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 强度理论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 强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56f44968762caaedd33d4fd.png)
解: t ≥
pD =
2[σ ]
3×106 ×1 2 × 300×106
= 0.01m = 1.0cm
2
9-8 铸铁圆柱形容器外直径D = 20 cm,壁厚t=2cm,受内压强p=4MPa,并在容器两端
受轴向压力P=200 kN作用,设 µ = 0.25 ,
许用拉应力[σ +]=25 MPa,(1)用第二强
论作强度校核。 解:
σ
4 xd
=
σ 2 + 3τ 2
σ
= 1202 + 3× 402 = 138MPa < [σ ]
τ
σ τ
题 9-3 图
所以安全。
9-4 某梁在平面弯曲下,已知危险截面上作用有弯矩M=50.9 kN ⋅ m ,剪力FS=134.6 kN,截面为No. 22b工字钢,[σ ]=160 MPa,试根据第三强度理对梁作主应力校核。
σ
m xd
=
σ
1
−
σ σ
+ b − b
σ3
= 1.027 −
256 × (−101.027)
625
=
42.4MPa
9-12 内径为d,壁厚为t的圆筒容器,内部盛有比重为γ ,高度为H的液体,竖直吊装如
图示。试按第三强度理论沿容器器壁的母线绘制圆筒的相当应力σ
3 xd
图(不计端部影响)。
解:
σ
y
=
πd2 4
应力校核。
70
(+)
(−) 30
( Q −图)
(−) 20
(−) 30
24.44 (+)
(M −图)
(−) 20
Wz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剪切实用计算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剪切实用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d82e7c3240c844769eaeefd.png)
P 30 × 10 3 l≥ = = 8.33cm b[τ ] 24 × 10 −3 × 40 × 10 6
l≥
2P 2 × 30 × 10 3 = = 12.7cm h σ iy 10 × 10 −3 × 90 × 10 6
[ ]
取 l = 127 mm 3-8 销钉式安全联轴器如图所示.允许传递扭矩Mn=300N.m。销钉材料的剪切强度 极限τb=360 MPa,轴的直径D=30mm。试确定销订的直径d。 解:
推进轴,其凸缘法兰承 小宽度 b=50mm ,材料 j]=22.5Mpa 。试校合其
3-6 某拖轮的螺旋桨 受总推力P=250KN,凸缘最 为 45 号钢,许用剪应力 [ τ 剪切强度。
解
τ =
P 250 × 10 3 = = 3.979 MPa < [τ ] 2πrb π × 0.4 × 0.05
习
题
3-1 夹剪的尺寸如图示,销子C的直径d=0.5 cm,作用力 P=200 N,在剪直径与用 子直径相同的铜丝A时 , 若 a=2cm,b=15cm. 试求铜丝与销子横截面上的平均剪进力τ。
解:
P × b = QA × a QA = τA = Pb 200 = × 15 = 1500 N a 2
3-2 图示摇臂,试确定其轴销 B 的直径 d 。已知用材料的许用应力 [ τ j]=100Mpa, [σjy]=240Mpa。
解:
74
∑MB = 0
P ⋅ cos 45� × 0.6 = 50 × 0.4
P = 47.14 KN
RB = 37.27 KN τ = R ≤ [τ ] 2 d2
π 4
2×3 2 6 πd [τ ] = π × 26 2 × 100 = 318.6 KN 4 4
材料力学性能-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5883edfad6195f302ba6a5.png)
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1、 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 的台阶.8。
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
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11。
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12.弹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
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2、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
答:E 弹性模量 G 切变模量 r σ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2.0σ屈服强度 gt δ金属材料拉伸时最大应力下的总伸长率 n 应变硬化指数 【P15】3、 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答:主要决定于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12章 变形能法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12章 变形能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491d2383c4bb4cf7ecd1fd.png)
q2 4 ⎞ 2 2 3 ⎜ P x + qPx + x ⎟ ∫0 ⎜ ⎟dx 4 ⎝ ⎠
l⎛
δB =
∂U 1 = ∂P 2 EJ
⎛ 2 3 ql 2 ⎞ Pl 3 ql 4 ⎜ Pl + ⎟= ⎜3 ⎟ 3EJ + 8 EJ 4 ⎝ ⎠
11-6 试求下列图示各梁 A 点的挠度和截面 B 的转角,已知截面抗弯刚度 EI。
L
⎡
⎛L
⎞
⎤
5PL3 96 EJ
11-8 外伸梁的两支座均为弹性支座,弹簧的刚度(引起单位变形所需的力)分别为 k1 和 k2,已知梁的抗弯刚度 EI,试求外伸端 A 的铅直位移。 解:先求设两支座为非弹性支承时,A 端的铅直位移 δ A1 。
∑MB = 0
⎛ b⎞ y c = P ⎜1 + ⎟ ⎝ a⎠
第十一章
变形能法
q=
P l
2
A D l
EI
A
l
l
l
l
11-1 求图示两等直杆的变形能。已知两杆的抗拉刚度 EA 相同。 解:
N 2 dx (a) dU = 2 EA
N = qx =
l
P x t P2 x2 P 2l dx = 0 2 EAl 2 6 EA
l
U = ∫ dU = ∫
0
(b)
x N = P (1 + ) l x⎞ P ⎜1 + ⎟ l 7 P 2l l⎠ ⎝ U =∫ dx = 0 2 EA 6 EA
(
)
=
71qa 4 24 EJ
求 θB
M � ( x1 ) = −1 M � ( x2 ) = 0 θB =
⎤ 1 ⎡ a⎛ 5q 2 1 2 ⎞ ⎜ 2qax1 − a − qx1 ⎟(− 1)dx1 ⎥ ⎢ ∫ 0 EJ ⎣ ⎝ 2 2 ⎠ ⎦ 3 2 1 ⎛5 3 q a a ⎞ ⎜ qa + ⋅ ⎟ = − 2 qa ⋅ ⎟ EJ ⎜ 2 2 3 2 ⎝ ⎠ =−
材料力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材料力学第二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eef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5.png)
材料力学第二版课后答案1. 弹性力学。
1.1 问题1。
根据胡克定律,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即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表示。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的物理量,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越大,表示材料越难产生形变,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
1.2 问题2。
杨氏模量是用来描述材料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刚度,它是应力和应变之间的比值。
杨氏模量越大,表示材料在受力时产生的应变越小,具有更好的刚度。
2. 塑性力学。
2.1 问题1。
在塑性力学中,屈服点是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点,超过屈服点后,材料会产生持久的塑性变形。
屈服点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和外部加载条件。
2.2 问题2。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会逐渐失去弹性,出现持久的塑性变形。
材料的屈服点和断裂点是塑性变形的重要指标,它们决定了材料的可塑性和韧性。
3. 疲劳力学。
3.1 问题1。
疲劳破坏是由于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微小裂纹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材料的疲劳破坏。
疲劳寿命是材料在特定应力幅和应力比下能够承受的循环载荷次数,是衡量材料抗疲劳性能的重要指标。
3.2 问题2。
影响材料疲劳寿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应力幅、应力比、工作温度、材料表面质量等。
合理设计零件结构和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有效延长材料的疲劳寿命,提高零件的可靠性。
4. 断裂力学。
4.1 问题1。
断裂韧性是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它是衡量材料抗断裂性能的重要指标。
断裂韧性越高,表示材料在受到外部裂纹扩展力时,能够抵抗裂纹的进一步扩展,具有更好的抗断裂能力。
4.2 问题2。
断裂韧性测试通常采用冲击试验或拉伸试验来进行。
通过测试可以得到材料的断裂韧性指标,对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5. 综合应用。
5.1 问题1。
在实际工程中,材料力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合理的结构,以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
合理应用材料力学知识可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2 问题2。
材料力学的理论不仅可以应用在工程领域,还可以应用在材料科学、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 轴向拉压与伸缩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 轴向拉压与伸缩](https://img.taocdn.com/s3/m/fe72abfc0975f46527d3e1fd.png)
习题2-1一木柱受力如图示,柱的横截面为边长20cm 的正方形,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其弹性模量MPa .如不计柱自重,试求:51010.0×=E (1)作轴力图;(2)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3)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4)柱的总变形.解:(1)轴力图(2)AC 段应力a a ΜΡΡσ5.2105.22.010100623−=×−=×−=CB 段应力aa ΜΡΡσ5.6105.62.010260623−=×−=×−=(3)AC 段线应变45105.2101.05.2−×−=×−==ΕσεN-图CB 段线应变45105.6101.05.6−×−=×−==Εσε(4)总变形m 3441035.15.1105.65.1105.2−−−×=××−××−=ΑΒ∆2-2图(a)所示铆接件,板件的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已知:P =7kN ,t =0.15cm ,b 1=0.4cm ,b 2=0.5cm ,b 3=0.6cml 。
试绘板件的轴力图,并计算板内的最大拉应力。
解:(2)aΜΡσ4.194101024.015.0767311=×××××=−a ΜΡσ1.311101025.015.0767322=×××××=−a ΜΡσ9.388101026.015.07673=××××=−最大拉应力aΜΡσσ9.3883max ==2-3直径为1cm 的圆杆,在拉力P =10kN 的作用下,试求杆内最大剪应力,以及与横截面夹角为=30o 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
α解:(1)最大剪应力a d ΜΡππΡστ66.6310101102212672241max =××××===−(2)界面上的应力°=30α()a ΜΡασσα49.952366.632cos 12=×=+=a ΜΡαστα13.5530sin 66.632sin 2=×=×=°2-4图示结构中ABC 与CD 均为刚性梁,C 与D 均为铰接,铅垂力P =20kN 作用在C 铰,若(1)杆的直径d 1=1cm ,(2)杆的直径d 2=2cm ,两杆的材料相同,E =200Gpa ,其他尺寸如图示,试求(1)两杆的应力;(2)C 点的位移。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6308c98bd63186bcebbcb7.png)
第一章
一、 解释下列名词
材料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滞弹性: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现象。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科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 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 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 (ζ P)或屈服强度(ζ 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ζ P)或屈服 强度(ζ S)降低的现象。
二、 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结构不敏感的力学 姓能? 答案: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金属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 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所以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
1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版)
标,这是弹性模量在性能上的主要特点。改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会对材料的 强度(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材料的刚度影响不大。 三、什么是包辛格效应,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案:包辛格效应就是指原先经过变形,然后在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或 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下降到零,这说明 在反向加载时塑性变形立即开始了。 包辛格效应可以用位错理论解释。第一,在原先加载变形时,位错源在 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遇到障碍,塞积后便产生了背应力,这背应力反作用于 位错源,当背应力(取决于塞积时产生的应力集中)足够大时,可使位错源停 止开动。背应力是一种长程(晶粒或位错胞尺寸范围)内应力,是金属基体平 均内应力的度量。因为预变形时位错运动的方向和背应力的方向相反,而当 反向加载时位错运动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和背应力方向一致,背应 力帮助位错运动,塑性变形容易了,于是,经过预变形再反向加载,其屈服 强度就降低了。这一般被认为是产生包辛格效应的主要原因。其次,在反向 加载时, 在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与预变形的位错异号,要引起异号位错消毁, 这也会引起材料的软化,屈服强度的降低。 实际意义:在工程应用上,首先是材料加工成型工艺需要考虑包辛格效 应。其次,包辛格效应大的材料,内应力较大。另外包辛格效应和材料的疲 劳强度也有密切关系,在高周疲劳中,包辛格效应小的疲劳寿命高,而包辛 格效应大的,由于疲劳软化也较严重,对高周疲劳寿命不利。 可以从河流花样的反“河流”方向去寻找裂纹源。 解理断裂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的代表,微孔聚集断裂是典型的塑性断裂。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_范钦珊主编_第5章_轴向拉伸与压缩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_范钦珊主编_第5章_轴向拉伸与压缩](https://img.taocdn.com/s3/m/845b3623192e45361066f57b.png)
解:1. 受力分析:由图(a)有
5 FP 3 4 4 ∑ Fx = 0 , F1 = − F3 = − FP 5 3
由图(b)由
2. 强度计算:
3m
F1
F3
F4
C
θ
B
F2
FP
F3
习题 5-7 图
(a)
(b)
∑ F y = 0 , F3 =
4 4 F3 = FP 5 3 5 ∑ F y = 0 , F2 = − F3 = − FP 3
5-4 螺旋压紧装置如图所示。现已知工件所受的压紧力为 F=4 kN。装置中旋紧螺栓 螺纹的内径 d1=13.8 mm;固定螺栓内径 d2=17.3 mm。两根螺栓材料相同,其许用应力 [σ ] =53.0 MPa。试校核各螺栓的强度是否安全。 解: ∑ M B = 0 ,FA = 2kN
∑ F y = 0 ,FB = 6kN
uB = 60 × 10 3 × 1.2 × 10 3 70 × 10 3 × 1.10 × 10 −3 × 10 6 = 0.935 mm
钢杆 C 端的位移为
FPlBC 60 ×103 × 2.1×103 uC = uB + = 0.935 + = 4.50mm π Es As 200 ×103 × ×152 4
解:当小车开到 A 点时,AB 杆的受力最大,此时轴力为 FNAB 。 (1) 受力分析,确定 AB 杆的轴力 FNAB ,受力图如图 5-12 解图所示, 由平衡方程
∑F
解得轴力大小为:
y
= 0,
0.8
FNAB sin α − FP = 0
sin α =
0.82 + 1.9 2
FNAB = 38.7kN
材料力学II习题解答 最终版
![材料力学II习题解答 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bfb01ffad6195f312ba648.png)
显然,B’C’段内的切应力分布和BC段的切应力分布相对于z 轴对称,方向相同,因此切应力的合力必大小相等,方向 相同,(题12.8图(c))
材料力学(II )Mechanics of Materials 上海电力学院
材料力学(II )Mechanics of Materials 上海电力学院
cc截面与B截面之间的面积(题12.8图(b))对z轴 的面矩为
b1 0
τ1δ1dξ
=
ξ F b1 Sy b1 −ξ
0
2Iz
δ1dξ
= FSyb13δ1
12Iz
根据合力矩定理,合力对一点之矩,等于其分力对同一点之
矩的代数和,可以证明
为 和 F S y
F S1
F S2
的合力。如
对B点取矩,水平方向剪应力的合力和剪力对B点之矩为零,
故有
FS y e = FS1 h
从上上式求得弯曲中心位置
⎤ ⎥ ⎦
=
24 bh2
Fl
=
24 × 6 × 103 × 1.25 75 × 10 −3 × 150 2 × 10 −6
Pa
= 107 M P a (拉 )
材料力学(II )Mechanics of Materials 上海电力学院
B点的坐标为
yOB
=
h 3
zOB
=
−
b 3
带入广义弯曲应力公式,得
的壁厚 δ为常量,且壁厚及开口切缝都很小。
解: 如图(b)所示。开口处B面与bb截面间的面积 对在z轴的面距为
S
* z
=
(ξ δ
)ξ
2
=
δξ 2
2
⎛ ⎜⎝
0
第二版《材料力学》完整习题解答_(华中科大版_倪樵主编)
![第二版《材料力学》完整习题解答_(华中科大版_倪樵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838b99a4f705cc17552709b0.png)
g
2
1
x
l2
l 2
0
因此
max
l
3 4
g
此处轴向变形为 l l gl2 3 2ln 2 0.403 gl2
4E
E
2-8
C
B
30 45
A
1m
0.8 m
F
A
45
l2 30
l1
R
P A
Q
对A点列平衡方程:
有两个铆钉,每个铆钉所受剪切力为:
Fs 2
则铆钉剪切面上的切应力为:
Fs / 2 59.3 MPa d2 /4
2-25
C FC
DF
1.5 m
1.5 m
F
2.1 mm 时 l f 所以B端不受约束,此时
FC F FB 0 F 200 kN 80 MPa
0
sin 2 45
50
MPa
各截面受力如图:
b
F
F
h
2-5
n
F
a
粘接面
2-6
1
2
l
3
C
A
l2
F
B
l2
A l1
A
角度为a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F
0 cos2 a
要使 2
1 2
0
sin
2a
则有
0
cos2 a
2
1 2
0
sin 2a
2 0
30 cm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_范钦珊主编_第6章_圆轴扭转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_范钦珊主编_第6章_圆轴扭转](https://img.taocdn.com/s3/m/0e15301da300a6c30c229f7b.png)
该轴的扭转强度是安全的。
上一章
返回总目录
下一章
8
3
习题 6-5 图
解:1. τ 1 max =
Mx T T 3 × 10 3 × 16 = = = = 70.7 MPa WP WP π π× 0.06 3 d3 16
A1
2. M r =
∫
ρ ⋅ τdA =
∫
r
0
ρ⋅
2πM x r 4 Mx ρ ⋅ 2πρ d ρ = ⋅ 4 Ip Ip
Mr r4 r4 1 2π 2π 16r 4 15 = = = = 16 × ( ) 4 = = 6.25% 4 4 Mx 16 4I p 60 d d π 4⋅ 32 Mx T = 3. τ 2 max = =75.4MPa Wp 1 4⎞ π d3 ⎛ ⎜1 − ( ) ⎟ 16 ⎝ 2 ⎠
16 M x
3 π d1
=
16 M x
3 π D2 (1 − α 4 )
即
d1 = (1 − α 4 ) 3 D2
1
(a)
二者重量之比
W1 A1 d2 = = 2 1 2 W2 A2 D2 (1 − α )
(b)
式(a)代入式(b) ,得
W1 (1 − α 4 ) = W2 1−α2
2 3
所以,正确答案是
16 M x 3 16 × 10.53 × 10 6 = = 96.3 π [τ ] π × 60
(3)按刚度条件求轴的直径
θ=
Mx ≤ [θ ] GI P
[θ ] = 1D / 2m =
π
180 × 2 × 10 3
rad/mm
6
D≥4
32M x 32 × 10.53 × 10 6 =4 = 110.6mm Gπ [θ ] 82 × 10 3 π [θ ]
第二版《材料力学》习题解答
![第二版《材料力学》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ca2143b87cd184254b3535e9.png)
A =AR +RP
l2 cos 30
+ Ax
tan
30=1.367
mm
2-9
F A
l
y
y
f ky2
f
对A点列平衡方程:
l
Fy 0 : ky2dy F
0
k
3F l3
在y处截面的内力为:
N
பைடு நூலகம்
y
y 0
ky2dy
1 ky3= 3
F l3
y3
由胡克定律,在y截面的应变为:
E
N y
EA
F EAl3
0
sin
2a
则有
0
cos2 a
2
1 2
0
sin
2a
2 0 sin a
cos a
cosa 2 sin a
a =arctan0.5=arcsin 1 =arccos 2
5
5
对刚性杆AB列平衡方程:
N1 N3
N 2
Fy 0 : N3 0
Fx 0, M ( A) 0 :
A
F
B
N1 N2 F 2
MPa
a=45°时: 45
45
0 1 2
cos2 0 sin
45
2
50
45
MPa 50
MPa
a=-45°时: 45
45
1 2
0 cos2 45 50 MPa 0 sin 2 45 50
MPa
a=135°时: 135
135
0 cos2 135 50 MPa
1 2
0
sin
2
y3
地桩总的缩短量为:
材料力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材料力学第二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cfe0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3.png)
材料力学第二版课后答案1. 弹性力学。
1.1. 什么是材料的弹性?材料的弹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
当外力作用于材料上时,材料会发生形变,但在去除外力后,材料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
1.2. 什么是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是描述弹性体在弹性变形时,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σ = Eε,其中σ表示应力,E表示弹性模量,ε表示应变。
1.3. 什么是杨氏模量?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抗拉伸性能的指标,它表示单位面积内的拉应力增加一个单位的长度时,材料的伸长量。
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为,E = σ/ε。
2. 塑性力学。
2.1. 什么是材料的塑性?材料的塑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会发生永久性变形的性质。
当外力作用于材料上时,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去除外力后,材料无法完全恢复原状。
2.2. 什么是屈服点?屈服点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一个特殊点,表示材料从弹性变形进入塑性变形的临界点。
在屈服点之后,材料会发生永久性变形。
2.3. 什么是材料的硬度?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
硬度测试可以用来评价材料的耐磨性、耐压性等性能,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包括洛氏硬度、巴氏硬度等。
3. 断裂力学。
3.1. 什么是断裂韧性?断裂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它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吸收大量的能量而不发生断裂的能力。
3.2. 什么是脆性断裂?脆性断裂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发生迅速、不可逆的断裂现象。
脆性断裂的特点是断裂前往往不伴随明显的塑性变形。
3.3. 什么是韧性断裂?韧性断裂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发生缓慢、可逆的断裂现象。
韧性断裂的特点是断裂前伴随明显的塑性变形,能够吸收大量的能量。
4. 疲劳力学。
4.1. 什么是疲劳寿命?疲劳寿命是指材料在受到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次数的循环载荷后发生疲劳断裂的次数。
4.2. 什么是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交变应力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水平,也可以理解为材料的抗疲劳能力。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 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第2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 弯曲变形](https://img.taocdn.com/s3/m/1efee269168884868762d6fd.png)
解:查自重得:
q = 587.02 N / m
J = 15760cm4 Pl 3 5ql 4 f =− − 48EJ 384EJ −176 × 103 × 113 = 48 × 210 × 109 × 15760 × 10−8 × 4 −587.02 × 5 × 114 + 385 × 210 × 109 × 15760 × 10−8 × 4 = 0.0377 m = 3.77cm
(d) 解:
D A P P E
' yC = y E + θ B ia + y C
C B P
− P ( 2a ) − Pa 3 − Pa3 = − − 3EJ 3EJ 3EJ 3 −10 Pa = 3EJ
3
252
7-5 门式起重机横梁由4根36a工字钢组成如图所示, 梁的两端均可视为铰支, 钢的弹 性模量E=210Gpa。试计算当集中载荷P=176 kN作用在跨中并考虑钢梁自重时,跨中截面 C的挠度yC。
x=l
∴y =−
'
∴D = 0
y=0
∴C =
− M 0l 6
M 0l 2 ⎛ x x 3 ⎞ ⎜ − ⎟ 6 EJ ⎝ l l 3 ⎠
M 0l 2 ⎛ 1 3 x 2 ⎞ ∴θ = y = − ⎜ − ⎟ 6 EJ ⎝ l l 3 ⎠
− M 0l 2 l ;此时挠度最大 f = 3 9 3EJ 2 ⎛ l ⎞ − M 0l 中点挠度 y ⎜ ⎟ = ⎝ 2 ⎠ 16 EJ − M 0l Ml θA = θB = 0 6 EJ 3EJ (b)解: 设中点为C点,则分析CB段
''
C2 = −
D2 = −
a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