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补光策略

合集下载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一、大棚内光照特点在蔬菜的生产栽培过程中,许多菜农往往只注意大棚的保温作用,而常常忽视了光照的作用。

大棚内的温度条件一般用人工较易控制,但光照条件至今依靠自然光照,而其利用率只有自然环境的40%~60%,大棚内光照条件不仅影响蔬菜的生育,而且还直接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大棚内对光照的要求,一是要最大限度地透过光线,二是受光面积大,光照分布均匀。

蔬菜需要光照,而大棚内的光照有它的特点。

1. 光照强度弱由于大棚骨架、覆盖材料挡光,棚内光强度明显低于露地。

一般在距地面1米高处,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只有露地的70%左右。

影响大棚光照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大棚类型和结构,农膜的种类和新旧。

据测定,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采用透明薄膜覆盖的第一年,其透光率为70%~80%,第二年为65%左右,被尘泥污染的旧薄膜,其透光率仅40%;同样的覆盖方式,若采用毛竹大棚,其透光率又将下降10%。

一天中不同时间,大棚内的透光率差异较大。

一般三连栋大棚用新膜覆盖7天后的晴天,在日出后到9时左右,棚内雾气较大,透光率只有55%~60%,9时以后逐渐提高,到12~13时可达70%~72%,15时前后的透光率又降到55%左右。

2. 光照分布不均匀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是上面强、下面弱;棚架越高,近地面的光照强度越弱。

棚内光照强度的这种垂直分布还受棚内湿度、蔬菜种类、高度、密度和叶片形态等的影响。

棚内水平方向的光强,南北延伸的大棚,上午大棚东侧的光照强度大于大棚西侧,下午相反,但全天大棚两侧光照强度的差异不大;东西延长的大棚,全天大棚两侧的光照强度差异达20%以上。

大棚内光强度的水平分布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情况下有相似之处。

3. 光照时间短大棚由于采用覆盖保温,而且常常是下午提早覆盖,上午延迟揭开,故大棚内的光照时间比露地要少得多。

日照时间的减少又受天气情况、大棚内操作管理的影响。

大棚内光照时间的缩短明显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如光合作用时间,花芽分化的早晚或雌雄花的发生规律等。

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增温保温补光技术措施

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增温保温补光技术措施

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增温保温补光技术措施作者:岳补平张虹杨三保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常遇雨、雪、雾等不良天气,造成室内低温寡照,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发育及蔬菜产量、效益。

因此,增光保温补光是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

1、建下凹式温室为了消除北方冬季低温不利因素,在温室建造上采取下凹式设计,在原有参数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温室下凹60-80cm,降至冻土层下,这样就为蔬菜生长提供了较高地温,优化了根系的生长环境,同时增大了温室内容积,提升了温室的保温效果。

2、选用透光性能好的棚膜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0.10-0.12mm聚氯乙烯长寿无滴膜,其透光保温性能较好。

同时,每周对薄膜表面进行清理,以保持良好的透光性能。

3、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增温按照栽培畦的大小挖宽60-70cm,深25-30cm的沟,内填秸秆,并放置专用微生物菌剂8kg/667m2,秸秆上面覆土约20cm,灌水至秸秆能够浇透。

秸秆在微生物作用下可逐渐分解,并释放热量与二氧化碳,此措施可提高根层土壤温度约2℃左右,还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生态环境及增强植株抗逆性,是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最佳增温和提质增效措施。

4、利用反光幕增温补光将反光幕张挂于温室栽培畦北侧或靠后墙部位,使其与地面保持75-85°角为宜,可增加光照约5000勒克斯,不仅可提高提高地温1-3℃,还可提高室温气温约3℃左右。

5、利用灯源人工补光人工补光,灯源应选择日光灯、高压汞灯、弧氙气灯为好,40瓦的日光灯3根合在一起,离苗45厘米处照射,光强为3000Lx-3500Lx,100瓦的高压汞灯离苗80厘米处,光强为800Lx-1000Lx;补光时间应在日出后进行,一般掌握在每天2-3h,棚内光强增大后停止,雨雪大雾天气可全天补光。

6、挖防寒沟保温在温室后墙100cm处,棚前10cm处顺棚各挖一条宽40cm、深50-80cm的防寒沟,沟里填充杂草、锯末等物,塑料薄膜覆盖,以隔觉室内土壤向室外冻层传导的散热作用,从而起到保温目的。

通过补光技术增加大棚蔬菜的日光供应

通过补光技术增加大棚蔬菜的日光供应

通过补光技术增加大棚蔬菜的日光供应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受限于大棚内自然光照的供应,大棚蔬菜的日光供应常常难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补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大棚种植中,以增加蔬菜的日光供应。

补光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光源来补充大棚内植物所需的光能。

一般来说,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补光技术,即天然光补光技术和人工光补光技术。

天然光补光技术主要通过增加大棚的透光面积来增加光照。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在大棚的顶部设置遮阳网,通过减少阳光的反射和散射,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穿透到植物的下方。

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在大棚的侧面设置大面积的透明材料,如玻璃或塑料薄膜,增加光线的进入。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受限于天气条件,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光照,因此在一些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效果不佳。

人工光补光技术则是通过设置人工光源,如荧光灯、LED灯等,来增加大棚内的光照。

这种技术具有灵活性高、控制性强等优点,能够在不受天气限制的情况下,按照植物的生长需求来调节光源的强度和光周期。

为了最大限度地模拟自然光照,一般会采用不同波长和亮度的光源,以满足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需求。

在使用补光技术增加大棚蔬菜的日光供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光源的选择,不同种类的光源具有不同的光谱和亮度特性,需要根据具体的植物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光源。

其次是光源的布局,要根据大棚的大小和植物的分布情况来安排光源的位置和数量,以保证整个大棚内的光照均匀。

然后是光照的控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来调节光源的强度和光周期,以提高蔬菜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最后是光照的节约,要合理利用光源,控制补光时间和强度,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成本的浪费。

通过补光技术增加大棚蔬菜的日光供应,不仅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缩短生长周期,增加农作物的利用效率。

同时,补光技术还可以解决因气候变化和地理位置限制导致的日光不足问题,使大棚蔬菜的种植不再受限于自然环境的限制。

大棚栽培技术对农作物光照时间的控制

大棚栽培技术对农作物光照时间的控制

大棚栽培技术对农作物光照时间的控制大棚栽培技术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方法,通过建立控制环境的棚架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其中包括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的合理控制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棚栽培技术对农作物光照时间的控制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一、大棚栽培技术的光照时间控制方式大棚栽培技术通常采用人工光源来控制农作物的光照时间,主要有两种方式:自然光和人工补光。

1. 自然光控制:自然光是指来自太阳的光线,如果大棚的透光性好,农作物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进行光合作用。

在自然光的情况下,大棚内的农作物光照时间与自然光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2. 人工补光:当自然光强度不够或无法满足农作物的需求时,可以通过人工补光来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间。

人工补光可以使用高压钠灯、荧光灯等光源,根据农作物的不同需求和生长阶段调整补光时间和光照强度。

二、大棚栽培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 照明周期调控生长发育:通过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可以改变农作物的照明周期,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在冬季,大棚内的光照时间较短,可以通过人工补光延长农作物的照明周期,促进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2. 花芽分化和生殖生长:光照时间对农作物的花芽分化和生殖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一些需长日照植物,如菊花、番茄等,在开花结实期间需要较长的日照时间,可以通过人工补光来满足其需求,从而提高产量。

3. 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光照时间对农作物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

叶绿素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通过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农作物的光合效率,从而增加产量。

4. 抗病虫害能力: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夜间光照可以阻止某些虫害的繁殖和蔓延,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三、大棚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优势大棚栽培技术的光照时间控制在许多农作物的种植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增光补光措施

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增光补光措施

_、选好蔬菜B i 垄方向温室栽培蔬菜,原则上应做成 南北延长的畦垄,这样可以使蔬菜 植株受光均匀、长势整齐一致。

冬 季和早春时节太阳直射南半球,如 果蔬菜畦垄做成东西方向,种植在 南边的蔬菜会不同程度地遮挡种植 在北边蔬菜的光照,致使种植在北 边的蔬菜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或徒 长。

而南北方向的畦垄,上午种植 在东面的蔬菜可以很好地光照,下 午种植在西面的蔬菜也可以较好地 受光,因此可避免出现互相遮光的 现象。

二、改进搭架方式温室里需要搭架栽培的蔬菜, 在搭架时应尽量采用尼龙绳等遮光 较少的材料,架型可以1株1根或1 行1个架。

一般是在畦垄上方沿棚架南北方向拉一根铁丝,在每棵蔬菜的根部插1根细木桩,用尼龙绳将木 桩绑在铁丝上,将蔬菜植株固定在 细木桩上,这样操作既经济又能较 好地解决架材的遮光问题。

网架则 是在畦垄上面的上、中、下分别拉丨 根铁丝,将网固定在上面。

网架适 合于藤蔓较柔弱的蔬菜品类,如豆工豆等。

也可以用竹竿等材料扎成直 立架,每根材料均与地面垂直,架顶沿南北方向用竹竿等材料横向连接固定。

三、 选用合适的棚膜选用棚膜要充分考虑栽培蔬菜 的品类、季节以及气候特点。

我国 北方大部分地区温室蔬菜栽培一般 集中在冬季和早春,所以要选用弹 性好、保温性好、耐老化的棚膜。

栽培黄瓜、茄子等结果类蔬菜则更 应注意选用透光率高、无滴、防尘 的多功能复合膜。

四、 经常清扫棚面冬、春季节多风,棚面容易遭受沙尘等污染,往往会造成棚面透 光性减弱,因此应注意每天揭草苫 (帘)后及时对棚面进行清扫,尤 其是吸尘性较强的聚氯乙烯膜应每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增先补究措施糊百亊通丨 2020/12上 |农事先知中中产增菜蔬措 集年生工蔬室光 要一在人室温补 i 是果行温。

和 *:又如进高益光D 时,施提效增 M 此候措效济工 而时术有经人% :#,的技会和的y u室春弱的将量用T y 温早最当,质常以 于和照适光、中有 由季光取补量产要 久、、然采、产生主 在自中光的菜施天清扫棚面。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一、大棚光照特点在蔬菜的生产栽培过程中,许多菜农往往只注意大棚的保温作用,而常常忽视了光照的作用。

大棚的温度条件一般用人工较易控制,但光照条件至今依靠自然光照,而其利用率只有自然环境的40%~60%,大棚光照条件不仅影响蔬菜的生育,而且还直接影响大棚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大棚对光照的要求,一是要最大限度地透过光线,二是受光面积大,光照分布均匀。

蔬菜需要光照,而大棚的光照有它的特点。

1. 光照强度弱由于大棚骨架、覆盖材料挡光,棚光强度明显低于露地。

一般在距地面1米高处,大棚的光照强度只有露地的70%左右。

影响大棚光照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大棚类型和结构,农膜的种类和新旧。

据测定,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采用透明薄膜覆盖的第一年,其透光率为70%~80%,第二年为65%左右,被尘泥污染的旧薄膜,其透光率仅40%;同样的覆盖方式,若采用毛竹大棚,其透光率又将下降10%。

一天中不同时间,大棚的透光率差异较大。

一般三连栋大棚用新膜覆盖7天后的晴天,在日出后到9时左右,棚雾气较大,透光率只有55%~60%,9时以后逐渐提高,到12~13时可达70%~72%,15时前后的透光率又降到55%左右。

2. 光照分布不均匀大棚的光照强度是上面强、下面弱;棚架越高,近地面的光照强度越弱。

棚光照强度的这种垂直分布还受棚湿度、蔬菜种类、高度、密度和叶片形态等的影响。

棚水平方向的光强,南北延伸的大棚,上午大棚东侧的光照强度大于大棚西侧,下午相反,但全天大棚两侧光照强度的差异不大;东西延长的大棚,全天大棚两侧的光照强度差异达20%以上。

大棚光强度的水平分布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情况下有相似之处。

3. 光照时间短大棚由于采用覆盖保温,而且常常是下午提早覆盖,上午延迟揭开,故大棚的光照时间比露地要少得多。

日照时间的减少又受天气情况、大棚操作管理的影响。

大棚光照时间的缩短明显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如光合作用时间,花芽分化的早晚或雌雄花的发生规律等。

光照管理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光照管理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光照管理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合理的光照管理技术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优质高效栽培。

本文将介绍几种光照管理技术,帮助农民实现高效栽培。

一、温室光照管理技术温室是一种有效的光照管理工具,可以调节光照条件,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温室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遮阳网的使用来控制光照强度。

遮阳网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强光照射,减轻作物的光照应激反应,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此外,温室内还可以利用反光材料折射光线,提高光照利用率,达到优质高效栽培的效果。

二、人工补光技术在某些情况下,自然光照条件不足以满足作物的需求,需要采取人工补光技术。

人工光源的使用可以增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提供足够的光能量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人工光源包括高压钠灯、金卤灯等。

在冬季或阴雨天气中,通过合理的人工补光技术,可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光周期控制技术植物对光周期的敏感性较高,不同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需求也不同。

光周期控制技术可以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的长短来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在提升设施蔬菜中,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促进蔬菜生长速度,缩短光照时间可以提高蔬菜品质。

通过精确控制光周期,可以实现优质高效的栽培效果。

四、光照均匀性控制技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光照均匀性对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不均匀的光照会导致作物生长不平衡,产量减少。

因此,光照均匀性控制技术是实现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之一。

现代温室设施中的光照均匀性控制技术包括调节灯具布置、适当的反光材料使用等。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利用反光材料,可以均匀地将光线照射到作物的各个部位,提高产量和质量。

五、光照强度监测与控制技术光照强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照强度的监测与控制技术可以根据作物对光照要求的不同,及时调整光照强度,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

通过安装光照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光照强度的监测和控制。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光照调控技术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光照调控技术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光照调控技术光照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对于大棚栽培技术而言,光照的调控是非常关键的。

合理的光照调控技术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进程,调整开花时间和生长节奏。

本文将介绍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光照调控技术,包括光质调控、光照强度调控以及光照时间调控。

一、光质调控技术光质是指光线中不同波长的比例,不同的光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大棚栽培中,可以利用特定的光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过程。

1. 蓝光蓝光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大棚种植中,适量增加蓝光的比例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的光合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

2. 红光红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中最重要的光质之一。

适量增加红光的比例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生长速度和产量。

3. 远红外光远红外光可以促进植物的休眠和生长进程的调节。

在大棚栽培中,适量增加远红外光的比例可以延缓植物的生长节奏,调整开花时间,提高品质。

二、光照强度调控技术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光的能量,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影响。

合理的光照强度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光能利用效率,进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1. 补光技术大棚栽培中,可以通过人工补光来增加光照强度,提供充足的光能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有条件的种植者可以使用LED光源进行补光,因其光效高、功耗低、寿命长等优势。

2. 光幕控制技术光幕控制技术可以通过调整光幕的打开程度和关闭时间来控制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以防止过强光线对植物造成伤害;而在天气阴沉的时候,可以打开光幕增加光照强度。

三、光照时间调控技术光照时间是指植物每天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光照时间调控技术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进程,促进繁殖和开花。

1. 日短处理技术通过在夜间增加人工光源或者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使植物受到较长的光照时间,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进程,提高产量。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的光照与遮光控制策略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的光照与遮光控制策略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的光照与遮光控制策略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种植作物的设施,通过调控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参数,可以实现对植物生长的精准控制。

在温室大棚的设计中,光照与遮光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光照与遮光控制策略对于温室大棚的种植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光照控制策略在温室大棚的设计中,光照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光照控制策略,保证植物获得适当的光照量。

1. 合理布局透光面积在温室大棚的设计中,应根据不同作物对光照需求的不同,合理布局透光面积。

对于喜阳作物,应增加温室大棚顶部的透光面积,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对于喜阴作物,则可以适当减少透光面积,避免光照过强。

2. 定时智能光照控制系统为了更好地控制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可以引入智能光照控制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季节的光照变化,自动调节温室大棚内的遮阳板或透光膜,实现精准的光照控制。

二、遮光控制策略除了光照控制,遮光也是温室大棚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适当的遮光可以防止过强的光照对植物造成伤害,保护植物的生长。

1. 设计遮阳板在温室大棚的顶部设计遮阳板是一种常见的遮光控制策略。

遮阳板可以阻挡部分阳光的直射,减少光照强度,保护植物免受过强的光照影响。

2. 使用遮光网另一种遮光控制策略是使用遮光网。

遮光网具有透气性好、光透过率可调节等优点,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光照强度,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总结:光照与遮光控制是温室大棚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合理设计透光面积、引入智能光照控制系统、设置遮阳板和使用遮光网等策略,可以实现对温室大棚内光照与遮光的精准控制,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好的效益。

希望以上控制策略能够对温室大棚设计者和农业生产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一、大棚光照特点在蔬菜的生产栽培过程中,许多菜农往往只注意大棚的保温作用,而常常忽视了光照的作用。

大棚的温度条件一般用人工较易控制,但光照条件至今依靠自然光照,而其利用率只有自然环境的40%~60%,大棚光照条件不仅影响蔬菜的生育,而且还直接影响大棚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大棚对光照的要求,一是要最大限度地透过光线,二是受光面积大,光照分布均匀。

蔬菜需要光照,而大棚的光照有它的特点。

1. 光照强度弱由于大棚骨架、覆盖材料挡光,棚光强度明显低于露地。

一般在距地面1米高处,大棚的光照强度只有露地的70%左右。

影响大棚光照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大棚类型和结构,农膜的种类和新旧。

据测定,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采用透明薄膜覆盖的第一年,其透光率为70%~80%,第二年为65%左右,被尘泥污染的旧薄膜,其透光率仅40%;同样的覆盖方式,若采用毛竹大棚,其透光率又将下降10%。

一天中不同时间,大棚的透光率差异较大。

一般三连栋大棚用新膜覆盖7天后的晴天,在日出后到9时左右,棚雾气较大,透光率只有55%~60%,9时以后逐渐提高,到12~13时可达70%~72%,15时前后的透光率又降到55%左右。

2. 光照分布不均匀大棚的光照强度是上面强、下面弱;棚架越高,近地面的光照强度越弱。

棚光照强度的这种垂直分布还受棚湿度、蔬菜种类、高度、密度和叶片形态等的影响。

棚水平方向的光强,南北延伸的大棚,上午大棚东侧的光照强度大于大棚西侧,下午相反,但全天大棚两侧光照强度的差异不大;东西延长的大棚,全天大棚两侧的光照强度差异达20%以上。

大棚光强度的水平分布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情况下有相似之处。

3. 光照时间短大棚由于采用覆盖保温,而且常常是下午提早覆盖,上午延迟揭开,故大棚的光照时间比露地要少得多。

日照时间的减少又受天气情况、大棚操作管理的影响。

大棚光照时间的缩短明显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如光合作用时间,花芽分化的早晚或雌雄花的发生规律等。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光照管理方法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光照管理方法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光照管理方法在大棚作物栽培中,光照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光照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光照管理方法。

一、遮阳网的使用遮阳网是大棚栽培中常用的光照管理工具之一。

通过遮阳网的使用,可以调节大棚内的光照强度,避免强光照射直接损伤植物。

遮阳网的选材和搭建要注意纱网的透光性和抵抗风雨的能力。

在夏季,适量遮挡阳光可以有效防止高温灼害,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而在冬季,遮阳网可以减少散失的热量,保持大棚内的温度,降低能量消耗,增加抗寒能力。

二、灯光补光技术在一些需要特殊光照环境的栽培中,可以采用灯光补光技术。

灯光补光可以在日照不足的情况下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光能,促进其正常生长。

在大棚中使用灯光补光,要选择合适的灯光源和光谱,使其能够满足作物的光照需求。

同时,灯光补光的时间和强度也需要科学控制,以避免灯光过强或过弱造成植物生长异常。

三、光周期控制在一些特殊的栽培环境中,如冬季蔬菜栽培和花卉育苗,光周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可以模拟植物的生长季节,促进其生长和开花。

一般情况下,夏季光照时间较长,可适当减少日照时间,而冬季光照时间较短,可适当增加日照时间,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四、反光膜的应用反光膜是大棚栽培中常用的光照管理材料。

它能够反射太阳光,使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到作物上,增加光照强度。

反光膜的使用要注意正反面的区分,确保光线的反射效果。

通过反光膜的应用,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五、控制大棚内部结构大棚内部的结构也会对光照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合理的大棚布局和建筑设计可以减少阴影遮挡,提高光照强度。

同时,大棚内的作物种植密度和排列方式也需要合理安排,避免过于拥挤影响光线的穿透和作物的正常生长。

总结起来,大棚栽培技术中的光照管理方法有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作物和栽培环境,选择合适的光照管理方法非常重要。

大棚蔬菜如何补光

大棚蔬菜如何补光
自动化补光
根据设定的光照参数和时间表,自动开启或关闭光源,实 现自动化补光,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成本。
可视化数据分析
通过连接传感器和计算机,对大棚内的光照数据和蔬菜生 长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为优化补光方案提供依据和建议 。
03
CATALOGUE
补光效果
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光合作用
补光可以增加植物的光合 作用,加速植物的生长和 发育。
选择合适的光源
根据不同蔬菜对光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红光、蓝光、绿 光等,以促进蔬菜的生长和发育。
合理布置灯具
根据大棚的形状和面积,合理布置灯具的位置和数量,确保光照均 匀分布,避免光照过度或不足的问题。
智能补光
智能化控制
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光 照条件和蔬菜生长状况,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光源的亮度和 照射时间,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04
CATALOGUE
补光注意事项
保证安全用电
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 照明设备,确保电流 稳定,防止短路或过 载。
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确保在意外情况下及 时切断电源。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 使用电器,以防触电 和损坏。
注意防水防潮
确保补光灯具的密封性能良好 ,防止水汽进入灯具内部。
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防水等 级较高的灯具。
大棚蔬菜如何补 光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补光原因 • 补光技术 • 补光效果 • 补光注意事项 • 大棚蔬菜补光实际应用案例
01
CATALOGUE
补光原因
自然光照不足
大棚位置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不同地理位置和季节的自然光照时长和强度都有所不同 。大棚建造的地理位置以及季节因素可能导致自然光照不能满足蔬菜生长的需 求。

大棚蔬菜如何补光

大棚蔬菜如何补光

大棚蔬菜如何补光大棚蔬菜栽培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模拟自然环境为植物提供生长条件的方法,而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在冬季或阴雨天气,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可能不足,这时就需要通过补光来提供足够的光照供应,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棚蔬菜如何补光。

1.光照要求分析:不同种类的蔬菜对光照的需求不同,了解蔬菜的光照要求是进行补光的基础。

一般来说,叶菜类蔬菜对光照要求较大,如菠菜、芥兰等,而根茎类蔬菜如红薯、萝卜则对光照要求相对较低。

2.补光灯的选择:根据蔬菜的光照要求选择合适的补光灯。

常用的补光灯包括LED灯、荧光灯、高压钠灯等。

LED灯具有节能、寿命长、颜色可调等优点,适合用于大棚补光。

荧光灯的成本较低,但光照强度相对较弱,适合用于小型大棚或需要较弱光照的蔬菜。

高压钠灯的光照强度较大,适合用于大型大棚或光照要求较高的蔬菜。

3.补光时间控制:大棚蔬菜一般需要保持12-16小时的光照,不同阶段的蔬菜生长对光照时间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幼苗期,蔬菜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来促进生长,而在开花结果期则需要较短的光照时间。

因此,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合理控制补光灯的使用时间,保证适宜的光照供应。

4.光照强度控制:大棚蔬菜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叶菜类蔬菜需要较强的光照,而根茎类蔬菜对光照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在补充光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蔬菜的光照要求来调整光照强度。

这可以通过控制补光灯的亮度或安装遮光网等方式来实现。

5.光照均匀性控制:大棚内的光照均匀性对蔬菜生长也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不一,可能会导致部分蔬菜生长缓慢或出现畸形。

因此,在补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补光灯的位置和数量,保证大棚内的光照均匀性。

6.天然光利用:在尽量满足蔬菜光照需求的前提下,也可以充分利用天然光来补光。

白天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适量减少补光灯的使用,以节约能源。

总之,大棚蔬菜的补光需要根据不同蔬菜的光照要求来进行调控。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高效人工补光方法分析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高效人工补光方法分析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在我国的北部地区范围内,气候条件相对复杂,早春、深秋和冬天所能够得到的光照时间不充足,使得喜温、光的番茄生长状态不健壮。

同时,在设施上还具备覆盖材料老化严重、棚架结构复杂等问题,对阳光进行了遮挡,从而减少了作物所能享受到的光照,导致产量持续走低。

一、番茄生长习性番茄原产地在南美洲的山脉之上,属于茄科茄属的作物,株体高度达到0.6m-2m之间,体表生有粘质的密集腺毛,并伴随着一定的独特气味,茎干因较为细小,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

叶面的形状呈出羽毛状的复叶或是深裂,长度在10cm-40cm之间,体型较小的叶片具备不规则特点,会有5-9片左右。

在开花时,花序的总梗长度在2cm-5cm,开出4-6朵的花。

果实为不规则的球状,果肉富含较多的水分,呈现出橘黄色或是红色。

番茄作为喜欢温度与光的作物,在正常状态下,其根系生长的土壤温度要在20-22摄氏度之间,同化作用时,要达到20-25摄氏度。

最适宜其生长的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x,同时番茄还属于短光照植物,虽然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短日照,但在品质要求上并不苛刻。

番茄可以在较短光照的情况下提前开出花朵,如果能够长达11-13小时的照射条件,就会提前开花,植株生长同样会更强壮。

二、补光光源与强度在对温室番茄进行补光的过程中,大多使用的设备是LED 灯,又被称为发光二极管。

其发光发亮的主要方式是,使用小电流将驱动导体发出光亮。

在很多场合之中都会使用到该工具。

LED灯与荧光灯、白炽灯等相比较,具备明显的优势,主要有:直流低压供电低于安全电压、能耗程度较低,节省相应费用、不会发生重金属污染、废弃之后可以回收、使用时间长、每一件LED 灯都能使用100000小时、不易破碎、耐振动,更适用于农场之中使用。

相比与室外的光照强度与时间,种植人员应该要清楚在室内所能得到的光照,并以此确定需要进行补光的区域。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

大棚设施光照的变化规律及补光遮光技术一、大棚内光照特点在蔬菜的生产栽培过程中,许多菜农往往只注意大棚的保温作用,而常常忽视了光照的作用。

大棚内的温度条件一般用人工较易控制,但光照条件至今依靠自然光照,而其利用率只有自然环境的40%~60%,大棚内光照条件不仅影响蔬菜的生育,而且还直接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大棚内对光照的要求,一是要最大限度地透过光线,二是受光面积大,光照分布均匀。

蔬菜需要光照,而大棚内的光照有它的特点。

1. 光照强度弱由于大棚骨架、覆盖材料挡光,棚内光强度明显低于露地。

一般在距地面1米高处,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只有露地的70%左右。

影响大棚光照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大棚类型和结构,农膜的种类和新旧。

据测定,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采用透明薄膜覆盖的第一年,其透光率为70%~80%,第二年为65%左右,被尘泥污染的旧薄膜,其透光率仅40%;同样的覆盖方式,若采用毛竹大棚,其透光率又将下降10%。

一天中不同时间,大棚内的透光率差异较大。

一般三连栋大棚用新膜覆盖7天后的晴天,在日出后到9时左右,棚内雾气较大,透光率只有55%~60%,9时以后逐渐提高,到12~13时可达70%~72%,15时前后的透光率又降到55%左右。

2. 光照分布不均匀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是上面强、下面弱;棚架越高,近地面的光照强度越弱。

棚内光照强度的这种垂直分布还受棚内湿度、蔬菜种类、高度、密度和叶片形态等的影响。

棚内水平方向的光强,南北延伸的大棚,上午大棚东侧的光照强度大于大棚西侧,下午相反,但全天大棚两侧光照强度的差异不大;东西延长的大棚,全天大棚两侧的光照强度差异达20%以上。

大棚内光强度的水平分布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情况下有相似之处。

3. 光照时间短大棚由于采用覆盖保温,而且常常是下午提早覆盖,上午延迟揭开,故大棚内的光照时间比露地要少得多。

日照时间的减少又受天气情况、大棚内操作管理的影响。

大棚内光照时间的缩短明显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如光合作用时间,花芽分化的早晚或雌雄花的发生规律等。

冬季日光温室番茄LED补光位置效果分析

冬季日光温室番茄LED补光位置效果分析

冬季日光温室番茄LED补光位置效果分析
LED补光在番茄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提高番
茄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冬季日光温室番茄LED补光位置效
果分析:
1. 顶部补光
在冬季日照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番茄植株容易出现拔长生长现象,导致产量下降。

顶部补光能够有效抑制植株的拔长,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着色,提高产量和品质。

2. 侧面补光
冬季温室中的日照时间短,光线强度不够,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果实成熟慢。

侧面补光可以有效增加光照强度,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成熟,提高产量和品质。

3. 底部补光
底部补光可以提高番茄果实底部的色泽和品质,促进果实发育均衡,降低果实开裂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4. 全方位补光
全方位补光包括顶部、侧面、底部的补光,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光照强度,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成熟,提高产量和品质。

总之,冬季日光温室番茄LED补光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综合考虑光照强度、植株生长状况和果实品质等因素。

冬季大棚草莓增加光照技术措施

冬季大棚草莓增加光照技术措施

冬季大棚草莓增加光照技术措施冬季,光照较弱,低温寡照对大棚草莓的开花、结果不利,为了发挥设施大棚的作用,减少不利天气的影响,需要对大棚进行补光,措施如下:
人工补光增加人工辅助光照,可用白炽灯作光源,进行加热处理,每盏100瓦灯约照7.5平方米,每天下午加热5~6小时。

保持棚膜洁净棚膜上的水滴、尘土等杂物,会使透光率下降30%左右。

新薄膜在使用2天、10天、15天后,棚内光照会依次减弱14%、25%、28%,因此要经常清扫,以增强棚膜的透明度。

选用无滴薄膜无滴薄膜在生产的配方中加入了几种表面活性剂,使水分子顺着薄膜面流入地面而无水滴产生。

选用无滴薄膜扣棚,可增加棚内的光照强度,提高棚温。

合理揭盖草帘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前提下,适当提早揭去保温用的草帘和延迟盖帘,可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量。

一般太阳出来后0.5~1小时揭帘,太阳落山前半小时再盖帘,特别是在时雨时停的阴雨天里,也要适当揭帘,以充分利用太阳的散射光。

设用宽2米、长3米的镀铝膜反光幕,挂在大棚内使北侧垂直地面,能使地面增光40%左右,棚温提高3℃~4℃。

此外,在地面铺设银灰色地膜也能增加植株间的光照强度。

搞好植株整理及时进行整枝、打杈、绑蔓、打老叶等田间管理,有利于棚内通风透光。

温室补光策略

温室补光策略

温室补光策略近年来荷兰Venlo型智能温室在中国发展迅速,2hm2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玻璃温室越来越多。

中国在学习荷兰温室技术的过程中,也摸索着如何将这些舶来品本土化,追求在符合本国国情下的高投入高产出。

在非人工补光的温室中,为了满足作物对于光照的需求,荷兰番茄栽培会从12月份开始定植,并持续生产到翌年11月份。

随着更多荷兰种植者对提供全年高质量产品的诉求,补光灯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栽培季可提前到9月份,甚至7月份。

牛肉番茄产量也从60kg/m2,逐步突破了100kg/m2。

放眼中国,不同的气候类型使得栽培季的安排截然不同。

区别于荷兰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很多温室8、9月会停止生产。

随着大多温室选择9月底或者10月开始定植,成株越冬栽培无法避免,科学补光也成为温室种植者日益关心的议题。

预测模型和理论分析表明,当前作物产量的显著增加只能通过提高光合能力和效率来实现,因为靠增加水肥供应提高作物产量已接近极限,在设施园艺领域尤为如此。

多年来,设施园艺从业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作物水肥管理、栽培模式创新以及温室结构改进等方面,通过这些手段优化作物生长环境从而间接提高作物光合能力,进而提升作物产量。

光作为影响植物生长最关键的环境因子,通过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长期以来受制于技术以及成本等因素,设施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主要依赖太阳辐射,因所处气候带、地理位置不同或季节变化等因素,作物不可避免的面对弱光环境。

长时间的弱光会导致植物营养体不健壮、落花落果严重、植物生长发育缓慢、产量下降、品质低下等。

随着现代设施园艺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设施光环境对园艺作物生产性能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人工补光已经成为设施园艺种植的关键技术之一。

为了使人工补光技术在中国设施园艺领域更加快速、正确地被相关从业人员所了解和掌握,本文从设施植物光合作用特性、设施光环境特征、光对作物生产性能影响、补光需求与栽培计划相关性、补光策略与补光系统设计、补光策略与温室管理、种植者水平对补光效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理论阐述,以期对设施园艺人工补光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补光策略近年来荷兰Venlo型智能温室在中国发展迅速,2hm2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玻璃温室越来越多。

中国在学习荷兰温室技术的过程中,也摸索着如何将这些舶来品本土化,追求在符合本国国情下的高投入高产出。

在非人工补光的温室中,为了满足作物对于光照的需求,荷兰番茄栽培会从12月份开始定植,并持续生产到翌年11月份。

随着更多荷兰种植者对提供全年高质量产品的诉求,补光灯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栽培季可提前到9月份,甚至7月份。

牛肉番茄产量也从60kg/m2,逐步突破了100kg/m2。

放眼中国,不同的气候类型使得栽培季的安排截然不同。

区别于荷兰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很多温室8、9月会停止生产。

随着大多温室选择9月底或者10月开始定植,成株越冬栽培无法避免,科学补光也成为温室种植者日益关心的议题。

预测模型和理论分析表明,当前作物产量的显著增加只能通过提高光合能力和效率来实现,因为靠增加水肥供应提高作物产量已接近极限,在设施园艺领域尤为如此。

多年来,设施园艺从业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作物水肥管理、栽培模式创新以及温室结构改进等方面,通过这些手段优化作物生长环境从而间接提高作物光合能力,进而提升作物产量。

光作为影响植物生长最关键的环境因子,通过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长期以来受制于技术以及成本等因素,设施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主要依赖太阳辐射,因所处气候带、地理位置不同或季节变化等因素,作物不可避免的面对弱光环境。

长时间的弱光会导致植物营养体不健壮、落花落果严重、植物生长发育缓慢、产量下降、品质低下等。

随着现代设施园艺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设施光环境对园艺作物生产性能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人工补光已经成为设施园艺种植的关键技术之一。

为了使人工补光技术在中国设施园艺领域更加快速、正确地被相关从业人员所了解和掌握,本文从设施植物光合作用特性、设施光环境特征、光对作物生产性能影响、补光需求与栽培计划相关性、补光策略与补光系统设计、补光策略与温室管理、种植者水平对补光效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理论阐述,以期对设施园艺人工补光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设施植物光合机理分析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同化CO2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有机物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光合作用,经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不仅是植物合成其结构物质和维持其生命活动的能量物质的根本来源,同时也是其他生命有机体的结构和能量物质的根本来源。

光合作用长期以来倍受关注,成为农学和生物学研究热点。

在设施园艺领域,人们通过各种人为手段为作物创造最佳环境以期提高光合性能,从而提高产量。

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多方面,外界因素主要包括光照、CO2、温度、湿度、矿质元素、水分等。

当前,设施环境下的水肥、温度、湿度、CO2等因子已基本实现可调可控,在此条件下作物光合作用完全取决于光照环境的影响。

因此,通过改善光环境来提高产量已经成为设施园艺不可忽视的关键手段之一。

通常,提及光合作用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单叶片的光合速率,而植物冠层光合速率往往被忽略。

单叶片光合速率只能说明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叶片光合作用对环境的适应及响应特性,并不能说明作物冠层光合能力。

换句话说,单叶片光合速率高并不意味着冠层光合能力强,因为冠层光合能力不仅受单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还受冠层光截获能力以及冠层光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植物冠层光合速率直接影响作物生物量以及产量。

因此,阐明单叶片和冠层光合机理对人工补光理论研究极为关键。

光合作用速率是单位光量子每秒每平方米叶片同化CO2的量。

被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称之为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PAR,µmol/(m2·s)],占太阳总辐射的50%左右。

如图1所示,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有几个重要的节点。

在光合有效辐射为0µmol/(m2·s)时(即黑暗条件下,A),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即消耗体内有机物和释放CO2;当光强增加到某一点后,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量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相等时的节点为光补偿点(B),该点的光照强度即为光补偿光照强度。

当光强高于光补偿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同化的CO2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且光合作用速率随光强增高而升高。

在此阶段,光合速率与光强呈线性关系(C),其斜率表示光合作用光能利用效率。

在整个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中,该阶段的光能利用率最大。

因此在人工补光实际应用中,应在这一阶段内寻求合适的补光光强。

当光照升高到一定强度时,叶片光合速率升高减缓直至保持平稳,即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而该点称为光饱和点(D),引起光合作用饱和点的光强为饱和光强。

对于冠层来说,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加而持续升高,光合作用饱和点不易出现(图1实线)。

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作物冠层光分布不均匀性导致的。

在高光强下,冠层顶部叶片虽已达光饱和点,但冠层中下部叶片仍处于弱光环境。

据此,在人工补光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结合作物单叶片和冠层光合特性综合考虑补光灯具光强以及灯具安装位置(如顶部补光结合冠层补光),从而达到最佳补光效果。

2、设施光环境特征分析设施条件下的光照强度明显低于外界光强。

考虑到经济成本因素,中国超过95%以上的温室都使用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塑料温室透光率最高为70%左右,最低不足50%。

以荷兰为例,在透光率高达90%以上的玻璃材料覆盖的连栋温室里,其透光率通常也在70%左右。

导致温室透光率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覆盖材料自身对光的吸收和反射、温室骨架及设备的遮挡、外部粉尘沉积、内部结露等。

因此,对于大多数果菜和切花类等需光性强的园艺作物来说,现有的温室透光率基本上达不到温室内作物最佳生长需求,尤其在冬春季节和阴雨天气,自然光很难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此外,设施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分布很不均匀。

受温室骨架、作物冠层结构以及太阳高度角的动态变化影响,作物冠层呈现大量且持续变化的光斑。

受制于光合诱导现象的影响,光的持续动态变化会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提升。

Li等研究发现,在温室条件下光照环境的动态变化导致盆栽红掌光能利用率在其生长季降低8%左右。

在作物冠层内部,光分布不均匀性更为突出。

Li等对温室番茄冠层光环境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在温室里选定6行作物,每行5m长,在此范围内由冠层顶部向下50cm处(即冠层中上部)测定120个点的光强,冠层水平面的光强分布如图2。

如图所示,受冠层结构相互遮阴影响,水平方向上光分布很不均匀。

在冠层垂直方向上,由冠层顶部向下每25cm测定光强,同时测定冠层相应高度的叶面积,由此得出图3。

如图所示,在垂直方向上,冠层叶片接受的光强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即植株高度下降)呈指数下降趋势。

鉴于植物叶片光合速率与光强呈非线性关系(图1),光在作物冠层的不均匀性分布特点降低了光能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在人工补光实际应用中,为了尽最大可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必须综合考虑补光光强以及光分布特点。

3、光对作物生产性能影响在设施条件下,作物生长速率取决于作物冠层接受的总光量。

如前所述,在冬春季节自然光难以满足设施作物生长的最佳需求。

而人工补光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人工补光的实际应用中,对其进行效用分析非常必要。

众所周知,荷兰为设施园艺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受其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人工补光已广泛应用于园艺作物生产中。

其相关从业人员对光影响作物生长进行了系统的量化分析。

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及相关科研结果得出在设施条件下每减少1%的光量意味着降低1%左右的产量,即著名的1%经验定律。

表1为Marcelis等通过近百篇相关文献及数家种植户的经验总结得出结论,本节转述在此以期对中国设施园艺人工补光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表1显示设施条件下总光量对作物产量影响显著。

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作物生长是由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人工补光应用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其它环境因子的协同作用。

例如,在增加光强的同时也应补充CO2浓度及提高空气温度,这样才能达到最佳补光效果。

鉴于中国温室补光实际应用中尚存不足,本文拟从作物生长评估、光源和光强选择及温室联动设备策略等方面来阐述关于温室补光的实际应用,以期为中国现代温室种植者提供补光指导和实践建议。

4、补光需求与栽培计划相关性温室是否需要补光,植物每周的生长数据可作为判断依据。

植株的生长量、茎粗、叶片长度、开花速率(标准果穗每周植株净增开花数/标准开花数)及坐果速率(标准果穗每周植株净增坐果数/标准坐果数)都能体现作物的生长是否处于良好的平衡。

由于目前国内园艺生产链还不够成熟,没有专门提供番茄大苗的育苗公司,大多北方温室会选择3叶/4叶1心的小苗进行定植。

从9月底(39周)定植,至第一穗花开始完全开放大约要经历6周左右。

番茄作物作为一个“源库”系统,在没有开花坐果之前,叶片白天积累的光合产物只需供给自身的维持呼吸和生长呼吸,营养一般比较富足,作物表现为茎秆粗壮、叶片厚实。

生长点附近由于花青素的积累会呈现淡紫色(因品种而异),种植者可通过此现象来判断一天的光合作用强弱。

由于有足够的光合产物,白天和夜晚的温差(DIF)会控制得很小来促进生长。

但是,一旦作物从营养生长阶段进入到生殖阶段,果实对于光合产物的需求就会迅速上升。

很多种植者甚至会看到作物生长呈明显变弱趋势,生长点处茎粗变细、叶片变薄、新生长的果实的大小和重量也会随之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界光照充裕,白天积累的净光合产物充足,便能满足逐渐增多的果实消耗。

然而在国内栽培季的安排中,从进入生殖阶段(45周)起,自然光照就逐步减弱,这意味着能供给作物的光合产物日益减少。

以牛肉番茄为例,定植密度为2.5棵/m2,在52周成株时期对外界光照的需求上升到1400J/cm2左右(温室透光率为70%)。

此时北京外界的周平均光照只有500~600J/cm2(图1)。

如若没有很好的补光手段,种植者则需要优先考虑作物营养部位的正常生长,选择安全的起始定植密度,减少留果量尽量降低寡照时期的风险。

5、补光策略与补光系统设计若温室配备补光系统,也需合理的补光策略与之相结合,需要根据具体的光源种类、光强和补光模式并结合植物具体生长状态来进行补光。

5.1补光光源目前市场上温室补光灯的灯源主要有高压钠灯和LED灯。

高压钠灯作为最初的照明用灯,其光谱分布宽泛,主要集中在人眼敏感的黄橙波段和不可见红外光区域,所以高压钠灯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

很多种植者倾向于选择高压钠灯,认为能够达到同时补光和加热的效果。

但是由于补光灯产生的热主要停留在温室顶部,底部的冷空气并不能很好的环流,温室需要配备良好的环流设备,高压钠灯的使用能多大程度节约能源还需要具体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