人:郦建国
菲达环保 副院长兼所长 教授级高工 机械工业大气净化设备标委会 秘书长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电委会 副秘书长
主要内容
菲达环保
FEIDA ENVIRO
一、燃煤电厂面临的环保形势 二、可采用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三、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 四、湿式电除尘技术路线 五、值得关注的问题
T
高效
A
除尘
C
FGD
可选
K
核心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12
三、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
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环保

火电厂烟尘超低排放路线简述

火电厂烟尘超低排放路线简述

火电厂烟尘超低排放路线简述摘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火电厂烟尘排放指标控制越发严格,火电厂烟气超净排放路线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简述烟尘超低排放路线的选择。

关键词:低低温;除尘;排放1.烟尘排放指标现阶段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指标大多按《煤电节能减排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执行: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应同步建设先进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不得设置烟气旁路通道。

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中部地区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针对上述烟尘排放指标,下面介绍两种技术方案。

方案一、低温省煤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超净脱硫(进口高效除雾器)方案,低低温静电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按≤20mg/Nm3设计,湿法脱硫高效除雾器满足吸收塔出口烟气液滴中携带固态颗粒物+烟尘≤4.5mg/Nm3,吸收塔出口满足烟尘排放≤5mg/Nm3的要求。

方案二、电袋除尘器+烟气换热器(低温省煤器)+超净脱硫(进口高效除雾器)方案,电袋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按≤10mg/Nm3设计,湿法脱硫高效除雾器满足吸收塔出口烟气液滴中携带固态颗粒物+烟尘≤4.5mg/Nm3,吸收塔出口满足烟尘排放≤5mg/Nm3的要求。

2 除尘器技术比较2.1除尘器的主要形式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电袋除尘器、低低温电除尘器2.2 电袋除尘器2.1.1 技术特点:长期稳定运行、运行阻力低、滤袋使用寿命延长、运行、维护费用低、节能显著。

2.1.2 电袋除尘器存在的问题:在电袋除尘器中,烟气先通过前级电除尘后再进入后级布袋除尘器,而电除尘是利用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强电场使气体电离产生电晕放电,电晕放电必定会产生臭氧,特别是火花放电时更为严重。

臭氧很不稳定,在高温和一定湿度下易与烟气中其它成分迅速反应,特别与NO反应生成NO2,NO2是侵蚀性氧化剂,理论上对PPS滤袋有一定的腐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系统简单;
2)与湿式除尘器相比,减少了水、NaOH等物耗;
3)电袋除尘器阻力较大,会增加引风机的电功率,投资会有增加
4)初投资较低。
5)生产维护工作量较大,普通滤袋正常运行寿命4-5年,超净滤袋4年。
6)废旧滤袋无有效回收处理方法
业绩
华能长兴、华能北京热电(<10mg)
华电淄博、黄台电厂、舟山电厂等
从目前国内应用情况来看,各大集团逐渐的倾向于不采用湿式除尘器的方案,最新投产的华能长兴电厂,山西云冈电厂均达到了小于5 mg/Nm3的排放要求,未采用湿式除尘器,问题是运行时间不长。
下阶段,可对以上三个方案进行的详细的经济、技术比较。
采用两电两袋超净电袋除尘器,除尘器出口浓度要求小于5~10mg/Nm3,脱硫吸收塔出口约3~5mg/Nm3,满足烟囱出口5mg/Nm3的要求。
优缺点
1)烟气温度降低后烟气体积流量减少,灰的比电阻降低,有利于烟尘的捕集。但从本工程煤质资料来看,烟温降低后,比电阻变化不明显。
2)除尘器入口设置的低温省煤器,由于所处环境含尘浓度大,容易出现积灰,磨损现象。
华能阳逻(<10mg)
沙角C(预计2015.01投运)
初投资(电话咨询,下阶段进行详细比较)
第一级低温省煤器及低低温除尘器,一台机约0~3000万设备投资,初投资较大。
与常规电袋除尘器相比,约增加设备投资20%,单台机组约3500~4000万,初投资小。
2)湿式除尘器需要较大的水耗,工艺水量较大脱硫无法全部消化掉。但根据调研,目前湿式电除尘阳极采用板式耗水量较高,采用管式间断冲洗技术,耗水量在2-5T/h,同时废水全部流入脱硫工艺水中,实现废水零排放。
3)湿式除尘器投产的时间尚短,目前阴阳级采用2205反向不锈钢,导电玻璃钢等材质,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但长时间的运行对各部件材质是个考验。
3)目前国内在运电厂无真正 意义的低低温(烟气温度90℃)运行情况,目前新投产的华能长兴电厂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约90℃。低温对设备带来的影响尚待考证。
1)湿式静电除尘器常用的有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导电玻璃钢管式湿式电除尘器两种。从目前湿式除尘器的运行情况来看,基本能保证出口烟尘浓度小于5mg/Nm3
15
30~50
5
脱硫吸收塔出口(mg/Nm3)
5
10~20
5
烟囱入口(mg/Nm3)
5
5
5
工艺特点
采用低低温除尘技术,在静电除尘器前设置一级低温省煤器,降低烟气温度,有助于烟尘的捕集,除尘器出口浓度约15~20 mg/Nm3,通过脱硫吸收塔后烟气含尘量控制在5 mg/Nm3。
除尘器采用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器出口浓度要求30~50 mg/Nm3(如采用高频电源,出口浓度可达到20 mg/Nm3;我厂设计要求,出口浓度为20mg/Nm3),经湿法脱硫后,烟气含尘浓度可以达到10~20 mg/Nm3,脱硫塔与烟囱之间设一级湿式除尘器,效率考虑70%,可满足烟囱出口5 mg/Nm3的排放要求。
烟尘排放5~10mg/Nm3时,针对本工程,目前可选择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一级低温省煤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引风机→二级低温省煤器→湿法脱硫→烟囱
静电除尘器→引风机→一级低温省煤器→湿法脱硫→湿式除尘器→烟囱
电袋除尘器→引风机→一级低温省煤器→湿法脱硫→烟囱
除尘器出口(mg/Nm3)
运行维护
运行维护量较小。
运行维护量较小。
运行维护费用较高,按2电3袋布置,共需滤袋约14000条,超净滤袋单价500元,4年使用寿命,年均滤袋材料费175万元。
对于以上三个方案,,方案二安装湿式除尘器是比较可靠的保证小于5 mg/Nm3的措施,但是投资较大,占地大,耗水量较大,运行维护费用较高。方案三采用电袋除尘器,要求电袋除尘器出口烟尘小于5 mg/Nm3,则脱硫出口能保证小于5 mg/Nm3的排放,此方案投资最低,占地小,系统简单,但是运行阻力大、电耗增加不少,且存在滤袋的更换、回收方面的问题。方案一采用低低温除尘器,根据对目前几个除尘器厂家的了解,通过低低温、高频电源(脉冲电源)、旋转电极等等技术手段,静电除尘器的出口最多能做到15mg/Nm3,通过脱硫后保证小于5 mg/Nm3的排放要求,目前仅有少量的脱硫厂家能够承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