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PPT 61张)
二、C公司用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干部聘任制度阻塞了优秀员工的成长路经 (二)职位升迁没有切实与相应物质利益回报挂钩
(三)公司不应该以“亡羊补牢”的制度设计对职工套牢
(四)利益和权力垄断泯灭了弹性立体人事聘任机制 三、C公司的制度选择
(一)完善聘任的刚性制度让优秀员工看到希望
(二)立体弹性的制度设计多方建立员工成长通道
24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企业文化?请谈一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美、日两个考察团分别到义乌和亚细亚进行考察是否是巧合,若 不是请说明其背后的文化原因? 3.阐述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 4.狼性文化和羊性文化的区别何在?请阐述什么样的企业适合狼性 文化或者羊性文化。 5.试述企业文化的演变趋势?
17
案例9:由日本IBM公司的薪酬期望值管理引发的思考 一、案例:日本IBM的薪酬期望值管理
二、IBM薪酬管理引发的思考
(一)薪酬管理重在公平 (二)平衡期望值与对员工的尊重
(三)薪酬管与团队建设
三、高效薪酬管理对策的进一步探索 (一)职务分析与工作评价 (二)岗位调节指数和部门调节系数 (三)侧重绩效薪酬的制度安排 管理花边:狗拿耗子不是管闲事
6
复习思考题
1. MER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中存在哪些问题? 2.案例中是否存在组织结构问题,你认为是否存在重构组织结构的 必要? 3.请阐述案例分析中提出的梯级组团收益分配制度。 4.请论述集体产品意识与团队建设之间的联系。 5.请阐述案例分析中“结合考核的动态聘任与奖惩制度”的思想。
7
案例4:高薪没有带来高效 一、案例:高薪没有带来高效 二、X公司薪酬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岗位责任不清晰 (二)收入分配过多倾向管理层 (三)高薪背后的互相拆台 三、X公司薪酬设计对策分析 (一)明确岗位责任 (二)变化激励方式 (三)重业绩轻岗位的薪酬支付方式
我对人力资源管理9个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解答
我对人力资源管理9个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解答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因为它能够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以下是九个经典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的分析与解答:1.离职员工案例:一位优秀的员工突然辞职,企业该如何处理?在此案例中,企业首先应该审视员工的离职原因,是否与工作环境或组织文化有关。
如果是,企业可以改进并适应员工的需求,并采取措施留住其他员工。
如果离职是由员工个人原因引起的,企业可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并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况时进行改进。
2.绩效不佳员工案例:如何处理表现不佳的员工?企业应该首先进行绩效评估,了解员工的表现不佳的原因。
如果是能力不足,企业可以提供培训和指导方案,帮助员工提升能力。
如果是态度或动机问题,企业可以进行激励措施,如奖励制度或员工激励活动,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同时,也要确保公平和公正的工作环境,避免员工不公平对待的情况发生。
3.员工冲突案例:如何解决员工间的冲突?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解决员工间的冲突,如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建立一个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员工可以通过沟通、协商和调解来解决问题。
如果冲突无法解决,企业可以考虑进行人员调整或重新分配工作的措施,以缓解冲突。
4.培训需求案例:如何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企业可以通过员工绩效评估、个人发展计划和职业规划等方法,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员工反馈、员工调研和跟踪市场趋势等方式,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
根据这些信息,企业可以制定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5.招聘失败案例:如何处理招聘失败的情况?企业可以进行后续回顾和反思,了解招聘失败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这可能包括重新评估招聘流程和标准,提升招聘团队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加强招聘渠道和品牌建设,以吸引更多合适的候选人。
同时,企业还可以与其他部门或招聘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提高招聘的成功率。
人力资源管理9个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解答
人力资源管理9个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解答案例一、S公司的管理困境:S公司是J市的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由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于1994年合作创办。
在公司成立之初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几位合伙人主动提出不领取工资直至公司盈利为止。
在他们不计报酬、努力工作的精神感召下,公司的员工们也时常义务加班。
公司内部关系融洽、士气高涨。
经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1996年该公司己发展为一家集开发、生产、经销于一体的中型高科技企业,在省内IT业界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1996年至1999年,公司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企业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增长,员工待遇也随之不断改善,加之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员工普遍感觉在这样的公司有希望同时还吸引了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年轻人加入公司。
然而,自2000年公司进入稳定期以来,随着经济效益增幅的减小,公司内部出现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氛围,人心涣散的迹象十分严重,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流失问题急需解决。
中层管理者流动频繁,使公司的管理已出现脱节现象,其他员工的士气大受影响,企业生产率明显下降,公司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最近,员工中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凡是从本公司跳槽的人都能在现职岗位上做得不错,待遇比在公司时好,工作强度也比本公司小:其他公司对处于同一层次的员工评估还不单纯以业绩为标准。
另外,人员流动多倾向于国内的知名外企。
针对企业面临的以上问题,公司总经理感到非常棘手,准备请人力资源部经理为自己提些建议并共同商讨对策,使公司早日摆脱目前的困境。
问题:如果我们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会如何看待该问题并提出建议呢如果我是人力资源经理,我的理解分析以及建议是:1、引用原文:在公司成立之初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几位合伙人主动提出不领取工资直至公司盈利为止。
在他们不计报酬、努力工作的精神感召下,公司的员工们也时常义务加班。
公司内部关系融洽、士气高涨。
这里说明:在创业初期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以公司大局为重,经营者、管理者不搞特殊,带头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激励员工做好各项工作,一视同仁的管理方法感动了所有员工的心,所以员工才会时常义务加班。
20个案例分析:人力资源风险及其控制
20个案例分析:人力资源风险及其控制1. 公司A因为未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而引发员工维权事件,解决方案是建立完善的工时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沟通。
2. 公司B在招聘过程中出现性别歧视事件,控制措施包括加强招聘人员的培训和建立公平的招聘流程。
3. 公司C因为未及时处理员工投诉而导致员工情绪失控,解决方案是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并加强上级领导的沟通与支持。
4. 公司D因为未能保障员工的安全而发生工伤事故,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安全培训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5. 公司E因为员工离职率过高而引发人才流失问题,解决方案是加强员工福利和激励措施,提升员工满意度。
6. 公司F因为管理层决策不当而导致员工不满,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建立透明的管理流程。
7. 公司G因为未能及时调整组织结构而导致人员配备不足,解决方案是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并加强人力资源规划。
8. 公司H因为未能及时调整薪酬福利政策而引发员工抱怨,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公平的薪酬福利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沟通与解释。
9. 公司I因为未能及时发现员工违规行为而导致企业声誉受损,解决方案是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加强员工道德教育。
10. 公司J因为未能合理分配员工工作任务而引发员工不满,控制措施包括建立科学的任务分配机制和加强对员工的指导和反馈。
11. 公司K因为未能及时调整员工培训计划而导致员工技能滞后,解决方案是建立定期的培训需求评估机制并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
12. 公司L因为未能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而导致员工绩效不公平,控制措施包括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和加强对员工的绩效管理。
13. 公司M因为未能及时解决员工间的人际冲突而导致团队合作受损,解决方案是加强团队建设和人际沟通培训。
14. 公司N因为未能建立健全的离职流程而导致离职员工带走公司机密信息,控制措施包括加强离职员工的监管和建立完善的离职程序。
15. 公司O因为未能及时调整员工晋升机制而导致员工晋升通道不畅,解决方案是建立公平的晋升机制并加强对员工的职业规划指导。
人力资源十大著名案例分析.doc
案例1 纳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人才危机近几个月以来,纳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川公司)的总经理李夏为公司独立开发的金属交易网站能够按计划发展而感到欣慰,然而在网站高速发展的同时,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各部门都出现人员流失,让他大伤脑筋。
如果仅靠现有人员昼夜不分,精力严重透支的干下去,网站下一个发展目标恐怕就难以完成,网络经济时代发展速度决定了你是站着还是趴下。
公司背景纳川公司开发的是一家专业性金属交易网站,可以为全球任何一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特别是钢铁生产、贸易商提供全面的网上交易及信息服务。
它改变了传统交易模式的局限性,交易者不受昼夜时间限制,通过简便的操作系统,获得大量的交易信息,以便达成交易。
作为投资商,纳川(香港)集团公司承担了网站初期的启动资金,它是香港联交所的老牌上市公司,前身是一家英资背景的公司,历史悠久。
纳川(香港)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全球金属贸易,营业额位居香港前列。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为了改变公司单一传统型贸易企业现状,赶上科技浪潮的发展步伐,纳川(香港)集团公司先期投入了1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纳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同时联合全球知名的三十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交易商、原料供应商、仓储商等组成创始会员,邀请全球知名的三十家银行、保险、船务、商检、法律仲裁等机构组成专业的提供增值配套服务的顾问会员。
创办初期一帆风顺2000年3月,纳川(香港)集团公司为筹建纳川公司派遣香港总部人力资源总监冯越来到深圳,在深圳某宾馆订了个房间,开始了招聘人员、搭建公司框架的工作。
这时他找到一位在IT行业有一定策划能力的朋友刘谦,邀请他加盟,将公司创办思路、发展前景与之长谈,并许诺让他担任未来公司的策划部经理。
刘谦是位30不到的年轻小伙子,有点文采,管理能力怎样就不得而知,他未做过多思考便决定过来一起干,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本来是干策划的,做起来应该轻车熟路,况且纳川(香港)集团公司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实力肯定也不错,最重要的一点是工资比原来公司高。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案例分析案例一:员工培训与发展背景介绍:在某公司,由于业务扩张和员工离职率的增加,管理层决定加强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高员工绩效和减少流失率。
问题分析:1. 缺乏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和学习资源,导致员工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无法提升。
2. 对于员工的职业发展缺乏规划,缺乏晋升通道,导致员工对未来感到迷茫。
3. 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动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解决方案:1. 设立专门的培训与发展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全面的培训计划,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知识库和导师指导。
2. 引入职业发展规划制度,为员工搭建晋升通道和个人成长计划,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和个人发展。
3. 实施激励机制,例如设立培训绩效奖励,表彰优秀学习者,并将培训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效果评估:1. 培训参与率显著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2. 培训后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评价得到改善,离职率有所下降。
3.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促使员工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感。
案例二: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背景介绍:某公司面临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绩效评价不准确,影响了整体运营和员工的工作动力。
问题分析:1. 缺乏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价体系,导致员工不清楚绩效要求,难以评估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现。
2.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3. 绩效评估结果无法客观、公正和准确反映员工的工作贡献,对于员工的个别差异没有充分考虑。
解决方案:1. 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与员工共同确定目标,并建立定期反馈和沟通机制,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和改进方向。
2. 引入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奖励、晋升机会、福利待遇等,根据员工的绩效差异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
3. 实施360度绩效评估,及时收集多方面的反馈意见,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反映员工的工作贡献。
20个案例分析:人力资源风险及其控制
20个案例分析:人力资源风险及其控制案例1:招聘风险某公司在招聘过程中,由于未对求职者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导致了不合格员工的入职。
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加强背景调查和面试过程来控制。
案例2:培训风险一家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巨大,但未能转化为实际工作效能。
控制方法是通过设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和效果评估。
案例3:离职风险一家IT公司的核心员工突然离职,导致项目延期。
为防止此类风险,公司应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
案例4:工资风险某企业因为工资计算错误,导致员工满意度下降。
企业应加强工资管理系统的审计和监控。
案例5:合规风险一家公司由于忽视劳动法规定,导致被罚款。
控制方法是强化合规培训和监督。
案例6:绩效评估风险某公司由于绩效评估标准不公,导致员工士气低落。
控制方法是建立公正、透明的绩效评估系统。
案例7:人际关系风险一家公司由于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解决方法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8:劳动安全风险一家建筑公司由于忽视劳动安全,导致工伤事故。
防控方法是加强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案例9:知识产权风险一家设计公司的设计图被前员工泄露,导致经济损失。
控制方法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签订保密协议。
案例10:员工满意度风险一家公司由于长时间加班,导致员工满意度下降。
解决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关注员工工作生活平衡。
案例11:人力资源配置风险一家公司由于人力资源配置不当,导致人才浪费。
控制方法是科学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案例12:人才流失风险一家公司的核心人才流失,对公司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控制方法是建立合理的薪酬和晋升机制。
案例13:员工健康风险某公司员工因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导致健康问题,影响工作效率。
解决方法是关注员工健康,定期做好体检。
案例14:团队建设风险一家公司的团队分工不明,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解决方法是明确团队角色,加强团队建设。
案例15:竞业禁止风险一家公司的前员工违反竞业禁止条款,给公司带来损失。
人力资源管理精选案例集(带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精选案例集※<案例一>东方卷烟厂的竞争轮岗制[1][1]本案例对原人名、地名、机构名称等做了掩饰性处理,仅供教学讨论使用,并不暗示某种方案一定成功与否。
本案例发表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陈维政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12页。
东方卷烟厂始建于1925年,前身为外国烟草公司在我国设立的卷烟厂。
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东方卷烟厂。
东方卷烟厂目前拥有在册职工2793人,在岗职工2576人。
该厂于1994年在国内烟草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经过“八五”技改,拥有超百万箱卷烟生产能力,设备装备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东方卷烟厂主要产品驰名中外。
九十年代末,中国的烟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尽管烟草在中国属政府专卖,但随着国外烟草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和中国各地方烟草生产厂商的兴起,东方卷烟厂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给企业引入竞争机制,增加员工的紧迫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东方卷烟厂于2000年对下属卷烟车间和初加工车间的技术工人(占全厂技术工人的40%)试行了竞争轮岗制,且于2001年在所有生产车间的技术工人中全面展开。
竞争轮岗制以对生产车间技术工人的《考评办法》为核心,现将《考评办法》介绍如下:1.考评原则。
(1)利益分配机制与岗位竞争机制相结合。
考评结果不仅仅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而且作为培养、交流、转岗、下岗等岗位竞争的主要依据。
(2)维修、操作技能与服务对象的评价相结合。
考评结果要充分体现“敬业、创新、合作”精神,通过考评,提高技术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2.考评范围。
生产车间(含动力车间)专业、通用技术岗位工人。
3.考评方法期限和比例。
每月、季度或半年考评一次,根据技术工人考评期间内的工作业绩、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进行综合考评,并按照考评结果划为突出、优秀、较好和一般四个大类,具体考核期限和比例为:A.跟班保全工、维修电工和检验工的考核期间为每月或季度一次,具体比例为突出15%、优秀45%、较好30%、一般10%。
(完整)人力资源经典案例解析
(完整)人力资源经典案例解析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集案例一 T君该不该采纳 A君的末位淘汰法呢?某应用软件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是本行业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
公司最近从一家美国著名的电气公司挖来一个人力资源副总监 A君,担任本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
A君来公司后,提出了一系列公司管理上的改革方案,其中有一项力度较大的措施是:实施末位淘汰法,将年终评估中最差的10%解雇。
对此办法,公司老板 T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采用。
T君觉得公司的员工普遍表现都很努力了,实在很难从中评出最差的10%出来。
如果强制划分10%出来,T君也觉得他们不应该给淘汰。
但是, A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中,末位淘汰法是一个核心内容,并且此方法在 A君原来所在公司被运用得非常有效. T君不知如何是好?案例剖析:绩效考评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 A君之所以建议采用是因为,他认为这种方法在原来的企业已经被证实实施得很成功,所以,他认为在本企业也应该能成功,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管理上的任何技术都不会是解决所有企业问题得灵丹妙药。
那怕是最受人尊重的管理奇才用过的成功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可以照搬,所以,我们是否选用该方法,一定要先做一些分析工作。
首先,在一个组织中实施末位淘汰法是假设公司员工的素质和表现符合统计学中的所谓正态分布:大多数人表现是中等,表现很好和表现不好的人都是少数。
这种分布在统计对象数量巨大的时候是成立的,但是,对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公司来说,员工的表现不太可能符合正态分布.可能大多数表现很好,或者相反。
正如 T君所说,该公司员工的表现已经是很好了,并不存在所谓的表现很差的10%。
既然这样,就不应该人为地硬性找出10%的“最差的”,把他们淘汰.其次,末位淘汰法中,所谓的末位,是对本组织来说的,当我们淘汰这批人以后,还要从外面招聘到同等数量的员工(为了简化讨论,假设如此).通常,我们很难保证新招进来的人更合适。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一:XXX的管理模式XXX同志1984年调任XXX厂长,他原是XXX厂长,治厂有方,使该厂连获"行业排头兵"与"优秀企业"称号,已是颇有名望的管理干部了。
这次是他主动向局里请求,调到这问题较多的液压件三厂来的。
局里对他能迅速改变这厂的落后面貌寄予厚望。
XXX到任不久,就发现原有厂纪厂规中确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需要改革。
但他觉得先要找到一个能引起震动的突破口,并能改得公平合理,令人信服。
他终于选中了一条。
原来厂里规定,本厂干部和职工,凡上班迟到者一律扣当月奖金1元。
他觉得这规定貌似公平,其实不然。
因为干部们发现自己可能来不及了,便先去局里或公司兜一圈再来厂,有个堂而皇之的因公晚来借口免于受罚,工人则无借口可依。
厂里400来人,近半数是女工,孩子妈妈,家务事多,早上还要送孩子上学或入园,有的甚至得抱孩子来厂入托。
本厂未建家属宿舍,职工散住全市各地,远的途中要换乘一两趟车;还有人住在浦东,要摆渡上班。
碰上塞车停渡,尤其雨、雪、大雾,尽管提前很早出门,仍难免迟到。
他们想迁来工厂附近,无处可迁;要调往住处附近工厂,很难成功,女工更难办。
所有这些,使迟到不能责怪工人自己。
XXX认为应当从取消这条厂规下手改革。
有的干部提醒他,莫轻举忘动,此禁一开,纪律松弛,不可收拾;又说别的厂还设有考勤钟,迟到一次扣10元,而且是累进式罚款,第二次罚20元,三次罚30元。
我厂才扣1元,算个啥?但XXX斟酌再三,这条一定得改,因为一元钱虽少,工人觉得不公、不服,气不顺,就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于是在3月末召开的全厂职工会上,他正式宣布,从4月1日起,工人迟到不再扣奖金,并说明了理由。
这项政策的确引起了全厂的轰动,职工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XXX又补充道:"迟到不扣奖金,是因为常有客观原因。
但早退则不可原谅,因为责在自己,理应重罚;所以凡未到点而提前洗手、洗澡、吃饭者,要扣半年奖金!"这有时等于几个月的工资啊。
人力资源十大著名案例分析(一)2024
人力资源十大著名案例分析(一)引言概述:本文将围绕人力资源领域的十大著名案例展开分析。
这些案例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招聘、培训发展、绩效管理等。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借鉴和经验,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升组织绩效。
正文:一、招聘:1. 案例一:谷歌的招聘创新- 基于文化匹配的招聘策略- 引入多样化面试者的方法- 利用数据驱动的决策来提高招聘效果2. 案例二:亚马逊的虚拟面试-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候选人进行面试- 提高面试效率和准确性- 大大减少面试过程中的时间和资源浪费3. 案例三:微软的招聘漏斗优化- 通过改进招聘流程减少招聘漏斗中的流失率- 引入测评工具和行为面试来提高招聘质量- 实施创新的招聘渠道和活动来吸引优秀人才二、员工培训发展:1. 案例四:苹果的内部培训学院- 建立内部培训学院提升员工技能和知识- 通过内部导师制度提供个性化培训- 鼓励员工参与学习和发展,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2. 案例五:星巴克的沿袭传统- 建立专业化的咖啡师培训计划- 强调员工与品牌的传承连接- 通过提供完善的培训机会以吸引和保留员工3. 案例六:思科的在线学习平台- 开发自主学习平台提供灵活的学习机会- 集中资源提供全球性的培训覆盖- 提供认证机会来增强员工个人发展和职业竞争力三、绩效管理:1. 案例七:GE的“排名与评级”制度- 建立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 通过强制分布曲线提高绩效激励效果- 关注员工发展和反馈,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参与度2. 案例八:互联网企业的OKR管理- 引入目标和关键结果管理方法- 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来推动绩效提升- 强调员工自主管理和团队合作,促进创新和执行力3. 案例九:三星的360度评估- 引入多源反馈,包括同事、下属和客户评估- 提供全方位的绩效评估和发展指导- 增强员工的自觉性和发展动力总结:通过对这十大著名人力资源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案例,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案例一:谷歌的人才招聘与培养谷歌一直以来都以其创新的企业文化和卓越的技术实力而闻名于世。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谷歌也有着独特的实践经验。
谷歌非常注重人才的招聘。
他们不仅仅看重候选人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更关注其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谷歌采用了多种招聘渠道,包括校园招聘、内部推荐和社交媒体招聘等。
在招聘过程中,谷歌还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面试环节,以评估候选人的综合素质。
此外,谷歌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同时,谷歌还推行了“20%时间制度”,允许员工将 20%的工作时间用于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而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案例二:海底捞的员工激励机制海底捞作为一家知名的餐饮企业,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员工激励机制。
海底捞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
不仅如此,公司还注重对员工的情感关怀,为员工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丰富的业余生活。
在工作中,海底捞赋予员工一定的决策权,让员工能够自主地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此外,海底捞还设立了多种奖励制度,如“功勋员工”、“优秀员工”等,对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同时,公司还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晋升空间,让员工看到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前景。
案例三:诺基亚的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调整诺基亚曾经是手机行业的巨头,但在智能手机时代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
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业务的调整,诺基亚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裁员。
然而,裁员过程中的不当处理导致了员工士气的低落和企业形象的受损。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及答案.doc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及答案案例1小李大学毕业以后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本市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企业与小李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企业又与其续签了两年。
去年4月企业工会改选由于小李平时为人正直愿意为大家做好事办实事群众关系很好所以被职工选举为企业工会非专职主席任期为五年。
小李上任以后为了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参与与企业的法人谈判。
今年三月底企业人事部门书面通知小李合同期满与其终止劳动关系并要求其办理离职手续。
于是小李就去人事部门交涉认为企业不能与其终止合同人事部门明确告诉他这是董事会的决定退工的原因是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关系人事部门无法更改并将退工通知单交给小李。
小李当即表示自己尚在工会主席任职期间企业是不能与其终止劳动关系的。
经过多次与企业交涉未果小李只能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劳动仲裁委撤消企业与其终止合同的决定恢复劳动关系。
问题1小李在担任工会主席期间企业不能与其终止劳动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问题2假如你是劳动仲裁员该案件你怎样裁决请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问题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十八条规定“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口起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其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
但是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
”小李虽然劳动合同期满但任职期限未满企业应当顺延其劳动合同至任职期满。
问题二、企业不得与小李终止劳动关系应恢复劳动关系继续与小李履行劳动合同。
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案例2A公司是山东•一家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于0995年目前是中国最重要的中央空调和机房空调产品生产销售厂商之一。
目前有员工300余人在全国有17个办事处随着销售额的不断上升和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也需要提升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尤其是薪酬福利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及答案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及答案案例1:小李大学毕业以后,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本市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企业与小李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企业又与其续签了两年。
去年4月企业工会改选,由于小李平时为人正直,愿意为大家做好事办实事,群众关系很好,所以被职工选举为企业工会非专职主席,任期为五年。
小李上任以后,为了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参与与企业的法人谈判。
今年三月底,企业人事部门书面通知小李合同期满与其终止劳动关系,并要求其办理离职手续。
于是,小李就去人事部门交涉,认为企业不能与其终止合同,人事部门明确告诉他这是董事会的决定,退工的原因是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关系,人事部门无法更改,并将退工通知单交给小李。
小李当即表示,自己尚在工会主席任职期间,企业是不能与其终止劳动关系的。
经过多次与企业交涉未果,小李只能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劳动仲裁委撤消企业与其终止合同的决定,恢复劳动关系。
问题1:小李在担任工会主席期间企业不能与其终止劳动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
问题2:假如你是劳动仲裁员,该案件你怎样裁决,请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问题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十八条规定:“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其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
但是,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
”小李虽然劳动合同期满,但任职期限未满,企业应当顺延其劳动合同至任职期满。
问题二、企业不得与小李终止劳动关系,应恢复劳动关系,继续与小李履行劳动合同。
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案例2:A公司是山东一家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于0995年,目前是中国最重要的中央空调和机房空调产品生产销售厂商之一。
目前有员工300余人,在全国有17个办事处,随着销售额的不断上升和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也需要提升,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尤其是薪酬福利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人力资源案例及分析答案
案例分析题案例1(劳动关系)一、员工韩某与企业签订了3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合同即将到期前20天(注意不是提前一个月),企业人力资源部才通知韩某不再和其续签劳动合同,该员工认为企业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否则属于企业默认同意和员工续签劳动合同。
企业人力资源部只同意经济补偿并不认为企业默认同意和该员工形成续签的事实。
韩某不服气向当地申请仲裁。
问题1.如果员工劳动合同到期,企业不续签,员工是否能得到补偿?问题2.如果人力资源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时间晚了该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合同自然到期终止,用人单位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续签,如果不同意续签,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员工与企业合同到期,员工主动提出不愿意续签,则企业不需要支付补偿。
2.根据仲裁结果:晚通知的天数折算成代通知金(30-20=10天)支付给员工,但是合同到期前通知的,通知仍然有效。
案例 2(劳动关系)背景描述:张小姐是一家民营公司的经营主管,全同期限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期3年,月薪8000元。
2014年3月11日,张小姐突然接到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通知,要求其4月1日离职,并在此之前办妥一切移交手续。
张小姐接此通知后马上向人力资源部提出质疑,要求人力资源部做出解释,但是得到的答复是: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一条约定,合同双方任何一方均可提前30天通知对方解除合同,至于解约的理由,是公司怀疑张小姐与另一家竞争对手公司接触频繁,但是公司拒绝对此原因给张小姐书面的说明。
同时公司表示,由于张小姐在公司已经工作2年多的时间,可以给予张小姐2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问题:请问这家公司的做法合法吗?(2分)为什么?(12分)孙小姐应该怎样做?(6分)参考答案:1、这家公司的做法不合法。
2、原因(12分)张小姐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合同双方任何一方均可提前30天通知对方解除合同”这一条,是与劳动法相违背的。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王的绩效考评结果公司年终的绩效考评结束了,小王的绩效考评分数低于他的同事小何。
小王和小何是同时应聘进入这家公司的,两个人又被分配到同一部门,做着同样的工作。
这是她们进入公司后接受的第一次绩效考评,而且这一次的绩效考评结果,可能会影响到下一年度谁能够被提升的问题。
从进入这家公司开始,小王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并希望自己的这一付出能够得到上司的认可。
并且,无论从学历来讲,还是工作能力方面,小王都自认为优于小何,这一考评结果令小王产生了困惑。
这时,邻座的电话响了,电话铃声不由得使她想起了一件事情。
刚刚进入这家公司后不久的一个周末,她和小何都在加班,因为有事情需要请示领导,所以小何拨通了上司家的电话。
刚开始接电话的可能是上司家5岁的儿子,上司接了电话后,小何并没有直接谈工作,而是先问“刚才接电话的是亮亮吗,真可爱,让他再和阿姨说几句话?贝贝在叫啊,是不是着急让你带它出去了?”小王觉得奇怪,她怎么会知道上司儿子的名字?贝贝又是谁?事后她才知道贝贝原来是上司家的一条宠物狗。
小王当时的感觉是这件事情很无聊,也很浪费时间,如果是她挂电话,一定会直接和上司谈工作,别人的儿子和狗和工作又有什么关系?现在小王开始明白了,自己恐怕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出了问题,不仅仅是和上司,和同事之间也是这样。
因为自己过于关注工作,忽视了很多和同事之间的这种沟通,并且在工作中过于认真的态度,也可能会令同事感觉紧张,会给人不够随和的感觉。
但是,人际关系和工作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小王自认为自己的工作质量和业绩是无可挑剔的,从到公司以来,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工作一直勤勤恳恳,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最后的考评结果仍然很低呢?毕竟人际关系也只是考核内容中的一方面而已呀?是不是搞好人际关系是考评的大前提?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自己和公司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那么究竟是应该适应公司的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个性,还是应该考虑重新找工作的问题呢?对绩效考评结果产生困惑的不只是小王一个人。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全)
AT&T的员工职业生涯开发1.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职业生涯开发工作鉴于以下要素考虑:1)管理层担忧公司规模的减小会影响员工的士气;2)人们认为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开发的机会或关注;3)重点人材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流失;4)新旧人员的接替规划过程,员工职业生涯开发在此中起着中心作用。
依据个人经历谈职业生涯开发的重要性。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1)对工作环境的掌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2)确定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办理好职业生活和生活其余部分的关系;3)实现自我价值的不停提高和超越。
2.职业生涯开发的“三条腿原则”优点是明确了职业生涯开发的责任: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前程负责,领导者和公司需要赐予这一过程以不懈的支持,要“一诺千金”;有益于形成员工对自己负责的公司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后开发中提高了公司和领导的参加程度;们也宽泛意识到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认可传统的升职不再是权衡问题的尺度。
弊端是很费时间和精力。
员工的角色起决定作用。
MBA等于高层管理者吗?在国内,中高层管理人员求过于供的矛盾十分突出,问题:两个人都希望做高层管理者,为何一个适合,另一个不适合呢?请用职业选择理论来剖析。
答案重点:高层管理者不单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技术,更需要具备一些重要的人品特色。
经过对两位先生的测评和咨询显示,他们都追求成功,有激烈的责任感,但是在人际交流以及对待问题、做事的方式、职业兴趣上表现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类差异以致了他们一个适合做高层管理人员,而另一个不适合。
从事例中可看出,有双方面是齐先生成为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阻碍:一方面是他缺乏宏观、整体意识,不可以从组织整体的视线去拟定发展战略和计划,关注的重心在于任务的达成和环节。
明显,此刻也有好多高层管理者亲力亲为,言传身教,但是,这类行为风格在公司发展中的某个阶段是能够的,从未来发展的趋向看,高层管理者的创新意识、策划能力、对市场的敏感和掌握,对公司的生计和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方面,他缺乏人际交流的兴趣。
20个案例分析:人力资源风险及其控制
20个案例分析:人力资源风险及其控制1. 招聘风险案例1:未充分调查招聘渠道风险描述:公司在招聘过程中,由于未对招聘渠道进行充分调查,导致招聘效果不理想,无法吸引到合适的人才。
公司在招聘过程中,由于未对招聘渠道进行充分调查,导致招聘效果不理想,无法吸引到合适的人才。
控制措施:公司在招聘前应对不同招聘渠道进行调查分析,选择适合公司需求的渠道,并定期对招聘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公司在招聘前应对不同招聘渠道进行调查分析,选择适合公司需求的渠道,并定期对招聘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2. 培训与发展风险案例2: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符风险描述: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控制措施:公司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需求,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符。
公司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需求,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符。
---3. 绩效管理风险案例3: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风险描述:公司在进行绩效考核时,考核标准不明确,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产生异议。
公司在进行绩效考核时,考核标准不明确,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产生异议。
控制措施:公司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应明确、具体地设定考核指标,并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
公司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应明确、具体地设定考核指标,并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
---4. 员工关系风险案例4:员工沟通渠道不畅通风险描述:公司在员工管理过程中,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员工意见无法及时反馈,影响团队和谐。
公司在员工管理过程中,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员工意见无法及时反馈,影响团队和谐。
控制措施: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员工沟通渠道,定期举行员工座谈会,及时了解员工需求和意见。
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员工沟通渠道,定期举行员工座谈会,及时了解员工需求和意见。
---5. 离职管理风险案例5:离职员工信息泄露风险描述:公司在处理离职员工时,未妥善处理离职员工的信息,导致公司机密泄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请对材料进行分析,并您谈谈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西门子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主要业务领域为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在全球电子电气企业中仅次于美国通用(GE)和IBM,排名第三。
其业务和投资遍布全球,主要业务集中在欧洲,但美洲和亚太地区增长迅速。
1872年进入中国,目前在华有50多家公司,26个地区办事处,与国内16所著名高校有合作关系。
2001年西门子全球营业总额达870亿欧元,研发费用68亿,占8%;员工48万人,研发人员5.6万人,占12%。
该公司高度重视战略规划,推行知识管理,以创新确保持续发展,(75%的营业额来自5年内的创新),追求社会、生态、经济三者利益的平衡。
菲亚特公司1899年建于意大利的都灵市,从汽车制造逐步发展到飞机、火车、工业用车、客车、农用拖拉机及船用动力等交通运输工具领域。
该公司在照明设备、轻型建筑设备、车体组装系统等领域均排名世界第一,在冶金、汽车部件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FIAT汽车世界排名第六,IVECO汽车欧洲排名第二,目前该公司在全球61个国家拥有1063家公司242个制造厂,近20万员工。
2001年营业总额580亿欧元,用于研发为18亿欧元。
菲亚特集团根据从事领域划分组织体系,以品牌生产为经营单位,集团通过全面预算控制下层公司,以独立的财务公司实行资金的中央控制。
该公司致力于核心业务,并推行工业多元化战略。
案例分析一:这则材料主要介绍了两个起源于西欧的综合型公司——西门子和菲亚特。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两个公司的发展战略有相似之处,但也各有特点。
相似之处:一是,在拥有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推行多元化战略。
具体表现在:西门子公司在全球电子电气企业中排名第三,主要业务还涉及信息与通讯,交通、医疗,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等领域。
菲亚特公司在照明设备、轻型建筑设备、车体组装系统等领域均排名世界第一,另外在冶金、汽车部件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二是,重视企业战略规划,注重研发投入,以创新保持续发展。
具体表现在:西门子公司业务和投资向全球拓展,虽然主要业务集中在欧洲,看到亚太地区发展潜力大,也开始积极拓展业务,进入中国就是重要一步。
并且推行知识管理,研发费用高,确保持续长足发展。
菲亚特公司的业务广泛,在全球61个国家拥有1063家公司242个制造厂,也很重视研发投入。
致力于核心业务,并推行工业多元化战略。
特色之处:西门子公司重视创新,积极利用高校这一平台,在中国与16所著名高校有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还有利于引入优秀人才,为企业实现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战略规划发展,追求社会、生态、经济三者利益的平衡。
这表明西门子不只追求企业效益,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菲亚特集团根据从事领域划分组织体系,以品牌生产为经营单位,集团通过全面预算控制下层公司,以独立的财务公司实行资金的中央控制。
合理划分组织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各部门、各组织相互配合,协调共进。
“以品牌生产为经营单位”,表明企业重视品牌管理,通过品牌管理有效监管控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品牌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行为更忠于品牌核心价值与精神,从而使品牌保持持续竞争力。
“集团通过全面预算控制下层公司,以独立的财务公司实行资金的中央控制”表明菲亚特公司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战略执行的有效工具,有利于确立目标和方向。
第二,规范业务流程。
预算涉及公司所有分、子公司和部门以及各项经营活动,其有效推行为各分、子公司和部门确定了具体可行的努力目标,同时也建立了他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第三,控制。
预算是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有效工具,便于管理层在流程中控制和监督业务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偏差并确定偏差的大小,预算是执行流程中进行管理监控的基准和参照。
第四,为绩效管理提供依据。
第五,合理配置资源。
计划编制时协调企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并通过预算的分析调整,合理配置资源,力求达到利润最大化。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注重战略规划,宏观把握,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到发展的每个环节,才能确保企业长久持续发展。
下面我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首先,重视企业战略规划发展。
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不断完善战略,确保企业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特别是要树立品牌意识,拥有核心业务。
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主营业务比较稳定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推行多元化战略,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重视企业创新管理。
创新并不仅仅指技术创新,而是全方位的创新管理,例如,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营销创新、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核心能力创新等。
当然,如果立刻全面实行可能付出的代价会比较大,但是要充分认识创新的内涵,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逐步使创新理念渗透进来。
西门子公司与高校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还有利于引入优秀人才,为企业实现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值得学习和借鉴。
再次,企业应关注社会和谐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其中还有的企业已经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西门子公司显然早已认识到这一点——“追求社会、生态、经济三者利益的平衡”。
目前,一些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不充分,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简单的成本支出、营销宣传的表面文章、或者是迫于社会压力而作出的姿态。
这样一旦真相曝光,结果只能是自毁声誉,得不偿失。
优秀的企业,能够主动从自身商业模式或经营优势入手,将企业社会责任塑造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竞争优势,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方面。
这也是是增强“软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菲亚特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这是一项值得借鉴的管理理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公司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
全面预算的有效推行将为公司各下属单位确定了具体可行的努力目标,同时也建立了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全面预算是执行战略过程中进行管理的基准和参照;也是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和比较对象;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是实行起来会涉及各方的利益,我们要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再进行运行,这样可以使企业少走弯路,而且可以使全面预算管理得到真正的实施。
案例分析二太原市晋风大酒店是一家全民所有制三星级涉外酒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
该酒店始建于1954年,1955年建成后,一直作为太原市政府招待所。
到1988年,与市政府脱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改名为晋风大酒店。
晋风大酒店组织机构图酒店有迎宾楼、嘉宾楼、贵宾楼三栋主要建筑。
贵宾楼有豪华标准间35间,普通及豪华套房16间,床位86个。
嘉宾楼的客房全部是双人及三人标准间,共有75间,床位165个。
迎宾楼为普通四人间和六人间,有客房90间,床位436个。
酒店有大小4个餐厅,其中宴会厅可容纳180人同时就餐。
酒店有大小会议室18个,并有一个可以容纳260人的礼堂。
晋风大酒店客房出租率历史上,作为市政府招待所,该酒店一直是太原市的高档宾馆之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历届领导班子总是以“保证招待用房,搞好会议服务”作为工作的最高指导原则。
在太原市,晋风大酒店的知名度很高。
尽管已经与市政府脱钩,但与党政机关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会议在这里召开。
晋风大酒店客源分析从90年代初期开始,太原市陆续新建了4家三星级酒店和1家四星级酒店。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晋风大酒店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从1996年起连续亏损。
晋风大酒店部分财务数据(单位:万元)不仅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持续滑坡,企业中还存在着很多其他问题:●领导干部中存在滥用职权的现象;●管理层缺乏积极合作的团队意识;●有的事情没人管,有的事情却插手的人太多,还有很多人没什么事干;●出现问题时不知该追究谁的责任;●管理制度不健全,现有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得到有利的执行。
●员工不遵守劳动纪律,迟到早退现象普遍;●主要凭领导印象进行考核;●多干少干一个样,苦乐不均,鞭打快牛;随着山西省旅游资源的开发,酒店已经与晋内外十余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于1997年成立晋风旅行社,该旅行社1998年实现盈利8.3万元。
酒店的硬件设施相对老化,有三分之一的房间没有空调。
除贵宾楼于1994年进行了内外装修外,其余建筑还保留着80年代初期的装修水平。
酒店的娱乐康体设施也较为欠缺,经常有客人抱怨住在这里没有什么地方可玩。
1995年,太原市房地产建设升温,酒店拿出800万元参与了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投资。
由于市场变化,该项投资非但没有获得收益,反而只收回了60%的成本。
从1994年开始,在职员工数量开始大比例增长,但人员学历结构却始终停滞不前。
晋风大酒店人员数量晋风大酒店在职人员学历水平综上所述,晋风大酒店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上个月,上级派您出任该酒店的总经理,面临这样一个亏损企业,您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分析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2.针对现状,提出您的解决思路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从酒店内部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酒店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造成职责不明晰,相互推诿。
从酒店的组织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分工不是很明确,权责关系较为混乱,容易产生矛盾。
质量检查办公室应该是直属于总经理的部门,才能够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1、酒店没有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定位也不够准确。
虽然历史上是市政府招待所,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社会发展迅速,竞争也日趋激烈,历届领导班子总是以“保证招待用房,搞好会议服务”作为工作的最高指导原则。
这个指导原则是否合理有效是有待考证的。
通过1996-1998年的客源分析图标可以看出,来自会议的客源下降了20%,而旅游团客人增加了13%,散客数量也在一直上升。
保证招待用房很重要,但也要考虑其他客源,提高客房出租率。
2、酒店的硬件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客人的需求。
从客房出租率表中可以看出,贵宾楼的出租率有所上升,嘉宾楼的出租率略有下降,而迎宾楼的出租率则呈直线下降趋势,也即普通四人间和六人间的需求越来越小,酒店的客房结构有待改进。
另外酒店的大部分建筑装修水平较低,娱乐康体设施也较为欠缺,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酒店的收益。
3、缺乏对员工的绩效管理,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间接影响了公司的形象。
多干少干一个样,鞭打快牛,这将挫伤员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主要凭领导印象进行考核,容易形成不良风气,大家只要和领导搞好关系,别的都不重要,迟到早退现象自然而然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