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3.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朱熹、程颢、程颐等,让学生对这一学派有初步的了解。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将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宋明理学的基本观念,如“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2.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如“格物致知”、“诚实守信”、“存天理,灭人欲”等;
3.能够分析宋明理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程度,以及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兴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撰写一篇关于宋明理学核心思想的小论文,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能够体现对宋明理学的深刻理解。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以此来巩固对宋明理学知识点的记忆。
-教学设想:通过引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以及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
2.重难点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学生在阅读宋明理学经典著作时,可能会遇到文言文的障碍,难以准确把握文意。
-教学设想:采用逐句解读、关键词解释、现代汉语翻译等方法,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并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哲学化的儒学思想,理学是抽象的、艰深晦涩的。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宋明理学主要观点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宋明理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2.教学难点: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关于宋明理学的知识?请大家分享一下。
”1.2引导学生关注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2.讲解宋明理学的起源2.1介绍宋明理学的起源背景,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2讲解宋明理学的创立者周敦颐及其主要成就。
3.讲解宋明理学的发展3.1介绍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如北宋五子、南宋朱熹等代表人物。
3.2分析宋明理学的发展特点,如重视心性、强调道德、关注社会现实等。
4.讲解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4.1天理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人们应当遵循天理来生活。
4.2人性观:人性本善,但受到物欲的诱惑,需要通过修身来克服。
4.3修养观:主张通过读书、静坐、格物等途径来修身养性。
5.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1政治方面:影响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
5.2文化方面:影响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
5.3教育方面:影响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
6.讲解宋明理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6.1宋明理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发展和完善。
6.2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干。
7.课堂小结7.2强调宋明理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8.课后作业8.2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如:学生是否掌握了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2.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
3.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3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
2023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设计篇一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1.5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教学建议: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一、导入新课: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二、阅读指导: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
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
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宋明理学》一、教学目标:1.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2.掌握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3.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内容:1.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3.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概念。
2.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阐述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思想体系、价值观念、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
3.练习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4.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进行复习。
第二课时: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代表人物。
2.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介绍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包括朱熹、王阳明等人的贡献和影响。
3.练习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
4.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进行复习。
第三课时: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2.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解释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包括儒学、宗教、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3.练习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具体影响,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4.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进行复习。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1.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设备、课件、图片等。
一轮复习-宋明理学电子教案
心学认为世界本源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 “理”。
《父子关系》 友问:老爸和儿子怎么相处呢? 二程说:“老爸就是老爸,儿子就是儿子,这是上 天安排的,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这就是孝。” 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并且儿子 不能有忤逆之念,即使老爸错了,也不要反对,这就是 孝。” 阳明说:“人本来就有孝心,但还要反省,孝顺自 己老爸就是孝行了?不,我们还要对别人的老爸尽孝, 这才是孝。”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 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影响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 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探究问题2: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材料一:“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 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材料二:翻开中国的历史一看, 上面尽写着两个字“吃人”!
二、宋明理学的形成过程——北宋五子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二程的思想
哲学思想: “天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 伦理观: 把物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政治思想:发挥“仁”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 的
•“二程”观点“:存天理、灭人欲”, 将“天理”与“人欲”对
•
实质: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立新儒学体系
——鲁迅 材料三:
贞节牌坊
“美丽”的三寸金莲
材料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一、教案背景1.教学内容:宋明理学2.适用对象:高中学生3.教学目标:a.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观点;c.掌握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d.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a.展示一幅关于宋明理学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b.提问:"你对宋明理学了解多少?它与其他哲学流派有何不同?"2.讲解内容(30分钟)a.介绍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其与朱熹、王阳明的关系;b.详细介绍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观点,如"以心为本"、"知行合一"等;c.引用具体案例和经典文献,深化学生对宋明理学思想的理解。
3.学生活动(40分钟)a.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探讨宋明理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b.小组展示:各组派一名代表展示组内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提问;c.课堂辩论:分两组进行课堂辩论,辩论议题为"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4.总结和评价(20分钟)a.教师总结:归纳总结宋明理学的特点和核心观点;b.学生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c.作业布置:布置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宋明理学的读后感。
三、教具和学材1.PPT展示2.图片:宋明理学相关图片3.经典文献摘录: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王阳明的《传习录》等4.阅读材料:相关论文、书籍章节等四、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2.学生课堂辩论的表现3.学生出席情况4.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评价。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宋明理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知道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2. 通过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使学生理解宋明理学在哲学、伦理、教育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 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
2. 宋明理学在伦理、教育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介绍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和著作为例,深入剖析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和现实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宋明理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出宋明理学的话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如朱熹、王阳明等的学说和著作,深入剖析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授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了解学生对宋明理学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环节,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评估学生对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和著作的理解深度。
3. 小组讨论环节,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4. 作业布置,通过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学生听课状态不佳、课堂互动不足等问题,进行反思和调整。
2. 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评估其优缺点,并进行改进。
3. 针对教学内容,评估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宋明理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2)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家的关系;(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宋明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权威;(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重点:1. 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和主要代表人物;2. 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家的关系;2. 宋明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先秦儒家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先秦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宋明理学吗?它与先秦儒家有什么关系?2. 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和主要代表人物;(2)思考并回答问题: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同学们认为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家有何异同?;(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比较分析。
4. 课堂讲解:(1)讲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和主要代表人物;(2)分析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3)解答同学们在自主学习和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六、教学过程:6. 对比分析:(1)通过多媒体展示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家的对比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两者的关系;(2)引导学生关注宋明理学在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有范文
宋明理学历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掌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宋明理学对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2. 教学难点: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分析其对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的影响。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课堂讲解: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1. 讲解理学的“理”概念,解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核心地位。
2. 分析“知行合一”的理念,探讨其在道德修养和行为实践中的应用。
3. 介绍“格物致知”的学说,讲解其对于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重要性。
第七章: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1. 简介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强调其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2. 探讨程颢、程颐的理学贡献,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宋明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讨一个宋明理学家的思想观念及其影响。
2.讨论主题:各小组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学习心得,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3.教师指导: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4.小组汇报: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宋明理学》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掌握其核心思想观念,如“格物致知”、“诚信为本”等,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2.掌握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时代的关系。
3.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概括其主要成就,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梳理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
2.详细讲解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观念,如“格物致知”、“诚信为本”、“致良知”等,并通过实例阐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3.分析宋明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4.对比先秦儒学、汉代经学等,突出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观念及其历史背景。
2.指出宋明理学的现代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理学精神,如诚信、勤奋、修养等。
3.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宋明理学的短文,加深对宋明理学的理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1讲 宋明理学教案 新人教版
第41讲宋明理学课时名片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考纲明示:宋明理学。
[主干知识理一理]一、程朱理学1.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思想主张3.地位及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1.形成背景(1)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生,才能挽救统治。
2.思想主张[拨云见日想一想]1.“三教合一”是不是三教合并呢?试答提示:“三教合一”不是简单的三教合并,儒、道、佛在中华文化的体系里是不断从对抗、排斥到互相融合,而又独立并存的,故“三教合一”是指将儒家的纲常伦理,佛教的劫变、来世观念,道教的修炼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合并”。
2.理学与儒学是什么关系?试答提示:理学的出现,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过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3.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影响试答提示:新发展:“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
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4.“理学”和“心学”是继承的关系吗?试答提示:否。
“理学”和“心学”不是继承关系,而是从属关系。
“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如程朱理学的“天理”说、陆王心学的“致良知”等。
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包括对社会秩序、个人道德修养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对比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佛教、道教思想的异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宋明理学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思考宋明理学中的道德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宋明理学中抽象的哲学概念,如“天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
客观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和主要思想,使学生对宋明理学有初步的了解。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诗词、笔记等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宋明理学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比较法对比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佛教、道教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幅宋代士大夫的画像,提问学生:从这幅画像中,你能感受到宋代士人的哪些精神风貌?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的文化氛围和思想特点,从而引出宋明理学的主题。
2、讲授新课(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政治方面: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士大夫阶层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
经济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文化需求增加。
文化方面:儒学在唐代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面临发展困境,儒学家们为了复兴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学。
高一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2.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内容。
2.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1.宋明理学的哲学内涵。
2.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引出宋明理学,简要介绍其产生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特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讲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a.社会背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b.学术背景:儒、道、佛三教合流,儒家思想面临挑战。
2.讲解宋明理学的基本内容a.理气二元论:理为宇宙万物之源,气为万物之质。
b.性命论:性为天命,命为气质。
c.格物致知:通过研究事物,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
d.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
3.讲解宋明理学的影响a.促进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b.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哲学资源。
c.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案例分析1.分析朱熹的《四书集注》对后世的影响。
2.分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后世的影响。
五、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和理解。
2.讨论宋明理学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六、课后作业2.深入了解宋明理学,寻找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和影响,使学生对宋明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宋明理学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需继续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谁能举个例子?”2.自主学习教师指导:“请大家翻开书本,仔细阅读关于宋明理学的部分,看看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信息。
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优秀5篇)
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优秀5篇)课宋明理学教案篇一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危机;程朱理学中“理”的含义,把握“理”的方法;陆王心学的内容。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宋明理学的社会影响。
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完成学案,积极讨论,踊跃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重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和地位。
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学引导】【归纳总结】一、儒学的危机1.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代儒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无法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以来,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2.三教合一: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__________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为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学者不断进行思考。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一)程朱理学1.背景:在回应佛、道挑战时,新兴的儒学到宋代确立了一套以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
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基本主张:(1)“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身上就是_________。
这就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观。
(2)求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3)朱熹的成就:理学的__________;代表作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轮宋明理学(教案)
【复习重点】①宋明理学和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②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③宋明理学的影响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概述秦(西)汉统治者对儒、道、法思想的实践结果。
实践结果:秦朝“焚书坑儒”,运用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权,但运用失度,导致二世而亡。
西汉初年,运用道家思想(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然而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外儒内法),完成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
一、背景【合作探究】:材料一:教材P12引言部分。
材料二:教材P12『历史纵横』。
材料三: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的原因?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
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第一二自然段归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概况?(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发展。
三教互相影响和发展。
(2)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①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注意:合一不是合为一体,不是兼并。
而是指:儒教、佛教、道教相互吸纳,渗透,关系和谐。
②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
③随着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正统地位,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问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背景?⑴必要性:①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②唐末以来由于战乱,伦理道德遭破坏,不利大一统;③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
⑵可能性:①魏晋以来儒学吸收佛、道精华,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②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范文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掌握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了解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宋明理学的内涵;(2)学会运用历史分析法,评价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3)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尊重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自豪感;(3)学会批判性思考,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学内容1. 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1)宋代的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2)明代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3)宋明理学与儒家经典的关系。
2.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1)周敦颐的“太极说”和“无欲则刚”的思想;(2)程颢、程颐的“格物致知”和“诚实守信”的思想;(3)朱熹的“知行合一”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4)王阳明的“良知说”和“知行合一”的思想。
3. 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1)宋明理学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实践;(2)宋明理学对儒家道德伦理的强调;(3)宋明理学对后世的教育、文化及思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深入理解;(2)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影响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宋明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 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 运用历史分析法,评价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系统理解和运用能力;4. 课程论文评价: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宋明理学刘田庄中学高二丁保华(设计思路:本案首先注重基础知识,梳理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观点、原话,使学生掌握“学”的层次;之后引用习题,侧重对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属于“术”的范畴;第三个层次是对宋明理学的深入了解,包括其特点和对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一.学习目标:1.宋明理学的地位、理学家的基本主张;2.宋明理学的意义、价值3.宋明理学的特征二.基础知识梳理(计划耗时15分钟)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个成语叫不学无术,我的理解,学即是基础知识,术即是应用或方法。
如果我们对基础知识一无所知,那么做题也就谈不上方法了。
首先我们对宋明理学的基础知识做一个梳理,从宏观上和具体细节上把握理学。
(一)整体把握理学1.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学适应专制主义需要,在中国历史上几经发展,具体概况为:先秦: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代表人物董仲舒宋明:理学及心学,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和王守仁明清:儒学占主流,但出现对理学的反思者,代表人物明末清初三大儒:综上所述,理学和心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心学则是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2.理学的发展历程把握先声:韩愈、李翱创立:集大成者:南宋新阶段:陆王心学(二)人物、观点把握我们结合教材梳理相关人物的基本主张。
提示:尽量用教材原文,尤其是相关思想家的原文,以利于把握基础知识。
1.北宋五子的基本主张(贡献)周敦颐:建构万事万物衍生规律,为生万物提供依据邵雍:重新排列六十四卦,试图解释张载:理学唯物主义代表,严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表达理学二程:明确理学的最高范畴。
天理的核心是仁,强调仁者的主体自由和精神满足(即儒家学者的安乐心态)2.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特征:庞大、严密基本主张:理更根本,万物之理终归为一;慎思明辨、,积累和循序渐进;仁者境界,自身的满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三纲五常化为自身的精神支柱,儒家干预政治,“”3.心学:理学的新阶段,更注重“心”陆九渊:心即理也;注重本心体悟,“”;“发明本心”,“物欲”“意见”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人是天地的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致圣,;。
提示:总结知识点以及概括材料时,逐句分析整理,以求全面。
三.应用:在做题中深化(耗时约8分钟)1.(2012·全国课标卷·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选择D。
关键信息:材料讲“四民异业而同道”,主要强调“同道”。
结合王阳明的基本主张中“学以致圣、致良知”,可知他注重自身的修养,即儒家的“道”。
A中的四民秩序是“异业”,但不是王阳明强调的主要方面;B 主张“整合社会阶层”,超出了当时的认识程度;C儒家和理学更关注自身发展,缺乏对百姓的关注。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选择C。
“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3.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
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解析】选择A。
根据“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正确;宋明理学本质上是儒学,B、C、D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了陆九渊同儒学的关系。
4.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A. 心即理也B. “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C. 一概反对人的欲望D. “私欲”是指那些超出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解析】选择D。
A是陆九渊的原话;C“一概反对”扭曲了人们合理的欲望和过度的欲望的差别;材料中第一句的“饥食渴饮”是正常欲望,第二句说“非者便是人欲”,可见他所指的是超过了人合理限度的欲望。
5.(2014·广东文综·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解析】选择A。
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它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曲折反映,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
四.探究、深化、提高(约18分钟)钱乘旦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理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给中国历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我们结合材料对理学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认识。
1.理学对天人关系、世界本源的探讨材料一“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虽然不乏深刻的哲理,但它毕竟只是一种个人道德规范和社会政治规范……它缺乏有深度的理论。
当它被“定于一尊”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建构了后世中国人重实践轻理论的精神特性。
而理学则在继承原始儒学的上述道德政治规范的大前提下,通过精微细密的思辨构造了一套包罗万象的理论框架,从而为儒学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形而上”基础。
如果以现代西方的观点来看,过去的儒学是关于如何进行道德修养和政治统治的一些充满经验智慧的教诲。
只有到理学建立起来,儒学才真正成为一种自成一体的哲学体系。
”——陈季冰在《理学的历史世界》(上)问题一孔子是否关注世界本源?请列举其原话说明孔子的态度(参考答案:孔子不关心世界本源。
例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语怪力乱神、“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等)问题二宋明理学家对世界本源做了如何的探讨?(参考答案:北宋五子力争在周易、八卦中探究宇宙起源;朱熹将宇宙的本源归结为“理”,认为理生万物;陆九渊则认为“吾心即是宇宙”)问题三宋明理学吸收了哪些外部理论?(参考答案: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注重思辨,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总结: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合理因素,对宇宙起源、人类命运等内涵做了深层次探讨,形成了博大精微的理论体系,使理学具备了钱乘旦所讲的丰富性与普遍性。
我们在研习理学时,要有敬仰的心态,而绝不是单一认为理学与八股取士相联系,只是扼杀中国文化的创造力。
2.对理学历史作用的探讨我们通过具体人物、事件来探讨理学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宋末三杰: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
于是,他们中的领袖: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
问题四:宋末三杰的故事,反映了他们深受儒家精神的熏陶,你认为他们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参考答案:宋末三杰体现了理学提倡的注重气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道统意识等)材料三:张之洞是清代封疆大臣,理学造诣颇深。
在兴办汉阳铁厂时,“他电驻英公使薛福成购炼钢厂机炉,英国梯赛特工厂厂主回答说:“欲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煤、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如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以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
”张之洞大言曰:“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
”英国厂主只得从命。
结果,机炉设在汉阳,铁用大冶的,煤用马鞍山的。
马鞍山的煤,灰矿并重,不能炼焦,不得已只好从德国购焦炭数千吨。
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890—1896年),耗资560万两,还没有炼成钢。
后改用江西萍乡的煤,制成的钢太脆易裂。
张之洞才知道他所购的机炉采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钢含磷太多,便易脆裂。
于是又向日本借款300万元,将原来的机炉改用碱性配置的机炉,才制出优质的马丁钢。
”问题五:张之洞兴办汉阳铁厂的经过,体现了理学的什么特点?你有何认识?(参考答案:理学具有博大精微的特点,张之洞在创办铁厂初期,认为中国无所不有,轻视科学实验,造成资源浪费。
这说明理学面对外部世界的新变化缺乏变通,成为近代化的阻力)五.总结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附:从实际效果看,如果学生能记住理学家们说了什么话、理学仍是儒学等基本原理,做题时就能解决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