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1.市场失灵

传统自由经济学认为,一个社会中的供给与需求可以构成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的经济状态下,生产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从而达到所谓帕累托效率的状态,即没有任何人的效用受损,资源分配获得最佳效率,价格像一双看不见的手,主导市场的经济活动。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市场无法达到完全竞争、供需匹配的理想状态,导致“市场失灵”。

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

•国民经济无法保持综合平稳和稳定协调的发展,加剧经济周期的危力。

•垄断导致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使其不能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外部性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和纠正。

•市场机制无力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富两极分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市场不能完美地界定市场主体的产权边界和利益分界。

•公共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公地悲剧)。

市场调节机制的缺陷和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依据。看不见的手失灵需要由看得见的手来矫正,即政府来调节市场机制,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美国政府“罗斯福新政”。

然而,政府干预并非万能,政府的全面干预,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可能性。

2.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有时也成为非市场失灵,它是由政府干预而引发的一系列非效率性资源分配的状态。政府失灵时,国家行为无改善经济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恰当的经济主体,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

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失灵往往与市场失灵相互发生作用。它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超过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

一般来说,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

•信息不完全(政策决策信息失真,统计数据造假等)

•官僚机构(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规则死板,难以给政府官员提供有效的激励等)

•政府决策失误(正确决策在实践中有相当难度,政策工具的选择和搭配,干预力度等)

•对政府行为缺乏监督(寻租、腐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